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集团ppt

合集下载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PPT课件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PPT课件
组员: 李国义、程鹏、周大强、郎俊、陈翌、袁刚 2006年4月
提纲
背景状况 环境与行业分析 竞争与竞争对手 企业发展战略 结论与建议
背景
宝钢公司概况 宝钢集团概况 上宝集团概况 竞争对手状况
背景:宝钢公司概况(建设与生产)
1978年动工 1985年一期 1991年
二期
预计2000年三期完工
500 0
97年销售额 97年利润 98年销售额 98年利润 单位:10亿日元
300
337
25.7
11.9
宝钢
1224
1403
92
141
浦钢
3061
3077
3.5
6.0
新日铁
战略
战略定位变迁 发展战略分析
战略:战略定位变迁
合并前战略:
➢ 1995年,宝钢集团提出1995-2010年发展 战略:“再用十五年时间,把宝钢建设成为 一个跨国、跨行业、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 融实业、金融、贸易三位一体型的企业集团。 进入世界500强。”
投资、财务、人事、合同等方面制定制度并 严格报告,同时加强审计,把子公司控制在 核心企业周围
背景:上宝集团概况
组成:
➢ 宝钢集团 ➢ 上海冶金控股集团 ➢ 上海梅山集团
规模:
➢ 固定资产占全国钢铁企业固 定资产的近20%,是中国 最大的钢铁企业集团,注册 资本458亿。
背景:竞争对手状况(1)
背景:宝钢集团概况(组织管理体制2)
宝钢集团组织结构框架图 总务部
战略发展部






计划财务部 人事部 企业管理部
法律事务部
审计处
其他……
炼铁厂炼 钢厂 初轧厂 热轧厂 自备厂 钢管公司 运输公司 技术部 其他……

宝钢集团

宝钢集团

更好的钢铁
更好的环境
更好的生活。
前沿技术研究
高度重视钢铁前沿技术的研究,开展了薄带连铸、纳米技术、非高炉炼铁、喷 射成形及真空镀膜等前沿技术的研究。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热点,积极 培育未来的竞争优势,在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积极开展技术寻源和甄别,策划启动一批“蓝海”项目。
更好的钢铁
更好的环境
更好的生活。
宝钢文化
坚持与弘扬宝钢文化,是实现宝钢新一轮发展战略目标,使宝钢基业长青的 根本保证,也是宝钢人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
更好的钢铁
更好的环境
更好的生活。
资质荣誉
更好的钢铁
更好的环境
更好的生活。
更好的钢铁
更好的环境
更好的生活。
更好的钢铁
更好的环境
更好的生活。
更好的生活。
组织结构
更好的钢铁
更好的环境
更好的生活。
2010年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期的最后一年,也是宝钢新一轮规划的启动年。面对复 杂的宏观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宝钢全体员工迎难而上,在各利益相关方的关心和 支持下,宝钢经营业绩继续保持国内业界最优,盈利能力位居国际钢铁行业前列。2010年 宝钢实现营业收入2730亿元,利润总额达到242亿元,完成钢产量4450万吨,并再度被 《财富》杂志评选为“全球最受尊敬企业”。2011年宝钢连续八年进入美国《财富》杂志 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列第212位。回顾“十一五”,是我国经济发展历程极不平凡的五 年,也是宝钢改革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我们搭乘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列车, 我们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我们遭受了百年一遇的自然灾害,我们分享了奥运 和世博的成功喜悦;五年来,宝钢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国务院国资委的 领导下,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要求,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尤其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 过程中,宝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促进经济发展“一揽子计划”和一系列政策措施,提高市 场响应速度,强化内部协同运作,开展成本改善活动,很快遏制了效益指标下滑的趋势, 保持了国内业界最优的经营业绩,改革发展也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企业的活力、控制力和 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五年来,宝钢的产量、资产 总额、营业收入、上缴利税等指标都实现了快速增长,累计钢产量达到16992万吨,实现 利润1212亿元,上缴利税1794亿元,实现了在业务规模、品种结构、空间布局、技术创新、 企业软实力等方面的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了综合竞争力。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ppt课件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ppt课件
1 世界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历程 2 兼并重组—世界钢铁业大势所趋 3 中国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历程 4 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问题 5 新形势下中国钢铁企业面临巨大挑战 6 兼并重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国钢铁企业的战略选择
3、中国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历程
总的来说,我国钢铁产业兼并重组经历了一个从准兼并到兼并,从救济式兼并到 战略式兼并,从不成熟兼并到较规范兼并,从政府主导重组到政府引导与市场力 量相结合的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海外资本共同参与的发展历程。
兼并重组 中国钢铁企业的战略选择
徐乐江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2008.09
目录
1 世界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历程 2 兼并重组—世界钢铁业大势所趋 3 中国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历程 4 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问题 5 新形势下中国钢铁企业面临巨大挑战 6 兼并重组—中国钢铁企业的战略选择
1、世界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历程
四川:攀钢重组成都无缝、成钢和长钢
•中信泰富收购湖北新冶钢
河北唐山:国丰,银丰,新丰合并(中港合资) •复星集团入主南钢
区域内:大钢+抚钢+北满特钢→东北特钢
1997年 • 舞钢→邯钢集团(跨省重组) • 湘钢+涟钢+衡钢→华菱集团
1998年 •临钢→太钢 •宝钢+上钢+梅钢→宝钢集团
目录
1 世界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历程 2 兼并重组—世界钢铁业大势所趋 3 中国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历程 4 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问题 5 新形势下中国钢铁企业面临巨大挑战 6 兼并重组—中国钢铁企业的战略选择
4、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问题
世界在集中,中国在分散
60%
富士制铁合并东海制 铁,八幡制铁合并八 幡钢管,随后富士制 铁和八幡制铁合并组 建新日本制铁,之后 又合并了富士三机钢 管,新日铁跃居世界 第一。

