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标志:盘点世界战略运输机
盘点全球十大大型运输机

盘点全球十大大型运输机1.起飞重量达600吨的安托诺夫安-225“哥萨克”运输机-2由著名的安托诺夫设计的安-225是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到目前为止只制造一架,起飞重量超过了600吨,可驮运苏联时代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
安东诺夫-225“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它不仅占据体积最大的运输机的世界记录,载重量也是最大的。
该机由苏联安东诺夫设计研制,1985年中期开始设计,1988年12月21日原型机首次飞行,1989年5月13日首次作了背带“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飞行。
至今该机只生产了1架。
安-225与“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关系密切,实际上其研制的初衷之一就是作为“暴风雪”航天飞机的运输转移平台。
安-225在原载重量世界记录保持者——安-124的基础发展而来,因此很多地方和安-124相似。
安-225的总重和载重能力都比124增加了50%,机身加长,客舱的基本横截面和机头舱门未变。
机体较大的变化为垂直尾翼由单垂尾改成双垂尾,方向舵分为上下两段,升降舵则分为三段。
另外安-225取消了后部装货斜板/舱门,一来机头舱门已足够巨大,二来运送“暴风雪”号时并不需要尾舱门。
安-225的货舱内可装16集装箱,如前苏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及其配套的“能源”号运载火箭。
这样将大型器件从生产装配厂出发,可以完整的、不需拆卸的运至使用场所,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缩短了运输周期。
2. C—5“银河”当前美国空军最大的战略运输机为C-5“银河”,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381吨,载重量为122吨,由美国洛克希德公司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研制。
1960年代美国空军使用的C-133与C-124运输机虽然还能够满足陆军的需求,可是已经接近寿命周期的尾声,服役中的C-141运输机无法有效地胜任运输的任务。
由于机舱宽度与设计的因素,C-141无法携带7%空降师、22%步兵师或者是32%装甲师的装备,这种差距只会随着陆军采用更多重型装备而加剧。
预估到1980年代,超过1/3的轻步兵师、超过一半的机械化与装甲师总重量的装备的大小超过C-141机舱容许宽度。
世界上最大的军用运输机

世界上最大的军用运输机世界最大的运输机到底有多大?如果你对吨位不是很敏感,我们就做个对比:假如该运输机用来载客,它可以满载2000名乘客,是美国C-17载员数量的20倍;如果在货舱装载货物,16个集装箱才能载满。
以下是小编对军用运输机的简单介绍。
世界上最大的军用运输机由乌克兰安托诺夫设计局设计研发的安-225超大型军用运输机,机长84米,翼展88米,离陆重量超过600吨,于1988年完成首次试飞,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运输机,它保持了运输机界最大体积和最大载重量的双项世界纪录。
安-225的问世,实现了大型器件从生产装配厂到使用场所的无缝对接。
为了方便巨大货物进出,安-225货舱形状非常平整,机首可以上掀打开,并把驾驶舱设在主甲板上方的二层处,在货舱内还装设了起重机。
这样将大型器件从生产装配厂出发,可以完整、不需拆卸地运至使用场所,既保证了运输过程中产品质量,又缩短了运输周期。
安-225超强的投送能力令众多运输机望尘莫及。
它的载重量原厂公布是250吨,但一般认为,安-225至少有超过300吨的载重能力。
相比之下,美国运输机C-5却只有118吨的额定载重能力。
除了出色的载重能力外,安-225所携带的油料也足够充分,因此拥有超长的续航能力,在全负载的情况下仍能持续飞行2500公里的距离。
如果说超大货舱、超级载重不算完美,那么安-225还有一个“过人之处”。
这位臂力强硕的“空中大力士”,力量不容小觑,厚实的“臂膀”扛起附带重物,那可不是一般运输机能够做到的,这好似超级奶爸背起婴儿,在平地上完成数百个俯卧撑,这种难度自然不用多说。
据悉,安-225除了扛过“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直径7-10米长20米的精馏塔、俄罗斯“能源”号航天器运载火箭等庞然大物也都赫然在列。
正在战机击落事件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俄罗斯作出了一个重要的举动,就是将其最先进的防空导弹系统运送到叙利亚。
在S-400防空导弹系统的屏卫之下,土耳其的F-16战斗机将再也无法肆无忌惮地活动,胆敢再次击落俄罗斯的作战飞机。
俄罗斯安-22运输机

安-22是前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的远程重型军用运输机,是世界上最大的使用涡轮螺旋桨驱动方式的飞机。
主要用于运送部队和大尺寸、大重量的军事装备。
可在边远地区的简易机场起落。
1962年安东诺夫设计局开始设计,原型机于1965年2月27日首次试飞,当年首次在航展上公开亮相。
1967年末开始交付使用,1974年停产。
共生产85架,其中空军50架,民航35架。
该机创造了多个飞行世界纪录。
至1992年,仍有45架安-22在前苏联空军和民航服役。
俄罗斯安-22运输机-机型介绍俄罗斯安-22运输机安-22货舱容积640立方米,可运载地空导弹、火箭发射弹、导弹运输车、坦克、汽车等。
驾驶舱内乘员5-6人,驾驶舱后面有一个与主货舱隔开的可容纳28~29名乘客的机舱。
安-22投入服役时,是苏联唯一可运载T-62坦克的运输机,可载重80吨飞行5000公里。
货舱容积639米3,除可运载T-62坦克外,还可运载“飞毛腿”导弹、火箭发射车、导弹运输车、桥梁、汽车等重型军事装备。
前苏联曾使用安-22执行战略空运任务,飞往西半球、非洲和中东,在出兵前捷克斯洛伐克及阿富汗时所使用的主要运输机是安-22。
俄罗斯安-22运输机-结构俄罗斯安-22运输机采用四台库兹涅佐夫(Kuznetsov)HK-12MA涡桨发动机,功率4×15,000轴马力,每台发动机驱动一对直径为6.4米的四叶同轴对转螺旋桨,着陆时可反桨,缩短着陆距离。
该机具备在野战机场起降的能力。
前起落架为双轮,每个主起落架为三组共六轮,轮胎气压可在飞行或停放时进行调节,从而适应不同的跑道条件。
安-22曾多次创造世界飞行纪录。
1967年10月26日,创造了14项有效载重-高度飞行纪录。
由于安-22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不好,订货不多,只生产85架就停产了。
安东诺夫设计局60年代末普试图将安-22机身加长,改型成双层客舱的民用客机,载700名乘员,但由于技术难度大,又没有适用的大功率发动机,所以这项计划未能实现。
军用运输机发展及动力选型

