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核心抗原和丙肝抗体联合检测在丙肝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丙肝核心抗原和丙肝抗体联合检测在丙肝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丙肝核心抗原和丙肝抗体联合检测在丙肝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丙肝核心抗原和丙肝抗体联合检测在丙肝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丙肝核心抗原(HCV-cAg)和丙肝抗体(HCV-Ab)联合检测对提高丙肝患者早期感染诊断中临床价值。方法对324例临床标本同时检测HCV-cAg和HCV-Ab,并对HCV-cAg阳性标本和HCV-cAg阴性且HCV-Ab阴性标本进一步检测丙肝RNA(HCV-RNA)。结果单独检测HCV-Ab,丙肝的检出率为22.5%,联合检测HCV-cAg和HCV-Ab则丙肝的检出率为27.8%,在73例HCV-Ab阳性的标本中,HCV-cAg的阳性率达41.1%;在251例HCV-Ab阴性的标本中,HCV-cAg阳性的例数为17例,丙肝的漏诊率达 6.8%;如果以HCV-RNA检测结果为标准,则HCV-cAg与HCV-RNA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93.6%,特异性达98.3%。结论HCV-cAg和HCV-RNA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联合检测HCV-cAg核心抗原和HCV-Ab抗体是防范HCV广泛传播和诊疗的有效手段。

标签:丙型肝炎;丙肝核心抗原;丙肝抗体;丙肝RNA,酶联免疫法

根据统计显示,目前全球丙肝的感染人数约为2亿人,而我国丙肝感染率大概为3.2%[1]。约60%的丙肝感染都是无症状的,发病隐蔽,易转慢性至纤维化,所以早期正确诊断病毒感染,防止病毒继续传播尤显重要。丙肝筛查的常用方法是检测丙肝抗体,其次是检测丙肝核心抗原和丙肝RNA,HCV-RNA由于其价格昂贵限制其广泛使用;根据国内外近十几年的许多研究报道显示,HCV-cAg的灵敏度与HCV-RNA接近[2],且价格便宜,所以其使用所以其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对我院高危丙肝患者首次诊查的血清标本进行HCV-cAg、HCV-Ab 和HCV-RNA检测,分析HCV-cAg和HCV-Ab的联合检测在提高丙肝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样本来自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的消化内科、传染科、血透科、肿瘤科和急诊科等共计324例,年龄分布:16~85岁,中位年龄:42岁,其中男性:185例,女性139例,所有患者标本均为首次就诊所采集的标本。

1.2试剂和仪器丙肝抗体试剂来自厦门英科新创公司,丙肝核心抗原试剂来自湖南景达生物公司,HCVRNA核酸扩增PCR检测试剂由广州达安基因公司提供,所用内标质控品购置卫生部临检中心,达安基因DA7600荧光扩增仪PCR 一台,雅培公司I20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一台。

1.3分析检测方法丙肝抗体和丙肝核心抗原检测采用标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按全自动免疫分析仪SOP文书标准化操作,丙肝RNA检测采用DA7600荧光扩增PCR仪,所有检测都与质控品同步进行确保结果准确可靠。324例临床标本同时检测HCV-Ab、HCV-cAg和HCV-RNA;对HCV-cAg检测结果与HCV-RNA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373例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定量与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及肝脏酶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73例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定量与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及肝脏 酶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HBV-DNA定量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在诊断乙型肝炎和评价病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373例乙型肝炎患者的HBV-DNA定量、HBeAg 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等实验室诊断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HBV-DNA定量与HBeAg具有相关性(P 0.05)。结论(1)HBeAg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情况,但HBV-DNA定量是评价体内病毒复制更直接的指标。(2)HBV-DNA定量结果与肝功能受损情况相关,高病毒载量是肝功能受损的危险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quantitative HBV-DNA and HBeAg in the diagnosis of hepatitis B and in the evaluation of disease. Methods Three hundred and seventy-three cases of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HBV-DNA quantitative, HBeAg, ALT, AST and GGT laboratory diagnostic indicators were collected, an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conducted. Results (1)There was correlation between HBV-DNA quantitative and HBeAg (P 0.05). Conclusion (1)HBeAg reflects the replication of the virus in the body to a certain extent. However, HBV-DNA quantitative is a more direct indicator to evaluate the viral replication in vivo. (2)HBV-DNA quantitative relates to the liver function impairment, and high viral load is a risk factor for liver function impairment. [Key words] Hepatitis B; Laboratory diagnosis; HBV-DNA; HBeAg; ALT; AST; GGT 乙型病毒性肝炎仍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5亿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直接或间接导致约100万人死亡[1]。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1~59岁一般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2]。据此估计,我国现有慢性HBV感染者约9 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 000万例[3]。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相关血清学标志物,是临床诊断乙型肝炎的重要指标,不同的血清学标志物也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近年来研发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技术日益成熟,并逐渐推广,目前也已成为临床诊断乙型肝炎的重要标准[4]。此外,在临床诊断时,肝功能酶学指标也常同时检测,以反映肝脏的损伤程度。笔者收集了373例乙型肝炎患者的实验室诊断数据,对HBV-DNA定量、HBeAg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等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探讨这些指标在疾病诊断及判断患者病情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373例乙型肝炎患者数据选自本院门诊及住院的乙型肝炎患者,其中,男性282例,女性91例,年龄13~77岁,平均39.5岁。 1.2 方法 1.2.1 样本入选及剔除入选的样本均同时检测了HBV-DNA、HBeAg、ALT、AST、GGT等项目;并排除了肝癌、血液病等其他疾病对肝功能的影响。1.2.2 HBV-DNA定量检测采用ABI公司7500荧光定量PCR仪检测,试剂由深圳凯

