红外通信收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红外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红外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摘要红外无线数据传输系统是一种利用红外线作为传输媒介的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它相对于无线电数据通信具有功耗低、价格便宜、低电磁干扰、高保密性等优点,目前发展迅猛,尤其是在近距离无线数据通信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本文主要介绍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原理.在硬件设计原理的介绍中,主要分析了系统中NE555数据调制电路、红外发射电路、红外接收电路、DS18B20温度传感器电路、单片机外围电路以及声光报警电路。

在系统软件设计的介绍中,我们主要分析单片机串口通信协议、控制温度传感器采集数据、对数据的编解码;而液晶显示部分软件则是为了具有更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通过调试后,本系统基本达到预期要求,1、正确实现双机通信功能,在2400波特率下通信距离达到7米左右;2、具有在超时通信不畅的情况下进行报警提示功能;3、具有自动搜寻一帧数据起始位的功能,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外界的干扰;4、通过串口可以与PC机实现正确通信,可以作为计算机的红外无线终端,完成数据的上传和下放.因此本系统具有广阔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AT89S52单片机;数据采集;红外通信;调制解调;串口通信AbstractInfrared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is a wireless data transfer method that uses infrared as a transmission medium, Compared with the radio data communication,it has many advantages in power consumption, Production costs,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and the confidentiality. At present,this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rapidly,In particular, It is widely used in short—range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s,In this paper,we are introduced infrared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theory that based on the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51. In the hardware design principle introduction,We mainly analysis the system's data modulation circuit of NE555, infrared transmitter,IR receiver circuit, DS18B20 temperature sensor circuit,microcontroller peripheral circuits, as well as sound and light alarm circuit。

红外通信收发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实验报告

红外通信收发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实验报告

红外通信收发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实验报告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姓名:班级:学号:红外通信收发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实验报告1、课题名称红外通信收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摘要红外通信系统的设计是光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红外数据传输,使用传输介质――红外线。

红外线是波长在750nm~1mm之间的电磁波,是人眼看不到的光线。

红外数据传输一般采用红外波段内的近红外线,波长在0.75~25um之间。

本实protel软件辅助设计,分析并设计了红外通信系统的发射电路与接收电路,实现了红外信号的无线传输功能和音乐信号的收发功能。

3、关键词红外线、收发系统、音乐芯片3、设计任务要求;1、基本要求:(1)设计一个正弦波振荡器,f≥1kHz,Uopp≥3v;(2)所设计的正弦波振荡器的输出信号作为红外光通信收发系统发送端的输入信号,在接收端可收到无明显失真的输入信号;(3)要求接收端LM386增益设计G=200;(4)设计该电路的电源电路(不要求实际搭建),用软件绘制完整的电路原理图(PROTEL)及印制电路板图(PCB)2、提高要求:利用音乐芯片产生乐曲,调制LED后发出,接收端接收信号利用喇叭将发送的乐曲无失真的播放出来。

3、探究环节:探索其它红外光通信收发系统的应用实例,数字调制的解决的方案,给出应用方案。

4、设计思路、总体结构框图;1、设计思路系统主要由信号产生电路,红外光发射系统,红外光接收系统三个模块完成基本实验要求,其中信号产生电路分别由信号发生器和音乐芯片代替,电信号经过发生系统转化为红外光信号,经接收系统接受后,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喇叭将其转化为语音信号,实现红外光通信的全过程。

首先主要用信号发生器发出电信号,微弱的电信号经过一个分压式共射电路适当放大,并通过LED红外发送管转化为光信号发送。

信号经接收管接收后,通过运放电路得到较高的输出功率,驱动喇叭发出声音。

利用放大器LM386,调节电位器改变其增益,驱动喇叭得到所需功率。

电子设计大赛F题红外通信

电子设计大赛F题红外通信

电子设计大赛F题红外通信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红外光通信装置(F题)2013年9月7日摘要设计红外通信收发系统,该系统由信号产生模块、红外光发送模块和红外光接收模块三部分构成,实现对信号的产生、发送、接收以及实现对信号的功率放大。

掌握系统的原理,用 Altium designer软件绘制原理图并生成PCB 板,然后实际操作搭建电路板。

系统主要由信号产生电路,红外光发射系统,红外光接收系统三个模块构成,由音乐芯片构成的信号产生电路发出电信号,通过发送系统转化为光信号发送,通过接收系统接受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喇叭将其重新转化为语音信号,实现红外光通信的全过程。

