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母乳喂养十项措施
WHO《促进母乳喂养的十项措施》

WHO《促进母乳喂养的十项措施》
1.制定法律和政策:制定法律和政策来保护和支持母乳喂养。
这些法律和政策可以包括对雇主的要求,如提供母乳喂养室和休息时间,以方便员工进行母乳喂养。
2.提供全面支持的医疗服务:医疗机构应提供一流的支持和指导,确保新生儿的母乳喂养成功。
这包括在分娩后第一时间开始母乳喂养、婴儿和母亲的适应期等。
3.普及关于母乳喂养的知识: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大众传播有关母乳喂养的知识,包括如何正确喂养、母乳喂养的好处以及解决困难等。
6.建立母婴友好型医院:医疗机构应建立和执行母婴友好型政策,确保新妈妈在分娩后能够顺利开始母乳喂养,同时提供所需的支持和资源。
7.鼓励婴儿室内接触:新生儿应尽早与母亲进行皮肤接触,以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
医生、护士和家庭成员应该积极支持这个过程,并提供必要的指导。
8.提供社区支持:建立和发展社区机构和组织,如亲子小组、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等,为妈妈们提供相互支持和资源。
9.鼓励父亲参与:父亲在母乳喂养中的角色也是至关重要的。
社会应鼓励父亲积极参与,提供支持和鼓励,以促进成功的母乳喂养。
10.持续监测和评估:监测和评估母乳喂养率和实施措施的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政策和行动计划,以确保最佳的母乳喂养支持。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社会可以为母乳喂养提供全面支持和促进,从而帮助婴儿获得早期和持续的最佳营养,促进健康成长和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促进母乳喂养的十项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促进母乳喂养的十项措施1. 制定母乳喂养政策: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制定并实施支持母乳喂养的政策。
这些政策应该包括保护母乳喂养权益、提供相关信息和支持服务等内容。
2. 建立母乳喂养支持体系:建立起全面的母乳喂养支持体系,包括提供母乳喂养的咨询和指导服务,培训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者,以及建立婴儿友好型医院等。
3. 促进母乳喂养的法律保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母乳喂养者的合法权益,禁止对母乳喂养行为的歧视和限制。
4. 加强母乳喂养的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了解母乳喂养的情况和问题,为制定和调整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5. 提供母乳喂养的咨询和支持:为孕妇和新生儿家庭提供全面、科学的母乳喂养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困惑,确保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
6. 经济保障:为母乳喂养者提供经济保障,例如提供产假和哺乳假等福利措施,让母乳喂养者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来进行母乳喂养。
7. 建立母乳喂养的监管机构:建立专门的机构或委员会,负责监管母乳喂养工作的实施和评估,推动各项措施的落实。
8. 提供母乳替代品的监管:加强对母乳替代品的监管,确保其质量和安全,防止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9. 推广母乳喂养的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向公众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提高人们对母乳喂养的认识和意识。
10. 建立母乳喂养的合作网络:建立起各方合作的网络,包括政府、医疗机构、社区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共同推动母乳喂养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通过以上十项措施的实施,可以更好地促进母乳喂养的普及和提高。
母乳喂养对婴儿的健康发育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母亲的健康和身心发展有积极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一直致力于推动母乳喂养的工作,并通过制定这些措施,为各国提供了指导和倡议。
希望各国能够重视母乳喂养工作,采取积极措施,为婴儿和母亲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
促进母乳喂养十项措施

促进母乳喂养十项措施WHO推广母乳喂养的十项措施:1.制定书面母乳喂养规定,并向全体卫生人员传达。
2.对全体卫生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确保规定的实施。
3.向所有孕妇传达母乳喂养的好处和处理方法。
4.帮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奶。
5.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与新生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6.除了母乳,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事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7.实施母婴同室。
8.鼓励按需哺乳。
9.不要给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吸入工,或使用做安慰物。
