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

合集下载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

生猪的软脚不用愁入冬以来,不少农民朋友对我说,养的生猪先天还好,第二天在栏里就突然站不起来了,强迫起立,跛行严重,但食欲一般正常。

问这是什么原因?有什么办法治疗?生猪软脚,有多种情况,需根据病因对症治疗。

笔者根据临床观察总结,认为主要有如下3种疾病:生猪风湿症风湿症是生猪冬春季节的常见病。

饲养管理不良、猪舍潮湿、生猪长期受风寒侵袭或长期生活在潮湿环境中时,容易在受寒受潮、天气变冷之后突然发病。

肌肉风湿,触压患部肌肉疼痛,病猪表现痛苦尖叫。

四肢关节风湿,则患病关节肿胀、疼痛,起立行走困难,开始运步时,跛行明显;随着运动量增加,跛行症状减轻,跛行还可出现转移,有时在前肢,有时在后肢,或左右肢互相转移。

遇到这种情况,可采用如下方法治疗:①针刺百会、三台、七星、追风、寸子、大胯、涌泉、滴水等穴位。

②局部涂擦酒精、松节油或进行热敷;将酒糟炒热,装入布袋敷患部;或醋炒麦麸、糠壳,热敷患部。

③内服水杨酸钠与小苏打各2~3次,1日2次;或静脉注射水杨酸钠2克,1日1~2次。

④五加皮50克、银花藤120~180克煎水服,或鸡血藤150克煎水服,连用7~10天。

⑤当归15克,川芎1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桂枝7克,独活10克,羌活10克,茴香10克,红花5克,乳香7克,没药7克,甘草5克,煎水后,候温加白酒30毫升内服,1日1刘,连服3~5剂。

以上剂量可根据病情及猪体大小适当增减。

母猪瘫痪母猪瘫痪常发生在产前及产后不久。

怀孕后期母猪对钙、磷等矿物质的需要量增加,后肢负担增大,母猪分娩后,大量血钙与血塘随乳汁排出。

这段时间,如果饲喂精料过多,而矿物质供应不足,容易发此病。

母猪年老体弱、缺乏运动、分娩过度紧张、产后大脑抑郁或受寒冷刺激,也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母猪发病后,伏卧地上,后肢站立困难,强行起立,步态不稳,后躯摇摆,随着病情发展,最后完全不能起立。

病猪精神萎顿,反射减弱,食欲减少,体温略低,呼吸缓慢,甚至处于昏睡状态。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金标法)SOP【检验原理】本试剂使用包被HCV混合抗原和免疫HCV抗体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另外用胶体金标记HCV混合抗原,应用免疫层析双抗原夹心法原理检测人血清中的HCV抗体。

当待检标本中含HCV 抗体时,该抗体与金标抗原形成”抗体-金标抗原复合物”,并在层析作用下向前移动,与包被抗原形成“抗原-抗体-金标抗原复合物”,出现一条肉眼可见的紫红色沉淀线(检测线,T),包被膜上还有一条控制反应过程的质控线(C),根据质控线是否出现判断检测是否有效:根据检测线是否出现,判断待测标本中是否含有HCV 抗体。

【主要组成成份】HCV混合抗原(固相金标物),包被HCV混合抗原(固相有检测线),免疫HCV抗体(质控线)。

【样本要求】取静脉血,静置使其自然收缩,离心得血清。

血清样本2-8°C冰箱存放最好不超过3天,若不能及时检测应-20°C冻存。

【检测方法】测试条把测试条和样本预先平衡至室温(20~30°C)。

在没有准备好之前,不可撕开铝箔袋,测试条打开包装后需在1小时内使用(湿度:20%~90%)。

1、打开铝箔袋,取出测试条,放在台面上。

2、用吸管加一滴(约25μL)样本于测试条指示箭头下端的加样处。

3、随即滴加2滴样本稀释液(约100μL)4、10~20分钟观察结果,20分钟后结果无效。

测试卡把测试卡和样本预先平衡至室温(20~30°C)。

在没有准备好之前,不可撕开铝箔袋,测试卡打开包装后需在1小时内使用(湿度:20%~90%)。

1、打开铝箔袋,取出测试卡,放在台面上。

2、用吸管加一滴(约25μL)样本于测试卡S孔内。

3、随即滴加2滴样本稀释液(约100μL)到测试卡上的D孔内。

4、10~20分钟观察结果,20分钟后结果无效。

HCV检测

HCV检测

产品名称】通用名称: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英文名称:Rapid Gold Immuno-assay Test for HCV-Ab【包装规格】20人份/盒【预期用途】本试剂盒定性检测待测血清或血浆样本中可能存在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在临床诊断中作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方法。

