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脑电双频谱指数
脑电双频指数bis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人机交互
通过脑电双频指数,实现人机交互,开发更为智能的设备和 应用。
脑机接口
利用脑电双频指数作为通讯接口,实现人脑与计算机或其他 设备的直接信息交流,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03
脑电双频指数与其他神经生理指标的比 较
脑电双频指数与心率变异性的比较
脑电双频指数和心率变异性都是非侵入性的生物标志物,可以反映个体的应激和 自主神经功能状态。
Bis是基于脑电信号的频率和功率谱分析得出的,可以反映大 脑神经元的电活动,从而评估个体的疲劳、觉醒或应激状态 。
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Bis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基础研究、算法开发、仪 器研制和临床应用等。
Bis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临床医学、航空航天、 军事、自动化驾驶等领域,用于监测和评估个体的疲劳、 觉醒或应激状态,提高工作质量和安全性。
3
脑电双频指数的监测可用于指导麻醉和镇静药 物的合理使用,从而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 发生。
对脑电双频指数应用前景的展望
脑电双频指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可以应用于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疾病的 病人,以及不同类型手术的麻醉。
未来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探讨脑 电双频指数与其他生理信号的关系,
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价值。
脑电双频指数和心率变异性在反映自主神经功能方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脑电 双频指数在反映应激反应方面更为敏感。
脑电双频指数与皮电反应的比较
皮电反应是一种生理指标,通过测量皮肤电阻变化来评估个 体的情绪和认知状态。
脑电双频指数在反映情绪和认知方面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可 靠性。
脑电双频指数与其他神经生理指标的比较
02
脑电双频指数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脑电双频指数BIS

汇报人:
2023-11-30
目录
• BIS基本概念与原理 • BIS监测设备与方法 • 临床应用中BIS指导意义 • BIS在各类手术中应用实例分析 • BIS监测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总结:提高BIS监测效果,保障患者
安全
01
BIS基本概念与原理
BIS定义及作用
定义
脑电双频指数(BIS)是一种用于监测麻醉深度的脑电 图参数,通过处理原始脑电图信号,提取其中的双频指 数,反映大脑皮层的兴奋或抑制状态。
镇静深度评估及调整策略
01
镇静深度评估
BIS可实时监测患者镇静深度,帮助医生判断患者 是否处于适宜镇静状态,避免镇静不足或过度。
02
调整策略
根据BIS监测结果,医生可及时调整镇静药物剂量 ,确保患者维持稳定、安全的镇静水平。
肌松效果判断及优化方案
肌松效果判断
BIS可反映神经肌肉阻滞程度,协助医生判断肌松 药物效果,确保手术过程中肌松充分、有效。
心脏外科手术中BIS应用案例分享
评估心肌保护效果
在心脏外科手术中,BIS可用于评 估心肌保护效果,以确保手术过 程中患者心脏功能得到最大程度
的保护。
指导液体管理
根据BIS监测结果,医生可以调整 患者的液体管理策略,以维持稳定 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减少术后并发症
BIS监测有助于减少心脏外科手术后 的并发症,如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等。
并发症预防
分享预防和处理BIS监测 相关并发症的经验,保障 患者安全。
患者配合度
探讨提高患者对BIS监测 的配合度,确保监测顺利 进行。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
关注BIS监测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趋势,如多模态监测等。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脑缺血中的应用讲课文档

双侧方差分析显示,无论是同时夹闭双侧颈内动脉或是夹 闭其中任何一侧,BIS值变化均反应为全脑缺血,因此说 明BIS在诊断具体大脑哪一侧受到缺血损伤时并无特殊意 义。
此实验更加证实了上一个实验的同一结论。
左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麻醉记录
•
• Kodaka M, Nishikawa Y, Suzuki T, et al. Does bilateral bispectral index monitoring (BIS) detect the discrepancy of cerebral reperfusion during carotid endarterectomy? [J] J Clin Anesth, 2009, 21(6): 431-434
• 当出现在夹闭中有一侧BIS值较夹闭前升高,也许是大脑 交通支或侧值循环建立良好而出现的现象。
4、体位改变
• 体位改变也影响到大脑的血流量,头低位时大脑 血流量增加,头高位时血流量减少。
头平位
• 全麻患者 保持各体位 15min
结果 BIS高位>BIS平位>BIS低位
Kaki AM, Almarakbi WA. Does patient position influence the reading of the bispectral index monitor? [J] Anesth Analg, 2009, 109(6): 1843-1846.