首先主要用LM386芯片构成音乐产生电路,发出电信号,由于发出的信号比较微弱,所以需要再经过一个分压式共射电路适当放大信号,并通过LED红外发送管转化为光信号发送。

信号经接收管接收后,通过运放电路得到较高的输出功率,驱动喇叭发出音乐芯片的音乐。

利用放大器LM386、AD623、AD8608可以得到200的增益,驱动喇叭得到所需功率。

AbstractDesign of infrared communication transceiver system, the system module, the infrared light generated by the signal of sending module and infrared receiving module, realize the signal producing, sending, receiving, and realize the signal of power amplifier. The principle of control system, with Altium designer software map principle and generate the PCB, and then practical building circuit boards. System is mainly composed of signal generation circuit, infrared launch system, the infrared receiving system three modules, which composed the music chip issue electrical signal circuit, by sending system is converted into optical signals to send, receive light signals by receiving system and convert it into electrical signals, thenconvert it to speech signal over the loudspeaker, realize the whole process of infrared communication. First mainly with LM386 circuit chip music, send electrical signals, because the signals are faint, so need to pass a partial pressure type radio appropriate amplified signals, and through the LED infrared transmitting tube into thelight signal transmission. Signal after receiving tube, high output power is obtained by op-amp circuit, drive the horn music chip music. Using amplifier LM386, AD623, AD8608 can get the gain of 200, and drive the horn to get the required power.目录1系统方案.................................................................. . (4)发射管的论证与选择.............................................................. .. (4)输入端运放的论证与选择.................................................................. . (4)信号传输的论证与选择.................................................................. .. (4)功率放大器的论证与选择 (6)温度信号的获取与传输 (6)显示模块 (6)2系统理论分析与计算 (6)语音信号的放大与接受 (6)温度信号的接受 (6)传输距离的测试 (6)3电路与程序设计 (6)电路的设计 (6)发射电路设计 (6)接受电路设计 (7)小灯指示电路设计 (7)喇叭驱动电路设计 (8)中继节点电路设计 (8)稳压电源电路设计 (8)程序的设计 (9)程序功能描述与设计思路 (9)程序流程图 (9)程序代码 (10)4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10)测试方案 (10)测试条件与仪器 (10)测试结果及分析 (10)5总结 (11)附录1:电路原理图 (12)附录2:源程序 (13)红外光通信装置(F题)1、系统方案论证:总体系统由信号产生电路、红外光发射系统、红外光接收系统三个模块构成,由音乐芯片构成的信号产生电路发出电信号,通过发送系统转化为光信号发送,通过接收系统接收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喇叭将其重新转化为语音信号,实现红外光通信的全过程。

北邮红外通信收发系统的设计实验报告2篇

北邮红外通信收发系统的设计实验报告2篇

北邮红外通信收发系统的设计实验报告2篇北邮红外通信收发系统的设计实验报告第一篇:一、引言通信技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红外通信作为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具有无线、隐蔽、低功耗等特点,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北邮红外通信收发系统,以验证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红外通信的原理和规范。

2. 学习使用北邮红外通信收发系统。

3. 能够正确设置收发模块的参数。

4. 进行距离测试,评估系统的通信距离性能。

5. 进行干扰测试,确定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三、实验设备1. 硬件设备:北邮红外通信收发模块、电脑。

2. 软件设备:PC机控制软件、北邮红外通信收发系统驱动程序。

四、实验步骤1. 连接硬件设备:将北邮红外通信收发模块通过串口线与电脑连接。

2. 安装驱动程序:根据实验要求,在电脑上安装北邮红外通信收发系统驱动程序。

3. 配置参数:在PC机控制软件中,设置收发模块的参数,包括通信速率、校验方式等。

4. 进行距离测试:设置一个合适的通信距离,发送一条特定信息,观察接收端是否成功接收并显示该信息。

5. 进行干扰测试:在通信过程中引入干扰信号,观察系统是否能正确识别并过滤干扰信号。

五、结果与分析1. 距离测试结果:根据实验设置的通信距离,收发系统能够成功传输信息,并且接收端能够正确接收和显示该信息,表明系统具有较好的通信距离性能。

2. 干扰测试结果:在引入干扰信号的情况下,系统能够正确识别并过滤干扰信号,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北邮红外通信收发系统。