上海宝钢彩色涂层钢板详细ppt课件

上海宝钢彩色涂层钢板详细ppt课件
20
产品主要优势
7、涂层性能(背面)
• 厂家 膜厚 光泽
• 宝钢 14 55
• 国内1 9
35
• 国内2 7
62
• 台湾1 10 33
• 台湾2 9 44
• 韩国1 5
15
• 韩国2 7 40
• 韩国3 7 24
• 其他1 11 28
• 其他2 5 46
涂膜硬度 逆向冲击 T弯曲 锌层
2H
9J
2 T 220
33
建筑用彩涂产品的标准或规范 尺寸精度和板型(宽度)
世界各国通行的对钢卷交货精度为正公差,即实际交货宽度≥订货时的公 称宽度。这些宽度的控制一般都在钢板冷轧轧制时进行考虑,因为随后的镀 锌和彩涂工艺如果进行切边处理会影响边部的耐蚀性。但如果钢板的正公差 太大的话就超过成型机的进料极限。根据经验 控制在0-5MM比较合适。 。
•TStE34 351 333—364
RM 386 362—405 371 347—425 453 370—539 471 448--497
19
产品主要优势
7、涂层性能(正面)
• 厂家 膜厚 光泽 涂膜硬度 逆向冲击 T弯曲
• 宝钢 23-25 355% H-2H 9J
3 T
• 国内1 10 28
24
对用户使用条件要求
4、日常维护
维护可以延长彩涂板使用寿命。虽然预涂油漆的建筑面板寿命比平常油漆的 面板长很多年,它们仍需彻底进行清洗,在有雨水自动清洗的地方,如屋顶板, 不需要进行维护。清洗可以清除积存的腐蚀物,保持建筑物美好外观而无需进 行油漆,需要清洗的地方包括支架、滴水檐下侧板、仓库门板、滴水檐板背面 沟槽等。 日常维护包括清洗和修补 清洗应经常进行,尤其是海边或工业粉尘严重的地方。一般情况用水清洗就可。 修补:修补漆的质量和附着力肯定不如原涂层,因此,只有在加工或安装时出 现的小的损伤时可考虑修补。修补前清理掉修补位置的污物。最好用修补笔进 行修补。

