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旅游发展历程
云南景区的发展历程

云南景区的发展历程
云南景区的发展历程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国家对旅游业
的发展提出了重要的战略意义。
1984年,云南省成立了旅游局,随后开始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并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管理经验。
1985年,丽江古城成为云南省首批开放的旅游景点之一,这标志着云南旅游业的起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云南的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1988年,五华楼景区在昆明市建成开放,成为当时云南省最
大的旅游项目。
此后,云南省陆续开放了许多著名景点,如大理洱海、西双版纳等,吸引了大量游客来此观光和度假。
进入21世纪后,云南景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为了
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吸引更多游客,云南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修建了更多的高速公路、机场和火车站,方便游客的交通。
同时,云南还积极推广自然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加强景区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近年来,云南景区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014年,丽江
古城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一张名片。
此外,泸沽湖、石林等景点也相继获得了国家级或世界级的认可。
云南的旅游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渐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览。
对于未来,云南旅游业仍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云南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和合作将更加便利,为旅游业的互联互通提供了便利条件。
同时,云南还将继续加
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投入旅游项目,提升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打造更多的特色景区,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丽江古城的历史与文化

丽江古城的历史与文化丽江古城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瑰宝的城市,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
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东方威尼斯”、“世界之花”。
丽江古城具有浓郁的纳西族特色,是纳西族文化的重要代表。
一、丽江古城的历史丽江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拥有上千年悠久历史。
根据史料记载,丽江是世界上唯一的弥勒道场。
明初,丽江古城成为纳西族世袭土司的驻地,至今传承了20余代。
后来,丽江成为重要的商业交通枢纽和文化中心,吸引了大量商人、官员和学者前往。
在明朝时期,丽江古城建成了石头城墙,城墙高达四米,周长約六公里,于是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保存至今最完整的古城之一。
丽江古城是全国唯一一座未经战争毁坏的明代古城。
二、丽江古城的文化1.纳西族文化丽江古城是纳西族文化的代表,而纳西族是云南省的一个少数民族。
在古城内拥有众多的纳西族风情景点,如古城南门里吉阿妈祠、黑龙潭公园、玉龙雪山、束河古镇等等。
这些景点展示了纳西族的独特风格和文化内涵,在历史、建筑、习俗、服饰等多方面有着卓越的表现。
2.中外融合文化丽江古城位于滇池以北,地处滇中、川滇交界处,自古以来就是南北文化的交汇点。
丽江古城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客进入。
这种中外融合的文化交流,使丽江古城成为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化宝藏。
三、丽江古城的保护丽江古城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其文化遗产价值世界闻名。
为了保护丽江古城的文化遗产,丽江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古城进行了全面修复和保护。
目前,丽江古城是中国最具特色、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城市之一。
四、丽江古城的现状丽江古城目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包括旅游开发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的问题。
但是,在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丽江古城得以得到合理发展和可持续保护。
未来,丽江古城希望能够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秀文化,成为一个更加繁荣、美丽的城市。
总之,丽江古城是一座充满活力和文化内涵的城市,这里充满了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丽江旅游发展历程

丽江旅游发展历程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丽江旅游业发展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1990年~1994年上半年是丽江旅游业发展的起步阶段,1990年到丽江旅游的海内外游客仅有9.8万人次,到1994年也只有21.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100万元。
?1994年9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在丽江召开滇西北旅游规划会议,明确了“发展大理,开发丽江,启动迪庆,带动怒江”的旅游发展思路,并提出把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在会议结束时提出的12条意见中,积极准备工作、将丽江古城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列为其中的工作重点之一。
会后,丽江市提出并实施了“旅游带动”发展战略,加强了机场、公路、玉龙雪山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落实省长现场办公会议的诸项工作,把旅游业作为骨干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植。
丽江旅游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到1995年游客人数增加到了84.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增加到了2.4亿人民币。
? 1995年上半年,省政府正式同意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政府提出的申报要求,并上报国家有关部门。
同年6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主持会议,召集国家8位A级专家进行论证,正式确定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苏州园林为我国1997年度世界遗产申报项目。
丽江古城为首选项目。
同年12月25日,丽江县政府决定成立申报工作组,申报工作全面展开。
?1996年2月3日,丽江发生了全国瞩目的7.0级大地震。
丽江又抓住“2.3”大地震机遇,加大丽江的对外宣传,让世界了解丽江,让丽江走向世界;利用恢复重建的机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旅游业发展;同时利用恢复重建的条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同时,加快了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步伐,并取得成功,游客大幅增加。
?1997年12月4日,意大利那布勒斯世界遗产大会上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填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尚无文化遗产的空白。
丽江旅游发展历程完整版

