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的认知分析

宗教信仰的认知分析
宗教信仰的认知分析

宗教信仰的认知分析

张宪

中山大学比较宗教研究所

[论文摘要] 本文尝试说明可以从认知角度对宗教信仰及其经验进行分析,以确认支持宗教信仰的

特殊经验与日常感觉经验一样具有同样的认知信息和水准。本文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交代问题的引

出;第二部分介绍认知分析的历史背景;第三部分简述认知分析的几种主要观点;第四部分就宗教

经验从认知角度展开初步的分析并给出判定的几个标准。最后的结语部分指出,宗教信仰是一种向

着终极实在开放的认知自由活动。

一.宗教解释——解释学抑或认知科学?

当我们说宗教经验是宗教信仰的基础时,实际上对宗教作了这样一个基本的解释:信仰者通过宗教经验发现了自己的宗教信仰的直接或间接证明的要求。例如,基督徒相信,圣灵(Holy Spirit)赐予他(她)超自然的荣耀,使他(她)在皈依(上帝)之后,找到自己与世界相关联的新途径,由此他(她)便假定,自己对圣灵赐予超自然的荣耀的信仰被经验间接地证明了。这种宗教经验使信仰者对周遭世界及其事物有完全不同的认知反应,这反过来即成为信仰者假定圣灵存在的一个理由。另一方面,当信仰者自认为正在经验上帝的临在时,他(她)便认为他(她)的经验证明了,假定上帝就是他(她)所经验的东西是正当的。因此,在相信上帝向他(她)显现时,他(她)的经验直接证明了信仰上帝是合理的。1这里,宗教经验有别于日常经验的一个主要特点当然是它的神秘性。无疑,神秘经验普遍见之于人类的宗教活动中,特别在一神论宗教那里,它既是对上帝及其启示的神秘认知,又是把人引向上帝之路的津梁。不过,宗教经验的神秘性仅是表明宗教经验不同于日常经验的特殊性,并非说,宗教经验具有神秘性就成为不可解释的经验。神秘经验无疑也是经验,“神秘的”在人类语言使用中极富弹性。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说,神秘经验指的是,呈现在意识的“信息”被我们某种对终极实在的超感官知觉所获得。2

早在十九世纪下半页,美国心理学家、实用主义哲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42-1910)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宗教经验的本质。他在《宗教经验之种种》(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A Study in Human Nature, 1902)中,用了相当的篇幅对宗教经验的神秘性作了较为详尽的科学分析。3不过,从认知的角度研究宗教并由此形成一种所谓“宗教的认知科学”,这是较为晚近得多的事情。

1详细的分析可见[美]迈尔威利?斯图沃特编《当代西方宗教哲学》,周伟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页281-290。

2参见[英]约翰?希克《宗教之解释——人类对超越者的回应》,王志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页192。3参见该书英文版第十六和十七讲演(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A Study of Human Nature, New American Library, 1958),页292-328。

不可否认,目前宗教研究基本上是在人文学科语境中的活动,它旨在说明性地评价而非解释性地切入宗教方面的认知问题。由人文学科带出的某种解释学的切入,着眼于(宗教)文本的阅读(广而言之“文化的阅读”),只是要求通过文献分析获得某种专门知识,当然其中主要的是历史的和哲学的知识。从社会科学方面看,对宗教的研究实际上是解释学的变种,因而是人文学科关注的回声。4这样的研究把关注点放在宗教活动的社会化过程(即组织形式和教化意义),换言之,它不太关心宗教经验的结构、宗教观念的习得和传达,而是关心宗教的社会功能。因此,大部分研究者特别有兴趣追问,宗教如何满足诸如个人的和社会的整合这样的心理学的和社会的需要。不幸,这样的切入已经设定某种确实是过分简单化的心灵理论,即把人的心灵简单看成为信息传达的导管以及只有为信息服务的功能,没有认真注意心灵本身如何构建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有学者严肃地指出,用属于人文学科的解释学方法为宗教研究定位,大大缩窄了关于宗教的追问。而且,解释学通常是历史相对主义的。然而更为严重的是,解释学在宗教研究中不仅给予宗教文本以特权,而且在一般意义上也给了文本范畴以特权。5简言之,问题在于,宗教系统并不是文本。解释学方法必定被强求去固定那些并非文学的宗教系统(或任何符号-文化系统),例如各种活生生的宗教仪式、宗教实践以及几乎所有的偶像崇拜。坚持在文本线索中建构所有的文化现象,必然使研究者看不到这些文化现象的许多非语言学的特征。

这里,我并不反对把解释学方法用于所谓的“反思宗教”。我只是想强调说,我们不可以把一种宗教简单视为文本而对其加以类比。不错,研究者可以采用一种介于潜在的宗教系统结构和自然语言的语法之间的类比,二者并不矛盾。尽管文本总是在一些自然语言中出现,但是,自然语言和它们潜在的语法结构都不是文本。“自然语言”的概念既没有预设“识字”的概念,也没有预设“文本”的概念。事实上,大量的自然语言存在于说者-听者从未产生过一个文本的情况中!

采用解释学方法作为宗教研究的唯一途径会带来另一个负面后果,即强调对历史的自我感知,也就是说,把(研究者眼中的)“历史”当作基于文本的文本。把宗教仅视为历史的文本,不可避免会过高估价传统记录和文本记忆。由此,对世界上有些不属于此文本系统的民族和文化组织产生一种视而不见的傲慢态度。这直接表现在大大小小欧洲中心主义者、文化殖民主义者的著述中,因为他们认定“原始人”没有传统(换言之,他们没有文本)。也正是这个意义上的“传统”,本应由解释学继续追问却大部分被忽视。

尽管我们承认人文学科在(宗教)文本和(宗教)传统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却不同意说文本和传统囊括了所有宗教现象;也不同意说,文本和传统是宗教的最基本特征。当然,说宗教系统不能从理论上加以解释,这也是不对的。相反,我们拒绝这种见解,所有对宗教现象的解释,都可以由人文学科和解释学方法来“埋单”。6事实上,要提醒注意的是,宗教活动大量存在于现在的和过去的文化中,而解释学的切入恰好误解了有关宗教活动的根本特征。

认知科学作为解释学的补偿,给我们提供了另一条重新解释宗教现象的路径。所有宗教现象都具有这样一种最根本的和普通的特征,这些现象发生在一种象征的-文化的系统中,它本来就预先假定了一些超人类的代理者。这个关于宗教的实质性看法,大体上为我们提供了

4例如,宗教人类学、宗教历史学、宗教语言学、宗教社会学等。

5参见劳森和马考雷合写的论文“良知的危机、认同的困惑:由认知切入宗教现象的可能性”,载《美国宗教学会杂志》卷61(Crisis of Conscience, Riddle of Identity: Making Space for a Cognitive Approach Religious Phenomen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 LXI/2),页214。

6“埋单”是粤语方言,原意为付清帐单。现转意为解决问题。

一个定义。对宗教现象的解释并不需要无休止地争论定义,因为定义是在解释中自然给出的,并且基于某种解释的理论。较之于理论解释的成果,定义并不总是有趣的东西。事实上,只有当理论使呆板的定义富有生气时,它们才能像理论那样为人接受。反过来说,理论只有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可解释的合理建议、反映事物的一般性、原则上维持经验的稳定性,才能为人接受并且运用。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都乐意承认,社会科学在提供这种富有解释力的理论方面,能做的并不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多。自然,这也是社会科学家纷纷选择转向解释学的原因之一。7相比之下,我倒觉得这也可能是认知科学可以作出贡献的一个领域。

二.认知分析的历史线索

宗教认知性问题8,或简言之,认知性问题,历史地观之,似乎有两种根本上对立的看法。实际上,宗教认知性问题首先不得不要处理知识在宗教中的位置。然而,这也涉及到诸如理性、宗教理解、宗教信念的明证性等等这样的概念。看来,在宗教反思中有两种非常不同的关于知识的直观及其内容,一种是肯定的,一种是否定的。而且,在这些直观之间的对立呈现出依赖于宗教文本语境的不同的形式。

一种对立的形式表现为,神秘直观(至少是关于某些神秘东西的直观)把握宗教真理是“超越知识的”;在那些接受宗教真理的自然神学家看来,这些真理至少有一部分是可以被认识的因为它们能够被证实。对于狄奥尼修斯(Dionysius,生卒年月不详)来说,“超出存在者的不可知性”只有在弃绝“理解的整个掌握”之后方可切近9,而对于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von Aquinas, 1224-1274)来说,上帝的存在能够在崇拜对象阙如的情况下,借助“科学知识”得以检验并如此认识。10换言之,我们可以在某种认知意义上获得有关宗教的知识。在关于上帝知识的形成方面,阿奎那强调的是理性论证的功能,而与他同时代的波那文都(Bonaventura, 1221-1274)则返身着力凸显神灵启明的作用。