丙肝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丙肝病毒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检验科:郭洪晨 一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抗-HCV) 抗-HCV是丙肝病毒感染筛查和诊断较为常用的检测指标,目前多抗原(HCV Core 、NS3 、NS4和NS5抗原)包被的检测试剂(第3代抗-HCV)平均“窗口期”是70天,也就是说人体感染丙肝病毒大约70天以后产生的抗体滴度才能达到试剂检测最低限,70天之前要么没有产生抗体,要么抗体滴度过低不足以被检出,窗口期容易出现漏检的情况。 抗-HCV不是保护性抗体,不能中和或清除丙肝病毒,对人体亦没有保护作用,该抗体阳性只是提示感染了丙肝病毒。丙肝病毒感染者即便自愈或治疗后抗HCV也不一定阴转,仍可持续阳性多年甚至终生。 注意:《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中明确指出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可出现抗-HCV 假阳性;血液透析和免疫功能缺陷或合并HIV 感染者可出现抗-HCV 假阴性,这些患者和可能处于窗口期的急性丙肝患者加测HCV- RNA有助于确诊。 二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 cAg) 丙肝核心抗原检测“窗口期”大约是14天, 与HCV- RNA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是间接反应体内病毒载量和复制程度的指标,阳性代表体内存在丙肝病毒,有一定的传染性。 丙肝核心抗原检测适用于丙型肝炎抗HCV血清阳转前“窗口期”感染者及免疫受损或先天性免疫缺陷群体如HIV感染者、长期透析的肾病患者、器官移植患者或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的丙肝感染者的筛查。 三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 HCV- RNA是反应丙肝病毒载量和复制情况的直接指标,检测“窗口期”一般是7-11天。 HCV-RNA 定量检测适用于HCV 现症感染的确认、抗病毒治疗前基线病毒载量分析,以及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的应答评估。 注意:HCV-RNA是单股正链RNA,本身不稳定;自然界中到处存在大量的RNA酶,加之RNA又不耐高温,所以容易降解,易出现假阴性,不能仅凭一次阴性结果就排除诊断,至少需要在不同时间连续检测两次,结果都阴性才能排除丙肝病毒现症感染。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定量检测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定量检测(Antibody to Hepatitis B Virus Core Antigen,anti-HBc/CORE) 1、检验目的 检测HBcAb主要是用于乙型肝炎的的诊断、了解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感染状况,另外还用于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2、方法原理 采用了美国雅培公司的专利技术—微粒子酶免疫分析(MEIA),即以HBcAg包被微粒子(M-Ag)与标本中的HBcAb形成M-Ag-Ab 复合物,当复合物被转移到纤维杯上时,微粒子就不可逆地结合到纤维杯表面的玻璃纤维上,并与加入的碱性磷酸酶标记HBcAb 结合,洗去未结合的游离物质,加入底物—四甲基伞形酮磷酸盐,碱性磷酸酶脱去底物的磷酸基而发出荧光,通过MEIA光路元件检测而得到定量结果。 3、性能指标 MEIA定量检测HBcAb不精密度CVs为5.8-10.4%,检出限<1.0 PEI unit/ml),灵敏度1.0 PEI unit/ml,特异性对99.9%。 4、标本收集 4.1标本类型:静脉血或动脉血的血清或血浆标本均可作为检测标本(抗凝剂可用肝素钠、枸橼酸钠、ACD、CPDA-1或EDTA,抗凝剂的质量应符合化试药品要求——化学纯或分析纯,使用的比例以厂家推荐为准);其他体液如尿液、唾液、精液、羊水、胸水、腹水、乳汁等体液可以作为检测标本,但加热灭活的血清和血库的库存血则不宜作为检测标本。

4.2标本留取:以空腹为宜,收到标本后最好立即离心留取血清或血浆(凝固血应待其充分凝固后收集血清),不能有残留的红细胞、纤维蛋白丝,使用肝素治疗的病人宜在肝素治疗前抽血。4.3标本保存:留取的标本最好在3小时内检测,不能立即检测的应放臵于2-8℃最长达14天(可以含有凝块但要密闭以防蒸发),或者-10℃最长达14天(不能反复冻融也不能含有凝块和红细胞)。 4.4标本容器:盛放标本的容器必须为洁净的一次性真空采血管、玻璃试管、一次性的不同规格的塑料离心管 4.5标本外送:如涉及到需要外送的标本,必须以规定的容器(0.5ml塑料离心管)存放并密封,并根据邮寄规则和要求进行包装,运送时还要放入冰袋(2-8℃)或干冰(-10℃)由专人运送至指定地点指定接收人。 4.6拒收标本:凡与4.1-4.5所述内容不符的标本,检验人员应向临床或就诊者说明拒收标本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方案或建议。 5、分析系统 5.1分析仪器:为美国雅培公司提供的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仪器校准请参见仪器操作规程。 5.2分析试剂:为美国雅培公司提供的配套的HBcAb试剂盒,规格为100test/盒,2-8℃贮存,有效期6个月;在效期内使用试剂。 5.3定标试剂:为美国雅培公司提供的配套的HBcAb试剂盒中所附带,2-8℃贮存,有效期6个月;每换一次不同批号试剂均应进行重新定标。 5.4质控试剂:为美国雅培公司提供的配套的质控品,分为高、低二个浓度,2-8℃贮存,有效期6个月;每天随常规工作

