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号信令系统及其GSM应用

合集下载

七号信令详解

七号信令详解

七号信令基础第1章 GSM信令系统简介我们已经知道,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由NSS、BSS、OSS三大子系统和MS组成,但这只是根据功能划分的物理上的组合,大多数功能是分布在不同的设备中的,这样在执行任务时就需要交换信息,协调动作:分散的设备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某项任务,设备或各个子系统之间必须通过各种接口按照规定的协议实现互连。

在通信系统中,我们把协调不同实体所需的信息称为信令。

信令系统指导系统各部分相互配合,协同运行,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GSM系统中,信令消息具体体现在接口的协议和规范上,我们先从子系统互连和接口的分层模式来说明GSM系统中主要协议的结构和相互关系。

1.1 接口和协议接口代表两个相邻实体之间的连接点,而协议是说明连接点上交换信息需要遵守的规则。

两个相邻实体要通过接口传送特定的信息流,这种信息流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约,也就是双方应遵守某种协议,这样信息流才能为双方所理解。

不同的实体所传送的信息流不同,但其中也可能有一些共同性,因此,某些协议可以用在不同的接口上,同一接口会用到多种协议。

图1-1表示了在无线接口(Um接口)上存在的不同协议,其中SS规程用于移动台对HLR设置补充业务的参数;MM和CM用于移动台和MSC/VLR之间交换用户移动性管理信息和通信接续信息;RR用于移动台和BSC之间交换无线资源分配信息。

图1-1通过无线接口的各种协议一种协议在传送过程中可以通过若干个接口,例如上述MM和CM协议在移动台传送到MSC/VLR过程中至少要通过无线接口、Abis接口和A接口。

图1-2表示了GSM 系统的信令结构,横向是根据物理的设备从最左边移动台开始顺次接入系统的各种系统的各种地面设施;纵向对应于各个功能层面,从最低的传输层开始,逐步到各种高层面。

MS BTS BS C MS C/VLR HLR GMS C 传输层RRMMCM图1-2 GSM 系统的信令结构让我们先来看无线接口,它们涉及到GSM 系统中的许多重要协议。

(完整版)七号信令详解

(完整版)七号信令详解

七号信令基础第1章 GSM信令系统简介我们已经知道,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由NSS、BSS、OSS三大子系统和MS组成,但这只是根据功能划分的物理上的组合,大多数功能是分布在不同的设备中的,这样在执行任务时就需要交换信息,协调动作:分散的设备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某项任务,设备或各个子系统之间必须通过各种接口按照规定的协议实现互连。

在通信系统中,我们把协调不同实体所需的信息称为信令。

信令系统指导系统各部分相互配合,协同运行,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GSM系统中,信令消息具体体现在接口的协议和规范上,我们先从子系统互连和接口的分层模式来说明GSM系统中主要协议的结构和相互关系。

1.1 接口和协议接口代表两个相邻实体之间的连接点,而协议是说明连接点上交换信息需要遵守的规则。

两个相邻实体要通过接口传送特定的信息流,这种信息流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约,也就是双方应遵守某种协议,这样信息流才能为双方所理解。

不同的实体所传送的信息流不同,但其中也可能有一些共同性,因此,某些协议可以用在不同的接口上,同一接口会用到多种协议。

图1-1表示了在无线接口(Um接口)上存在的不同协议,其中SS规程用于移动台对HLR设置补充业务的参数;MM和CM用于移动台和MSC/VLR之间交换用户移动性管理信息和通信接续信息;RR用于移动台和BSC之间交换无线资源分配信息。

图1-1通过无线接口的各种协议一种协议在传送过程中可以通过若干个接口,例如上述MM和CM协议在移动台传送到MSC/VLR过程中至少要通过无线接口、Abis接口和A接口。

图1-2表示了GSM 系统的信令结构,横向是根据物理的设备从最左边移动台开始顺次接入系统的各种系统的各种地面设施;纵向对应于各个功能层面,从最低的传输层开始,逐步到各种高层面。

MS BTS BS C MS C/VLR HLR GMS C 传输层RRMMCM图1-2 GSM 系统的信令结构让我们先来看无线接口,它们涉及到GSM 系统中的许多重要协议。

