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根治术手术记录
术前讨论记录

术前讨论记录时间:2019年10月09日16时47分地点:外一科病区医生办公室参加人:主任医师xx,副主任医师xx,副主任医师xx,主治医师xx,住院医师xx主持人:xx副主任医师内容:38床患者xx术前讨论会病例报告:xx医师患者xx,男,55岁,农民,住院号303318;于2019年09月27日08时53分因"发现肛周肿物半年"门诊入院,已住院12天。
6半年前发现肛门右侧有一肿物脱出,并疼痛,大便次数增多,难解,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未治疗;现觉包块增大,疼痛加重,大便困难,今到我院要求手术治疗,门诊以"直肠肿瘤"收住我科。
发病来神志清,精神可,饮食睡眠尚可,体重减轻约5KG。
查体:T36.1℃P89次/分R20次/分BP13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一般,体型中等。
神志清,精神可,贫血貌,步入病房,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无黄染,皮疹,出血点。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腹部平坦,腹软,无腹壁静脉曲张,无肠型,左下腹部深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触诊肋下未及,莫菲氏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未闻及血管杂音,双肾区无叩痛。
肛门外观整齐,指诊直肠未端可触及肿物,菜花样,质硬,活动度差,指套带血。
肠镜检查示1 结肠息肉。
2 直肠粘膜病变。
腹部增强CT示1. 肝右叶低密度影,血管瘤可能性大;2. 直肠末端占位性病变可能,请结合镜检在局麻下取活检,报告为粘液腺癌。
拟诊讨论:入院诊断:直肠癌。
诊断依据:1、主诉,发现结肠肿瘤半年余。
2、体格检查:腹平,肝肋下未见,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及胃肠型,腹无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正常,移动性浊音阴性。
指诊直肠未端可触及肿物,菜花样,质硬,活动度差,指套带血。
3.辅助检查。
诊断明确,无须鉴别。
诊疗计划:1、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输血前九项、凝血四项等术前检查;2、积极肠道准备;3、向家属详细交代病情,做好医患关系沟通;4、积极术前准备,拟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
外科常见手术记录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与剥脱术】麻醉起效后,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于腹股沟韧带下方3~4cm处,以卵圆窝为中点作一与腹股沟韧带平行的斜切口,长约6cm。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浅筋膜,显露卵圆窝,解剖大隐静脉与股静脉汇合处。
解剖出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及股内、外侧静脉,分别予以结扎切断。
游离大隐静脉至与股静脉交界处,在距股静脉0.5~1cm处结扎并钳夹大隐静脉。
近端双重结扎,远端用止血钳暂时钳夹等待剥离。
将大隐静脉远端用蚊式钳钳夹牵开管口,插入静脉剥离器,暂用丝线结扎控制出血,将剥离器向小腿方向慢慢推进。
当剥离器进至内踝上方后,于该处切一小口,分离切断大隐静脉,远端结扎,近端则结扎于剥离器上。
然后向上拉出剥离器,将大隐静脉慢慢抽出。
在严重曲张的大隐静脉分支处仔细切开皮肤,在皮下作潜行分离,结扎切断交通支,将曲张静脉充分剥离切除。
术毕。
【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麻醉起效后,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取右肋缘下斜切口,长约7厘米。