说明:卡普兰Meier(迈耶)生存曲线:A 图:临床指标预测预后较好与较差实验组--B图:BIS值检测预测预后良好的和预后较 差组
BIS 值与MAP 相关系数r = 0. 681、P <0. 01, r> 0. 5, 两者呈显著正相关, 相关性良好 BIS 值与MAP 相关系数r = 0. 666、P < 0.01, r> 0. 5, 两者呈显著正相关, 相关性良好,
脑电双频谱指数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现状

BIS值与麻醉深度:BIS值越高,麻醉深度越 浅;BIS值越低,麻醉深度越深。
临床应用:BIS在临床麻醉中用于监测麻醉深 度,指导麻醉药物的用量和调整麻醉方案。
测量方法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是一种通 过测量脑电活动 来评估麻醉深度 的方法。
01
脑电双频谱指 数可以预测麻 醉并发症的发
生
03
脑电双频谱指数 可以指导麻醉剂 量的调整,降低 并发症的发生率
02
脑电双频谱指 数可以监测麻 醉深度,及时 发现异常情况
04
脑电双频谱指数 可以预测麻醉苏 醒时间,提高麻
醉安全性
3
脑电双频谱指数在临 床麻醉中的应用挑战
技术难点
信号采集:脑 电信号微弱, 容易受到干扰
演讲人
目录
壹
脑 电 双 频 谱 指 数 简 介
贰
中脑 的电 应双 用频
谱 指 数 在 临 床 麻 醉
叁
中脑 的电 应双 用频 挑谱 战指
数 在 临 床 麻 醉
肆
中脑 的电 应双 用频 前谱 景指
数 在 临 床 麻 醉
1
脑电双频谱指数 简介
概念及原理
脑电双频谱指数(BIS):一种通过监测脑电 活动来评估麻醉深度的指标。
安全。
02
预测术后认知功 能障碍:脑电双 频谱指数可以预 测术后认知功能 障碍的发生,有 助于采取预防措 施,降低术后并
发症的风险。
03
评估镇静药物效 果:脑电双频谱 指数可以评估镇 静药物的效果, 为临床用药提供
参考。
脑电双频指数(BIS

BIS
MAIN MENU PREVIOUS MENU
ECG 1
WAVEFORM 2
WAVEFORM 3
Jumps to waveform submenu to setup waveform position
MAIN MENU
SPECTRA SETUP RESUME
BIS SPECTRA WAVEFORM ON/OFF
脑电双频 指数监测
B不受肌松水平、 肌电活动的影响
C无需测试患者 对刺激的反应
Your company slogan
BIS数值的临床意义
深度镇静 深度镇静 中度镇静 清醒
20
爆发性抑制 清醒可能性很小, 对声音刺激无回应 高声命令或轻微 刺痛/摇晃有回应 可回应正常声音
60 80 100
Your company slogan
身体的运动
Your company slogan
新技术疗效判定标准
成功标准: 监测数据准确,指导镇静药物使用,减少机 械通气时间,避免镇静麻醉药物过量;
失败标准: 监测干扰,出现伪迹,监护质量差,不能 解释数据。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脑电双频指数(BIS)监 测
技术简介
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 ral index , BIS) 是将脑电图的功率和频率经双频分析作出的 混合信息拟合成一个最佳数字,用0~100 分度表示
Your company slogan
BIS在国外的应用概况
BIS(脑电双频指数)是1996年被美国 FDA批准作为惟一用于检测麻醉效果的手 段 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麻醉深度监测和意识状 态的评价,指导ICU病房的镇静用药、镇静 评分、控制镇静深度,预判及判断脑死亡、 评价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
脑电双频指数bis

人机交互与智能穿戴设备
人机交互
脑电双频指数可以用于实现基于大脑活动的控制,提高人机 交互的效率和便捷性。
智能穿戴设备
脑电双频指数可以与智能穿戴设备结合,实现健康监测、认 知训练等功能。
04
基于脑电双频指数的特定研究
情绪识别与调节
总结词
准确识别、有效调节
详细描述