10.建立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医院促进母乳喂养的十条措施:1.制定本院促进母乳喂养的十条规定,确保全体职工推行母乳喂养。
2.全院职工进行有计划的母乳喂养技术及国际双十条的培训考核,产科、儿科、专职人员经考核持考核合格证上岗。
3.在产前门诊做好乳房护理,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坚持4——6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4.帮助母亲在产后30分钟内哺乳,母乳皮肤接触30分钟。
5.在产后6小时内进一步指导母亲喂奶,发放挤奶技术的书面材料,告诉母亲需与婴儿分开时要经常挤奶,保持泌乳。
6.不允许新生儿吃母乳以外的食物及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7.母婴24小时同室,在有医疗操作时,母婴分开不能超过1小时,如超过1小时必须有母婴分离指征。
8.鼓励母亲按需哺乳,喂奶的时间、次数不受限制。
9.不允许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吮橡皮奶头或使用奶头作安慰物,不允许产妇把人工奶头及奶瓶带入医院。
10.将出院的产妇通过书面转给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医院设立24小时母乳喂养热线电话(xxxxxxx),通过以上形式来解决出院后坚持4——6个月的母乳喂养问题。
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1.禁止对公众进行母乳代用品奶瓶及奶嘴的广告宣传。
2.禁止向母亲免费提供乳品样品。
3.禁止在卫生保健机构中使用这些产品。
4.禁止公司向母亲推销这些产品。
5.禁止向卫生保健工作者赠送礼品或样品。
6.禁止以文字或图画等形式宣传人工喂养,包括在产品标签上印婴儿的图片。
促进成功母乳喂养十项措施

促进成功母乳喂养十项措施母乳喂养对于宝宝的健康和正常发展非常重要。
为了促进成功母乳喂养,以下是十项措施:1. 提供早期皮肤接触:将新生儿放在妈妈的胸前,让宝宝的皮肤接触到妈妈的皮肤。
这种接触可以促进宝宝释放荷尔蒙,增加妈妈和宝宝的情感联系,并促进母乳分泌。
2. 及早开始喂养:宝宝在出生后一小时内开始吮吸,有助于宝宝学会正确吸吮和妈妈的乳房。
在宝宝出生后的24小时内开始喂养,有助于建立宝宝与妈妈之间的早期联系。
3. 遵循需求喂养:母乳喂养应该是根据宝宝的需求进行的。
妈妈应该仔细观察宝宝的吮吸和排尿次数,以确定什么时候宝宝需要喂养。
不要严格按照固定的时间表喂养。
4. 保持良好的妈妈饮食:妈妈的饮食对乳汁的质量和数量有重要影响。
妈妈应该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充足的水和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5. 避免用奶嘴和奶瓶喂养:当宝宝吸吮奶嘴或奶瓶时,它可能会降低对母乳的需求并导致乳房乳头愈合困难。
因此,最好在宝宝和乳房之间建立直接的吸吮联系。
6. 提供舒适的喂养环境:妈妈应该在一个安静、舒适和无压力的环境中进行喂养。
这有助于妈妈和宝宝保持放松状态,并有助于增加乳汁分泌。
7. 正确的吸吮位置和姿势:妈妈应该学会正确的喂养姿势,以确保宝宝能够正确吸吮乳汁。
正确的位置和姿势可以减轻妈妈乳房和乳头的不适,并确保宝宝获得足够的营养。
8.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妈妈在喂养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例如乳房乳头疼痛或乳汁不足,应该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妈妈可以咨询医生、护士或专业的母乳喂养顾问。
9. 鼓励父亲的参与:爸爸在母乳喂养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角色。
他可以给妈妈提供支持和鼓励,帮助她处理喂养中的困难,以及在其他方面给予妈妈支持。
10. 继续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应该坚持至少六个月,并尽可能延长至宝宝的一岁或更长时间。
延长母乳喂养可以为宝宝提供更多的营养和健康益处。
总之,成功的母乳喂养需要妈妈和宝宝之间的早期联系和互动、妈妈的均衡饮食、正确的喂养姿势和位置,以及家庭的支持和协助。
世界卫生组织成功促进母乳喂养十项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成功促进母乳喂养十项措施母乳喂养是婴儿最好的营养来源,对于婴儿的健康和成长至关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WHO)一直致力于促进母乳喂养,通过多年的努力,成功推出了十项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母乳喂养。
第一项措施是制定母乳喂养政策。
政策的制定可以为母乳喂养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鼓励更多的母亲选择母乳喂养。
第二项措施是培训医护人员。
医护人员是母乳喂养的重要推动者,他们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提高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能,为母亲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第三项措施是建立母乳喂养支持组织。
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可以为母亲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支持,帮助她们克服母乳喂养中的困难和挑战。
第四项措施是促进母乳喂养的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很大,需要通过宣传和教育,改变人们对母乳喂养的看法和态度。
第五项措施是提供母乳喂养的支持和服务。
医院和社区应该提供母乳喂养的支持和服务,包括提供母乳喂养设施和器具,为母亲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第六项措施是建立母乳喂养的监测和评估机制。