【检验原理】本试剂盒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原理,在硝酸纤维素膜的T线包被重组丙型肝炎病毒抗原,在C线包被兔抗HCV抗体,在金标垫上包被胶体金标记的重组丙型肝炎病毒抗原。

定性检测血清(浆)样本中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检测阳性样本时,样本中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可与胶体金标记的重组丙型肝炎病毒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由于层析作用复合物及样本在硝酸纤维素膜内部向前流动。

当复合物经过T线时与包被的重组丙型肝炎病毒抗原结合,形成“Au-HCV Ag-HCV Ab-HCV Ag”而凝集显色。

剩余的胶体金标记重组丙型肝炎病毒抗原与C线处包被的兔抗HCV抗体结合而凝集显色,检测阴性样本时,样本中不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致使不能形成免疫复合物,则只能在C线处显色。

【主要组成成份】1.检测卡:1人份/袋×20T,检测线包被重组HCV-Ag、质控线包被兔抗HCV抗体、金标垫上固定胶体金标记的重组HCV-Ag。

2.说明书:1份【储存条件及有效期】4~30℃干燥避光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

湿度60%以下时,开封1小时内使用,湿度60%以上时,开封即用。

【样本要求】血清样本按常规方法由静脉采集。

血浆样本可采用肝素、柠檬酸钠、EDTA进行处理。

5天内测定的样本可放置4℃保存。

样本放置在-20℃至少可保存3个月。

样本避免溶血或反复冻融。

混浊或有沉淀的样本应离心或过滤澄清后再检测。

【检验方法】从铝箔袋中取出检测卡,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平置并做好样本标记。

用微量移液器取100µL(滴管加约2滴)血清或血浆样本,直接加入到加样孔(S)中。

胶体金法检测尿液HCV抗体的临床应用研究

胶体金法检测尿液HCV抗体的临床应用研究
l o w c o s t ,a n d h i g h s p e c i i f c i t y a n d s e n s i t i v i t y .M e t h o d s : T h e s e r u m a n d u r i n e s a mp l e s w e r e g o t f r o m 1 8 6 p e o p l e, w h e r e i n 3 3 c a s e s we r e i n HCV i n f e c t i o n s t u d y g r o u p a n d o t h e r s w e r e i n n o n i n f e c t i o u s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s .HC V a n t i b o d y i n t h e s e r u m a n d u r i n e wa s t e s t e d t h r o u g h
染者或患者尿液标本存在 HC V抗 体 , 可作为检测 H C V抗体 的参考标本 。
【 关键词 】 尿液; H C V 抗体; 胶体金法; 检测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0 3 6 9 . 2 0 1 3 期
【 论
著】
胶 体 金 法 检 测 尿 液 HC V抗 体 的 临床 应 用 研 究
和春 桐 , 刘宏玉, 王祯 江
( 云南省昆明市社会福利院福利 医院, 云南 昆明 6 5 0 1 0 1 )
【 摘要 】 目的 : 为寻找取样方便、 操作简便、 成本较低、 特异度和灵敏度高的 H C V 抗体检测方法。方 法 : 分别收集 1 8 6 人份血清、 尿液

丙肝抗体检测(胶体金法)原理

丙肝抗体检测(胶体金法)原理

丙肝抗体检测(胶体金法)原理丙肝抗体检测(胶体金法)原理一、背景知识丙型病毒性肝炎(HCV)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炎,也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肝病之一。

据统计,全球有约7000万人感染了丙型病毒,其中3万到5万人每年死于丙型肝炎相关疾病。

因此,对于丙型病毒的检测非常重要。

二、丙肝抗体检测(胶体金法)原理丙肝抗体检测是目前世界上常用的一种诊断丙型病毒感染的方法。

胶体金法(Colloidal gold assay)是一种免疫层析技术,也是一种常用的检测试剂盒。

该检测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可视、无需特殊设备等特点。

该方法利用金纳米颗粒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淀形成聚集而呈现不同颜色的特性,对丙肝病毒感染有敏感性、特异性的检识能力。

三、具体步骤1.标本采集:采集病人的血清标本。

2.检测卡准备:将检测卡取出。

3.标本加样:用采集的血清标本滴在检测卡的标本孔内。

4.移液盒加入显色液:用移液器将显色液滴在检测卡的移液孔内。

5.结果判读:5-15分钟后可根据颜色反应标准,对试结果进行判读。

四、结果分析1.阴性:检测卡的检测线和对照线都呈现紫色。

2.弱阳性:检测卡的检测线和对照线都呈现紫色,但检测线有浅浅的黄色。

3.阳性:检测卡的检测线呈现浅浅的黄色,在检测线下方有一条紫色的线,同时对照线依旧有紫色。

五、结语丙肝抗体检测是一种特别重要的检测方法,也是诊断丙型病毒感染的一种主要方法。

而胶体金法,则是其中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有效、简便、快速。

六、参考文献1. 王文生,刘志华. 胶体金技术及其在抗体检测中的应用[C]. 现代医学技术: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34-40。