对上帝知识的不同看法,实质上关系到对宗教信仰特点的理解。从基督宗教早期拉丁教父思想家如德尔图良(Tertullian, 145-220)论述来看,(基督)宗教信仰无疑是超出人的理智,或者说,人从理智上不可能切近信仰。11但是,在托马斯主义的传统中,人的理智则有助于信仰的确立。后来的基督宗教新教改革家加尔文(John Calvin, 1509-1564)又反对托马斯主义的这一看法,不同意把信仰说成是本质上“理智的认可”。加尔文认定,信仰不过是一种感情上

7参见布朗和马库车昂的《宗教研究指南》(Guide to the Study of Religion, ed. By W. Braun & R. T. McCutcheon, Cassell, London and New York, 2000),页75-79。

8通常情况下,我们使用“宗教”和“宗教的”这样的字眼来表示信仰者对上帝的宗教信念。在西方宗教、特别在犹太-基督教的传统里,这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处理像佛教和所谓“没有上帝的”后现代宗教,情况则完全不同。这时候要处理的就是一种与世俗日常生活不同的宗教神秘经验。

9参见狄奥尼修斯《神秘神学》(The Mystical Theology),包利民译,香港道风山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6,页2-3;罗尔特(C.E.Rolt)译《雅典大法官狄奥尼修斯》(Dionysius the Areopagite, trans. C.E.Rolt, London: SPCK, 1940),页194。

10参见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卷一,“上帝与创造”(Summe Der Theologie, Hrg. V on Joseph Bernhart, Erster Band, Gott und Schoepfung, Kroener Verlag, Leipzig, 1933),页18-26。

11德尔图良曾经说过,正因为背谬,神子之死才为我们所相信;正因为不可能,神子的被埋与重新复活才是确实的。然而,在别的地方,他似乎又明确地使用非常技术化的辩证技巧来拒斥这种说法。参见Henry Obsorn Taylor《中世纪心灵》卷一(The Mediaeval Mind, vol. 1, MacMillian and co., Limited, London, 1927),页99、171、348、360、370。

的回应,一种期盼的回应和信任。12虽然加尔文并没有从认知上否定上帝存在的信念,却认为理智的认知并不需要特别看重。同样地,祁克果(Kierkegaard, 1813-1855)也把信仰归为人的内在禀赋和意念——所谓的“主观性”(Subjectivity)。换言之,在祁克果看来,对宗教教义的接受或者拒斥教义上错误的东西,这些是理智的活动,与信仰无关。

二十世纪以来,受逻辑实证主义和分析哲学的影响,有关宗教信仰经验的讨论又延伸至对宗教语言的性质分析方面。一派观点认为,宗教语言是而且必须是认知的,因为它具有一种真值的要素(a truth-value-bearing element)。例如,英国的分析哲学家弗留(Antony Flew, 1923- )将逻辑实证主义的意义标准运用到宗教语言的分析上,指出宗教的陈述像科学的以及其他的事实上有意义的陈述一样,一定是在经验上可加以证伪的,因此在认知上是有意义的。但是,他同时也指出,信仰者没有必要为自己的主张详细说明证伪的条件。因此,在弗留看来,人们应该拒绝宗教主张,并非因为这些主张事实上将得以检验,而是因为它们缺乏可证伪性。可证伪性的阙如使得各种宗教主张失去认知上的意义,换言之,它们关于世界存在的方式什么都没有说。13

另一种观点则不同意说,人们只有在经验层面上才能对宗教话语做所谓认知意义上的检验工作。例如,德国当代新教思想家蒂利希(Paul Thillich, 1886-1965)指出,宗教语言不能执着于字面意义,而必须要在象征意义上才能得以理解。蒂利希争辩说,能够为我们在经验上认识的实在性是分各种层次的。因此,宗教的象征为我们“敞开”了一个神圣实在的层次。上帝并非某种个别的存在(an individual being),而是“整个存在本身”(Being itself)。这一判言非同小可,直接形成了蒂利希以及后来学者对宗教象征的状态和功能的独特分析。

一般来说,现代西方学者对宗教认知性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这么五个方面:第一,关于理性的争论。如果有的话,理性对于宗教具有什么价值?第二,关于宗教信念和语言中的可认知性。可认知的信念在宗教中占有一个深层的位置吗?第三,关于理解的问题。宗教怀疑主义是逻辑上连贯的吗?如果没有信仰,人们可以理解宗教信念吗?第四,关于明证性问题。宗教信念能够明证地被奠基吗?然而这样一来,它还是宗教的吗?第五,关于知识的问题。宗教知识是基于信仰的成果?或者说,宗教知识与宗教在深层上是不相容的?14

三.认知分析的基本观点

第一个关注宗教问题的认知科学家要数史派伯(Dan Sperber)。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他主要在关于知识习得的一般理论的语境中,分析宗教的象征意义。史派伯不仅从符号学批评角度切入宗教象征意义,而且还指出,重要的是研究被默默地运用于宗教思想模式的推论过程。一般来说,符号学是记号的科学。史派伯在自己的符号学批评中指出,象征意义的说明(interpretation)是象征过程的延伸而非解释(explanation)。他的挑战要求人们重新思考象征意义,这也许促成对宗教表象(representation)作一种类似流行病学分析那样的解释理解。通

12参见《加尔文著作选读》(John Calvin: Selections from His Writings, ed. John Dillenberger, Garden City, N.Y.: Anchor books, 1971),页274。

13参见Michael Peterson等编的《宗教哲学文集选》(Philosophy of Religion—Selected Reading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页354-356。

14参见柯伦伯格(J. Kellenberger)《宗教的认知性:三种视角》(The Cognitivity of Religion, Three Perspectiv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1985),页3。

过这样一种类似流行病学分析的切入,研究者有可能解释一些原则和过程。正是借助这些原则和过程,某些宗教观念才得以被选择出来加以传达,而其他的观念则逐渐退场。史派伯的研究指出,某些观念如何获得一种令人注目的稳定性,而且几乎所有在某种独特文化语境中的人都获得这些观念。其他观念则只为少数人所接受,假如得以传达的话,仍然只是少数人所及的范围,除非有时候通过文学记载下来,否则就会在历史视野中消失。然而,甚至在文字记载的文化里,即使某些观念从来没有用文字记下来,它们也得以传达。各种民间幽默和传闻的传达之迅速,实在令人称奇。关于宗教观念方面尤其令人感兴趣的在于,不管什么样的文化语境,它们都是如此容易就被获得。这就使得研究者有理由去追问,既然宗教观念如此易于传达,那么人类心灵究竟是如何产生对宗教观念的怀疑。15

随后,波耶尔(Pascal Boyer)探讨了宗教观念和人们在日常活动中所使用的直观本体论(intuitive ontology)之间的关系。他沿着史派伯提出的认识论路径继续往前走,进一步提出说,一种观念要得以传达,必须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首先,这个观念必须足以为人所熟知,不能随便被哪个人硬说成没有就没有。也就是说,它必须在最细节方面符合人们的直观本体论。其次,这个观念必须足以令人感兴趣或者关注,由此变得可记牢而足以被传达。波耶尔认为,当一个观念不同于我们期待世界所像的那样时,这个观念就会变得令人感兴趣。因为,令人感兴趣的观念一定不同于日常直观,由此使人们感到惊讶。波耶尔把直观的东西和反直观的东西之间的这种微妙的平衡,称之为认知均衡(cognitive equilibrium)。那些以相当不同寻常的见解来平衡我们通常直观本体论假定的观念,比不属于此类的观念具有更多的机会得以传达。而且,宗教的观念特别容易长久保持自己,本身由此得以广泛流传。16另外两个著名的认知科学家劳森(Lawson)和马考雷(McCauley)也已经一再论证说,人们的各种认知设置大部分可以满足宗教表象、尤其是宗教礼仪活动表象的产生。他们已经在关于宗教礼仪活动理论化的语境中表达了自己的论证,同时也表明,我们普通的认知行为表象(借助某种工具作用于承受者的代理者),如何能够由一小套原则组织起来,以提供对宗教礼仪活动的结构描述。唯一能够有意义地表明宗教礼仪活动的结构描述不同于日常活动的描述的方式在于,前者设定代理者在这些描述中的表现具有特别的性质。例如,“人们用水洗婴孩”和“神职人员用水使婴孩受洗”,它们都有共同的行为描述。每种情况都表明,某人正在借助某种东西为某人做某种事情。这里,用不着以特别的表象设置去描述用水使婴孩受洗的神职人员。人们只要具体指明所关涉的代理者的性质就可以了。神职人员是真实世界中的真实的代理者。人们只需要知道,为了执行浸洗的动作,神职人员先前已经被委任。这些要求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们有能力表明,它们所宣示的宗教观念和实践,并不要求特别的认知资源来完成自己。我们从自己进化的祖先那里承继下来的心智,足以人传人、代传代地获得、构成、保存和传达各种宗教的观念。人们具有创造和运用观念的能力,所以,他们能够创造和运用宗教的观念。17