GSM结构以及SS7七号信令在GSM中原理总结

GSM结构以及SS7七号信令在GSM中原理总结

Contents用户呼叫过程 (2)位置跟新 (2)切换过程 (3)七号信令及其在GSM系统中 (6)消息传送部分MTP (6)电话用户部分TUP(ISUP,NUP) (7)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 Signaling Connection Control Part (7)固网中的SS7结构 (7)GSM中的SS7 (8)基站子系统应用部分BSSAP-BSS Application Part (8)移动应用部分MAP- Mobile Application Part (8)事物处理能力应用部分TCAP (8)GSM系统不同物理单元中的协议栈 (9)MSC中的协议栈 (9)HLR中的协议栈 (10)BSC中的协议栈 (11)不同网络部分的SS7协议栈 (11)GSM其他非SS7协议 (12)GSM的信道 (13)GSM逻辑信道 (13)用户呼叫过程1.用户呼叫目的地为MSISDN的被叫用户,呼叫信号到达GMSC2.GMSC根据MSISDN查询这个用户HLR,并连接HLR3.HLR数据库里面存储有被叫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被叫VLR),HLR查询被叫VLR获取被叫用户的当前状态信息(关机,待机等)4.被叫VLR返回一个MSRN给HLR,这个MSRN里面还有到达被叫VLR的路由信息5.HLR将MSRN交给主叫GMSC6.主叫GMSC根据MSRN连接被叫VLR7.被叫VLR(MSC)负责处理接通被叫用户位置跟新用户手机SIM卡的内存中存储着当前网络的位置区识别码LAI和移动用户临时识别码TMSI,手机会定期向当前MSC发送LAI信息与用户当前实际所在网络区域的LAI进行对比,如果不同,则可以根据用户手机的就LAI连接到用户之前的MSC或者所在区域,告知原来的MSC或者原来的BTS用户已经移动到新的位置.同时新的MSC从用户的HLR中获得数据,并更新用户HLR中的位置信息.切换过程切换的核心过程就是在切换之前确保新的链路准备就绪可以使用,切换包括1.同一个BSC下,不同BTS的切换由BSC控制完成2.同一个MSC下,不同BSC的切换由MSC控制完成3.不同的MSC下的切换过程如下:MSC 间切换用户从一个 MSC/VLR 控制的小区移至另一个 MSC/VLR控制的小区,这种情况更复杂。

7号信令在通信网中的应用

7号信令在通信网中的应用

7号信令在通信网中的应用7号信令是当前通信网络中广泛使用的一种信令协议,它主要用于控制电话网络的配置和功能。

这种信令协议是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用户在通信中实现高品质、可靠的传输服务。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7号信令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

首先,7号信令在电话交换机上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使电话系统实现多种功能,例如呼叫保持、终止呼叫、转移呼叫和呼叫等待等等。

此外,7号信令还可以帮助电话网络实现呼叫转接和呼叫会议等一系列高级功能。

这些功能的实现使得用户可以更加便捷地使用电话网络,提高了通信效率。

其次,7号信令在移动通信网络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在移动通信中,7号信令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移动源路由记录(MSRN)和话费控制上。

移动通信网络中,MSRN是移动网络与公共交换电话网之间的桥梁,通过7号信令实现。

话费控制则是通过7号信令来控制运营商中的话费计费系统,对用户的话费进行实时控制和管理。

此外,在数字信令智能网中,7号信令的应用也比较广泛。

数字信令智能网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智能网络,通过7号信令实现了一系列高级通信功能。

例如,通过数字信令智能网可以实现用户的呼叫转接、呼叫等待、语音信箱等一系列高级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使得用户可以更加灵活地掌控通信。

最后,7号信令在语音服务平台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语音服务平台是一种集成语音处理技术的软件平台,通过7号信令实现了一系列语音处理功能,例如识别语音、合成语音、录制语音等等。

这些语音处理功能使得语音服务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语音服务,例如自动语音应答、语音留言、语音交互等等,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综上所述,7号信令在通信网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能够帮助用户实现高品质的通信服务,提高通信效率和方式的灵活性,是现代通信技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简述七号信令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简述七号信令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简述七号信令系统的原理及应用大连工业大学通信102班07号毛逸菲2013年5月20日星期一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七号信令系统的特点、应用范围等七号信令系统的概念,七号信令网的功能和组成等概念,简要分析了七号信令的应用。