脑电双频指数bis能够实时监测大脑的电活动,从而准确地识别出各种情绪状态,如愉悦、悲伤、愤怒等,为 个体提供及时的情绪反馈。同时,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和情绪调节训练,脑电双频指数bis还可以帮助个体有效 调节情绪,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脑电双频指数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目前,脑电双频指数已经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 究。在研究领域,研究者们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技术,以 提高脑电双频指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随着大数据 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脑电双频指数的机器学 习和深度学习算法也在不断发展,为更加精准地评估大脑 状态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未来,脑电双频指数将继续在神 经科学、临床医学、心理学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 对大脑的认识和应用提供更多的支持。
高灵敏度与实时性技术需求
要点一
总结词
优化算法和硬件设备,提高bis的灵敏度和实时性。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针对现有bis技术在灵敏度和实时性方面的不足,研究 新型的信号处理算法和优化硬件设备。探讨如何提高 bis对微弱信号的捕捉能力和实时反应速度,为实际应 用场景中的快速、准确的脑电信号处理提供技术支持和 解决方案。
详细描述
脑电双频指数bis通过对睡眠过程中大脑电活动的监测 和分析,能够实时评估个体的睡眠质量,包括睡眠深度 、睡眠周期、睡眠效率等。同时,脑电双频指数bis还 可以为个体提供针对性的睡眠改善建议和策略,帮助个 体提高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脑电双频指数bis

睡眠质量的评估
睡眠质量评估标准
脑电双频指数可帮助研究人员评估个体的睡眠质量,包括睡眠的深度、稳定性、连续性等方面,进而 分析睡眠质量与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
影响因素
通过分析脑电双频指数,可以研究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如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
睡眠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标准
脑电双频指数可帮助医生对睡眠障碍进行 诊断,包括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不宁腿综合症等,通过分析脑电双频指数 的变化,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睡眠障碍以及 障碍的类型和程度。
《脑电双频指数bis》
2023-10-30
contents
目录
• 脑电双频指数概述 • 脑电双频指数的测量与计算方法 • 脑电双频指数在麻醉监测中的应用 • 脑电双频指数在睡眠研究中的应用 • 脑电双频指数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研究展望与挑战
01
脑电双频指数概述
定义与意义
• 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是一种通过分析脑 电波来评估麻醉或镇静深度的指标。它综合了α、β、γ和δ波 的频率和幅度信息,以提供一种相对客观和量化的评估方法 。脑电双频指数在临床麻醉和镇静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被 认为是评估麻醉深度和镇静水平的可靠指标之一。
傅里叶变换
将脑电信号从时域转换到 频域,以便分析其频率成 分。
双频谱分析
对脑电信号的功率谱和相 位谱进行分析,以获取其 频率特性和相互关系。
特征提取
从双频谱分析结果中提取 与脑状态相关的特征,如 能量分布、相位稳定性等 。
bis计算方法及其算法优化
bis定义
脑电双频指数(Bis)是脑电 信号中α波(8-12Hz)和β波
VS
治疗评估
脑电双频谱指数测量仪技术参数

脑电双频谱指数测量监护仪技术参数1.系统组成:市场主流品牌,原装进口。
2.提供耗材清单及供货价格表★3.麻醉深度监测:实时监测BIS指数范围100~0(从完全清醒~无脑电信号)显示实时患者镇静、催眠程度。