关注宗教礼仪表象使得劳森和马考雷对这种宗教礼仪能力做理论说明,这种能力不仅设

15参见史派伯“再思象征意义”,载《剑桥社会人类学研究》(Rethinking Symbolism, trans. by Alice L. Morton, Cambridge Studies in Social Anthrop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16参见波耶尔《宗教观念的自然性:一种认知的宗教理论》(The Naturalness of Religious Ideas: A Cognitive Theory of Relig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4)。

17参见劳森和马考雷合写的论文“良知的危机、认同的困惑:由认知切入宗教现象的可能性”,载《美国宗教学会杂志》卷61(Crisis of Conscience, Riddle of Identity: Making Space for a Cognitive Approach Religious Phenomena, i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 LXI/2),页201-223。

想行为者的世界和他们的活动,而且表明,这样的世界如何能够通过专门的代理者、行为或者承受者的性质而传入一个宗教的世界。

四.宗教经验的认知分析

对宗教信仰的认知分析表明,不管宗教经验如何隐晦和神秘,总会向我们提供关于所存在着的东西的信息。那些认为存在不依赖于物质对象的经验的人,特别假定说,那些知觉的经验,例如观看、倾听、品尝、嗅闻和触摸等,18概言之,是关于这些对象的信息的可靠来源。19有些人认为实际上存在着义务、责任、行为的对错方式、以及做一个善人或恶人的方式、等等,粗略言之,这些道德实在论者特别把道德经验视为具有同样潜在的信息。我们不禁要追问,宗教经验可能提供什么样关于所存在东西的信息?人们如何告知这个信息?

事实上,不仅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宗教,而且也有各种不同的宗教经验。我们有时说一种宗教经验,这并非直接明白清楚的。我们来看看用于具有不同种类经验的两个标准:一个必须处理结构,另一个处理内容。让我们考虑如感受恶心、昏眩或者烦躁这样的经验,同时也考虑被普遍化的焦虑和安宁。在这些情况下,“普遍化的”力量将排除这样的观念,存在某种特别会令一个人焦虑或安宁的东西。这些经验对于它们的主体,似乎没有感觉着某种外在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主体——可以说是引起他(她)注意自己——这回事。在这方面,这些经验有别于观看一幅画、倾听音乐或者嗅闻花朵的馨香。前一种经验是主体-内容,经验的“拥有者”以某种方式在感受。后一种经验是主体-意识-对象,经验的“拥有者”感觉(或者似乎感觉)一特别的对象,如一幅画、一段音乐、或者一朵花。把焦虑或者安宁、引起恐慌或者头痛加以普遍化,人就将获得主体-内容的经验。对动物的被虐感到不安,享用佳肴美味的快乐,或者被朋友的挖苦刺痛,这些都是具有一种主体-意识-对象结构的经验。这导出我们的第一个标准。

标准1:经验A与经验B分属不同种类的经验,如果经验A具有主体-意识-对象的结构,经验B具有主体-内容的结构,或者相反。

不管在我们所提及的这两种经验之外是否还有别的经验结构,只要一个经验具有两种结构中的一种,它就会不同于另一个具有别的结构的经验。

第二个标准不得不处理经验内容。理解“不同内容”的一种方式是考虑不同的感觉模式。根据不同的模式似乎与宗教经验相关的并不是很多,所以这样的考虑无助于理解有关宗教经验的看法。一个容易得到确认的标准关心哲学家有时候叫作快乐内容(hedonic content)的东西,即一种经验的让人愉快和使人不快。经验不是具有愉快或者痛苦的内容吗?因此,针对不同快乐内容的类型,如欢愉的、痛苦的、以及中立的(既不欢愉也不痛苦),人们可以给出:标准1a:经验A和经验B分属不同种类的经验,如果它们具有不同的快乐内容。

但是,这个标准与我们所关心的没有多大相干。

结合现象学方面来分析,可以说,作为被经验到的东西(as-experienced),颜色的内容是

18人类究竟有多少种感觉认知模式,这似乎正是研究者感兴趣并争论不休的问题。传统上说有五种,现代心理学研究者有的说十一种,有的认为十三种,也有人提出十七种。

19相关的认知说明自然是相当复杂的。就基于常识的信念(belief)来说,知觉经验通过当代理论对它们的过滤得以纯化,似乎可以这样认为,(说出)上帝经验——如果这全然是可信赖的——是这样一些信念的基础,它们比自己的知觉族更少需要过滤。

一回事,听觉的内容又是另一回事。不错,不同感觉的内容出自不同感觉的来源。聋子能够看见颜色,盲人则能够听见声音。从逻辑上说,有可能存在一个没有颜色但有声音的世界,或者,一个没有声音但有颜色的世界。但是,当人们详细叙述了这样的事物之后,颜色经验和声音经验之间的不同——假如我们思考的话,一定把这些经验视为不同种类的东西——就在于这些经验的内在的现象学的不同,或者说,在于它们被经验到的性质。更一般地说,颜色和声音的经验相互有别,而且也不同于品尝的经验,因为颜色、声音和味道本身是不同的种类。这里,承认现象学的区别是辨认在经验种类20中的不同的基础。当然,承认现象学的不同也开拓了对在感觉内容上的不同的认识。

在给出比标准1a更为有帮助的标准之前,对手边一些宗教经验进行描述也许是有益的。

经验1:摩西说,我要过去看这大异象,这荆棘被火烧着,却没有烧坏呢。耶和华神见他过去要看,就从荆棘里呼叫说,摩西。摩西他说,我在这里。神说,不要近前来,当把你的脚上的鞋脱下来,因为你所站之地是圣地。又说,我是你父亲的神,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摩西蒙上脸,因为怕看神。21

经验2:当乌西雅王崩的那年,我见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他的衣裳垂下,遮满圣殿。其上有撒拉弗侍立,各有六个翅膀,用两个翅膀遮脸,两个翅膀遮脚,两个翅膀飞翔,彼此呼喊说,圣哉,圣哉,圣哉,万军之耶和华,他的荣光充满全地。因呼喊者的声音,门槛的根基震动,殿充满了烟云。那时我说,祸哉,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又因我眼见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有一撒拉弗飞到我眼前,手里拿着红炭,是用火剪从坛上取下来的,将炭沾我的口,说,看哪,这炭沾了你的嘴,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恶就赦免了。我又听见主的声音说,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我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他说, (22)

经验3:当主日我(约翰)被圣灵感动,听见在我后面有大声音如吹号说,你所看见的,当写在书上,送到.....那七个教会。我转过身来,要看是谁发声与我说话。既转过来,就看见七个金灯台。灯台中间,有一位好象人子,身穿长衣,直垂到脚,胸间束着金带。他的头与发皆白,如白羊毛,如雪,眼目如同火焰。脚好象在炉中煅炼光明的铜,声音如同众水的声音。他右手拿着七星,从他口中出来一把两刃的利剑,面貌如同烈日放光。我一看见,就扑倒在他脚前,像死了一样。他用右手按着我说,不要惧怕,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又是那存活的。我会死过,现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远远,并且拿着死亡和阴间的钥匙。23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上列举的不同的宗教经验都具有相同的认知经验结构。不错,宗教崇拜是一种私人感受,信仰者在这种独特经验中,感受自己与上帝的某种个人化的关系。这种与上帝直接交往的特殊的认知活动,与上述的神秘经验是相同的。因为,神秘经验确实可以被看作是认知上帝(这里表现为崇拜)的一种极端形式。24概言之,如果有一个某信仰者似乎要崇拜的对象并且崇拜它,那么,这个信仰者至少似乎崇拜一个对象的经验是真实的。涉及宗教信念的种种经验,如焦虑感、羞耻感、罪感、良知、爱等等,都可以作如是观。现在可以来考虑一下:

标准2:经验A不同于经验B,如果:(1)经验A是真实的,那么X实存;(2)经验B 20或者说也许是次种类(sub-kind),因为所有都是感觉经验。

21旧约圣经“出埃及记”三章三-六节。

22旧约圣经“以赛亚书”六章一-九节。

23新约圣经“启示录”一章十-十八节。

24参见玛丽.乔.梅多和理查德.德.卡霍合著《宗教心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页265。

是真实的,那么Y实存;(3)X实存,Y实存,那么X和Y在根本上两种东西。

显然,理解标准2需要我们能够懂得根本上不同的种类究竟指什么,同样,我们也许要通过与我们相关的全盘考虑来加以定义。这个任务部分上是不难做到的。让我们考虑一下不同种类的存在物这个标准(简称“不同种类存在标准”):

存在物X从根本上不同于存在物Y,如果(1)X具有独立于任何别的事物的实存,或者在实存上不依赖于别的任何东西的性质,而Y具有依赖于别的某种东西的实存,或者在实存上依赖于别的某种东西;(2)X具有非物质的存在的性质,而Y具有物质的存在的性质;(3)X具有生命的存在的性质,而Y具有非生命的存在的性质;(4)X具有能够意识的性质,而Y具有不能意识的性质;(5)X具有能够自我意识的性质,而Y具有不能够自我意识的性质;(6)X具有作为道德行为者的性质,而Y具有不能够作为道德行为者的性质。