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前鞘、钝性分离腹直肌、切开腹直肌后鞘及壁腹膜,护皮进入腹腔。
探查腹腔见腹腔内无明显腹水及渗液。
胆囊充血、肿胀,大小约为8×4cm,胆囊内可扪及数枚结石,胆囊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
胆总管增粗,直径约1.0厘米,胆总管内未扪及明显结石,肝脏、胰腺未见异常,根据术中探查情况,决定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
分离胆囊周围粘连,沿胆囊的底部及两侧,距肝床1厘米处切开胆囊两侧浆膜,自胆囊底部向胆囊颈方向,将胆囊从胆囊床上逐步游离。
剪开胆囊三角区上腹膜,钝性分离,显露胆囊管与胆总管,距胆总管0.5厘米处切断胆囊管使胆囊完整摘除,胆囊管残端分别结扎与贯穿缝扎各一次,胆囊床彻底止血后用丝线间断缝合关闭。
在十二指肠上缘纵行切开胆总管,用胆道镜探查,胆道内未见结石。
缝闭胆总管上切口。
在Winslow孔处放置腹腔引流管一根引流。
术野内仔细止血,检查器械敷料对数后,逐层关腹。
直肠癌手术记录

手术顺利,麻醉满意,生命体征平稳,出血约100ml,术后安返病房。
医师签名
腔镜下行直肠癌手术记录模板手术记录(一)Dixon术式
姓名:性别:男年龄:74岁
术前诊断:1、直肠上段癌2、心律失常3、左肾囊肿4、左侧3-9肋骨陈旧性骨折5、结直肠多发息肉直肠上段癌2、心律失常3、左肾囊肿4、左侧3-9肋骨陈旧性骨折5、结直肠多发息肉
直肠癌病历书写模板范文

直肠癌病历书写模板范文病历书写模板范文:直肠癌病历患者基本信息:姓名:XXX性别:男年龄:XX地址:XXX联系方式:XXX手术情况:直肠癌,距肛门 10-12cm。
行直肠癌根治术阑尾切除术 (保肛,用肛肠吻合器,术中用 5-FU 缓释剂)。
病理报告:直肠中分化腺癌 (分化 I-II 级)。
溃疡型。
大小 320.5cm。
侵润肠壁全程。
肝脾,肠系膜根部,结肠,小肠均未见明显异常。
术后恢复情况:现大便仍见血,但血色素正常。
1 日前已服白药。
白血球 3.0。
护理记录:患者今日出现发热,体温 37.5°C,伴有咳嗽,请及时给予处理。
患者今日进食量较少,建议加强营养食疗餐。
患者目前精神状态良好,但有时会情绪低落,需要加强心理护理。
患者术后需进行化疗,但目前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需要对症治疗。
注意事项:直肠癌化疗后身体比较虚弱,应注意加强营养,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患者术后需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进行化疗、放疗等治疗措施,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重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抗癌决心。
护理记录:患者今日进食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请及时给予处理。
患者今日生命体征平稳,但出现腹胀症状,可能是由于化疗引起的副作用,请及时联系医生进行处理。
患者目前精神状态良好,但有时会情绪低落,需要加强心理护理。
医生医嘱:建议患者定期进行化疗、放疗等治疗措施,同时加强营养,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注意事项:直肠癌术后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排便困难、脓血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给予处理。
护理记录:患者今日生命体征平稳,但出现排便困难症状,请及时给予帮助。
患者今日出现脓血便,可能是由于化疗引起的副作用,请及时联系医生进行处理。
患者目前精神状态良好,但有时会情绪低落,需要加强心理护理。
医生医嘱:建议患者定期进行化疗、放疗等治疗措施,同时加强营养,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注意事项:直肠癌术后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排便困难、脓血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给予处理。