4.信号质量指数(SQI):范围0~100,实时监测记录信号质量。
5.肌电信号:肌电70~110HZ,实时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6.同屏脑电波显示功能:支持双导脑电图同屏显示,实时原始脑电波形及波形趋势描记。
7.爆发性抑制比率(SR):范围0~100%,实时监测记录,为过深麻醉和镇静提供定量参考数据,保证麻醉安全。
8.实时观察脑电双频谱指数的变化趋势,显示整个麻醉过程中患者镇静、催眠程度的动态变化。
9.报警限制功能:可调设高、低限报警数值。
★10.趋势平滑率:提供三种平滑率选择:10,15和30秒,满足不同科室,不同患者状态BIS的监测要求。
11.系统自检功能:主机、数据转换器、传感器顺序自检。
12.数据导出接口:一个RS232端口,两个USB端口(A型和B型)。
13.显示窗口尺寸和类型:彩色触摸屏≤ 6.6英寸。
14.额肌电(EMG)及趋势图15.BIS波形显示、16.自动监测阻抗功能17.事件标记功能18.肌松监测柱状图显示19.快速反应时间2-6秒(直接针对每一个个体)20.意识恢复的临床反映水平----麻醉深度监护仪系统的BIS指数能反映皮层和皮层下电活动,能较好的预测到意识的恢复,与临床情况一致。
肛肠压力检测仪主要技术参数1、独立式可自由移动台车,模块化数字主机及数字接口,可和任意计算机进行数字连接2、进口新型专用灌注式压力传感器,使用寿命长,不易堵塞3、灵敏度: 25μV/mmHg(5V电源)4、灌注压力范围: 4—10psi,可设置5、灌注泵加压自动恒压控制,数字显示6、配灌注压力表头,灌注压力数字、表头双显示,有过压保护功能7、 2.0L医用聚碳酸酯灌注源,密封性好4.5 灌注系统带泄漏检测、保护功能8、 9腔带柱状囊球测压导管(分成人型、儿童专用型两种)9、柱状囊球(分成人型、儿童专用型两种)10、肛肠测压软件包(可免费升级)11、具备下列检测项目:●直肠静息压力●肛管静息压力●肛门最大收缩压、最大收缩时间●肛管、直肠排便压●直肠肛门反射(RAIR)●肛管功能长度●直肠感觉阈值●直肠蠕动波●肛管蠕动波12、提供耗材清单及供货价格表插件式病人监护仪招标参数1、模块化、插件式监护仪,≥17寸彩色TFT显示屏,彩色高分辨率≥1280×1024,≥8通道显示;2、主机、显示屏和插件槽一体化设计,主机插槽数≥5个,可外接辅助插件箱方便升级;3、基本功能模块监测心电、呼吸、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脉率及双通道体温;4、模块可以掉电保存24小时的趋势数据,方便病人转移,实现病人信息的无缝转移;★5、可选择3/5/12导心电测量,12导心电测量必须通过10根心电导联线获得真实的12导心电波形;6、心电算法具备≥20种心律失常分析事件;7、血氧饱和度监测采用具备国家专利的抗运动及抗弱灌注监测技术,显示PI 灌注指数,可在运动、弱灌注等状态下均可准确测量;8、配备双通道有创血压(IBP)监测,支持IBP波形显示的多通道叠加以便观察心脏瓣膜病变等情况,可实现PPV及PAWP参数的监测;★9、可升级PICCO2微创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模块(含一个PiCCO微创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模块及一个ScVO2中心静脉氧饱和度监测模块),可测胸内血液容积(ITBV/ITBVI),血管外肺水(EVLW/EVLWI),中心静脉氧(ScVO2),可综合评估重症患者的心脏功能及氧供和氧耗情况等(需提供省内三甲医院真实装机用户名单);10、可升级美国Covidien公司全球金标准的脑电双频指数(BIS)技术,可同时进行病人左右双侧大脑意识深度的监测,量化表示病人意识深度,帮助医生完美把握病人双侧大脑的意识深度,辅助昏迷及镇静患者的治疗;11、具备他床观察功能,无需中央站即可进行隔床跨室观察其他联网床位监护信息;★12、具备可充电的内置锂电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S临床应用(人员掌握情况)
我科人员均已熟练掌握BIS监测的准备、设施、监测、 分析应用指导临床麻醉
向上级医院学习、交流获得指导和支持(南京军区总医 院杨建军教授)。
目前我院已开展30余例各类BIS监测
BIS临床应用(军区总院杨教授指导)
我院现有设备两套(与现有监护仪配套)
BIS临床应用(在我院的应用情况)
手术患者的BIS值范围: BIS监测提供了一种可靠、客 观的麻醉深度分析依据,可以为麻醉医师个体化管理提 供指导,降低了麻醉风险。用BIS监测可以减慢丙泊酚 的给药速度,减少药量,显著地改善恢复质量BIS值控 制在45~60之间
