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
混凝土配合比资料

混凝土配合比资料混凝土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而混凝土配合比则是决定混凝土性能和质量的关键因素。
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能够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强度、耐久性和经济性。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混凝土配合比的相关知识。
一、混凝土配合比的定义和重要性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之间的比例关系。
它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如强度、坍落度、凝结时间、抗渗性、抗冻性等。
一个科学合理的配合比不仅能够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还能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1、满足结构设计的强度要求混凝土的强度是其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配合比设计应首先满足结构设计所规定的强度等级。
2、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塑性和稳定性,以便于浇筑、振捣和成型。
3、满足耐久性要求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等耐久性性能,以保证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长期稳定性。
4、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在满足混凝土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价格低廉、质量稳定的原材料,并通过优化配合比来降低成本。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步骤1、初步计算配合比(1)确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根据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强度标准差,计算出混凝土的配制强度。
(2)确定水胶比根据水泥的强度等级和混凝土的配制强度,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出初步的水胶比。
(3)确定用水量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求和骨料的最大粒径,参考相关规范和经验数据确定用水量。
(4)计算胶凝材料用量根据水胶比和用水量,计算出胶凝材料(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用量。
(5)确定砂率根据骨料的种类、粒径和水胶比,参考相关规范和经验数据确定砂率。
(6)计算砂、石用量根据砂率和胶凝材料用量,计算出砂、石的用量。
2、试配和调整配合比按照初步计算的配合比进行试拌,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表观密度等性能指标,并根据测试结果对配合比进行调整。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一、材料选择与性能要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为了确保混凝土在预定使用环境中具备所需的强度、耐久性和可施工性。
在进行配合比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根据工程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常用的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矿物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等。
水泥的品种和标号应根据工程的结构和强度等级选取,骨料的种类和粒径应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要求,矿物掺合料的类型和掺量要合理选择,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和耐久性。
此外,混凝土外加剂的选择也对混凝土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如增塑剂可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渗性。
二、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适度配合、经济合理和施工易操作等方面。
适度配合是指混凝土的各组分之间的配比要合理和均匀,使得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性能。
这要求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各材料的特性和相互作用,避免过高或过低的配合比,使混凝土既能满足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又能满足施工的需要。
经济合理是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在保证预定性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
在设计中,应根据不同材料的价格和性能,合理选择材料的类型和配比,避免浪费和额外的投入。
施工易操作是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施工的要求,确保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和养护等施工操作顺利进行。
在设计中,应考虑混凝土的流动性、凝结时间和初凝时间等因素,合理调整配合比,以适应不同施工方法和工期。
三、配合比设计的方法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主要包括经验配合法、限制配合法和性能配合法等。
经验配合法是根据多年施工经验和试验总结出来的经验公式进行配合比设计。
根据工程要求和具体材料特性,选取合适的经验公式,并进行适当修正,以满足工程强度等级和耐久性要求。
限制配合法是根据混凝土所面临的条件和限制进行配合比设计的方法。
根据混凝土的最大骨料粒径、强度等级和最大水泥用量等限制条件,计算出合理的配合比。
性能配合法是根据混凝土所需的性能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的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混凝土是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则是混凝土工程的关键环节。
正确的配合比设计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
1. 根据工程要求确定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工程的要求来确定的,一般通过抗压强度来表示。
在配合比设计中,需要根据工程的承载能力需求选择合适的强度等级,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2. 确定最大骨料粒径和砂率混凝土中的骨料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其中粗骨料的粒径是决定混凝土强度和流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配合比设计中,需要确定最大骨料粒径和砂率,以满足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具体施工工艺的需要。
3. 控制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与水泥质量比值,它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可加工性都有着重要影响。
在配合比设计中,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特性合理控制水灰比,以实现设计强度和工作性能的要求。