关键词:七号信令、七号信令网、七号信令应用一、No.7信令系统信令是通信网的神经系统,是在通信网的各节点(交换机、用户终端、操作中心和数据库等)之间传送控制信息,以便在各设备之间建立和终止连接,达到传送通信信息的目的。

公共信道信令技术的基本特征是将话音信道与信令信道分离,在单独的数据链路上以信令消息单元的形式集中传送若干话路的信令信息。

No.7信令是局间公共信道信令,应用于数字通信网络,它不但适用于电话、数据、移动电话业务,而且适应于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中多种业务的要求。

No.7信令系统是一种国际性的标准化的通用公共信道信令系统,可用于传送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局间信令,还可支持智能网业务和移动通信业务。

1.1 No.7信令系统的特点a.使用公共信道传送信令,利用分组交换技术,确保信令可靠传输。

b.采用可变信令单元,信令传输速度快,呼叫建立时间短,能满足现在和将来传送呼叫控制、遥控、维护管理信令及处理机之间事务处理信息的要求。

c.信令容量大,且易随需要改变,可适应各种新业务的要求,可提供多种网络集中服务信令。

d.采用功能模块化,使用方便,易扩展。

e.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网络的互联。

1.2 No.7信令系统的应用a.电话网的局间信令(国际和国内)。

b.电路交换数据网的局间信令(国际和国内)。

c.传送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局间信令。

d.各种集中维护、管理中心的信息传递业务。

e.智能网业务。

f.传送移动通信网中与用户移动有关的各种控制信息。

1.3 中国No.7信令系统结构七号信令系统由消息传递部分(MTP)和多个不同的用户部分(UP)组成,主要包括电话用户部分(TUP)、数据用户部分(DUP)和其他用户部分等。

NO.7信令系统在GSM中的应用

NO.7信令系统在GSM中的应用

NO.7信令系统在GSM中的应用新疆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2-15班作者姓名:王浩指导教师:刘国良2006年5月28日王浩新疆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电子信息02-15班摘要:本文针对NO.7信令的特点功能及NO.7信令的组网原则,介绍了GSM通信系统中NO.7信令集中监测系统结构及其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根据GSM通信系统的测试接口和协议模型,提出了一种移动NO.7信令集中监测系统实现方案。

关键词:NO.7信令;GSM;数据采集;数据处理No.7 Signal Making Application of GSM SystemWang HaoClass 02-15, Electronic Infomation, School of Math Physics and Information, XJNU Abstract: Introduce GSM communication system No.7 signal is it concentrates monitoring system structure and basic function that should possess on to make. Communicate test interface and agreement model of system according to GSM, propose one movement No.7 signal is it concentrate monitoring system on realize scheme to makeKey words: GSM; No.7 signal; Data collection; Data process1、 NO.7信令的简介CCITT NO.7信令方式是国际化,标准化的通用公共信道信令系统,具有信道利用率高,信令传送速度快,信令容量大的特点,它不但可以传传统的中继线路接续信令,还可以传送各种与电路无关的管理、维护、信息查询等消息,而且任何消息都可以在业务通信过程中传,可支持ISDN、移动通信、智能网等业务的需求,其信令网与通信网分离,便于运行维护和管理,可方便地扩充新的信令规范,适应未来信息技术和各种业务发展的需要。

7号信令系统及应用

7号信令系统及应用

七号信令系统的软件层次
7号信令 - 设备组成及其应用
7号信令系统的设备主要可以分为三 种:负责将交换机的查询信号转换 成七号信令的业务交换点(SSP)、 负责转发信令的信令传输点(STP)、 负责业务逻辑的业务控制点(SCP)。 有时候,包含用户信息的专用数据 库系统会被认为是第四种7号信令系 统的设备:业务数据点(SDP)。
3.他方付费电话 他方付费电话(ABS:Alternate Billing Service)有三种形式:第一 种形式是信用卡电话,它不同于我国 目前流行的磁卡电话(英文中,磁卡 电话叫做debet card call);第二 种形式是被叫付费电话(collect billing call或collect call);第 三种形式是第三方付费电话(third number billing call) 。在共路信 令网建立之前,他方付费电话依赖电 话局操作员才能实现,有了共路信令 网,他方付费电话基本自动化,方便 而高效。
2.800号服务 据统计,1993年美国每天处理8000万到1亿个800号 电话,年营业额数百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5~20%。 800号服务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吸引着各个电信公司 ,是它们最主要的收入之一。所谓800号电话是公司 企业向客户提供一种特殊的电话号码,该号码的地 区码为800(虚拟地区码),客户使用这个电话和公司 企业通话时的费用由公司支付,打电话的客户免费。 800号电话号是一个虚拟的逻辑电话号,一个公司可 能拥有许多的实际电话号码,但800号电话只有一个 ,客户可能在任何地方拨这个号码要求与该公司某 个职能部门通话,这就存在一个将800电话转变成实 际电话号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依赖于信令网的 SCP。
从信令的传输方式比较,7号信令和 6号信令一样采用的是共路信令方式 ,而5号信令系统和以前的其他信令 系统采用的是随路信令方式。共路 信令方式是指信令的传输不像随路 信令方式一样占据话路进行传输, 而是把所有的信令信号都集中到一 条专用信道进行传输。 和同样属于共路信令的6号信令系统 比较,7号信令系统采用多功能模块 化设计,是一种更加适合数字通信 网络的信令系统。