显然,这个“不同种类存在标准”是无限开放的;人们还能够想象各种补充,例如,抽象方面的性质,具体方面的性质,等等。但是,在这里,重要的一般观念是足够清楚的。性质方面可陈述的不同构成了种类上的不同,至少这些方面的某些不同已经相当容易为大家所承认。此外,根据这个标准所描述的任何一个方式而有所区别的经验,本身足以成为不同种类的东西。

接着而来要问,沿着“不同种类存在标准”的思路去理解标准2,是否允许我们在不同类的经验之间作出区别?让我们看一下有关宗教经验的描述。上述的三个经验自然归于同类,因为在每种情况下,主体至少似乎经验在经验和经验者之间的一种区别。就是说,每种经验具有主体-意识-对象的结构。总而言之,这里所讨论的经验都涉及宗教敬拜。至少这点看上去是清楚的:如果这三个经验中的任何一个是真实的,那么,就可以说,那令人难忘的神圣性的自我意识是存在的,因为其表现促成人们进行敬拜。因此,让我们对标准2再作些具体分析:

标准2a:经验A不同于经验B,如果经验A是真实的,那么有那令人难忘的神圣性的自我意识的存在,因为其表现促成人们进行敬拜;而相反的情况则假,即如果经验B是真实的,那么有令人难忘的神圣性的自我意识的存在,因为其表现促成人们进行敬拜。

现在,让我们考虑一下标准2a的延伸。

标准3:经验A不同于经验B,如果(1)经验A是真实的,那么有令人难忘的神圣性的自我意识的存在,因为其表现促成人们进行敬拜;而相反的情况则假,即如果经验B是真实的,那么有那令人难忘的神圣性的自我意识的存在;或者(2)经验A是真实的,那么“一”是某种像全知的东西;而相反的情况则假,即如果经验B是真实的,那么“一”是某种像全知的东西;(3)经验A是真实的,那么“一”等同于一个人经验的显而易见的对象,而如果经验B是真实的,那么这种情况则假,即“一”等同于一个人经验的显而易见的对象。

这看来是清楚的,即标准1至3的确区别——假如它们确实发生的话——将作为不同种类的经验,因为它们的不同种类的存在,与涉及它们潜在的信息——假如有的话——所表明是的东西。此外,如果在它们本真的传统中,宗教文本所主张的那种已经发生过的经验,现在又确实在那里再次发生的话,那么那些经验将具有不同的种类。最后,既然那些经验——如果它们已经发生过的话——根据在其中它们据说已经发生过的传统,被视为处于神救论(soteriology)的中心,那么,就可以假定,那些种种经验不仅出现过,而且对于我们所谈论的传统的根本问题的诊断和解决,造成有意义的区别。所以,似乎很可以称这些为宗教的经验。因而,如果存在宗教传统主张存在的经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种类的经验。

五.简短结语

毫无疑问,宗教信仰和宗教经验是相辅相成的人的认知自由活动。对我而言,信仰表达了(信仰者)个人对“终极实在”(Ultimate Reality)即上帝临在(presence)的开放性选择。只要命题性信仰与神圣的奥秘有关,作为一种解释性因素的信仰,就是对充满神秘的终极实在的一种非科学性回应。正如著名的宗教学家史密斯(W. C. Smith)所说:“信仰能够通过日常词语和诗歌、各种行为范式、礼仪和道德生活、艺术、教义、律法、社团生活、品性、以及其他种种方式得以表达。从历史上看,信仰就已经是这样被表达了的。”25如果对宗教不抱偏见,我们不难看到,宗教信仰是一种对自身、对邻人、对世界的人格倾向;一种整体的回应;一种理解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一种生活在世俗层面上的能力。人们凭借自己的信仰看到、感到一个超越的维度,并依此向着那个“终极实在”而开放。只要命题性信仰是自愿的,尽管它缺乏科学知识(scientia)或客观明确的知识,仍然是一种面对内在含混的宇宙的认知判断。我们不难看到,在各种宗教系统中都存在这样一些作为信仰者主观肯定的信念的命题性信仰。它们是如此明确而强有力,没有留下任何怀疑的余地。

在自然层次上,每一个种类的成员都被迫(违者最终走向淘汰)在生物系统中以一种代表自己合适身份的方式经验世界。然而,人的认知自由在自然层次是最低的。认知自由在伦理层次具有更大的选择性,以致于当人们行使道德职责时,他们所采纳的认知术语,如“直觉”、“洞见”、“判断”等,在承认非强迫的认知方面已经非常接近“信仰”。最后,在宗教层次上,这种更大的认知自由表现为,我们在自己最深沉的倾向性中向实在(reality)开放并作出回应,由此从实在展示的一种(或更多)的形式中获得对它的真实意识。26因此,我把宗教信仰看作是人类的一种向着“终极实在”无限开放的认知自由活动。

完稿广州中大康乐园

2004年6月14日

25史密斯《宗教的意义和目的》(The Meaning and End of Religion, Fortress Press, Minneapolis, 1991),页171。26详细的讨论可参见希克的《宗教之解释——人类对超越者的回应》,页178-197。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汇编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 己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 学心理学是为了认识自我、开阔眼界、拓展心胸、和谐人际、挖掘潜力、提升人生价值。每个人的苦乐,事实上是由自己的思维方式决定的。我们要认识自己的心里,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加快乐。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心灵世界里,认识自己,就是认识整个世界。改变自己的心灵,就是改变整个世界。自己的命运自己造。 我们要学习心理学的知识、能力、理念,不要自我设限,要不断挑战自我、学会独立思考、注重培养爱心。学思结合、边学边用。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遇到问题时能用正确的思路来解决,不自找烦恼。只有当我们学会了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我们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我们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现代人有很多文化经验,科学知识,可说无所不知,但却少自知。而自知乃是一个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Jone和Hary提出关于人自我认识的窗口理论,被称为乔韩窗口理论。他们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 认识自我的三条渠道 (1)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 (2)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人的心理受到6个层次的影响,从高到低分别是:心灵层——明白人生的意义(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身份层——认为自己以什么样的身份去实现人生的意义(我是谁?我的身份是什么?); 信念层——配合这个身份,应该有什么样的信念和价值观;(这种身份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对我是重要的) 能力层——我可以有哪些不同的选择?我已经掌握、尚需掌握哪些能力(如何做,会不会做)? 行为层——在环境中我的行动(做了什么,什么没有做) 环境层——外界的条件和障碍。(时间、地点,人、其他事物)这是对自己的身份认识所造成的结果. (3)反省法――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认识分析自己: 1、气质:与生俱来的,反映速度、灵活性与稳定性的特征。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体液说——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同我的双面的性格一样,是多血质(活泼型)与粘液质(安静型)的结合。我的性格和气质形成的原因是:A 型的潜质+父母家庭的影响+现在家庭的影响。因为 A 型血的人的个性特征是活泼好动、热情奔放。可是我小时候不喜欢别人来了解我,也不想与别人交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改变,我又逐渐迸发出深藏的潜质,故而我的性格与气质具有独特的双面性。 2、性格:后天形成的,对于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我是一个表面冷静,内心热情,直率坦诚,意志坚定,独立坚强,乐于冒险的一个人。但也会表现出倔强、情绪化的一面。从心理机能上看,我的性格属于情感型和意志型的结合体。从心理活动倾向性上看,我的性格是内向和外向倾向的

信仰现状的心理学研究

信仰现状的心理学研究 信仰在满足个体精神需要、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安定及完善道德规范体系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心理学角度以“中国民众精神信仰与社会安定意识”的实证性研究为依据,揭示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个体户和大学生五个群体的信仰现状,并分析信仰弱化的根源及其教育对策。研究报告信仰现状/社会安定意识 1 问题提出信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其它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态。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经济与社会基础的变更必然会影响到处于转型期人们的心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已经暴露出当代民众的信仰状况存在诸多问题,焦虑心理、相对剥夺感、受挫情绪和“政治不服从”意识在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层面上有所体现[1]。中国社会科学院1995年的调查研究表明,有信仰者只占全体人数的28.1%,如果包括可能有信仰者,比例最多也只能占30%;没有信仰者占全体人数的58.33%,超过全体被调查者的一半[2]。因此,对于信仰问题的研究已经引起理论界许多学者的关注,特别是从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等领域以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然而总的看来,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本文试图以“中国民众精神信仰与社会安定意识研究”的实证研究结果为依据对我国民众信仰现状作心理学分析,以期为社会转型时期的民众信仰与社会安定建设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信仰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和文化现象,是在一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的信仰同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是一致的,与其自身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本研究中随机选取21-70岁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五个群体,即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教师、医生、科技人员、一般行政干部、工程师等)、个体户和大学生作为样本进行研究。本研究从天津市民中随机抽取被试,共发放调查问卷900份,收回有效问卷745份,回收率83%。在被调查的745人中,男345人,女400人。年龄分布:21-30岁231人,31-40岁142人,41-50岁147人,51-60岁118人,61-70岁107人。职业分布:农民115人,工人135人,知识分子234人,个体户110人,大学生151人。文化程度:文盲20人,小学文化51人,初中文化177人,高中或中专文化122人,大专以上375人。 2.2 问卷设计信仰作为个人精神世界最深