4. 确定配合材料用量混凝土的配合材料主要包括水泥、骨料、掺合料和外加剂等。
在配合比设计中,需要确定各种配合材料的用量,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对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耐久性等性能指标的要求。
5. 考虑施工工艺和可加工性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经历搅拌、浇筑、振捣等工艺过程,因此在配合比设计中需要考虑施工工艺和可加工性。
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应能够保证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塑性,以便实现预定的施工要求。
6. 考虑耐久性要求除了强度等级和施工工艺要求外,混凝土的耐久性也是配合比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工程的环境条件和使用要求,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掺合料和外加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耐化学腐蚀等耐久性能。
综上所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根据工程要求确定强度等级、确定最大骨料粒径和砂率、控制水灰比、确定配合材料用量、考虑施工工艺和可加工性,以及考虑耐久性要求。
合理的配合比设计能够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和标准讲解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和标准讲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和标准讲解引言混凝土是建筑领域中常见的材料之一,通过将水、水泥和骨料混合而成。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是确保混凝土性能和强度达到预期要求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深入探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和标准,并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和灵活的理解。
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1.1 混凝土性能的要求混凝土在不同的工程中具有不同的要求,如耐久性、强度、抗渗性等。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混凝土在具体工程中所需的性能要求。
1.2 骨料和水泥的特性骨料的粒径、形状和含量以及水泥的种类和品牌对混凝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在配合比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骨料和水泥的特性,以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1.3 确定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水与水泥重量之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和流动性的重要因素。
配合比设计时需要确定合适的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2.1 阶段一: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和设计标准,确定所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决定了所需的水泥用量和水灰比。
2.2 阶段二:确定骨料用量和最大粒径通过实验室试验或根据经验确定合适的骨料用量和最大粒径。
骨料用量的选择应考虑到混凝土的强度和流动性要求。
2.3 阶段三:确定水泥用量和水灰比根据所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骨料用量,确定合适的水泥用量和水灰比。
水泥用量的选择应考虑到触变剂的使用和混凝土的流动性要求。
2.4 阶段四:确定骨料比例和级配结合骨料的特性和实际配合比需求,确定合适的骨料比例和级配。
骨料比例和级配的选择应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2.5 阶段五:检查和校正配合比在确定初步配合比后,进行检查和校正,确保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校正时需要注意骨料含水率和实际施工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标准3.1 国家标准中国国家标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GB 50080-2016)规定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原则

混凝土配合比原则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砂子、石子等各种材料的比例关系。
正确的配合比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配合比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一、配合比的原则1. 强度原则: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根据强度等级,选择适当的水泥、砂子和石子的配合比。
一般来说,强度等级越高,水泥用量越大,砂子和石子的粒径也要相应调整。
2. 工作性原则: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包括流动性、坍落度、可塑性等。
根据具体施工方式和工艺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指标。
通常情况下,较流动性的混凝土适用于模板拆除困难的场合,较塑性的混凝土适用于需要细致施工的场合。
3. 耐久性原则:根据混凝土的使用环境和耐久性要求,确定混凝土的抗渗和抗冻性能。
在配合比中,可以添加适量的外加剂,如减水剂、增粘剂、防水剂等,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4.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强度、工作性和耐久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成本。
可以通过调整材料的比例和使用适量的外加剂来实现经济性。
二、配合比的注意事项1. 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质量比。
水灰比过高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水灰比过低则会导致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差。
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工作性要求,确定合理的水灰比。
2. 砂石比:砂石比是指混凝土中砂子和石子的质量比。
砂石比过高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砂石比过低则会导致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差。
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工作性要求,确定合理的砂石比。
3. 砂子和石子的粒径:砂子和石子的粒径对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砂子的粒径应均匀,石子的粒径应满足一定的分布范围。
过大或过小的砂石粒径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4. 外加剂的使用:根据混凝土的使用环境和要求,可以添加适量的外加剂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常用的外加剂有减水剂、增粘剂、防水剂等。
5. 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在施工前,应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混凝土试题简答题(含答案)