监测和评估可以了解母乳喂养的情况和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提高母乳喂养的水平。
第七项措施是加强母乳喂养的宣传和教育。
宣传和教育可以提高母亲对母乳喂养的认识和意识,鼓励更多的母亲选择母乳喂养。
第八项措施是建立母乳喂养的法律保障。
法律保障可以保障母乳喂养的权益,防止母乳喂养受到歧视和侵害。
第九项措施是加强母乳喂养的研究和发展。
研究和发展可以提高母乳喂养的水平和质量,为母乳喂养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第十项措施是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国际合作和交流可以促进母乳喂养的发展和推广,为全球婴儿的健康和成长做出贡献。
世界卫生组织成功促进母乳喂养的十项措施,为母乳喂养的发展和推广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为全球婴儿的健康和成长做出了贡献。
我们应该积极支持和参与母乳喂养,为婴儿的健康和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母乳喂养促进措施

WHO/UNICEF《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十项措施》1.有书面的母乳喂养政策,并常规的传达到所有的卫生人员。
2.对全体卫生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实施有关规定。
3.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
4.帮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5.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与其婴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6.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婴儿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7.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与婴儿一天24小时在一起。
8、鼓励按需哺乳。
9、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橡皮奶头,或使用安慰物。
10、促使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一、禁止对公众进行母乳代用品、奶瓶及奶嘴的广告宣传。
二、禁止向母亲免费提供乳品样品。
三、禁止在卫生保健机构中使用这些产品。
四、禁止公司向母亲推销这些产品。
五、禁止向卫生保健工作者赠送礼品或样品。
六、禁止以文字或图画等形式宣传人工喂养,包括在产品标签上印婴儿的图片。
七、向卫生保健工作者提供的资料必须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
八、有关人工喂养的所有资料包括产品标签,都应该说明母乳喂养的优点及人工喂养的代价与危害。
九、不适当的产品,如加糖炼乳,不应推销给婴儿。
十、所有的食品必须是高质量的,同时要考虑到使用这些食品的国家的气候条件逐步形成储存条件。
广元市利州区第二人民医院《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十项措施》1、我院以“儿童优先,母亲安全”为服务宗旨,以爱婴医院全球标准做为管理目标,母乳喂养做为妇幼重点工作内容,2、医院全体工作人员必须遵守促进母乳喂养的规章制度,大力宣传和执行国际母乳喂养的有关规定。
3、从产前开始进行健康教育,使孕妇及家属认识到母乳喂养的好处。
4、产科、儿科医护人员必须教会母亲如何哺乳,让其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挤奶手法,以及在母婴分离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5、产科、儿科医护人员要鼓励产妇坚持按需哺乳,坚持夜间哺乳。
6、产科、儿科医护人员要告诫新生儿父母,不要给新生儿用奶嘴或橡皮奶头,也不要接受和使用商家宣传、馈赠、推荐的母乳代用品。
WHO《促进母乳喂养的十项措施》

WHO《促进母乳喂养的十项措施》要求每个妇幼保健机构都应做到:1.有书面的母乳喂养政策,并常规的传达到所有的保健人员。
2.对所有的保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能实施这一政策。
3.要把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
4.帮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奶。
5.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与其婴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6.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婴儿喂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7.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与婴儿一天24小时在一起。
8、鼓励按需哺乳。
9、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橡皮奶头,或使用奶头作安慰剂。
10、促使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一、早早吸吮婴儿娩出后,产妇适当休息调整,即应担当起养育婴儿的重任,及时让婴儿吸吮乳头,这对产妇和乳房充盈都是十分重要的。
分娩之后尽快给宝宝喂奶,最好是在分娩后第一个小时之内,之后每当宝宝出现饿的迹象就给他喂一次奶。
宝宝饿的表现有努嘴、用鼻子拱乳头等。
如果想试探宝宝是不是饿了,可以把手放在他的脸颊上,如果宝宝张着嘴扭过头来找你的手,那就说明他已经嗷嗷待哺了。
除白天让婴儿有足够的哺乳次数外,还应注意夜间喂养。
夜间泌乳素的产生是白天的50倍。
通过频繁的乳头刺激,既有利于反射地引起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又有利于泌乳系统分泌更多的泌乳素,有利于增加乳汁,乳母康复,也有利于增进母子感情。