腹腔镜辅助经腹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Dixon术)

手术后情况:生命体征稳定,安全返回病房,术后严密监测病情,常规抗感染、补液支持处理,切除之标本家属过目后送病理检下腹横切口长约6cm,切开入腹,于肿瘤上方15cm处结扎切断结肠边缘血管,离断结肠,消毒、防护残端。
6.于肿瘤下方以大直角钳夹闭直肠,下组扩肛直至四指,以0.2%甲硝唑液冲洗远端直肠腔,于肿瘤下方3cm,以国产弧形切割吻合器关闭直肠,近段离断,移出标本。盆腔冲洗,严密止血。
7.再次消毒后,修剪近断端乙状结肠残端,缝制荷包线,置入直径31.5mm吻合器钉砧头,收紧荷包线,打结于中心杆;将吻合器自肛门置入,中心杆自闭合线后方穿出,结合钉砧头中心杆,调整近段肠管系膜方向,旋紧吻合器,击发并压迫15秒,旋松吻合器,旋转退出吻合器,检查切除圈完整,结肠充气试验检查吻合口无泄漏。
手术步骤:核对患者无误,麻醉后,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
1.自右下腹部开放造气腹作为主操作孔,依次穿刺脐下方、右侧腹、左侧腹,分别建立10mm观察孔以及2个5mm次操作孔,探查如“手术中所见”描述,取头低脚高20度,右侧低位20度,拉开小肠。
2.提起乙状结肠,超声刀切开其系膜内侧与后腹壁交界处,于Toldt筋膜后方游离乙状结肠及其系膜。
人民医院手术记录
科别
普外科
手术日期
2010年01月27日
姓名
性别
男
年龄
57岁
住院号
手术前诊断
直肠中段癌
拟施手术
腹腔镜辅助经腹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Dixon术)
手术后诊断
直肠下段癌
已施手术
腹腔镜辅助经腹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Dixon术)
手术医师
邱健
第一助手
直肠癌根治术手术记录

术前诊断:1.直肠Ca 2.支气管哮喘 3.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组 4.COPD 5.前列腺增生术中诊断:1.直肠Ca 2.支气管哮喘 3.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组 4.COPD 5.前列腺增生手术名称:直肠Ca根治术(Miles术)手术者:助手:手术护士:麻醉方法:全麻麻醉者:巡回护士:手术体位:截石位切口部位:下腹部、会阴部输血量:无术中用药:详见麻醉单手术经过:麻醉成功后,患者取截石位,戴无菌手套直肠指检:确认肿瘤位于直肠后位,距肛门3cm,肿块环绕肠壁,质硬不能推动,可扪及肿块上缘。
常规消毒铺巾术野,取下腹部正中切口,上至脐上1cm,下至耻骨联合上缘,逐层进腹,保护膀胱。
腹腔探查:腹盆腔未见腹水,未见明显转移结节。
肝脏表面光滑,红褐色,质软且脆,脾门网膜未见转移结节。
全结肠、腹主动脉旁及肠系膜下动脉,乙状结肠、盆腔侧壁无转移肿大淋巴结。
膀胱及前列腺未见肿块侵犯。
决定行Miles’手术。
用纱布条于肿瘤近端结扎后提起乙状结肠,沿乙状结肠系膜左侧根部及降结肠发腹膜返折处剪开,并向盆腔部延长到直肠膀胱陷凹,向左分离盆腔腹膜,显露并保护左侧输尿管、精索血管。
向右游离乙状结肠系膜到腹主动脉分叉处。
切开乙状结肠系膜的右侧根部,上至肠系膜下动脉根部,下至直肠膀胱陷凹,与对侧切口相会合,并认清右侧输尿管的走向。
切断肠系膜下动、静脉,近端双重结扎。
再清扫双侧髂内外动脉间脂肪组织及淋巴结和髂内静脉周围组织。
提起乙状结肠及其系膜,钝性分离直肠后壁直达尾骨尖肛提肌平面。
分离直肠前壁和两侧直肠侧韧带,将直肠前后、左右都分离到肛提肌平面。
切开直肠后腹膜向Douglas窝延长,再切开直肠前浆膜后,将膀胱底部精囊腺前列腺予直肠分开并结扎。
切除双侧直肠侧韧带。
在左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作一直径约3cm的圆形切口,切除皮肤、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膜,分开腹内斜肌、腹横肌后切开腹膜。
用一把肠钳由造口处伸入腹腔内,夹住近端乙状结肠,远侧再夹一把止血钳后,在两钳间切断乙状结肠。
普外科手术记录模版