丙肝试题

科室: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 丙肝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0题,计50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A、粪-口途径 B、血液传播 C、接触传播 D、呼吸道传播E垂直传播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均为RNA型病毒 B、均需要依赖乙型肝炎病毒完成其病毒复制 C、均主要为经输血注射途径传播 D、均可有慢性携带者 E、均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通过输血和血制品传播的是 A、HBV B、HCV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否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哪一项不是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A、输血或血制品途径 B、粪口途径 C、注射途径 D、母婴传播 E、日常生活密切接触途径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急性重型肝炎诊断价值最小的是: A、谷丙转氨酶〉1000U/L B、肝性脑病 C、深度黄疸 D、肝脏迅速缩小 E、腹水、鼓肠6检测抗HCV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 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B、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C、重组免疫印迹试验 D、放射免疫试验 E、间接血凝免疫试验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病程一般超过: A、2周 B、1个月 C、2个月 D、4个月 E、6个月 8、有关丙型肝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HCV只能通过输血传播 B、血清抗HCV是有保护性抗体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B18.1)汇总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归属于病毒性肝炎 (B15-B19) B18 中慢性病毒性肝炎之B18.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没有丁型肝炎病毒、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 病毒性肝炎(viralhepatitis)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害为主的传染病,根据病原学诊断,肝炎病毒至少有5种,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分别引起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即甲型肝炎(hepatitis A)、乙型肝炎(hepatitis B)、丙型肝炎(hepatitis C)、丁型肝炎(hepatitis D)及戊型肝炎(hepatitis E)。另外一种称为庚型病毒性肝炎,较少见。 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B)又称血清性肝炎,简称乙肝、乙型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在台湾又称为B 型肝炎(简称B肝)。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乙型肝炎病毒通过受感染者的血液或其它体液传播。 乙肝的发病原因 乙型肝炎是由于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英文为hepatitis B virus,缩写HBV)引起的。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根据目前所知,乙型肝炎病毒就只对人和猩猩有易感性,引发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 乙型肝炎病毒(HBV) 是一种DNA病毒,属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vidae),是直径42nm的球形颗粒。又名Dane颗粒,有外壳和核心两部分。外壳厚7-8nm,有表面抗原(HBsAg),核心直径27nm,含有部分双链,部分单链的环状DNA,DNA聚合酶,核心抗原及e抗原。HBVDNA的基因组约含3200个碱基对。长链的长度固定,有一缺口(nick)此处为DAN聚合酶;短链的长度不定。当HVB复制时,内源性DNA聚合酶修补短链,使之成为完整的双链结构,然后进行转录。HBV DNA的长链有4个开放性读框(ORF),即S 区、C区、P区和X区。S区包括前S1前S2和S区基因,编码前S1、前S2和S三种外壳蛋白;C区以包括前C区,C区基因编码HBcAg蛋白,前C区编码一个信号肽,在组装和分泌病毒颗粒以及在HBeAg 的分泌中起重要作用;P基因编码DNA聚合酶;X基因的产物是X蛋白,其功能尚不清楚。HBVDNA的短链不含开放读框,因此不能编码蛋白。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在显微镜的观察下可查见3种颗粒:①直径22nm的小球形颗粒;②管状颗粒,长约100~700nm,宽约22nm;③直径为42nm的大球形颗粒。小球形颗粒。小球形颗粒及管状颗粒均为过剩的病毒外壳,含表面抗原,大球形颗粒即病毒颗粒,有实心与空心两种,空心颗粒缺乏核酸。 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HBsAg存在于病毒颗粒的外壳以及小球形颗粒和管状颗粒。于感染后2-12周,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前,即可由血内测到,一般持续4~12周,至恢复期消失,但感染持续者可长期存在。HBsAg无感染性而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抗-HBs。在HBsAg自血中消失后不久或数星期或数月,可自血中测到抗—HBs,抗HBs出现后其滴度逐渐上升,并可持续存在多年。抗-HBs对同型感染具有保护作用。近期感染者所产生的抗-HBs属IgM,而长期存在血中的为抗-HBsIgG。 2.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 HBcAg主要存在于受染的肝细胞核内,复制后被释至胞浆中,由胞浆中形成的HBsAg包裹,装配成完整的病毒颗粒后释放入血。血液中一般不能查到游离的HBcAg。血中的Dane颗粒经去垢剂处理后可以查到其核心部分的HBcAg和DNA聚合酶。 HBVDNA聚合酶存在于Dane颗粒核心内,是一种依赖于DNA的DNA聚合酶,其功能与修补及延伸双链DNA的短链有关。患者血清中HBVDNA聚合酶活性增高常伴有HBV增殖。在急性乙肝的潜伏期内,血清ALT升高之前,血清DNA聚合酶活力即已升高,因此,DNA聚合酶活力测定具有早期诊断意义。急性肝炎患者在发病1个月后若HBVDNA聚合酶活力仍持续升高,是肝炎转为慢性的征兆。 3.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e抗体-(HBe) HBeAg是以隐蔽形式存在HBV核心中的一种可溶性蛋白,其编码基因相互重叠,是HBcAg的亚成分。在感染HBV后,HBeAg可与HBsAg同时或稍后出现于血中,其消失则稍早于HBsAg。HBsAg仅存在于HBsAg阳性者的血液中,通常伴有肝内HBVDNA的复制,血中存在较多Dane颗粒和HBVDNA聚