移动通信七号信令及应用分析

移动通信七号信令及应用分析
处 于通 信 网络 中 的每 一个 通 信 实体 , 尤其 是 信 令编 码 , 它 相 当 于信 令 实体 的地 址 , 在 寻址 操作 过程 中 要被 经 常用 到 。在 我国 , 信 令 点编码一 般采 用 2 4位信令 点编 , 协议则通过接 口传递相慕信
即指 用 来传 送 信 令 的物 理通 道 , 一般 为 E 1 线 的一 个时 隙 。
B S C ) 、 交换 中心 ( M S C ) 、拜 访位 置 寄 存 器 ( V L R ) 、归 属 位置 寄
存器 ( H L R ) ,操 作 维 护 子 系 统 ( O S S ) 、鉴 权 中 心 ( A U G ) 、M S C 网关 ( G M S C )等几 个 部分组 成 。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 , 把协调不 同实体所需的信息称为信令 信息。信令则负责通话 的建立。G S M的信令系统有统一的接 口 ,
下优 点 : 信 令 系统独 立 于 业务 网 , 具有 很 强 的灵 活性 ; 信 令信 道和 业 务信 道 分离 , 可 以更方 便 的支 持各 种智 能 新业 务 ; 便于
信令 系统 的集 中维护管 理 , 降低成 本和维护 开 销 。 2 . 5 七号信 令消 息的格 式 在信 令网 中 , 信令 消 息均 以消息 的格 式在 信令 链路 上传输 , 这些 消息称 为信 号单元 s u 。 不同 的 s u 之间长 度和 格式 也不一样 ,
既然 是通过 2 M 接 口来传 递 的 , 信 令链路也 具有 2 M 接 口的特 征 , 它 是双 向 的 , 具有 两个 独 立 的收 、发信 道 , 交 换机 同时在 一 个
信 令链 路 上进 行 收、 发操 作 ,由严格 的时钟 同步 来确 定它 们 的 时序 关系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号信令系统和其GSM应用的讨论(v1 2002/2/7)前言:通信网络、协议和信令在现代信息社会里,人们象离不开物质、能源一样离不开信息。

信息在国计民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和物质、能源不同的是,信息常常需要在传递以后才能够发挥效用,而其传递的载体就是通信网络,按照特定的规则在数个主体之间传递信息的过程就是通信。

从功能上来分,广泛意义上的通信网络是包含了媒质和协议的传输载体,更通俗的说,媒质就是网络的“硬件”,而协议相当于是“软件”。

我们常常把通信主体(有时也称之为通信终端)、通信媒介和通信协议称为通信的三要素。

从这个角度上说,通信协议的历史就和信息交流一样长。

例如中国古代的狼烟、擂鼓鸣金,还有王二小的消息树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协议通常包括终端间的翻译协议和网络各网元间的(信令)控制方式。

翻译协议完成的是通信过程和内容的表述,而信令主要是保证控制消息的传递和控制过程的实现。

各种通信协议标准化组织制定了通信协议,主要的通信组织有:ITU(国际电信联盟),ETSI(欧洲电信标准组织),ANSI(美国国家标准局)、等。

其中ITU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而其电信标准部简写为ITU-T在1993年3月成立,并取代了原来的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