丽江旅游发展历程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1990年~1994年上半年是丽江旅游业发展的起步阶段,1990年到丽江旅游的海内外游客仅有9.8万人次,到1994年也只有21.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100万元。
1994年9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在丽江召开滇西北旅游规划会议,明确了“发展大理,开发丽江,启动迪庆,带动怒江”的旅游发展思路,并提出把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在会议结束时提出的12条意见中,积极准备工作、将丽江古城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列为其中的工作重点之一。
会后,丽江市提出并实施了“旅游带动”发展战略,加强了机场、公路、玉龙雪山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落实省长现场办公会议的诸项工作,把旅游业作为骨干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植。
丽江旅游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到1995年游客人数增加到了84.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增加到了2.4亿人民币。
1995年上半年,省政府正式同意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政府提出的申报要求,并上报国家有关部门。
同年6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主持会议,召集国家8位A级专家进行论证,正式确定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苏州园林为我国1997年度世界遗产申报项目。
丽江古城为首选项目。
同年12月25日,丽江县政府决定成立申报工作组,申报工作全面展开。
1996年2月3日,丽江发生了全国瞩目的7.0级大地震。
丽江又抓住“2.3”大地震机遇,加大丽江的对外宣传,让世界了解丽江,让丽江走向世界;利用恢复重建的机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旅游业发展;同时利用恢复重建的条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同时,加快了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步伐,并取得成功,游客大幅增加。
1997年12月4日,意大利那布勒斯世界遗产大会上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填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尚无文化遗产的空白。
随后,丽江游客大幅增加。
经过1996年至1998年三年的地震恢复重建,丽江由云南改革开放的末端走向前沿,成为中国西部极具发展活力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
丽江市文化旅游发展概况

丽江市文化旅游发展概况一、丽江市经济社会发展简要情况丽江市总面积2.06万平方公里。
2002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辖一区四县:即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
总人口120万,超过3000人以上的世局少数民族有12个,少数民族占57%以上。
丽江是一个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发展中旅游城市,是全国唯一拥有三项世界遗产桂冠的地级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核心区域、世界记忆遗产——纳西东巴文献古籍。
近年来,丽江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结合丽江实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
2008年,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
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0.8%,实现了两年翻一番的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6%。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管理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
现已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旅游文化名城,被列入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
二、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一)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后,丽江历届党委、政府不断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把党的基本路线与丽江实际结合起来,立足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确立和实施旅游先导战略,逐步走上了一条旅游业主导的第三产业优先发展的路子。
1994年11月,省政府在丽江召开滇西北旅游规划现场办公会,提出了“发展大理,开发丽江,带动迪庆,启动怒江”的发展思路,正是在这次会议以后,确立了丽江发展旅游业的方向。
1996年丽江“2.3”大地震后的恢复重建给丽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
1997年12月,丽江古城成功申报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提高了丽江的知名度。
丽江古镇介绍

丽江古城景点
展示丽江古城景点
丽江古城景点
展示丽江古城景点
丽江古城景点
展示丽江古城景点
02. 丽江古城景点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深厚的民俗底蕴。 古老建筑的风格与精华,体现了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历史沉淀的独特价值,体现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深挖古镇的文化底蕴
02. 丽江古城景点
古城民俗
提供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体 验,让客户深入了解当地文
化。
古城民俗
提供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体验,让客户深入了解当
地文化。
古城民俗
提供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体 验,让客户深入了解当地文
化。
03. 丽江古城民俗
文化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文化遗产与自然生态相得益彰
历史自然演化
历史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
传统与自然
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的蓬勃发 展,成为旅游业的新热点。
生态旅游
01. 丽江古城简介
古建筑与景观相融
古建筑与景观相融,构成了独特的景观韵味。
01
02
03
自然风光优美
山清水秀,天蓝水绿,绝美风景尽收眼底。
文化遗产与传统手工艺品
传承和弘扬文化遗产,推广传统手工艺品。
01. 丽江古城简介
丽江古城
丽江为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丽江 古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类型之一。境内设有丽江古城景区,是国 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选择恰当的文字
01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景 点特色和历史背景
丽江古城景点
云南省丽江市境内的古城
丽江旅游发展历程