混凝土试题简答题(含答案)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案:(1)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2)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工作性);(3)满足结构在环境中使用的耐久性;(4)满足技术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经济。
2.试列举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至少三种)?答案:(1)脱硝灰;(2)脱硫灰;(3)浮油粉煤灰;(4)磨细灰;(5)掺加石灰石粉的粉煤灰。
3.何谓碱—骨料反应?简述混凝土发生碱—骨料反应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答案:碱—骨料反应是指水泥中的碱(Na2O、K2O)与骨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发生反应,在骨料表面生成复杂的。
碱-硅酸凝胶,吸水,体积膨胀(可增加3倍以上),从而导致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而破坏,这种现象称为碱—骨料反应。
碱—骨料反应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1)水泥中碱含量高,(Na2O+0.658K2O)%大于0.6%;(2)骨料中含有活性二氧化硅成分,此类岩石有流纹岩、玉髓等;(3)有水的存在。
4.依据GB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简述混凝土开盘检定的内容?答案:(1)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水泥、砂、石、水、外加剂及掺合料等是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2)混凝土应根据其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和易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要求。
特种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3)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4)预拌混凝土宜根据不同泵送高度选用入泵时混凝土的坍落度值。
(5)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应能满足施工工艺要求,拌和物应具有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在浇筑地点不得出现离析和大量泌水。
(6)搅拌设备、运输车、泵机及输送管应保持正常工作状态,并保持整洁。
现场搅拌宜使用强制式搅拌机。
(7)各种计量仪器应定期检验,保持准确。
开盘鉴定的项目答:(1)配合比录入是否准确;(2)使用的原材料与配合比设计是否一致;(3)实测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是否与设计一致;(4)检测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和易性),特别注意坍落度经时变化;(5)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要求1. 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房屋、桥梁、道路等工程中。
混凝土的性能与其配合比密切相关,因此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十分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及其相关内容。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标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旨在使得混凝土具备以下性能: - 强度:保证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满足工程需求。
- 耐久性:提高混凝土抗渗透、抗冻融和耐久性能。
- 可施工性:保证混凝土具备良好的可塑性和可浇筑性,方便施工操作。
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工程质量要求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
- 合理性原则:根据具体工程条件和使用环境,选择适宜的材料种类、配合比和施工工艺。
- 均匀性原则: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避免出现浆体分层和骨料偏析现象。
- 可施工性原则:确保混凝土具备良好的可塑性和可浇筑性,方便施工操作。
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强度等级:根据工程要求和使用环境,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2. 确定材料种类及用量:选择适宜的水泥、骨料、矿粉等材料,并确定其用量。
3. 确定水灰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耐久性要求,确定水灰比。
4. 确定骨料配合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骨料种类,确定骨料配合比。
5. 设计试验配合比:进行试验室拌制试样,通过试验确定初步配合比。
6. 调整配合比:根据试验结果调整初步配合比,使其满足强度和耐久性要求。
7. 编制配合比表:将最终确定的配合比编制成配合比表。
5.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注意事项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水泥品种选择:根据工程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适宜的水泥品种。
- 骨料搭配:根据骨料种类和粒径分布,合理搭配骨料,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
- 矿粉掺量:根据工程要求和使用环境,适量掺入矿粉改善混凝土性能。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点及注意事项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领域的重要材料,其性能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中的核心环节,合理的配合比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等性能指标。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的是确定混凝土中水泥、砂、石材、水等材料的配合比例,以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合理的配合比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等性能指标,同时也能够降低混凝土的生产成本。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1.确定设计强度等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首要任务是确定设计强度等级,根据工程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强度等级。
2.合理选用材料混凝土中的水泥、砂、石材等材料应符合规范要求,并且应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稳定的质量。
在选用材料时,应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强度等级,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试验验证。
3.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避免出现过度或不足密实的情况。