一般情况下,即使在通信领域,协议或规范PROTOCOL较之信令SIGNALLING也使用得更为广泛。

信令常用于电路交换系统中,其最早的含义是控制(触发)交换机操作的方式和内容,现在一般是指电信网络连接的建立、保持、释放等过程的控制信息和网络管理信息的交换。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一种现在被广泛应用的信令:七号信令和其在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GSM网络中的应用。

我们盼望参加讨论的人员能够在这些讨论中至少得到三方面的信息:1,信令是网络功能实现的载体;2,SS7的垂直结构,有关SS7和GSM应用的规范;3,技术结构和工作结构的结合,能够产生良好的工作成效。

所谓能够体会出SS7甚至通信协议的精神和原则,并在以后的工作中更深领会甚至起指导作用,则是较远的目标了。

第一章:关于SS7本身第一节:SS7入门介绍;作为一个核心因素,信令伴随着通信网络的发展而发展。

总体而言,信令最主要的功能是在用户和交换机之间,交换机和交换机之间以及交换机和网络管理中心之间交换一些网络管理或与呼叫有关的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状态监控、资源控制、地址信息、呼叫信息和网络管理信息等。

信令有一些不同的分类办法,例如按照信令的功能可以分为:线路信令,路由信令和管理信令;按照工作范围来分,则有用户线信令和局间信令;而根据信令信道,有随路信令(又称为信道内信令)和共路信令之分。

SS7是局间信令,也是共路信令(CCS:common channel signalling)。

共路信令是指在一条高速数据链路上传送数条话务链路信息或网络管理信息的信令系统,换言之,一个单独的信令通道可能为多个用户信道服务。

与其相对的随路信令则是信令和话音共享传输设备。

CCITT1973开始SS7的研究,1980年颁布了SS7黄皮书。

在以后逐步发展起来并一直进行修订的Q.7xx系列规范中,描述和规定了SS7的各层次(传输和应用部分)功能及测试,信令网络结构,信令点编码规则等内容。

整个SS7系统中包含了和电路相关以及和电路无关的信令。

中国的SS7标准在1990年开始实际应用(基于CCITT蓝皮书的规范),起初仅用于固定电话网中,且只采用MTP和TUP部分。

在1994年前后,正好是GSM 和ISDN在中国开始发展的时间,SS7在中国进入了迅速发展的阶段。

许多SS7的重要应用例如SCCP,TC,INAP等的中国规范在1995年前后开始颁布。

现在SS7在PSTN,ISDN,PLMN甚至O&MN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对于七号信令的基础协议请参见ITU-T的Q7系列,而用户线信令是Q.931。

第二节:SS7网络结构和SS7的系统结构对于通信网络(不含终端)来说,通常包括一系列的交换单元,服务控制单元,信令传递单元,维护管理中心以及将这些单元连接起来的链路。

我们有时把通信网络分成基础网络和支撑网络,基础网络包括传输网和交换网,而支撑网络包括信令网络、时钟和同步网络、维护和管理网络。

在信令网络中,各单元就是一个个信令点(signalling point),各信令点都有自己的编码(SPC: signalling point code)。

SS7较适合于点对点的信息传递,最常见的传输电路是64kbit/s的数字电路,被称为信令链路(LINK)。

随着七号信令网络业务的发展,2M信令链路开始出现。

简言之,信令网络中包含许多信令点和信令链路。

在各信令点之间的连接方式有直连(associated),不直连(non-associated)和准直连(quasi-associated)三种,这是根据特定的信令消息路由包括的LINK数目多少以及信令关系传递路由是否固定来区分的。

而根据信令点和消息的关系,我们常将信令点分为信令源(source),目的地(destination),和转接点(STP: siganlling transfer point)。

信令消息需要通过网络中特定的信令路径来传递。

至于传递消息的信令路径(PATH),通常包括特定的信令点,信令点间的信令链路,和信令路由。

信令路由(Signalling Routes)是为信令点间的信令关系而设置的。

所谓的信令关系(signalling relation),就是按照平等对话的原则,在两个信令点间传递的某一个信令功能,这也是信令点之间的对话平台。

常见的SS7的功能块有:MTP(message transfer part),TUP(telephone user part),DUP(data user part),ISUP(ISDN user part),SCCP(signalling connection control part),TC(transaction capabilities),OMAP(operationsmaintenance and administration Part)等。