丙肝抗病毒DAA介绍

丙肝抗病毒DAA介绍 中国丙肝病毒基因分型:GT1b(56.8%),GT2(24.1%),GT3(9.1%),GT6(6.3%),未见4型和5型,海南省以GT6a 和GT3为主。1b和2a基因型在我国较为常见。 DAA 一、奥比帕利(商品名:维健乐) 奥比帕利是艾伯维公司研发的,是奥比他韦(Ombitasir)、帕利瑞韦(Paritaprevir)、利托那韦3种药物组成的抗丙肝病毒复方制剂,治疗基因1型。奥比他韦是一种NS5A抑制剂,通过抑制NS5A聚合酶抑制丙肝病毒组装和释放,其作用机制与达拉他韦相似。帕利瑞韦属于第二代蛋白酶抑制剂,通过抑制NS3/4A蛋白酶活性,起到抑制丙肝病毒多聚蛋白处理和加工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西美普韦(Simeprevir)相似。利托那韦(Ritonavir)没有抗丙肝病毒作用,它是一种肝脏药物代谢酶(CYP3A)的抑制剂,在处方中的作用是延缓帕利瑞韦在肝脏中的代谢,增加药物的血浆浓度和谷浓度。奥比帕利的药物组成:奥比他韦12.5mg,帕利瑞韦75mg,利托那韦50mg。 二、达塞布韦(Dasabuvir)商品名:易奇瑞 达塞布韦是艾伯维公司研发的,属于非核苷类聚合酶抑制剂,通过抑制丙肝病毒NS5B聚合酶的作用来抑制丙肝病毒RNA的复制,治疗基因1型。奥比帕利和达塞布韦两药

联合,三面出击,从3个不同的途径抑制丙肝病毒的复制,再加上利托那韦的增效作用,对基因1型丙肝病毒感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被国外专家称为基因1型丙肝的“3D”治疗。维克派克套装由奥比帕利和达塞布韦组成,是妊娠期间安全性程度B级药物,建议在治疗期间采用有效的避孕措施,但不要使用含有炔雌醇的药物避孕,雌激素类药物可能增加ALT升高的危险,有潜在的肝毒性,因此不建议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的B级和C级)使用。奥比帕利和达塞布韦中的药物大都要经过肝脏代谢,不经过肾脏代谢,有肾损害的患者无需调整药物剂量。 奥比帕利和达塞布韦服药时间有讲究:两药需要与食物同服,因为食物可增加这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及血药浓度,但对食物的种类、热卡和脂肪含量无特殊要求。奥比帕利每次2片,每日1次,与早餐同服。达塞布韦每次250mg(1片),每日2次,早餐和晚餐时各服1次。整片吞服药物,不应咀嚼、掰碎或溶解药片后服用。 如果一餐漏服了药物,可以按照下面的处理: 奥比帕利:如果某次漏服,可在漏服剂量排定时间的12小时之内服用该处方剂量。如果从奥比帕利常规服药时间起已超过12小时,则不应补充漏服的剂量,患者应按排定的给药时间服用下一剂量。 达塞布韦:如果某次漏服,可在漏服剂量排定时间的6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 【检验目的】 定性测定人血清(浆)中的HCV抗体,用于临床术前的初筛查检测。 【实验原理】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胶体金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玻璃纤维素膜上预包被金标鼠抗人IgG抗体(anti-IgG Ab),在硝酸纤维素膜上检测线和对照线处分别包被丙肝混合抗原(Core、NS3、NS4、NS5)和人IgG抗体。检测阳性样本时,血清样本中HCV-Ab与胶体金标记鼠抗人IgG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由于层析作用复合物沿纸条向前移动,经过检测线时与预包被的抗原结合形成“Atenti-IgG Ab-HCV Ab-HCV Ag”夹心物而凝聚显色游离金标鼠抗人IgG 抗体则在对照线处与人IgG抗体结合而富集显色。阴性标本则仅在对照线处显色,15分钟内观察结果即可。 【样本要求】 1、采集静脉血样本必须在无菌条件下操作,并避免样品溶血。 2、如果血清和血浆样品收集后 7天内检测,样品须放在0-4C保存;大于7天必须-20C—下冷冻保存。 3、常规抗凝剂不影响实验结果。 4、溶血、粘稠及高指标本不适于本试剂。含特殊物质的标本可能会导致检测结果不稳定, 在检测前须清除。 5、在标本中加0.1%NaN3不影响实验结果。 【试验方法】 测试条: 1、将待测标本从储存条件下取出,平衡至室温并编号。 2、将胶体金试纸条从包装盒中取出,打开铝箔包装袋,平置于台面上。 3、用塑料滴管加1滴(10卩)样本血清或血浆,加到试纸条指示箭头下端的加样处。 4、随即滴加2滴样本稀释液(约100^)1。 5、加样后,阳性标本可在1~15分钟内检出,建议15分钟后在最终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测试卡: 1、将待测标本从储存条件下取出,平衡至室温并编号。 2、将胶体金测试卡从包装盒中取出,打开铝箔包装袋,平置于台面上。 3、用塑料滴管加1滴样本血清或血浆,加到测试卡上的 S孔。 4、随即滴加2滴(约100 ^)1样本稀释液到测试卡上的 D孔。 5、加样后,阳性标本可在1~15分钟内检出,建议15分钟后在最终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结果判断】 阳性:试纸条/试卡在检测区和对照区位置出现两条紫红色条带。 阴性:试纸条/试卡只在对照线位置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 失效:对照区(C)未出现紫红色条带,表明不正确的操作过程或试剂盒已变质 损坏。在此情况下,应再次仔细阅读说明书,并用新的试纸条/试卡重新测试。