据临床对比观察,早吸吮比晚吸吮的泌乳状况要好得多。
二、母婴同室有人曾认为,婴儿刚刚娩出,那频繁的哭闹声会影响乳母休息,故采取母婴分离的办法,只是在喂奶时才让婴儿回到母亲身边。
其实,这样做对乳母、婴儿均不利。
母子触摸、婴儿哭闹、母子对视、婴儿气味等,不仅可以增进母婴感情,而且还是一个个良好的刺激信号,可有效地刺激泌乳系统,解除下丘脑的抑制,导致泌乳素增高,乳汁分泌自然,状如涌泉。
三、产妇对母乳喂养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尤其重要据临床观察,凡是产妇重视母乳喂养者,多是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主动设法尽快喂养,饮食状况良好,情绪较为稳定,心情舒畅。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母乳喂养对于婴儿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为了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以下是十点措施:1.夫妻间的沟通和支持:父亲在母乳喂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夫妻之间的支持和理解对于母乳喂养的成功非常关键。
父亲可以通过鼓励、参与和提供帮助来帮助妻子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3.及早开始喂养:新生儿在出生后的第一小时内开始喂养可以帮助妈妈建立乳汁产量,并加强婴儿的吮吸反射。
这段时间婴儿的需求最大,所以尽早开始喂养是至关重要的。
4.掌握正确的喂养姿势:正确的喂养姿势可以减少乳头疼痛、保护乳房和乳腺管,并确保婴儿能够正确吸吮乳汁。
母亲可以寻求医生或专家的帮助来学习正确的喂养姿势,并避免在喂养期间出现不适。
5.频繁喂养:婴儿需要经常吃奶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尤其是在新生儿阶段。
频繁喂养有助于刺激乳汁产量,并确保婴儿摄入足够的营养。
6.饮食和水分摄入:母亲的饮食和水分摄入对于乳汁的质量和产量都有影响。
良好的饮食和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保持母亲的体力和乳汁供应。
7.鼓励和支持母乳喂养的环境:鼓励和支持母乳喂养的社会环境有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
家人、朋友和社区成员可以提供支持和理解,让母亲有信心坚持母乳喂养。
8.技巧和知识的培训:提供给妈妈足够的技巧和专业知识,可以帮助她们克服母乳喂养的困难。
专业人员、医生和护士可以提供关于母乳喂养的培训和辅导。
9.支持母乳喂养的政策:政府和机构应该采取措施来制定和推行支持母乳喂养的政策。
这包括提供产假和母婴室设施,以便母亲在工作场所方便地进行母乳喂养。
总之,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是提供支持、提供正确的信息和技巧,并创造一个支持母乳喂养的环境。
母乳喂养对于婴儿和母亲的健康都有很多好处,因此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以便所有母亲都可以获得成功的母乳喂养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母乳喂养十项措施
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健康成长,母乳中特别是初乳,含有婴儿所需要的丰富营养,是任何乳制品不可替代的优质乳。
以下是学识网小编整理的促进母乳喂养十项措施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十项措施
1. 有书面的母乳喂养政策,并常规地传达到所有卫生人员;
2. 对所有保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他们能实施这一政策;
3. 要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
4. 帮助母亲在产后1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5. 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与其婴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6. 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喂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证;
7. 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与婴儿一天24小时在一起;
8. 鼓励按需哺乳;
9. 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橡皮奶头,或使用奶头作安慰物;
10. 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并将出院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母乳喂养的十大问题
一、母乳喂养有什么好处?
1、对孩子的好处: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物,能够满足6个月内
婴儿全部营养的需要;增加婴儿抵抗力,降低婴儿患病率;有利于婴儿智力发育。
2.、对母亲的好处:促进乳汁分泌;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和贫血;能够帮助妈妈恢复体型;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几率。
3、对家庭的好处:方便、经济、安全、卫生;增加母婴感情;增进家庭和睦。
4、对社会的好处:有利于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有助于小儿智能、社交能力的发育。
二、什么是纯母乳喂养?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和继续母乳喂养到两岁或以上的重要性?