青少年追星现象的利弊分析

青少年追星现象的利弊分析 国际经贸学院电子商务071班陈小莉2023207105 一、背景 中国飞人“刘翔”一直以来都是被国人追捧的超级巨星,但最近这个大众偶像竟然也过了一把“追星瘾”。在微博中刘翔“晒”出了自己在世博会闭幕彩排期间与众多明星合影的10张照片。照片中,不乏刘翔与成龙、杨澜、李宁、韩红、黄奕,以及申雪和赵宏博等各界大牌明星的合影,但所有照片的最高位置——微博开头第一张,就是刘翔与刘德华的珍贵合影。对此,刘翔还得意的表示:“真好啊。等着刘天王值了。” “不见刘德华,我决不嫁人”,2007年,沸沸扬扬的杨丽娟事件已经淡出了公众的视野,但是血与泪的教训至今却让人深省。伦理学认为,快乐是人生的最高幸福,是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快乐和幸福的权利,杨丽娟也不例外。她用13年青春时光去追逐她喜爱的明星。也许杨丽娟认为她是快乐的,也许她很享受这13年追星的过程,所以对此人们似乎也不必过多地指责,但是杨丽娟所追求的“快乐”却是以带给家人痛苦、导致家庭负债累累、家破人亡的结局为代价的,这样的“快乐生活”我们还是不必追求的好。这也引发了我们对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明星崇拜问题的思考。 二、追星现象的行为表现 明星有是何方神圣呢?所谓的明星即歌星、影视明星等。他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他们对现代艺术的追求、对生活的渲染,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生活娱乐。“追星”是从以前就开始了的,在六七十年代,人们追求的明星是科学家、文学家等,而现在的青少年都喜欢追求影视明星、歌星等。在青少年的心中,很少的一部分人的偶像是自己的父母,也有一些人的偶像是有所成就的科学家之类的人,但更多的人是喜欢当红的明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追星”的观念越来越丰富,在物质生活方面许多人以从众心理为主,尤其是有的同学有攀比的心理,追求时尚、潮流,这已成为社会的一种风俗。因此,许多青少年都崇拜明星,“追星”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有些青少年过分迷恋偶像而荒废学业,废寝忘食,用大量金钱购买有关明星的产品,对学习造成极大的影响。 三、青少年出现追星现象的原因 大人们对青少年的追星现象颇为不解,甚至反感,但追星族们对此却振振有词、乐此不彼。这其实与青少年所处的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有关。追星是青少年从孩童向成人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的反映,此时青少年处于自我发现和自我确立远大理想的黄金时期。他们需要一个模式来参照,而偶像是他们理想自我的载体,青少年又富有幻想和创新,当他们很多想法无法实现时,就只好借助偶像的崇拜来达到心理平衡和补偿。另一个原因,是青少年为了借追星来摆脱孤独。青少年在自我意识萌芽的过程中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许多事情埋在心里,而追星能使自己感到自由和安全,精神也有了寄托。具体有一些几种原因:(1)发现理想的未来自我。很多少男少女便是如此卷入“追星族”的。少男少女在最爱编织梦幻的季节里,编织着未来的理想自我的梦,并从所崇拜的“星”们身上,印证他们的梦。他们追星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为勾画理想自我的形象,并使这理想的自我逐步成为真实自我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学心理学是为了认识自我、开阔眼界、拓展心胸、和谐人际、挖掘潜力、提升人生价值。每个人的苦乐,事实上是由自己的思维方式决定的。我们要认识自己的心里,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加快乐。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心灵世界里,认识自己,就是认识整个世界。改变自己的心灵,就是改变整个世界。自己的命运自己造。 我们要学习心理学的知识、能力、理念,不要自我设限,要不断挑战自我、学会独立思考、注重培养爱心。学思结合、边学边用。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遇到问题时能用正确的思路来解决,不自找烦恼。只有当我们学会了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我们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我们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现代人有很多文化经验,科学知识,可说无所不知,但却少自知。而自知乃是一个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Jone和Hary提出关于人自我认识的窗口理论,被称为乔韩窗口理论。他们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 认识自我的三条渠道 (1)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 (2)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人的心理受到6个层次的影响,从高到低分别是:心灵层——明白人生的意义(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身份层——认为自己以什么样的身份去实现人生的意义(我是谁我的身份是什么);

如何对待青少年学生追星现象

6、追星是当代青年人的普遍现象,学习《班主任的法律法规》后,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学生的追星行为? 正确对待青少年学生追星现象 对于青少年的追星现象,人们往往责备多于理解,担忧多于引导。在分析和探究其原因时也多半注意孩子本身的问题。其实,我们能从青少年的心理上找到规律性的原因。 从心理学上看,青少年时期处于一个半儿童半成人的状态,是一个充满矛盾、急剧变化、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并存、交替出现的阶段。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充满着朦胧、幻想、天真、幼稚、盲目与大胆等特色。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往往不愿安静,容易冲动,进行各种活动时容易分心,自觉控制自己情绪和理智支配行动的能力还不强。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不确立、不成熟,他们的理想在这个时期还比较模糊,带有具体性和表面性。 他们喜欢模仿某些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当做自己的偶像。但这种对偶像人物的模仿多半带有明显的表面性和动态性。他们较多的是模仿人物的外部行为和表面特征,如模仿他们的服装、发型、语言、动作等,而不注意人物的内心品质。因此,这种对偶像的崇拜与模仿是不稳定的,极易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和时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会原因告诉我们:对他们的追星现象不要横加指责和过分担忧,也不要笼统地反对和排斥。采取简单粗暴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形成俞禁愈追,明里不追暗里追的不利局面。 其实,青少年的追星现象有其积极的一面。青少年的思维活跃,喜欢模仿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只是需要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使其健康成长。正是由于青少年对其偶像有着绝对的信任与执着,无论是偶像的外在表现还是偶像的内在精神品质都成为了青少年学习的榜样。以“星”做为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和奋斗动力;在学习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己积极奋进的精神,这样青少年们的发展有了方向,有了目标,这样,就有利于自己身心,使之不会盲目前进。 对待青少年的追星现象,我们要采取宽容、参与和讨论的做法。就是与他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为什么喜欢某个明星?长大了做什么?现在该怎么做?在讨论、探究、思索、渐悟、筛选中逐渐把问题引向深入,引入正题。对他们的单纯幼稚甚至可笑的想法也不笑话、不讥讽,给他们留下自我认识、自我调整、自我纠正、自我提高的空间和余地。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把追星引上健康道路,是责无旁贷的。我们应该摘掉“有色眼镜”,走进青少年,帮助其形成批判性思维,加强青少年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的培养,从而寻找偶像的精神内核。我们还应引导青少年从不同层面来认同偶像,探究偶像取得成功的原因而不是一味重视其青春美貌、多才多艺。

从心理学角度看自身

从心理学角度看自身 20134949 尹延威心理学是一门可以认识自我、开阔眼界、拓展心胸、和谐人际、挖掘潜力、提升人生价值的学科。每个人的苦乐,事实上是由自己的思维方式决定的。我们要认识自己的心里,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加快乐。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心灵世界里,认识自己,就是认识整个世界。改变自己的心灵,就是改变整个世界。而这也是我对心理学课程感兴趣的原因,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我就选择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这门限选课,从中我也学习了很多心理学知识,重新认识了自我。 现代人有很多文化经验,科学知识,可说无所不知,但却少自知。而自知是一个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Jone和Hary提出关于人自我认识的窗口理论,被称为乔韩窗口理论。他们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 1、气质:与生俱来的,反映速度、灵活性与稳定性的特征。 根据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我的结果是同我的双面的性格一样,是多血质(活泼型)与粘液质(安静型)、以及抑郁质的结合。我的性格和气质形成的原因是:天生的潜质+父母家庭的影响+校园环境的影响。可能一方面由于遗传的原因,爸爸是热情豪爽,不拘小节的人,妈妈是细心谨慎,安静亲切的人,我兼有两者的特点。我有活泼好动、热情奔放的个性特征,可是我小时候可能受家人的保护太强,又不喜欢别人来了解我,也不想与别人交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又觉得和人交往非常重要,有助于自我生活所以显得比较开放,故而我的性格与气质具有独特的双面性。 2、性格:后天形成的,对于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我是一

