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起源与发展
教师的起源与发展

教师的起源与发展一、起源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
在早期的部落社会中,长者或者智者通常会传授知识和技能给年轻一代,这可以被视为教师的最早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积累,教师的角色逐渐得到正式化和专业化。
二、古代教师的发展在古代文明中,教师的地位逐渐得到认可和尊重。
例如,在古埃及,教师被视为神圣的职业,他们被赋予了教育年轻人和传播文化的重要任务。
在古希腊,哲学家如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也被认为是伟大的教师,他们通过对话和辩论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思想。
三、中世纪教师的兴起在中世纪的欧洲,教育主要由教堂控制,教师通常是神职人员。
他们负责传授宗教知识和道德价值观。
这一时期的教师教育主要以修道院为基础,传统的七自由艺术也是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
四、现代教师的发展随着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教师的角色和职责也发生了变化。
教师再也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人,他们还负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批评性思维能力。
教师培训也变得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五、教师的重要性教师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社会变革的推动者。
通过他们的教育工作,他们能够培养出有才干、有道德和有责任心的新一代人材,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六、教师的挑战和发展教师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育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技术环境。
他们还需要处理来自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各种期望和压力。
因此,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教育技巧和情绪管理能力。
七、未来教师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化,未来教师的角色可能会进一步演变。
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将为教师提供更多创新的教学工具和资源。
同时,个性化教育和跨学科教学也将成为未来教师发展的重要方向。
总结:教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经历了古代和中世纪的发展,最终演变为现代教师。
教师的角色和职责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从传授知识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的起源与发展

教师的起源与发展一、起源教师作为一个职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阶段。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通过口头传授的方式将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传递给下一代。
这种传授知识的角色可以被视为最早的教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教师的角色逐渐专业化。
二、发展1. 古代教育的发展古代文明社会中,教师的角色逐渐被正式化和制度化。
例如,在古埃及,法老国王设立了专门的学校,由贵族担任教师,传授宗教、文学和科学知识。
在古希腊,教师被视为智慧的象征,负责培养公民的道德和知识。
古代中国的儒家教育也起到了类似的作用,教师被尊重为社会的精英。
2. 中世纪教育的发展中世纪的教育主要由教堂控制和组织。
教会成为教育的中心,教师主要是修道院的僧侣和神职人员。
教育内容主要是宗教知识和拉丁语文化。
教师的角色是传授信仰和宗教价值观的守护者。
3. 现代教育的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的兴起,教育逐渐成为国家的责任和重要的社会机构。
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
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要承担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
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教育技能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
4. 当代教师的角色和职责当代教师的角色和职责非常多样化。
他们不仅需要传授学科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情感发展。
此外,教师还要与家长、学校和社区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5. 教师的专业发展随着教育理念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变得至关重要。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
他们可以参加教师培训课程、研讨会和专业组织,与其他教师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
总结:教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角色逐渐专业化。
古代教育主要由贵族、宗教机构担任教师,中世纪的教师主要是教堂的僧侣和神职人员。
随着现代社会的兴起,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要承担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
教师的起源与发展

教师的起源与发展一、起源教师作为人类社会中的重要角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原始社会。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开始传授狩猎、采集、制作工具等生存技能,这种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行为可以看作是教师的起源。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角色逐渐明确。
在古代文明的兴起中,教师开始扮演起传授文化、道德、宗教等方面知识的角色。
例如,在古代中国,儒家学派的教师以传授经典、礼仪和道德为主要任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发展1. 古代教师的发展在古代社会中,教师的地位逐渐得到认可和提升。
他们往往是社会精英,受到尊重和崇敬。
例如,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被视为伟大的教师,他通过提问和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成为西方教育的重要先驱。
2. 教育体系的建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需求的增加,教育机构和教育体系开始建立。
在古代中国,孔子创建了私塾教育,培养了大批学生,为后来的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
在古希腊,柏拉图创办了学园,成为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现代教师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教师的角色和责任也发生了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还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发展、塑造学生人格等多重角色。
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教育理念。
4. 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各国纷纷建立了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机制。
例如,在中国,教师需要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并接受定期的教师培训;在美国,教师需要获得教育学位,并通过教师认证考试才能从事教育工作。
5. 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差异。
一些国家对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给予了高度重视,例如芬兰被誉为教师的天堂,教师享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
然而,也有一些地区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相对较低,需要进一步提升。
总结:教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原始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角色逐渐明确。
古代教师的发展为现代教师的角色和责任奠定了基础。
教师的起源与发展