乙型肝炎培训课件

乙型肝炎 根据卫生部重点传染病培训光盘整理 一、诊断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性损伤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他在我国广泛流行,危害严重,我国有1.2亿人口是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或者是感染者,相当于我国10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是慢性乙肝感染者,这其中有1/3的人有可能将来会发生慢性乙型肝炎,极少数可以转变成肝硬化或者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个很小的病毒,他属于嗜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也就是DNA病毒;它是由它的表面抗原和病毒的内核组成,病毒的内核包含着有e抗原,核心抗原和病毒的基因DNA,还有DNA聚合酶,由于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最早是在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清中发现的,所以过去人们习惯把它称为澳大利亚抗原,人们经常说澳抗阳性就是由此而来。 乙肝病毒的抗原成分主要有三种: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核心抗原(HBcAg)这三种抗原进入人体后,分别可以刺激机体产生三种抗体,也就是表面抗体(HBsAb)、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这样就是三对抗原——抗体。其中核心抗原用一般方法在血清中是很难查出来的,所以常规不做核心抗原的检查,称为乙肝病毒两对半检查或乙肝五项检查。 大三阳是指: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共同呈阳性。往往意味着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相对较强。 小三阳是指:乙肝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共同呈阳性。往往表示乙肝病毒复制比较弱,是乙肝病毒的中立期,只是传染性较弱,病情相对稳定。 乙肝五项指标中抗原是病毒的成分,抗体是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抗原产生了一种反应,乙肝表面抗体是由表面抗原刺激而产生的,它是一种中和抗体,能够中和乙肝病毒,对抗乙肝病毒的感染来抵御乙肝病毒的侵入,我们注射乙肝疫苗,也是刺激机体产生表面抗体,用来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e抗体是由e抗原刺激而产生的,e抗体的存在提示着病毒是处于抑制状态,病毒是不活跃的;核心抗体它是一种比较弱的抗体,它不能够抵御病毒的侵入,也对病毒的复制没有抑制作用。但是核心抗体它只是提示目前或者是曾经被乙肝病毒感染过,单纯一个核心抗体阳性,不能提示他就有乙肝病毒,还要结合有没有抗原存在,所以不能错误的把抗体阳性误认为是体内有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感染后,临床上分为三期,即免疫耐受期、慢性肝炎期、病毒抑制期。

2019年执业药师 -丙肝抗病毒治疗进展及临床应用

丙肝抗病毒治疗进展及临床应用考试 单选题(共10题,每题10分) 1.中国HCV感染具有多种基因型,其中哪种基因型的患者所占比 例最多? ? A.GT1b型 ? B.GT2a型 ? C.GT3型 ? D.GT6型 参考答案:A 2.针对NS5B的核苷酸类抑制剂的代表药物是: ? A.达塞布韦 ? B.索磷布韦 ? C.达拉他韦 ? D.格卡瑞韦 参考答案:B 3.针对下列哪个靶点的DAA药物需要关注基线耐药(RAS)情况? A.核苷酸类NS5B抑制剂 ? B.非核苷酸类NS5B抑制剂

? C.NS5A抑制剂 ? D.NS3/4A蛋白酶抑制剂 参考答案:C 4.含有下列哪个靶点的DAA药物禁用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 A.核苷酸类NS5B抑制剂 ? B.非核苷酸类NS5B抑制剂 ? C.NS5A抑制剂 ? D.NS3/4A蛋白酶抑制剂 参考答案:D 5.针对核苷酸类NS5B抑制剂索磷布韦的描述,下面哪项是不正 确的 ? A.对不同基因型的丙肝病毒都有抗病毒活性 ? B.耐药屏障高,不易产生耐药 ? C.不经过细胞色素P450代谢,药物相互作用少 ? D.索磷布韦在体内的无活性代谢产物主要经粪便排泄参考答案:D

6.下面哪项不是理想的第二代NS3/4A蛋白酶抑制剂的特点 ? A.PK稳定,每日一次 ? B.联合利托那韦提高疗效 ? C.全基因型 ? D.安全性好,药物相互作用少 参考答案:B 7.含有NS3/4A蛋白酶抑制剂的DAA药物需警惕的不良反应,下 列哪项是错误的? ? A.ALT/AST升高 ? B.间接胆红素升高 ? C.直接胆红素升高 ? D.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参考答案:D 8.含有索磷布韦的DAA药物在治疗方案选择中中需重点关注以 下哪项 ? A.ALT/AST ? B.肾小球滤过率 ? C.直接胆红素