ARDS患者的BIS值范围:60~70
BIS临床应用(减少麻醉剂使用量)
(优选)脑电双频谱指数
技术简介
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 ral index , BIS)
(BIS)是将脑电图(EEG)的功率和频率经 分析得出的混合信息拟合成的一个数字,用0 ~100表示。数值越大,患者越趋于清醒。 BIS能反映大脑皮质的功能状况,已被认为是 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的敏感,准确的客观指标
利用BIS可能达到最佳麻醉深度。 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目前也有一些资料表明,麻
醉剂可能存在神经毒性作用,特别是对发育中的大脑。 衰老的神经元或缺血神经元也易受麻醉剂毒性作用影响。
BIS临床应用(苏醒加快)
许多研究证实应用BIS可加快苏醒速度表现在拔管时间 缩短。
如在麻醉最后15minBIS维持在60-75,拔管时间会进 一步缩短。
BIS可监测吸入及静脉麻醉(除氯胺酮)深度 无BIS:间接指标: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体动,流
泪,出汗。 有BIS:可根据BIS值来调整麻醉剂的用量
BIS临床应用(术中知晓)
术中知晓是指术后对全麻期间所发生的事件可以回忆。 通常伴有无助、恐惧、疼痛感觉。术中知晓常伴有创伤 后应激紊乱。
发生率0.1-0.2%。高危人群可高达1%。
BIS临床应用(预防和避免术中知晓)
Myles et al
2463例高危患者
BIS指导全麻
常规全麻
发现 术中知晓发生率降低82%
BIS临床应用
BIS可平衡麻醉与血流动力学管理
例如 在没有bis之前,当出现高血压时,可能首先会加深麻 醉,其实此时麻醉并不浅。Bis监测即可轻松判断出高血压 原因,如麻醉足够深,即可使用血管扩张剂治疗。
可以减少全麻药的使用量、降低对呼吸抑制 的程度、减少影响操作的体动、有效消除 术中知晓、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适应症
机械通气患者使用镇静肌松剂,评估镇静 深度,指导合理用药,防止镇静过度;
全身麻醉患者评估麻醉深度; 昏迷患者评估。
无痛胃肠镜、无痛分娩麻醉深度检测和指导
禁忌症
本身仅为一监测手段,无任何有创操作 无明显不良反应,无明确禁忌症
BIS在国内外的应用概况
BIS(脑电双频指数)是1996年被美国 FDA批准作为惟一用于检测麻醉效果的手 段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麻醉深度监测和意 识状态的评价,指导ICU病房的镇静用药 、镇静评分、控制镇静深度,预判及判断 脑死亡、评价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
BIS监测技术是三级医院重症医学科重点专科可
选技术项目
已经在多数三级医院手术室和ICU开展,技术成 熟,并获得相关部门认可,有收费标准。
BIS在周边医院的应用概况
常州一院,常州二院,溧阳人民医院,已常
规开展手术室和ICU内BIS监测,技术成 熟
我市中医院等其他医院尚未开展此项目
BIS 监测的临床意义
术是将脑电波(EEG)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来反映认知功能水平。BIS 量化了EEG图 象,量化了麻醉。使用BIS指导麻醉,提 供了客观、安全可靠的监测镇静的方法
BIS临床应用(在我院的应用情况)
BIS临床应用(在我院的应用情况)
BIS临床应用(在我院的应用情况)
BIS临床应用(缩短PACU停留时间)
Johansen et al发现可缩短PACU停留时间15min。 Gan et al 发现到达PACU,较高比例患者已基本清醒
且定向力恢复,5min时50%患者清醒且定向力恢复。
BIS临床应用(院内无痛术)
在无痛胃肠镜,无痛人流中的应用
BIS指导丙泊酚麻醉可改善麻醉给药,改善术后恢复, 早清醒节省费用。
BIS监测方法 电极放置 前先用酒精清洁皮肤,干 燥后将BIS监测的4个电 极,分别
放置于前额中心,鼻上 (两内眦连线)5cm,太 阳穴区(眼角和发线之 间),一侧眉弓平行上部, 以上电极以前额中心沿左 侧或右侧均可
BIS监测数值意义
BIS数值的临床意义
ICU患者的BIS值范围:BIS是更为即时,客观,量化 的镇静评价指标。通过BIS可望用最小的镇静药物剂量 达到最佳的镇静效果,一般情况下BIS宜控制在70~ 8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