教师的起源与发展引言概述:教师作为教育事业中的重要角色,承担着培养学生的责任。
教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角色和地位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将从教师的起源、古代教师的角色、现代教师的发展、教师培训和未来教师的趋势五个部分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师的起源1.1 教师的概念起源于古代希腊,最早的教育形式是私人导师为贵族子弟提供教育。
1.2 在古代中国,教师称为“儒生”,主要从事传授经典和礼仪的工作。
1.3 随着教育制度的建立,教师逐渐成为专门的职业,承担教育传承和培养学生的责任。
二、古代教师的角色2.1 古代教师在社会中享有崇高地位,被视为学问的传承者和道德的楷模。
2.2 教师在古代教育中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学识。
2.3 古代教师的教育方式主要以口传为主,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师生关系的建立。
三、现代教师的发展3.1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师的角色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启蒙者。
3.2 现代教师需要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3 现代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更加注重互动式教学和个性化教育,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四、教师培训4.1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需求,教师培训机构不断完善,提供各种培训课程和培训方式。
4.2 教师培训内容涵盖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课程设计等多方面知识,帮助教师提升专业水平。
4.3 教师培训注重实践教学和反思实践,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未来教师的趋势5.1 未来教师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和多元化教学方式,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5.2 未来教师将更加重视跨学科教学和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球视野。
5.3 未来教师将成为教育创新的推动者,引领教育发展的方向,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总结:教师作为教育事业中的中流砥柱,承担着培养学生的重要责任。
从古代到现代,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但其使命始终如一。
教师的起源与发展

教师的起源与发展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人才、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
本文将从教师的起源、发展以及教师的角色和职责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师的起源教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
在最原始的社会中,教育是通过长辈向后代传授生存技能和价值观念的方式进行的。
这种教育方式主要依靠口头传统和实践经验,没有专门的教师角色。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教育的需求逐渐增加,教师这一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职业逐渐形成。
古代文明发展中的教师多为宗教、哲学、文学等领域的学者,他们通过书写和口头传授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智慧。
例如,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就起到了教育的重要角色,他们通过经典的研究和解读,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二、教师的发展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的角色和职责也逐渐丰富和多样化。
在现代社会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
教师要负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教师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传统教师、现代教师和未来教师。
1. 传统教师:传统教师主要以知识传授为主,注重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
教学方式主要是讲授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教学方式在过去的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教育理念的改变,逐渐被现代教育所取代。
2. 现代教师:现代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他们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问题解决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现代教师还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情感培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未来教师:未来教师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将更加数字化和个性化。
未来教师需要具备信息技术和创新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技术和工具,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未来教师还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全球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三、教师的角色和职责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和职责。
1. 知识传授者: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他们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和技能。
教师的起源与发展

教师的起源与发展引言概述:教师作为教育事业中的重要角色,扮演着培养学生知识和素养的重要角色。
教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演变和社会进步的推动,教师的发展也日益成熟和完善。
本文将从教师的起源、教师的角色、教师的培训以及教师的未来发展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教师的起源与发展。
一、教师的起源1.1 古代教师的起源在古代,教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家庭教育和师徒制度。
家庭教育是最早的教育形式,父母亲居于教育的中心,传授生活技能和道德规范。
师徒制度则是在手工业和手工艺术领域中形成的一种教育模式,师傅教授徒弟技艺,传承行业技能。
1.2 古代教育机构的兴起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代教育机构逐渐兴起。
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下,私塾成为培养学子的主要场所。
私塾的教师通常是学贯古今的学者,他们传授经典著作和礼仪道德。
此外,宗教机构如寺庙和修道院也成为教育的场所,教士和僧侣担任教师的角色。
1.3 教育体系的建立随着国家的统一和中央政权的建立,教育体系逐渐形成。
在古希腊,柏拉图创建了第一个正规学校,奠定了教育体系的基础。
在中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校学制度,培养了大量的文人。
这些教育体系的建立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平台。
二、教师的角色2.1 知识传授者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负责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
他们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选择,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学科基础。
2.2 学生的指导者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指导者。
他们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通过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和潜力,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3 价值观的塑造者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传授知识,还扮演着价值观的塑造者的角色。
他们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做好铺垫。
三、教师的培训3.1 教育学科知识的培训教师的培训包括对教育学科知识的深入学习和研究。
教师的起源与发展