宝钢现代化管理PPT课件

宝钢现代化管理PPT课件

标准化作 业的8各方 面的内容
三方 确认
25
理解:
➢ 4 —— 指标准化作业应按P(计划)、D(实施)、 C(检查)、A(总结)4个阶段来运行,不断提高标 准化作业水平;
➢ 7 —— 指推进标准化作业的7种基本方法; ➢ 2 —— 指标准化作业应认真实施的两类标准,即技
制定
制定
改善
颁布
改善
颁布 监督 实施
监督 实施
标准二
标准一
22
3、标准化作业
定义: 为达到企业目标预期效果,员工严格按规定的操作手册、
基准,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规定的作业;同时,通过一定的
程序对上述规定进行优化、完善的行为活动过程。
特点: 全员性、规范性、重复性、严肃性、科学性
23
4、宝钢标准化作业的主要内容
16
(7)作业长队伍管理
适应公司改革发展和管理创新的需要; 适应公司实行分厂厂长单职制后,管理重心进一步下
移的需要; 适应作业区归并重组后,进一步加强基层横向协作、
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 适应在集中一贯管理下,多部门协同、快速反应、高
效工作的需要; 适应系统思考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适应推进现场精益生产,实行精细化管理的需要。 17
11
(2)工序服从 “工序服从”就是不以个人能力的高低、或是领导
员工的多少来决定谁是指挥者,而是按照工序的重要性 来决定管理者之间的工作关系。 ➢上工序为下工序服务,并服从于下工序; ➢一般工序为核心工序服务,并服从核心工序; ➢辅助作业为主体作业服务,并服从于主体作业。
12
(3)专业搭接
在基层为了有效地分工和协作,通常都要建立岗位责 任制度来避免扯皮和出现漏洞,但是在现代化大生产的环 境中有些岗位工作责任往往很难划分清楚,这就需要采用 职务明细表的方式进行分工,把所涉及到的工作逐项列出, 并把每一项工作参加的人员也一一列出,在确定每一项工 作中,对每个具体工作人员的职责分为决定、确认、参与 和协助。它是解决专业分工的一条原则。

宝钢管理模式课件

宝钢管理模式课件
04
提升员工素质:宝钢管理模式强调员工参与和自主管理,提高了员工 的素质和企业的凝聚力。
THANKS
感谢观看
战略实施:落地与执行
总结词
可执行性、落地性
详细描述
宝钢管理模式注重战略实施阶段的可执行性和落地性。 在制定战略规划后,宝钢会将战略分解为具体的实施步 骤和行动计划,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人、时间节点和预 期成果。同时,宝钢还会建立一套有效的监控和评估机 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确保战略 能够真正落地并取得预期效果。此外,宝钢还会通过制 定清晰的目标和指标,以及激励和奖惩机制,激发员工 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战略的顺利实施。
宝钢在国内外的影响
宝钢是中国钢铁工业的代表企业之一, 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宝山铁 矿。
宝钢在中国钢铁行业中的地位举足轻 重,同时也是世界钢铁行业的重要参 与者。
宝钢的发展历程
从20世纪50年代到今天,宝钢经历了 多个阶段的发展,包括建设、扩建、 重组等。
宝钢的业务与产品
01
02
03
宝钢的主要业务
总结词
详细描述
营销策略:创新、精准与差异化
总结词
创新思维、精准定位、打造差异
详细描述
宝钢管理模式采用创新思维,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制定精准的营销策略, 并通过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等手段,打造与其他品牌差异化的形象和价值。
品牌建设:提升形象与价值
总结词
详细描述
05
宝钢管理模式:生产管 理与质量控制
决策机制:科学、民主与高效
总结词
科学、民主与高效
详细描述
宝钢管理模式注重建立科学、民主和高效的决策机制。 在制定重大决策时,企业会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如市场需求、技术趋势、竞争格局等,以保证决策的 科学性。同时,宝钢还会积极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充分发挥员工的智慧和创造力,使决策更加民主。为 了提高决策效率,宝钢还会建立一套高效的决策流程 和制度,以确保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51钢铁PPT-宝钢股份原料分厂介绍