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通信距离性能和抗干扰性能,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同时,本实验也深入理解了红外通信的原理和规范,对于今后的通信技术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二篇:一、引言红外通信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具有无线、隐蔽、低功耗等特点,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单片机红外接受发送实验报告

单片机红外接受发送实验报告

单片机红外发射与接收实验报告指导老师:报告人:一·实验选题:基于单片机的红外发射与接收设计任务要求:设计一个以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件的红外收发系统。

发射载频:38KHz工作温度:-40℃--+85℃接收范围:2m二·系统概述方案设计与论证红外遥控收发系统(以下简称红外遥控系统)是指利用红外光波作为信息传输的媒介以实现远距离控制的装置。

从实际系统的硬件结构看,红外遥控系统包括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其中发射装置包括电源模块、输入模块、红外发射模块和单片机最小系统,接收装置包括电源模块、红外接收模块、输出模块和单片机最小系统。

本设计选题设计任务要求设计一个以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件的红外收发系统。

其中,发射载波 38KHz,电源 5V/0.2A 5V/0.1A,工作温度-40℃--+85℃,接收范围 2m,传输速率 27bit/s,反应时间 2ms。

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功能或使用载波发生器(用于产生载波的芯片)均可产生 38KHz 的发射载波。

单片机系统可以直接由 5V/0.1A 的电源供电,也可以通过三端稳压芯片由 9V/0.2A 电源供电。

采用工业级单片机可以工作在-40℃--+85℃。

为保证接收范围达到 2m,在发射载频恒为 38KHz 的前提下,应采用电流放大电路使红外发射管发射功率足够大。

传输速率和反应时间取决于所使用的编码芯片或程序的执行效率。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为实现设计任务并满足设计指标,应采用工业级单片机,由电流放大电路驱动红外发射管。

将针对设计任务提出两种设计方案。

三·程序功能将程序编译通过并下载成功后,两个板上的红外光电器件都要套上黑色遮光罩,就可以进行实验了。

测距实验:手持1号板和2号板,两管相对,慢慢拉远或移近两管的距离,观察LED的读数变化。

阻断实验:可请另一人协助,将一张纸或其他障碍物放在两管之间再拿开,会看到读数有大幅度的变化。

反射实验:将1号和2号实验板并排拿在手中,并形成一个小夹角,向一张白纸移动观察读数变化。

红外无线语音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红外无线语音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红外无线语音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王智伟(河北省省直房地产服务中心)摘要:本设计制作的这个系统是红外无线语音传输系统。

在系统设计时,使用的是一对850nm 波长的红外光发射、接收管。

利用它能够将声音进行传递。

在用手机的插头作为输入信号在通过电路的调试来实现语音信号传输,从而实现了定向,然后我在进行红外光收发系统的设计。

通过测试和查阅资料可以知道,5m 的传输距离是红外通信保证无明显失真情况下的极限距离。

通过放大和滤波电路,此时电路主要由LM-386所搭建。

同时我们还加了一个转制装置来实现90°的转变,最后输出端的喇叭中可以听到输入的语音。

关键词:红外;语音传输;无线通信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frared wireless voice systemWang Zhiwei(Hebei provincial real estate service center)Abstra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progress,and all kinds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gy are also in constant improvement progress.In the system design,I use a wave length of 850nm infrared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e it to make sound ing a plug of the mobile phone as the input singal through the circuit debugging to realize voice signal transmission, so as to realize through tne orientation,and then I design the infrared transceiver system.Through the test and inspection date we can know that the transmission distance is 5m infrared communication to ensure no significant distortion limit distanc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amplifier and filter circuit.This circuit is mainly composed of LM-386 structures.At the same time, we alse add a conversion device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90 degree,the voice of the input can be heard in the horn of the output finally.Keywords :Infrared ;Speech transmiss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0 引言红外通信优点是高速率、低成本、低功耗,能实现近距离无线传输,所以首选设计为手持遥控器。

红外实验报告

红外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红外通信收发系统的设计与实践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红外通信收发系统的设计与实践摘要语音和音乐等低频电信号一般不适合直接远距离传输,而是通过调制加载到光或者高频信号上传输出去。