教师的起源与发展教师作为教育事业中的重要角色,扮演着培养人才、传授知识的重要角色。
教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初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需求,教师的角色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将从教师的起源、教师的发展历程以及现代教师的角色和责任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师的起源教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发展。
在古代社会,教师的角色主要由长者、智者、宗教人士等担任。
他们通过口头传授的方式,将知识和经验传递给后代,帮助他们适应社会生活。
例如,在古埃及文明中,法老的宫廷中就有专门的教师负责教育王子和贵族子弟。
古希腊则出现了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他通过提问和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被誉为古代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教师的角色也逐渐专业化。
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儒家注重教育的智育、德育和体育三方面,提倡以“仁”为核心的人文教育。
儒家学者被尊为教育的权威,他们通过经书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学识。
此外,佛教、道教等宗教也在教育领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修行者兼任教师的角色,向信众传授宗教知识和生活技能。
二、教师的发展历程教师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
1. 古代教师的发展古代教师的发展主要以个体为单位,教育主要通过口头传授的方式进行。
教师的地位和声望主要取决于其知识和经验的丰富程度,以及对学生的教育效果。
教师的角色主要是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品德。
在古代社会中,教师的地位和声望往往与社会地位和财富有关。
2. 近代教师的发展近代教师的发展主要受到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思想的影响。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教育需求急剧增加,教育体制开始建立起来。
在欧洲,普遍实行义务教育,政府开始对教育进行管理和监督。
教师的地位逐渐得到提高,教育学科的研究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也为教师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
3. 现代教师的发展现代教师的发展主要受到教育科技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教师的起源与发展