宗教信仰的认知分析

宗教信仰的认知分析 张宪 中山大学比较宗教研究所 [论文摘要] 本文尝试说明可以从认知角度对宗教信仰及其经验进行分析,以确认支持宗教信仰的 特殊经验与日常感觉经验一样具有同样的认知信息和水准。本文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交代问题的引 出;第二部分介绍认知分析的历史背景;第三部分简述认知分析的几种主要观点;第四部分就宗教 经验从认知角度展开初步的分析并给出判定的几个标准。最后的结语部分指出,宗教信仰是一种向 着终极实在开放的认知自由活动。 一.宗教解释——解释学抑或认知科学? 当我们说宗教经验是宗教信仰的基础时,实际上对宗教作了这样一个基本的解释:信仰者通过宗教经验发现了自己的宗教信仰的直接或间接证明的要求。例如,基督徒相信,圣灵(Holy Spirit)赐予他(她)超自然的荣耀,使他(她)在皈依(上帝)之后,找到自己与世界相关联的新途径,由此他(她)便假定,自己对圣灵赐予超自然的荣耀的信仰被经验间接地证明了。这种宗教经验使信仰者对周遭世界及其事物有完全不同的认知反应,这反过来即成为信仰者假定圣灵存在的一个理由。另一方面,当信仰者自认为正在经验上帝的临在时,他(她)便认为他(她)的经验证明了,假定上帝就是他(她)所经验的东西是正当的。因此,在相信上帝向他(她)显现时,他(她)的经验直接证明了信仰上帝是合理的。1这里,宗教经验有别于日常经验的一个主要特点当然是它的神秘性。无疑,神秘经验普遍见之于人类的宗教活动中,特别在一神论宗教那里,它既是对上帝及其启示的神秘认知,又是把人引向上帝之路的津梁。不过,宗教经验的神秘性仅是表明宗教经验不同于日常经验的特殊性,并非说,宗教经验具有神秘性就成为不可解释的经验。神秘经验无疑也是经验,“神秘的”在人类语言使用中极富弹性。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说,神秘经验指的是,呈现在意识的“信息”被我们某种对终极实在的超感官知觉所获得。2 早在十九世纪下半页,美国心理学家、实用主义哲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42-1910)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宗教经验的本质。他在《宗教经验之种种》(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A Study in Human Nature, 1902)中,用了相当的篇幅对宗教经验的神秘性作了较为详尽的科学分析。3不过,从认知的角度研究宗教并由此形成一种所谓“宗教的认知科学”,这是较为晚近得多的事情。 1详细的分析可见[美]迈尔威利?斯图沃特编《当代西方宗教哲学》,周伟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页281-290。 2参见[英]约翰?希克《宗教之解释——人类对超越者的回应》,王志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页192。3参见该书英文版第十六和十七讲演(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A Study of Human Nature, New American Library, 1958),页292-328。

追星的利与弊

追星的利与弊 篇一:追星利与弊【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性学习报告: 同学中的追星现象 组长:吴利亚 组员:李月亮段文彤张博伟 指导教师:黄心刚 (Ⅰ)开题报告 一、研究对象 全日制普通高中在校学生 二、活动目标 让每个同学能更加深入了解“追星”现象以及出现的特定的社会基础、文化氛围,价值观念和心理机制等方面的一系列动因。同时,让同学们了解“追星”的利弊,对我们学习的影响,引导同学们正确的“追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活动地点 ⑴聊城三中校园⑵新世纪电影城⑶校园门口的杂志报刊亭⑷家庭⑸新华书店 四、研究方法 (1)进行问卷调查 (2)收看几个娱乐节目 (3)收集几个当红明星的资料,了解他们是如何成名的 (4)查阅某些娱乐报纸,了解信息 (5)上网查询有关资料,并收集分析,最后进行整理 (6)针对相关问题咨询老师 (Ⅱ)研究过程 一、引言 随着年龄和视野的增长,尤其是升入高中以后,我们渐渐发现身边的同学一个接一个地投入了追星的浪潮之中或钟情于明星的谈笑举止、行为服饰,或沉浸于明星们的作品,更有甚者,将明星视为自己的神灵,虔诚以待。有的同学以明星为榜样,努力学习,刻苦用功,成绩不断进步;也有一部分同学因为追星而整天忙着关注自己所追的明星的新闻动态以至于八卦绯闻等的内容,因而无心顾及学习,导致成绩一落千丈。 回溯其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后,“追星”现象在我国逐渐萌生。当“追星”者被以“族”来加以描述的时候,说明这种现象的规模及其影响力正在凸显出来。 而中学生已成为了“追星”族中一个主力军,中学生追星已成为了一种普遍的潮流。 中学生正处于自我发现和自我确定时期,他们需要一个模式来参照,要不然他们完成自我确立的任务。偶像是他们的理想自我的载体。但是现今,中学生的追星状况逐渐变得疯狂起来。很多中学生都为那些偶像明星着迷起来,他们盲目的“随大流”,不计成本的疯狂的收集明星资料,购买相片和唱片等这些都是非常愚蠢的做法。 因此,中学生追星是有利还是有弊,或是利弊兼有,追星对中学生的生活,学习有怎样的影响,而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学生的“追星情结”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一一去深思反省。 所以,我们选择了“同学中的追星现象”这一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希望我能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中学生追星的利弊关系以及正确的追星方式从而帮助我的同学们树立正确的追星观念,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二、研究过程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 学心理学是为了认识自我、开阔眼界、拓展心胸、和谐人际、挖掘潜力、提升人生价值。每个人的苦乐,事实上是由自己的思维方式决定的。我们要认识自己的心里,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加快乐。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心灵世界里,认识自己,就是认识整个世界。改变自己的心灵,就是改变整个世界。自己的命运自己造。 我们要学习心理学的知识、能力、理念,不要自我设限,要不断挑战自我、学会独立思考、注重培养爱心。学思结合、边学边用。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遇到问题时能用正确的思路来解决,不自找烦恼。只有当我们学会了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我们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我们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现代人有很多文化经验,科学知识,可说无所不知,但却少自知。而自知乃是一个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Jone和Hary提出关于人自我认识的窗口理论,被称为乔韩窗口理论。他们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 认识自我的三条渠道 (1)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 (2)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人的心理受到6个层次的影响,从高到低分别是:心灵层——明白人生的意义(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身份层——认为自己以什么样的身份去实现人生的意义(我是谁?我的身份是什么?); 信念层——配合这个身份,应该有什么样的信念和价值观;(这种身份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对我是重要的) 能力层——我可以有哪些不同的选择?我已经掌握、尚需掌握哪些能力(如何做,会不会做)? 行为层——在环境中我的行动(做了什么,什么没有做) 环境层——外界的条件和障碍。(时间、地点,人、其他事物)这是对自己的身份认识所造成的结果. (3)反省法――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认识分析自己: 1、气质:与生俱来的,反映速度、灵活性与稳定性的特征。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体液说——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同我的双面的性格一样,是多血质(活泼型)与粘液质(安静型)的结合。我的性格和气质形成的原因是:A 型的潜质+父母家庭的影响+现在家庭的影响。因为 A 型血的人的个性特征是活泼好动、热情奔放。可是我小时候不喜欢别人来了解我,也不想与别人交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改变,我又逐渐迸发出深藏的潜质,故而我的性格与气质具有独特的双面性。 2、性格:后天形成的,对于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我是一个表面冷静,内心热情,直率坦诚,意志坚定,独立坚强,乐于冒险的一个人。但也会表现出倔强、情绪化的一面。从心理机能上看,我的性格属于情感型和意

从心理方面分析宗教

从心理方面分析宗教 一般地说,宗教总是“劝人为善”的,宗教道德规范,对信教群众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和心理自我制约作用。各种宗教不仅有它自身所提倡的道德,而且强调道德修养、持戒,并有维护道德尊严的一套信条、手法。例如佛教以“普度众生”为佛教要义,基督教以“爱人如己”为最高诫命,以及有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不偷、不盗、不淫、不贪、不妄语”等等戒律,在内涵上与社会主义的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纪律、讲卫生)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三热爱(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是相协调、相一致的,两者可以起到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的作用。因而,宗教在社会主义时期具有道德规范的社会功能。 宗教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且是包括信教群众、宗教教职人员、宗教组织和宗教活动场所在内的一种社会实体。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各种宗教都形成了各自比较稳固的组织体系、典章制度、经典教义和活动方式,形成了一批专门的宗教教职人员,通过各种宗教组织联系广大信教群众,具有很强的社会组织功能。在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通过这种组织功能,形成一股稳定社会的力量。尽管这股社会力量曾几次受到打击,如“文革”中被严厉禁止了宗教活动,宗教组织功能有所削弱,但是宗教活动恢复以后,仍然继续发挥其团结群众,稳定社会的组织功能。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实后,宗教活动恢复为公开、合法的活动,宗教的组织功能又有所恢复和加强。例如在救灾赈灾、希望工程、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宗教界一呼百应,踊跃行动,发挥积极的组织功能和作用。 宗教力图协调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就是说,在人们不能完全驾驭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时,宗教要求人们以百倍的虔诚,全身心的皈依,使人和天交相感应,以达“成事”,从而调适人和自然的相互关系。又如宗教宣扬“自觉觉他”、“自度度他”、“普渡众生”、“荣神益人”、“两世吉庆”、“爱一切人”、“敬畏上帝、尊敬君主”,调适人与社会的关系,宗教通过人们对于其命运和幸福的“来世”的向往和祈祷,为人们提供一种感情上的支持和心灵上的