2. 李永畅,徐妍. 胶体金法检测丙型病毒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5(12):1126-1128。

检验科传染病四项胶体金法标准操作程序

检验科传染病四项胶体金法标准操作程序

传染病四项通常指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梅毒螺旋体(Syphilis)的检测。

胶体金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的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常用于临床实验室进行这些传染病的初筛检测。

以下是检验科进行传染病四项胶体金法标准操作程序的大致步骤:1. 准备阶段:确认胶体金试剂盒的有效期、批号,并按照说明书储存条件保存。

准备必要的器材,如移液器、测试板、计时器、记录表格等。

确保操作环境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2. 样本采集:遵循相关的生物安全规程,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通常为指尖血或静脉血。

确保采血器具的清洁和无菌。

3. 样本处理:根据胶体金试剂盒的说明书,将血液样本加入特定的试剂中,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混合。

等待试剂反应规定的时长,通常为1520分钟。

4. 结果判读:在胶体金测试板上,根据对照线和测试线的出现情况判断结果。

通常,如果对照线和测试线同时出现,判定为阳性;只有对照线出现,判定为阴性;对照线不出,测试线出现,判定为无效,需要重新检测。

5. 结果记录和报告:记录检测结果,并填写检测报告。

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需要按照实验室规定进行复检,并采取相应的生物安全措施。

6. 废弃物处理:按照规定处理使用后的试剂、样本和废弃物,确保符合环保和生物安全要求。

7. 质量控制: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检查,包括使用已知阴性和阳性的质控样本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系统的准确性。

请注意,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具体的操作程序应遵循实验室的标准操作规程和胶体金试剂盒的说明书。

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说明书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说明书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胶体金法)说明书【产品名称】通用名称: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胶体金法)【包装规格】条型单人份:50人份/盒;板型单人份:40人份/盒。

【预期用途】本产品用于定性检测人血清.血浆样本中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

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很小的.具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是主要引起非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据文献报道,90%以上非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H)和25%以上急性散发性肝炎均为HCV感染所致,且35-50%的非甲非乙型肝炎发展为慢性肝炎,与肝癌的发生相关。

HCV主要传播通过血源传播,此外还可以其他方式如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家庭日常接触和性传播等。

【检验原理】本试剂采用高度特异性的抗体抗原反应原理及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分析技术,试剂含有被预先固定于膜上检测区(T)的包被用HCV重组抗原。

检测时,样本滴入试剂加样处于预包被的胶体金颗粒结合的标记用HCV重组抗原反应。

然后,混合物再毛细效应下向上层析。

如是阳性,标记用HCV重组抗原金标粒子在层析过程中先于样本中的HCV重组抗体结合,随后结合物会被固定在膜上的包被用HCV重组抗原结合,在检测区内(T)会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

这条带是包被用HCV重组抗原-HCV抗体-标记用HCV重组抗原金标粒子的复合物在膜上结合形成的。

如是阴性,则检测区内(T)将没有紫红色条带。

无论HCV抗体是否存在于样本血样中,一条紫红色条带都会出现在质控区内(C).质控区内(C)所显现的紫红色条带是判定是否有足够样本,层析过程是否正常的标准,同时也作为试剂内控标准。

【主要组成成分】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包被用HCV重组抗原,标记用HCV重组抗原。

羊抗鼠IgG,硝酸纤维素膜,玻璃纤维;缓冲液:成份为氯化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25ul吸管检测记录表各组份的包装数量如下:说明:不同批号试剂中各组份不能够互换使用,以免产生错误结果。

检验时另需准备样本收集容器和计时器。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说明书96人份试剂盒(可单分拆开)国药准字S1******* 本试剂盒采用EIA法检测丙型肝炎抗体,适用于血清或血浆标本。

所用抗原为合成多肽及基因工程抗原。

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

对肝炎的诊断、献血员的筛选等有重大意义。

【测定原理】采用EIA间接测定法,在预包被有丙肝抗原的反应孔内加入待测标本,若标本中有抗HCV,则可在微孔板表面形成抗原-抗体复合体,再与酶标抗人IgG结合,形成抗原-抗体-酶标抗体复合物,经显色系统显色后,根据OD 值判定有无HCV抗体的存在。