乙肝病毒传播途径的分析

乙肝病毒传播途径的分析 摘要 [摘要]乙肝病毒感染是慢性乙肝发病的最常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20 亿人感染乙肝病毒,35 000万人慢性感染,每年约有60 万人死于乙肝。为了防治乙肝, 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现在已被许多国家用于乙肝免疫。这大大降低了乙肝的感染率,同时也降低了肝硬化和肝细胞性肝癌的发生率。但由于宫内感染和免疫失败的存在,这两种方法并不能完全阻断乙肝病毒的传播。了解乙肝的宫内传播机制与免疫失败之间的关系对于预防宫内感染和乙肝的垂直传播具有重大意义,作者即对乙肝的宫内传播机制和免疫失败的关系作一综述。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 宫内感染机制; 免疫预防; 乙肝病毒的垂直传播; 文献综述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s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chronic hepatitis B. According to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he world's 2 billion people infected with hepatitis B virus, 350 million people with chronic infection, about 600 thousand people die every year. In order to prevent and treat hepatitis B, hepatitis B vaccine and immunoglobulin are now used in many countries for hepatitis B immunization. This greatly reduces the infection rate of hepatitis B, but also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ut because of intrauterine infection and the presence of immune failure, these two methods can not completely block the spread of hepatitis B viru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rauterin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the immune failure in the prevention of intrauterine infection and the vertical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乙肝病毒传播途径的分析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说明书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胶体金法) 说明书 【产品名称】 通用名称: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胶体金法) 【包装规格】 条型单人份:50人份/盒;板型单人份:40人份/盒。 【预期用途】 本产品用于定性检测人血清.血浆样本中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 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很小的.具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是主要引起非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据文献报道,90%以上非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H)和25%以上急性散发性肝炎均为HCV感染所致,且35-50%的非甲非乙型肝炎发展为慢性肝炎,与肝癌的发生相关。HCV主要传播通过血源传播,此外还可以其他方式如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家庭日常接触和性传播等。 【检验原理】 本试剂采用高度特异性的抗体抗原反应原理及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分析技术,试剂含有被预先固定于膜上检测区(T)的包被用HCV重组抗原。 检测时,样本滴入试剂加样处于预包被的胶体金颗粒结合的标记用HCV重组抗原反应。然后,混合物再毛细效应下向上层析。如是阳性,标记用HCV重组抗原金标粒子在层析过程中先于样本中的HCV重组抗体结合,随后结合物会被固定在膜上的包被用HCV重组抗原结合,在检测区内(T)会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这条带是包被用HCV重组抗原-HCV抗体-标记用HCV重组抗原金标粒子的复合物在膜上结合形成的。如是阴性,则检测区内(T)将没有紫红色条带。无论HCV抗体是否存在于样本血样中,一条紫红色条带都会出现在质控区内(C).质控区内(C)所显现的紫红色条带是判定是否有足够样本,层析过程是否正常的标准,同时也作为试剂内控标准。 【主要组成成分】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包被用HCV重组抗原,标记用HCV重组抗原。羊抗鼠IgG,硝酸纤维素膜,玻璃纤维; 缓冲液:成份为氯化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 25ul吸管 检测记录表 各组份的包装数量如下: 说明:不同批号试剂中各组份不能够互换使用,以免产生错误结果。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检测作业指导书 1.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定性检测标 准操作规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 2.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免疫实验室。 3.规程: 3.1标本的收集与准备: 3.2用未加抗凝剂的真空抽血管抽取静脉血2ml。 3.3标本完全凝固后才能离心,并分离血清。 3.4如试验8小时内不能完成,血清标本放2~8℃保存。 3..5标本拒收标准:严重脂血、溶血、黄疸。 4、测定原理: 本试剂盒采用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技术,将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单项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检测条组装成联合检测卡。样品加到检测卡各项加样孔后,再借助毛细作用移行至层析区,于检测区和对照区,胶体金标记颗粒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形成富聚,形成或不形成肉眼可见的胶体金颗粒反应带,从而实现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的检测,并作出存在与否的判定。 HBsAg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胶体金标记抗HBs(鼠单抗)与样品中的HBsAg结合形成复合物,再借助毛细作用复合物沿层析条向前移行,与检测线区预包被的抗HBs(鼠单抗)形成“Au-抗HBs(鼠单抗)-HBsAg-抗HBs(鼠单抗)-固相材料”夹心物而凝聚显色。游离胶体金标记抗HBs(鼠单抗)则在对照线处与羊抗鼠IgG抗体结合而富集显色。阴性标本则仅在对照线处显色。结果于30分钟内判定。 抗HBs用双抗原夹心法检测胶体金标记HBsAg与样品中的抗HBs结合形成复合物,再借助毛细作用复合物沿层析条向前移行,与检测线区预包被的HBsAg形成“Au-HBsAg-抗HBs-HBsAg-固相材料”夹心物而凝聚显色。游离胶体金标记HBsAg则在对照线处与羊抗HBs结合而富集显色。阴性标本则仅在对照线处显色。结果于30分钟内判定。 HBeAg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胶体金标记抗HBe(鼠单抗)与样品中的