纯母乳喂养:除母乳外,不给婴儿添加任何食物和饮料,包括水。
母乳是婴儿必须和理想的食品,其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最适宜婴儿消化,完全能满足6个月以内的婴儿生长发育需要,不必添加牛奶、果汁甚至水。
6个月后母乳不能提供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可进行辅食添加,但母乳仍可为婴儿提供众多营养物质和免疫物质
三、分娩后皮肤早接触、早开奶有什么重要性?
母婴早期皮肤接触和新生儿早吸吮,可促进催产素的分泌,刺激母亲早下奶,同时促进母亲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新生儿与生俱来的觅食和吸吮反射,在刚生后一小时内最强烈,是新生儿吃奶本能得以强化的最佳时期。
母亲乳房的微生物和初乳,共同促进新生儿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形
成,对新生儿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保护。
四、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1、按需哺乳即当婴儿饿了或母亲觉得奶胀了就应喂哺,哺乳的时间、哺乳的次数和间隔时间不受限制。
2、频繁有效地吸吮乳房,刺激泌乳素分泌,促进泌乳,保证产妇有充足的乳汁,预防奶胀,提升喂养信心。
母婴同室:24小时母亲婴儿同处一室,做医学处理分离时间不超过1小时。
五、母乳喂养时间:每天24小时给孩子喂几次奶?应该多长时间喂1次奶?
24小时喂8到12次:没有时间限制,孩子饿了就喂
正确的喂奶姿势:交叉式、摇篮式、橄榄球式、侧卧位式。
哺乳时将婴儿抱好的4个要点1、孩子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2、孩子的脸对着乳房,鼻子对着乳头3、母亲抱着孩子贴近自己4、若是新生儿,母亲不止托着他的头部还应托着他的臀部。
六、宝宝正确的含接姿势?
1、嘴张大、下唇外翻
2、舌头呈勺状环绕乳头
3、面颊鼓起呈圆形
4、婴儿口腔上方可见更多的乳晕
5、婴儿慢而深的吸吮
6、能看到或听到吞咽
七、早下奶的方法?
早接触、早吸吮、频吸吮
八、人工喂养的危害?
1、婴儿可能因吃饱而不愿意吸吮乳头,造成乳头错觉,从而不
利于母亲尽早下奶,影响乳汁分泌,还会引起母亲乳胀、乳腺炎的发生。
2.、配方奶缺乏母乳中的免疫活性物质,使婴儿患病可能性增加,如腹泻、呼吸道感染、过敏、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等。
3、使用奶瓶或奶嘴等物品如清洗或消毒不足,可能引起疾病,如持续性腹泻。
4、人工喂养易使新生儿过饱而发生体重超重,患某些慢性病,如糖尿病的危险性增加。
5、减少了家人对婴儿的关注及怀抱,影响智力的良好发育,使智力测验评分较低。
6、人工喂养儿比母亲喂养儿容易死于感染和营养不良。
7、不母乳喂养的母亲可能会很快妊娠,增加贫血、患卵巢癌的危险。
8、增加家庭负担。
九、产妇上班后如何坚持母乳喂养?
1、妈妈上班前的一段时间要学会挤奶和存储乳汁,等到上班后妈妈不在婴儿身边的时候就吃储存的母乳
2、挤出的奶放至消毒容器中保存,2537°室温下可保存4小时;1525°室温下可保存8小时;不可保存在37°以上的环境中。
冰箱冷藏室24°可保存24小时;冰箱冷冻室18°可保存3个月。
注意存奶的冷藏室、冷冻室不能放置其他物品。
3、冷冻室取出的母乳先置于冷藏室待其解冻,使用前可在3740°
温水中加温(也可用温奶器快速复温至3839°),切不可使用微波炉或煮沸加热,也不可重复加热。
4、保证每天3次哺乳,坚持夜间哺乳,在单位每3小时挤一次奶。
十、孩子出生后需要加奶粉、水或糖水吗?
应由医师对新生儿进行评估,如新生儿无低血糖、脱水等异常情况则不需要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