本次试验的内容,就是设计一个合适的红外收发电路,实现光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红外通信系统的设计是光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采用红外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法来进行和目前世界上所采用的骨干通信网的光纤通信系统是有相同之处的,唯一重要的差别就是它们二者所采用的传输媒质不用,一个是大气,一个则是光纤。

关键词红外发送红外接收滤波信号放大1)实验目的1、掌握简单的红外通信系统的组成及设计原理2、掌握通信电子系统方案设计、电路设计的方法3、熟悉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4、掌握PCB设计电路装配和调试的方法2)实验所用仪器1、函数信号发生器2、示波器3、晶体管毫伏表4、万用表5、直流稳压电源3)所用元器件及测试仪表清单1、8050 X 12、红外发送管303 X 13、红外接收管302 X 14、LM386 X 15、可变电阻器(10k,100k)各16、电阻(2k,2.7k) X 17、电阻(20,51)各18、电阻(10 ) X 19、电解电容(100uf,33uf,250uf)各110、电解电容(10uf) X 211、电容(0.047uf,0.01uf)各110、喇叭 X 112、kd9300 X 113、发光管 X 14)设计思路及分块和总体结构设计思路及总体结构框图如下:红外设计的总体构架上图是一个简单的红外通信系统的构造图,通过实验应该能进行模块化的设计,当然整个商用的红外光通信系统是相当复杂的,这里我们只考虑最基础和最必要的部分来完成整个红外光通信收发系统的设计。

(1)信号的产生这里利用了音乐芯片KD-9300或是LX9300来完成。

信号产生也可以用RC振荡器构成,信号的幅度不宜过大。

(2)红外光发送模块的设计设计原则主要是考虑红外发送管的工作电流,电流过小,传输距离短,电流过大有容易毁坏发光管红外光发送电路(3)红外光接收模块的设计红外光接收电路(4)高通滤波器红外接收的二极管都是光敏二极管,这样普通灯光也对其都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还要在信号输出端加入高通滤波器,消除恒定的外接低频信号的干扰,这样接收效果和灵敏度将显著提高。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通信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通信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通信系统设计1 简介红外通信是指利用红外线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无线通讯方式。

其传输距离在10米以内,速度较快,常用于遥控器、智能家居、安防监控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通信系统设计。

2 系统原理红外通信系统需包含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和处理器三个部分。

通信原理是将信息编码成红外信号,通过红外发射器发出,再由红外接收器接收,经过解码后传输到处理器中处理。

3 系统设计步骤3.1 红外接收器电路设计红外接收器采用红外管接收器,其特点是灵敏度高,在不同角度能接收到较远的红外信号。

红外管接收器与电路板焊接,电路板再选用较长的电线接到处理器的端口上。

3.2 红外发射器电路设计红外发射器采用红外二极管,其工作电压一般为1.2-1.4V。

通过接通1kHz以上的方波信号控制二极管的导通,使其发出红外光。

为保证其稳定性和较远的有效距离,需在电路中添加反向电流保护二极管。

3.3 处理器设计处理器选用常用的单片机,如AT89C51等。

单片机内置了红外通信模块,可用来发送和接收红外信号。

同时,还需通过编程实现对红外信号的解码和编码,实现信息传输与处理。

4 系统测试测试时,可用遥控器模拟发送红外信号,系统接收并解码后显示在液晶屏幕上。

测试距离一般在10米以内,且需保持天空无其它遮挡物。

5 总结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通信系统设计,具有灵敏度高、速度快、传输距离短等特点。

其应用广泛,在智能家居、安防监控、车载通信等领域均有应用。

但需注意遮挡物的影响,以及信号干扰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通信收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者: ————————————————————————————————日期:实验课题:红外通信收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实验目的1、掌握简单的红外光通信系统的组成和设计原理;2、掌握通信电子系统方案设计、电路设计的方法;3、熟悉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4、掌握PCB设计电路装配和调试的方法。

二、摘要红外通信属于无线通信领域,它以红外线为载体将信息从发射机传到接收机,从而实现遥控或信息传递的功能。

红外通信系统的设计是光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红外通信系统的设计思路和目前世界上所采用的骨干通信网的光纤通信系统是有相同之处的,唯一一个非常重要的差别就是它们二者所采用的传输媒质不用,一个是大气,一个则是光纤。