【使用方法】1. 每次试验设阴性、阳性对照各两孔、分别加入阴、阳性对照血清100µl,再设一孔空白对照,加样品稀释液100µl。

其余孔加入100µl样品稀释液,再加待测血清10µl。

充分混匀后,置37℃温育30分钟。

弃去孔内样品,扣干。

2. 用洗涤液注满每孔(至少300µl洗涤液/孔),勿溢出,静置5秒钟后扣干,重复5次。

3. 每孔加酶结合物100µl(空白对照孔除外),置37℃温育20分钟,同上法洗反应板5次。

4. 每孔加显色剂A液、B液各50µl,轻轻振荡后,37℃避光静置10分钟。

5. 每孔加入终止液50µl终止反应,以空白调零,在酶标仪中读取各孔O D450。

【结果判断】1. 阳性对照平均值大于1.2,实验结果有效。

2. 实验设计要求阳性、阴性对照OD值之差应大于1.2,否则本次实验无效。

3. 若阴性对照读数小于0.050时,按0.050计算。

4. 临界值(Cut off value)=阴性对照平均值+0.1。

5. 测试标本的计算值小于Cut off value则为HCV抗体阴性。

6. 测试标本的计算值等于或大于Cut off value则为HCV抗体阳性。

【注意事项】1. 从冷藏环境中取出的试剂盒应置室温平衡20分钟再进行测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
【检验目的】
定性测定人血清(浆)中的HCV抗体,用于临床术前的初筛查检测。

【实验原理】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胶体金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玻璃纤维素膜上预包被金标鼠抗人lgG抗体(anti-lgG Ab),在硝酸纤维素膜上检测线和对照线处分别包被丙肝混合抗原(Core、NS3、NS4、NS5)和人lgG抗体。

检测阳性样本时,血清样本中HCV-Ab与胶体金标记鼠抗人lgG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由于层析作用复合物沿纸条向前移动,经过检测线时与预包被的抗原结合形成“Au-anti-lgG Ab-HCV Ab-HCV Ag”夹心物而凝聚显色游离金标鼠抗人lgG 抗体则在对照线处与人lgG抗体结合而富集显色。

阴性标本则仅在对照线处显色,15分钟内观察结果即可。

【样本要求】
1、采集静脉血样本必须在无菌条件下操作,并避免样品溶血。

2、如果血清和血浆样品收集后7天内检测,样品须放在0-4℃保存;大于7天必须-20℃一下冷冻保存。

3、常规抗凝剂不影响实验结果。

4、溶血、粘稠及高指标本不适于本试剂。

含特殊物质的标本可能会导致检测结果不稳定,
在检测前须清除。

5、在标本中加0.1%NaN3不影响实验结果。

【试验方法】
测试条:
1、将待测标本从储存条件下取出,平衡至室温并编号。

2、将胶体金试纸条从包装盒中取出,打开铝箔包装袋,平置于台面上。

3、用塑料滴管加1滴(10μl)样本血清或血浆,加到试纸条指示箭头下端的加样处。

4、随即滴加2滴样本稀释液(约100μl)。

5、加样后,阳性标本可在1~15分钟内检出,建议15分钟后在最终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测试卡:
1、将待测标本从储存条件下取出,平衡至室温并编号。

2、将胶体金测试卡从包装盒中取出,打开铝箔包装袋,平置于台面上。

3、用塑料滴管加1滴样本血清或血浆,加到测试卡上的S孔。

4、随即滴加2滴(约100μl)样本稀释液到测试卡上的D孔。

5、加样后,阳性标本可在1~15分钟内检出,建议15分钟后在最终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结果判断】
阳性:试纸条/试卡在检测区和对照区位置出现两条紫红色条带。

阴性:试纸条/试卡只在对照线位置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

失效:对照区(C)未出现紫红色条带,表明不正确的操作过程或试剂盒已变质
损坏。

在此情况下,应再次仔细阅读说明书,并用新的试纸条/试卡重新测试。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应立即停止使用此批号产品,并与当地供应商联系。

注意:测试区(T)内的紫红色条带可呈现颜色深浅的现象。

但是,在规定的观察时间内,不论该色带颜色深浅,即使只有非常弱的色带也应判定为阳性结果。

【该试验方法的局限性】
本法为初筛。

任何测定阳性结果都须用其他方法,例如EIA,进一步确认。

【产品性能指标】
符合《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胶体金法)制造检定规程》要求。

【注意事项】
1、本试纸条/试卡仅用于体外诊断试验。

仅用于人血清或血浆,其他体液和样品可能得不到
准确的结果。

2、实验环境应保持一定湿度,避风。

避免在过高的温度下进行实验。

3、试剂从包装中取出后,应尽快进行实验,避免放置于空气中过长时间,导致受潮。

4、试剂可在室温下保存,谨防受潮。

低温下保存的试纸条应平衡至室温方可使用。

5、对于那些含有感染源和怀疑含有感染源的物质应有合适的生物安全保证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