MTP是SS7系统的基础,SCCP、ISUP、TUP功能块都是MTP满足了特定的功能需求的“用户”。

同时SCCP也有自己的用户,它们是:ISUP(部分),TC和OMAP。

按照由基础到应用,由硬件到软件,由网络到终端的原则,我们从功能上把SS7系统分为四层结构,分别是数据层(LEVEL1:Signalling Data link function),连接层(LEVEL2:Signalling Link function),网络层(LEVEL3:Signalling network Function)和应用层(Level4:User function)。

数据层为信令传输提供了双向数据通道,并且规定了数据链路的物理,电气,功能特性和接入方法;连接层规定了消息单元的特征以及传输链路的控制程序,具体包括信令单元定界,信令单元定位,差错监测,误差校正,初始定位,信令链路误差监视,链路流量控制等;网络层又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消息处理和网络管理功能,消息处理描述如何把消息送到特定的链路(向下)或用户(向上),网络管理又包括对信令业务,信令路由和信令链路的管理,主要是指在遇到网络故障或拥塞时,如何保证信令消息仍然能够传输;应用层是指呼叫的建立控制部分或其它和呼叫无关信令的。

下层功能是上层功能实现的基础,或者说上层的“对话”需要下层的支持。

物理连接着的只有第一层。

具体到功能块中,MTP要实现1,2,3层的功能,应用层的功能则分别由其它功能块来实现。

在SS7的各功能层次间使用原语(PRIMITIVE)来传递信息。

作为一个通用的和标准的传递信息的方式,我们在讨论原语时不涉及其具体应用。

共有四种原语:请求(REQUEST),指示(INDICATION),响应(RESPONSE)和确认(CONFIRMATION),其各自的作用可以参见图1.1:Service provider Service provider图1.1:原语流程图原语只是表明了USER和PROVIDER之间的传递消息的顺序和方向,而和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在实际的应用中,一个原语包括谁(X),通用名称,特别名称,参数四部分。

X就是发出原语的功能块,例如SCCP,MTP等。

其它在SCCP部份我们将做详细讨论。

特定的协议将会有特定的流程。

这些流程在各种信令规范中会做详细规定。

控制流程的走向有各种控制进程和各种控制参数。

但是其中也不得不提到计时器。

计时器通常是作为流程的监控信息和进程走向的判断依据。

在下面我们较少地提及流程,也就不会论及计时器。

但是如果有兴趣,可以在规范的指导下对计时器多留些意。

第三节:SS7的层次结构和OSI结构的关系数据通信中最重要的模型之一是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而SS7和OSI在结构上有诸多类似之处。

OSI是ISO组织为了实现网络互连和降低独立开发成本而设计的国际标准参考模型。

“开放系统互连”说明系统间的信息交换是彼此开放的,而且通过相互使用可用的标准达到开放。

这个标准不是一个执行规范,也不提供足够的层次细节来准确定义互连体系结构的业务和协议。

分层技术是广泛接受并被ISO采纳的结构化技术,它把通信功能划分为一系列层次的结构,每一层完成与另一个系统通信有关的功能子集。

每一层都依赖直接相邻的低一层完成较初级的功能并向其隐蔽功能的细节,而向紧邻的高一层提供服务。

理想中的每一层是这样定义的:某一层的改变不影响。

(摘自:“ISDN、BISDN与帧中继和ATM”第384页)OSI最终参考模型是七层,具体分布可见图1.2。

下面简单解释一下其功能:1,物理层;物理层覆盖了设备间的物理接口和比特从一个设备传到另一个设备的规则。

物理层的重要特征有: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征和过程特征2,数据链路层;物理层提供了原始比特流服务,数据链路仍然要保证物理链路的可靠性,并提供激活、维持、去激活链路的途径。

链路层向高层提供的主要服务是差错检验和差错控制。

数据链路层标准的例子有LAPD,HDLC,LLC和LAPB。

3,网络层;网络层的主要任务是在传输实体间提供透明的数据传输。

有了它,传输层无需了解底层数据传输的细节,包括连接系统的交换技术。

网络层负责在通信设备间建立、维护和中止连接。

4,传输层;传输层的目的是为不同的系统间的进程提供数据交换的可靠机制。

传输层保证数据单元的无差错的顺序传输,没有丢失和重复。

5,会话层;6,表示层;7,应用层应用层为应用进程提供了访问OSI环境的方法。

OSI模型和SS7的相近和对应之处,我们在MTP和SCCP的讨论中将会看得更清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