红外数据传输,使用传输介质――红外线。

红外线是波长在750nm~1mm之间的电磁波,是人眼看不到的关键字:红外发射接受三、实验设计要求1、基本要求⑴设计一个正弦波振荡器,f> 1kHZ,Uopp>1V;⑵所设计的正弦波振荡器的输出信号作为红外光通信收发系统发射端的输入信号,在接收端可以接收到无明显失真的输入信号;⑶要求接收端LM386的增益设计G≥200;⑷运用Protel等工具软件对电路进行优化和仿真。

2、提高要求⑴利用音乐芯片产生乐曲,调制LED后发出,接收端接收信号利用喇叭将发送的乐曲无失真地播放出来。

⑵用面包板来搭建电路并进行调试;⑶测试电路完成的功能,记录测试数据;四、实验原理语音和音乐等所产生的电信号和其他低频电信号一样,一般不直接进行远距离传输,而是经过放大后对发射机的高频振荡进行调制,然后将此携带有低频信号的高频已调制信号,通过一定的媒介传输出去。

本次实验利用语音信号模拟实现最基本的红外收发通信系统由音乐集成电路,发射系统,接收系统三部分构成。

音乐集成电路发出电信号,通过发射系统转化为光信号发送,通过接收系统接受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喇叭将其重新转化为语音信号。

采用RC振荡电路做信号源,产生频率为1K~2K,幅度为1伏左右的信号,通过发射端用发射管发射,在接收端用接收管接收,通过LM386放大,输出幅度与发射端基本相同(不失真)的信号,扩展实验利用KD-9300系列芯片构成音乐集成电路,发出电信号,由于其较微弱,故可以经过一个简单的分压型小信号共射放大电路放大,保证静态电流Ic为20mA左右,再通过红外发射管发射,在红外管和集电结之间串联一个发光管以指示工作状态。

LM386输出端用小喇叭播放音乐芯片里面存储的乐曲。

信号经接收管接收后,接受到的是电流信号,故需要经过一个电阻的压降将其转化为电压信号,再经过放大后输出,才能得到较高的输出功率,驱动扬声器发出合适的声音。

利用音频功率专用放大器L M386,可以得到50~200的增益,足以驱动喇叭得到所需功率。

原理框图:信号源(KD-9300音乐芯片)↓光的调制与发射(发射电路)↓光的接收与调解↓接收电路(LM386)↓输出信号(喇叭、示波器)五、各部分电路电路图1、信号的产生该图为KD-9300音乐芯片的电路。

2、红外光发射电路这是一个共发射集放大电路,调整基极偏置,当输入模拟信号,晶体管集电极电流随模拟信号强度变化而变化,于是,LED 的输出光功率也随模拟信号而变化。

实验中采用此电路的改进形式,电路采用5V直流工作点,设计R1=30Ω,R2=2KΩ。

发射端与信号源之间接一个隔值电容Cf=10uF,由于LM386的增益可以达到200,为了减小发射端信号的幅度(否则信号幅度太大,在接收端难以调节至不失真),电容Cf和地之间接一个Rb=100Ω的电阻。

由于本实验要求ICQ要达到20mA左右,由R1和R2偏置计算可知射极所接的电阻为几十欧左右,实验中设计为Re1=20Ω,Re2=52Ω,并且在Re2上并联一个隔直电容Cef为100uF。

所以本段电路中的参数为:R1=30Ω R2=2KΩCf=10uF Rb=100Ω Re1=20ΩRe2=51ΩCef=100uF Ccf=100uF3、红外光接收电路图中的接收管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用运放LM386实现红外接收放大电路。

运放LM386的端口接法如图所示。

六、功能的实现及数据的测量本次实验电路可分为三个部分:KD-9300音乐芯片电路,红外光发射电路,红外光接收电路。

三部分电路功能有着明显的不同,相互之间且没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在发射部分,对静态工作点要进行调试,使红外管有合适的驱动电流。

可以按照一般的三极管放大电路的调试方法来调试静态工作点,保证红外管得到足够的驱动。

然后进行交流调试,将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正弦信号接入输入端,用示波器同时监测输入输出信号(输出信号取自发光管所在支路)。

保证输出信号不失真无干扰。

ﻩ接收部分主要的功能是放大功率,所以必须进行增益调节。

LM386的不同接法使其有不同的增益。

实验中要调试使其实际能达到较大的增益。

在分级调试完成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调试。

接好直流偏置电源,用由信号发生器产生的单一频率正弦信号来测试。

将1000 HZ的正弦信号接到前级输入端,将光接收管朝向发光管的方向,用示波器监测后级输出端的信号,以输出信号无失真无干扰且有足够的幅度为标准,如果达不到此标准,则应仔细检查电路,重新调试。