教师的起源与发展教师是社会中一群重要的职业人士,他们承担着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的责任。
教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角色和职责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一、教师的起源教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明社会。
在早期的人类社会中,教育和传授知识的任务通常由长者或智者来担任。
他们通过口头传统的方式,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传递给后代,帮助他们适应生活和社会的需求。
这些智者可以是家长、长辈、宗教领袖或部落长老等。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教育开始成为一种正式的制度。
在古代文明社会中,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教师的职业逐渐形成。
在这些社会中,教师通常由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担任,他们负责传授特定领域的知识,如数学、文学、音乐、哲学等。
教师的地位也逐渐提升,成为社会中备受尊敬的职业。
二、教师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演变,教师的角色和职责也在不断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和榜样。
他们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的角色也越来越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教师角色外,现代教师还扮演着辅导员、导师、评估者和组织者等多重角色。
他们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挑战。
教师的发展也离不开教育制度和政策的支持。
各国政府和教育机构致力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质量。
他们通过制定教育法律法规、提供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方式,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支持。
三、教师的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教师的角色和职责也会继续演变。
教师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教育模式和技术工具,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和教育应用程序,实现远程教学和个性化教育。
此外,教师还需要关注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教育需求。
他们需要具备跨文化沟通和理解能力,为不同背景和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适应性的教育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的起源与发展
教师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
“教师”一词最早出现在《学记》中:“教师者所以学为君也。
”古代称教师为“师”,与军队有关。
西周立国之初,为了加强军队统治力量,统治者便开始办学校,培养贵族子弟。
这些贵族子弟在学校主要是学习射箭、驾驭等军事技能,而后才是学习文化。
因此,西周初期学校的教师都是由高级军官担任,因其职名未变,人们称他们为“师”或“师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文官任教的人也逐渐多起来,因而教师便成为社会上一部分人的职业。
由于“教”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因此,人们便逐渐把“教”和“师”合起来,成为“教师”。
?
原始社会的教师
在原始社会,教育是在日常生活和劳动实践中进行的。
这个时候,父母长辈就是教师。
因此有“子不教,父之过”、“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之说。
他们教育后代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生产,传授劳动经验以及社会生活的传统行为习惯。
而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种专门职业是在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产生以后。
我国的学校是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初期。
古籍记载在尧、舜、禹的时候已有大学,名叫“成均”。
这时的学校兼做养老、藏米之所。
养老是氏族社会的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将富有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常识的老人集中起来,由集体敬养,这些老人自然担负起了教育下一代的责任。
养老的场所逐渐变成了传授知识的学校。
这时的教师就是这些老人,而且他们已经有了最初的级别,即“国老”与“庶老”。
?
?
奴隶社会的教师
到了西周,这时已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
西周统治者对教育极端重视和高度垄断,形成“学在官府”和“官守学业”的局面,就是政教一体、官师合一,培养统治阶级的治国人才。
这时的学校分国学和乡学两种。
国学是专门为京城的奴隶主贵族子
弟设立的,乡学是建在地方上为一般奴隶主和庶民子弟设立的。
学校教师,国学由京城大官担任,乡学由地方官吏担任。
天子和诸侯每年都要视学,同时举行隆重典礼,以表示统治者“尊教重道”之意。
所以《尚书》中说:“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
?
?
封建社会的教师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开始建立。
上层建筑发生激变,政治上,王权衰落;意识形态上,礼崩乐坏。
文化教育也随之发生变化,其主要标志就是官学衰落,私学兴起。
王室、诸侯忙于战争,社会动乱,无暇顾及学校。
?
由于社会变动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秘藏于官府的典籍文物散失民间。
破落奴隶主贵族及掌握了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员流落到社会下层,成为私学的教师。
教育过程与政治活动有所分离,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较单纯、独立的社会职业,
可以随处讲学。
所以私人讲学之风盛行,诸子蜂起,私学遍及各地。
教书不仅是谋生的手段,也是“成一家之言”的方式,由此形成了我国学术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
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
在教育上采取了设三老以掌教化,颁布挟书令和禁私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政策。
实际是取消学校教育制度,焚书坑儒,导致秦灭亡。
?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在朝廷设五经博士。
自此国家政策和文化教育皆以儒术为本。
儒学成为统一思想,并根据这个指导思想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对人民加强思想教化。
因此,儒家把教师地位抬得很高,称为“礼之三本”,把师与君相提并论:天地君亲师。
汉朝在长安设太学,可容万人,由博士任教师。
由地方和长安派18岁的子弟学习,经过考试,合格的便可直接做官。
使儒学与仕途结合起来,要做官,非学儒不可,从而使学校成了专门学儒的地方,士人也都变成了儒生。
“学而优则仕”成了整个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
汉代虽有官学,也有私学,那些经师大儒凡得不到从政和任博士机会的,即从事私人讲学。
?
隋炀帝首创科举考试,从此成为历代统治者选拔官吏的一种主要途径。
由于教考分离,学生一考上举人、进士,就只认主考官为师,援以为仕进靠山,并以此为荣。
而把私塾先生忘得一干二净,因此私塾教师也就有了“冬烘先生”的别称。
?
唐代,实行尊孔,提高儒学地位,封孔子为文宣王,各学校设孔子牌位。
从此官学祭孔沿袭成习。
当时学校教师有博士、助教、直讲等。
他们既是政府官员、又是教师。
教职以官职大小为标准,博士为正五品。
唐太宗在视察御史府时,看到许多新考取的进士鱼贯而出,大喜说:“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矣”。
封建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不仅培养了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忠实奴才,而且使社会人才(包括教师)穷经皓首、心无异志,从而巩固了封建专制制度。
?
宋朝除官办学校外,还兴起书院,还有其他私学、蒙学,或称乡学、村学,以及私人设立的“私塾”。
私学教师的水平相差极为悬殊,教师旨趣也大不同。
有的“不屑仕进,耻事权贵”;有的是“不与时俯仰”;有的当朝大夫以“传道授业”为儒者要务;更多的则是屡试不第,为养家糊口而“教授乡里”。
私学教师的地位也一落千丈,以至后来有“九儒十丐”之说。
?
明清时期,统治者在文化思想教育方面实行专制主义政策,大兴“文字狱”,实行八股取仕。
对教师在思想舆论方面所起的作用十分警惕,采取压制、笼络等政策。
教师禁若寒蝉、头脑禁锢、思想僵化,真成了“腐儒”。
?
清末教育腐败、没落,外国侵略者开始对中国进行文化教育侵略,开办了一些教会学校,由外国传教士任教师。
后来洋务派也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教师也多为外国人。
直到后来留学生回国后,才开始有了新学教师。
教师既是古代社会分工的产物,又是现代专业化发展的体现。
教师职业从远古时代融于生产劳动的非专业化的原始形态,演变为从事古代学校教育的泛专业化形态,最后走向近现代社会的教育专业化形态。
在人类数千年的灿烂文明历史中,“师”是受人尊敬、被人爱戴的。
老师,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的功臣。
“师者?三尺讲台万丈空?桃花源里自耕农?磨剑十年图破壁?开怀一笑坐春风?桃李报我山河丽?我付桃李一片情?不为浮华遮望眼?愿作春泥化落红”。
教师职业,神圣而伟大,培养了社会人才,传播了人类生产劳动知识、社会生活知识,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与科技文化的进步,提高了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和物质文明的水平。
不以之神圣者,概因己道,不配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