丽江旅游发展历程丽江作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丽江旅游发展的历程。
20世纪80年代初,丽江迎来了旅游业的起步阶段。
当时,丽江作为滇西的一座小城,还未被大多数人所熟知。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国内游客开始涌向丽江,探寻这座古城的独特魅力。
丽江的旅馆、餐饮等旅游配套设施逐渐完善,一些涉及旅游的民营企业相继兴起,标志着丽江旅游业的初步发展。
1997年,丽江古城被列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这一荣誉使丽江的知名度大大提升。
随着丽江古城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开始涌入丽江,使其旅游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丽江的酒店、民宿等旅游接待设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丽江古城的复原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旅游体验。
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一些旅游景点也相继兴起。
雪山风景区、大研古镇等景点的开发,给丽江的旅游业带来了新的亮点。
雪山风景区以其雪峰、冰川等自然景观吸引了大批登山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成为了丽江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大研古镇则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浓厚的民族风情,吸引了大量的文化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
随着丽江旅游的持续发展,一些新的旅游项目也不断涌现。
传统的古城观光、民族文化体验逐渐多样化,丽江古城的夜生活也愈发丰富。
丽江古城的美食、文艺表演等成为了游客的新的选择。
此外,一些休闲度假村、主题公园等也相继建设,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选择。
现在,丽江已经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旅游业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大量的游客每年涌入丽江,为当地的旅游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
丽江的旅游产业链逐渐完善,从交通、住宿到餐饮、购物等各个环节都得到了发展。
丽江旅游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得到了广大游客的认可和喜爱。
总之,丽江旅游的发展可以说是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中。
丽江旅游的发展历程中,各个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和企业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也需要游客的关注和参与。
丽江旅游业发展现状