在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质和施工条件,合理控制水灰比,避免过多的水分和空隙,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4.保证混凝土的可加工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保证混凝土的可加工性,即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能够顺利铺设、振捣和养护。
在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质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水灰比和骨料级配,以保证混凝土的可加工性。
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步骤1.确定设计强度等级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强度等级,选择适当的强度等级,并按照规范要求确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
2.选择材料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强度等级,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骨料和砂,以及适量的外加剂,保证混凝土的性能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3.确定水灰比水灰比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关键参数,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等性能指标。
在确定水灰比时,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质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水灰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施工管理工作程序一、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1.水泥。
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胶凝材料,对混凝土质量影响很大。
水泥质量控制的重点是稳定性控制。
为确保混凝土质量,可从以下方面加以控制:(1)采用旋窑水泥。
旋窑水泥的生产规模较大,其水泥安定性好,质量稳定,批与批之间强度及矿物组成波动小,有利于混凝土质量控制。
(2)优先选用抗冻性好、抗硫酸盐能力强、标准稠度低、强度等级不低于42.5早强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3)将水泥强度富余量、强度标准差、初终凝时间、对外加剂的适应性和经时坍落度损失率等技术指标相结合,综合评价水泥质量的优劣,实行优胜劣汰,选择水泥供应商(厂家)。
(4)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水泥质量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并根据统计结果,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及调整的依据。
水泥进场时必须按规定进行抽样检测,进行快速检验(如水泥凝结时间或安定性检验)并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在使用前向施工单位提供本批次所用水泥的复检报告和厂方质保资料。
商品混凝土应以质量稳定,信誉好的大型旋窑水泥为主,且进货时要严格控制散装水泥的入罐温度以不烫手为宜。
并依据标准,对进厂的水泥按批复检凝结时间,安定性与强度等指标,不合格的水严禁使用,确保生产所用水泥的质量。
2.集料。
在选择骨料时注重骨料的强度、级配、粒径、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及其有害物质含量,这都将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
如砂、石中含泥量偏高,将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如石子针片状含量过高,则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易造成堵泵,并降低混凝土的密实度。
砂和碎石应采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中砂,细度模数在2.5~2.9之间,砂的含泥量应小于2%,泥块含量小于0.5%;碎石采用仙浴湾石场产5~31.5连续级配,压碎值小于10%,含泥量小于1%,泥块含量为0。
3.细掺合料。
选用粉煤灰时,宜考虑选用相对固定的厂家,要求其货源供应充足,其质量波动就相对较小。
华能电厂Ⅱ级干法灰,细度不大于20%,烧失量<5%,需水量比<103%。
4.外加剂。
高效减水剂是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关键。
本次采用某建科院生产的JM-Ⅲ型抗渗、防裂混凝土高效增强剂。
该减水剂增强效果好,早期具有微膨胀性能,28d混凝土基本无收缩;抗渗效果好,早期水化热低,适宜于大体积和大面积混凝土的浇注。
5水。
拌制商品混凝土一般采用饮用水,若采用非饮用水源应事先或定期检验其是否符合标准。
如不符合,尚可通过混凝土试验最后确定是否能用。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1、坚固性坚固性是指混凝土的强度指标,因为混凝土的质量在目前是以抗压强度指标为主要依据的。
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水泥强度等级及水灰比、骨料种类及级配、施工条件等。
1)水泥强度等级:水泥强度等级大致代表了水泥的活性,即在相同配合比的情况下,水泥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越高。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主要从经济合理的角度来选择水泥强度等级,如果对水泥强度等级和品种没有选择的余地,那只能靠在配合比设计中调整比例,掺加外加剂等综合性措施加以解决。
2)水灰比:混凝土单位体积中所用水的重量和水泥的重量比被称为水灰比。
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强度越低,为此,在满足和易性的前提下,混凝土用水量越少越好,这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一条基本原则。
3)骨料的种类及级配:砂子、石子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因此统称骨料。
砂石由石材的品种、颗粒级配、含泥量、坚固性、有害物质等指标来表示它的质量。
砂石质量越好,配制的混凝土质量越好。
当骨料级配良好,砂率适中时,由于组成了密实骨架,可使混凝土获得较高的强度。
4)施工条件:如果施工条件较好,并有一定的管理措施时,可适当降低混凝土的坍落度;反之,如现场施工条件较差时,应适当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
2、和易性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在一定施工条件下,确保混凝土拌合物成分均匀,在成型过程中满足振动密实的混凝土性能。
常用坍落度和维勃稠度来表示。
不同类型的构件,对和易性的要求在施工验收规范中已有规定,但还要结合施工现场的设备条件和管理水平来确定。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很多,但主要一条就是用水量。
增加用水量,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增加了,但是混凝土的强度也下降了。
因此,采用使用减水剂的方法成了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最经济合理和最有效的方法。
3、耐久性混凝土的耐久性是它抵抗外来及内部被侵蚀破坏的能力,红沿河核电站地处严寒地带,取水隧洞又是引取海水的通道,混凝土海水的侵蚀和冰冻的影响非常严重,所以,施工验收规范对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泥用量都作了规定,但是仅仅执行这些规定还不能完全满足耐久性的要求。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就必须在配合比设计中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的选择,砂石级配和砂率的调整,但最主要的是用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合料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4、经济性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省工省料才是最经济的。