丙肝核心抗原和丙肝抗体联合检测在丙肝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丙肝核心抗原和丙肝抗体联合检测在丙肝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丙肝核心抗原(HCV-cAg)和丙肝抗体(HCV-Ab)联合检测对提高丙肝患者早期感染诊断中临床价值。方法对324例临床标本同时检测HCV-cAg和HCV-Ab,并对HCV-cAg阳性标本和HCV-cAg阴性且HCV-Ab阴性标本进一步检测丙肝RNA(HCV-RNA)。结果单独检测HCV-Ab,丙肝的检出率为22.5%,联合检测HCV-cAg和HCV-Ab则丙肝的检出率为27.8%,在73例HCV-Ab阳性的标本中,HCV-cAg的阳性率达41.1%;在251例HCV-Ab阴性的标本中,HCV-cAg阳性的例数为17例,丙肝的漏诊率达 6.8%;如果以HCV-RNA检测结果为标准,则HCV-cAg与HCV-RNA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93.6%,特异性达98.3%。结论HCV-cAg和HCV-RNA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联合检测HCV-cAg核心抗原和HCV-Ab抗体是防范HCV广泛传播和诊疗的有效手段。 标签:丙型肝炎;丙肝核心抗原;丙肝抗体;丙肝RNA,酶联免疫法 根据统计显示,目前全球丙肝的感染人数约为2亿人,而我国丙肝感染率大概为3.2%[1]。约60%的丙肝感染都是无症状的,发病隐蔽,易转慢性至纤维化,所以早期正确诊断病毒感染,防止病毒继续传播尤显重要。丙肝筛查的常用方法是检测丙肝抗体,其次是检测丙肝核心抗原和丙肝RNA,HCV-RNA由于其价格昂贵限制其广泛使用;根据国内外近十几年的许多研究报道显示,HCV-cAg的灵敏度与HCV-RNA接近[2],且价格便宜,所以其使用所以其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对我院高危丙肝患者首次诊查的血清标本进行HCV-cAg、HCV-Ab 和HCV-RNA检测,分析HCV-cAg和HCV-Ab的联合检测在提高丙肝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样本来自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的消化内科、传染科、血透科、肿瘤科和急诊科等共计324例,年龄分布:16~85岁,中位年龄:42岁,其中男性:185例,女性139例,所有患者标本均为首次就诊所采集的标本。 1.2试剂和仪器丙肝抗体试剂来自厦门英科新创公司,丙肝核心抗原试剂来自湖南景达生物公司,HCVRNA核酸扩增PCR检测试剂由广州达安基因公司提供,所用内标质控品购置卫生部临检中心,达安基因DA7600荧光扩增仪PCR 一台,雅培公司I20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一台。 1.3分析检测方法丙肝抗体和丙肝核心抗原检测采用标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按全自动免疫分析仪SOP文书标准化操作,丙肝RNA检测采用DA7600荧光扩增PCR仪,所有检测都与质控品同步进行确保结果准确可靠。324例临床标本同时检测HCV-Ab、HCV-cAg和HCV-RNA;对HCV-cAg检测结果与HCV-RNA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2019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丙肝抗病毒治疗进展及临床应用考试

丙肝抗病毒治疗进展及临床应用考试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中国HCV感染具有多种基因型,其中哪种基因型的患者所占比例最多?? A.GT1b型 ? B.GT2a型 ? C.GT3型 ? D.GT6型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2 . 针对NS5B的核苷酸类抑制剂的代表药物是: ? A.达塞布韦 ? B.索磷布韦 ? C.达拉他韦 ? D.格卡瑞韦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3 . 针对下列哪个靶点的DAA药物需要关注基线耐药(RAS)情况 ? A.核苷酸类NS5B抑制剂 ? B.非核苷酸类NS5B抑制剂 ? C.NS5A抑制剂 ? D.NS3/4A蛋白酶抑制剂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4 . 含有下列哪个靶点的DAA药物禁用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 A.核苷酸类NS5B抑制剂 ? B.非核苷酸类NS5B抑制剂 ? C.NS5A抑制剂 ? D.NS3/4A蛋白酶抑制剂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5 . 针对核苷酸类NS5B抑制剂索磷布韦的描述,下面哪项是不正确的 ? A.对不同基因型的丙肝病毒都有抗病毒活性 ? B.耐药屏障高,不易产生耐药 ? C.不经过细胞色素P450代谢,药物相互作用少 ? D.索磷布韦在体内的无活性代谢产物主要经粪便排泄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6 . 下面哪项不是理想的第二代NS3/4A蛋白酶抑制剂的特点 ? A.PK稳定,每日一次 ? B.联合利托那韦提高疗效 ? C.全基因型 ? D.安全性好,药物相互作用少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7 . 含有NS3/4A蛋白酶抑制剂的DAA药物需警惕的不良反应,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ALT/AST升高 ? B.间接胆红素升高 ? C.直接胆红素升高 ? D.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8 . 含有索磷布韦的DAA药物在治疗方案选择中中需重点关注以下哪项 ? A.ALT/AST ? B.肾小球滤过率 ? C.直接胆红素 ? D.间接胆红素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9 . 全口服DAA时代,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愈率提升到()以上? ? A.70% ? B.80% ? C.90% ? D.95%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定性检测操作规程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定性检测操作规程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定性检测(Antibody to Hepatitis B Virus Core Antigen,anti-HBc/CORE) 1.检验目的 检测HBcAb主要是用于乙型肝炎的的诊断.了解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感染状况,另外还用于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2.方法原理 采用ELISA竞争法,反应板的琼脂微孔包被基因工程重组HBcAb,加入待测血液,同时单克隆抗-HBc-HRP,与抗原形成竞争结合,如待测标本中抗-HBc含量高,则抗-HBc-HRP与HBcAg结合少,加入底物TMB时显色淡,反之则显色深。 3.性能指标 此方法快速简便.特异性强.检测灵敏度度0.5ng/ml. 4.标本收集 4.1标本类型:静脉血或动脉血的血清或血浆标本均可作为检测标本(抗凝剂可用肝素钠. 枸橼酸钠.ACD.CPDA-1或EDTA,抗凝剂的质量应符合化试药品要求——化学纯或分析纯,使用的比例以厂家推荐为准);其他体液如尿液.唾液.精液.羊水.胸水.腹水.乳汁等体液可以作为检测标本,但加热灭活的血清和血库的库存血则不宜作为检测标本。 4.2标本留取:以空腹为宜,收到标本后最好立即离心留取血清或血浆(凝固血应待其充分凝固后收集血清),不能有残留的红细胞.纤维蛋白丝,使用肝素治疗的病人宜在肝素治疗前抽血。 4.3标本保存:留取的标本最好在3小时内检测,不能立即检测的应放置于2-8℃最长达14天(可以含有凝块但要密闭以防蒸发),或者-10℃最长达14天(不能反复冻融也不能含有凝块和红细胞)。 易 生物 w w w .e b i o e .c o m