丽江旅游业发展现状丽江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著名旅游城市,自从1990年代以来,丽江的旅游业经历了快速发展。
丽江的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使得丽江成为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介绍丽江旅游业目前的发展现状。
首先,丽江的旅游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和完善。
大量的酒店、旅馆和民宿矗立在丽江的街道上,为游客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住宿选择。
同时,丽江的交通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丽江有一个现代化的机场,许多国内外的航班直接飞往这里。
此外,陆路交通也相对便利,丽江与周边城市之间有许多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相连。
其次,丽江的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开发。
丽江市政府致力于保护和修复古城区,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景区。
古城区的石板街道、传统的纳西族建筑和独特的街头巷尾,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丽江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如玉龙雪山、束河古镇和纳西族村寨等。
这些景点各具特色,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再次,丽江的旅游服务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许多旅行社和导游公司在丽江设立了分支机构,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服务。
同时,丽江还有一些专门的培训机构,为旅游从业人员提供培训和教育。
这些措施有效提高了丽江的旅游服务质量,为游客创造了良好的旅游体验。
最后,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丽江的旅游业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旅游业也为当地的农民提供了额外的收入来源,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此外,丽江的旅游业对于当地的文化传承和艺术表演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丽江的旅游业目前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国内外游客对丽江的兴趣持续增加,使得丽江成为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然而,丽江的旅游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等方面的挑战。
因此,继续加强旅游业的规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对于丽江的旅游业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4年9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在丽江召开滇西北旅游规划会议,明确了“发展大理,开发丽江,启动迪庆,带动怒江”的旅游发展思路,并提出把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在会议结束时提出的12条意见中,积极准备工作、将丽江古城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列为其中的工作重点之一。会后,丽江市提出并实施了“旅游带动”发展战略,加强了机场、公路、玉龙雪山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落实省长现场办公会议的诸项工作,把旅游业作为骨干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植。丽江旅游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到1995年游客人数增加到了84.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增加到了2.4亿人民币。?
1995年上半年,省政府正式同意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政府提出的申报要求,并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同年6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主持会议,召集国家8位A级专家进行论证,正式确定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苏州园林为我国1997年度世界遗产申报项目。丽江古城为首选项目。同年12月25日,丽江县政府决定成立申报工作组,申报工作全面展开。?
1997年12月4日,意大利那布勒斯世界遗产大会上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填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尚无文化遗产的空白。随后,丽江游客大幅增加。?
经过1996年至1998年三年的地震恢复重建,丽江由云南改革开放的末端走向前沿,成为中国西部极具发展活力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
1998年以后,丽江抓住′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了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树立丽江旅游品牌。1999年到丽江旅游的海内外游客达到了280.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8.7亿元,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2002年6月,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到丽江考察,提出要突出特色,把丽江建设成为世界级精品旅游胜地,建成中国滇川藏香格里拉9生态旅游区的中心和示范区。丽江旅游主管部门开展了以规范管理、规范市场、提高服务素质为核心的攻坚战,在全国率先进行了一些积极大胆的探索。2002年到丽江旅游的海内外游客达337.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4.3亿元,实现丽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丽江旅游业已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它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三产业结构由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一三二”排序转变成“三二一”排序,目前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47.3%,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3.9%,与旅游业关联系数大的交通运输、邮政通信、餐饮、社会服务、文化广播等行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7%,与云南其他旅游地区相比较,丽江基本形成食、住、行、游、购、娱在内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产业体系,进入了一个发展相对成熟的阶段。
2005年在瑞士洛桑召开的欧中旅游论坛上丽江被评为“欧洲人最喜欢的旅游城市”和2月28日在深圳召开的2005年全球人居环境论坛上,丽江被评为“全球人居环境优秀城市”、10月23日在北京被评为“中国最美丽的地方”。2005年10月23日,丽“江大研镇被专家委员会评选为中国最美丽的六大乡村古镇”,云南丽江在首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中国最美丽的地方”评选活动中荣获“媒体大众评选”第六名;金沙江虎跳峡在首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荣获,“专家委员会评选中国最美的是大峡谷”?称号。?
目前,丽江已成为全国十大旅游热区之一,世界上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世界三个遗产所在地;同时宝山石头城、纳西古乐、泸沽湖摩梭文化景观正在分别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世界非物质口传遗产和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涵盖了目前世界遗产六大类型的每一方面。旅游区以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大研古镇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玉龙雪山为中心,包括泸沽湖、老君山等着名景区及其周边的一大批景区(点),成为云南省高品质旅游资源丰度值最高的地区。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主要有以玉龙雪山、虎跳峡、老君山、泸沽湖等为代表的奇丽雪山峡谷、森林湖泊、奇异地貌景观;纳西族人民1000多年前创造并保留至今的以象形文字、壁画、舞蹈和以洞经古乐闻名的东巴文化和纳西族民风民俗中保留较多的古代遗风;以母系血亲制度为核心的泸沽湖畔摩梭人的特殊社会制度和民风民俗。另外,在玉龙雪山下和泸沽湖建有玉龙雪山和泸沽湖两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已开发的景区(点)有20余处,其中玉龙雪山为国家AAAA级景区。目前已建成大理到丽江二级公路和丽江机场。已有星级饭店114家、预备星级饭店56家,床位17055张。?
2004年上半年,丽江市委、市政府制定了2004—2010年《丽江市旅游产业发展计划》,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通过实现“六个转变”,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市步伐。即在旅游发展规模上,实现从“政府主导型”向“政府引导调控、市场主导型”转变;在旅游增长方式上,实现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旅游开发建设上,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旅游客源结构上,实现从以“中低档游客”为主向“中高档游客”为主转变;在旅游产品结构上,实现从“观光型”旅游向“综合型”旅游转变;在旅游管理方式上,实现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依法治旅”转变。丽江市正举全市之力,精心打造丽江古城、玉龙雪山、东巴文化、纳西古乐、摩梭文化、三江并流、雪山高尔夫、世界遗产论坛、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等9大精品旅游产品。同时,还建立了“丽江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旅游项目前期工作、宣传促销、旅游规划和旅游商品开发。?
1996年2月3日,丽江发生了全国瞩目的7.0级大地震。丽江又抓住“2.3”大地震机遇,加大丽江的对外宣传,让世界了解丽江,让丽江走向世界;利用恢复重建的机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旅游业发展;同时利用恢复重建的条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同时,加快了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步伐,并取得成功,游客大幅增加。?
在“八五”打基础、创品牌,“九五”抓机遇、图发展,实现数量扩张和规模发展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和旅游要素,促进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转变,2001年9月,丽江市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丽江旅游要实现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在保持游客数量稳步增长的前提下,实现质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并围绕提质增效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首先实行了旅游行业自律管理,以行业协会为主,通过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引导,制定行业自律公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有效地遏制了旅游行业的低价恶性竞争。同时实施集团化管理,通过组建旅行社集团公司,实行统一采购、统一促销、统一服务质量、统一对外宣传。旅游主管部门还大胆探索了网络结算管理,实行团队和散客接待“一卡通”,并组建了丽江旅游结算中心和“一卡通”公司,有效地解决了“三角债”和偷逃税现象。另外,不断改造和提升了玉龙雪山、丽江古城等老景区,加大力度开发建设泸沽湖、老君山等新景区,建成了以世界遗产为主题的“世界遗产公园”,通过引进企业资金,成功开发建设了束河茶马古镇等一批精品旅游景点。同时还创建云大丽江旅游文化学院、推出《丽水金沙》晚会、举办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年会、加大促销力度等,大力推进撤地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