追星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摘要关键词 大连一位16岁的少女自杀,起因只是母亲没有给她买偶像张国荣的CD碟。她在日记中写道:“看着他我不知道哭过多少次。我喜欢他,不是因为他长得帅,而是因为他的那种与众不同的性格。他的一举一动一喜一悲都令我心动。”“在我的世界里只存在张国荣,我只为他而活。” 杨丽娟,甘肃省兰州市女子,从16岁开始痴迷香港歌手刘德华,此后辍学开始疯狂追星。杨丽娟的父母劝阻无效后,卖房甚至卖肾以筹资供她多次赴港及赴京寻见刘德华。2007年3月22日,曾经赴香港参与刘德华歌友会,实现生平夙愿,跟偶像合照。不过,其父最后由于杨丽娟的“追星”行为而跳海身亡。 一、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理 1.人性本身的诉求,满足追求快乐的欲望和英雄崇拜的心理。 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而这种追星族心理或称“青春偶像热”心理,是少男少女进入英雄崇拜期的领衔标志。当人进入青春期之后,开始塑造自己。他们总想把自己认为可以作为楷模的人物,视为自己心中的偶像。当今的少男少女在人格走向成熟的时期,却淡化了英雄的意识,扩大了英雄的内涵,将一些歌星、影星、球星、节目主持人等公众人物作为崇拜的偶像, 2.本我的实现和满足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满足了他们根据本我追求内心快乐和满足的愿望。 二、追星心理是否健康 1.当这种崇拜和喜欢停留在欣赏一个人的品质、不过度崇拜,不认为整个世界只有这个偶像而自己只为他活时,追星心理其实是健康的。 这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暗示,有利于将人引向更为高的境界,有利于人的进步和提高自我修养。 2.可是当喜欢这些歌星影星让他们觉得骄傲、内心满足、认为人生不在需要其他、没有这个偶像就不能活时,其实人们已经失去了理智,不能判断自己的情感是否超出了正常的范围。这个人的心智已经脱离了轨道不能自已。 尤其是当喜欢一个明星只是因为他好看、或者根本不了解他的为人而自认为自己最懂他的时候。这种情况是有光晕效应造成的。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这种爱屋及乌的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一心理效应为光环效应。和光环效应相反的是恶魔效应。即对人的某一品质,或对物品的某一特性有坏的印象,会使人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一物品的其他特性的评价偏低。而追星现象明显处于前者。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魔兽世界》为何如 此流行 https://www.360docs.net/doc/416513238.html, 2011年04月12日 10:13 凤凰网 如果说“传奇”开创了网络游戏在中国的的第一个传奇,那么魔兽世界则有可能是网络游戏史上的巅峰,只有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使得一款网络游戏历经十年时间,在不少喊着堪比魔兽、超越魔兽的新游宣传口号中,仍然吸引着无数的狂热者拥入艾泽拉斯大陆。本文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对魔兽世界的流行进行解读。本文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对魔兽世界的流行进行解读。 首先:MMORPG元素是构建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之上的,相比真实世界,这个虚拟世界足够简单和直接,游戏角色往往带有超现实的能力,并且所有一切都可以通过数据乃至形象表现出来:一日三餐只需要要法师随手一搓就可以轻松解决,一扇传送门就可以随时随地到达大洋彼岸…玩家需要做的,只是尽可能的表现得像个英雄,而抛去玩家的不同,游戏角色的一切都可以通过等级、装备等数据显现出来。 无论承认与否,这就是现今大多数角色扮演类游戏吸引玩家的秘诀,即便大多数玩家并没有清醒地意识到:足够简单、直接、形象化的世界,加上各式各样超能力,极大地满足玩家的控制感,而这恰好是纷繁复杂、现实骨感的真实世界所稀缺的----同样也是哈利波特系列大卖特卖、网络小说风起云涌的原因。

秘诀是每个游戏开发者都知道的,如同公共版的太祖长拳,但普通人打出来是花拳绣腿;萧峰使出来就才虎虎生威。相比其他网络游戏,魔兽世界对于虚拟世界的建构更加成功,更容易使玩家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更高程度的代入感,进而对游戏角色的成长和经历有更深切的认同,最后影响到对游戏的喜爱甚至沉迷。这恰恰是其他很多游戏做不到的----不仅是态度问题,更是能力问题。粗略的说,玩家对魔兽世界更高的代入感来主要自两个方面:线上和线下。 首先,线上的魔兽世界拥有一个宏大、完整但同时也充满细节的故事背景、每一个常见的NPC都是有故事的人,每一个种族都是历史洪流中蹒跚过来的,不像某些游戏寥寥数万字讲一个苍白枯燥的说明书,或无中生有来一些莫名奇妙的游戏元素;另外,对于魔兽世界本身的游戏内容而言、小到行走慢腾腾的速度、现实时间的一致性、天气的变化(很怀念当初玩小号时在提瑞斯法林地那里下着淅沥小雨的场景)、武器装备的外观和来历等等,大到与游戏任务相关的一个接一个丰满的任务形象、或感人或热血的故事,以及游戏地图里迥异的地貌特征等等! 其次,线下而言,从暴雪到玩家围绕着魔兽世界有着太多的互动:厚厚的魔兽世界官方小说以及不少的同人小说,暴雪的各式各样可爱的玩偶、霜之哀伤、游戏迷们自制的泥人、陶人,数不清有关魔兽的漫画、视频乃至颇有影响类似于《我爱哀木涕》、《网瘾战争》电影,NGA上人来人往,很少有什么MMOPPG能够有这么大影响力。正是魔兽世界里无数的细节和线下丰富多彩的互动,使魔兽世界不仅仅是一款0和1组成的游戏,至少在不少wower 心中,艾泽拉斯大陆存在于这个宇宙中某个角落。 第二点:在控制感的基础上,对游戏行为的强化是保持游戏长久吸引的不二法诀。强化是行为塑造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指伴随于行为之后有助于该行为重复出现而进行的奖赏过程,它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伴随行为得到奖励、从而使行为发生概率增加,这里的奖励就是正强化物;负强化是指伴随行后,排除和避免某种不愉快的刺激和情景。显然,MMORPG里,主要用到正强化,最简单、最普遍的正强化就是做任务、杀死怪物得到经验和物品奖励,这是几乎所有MMOPRG游戏的主旋律或者说解不开的魔咒。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 学心理学就是为了认识自我、开阔眼界、拓展心胸、与谐人际、挖掘潜力、提升人生价值。每个人的苦乐,事实上就是由自己的思维方式决定的。我们要认识自己的心里,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加快乐。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心灵世界里,认识自己,就就是认识整个世界。改变自己的心灵,就就是改变整个世界。自己的命运自己造。 我们要学习心理学的知识、能力、理念,不要自我设限,要不断挑战自我、学会独立思考、注重培养爱心。学思结合、边学边用。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遇到问题时能用正确的思路来解决,不自找烦恼。只有当我们学会了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我们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与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我们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现代人有很多文化经验,科学知识,可说无所不知,但却少自知。而自知乃就是一个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Jone与Hary提出关于人自我认识的窗口理论,被称为乔韩窗口理论。她们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与未知的自我。通过与她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她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 认识自我的三条渠道 (1) 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 (2) 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人的心理受到6个层次的影响,从高到低分别就是:心灵层——明白人生的意义(人活着就是为了什么?); 身份层——认为自己以什么样的身份去实现人生的意义(我就是谁?我的身份就是什么?); 信念层——配合这个身份,应该有什么样的信念与价值观;(这种身份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对我就是重要的) 能力层——我可以有哪些不同的选择?我已经掌握、尚需掌握哪些能力(如何做,会不会做)? 行为层——在环境中我的行动(做了什么,什么没有做) 环境层——外界的条件与障碍。(时间、地点,人、其她事物)这就是对自己的身份认识所造成的结果、 (3) 反省法――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认识分析自己: 1、气质:与生俱来的,反映速度、灵活性与稳定性的特征。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体液说——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同我的双面的性格一样,就是多血质(活泼型)与粘液质(安静型)的结合。我的性格与气质形成的原因就是:A 型的潜质+父母家庭的影响+现在家庭的影响。因为 A 型血的人的个性特征就是活泼好动、热情奔放。可就是我小时候不喜欢别人来了解我,也不想与别人交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生活环境的改变, 我又逐渐迸发出深藏的潜质,故而我的性格与气质具有独特的双面性。 2、性格:后天形成的,对于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我就是一个表面冷静,内心热情,直率坦诚,意志坚定,独立坚强,乐于冒险的一个人。但也会表现出倔强、情绪化的一面。从心理机能上瞧,我的性格属于情感型与意志型