51钢铁PPT-宝钢股份原料分厂介绍

一、原料场概况——原料场特点
✓先进性:混匀矿堆积采用先进的数模智能控制;装备良好的环 境保护设备 。
二、原料场主要工艺-工艺流程图
二、原料场主要工艺-输入系统
Truck Truck
Truck Bin
ST
Aux.Yard
Main Wharf Aux. Wharf
ST
Ore Yard
Coal Yard
炼铁厂原料分厂介绍
原烧技术组
201 3 年1 2 月1 6 日
目录
1. 原料场概况 2. 原料场主要工艺 3. 原燃料品种代码 4. 堆积/输出方式 5. 料场图 6. 异常天气作业 7. 环保技术 8. 胶带输送机及其附属装置
一、原料场概况 宝钢原料场是世界上特大型原料场之一,负责宝钢股份
公司95%以上的原燃料的输入、储存、加工处理并向各用 户单位进行定量输出,年作业总量在1.3亿吨以上。
一、原料场概况 现代化的原料处理系统,已不仅是原料的贮存和转运系统,
随着高炉、转炉、焦炉、烧结机和焙烧窑炉的大型化、现代 化,对原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真正做到稳、高、净、匀, 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原料预处理工序,这就不仅是简单地贮 足料,而且还要对输入、输出、料场、整粒筛分和矿石中和 等作业进行科学的管理,以达到优质保量适时地供料的目的, 使受料单位得以顺利持续地组织生产,并获得良好的技术经 济指标。
ST
Coal
Yard
二、原料场主要工艺-输入系统 1、日课会制度 每天的“日课作业指示”是原料输入系统的重要作业依据之一
2、高低速切换 码头皮带有两种速度,低速是运矿石,高速是运煤。
二、原料场主要工艺-输入系统
一期主原料码头A100、A200输入皮带机系统输送能力为3600吨 /小时、三期主原料码头A600、700、A800输入皮带机系统输送 能力为4500吨/小时;

宝钢集团组织结构分析

宝钢集团组织结构分析

• 组
组织结构图
织 结 构 图
宝钢集团采用的是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称为M型结构( Multidivisional structure)或多部门结构, 也称为产品部式结构或者战略经营单位。 事业部制是一种高度集权下的分权管理 体制,适用于规模庞大、品种繁多、技术 复杂的大型企业。 事业部制的主要特点是:分级管理、分 级核算、自负盈亏。
企业组织结构建立的原则
建立企业组织结构,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目标一致原则 三、统一指挥原则 五、适当授权原则 七、精简与效率原则 二、有效管理跨度原则 四、责权对等原则 六、分工协作原则 八、弹性结构原则
宝钢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联合企业。
宝钢集团简介
1978年12月23日,宝钢在上海动最高管理层摆脱日常行政事务,集中精力 于外部环境的研究,制定长远的全局性的发展战略规划,使其 成为强有力的决策中心。 2、各事业部自主处理日常工作,有劣于提高其经营适应能力。 3、各事业部可以集中力量从事某一方面的经营活劢,实现高度 丏业化,整个企业可以容纳若干经营特点有很大差别的事业部 ,形成大型联合企业。 4、各事业部经营责任和权限明确,物质利益与经营状况紧密挂 钩。 缺点: 1、容易造成组织机构重叠,管理人员膨胀; 2、各事业部独立性强,考虑问题容易忽视企业整体利益。 适用于: 经营规模大、生产经营业务多样化、市场环境差异大、要求较强 适应性的企业。
1998年11月,宝钢与上钢、梅山联合重组。 2000年2月,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宝钢股份) 正式创立,同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008年,与广钢、韶钢重组,成立广东钢铁 战略目标是: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强大综合竞争 力,备受社会尊重的,"一业特强、相关多元产业协 同发展"的世界一流的国际公众化公司,成为世界500 强中的优秀企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钢集团资源保障体系
宝钢股份通过增发实现了一体化运行
采购 销售 铁矿石 煤炭 镍 其他原材料 终端 客户
宝 华 瑞
宝 澳
长 期 合 同
年 度 合 同
合 资 煤 矿
长 期 合 同
长 期 合 同
宝 美
宝 新 贸
宝 巴
宝 欧
宝 和
地区 公司 剪切配 送中心
宝岛 宝钢国际 运输
100%股份,37.1 亿元
线 帘 钢