[手术记录模版]结肠手术系列2—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2010-3—8 17:47:40术前诊断:乙状结肠癌Pre-operative Diagnosis: Carcinoma of sigmoid colon术后诊断:乙状结肠癌Post—operative Diagnosis: Carcinoma of sigmoid colon手术名称: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Procedure Performed: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sigmoid colon cancer术中发现Findings(Normal+Abnormal):降结肠﹑乙状结肠位于升结肠旁,肿块位于乙状结肠,约3*2cm大小,距肛约18cm。
已浸润及浆膜层,肠系膜下血管和髂内血管附近淋巴结未见转移.盆腔、肝脏、胃、腹主动脉旁、腹壁等无转移性结节。
手术经过Description of Operative Procedure:1.气插全麻,常规导尿,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
2.于脐上作弧行小切口,以气腹针刺入腹腔,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成15mmHg气腹。
3.拔出气腹针,以套管针穿刺腹腔,拔出内芯,插入腹腔镜,腹腔镜明视下再作三个套管针穿刺(如图),置各种操作器械.腹腔探查如术中所见.拟行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
4. 改头低脚高卧位,用超声刀超声刀沿乙状结肠系膜根部及降结肠发腹膜返折处剪开上至乙状结肠上方10cm,下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分离切断乙状结肠动﹑静脉及直肠上动﹑静脉及降结肠动﹑静脉分支.预定切除肠管至肿瘤上、下各10cm处,将预定切除的肠段、系膜及淋巴结与腹膜后组织分离,注意保护输尿管及精索血管。
5。
在直肠上端处以2个ENDO—GIA切断肠管。
6。
扩大脐右穿刺孔5cm,将乙状结肠未端及其系膜从切口拖出,于腹腔外肿瘤上10cm处切断肠管,PVP—I消毒降结肠残端,做好荷包缝合后置入抵针座,将吻合器涂布石腊油后经肛门插入到直肠切断处.放松尾端螺丝,将中心杆向上顶出切断端,将中心杆与抵针座重新对合后旋紧尾端螺丝,使两端肠壁压紧靠拢而无扭曲。
直肠癌miles术的手术笔记

Miles术的手术笔记太和县中医院手术室崔辉一、病历介绍:病人姓名:李某某性别:男年龄:65岁系腹痛、大便带血半年余入院辅助检查:大便潜血实验阳性,电子结肠镜检显示直肠距离肛缘5厘米处见一环腔有约三分之二不规那么的溃疡物。
诊断:直肠恶性肿瘤拟施手术名称: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即Miles术二、应用解剖:直肠:直肠是大肠的结尾,肛缘起向上全长10—15厘米,周围多脂肪,位于膀胱和生殖器官的反面。
上端平第3骶椎处接乙状结肠,沿骶骨与尾骨前面下行,穿盆膈终于肛门,二者以盆膈为界。
直肠并非直,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一是凸向后的弯曲称骶曲,距肛门7---8厘米;一是凸向前的弯曲称会阴曲,距肛门3---5厘米。
直肠与小骨盆腔脏器的毗邻关系男女不同,男性直肠的前面有膀胱、前列腺和精囊腺;女性那么有子宫和阴道。
因此临床指诊时经肛门可触查前列腺和精囊腺或子宫和阴道等。
三、手术适应症:Miles术的适应症:1. 肛管和肛门周围恶性肿瘤。
2. 直肠低位癌,肿瘤下缘距离齿线6厘米之内的(如肿瘤分化低,局部浸润深,可延长到8厘米之内)且无远距离转移者。
四、术前预备1.术前一日访视病人:客观介绍手术成效、并发症,让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熟悉,主动配合各项医治方法;有条件时让病人与已同意Miles手术的康复患者交流,排除顾虑,减轻心理负担,同时给病人制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维持情绪稳固2.病人手术风险评估:手术切口为二类切口,手术类别为器官切除手术,手术时刻可能超过三小时3.术前依照手术核查表行三方核查4特殊物品预备:长电刀头、超声刀、温盐水、碘伏小纱布、凡士林纱布、石蜡油、凝胶体位垫、截石位腿架架、月牙凳等等。