水泥是混凝土中价值最高的材料,节约水泥用量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一个主要目标,但必须是采用合理的措施达到综合性的经济指标才是行之有效的。
首先,使用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合料,使用减水剂既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也可以达到节约水泥的目的,掺加粉煤灰可以代替部分水泥,并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其次,加强技术管理,提高混凝土的匀质性。
最后,根据当地的砂石质量情况采用合理砂率和骨料级配。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1、熟悉现行的规范和技术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应该遵守国家建设部发布的行业标准J GJ 5522000 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该标准规定了配合比设计应分三个步骤。
1)配合比的设计计算;2)试配;3)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
该标准给出了许多全国性统一用的技术参数,如混凝土试配强度计算公式、混凝土用水量选用表、混凝土砂率选用表等。
此外,配合比设计还必须掌握GB 50204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GB J10728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2、原材料的准备和检验混凝土由四种材料组成:水泥、砂子、石子和水。
目前又增加了第五种材料(外加剂和掺合料) .这些材料都有质量检验标准,通过检验对照标准,就可以知道材料的性能了。
1)水泥:水泥使用前,除了应持有生产厂家的合格证外,还应作强度、凝结时间、安全性等常规检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2)砂石为粗细骨料,主要检验含泥量、颗粒级配等指标。
3)水: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J GJ 63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
4)外加剂:由于混凝土外加剂用量较小,能够明显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并节约水泥,提高工效,所以使用较普遍。
使用外加剂应注意不仅要遵守GB J119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规定,还应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混凝土的专用施工配合比。
5)为调节混凝土强度等级,节约水泥,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须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等掺合料,其质量应符合GB 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规定。
3、配合比的设计计算按照工程项目提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技术要求,根据原材料的检验结果和施工条件,并以实践工作中总结出来的技术参数(没有时可参考标准或其他资料)进行配合比的计算工作。
具体方法有两种,即绝对体积法和假定容重法。
现在重点介绍假定容重法,是指计算砂石用量时是以假设每m3 混凝土的重量为依据的。
由于大连地区混凝土主要是使用碎石,故计算中以碎石为准,混凝土试验和配合比中的骨料均以干燥状态为准。
首先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f cu , k和标准差σ(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 时不小于2. 5 MPa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30时不小于3. 0 MPa ;无统计资料时按国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取用)计算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 cu , o ≥f cu , k +1. 645σ;然后根据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 cu , o和水泥的实际强度等级f ce及回归系数αa ,αb 计算水灰比:W/ C =αaf ce/ ( f cu , o +αaαbf ce)= 0. 48 f ce/ ( f cu , o + 0. 48 ×0. 33 f ce)= 0. 48 f ce/ ( f cu , o + 0. 158 f ce) .计算水灰比如小于J GJ 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规定的最大值,则可以采用。
知道了水泥灰就可以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给出的用水量参考数据或自己的经验数据计算出水泥用量。
砂率是砂子的用量和砂石总重量之比,当无使用经验时可参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给出的参考值。
最后按假定容重法计算砂石的重量,假定容重的计算依据是以混凝土的容重为单位体积中的水、水泥、砂子、石子重量的总和,无经验数据时,可取2 400 kg/ m3~2 480 kg/ m3 ,如加引气剂或粉煤灰容重有所下降。
4、试配由于混凝土是多种材料组成的非匀质材料,加上水泥是一种活性胶凝材料,所以计算出来的配合比是依据过去的经验参数计算出来的理论数值,它与现场生产条件之间有较大的偏差,所以必须用生产中使用的各种原材料,通过混凝土的试配来检验计算出来的配合比性能是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进行试配,首先应进行试拌以检查拌合物的性能。
当试拌得出的拌合物坍落度不能满足要求或粘聚性和保水性不好时,应在保证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调整用水量和砂率直到符合要求。
然后提出供混凝土强度试验用的基准配合比。
混凝土强度试验时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配合比,一个是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比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 05 ;用水量不变,砂率分别增加和减少1 %。
当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与要求值的差超过允许偏差时,可通过增、减用水量进行调整。
混凝土强度试验时,每种配合比至少应制作一组试件标养到28 d 时试压。
5、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通过前面的试配工作,要对基准混凝土配合比作二次修正(强度修正和容重修正),才能最终确定实际使用的施工配合比。
根据试验得出的混凝土28 d 强度与其对应的灰水比( C/ W)关系,用作图法或计算法求出与配制强度相对应的灰水比,用此灰水比的倒数(水灰比)重新计算出来的配合比就是经过强度修正的配合比。
先计算根据试配结果对应水灰比的实测容重与假定容重的比值K ,再将每种材料用量均乘以修正系数K ,即得出最终的施工配合比。
四、混凝土原材料管理办法(1)石堆场有良好的排水设施,以免料堆底部积水。
水泥、粉煤灰等粉料筒仓有防潮、防湿措施。
(2)砂、石按品种、规格分隔堆放,严防混料,避免混用或错用。
(3)各种材料标识清楚,特别是水泥、粉煤灰、外加剂贮存仓,进料口加盖上锁,并由专人管理,以防止进错料或受污染。
第七条项目应根据质量控制要求选择具有相应资格的合格供方,不得采购无准用证的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