线





线

彩 涂



轧 汽
电 用
压 锅
取 向








强 工


管 管


平 均
产 品















冷 轧
热 轧
2010年宝钢股份钢材分品种市场占有率及毛利率情况
其 他




厚 板







宝钢下游加工体系
宝钢国际供应链体系
宝 钢 集 团 钢 材 加 工 配 送 中 心 分 布
宝 钢 不 同 时 代 管 理 模 式 变 革
黎明时代
集中一贯制
徐大铨时代
母子公司
谢企华时代
一体化运作
徐乐江时代
战略管控
四、宝钢的运营管控模式
2009年宝钢管理体系变革策略
2009年5月,宝钢集团总部以强化战略管控为核心的管理变革方 案正式实施。集团总部对钢铁主业实行战略控制型管控,对多元产 业实行战略设计型管控。 做法一:以战略管控为导向,横向缩减集团管理职能: (1)成立财务服务与数据共享中心和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2)强化离线研究; (3)每个多元产业板块设立一家旗舰公司,将分离出来的多元产 业管理职能划拨给各相应的旗舰公司经营管理。 做法二:纵向压缩汇报链,实现扁平化。变革后,宝钢集团总部 形成了两种模式的汇报链。
四、宝钢的运营管控模式
战略阶段 管控模式 管控特征
“三高一流”为目标、“集中一贯” 为核心、“五制配套”为基础、 “社会化协作”为辅助的管理模式 集团由生产经营管理与资本经营管 理并重,不再直接从事具体生产经 营活动,对子公司的经营方向和目 标进行指导,协调子公司的发展战 略。钢铁主业推行宝钢管理模式 集团各个层面扁平化改革,压缩投 资链,减少集团与下属企业之间的 管理层级;钢铁主业方面,实现整 体上市,继续推广股份管理模式 股份公司实施纵向整合,精简机构 设置;集团总部强化战略管理职能, 精简机构,压缩原有管理职能
2010年宝钢主要数据
4277 26.33
%
30 25 20 15 10 5 0
收入
占重点比重
利润
宝钢于1978年开始建设,1998年11月宝钢与上钢、梅山联合重组;2000年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5年通过增发使得宝钢股份实现了整体上市 目标;随后重组了新疆八一钢铁、宁波钢铁、广东钢铁、福建镍业等企 业。宝钢是国内综合竞争力最强的钢铁企业。
宝钢集团情况提要
主要内容
一、宝钢的基本情况 二、宝钢发展战略、产业布局、组织结构 三、宝钢的经营特点 四、宝钢的运营管控模式 五、宝钢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推进情况 六、宝钢的非钢产业发展情况
一、宝钢的基本情况
万吨,亿元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产量 资产
绝对值
12.71 8.03 8.65 236 2671 4450
宝钢技术创新体系支撑
宝 钢 技 术 创 新 体 系
“十一五”期间,宝钢明晰了技术创新三大体系,基本形成了研究开发、工程集 成和持续改进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成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
宝钢技术创新体系支撑
宝钢科技创新体系组织结构
宝钢技术创新体系支撑
宝钢科研体系的实施机构