5.待病人成立好麻醉后,协助医生摆放截石位:在摆放截石位时,支腿架外侧要垫上软垫或啫喱垫,腿架不宜太高,应与大腿在仰卧曲髋时的高度相等,腿架应拖在小腿肌肉饱满的部位,与小腿平行,双下肢分开约80°—90°,以幸免对腘窝的直接压迫,同时躲开了对腓骨的挤压,有利于幸免腓总神经及肌肉韧带的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前诊断:1.直肠Ca 2.支气管哮喘 3.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组 4.COPD 5.前列腺增生
术中诊断:1.直肠Ca 2.支气管哮喘 3.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组 4.COPD 5.前列腺增生
手术名称:直肠Ca根治术(Miles术)
手术者:助手:手术护士:
麻醉方法:全麻麻醉者:巡回护士:
手术体位:截石位切口部位:下腹部、会阴部输血量:无术中用药:详见麻醉单
手术经过:
麻醉成功后,患者取截石位,戴无菌手套直肠指检:确认肿瘤位于直肠后位,距肛门3cm,肿块环绕肠壁,质硬不能推动,可扪及肿块上缘。
常规消毒铺巾术野,取下腹部正中切口,上至脐上1cm,下至耻骨联合上缘,逐层进腹,保护膀胱。
腹腔探查:腹盆腔未见腹水,未见明显转移结节。
肝脏表面光滑,红褐色,质软且脆,脾门网膜未见转移结节。
全结肠、腹主动脉旁及肠系膜下动脉,乙状结肠、盆腔侧壁无转移肿大淋巴结。
膀胱及前列腺未见肿块侵犯。
决定行Miles’手术。
用纱布条于肿瘤近端结扎后提起乙状结肠,沿乙状结肠系膜左侧根部及降结肠发腹膜返折处剪开,并向盆腔部延长到直肠膀胱陷凹,向左分离盆腔腹膜,显露并保护左侧输尿管、精索血管。
向右游离乙状结肠系膜到腹主动脉分叉处。
切开乙状结肠系膜的右侧根部,上至肠系膜下动脉根部,下至直肠膀胱陷凹,与对侧切口相会合,并认清右侧输尿管的走向。
切断肠系膜下动、静脉,近端双重结扎。
再清扫双侧髂内外动脉间脂肪组织及淋巴结和髂内静脉周围组织。
提起乙状结肠及其系膜,钝性分离直肠后壁直达尾骨尖肛提肌平面。
分离直肠前壁和两侧直肠侧韧带,将直肠前后、左右都分离到肛提肌平面。
切开直肠后腹膜向Douglas窝延长,再切开直肠前浆膜后,将膀胱底部精囊腺前列腺予直肠分开并结扎。
切除双侧直肠侧韧带。
在左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作一直径约3cm的圆形切口,切除皮肤、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膜,分开腹内斜肌、腹横肌后切开腹膜。
用一把肠钳由造口处伸入腹腔内,夹住近端乙状结肠,远侧再夹一把止血钳后,在两钳间切断乙状结肠。
将近端乙状结肠断端自造口处拉出腹腔外4cm,采用开放吻合法作人工肛门,即将肠壁边缘全层与周围皮肤间断缝合一周,针距约1cm。
观察造口处结肠血供正常。
远端结肠断端结扎后用橡皮手套套上,送入骶前凹内。
会阴部手术组用荷包缝合关闭肛门口,距肛门3cm处作一梭形切口,前至会阴中间,
后至尾骨尖端,两侧达坐骨结节内侧缘。
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沿坐骨结节及臀大肌内侧缘分离,并尽量切除坐骨直肠窝脂肪,显露肛提肌,结扎肛门动脉。
在尾骨尖前方切断肛门尾骨韧带。
切断左侧和右侧髂骨尾骨肌。
将肛门直肠向前方牵拉,切开盆筋膜壁层,钝性分离至骶骨前间隙,注意无损伤前列腺及尿道膜部,与腹部手术组会合。
将远端乙状结肠和直肠拉出切口外,切断部分耻骨直肠肌,直至将肛门、直肠和乙状结肠由会阴部切除。
冲洗腹腔及盆腔创面,确切止血,缝合盆腔底部两侧腹膜,重建盆底。
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逐层关腹。
盆腔创面内置一200ml负压引流球后缝合会阴部切口。
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约150ml,术中补液2500ml,尿量400ml.术后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清醒,术后标本经患者家属过目后送病检。
手术者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