4.4标本容器:盛放标本的容器必须为洁净的一次性真空采血管.玻璃试管.一次性的不同规格的塑料离心管 4.5标本外送:如涉及到需要外送的标本,必须以规定的容器(0.5ml塑料离心管)存放并密封,并根据邮寄规则和要求进行包装,运送时还要放入冰袋(2-8℃)或干冰(-10℃)由专人运送至指定地点指定接收人。 4.6拒收标本:凡与4.1-4.5所述内容不符的标本,检验人员应向临床或就诊者说明拒收标本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方案或建议。 5.分析系统 5.1分析仪器:为美国BIO-RAD公司提供的MODEL550型酶标仪,仪器校准请参见仪器操作规程。 5.2分析试剂:为上海科华公司提供的配套的HBcAb试剂盒,规格为96test/盒,2-8℃贮存,有效期12个月;在效期内使用试剂。 5.3质控试剂:为上海公司提供的配套的HBcAb试剂盒中所附带的阴.阳性对照,2-8℃贮存,有效期12个月每月一次质控小结,失控要有记录及纠正的结果。 6.操作方法 6.1每孔加入待测标本50微升。 6.2每孔加入酶结合物1滴,充分混匀,封板,置37℃孵育30分钟。 6.3手工洗板:弃去孔内液体,洗涤液注满各孔,静置5秒,甩干,重复5次后拍干。洗板机洗板:选择洗涤5次程序洗板后拍干。 6.4每孔加显色剂A液.B液各1滴,充分混匀,封板,置37℃ 孵育才15分钟。 6.5每孔加入终止液1滴,混匀。 6.6用酶标仪读数,数值取波长450nm(建议使用双波长的酶标仪比色,参考波长630nm),先用空白孔校零,然后读取各孔OD值。 易 生 物 w w w .e b i o e .c o m

综述(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免疫治疗 何力、杨艳丽、杨建鸿、付臣东、施克雯 (遵义医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教改班) 【摘要】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慢性乙型肝炎已成为全球性的严重卫生问题。至今,尚无特效药用于治疗乙型肝炎携带和乙型肝炎。现有的抗病毒药物虽然可显著抑制HBV复制,却不能完全清除体内的闭合环状DNA,难以持久恢复患者的抗病毒免疫功能,导致HBsAg长期的存在,因此,要实现HBsAg血清的转化,清除患者体内的闭合环状DNA,必须依赖患者特异性抗病毒免疫能力的恢复,本文将对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治疗的研究与运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肝炎病毒免疫治疗 Chronic hepatitisb antiviral immunotherapy He Li, ,Yang Yan-li,Yang Jian-hong, FU Cheng-dong, Shi Ke-wen (Zunyi medical college class of 2015 clinical medical teaching reform class) 【Abstract】Hepatitisb is an infectious disease, serious harm human health of chronic hepatitis b has become a serious global health problem. Carry up to now, there is no specific treatment for hepatitisb and hepatitis b. Existing antiviral drugs can significantly inhibit HBV replication, but not completely eliminate the closed circular DNA in the body, to restore the patient's antiviral immune function, lead to the presence of HBsAg long-term, therefor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onversion of HBsAg in serum, removal of patients with closed circular DNA in the body, must rely on patients with specific antiviral immunity ability recovery, this paper will study of immune therapy of chronic hepatitisb and application were reviewed. 【Key words】Chronic hepatitisb virus hepatitisb immune therapy 病毒性肝炎是由一组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病变的一种常见传染病。目前已证实引起病毒性肝炎的肝炎病毒有甲型(HAV)、乙型(HBV)、丙型(HCV)、丁型(HDV)、戊型(HEV)以及庚型(HGV)这六种。其中乙型肝炎(HB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