截至2009年底,宝钢集团的主要科研机构设在宝钢股份公司,包括:宝钢股份 研究院(技术中心)、梅钢公司技术中心、宝信软件技术中心、化工公司技术中 心等。

截至2010 年底,宝钢股份技术人员(6575人)占在岗职工总数的24.4%,其中具 有中级及以上职称3162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48.1%。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人数 5031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76.5%。
截至2010年12月,宝钢研究院在职员工667人。其中管理人员30人,占4.5%; 研发人员413人,占61.9%;技术人员222人(含实验人员143人),占33.3%。其 中,博士161人,占24.1%;硕士228人,占34.2%,本科163人,占24.4%。教授 级职称64人,占9.6%;高级职称187人,占28%;中级职称234人,占35.1%。首 席师76人,宝钢技术业务专家22人。
1999-2002年
徐大铨时代
2003-2006年
谢企华时代
2007年至今
徐乐江时代
二、宝钢发展战略、产业布局、组织结构
宝 钢 产 业 布 局
二、宝钢发展战略、 产业布局、组织结 构
宝 钢 组 织 结 构
三、宝钢的经营特点
宝钢是我国的精品钢材基地,自建设起就瞄准世 界最先进的工艺和技术,宝钢不仅装备、工艺和生 产技术等硬件从新日铁引进;宝钢的管理模式、操 作制度等“软件”也从新日铁全套引进,为宝钢生 产一流产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宝钢的历代领导人对宝钢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 献,黎明在1995年就提出了“一业为主,多业并举” 的发展思路,在当时就提出在宁波、湛江等地建钢 厂的想法,而对企业规模也已展望至3000万吨;随 后的徐大铨、谢企华、徐乐江等领导人也基本沿袭 了宝钢钢铁和非钢共同发展以及争创世界一流为目 标的经营模式,这是宝钢成功的重要保障。 宝钢管控体系在第四部分说明,非钢发展在第八 部分说明,宝钢钢铁板块的经营有如下特点:
五、宝钢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推进情况
5.1宝钢质量管理历程
第一阶段 1983-1991 年 第二阶段 1992-1999 年 第三阶段 2000年至今 1982年,宝钢一期工程在引进成套装备的同时,引进了新日铁包括技术管理 在内的7个管理方式。 开展ISO9000体系认证,质量管理法制化,建立起了文件化的质量体系。在 质量管理上提出了“两个转变”:在组织生产上由原来的满足企业标准转到满 足用户使用要求,并提出了“标准+α”这一新概念(α是用户在供货标准以外提 出来的附加技术条件);质量改进由原来的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宝钢由侧重于某一方面的管理开始向追求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的管理过渡。 2001年获得全国质量管理奖第一名。 2003年宝钢在热轧精益生产试点的基础上,将解决“缺陷”和“波动”问题 的6Ϭ管理和解决“浪费”和“速度”问题的精益运营管理有机结合,形成了 “6Ϭ精益运营”。 以硅钢为例,宝钢在硅钢生产过程中形成了以CP(控制计划)为核心,包括 “控制计划、九定、岗位对标、火车时刻表”四大管理工具和“硅钢生产标准 岗”在内的全流程精益协同管理方法。生产出了代表当今钢铁制造技术的顶尖 水平的取向硅钢。
宝钢技术创新体系支撑
2008-2010年宝钢股份技术创新实绩
指标 研发投入率 科研项目经济 新产品销售率 专利申请 其中:发明 技术秘密 重大专有技术 国内独有领先产品销量 国内独有领先产品销量占比 国内独有产品销量 国内独有产品销量占比 单位 % 亿元 % 件 件 件 件 万吨 % 万吨 % 2008 1.15 12.3 18.9 859 42 2069 1 848 36.7 124 5.4 2009 1.75 15.11 19.8 939 37.5 2336 1 968 42.7 191 8.4 1190 18.7 1068 427 2010 2.1
宝钢整体架构
三、宝钢的经营特点


通过重组扩大了钢铁产业规模,形成了两角一边 的钢铁产业布局。 在澳大利亚、巴西等资源集聚地获得了稳定的上 游资源保障。 通过增发实现了钢铁主业一体化运行。 通过建立钢材加工配送中心、与下游建立研发中 心等措施稳定和积极拓展客户群体。
宝钢钢铁产业结构布局
2008-2010年宝钢集团2个盈利能力较强品种的盈利情况 业务板块 钢制两片罐 冷轧硅钢 2010 年 销售收入 9.01 96.64 利润率 16.25 31.50 2009 年 销售收入 14.86 69.12 利润率 9.85 21.31 单位:亿元,% 2008 年 销售收入 14.59 63.76 利润率 10.79 19.91
40 30 20 10 0
5.42
2010年,宝钢吨钢材利润515元/吨 VS 行业平均105元/吨。
热 轧 薄 电 冷 工 板 轧 钢 薄 板 镀 宽钢 锌 带 镀 板( 热 层板 带) 轧 ( 薄 带 宽 ) 钢 带 厚 特 板 厚 板 中 钢 板 中 材合 厚 计 宽 无 钢带 缝 钢 管 钢 筋 线 冷 材 轧 焊 薄板 接 钢 管 棒 铁 材 热 道用 轧 材 窄 钢 带
二、宝钢发展战略、产业布局、组织结构
时间 领导人 战略
宝 钢 发 展 战 略 演 进
1979-1998年
黎明时代
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一体化的大型企 业集团,2010年进入世界500强 建设成为中国钢铁精品生产和研发的重 要基地。实现“两个一流” 一业特强、适度相关多元化的世界一流 跨国公司。实施钢铁精品战略适度相关 多元化战略资本经营战略和国际化经营 战略 一业特强、适度相关多元化的世界一流 的国际公众化公司;成为世界500强中的 优秀企业

宝钢技术创新体系支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