必要时要分级重调,更改元件规格或更换元件。

直至达到标准为止。

此过程为该实验的重点部分。

实验的提高要求为传送声音信号。

所以要焊接音乐芯片。

按照电路图焊接并连接好芯片电路。

先直接将芯片电路与小喇叭连接,看其能否正常发声(注意直流电源为3V,过大会烧毁芯片和喇叭)。

然后将芯片电路的信号输出接至前级输入端,小喇叭接至后级输出端,如果能听到清晰响亮的音乐声,则实验成功。

否则要仔细检查电路重新调节。

通过三部分电路的配合,最终可以实现红外线的产生,发射,与接收显示等功能。

而由于信号的强弱还与发射管,接受管所处位置(角度及距离)有关,所以实验时如果角度选择不当,很有可能接收不到红外线,而当发射与接收电路相距较远时,接收到的信号会比较弱,不宜于进行实验观察,所以实验过程中还要注意角度与距离的选取。

系统调制原则:根据电路原理先调制各单元电路,然后再整机调试。

(1)测量出输入调制信号的波形;(2)测量出红外发射驱动电路的输出波形和红外管中的电流; (3)测试解调电路的输出波形(4)整机调试。

本实验完成了音乐芯片的烙接,距离2米左右不失真,超过2米后信号有所减弱并伴随微弱杂音,调节发送管和接收管的方向可以稍微改善(验收时表现失常)。

主要测试数据为:f=1000hzUR2=1.4VICQ=IEQ=UR2/R2=27mAICQ的测量方法:用电压表测量射极电阻两端的电压,然后求出IEQ的值。

IEQ约等于ICQ。

LM386的增益测量:Ui=20mVﻩUo=4.5VAu=Uo/Ui=225LM386的增益测量方法:将接收管与LM386连接的电路断开,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信号代替接收管接收到的信号,分别测出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幅度,计算出LM386的增益。

七、问题分析1、发射二极管的信号有失真。

电位器起改善波形的作用,在调节电位器仍不能达到不失真要求的话,解决方法,使振荡电源输出端的信号值减小,可以看见发射端信号的失真度减小,并更换8050射极端的电阻值。

2、整体调试时,后级无信号或信号很微弱。

原因是前级电路对红外管的驱动能力不够,发光管发射功率不足。

提高驱动电流,使发光管发射功率增大。

八、实验总结本实验采用三部分,分别用KD-9300音乐芯片作为信号源,用三级管和发射管连接作为第二部分,接受端用接收管接受信号,并用LM386放大,用喇叭将乐曲无失真地播放出来。

总体上能够实现信号的传输,由于本实验只是模拟红外传输及接收的最简单装置,所以传输必须需要一定的角度,在某些角度接收的信号比较强,并且接收电路需要变阻器在某个特定的阻值刚好能够实现匹配功能。

由于第一次做模电综合实验,也是第一次接受如此大规模的实验项目,刚开始进展缓慢,很不适应。

随着对实验理解的由浅至深,从不断地焊接音乐芯片到将元器件漂亮地布置到面包板上;从第一节课的毫无成果到最后听到那犹如胜利号角般的音乐响起。

回去后仔细的研究了实验的原理,从理论上搞清楚了红外通信的道理。

在实验中,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在同组同学齐心协力地合作下,利用课下空余的时间,再加上老师耐心地帮助,一切困难最终都迎刃而解。

通过这次实验,不但对红外发射接收原理有了自己的认识,还提高了动手能力,学会了焊接芯片,更锻炼了不惧困难,不放弃,团结合作的品质。

这些都对以后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九、使用仪器及元器件清单仪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面包板元器件:1、KD-9300音乐芯片 1个2、按键开关1个3、发光管 1个4、红外发送管1个5、红外接收管 1个6、LM386N-1 1个7、10KΩ可变电阻器 1个8、喇叭1个9、电阻(10Ω、20Ω、30Ω、51Ω、100Ω、3K Ω、33K Ω)各1个10、电容(0.01μF 2个,0.033μF 1个)11、电解电容(10μF 2个,47μF、100μF、220μF 各1个)十、参考资料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验教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