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第三组)

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第三组)

1、绪论案例分析 一、在学习社会心理学中,微贱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随场所的不同而不同。研究既可以在实验室进行(在控制条件下),也可以在现场进行(日常生活场景中)。并且,它也随研究方法的不同而不同:可以是相关研究(探寻两个或多个因素之间的自然关系),或是实验研究(通过操纵一些因素来考察它们对其它因素的影响)。而西维则不这样认为。 问: 1、实验室实验法是什么? 2、微贱的观点正确吗?试分析和比较社会心理学中的几种研究方法? 答案: 1、实验室实验法是在特定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其基本特点是能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很高程度的控制,能最大限度地突出重要因素,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正因为这样,实验室实验法通过可以明确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作用。 2、正确。【答案要点】 (1)四种研究方法的定义及其具体形式:a.观察法(一般观察法和参与观察法);b.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c.调查法(访谈法和问卷法); (2)a.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其现实性(主要是与实验法比较而言)。 b.观察法的主要缺点(只要是与实验法和档案法比较而言) (3)a.实验法的优点: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尽可能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 b.缺点:外在效度低而且难以消除被试者的反应倾向性和实验者对被试者的影响等。 (4)a.调查法的优点:与实验法相比,具有直截了当、针对性强、比较省时省力、收集的信息量比较大等特点 b.缺点:与实验法相比,主要在于准确性方面

各种形式的媒体都在传递着这样的信息:理想的女性身材是苗条的。例如,研究者调查分析了那些以少女和成年女性为目标群体的文章和广告,以及电视节目中的女性人物,证实了上述观点。女性往往倾向于认为自己的体重超重并且认为比她们实际的体重还要重,而且如果她们刚刚见过媒体中纤细身材的女性形象,这种效应还会加剧。 1、产生规范性社会影响的原因是什么? 2、试用规范性社会影响的观点分析女性节食的原因。 答:1、产生规范性社会影响的原因是人们有渴望被接受,希望获得其他人的赞同,并避免其他人反对的需要。人们通常希望别人能够接受自己,喜欢自己,友好地对待自己。当人们为了获得社会接纳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使其符合群体的规范和标准时,规范性影响便起了作用。 2、现代社会对年轻女性魅力身材标准定格在苗条的身形上,人们对身材苗条的女性表示接纳和赞美,而对身材不苗条者表示出疏远或抗拒交往的态度。又由于每一个年轻女性都渴望被别人接受,希望获得其他人的赞同,免受他人的排斥,因而她们都希望自己的身材苗条。而保持身材苗条的最好方法就是节食,故节食会成为很多女性的生活表现。 3、人际吸引力 一、X和Y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两个人的性格各方面都很相似,其两家住的很近经常来往。在家长的催促下,两个人结婚了,之后原本就很平静的感情变得更加波澜不惊,甚至双方都不会为对方而吃醋,觉得很郁闷。试用社会心理学有关人际关系的知识来分析这一案例。 【答案要点】 从案例中给出信息可以初步判定,X与Y的结合主要是以彼此喜欢为基础的,或者说是建立在以喜欢为主要成分的爱情之上的。主要依据有如下几点:(1)影响喜欢的一些因素对他们的感情发展起到了相当作用。 (2)分析爱情与喜欢的主要区别。 1.鲁宾确认,喜欢与爱情是两种既相互密切关联但又各不相同的情感。喜欢有两个最主要的因素,一是人际吸引的双方有共同的理解,一是喜欢的主体对所

从心理学的角度的自我认识

从心理学的角度的自我认识我到底有多了解我自己,其实我也不知。我发现,再我没选这门课时,我从未静心审视过自己,也从未想过要好好的认识自己。不是有句古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我这个从不知己的人,又怎么能取得更大的优势呢? 今天,我就借此作业机会,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自己的优点、不足、目标、性格、气质等几个方面,盼意想不到的收获。 1.个人优点 做人真诚,做事认真负责。热爱运动,能够积极的锻炼身体,同时我发现,运动也是一种很好的自我减压的方式,能让紧张的心理放松。喜欢与人交往,善于组织策划活动和项目。积极务实,敢于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能坚持。确定了正确方向,我就能把所有的力气砸向那个方向。有执行能力。勤奋,善于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和事物。做事喜欢列个计划,能分出轻重缓急。 2.个人不足 性格方面的弱点,有时给自己压力过大,急于求成,过犹不及。在担任团队领导的时候,涉及到队员的利益的时候,有时为队员考虑的太多,导致做决定的时候会花比较多的时间。工作起来,有时会忘记时间。不够自信,特别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以至于我做事情不够果断,特别是在公共场合不善于表现自己,也不爱主动与人交流,这是我最大的缺点,但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我发现了,并且在不断的改进中,我想我能做的更好。 3.个人目标 目前最近的目标就是能够顺利的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同时提升自己各个方面的素质,培养和发展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关能动性,充实自己。在学习之余多看看自己专业方面的书籍,特别是准备注册会计师考试,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朝着去努力。对于长期目标的话,全面的提高和完善自我,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方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找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 4.个人性格 个人认为自己性格有点偏内向,平时一般不爱说话,但有时话匣子一打开,就没完没了。不过我认为少说多做,多观察也是不错的。有时做事过于心急,考虑问题过多,导致自己没有把握好当前是事情,这是值得改正的。我的专业是会计学,所以我还庆幸自己选对的专业,我的性格刚好合适,值得更加努力。 5.个人气质 一个人的气质包含这几项:沉稳、细心、胆识、大度、诚信、担当。可我发现我具备的大度、诚信、细心这三项,看来是严重的不足,需要多多培养与学习。在沉稳方面,有时因为不够自信而过于慌张,导致事情办不好。自己在这方面的付出比别人双倍的努力才能做好。 总结了这么多,原来发现我有这么多的不足,社会就是一个考验的大教堂,而卧要经得起这场考验,必须做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取得更大进步,适应这个现实社会。

心理学视野下的宗教信仰动因与对策

心理学视野下的宗教信仰动因与对策 从心理需求角度出发,分析有宗教信仰倾向的大学生人数呈上升趋势的成因及宗教信仰对高校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并探讨如何在市场经济環境下建立、完善高校助学体系及心理支持系统,以满足在校大学生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降低校园内弱势群体对宗教的依赖作用。 标签:宗教信仰;心理需要;社会救助体系;心理支持体系 近几年来关于大学生信仰问题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选择信仰宗教的人数呈上升趋势。为什么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在接受科学与无神论教育多年后,仍会选择宗教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呢?他们在宗教信仰中有哪些收获和改变?宗教对他们的成长有怎样的影响?对他们的信仰选择如何进行正确引导,以利于他们自身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带着上述问题,课题组从信仰状态、信仰途径、信仰内化程度、宗教政策等几方面对大连地区经常参加基督教青年团契、礼拜聚会的107名青年大学生基督徒进行了进一步的宗教信仰状况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大学生基督徒的信仰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引导对策。 一、高校大学生基督教信徒信仰现状 1.家庭成员和周围朋友的信仰倾向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信仰选择。基督徒家长的劝导(50.50%)、朋友了解(25.20%)是宗教信息传播的两大主要途径。随着年龄的增长亲友传播逐渐被朋辈传播所替代,大学阶段朋辈传教(39.29%)首次高于家长劝说(28.57%)成为宗教信息传播的主渠道,这与大学生集中住校及人际交往以同龄人为主的特点相符合。通过互联网、教会发放宣传单、书籍等媒体途径主动了解宗教知识的人仅占8.4%。 2.大学阶段是青年基督教徒人数激增期。大学生宗教信仰选择中主动性逐渐增强。其中男生的主动性略强于女生。参加团契的大学生教徒中有近一半的人(52.3%)是在大学阶段才开始主动选择信仰宗教并参加宗教活动的。在学科、性别、城乡、地域等方面未有差异;毕业班学生人数(55.14%)明显多于其他年级学生,这可能和毕业班学生心理需求迫切有关。从家人对学生信教的态度上可看出,大学以前选择信教的人基本上都是受家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被动选择的成分较大,大学以后自主性增强。信教女生中54.1%在高中前就已在家长的劝说下被动接受宗教了,男生中则有60.87%是在进入高校后才主动选择宗教的。 3.大学生宗教信徒信仰内化程度较深,在知、情、行各层面上都接受宗教教义的教导。努力做到荣神益人。信教之初,大学生信徒更多是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或喜欢教会中“平等、友好、安详”的氛围,随着对宗教的深入了解,受其教义的感召,产生情感共鸣,并升华为信念。相信“神的指引”人由初始信教时的15.9%上升为现在的42.99%。“神的指引”远远高于家庭环境、群体友爱、精神寄托等对因素的影响。“趋吉避凶”这一功利想法让位于“发挥爱心服务他人、爱人入己”和“信奉神灵,以求回得内心的喜乐平安”等精神层面的需求,宗教成为他们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