军用运输机的巡航速度一般是陆上最快运输方式高铁速度的2~3倍,是海上运输速度的20倍以上,航程能达数千甚至上万千米,经空中加油后还可实施全球到达。
现代战争的快节奏、远距离、大机动,使得运输机的作用更加明显。
军用运输机是一种军用支援保障类飞机,主要承担实施兵力机动和后勤支援任务,可以快速将部队及其装备部署转移到目标区域,并为部署在前沿或前线作战的部队提供人员、装备和其他物资。
按照任务性质和能力的不同,军用运输机一般分为战略运输机和战术运输机两大类。
战略运输机主要承担远距离、大量人员、大中型装备的运输任务,有的还承担大规模空降任务。
战术运输机多在战区附近及战区以内承担近距离运输任务,一般为中小型飞机,短距起降性好,对机场条件要求低。
按最大起飞质量和有效载荷,运输机又可分为大、中、轻型3个类别。
起飞质量大于150t,有效载荷大于36t的通常为大型运输机,最大起飞质量小于40t、有效载荷小于9t的为轻型运输机,介于中间的为中型运输机。
最大起飞质量超过350t,载荷超过100t的,为重型运输机(具体分类见表1)。
表1 军用运输机分类军用运输机及其动力发展历程最早的军用运输机是在民用运输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美国自1938 年开始将民航客机DC-3 改装为C-47A 军用运输机。
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军用运输机还有德国的容克斯52 和苏联的AHT-9 等。
但这些机型基本上都是从民用客机或轰炸机改装而来。
20世纪40年代,世界上最早广泛使用的全金属结构运输机是美国道格拉斯飞行器公司研发的C-47“空中火车”运输机,配装2台普惠公司的R-1830-90C活塞式发动机,起飞质量为11t,为轻型战术运输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主要军用运输机。
20世纪40—50年代,美军装备了起飞质量33.5t的C-54“空中霸王”运输机,采用的是4台普惠公司的R-2000-7活塞式发动机。
随着发动机技术的变革,洛克希德-马丁(洛马)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研制了C-130“大力神”中型多用途战术运输机,运载能力达到18t,起飞质量大约70t,其动力采用了涡桨发动机,代替当时使用活塞式发动机的中程运输机,提高了飞机的载荷、延长了飞机使用寿命。
A_400M

注册 登录∙ 分栏模式∙ 论坛∙ 专业培训∙ 搜索∙ 帮助∙ 导航∙ 默认风格∙ 深邃永恒∙ brown∙ green∙ purple∙ gray∙ red∙ luimg∙ 2009 LoveUnix » 蓝色太平洋 » 欧罗巴大力神:A -400M 军用运输机终极报告返回列表 发帖johnny2010 技术专家1#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T 发表于 2008-3-16 14:00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欧罗巴大力神:A -400M 军用运输机终极报告A-400M的6轮式主起落架和2轮式前起落架系统可使飞机轻松的在野战机场起降。
欧洲最大武器合作研制项目内幕口钱锟◇市场需求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缩减了自己的防务预算,目前在紧缩军费的条件下,建立一支精干的快速反应部队已成为各主要国家军队建设的普遍选择,新战争形态的出现与发展要求这支部队能在第一时间内携带各种必要的设备或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赶往事发地点。
因此,成本低廉,可靠性高,可维护性强并具有较大任务弹性的多用途军用运输机成为世界军机市场的宠儿。
地震,洪水,饥荒和旱灾等自然灾害仍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而及时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需要高效的空运能力;自从1998年起至今,在世界范围内至少发生了90多起严重的局部冲突事件,其中40%的救援及干预行动需要动用大型运输机。
例如在科索沃、东帝汶、阿富汗、巴厘岛等地发生的冲突越发凸显出远程空运的重要性。
因此,下一代军用运输机必须符合以下要求:远程大载荷、大容量巡航速度快,反应时间短,巡航高度高自主地面操作,快速的角色转换能力出色的短距起降和野战机场起降能力低空战术飞行能力欧洲7国(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和英国,意大利并非项目参与国,但阿莱尼亚公司仍参与部分系统研制)之所以要研制A-400M军用运输机,是因为现有运输机(主要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设计的机型)的性能已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如现役的美式C-130大力神军用运输机和德、法、荷3国联合研制的C-160协同军用运输机服役时间偏长,且不具备战略运输能力,特别是无法空运完整的武装直升机,难以满足重型装备快速部署的要求;而美制C-17环球霸王Ⅲ运输机对于欧洲各国来说,又太大而且太贵了。
C-17战略运输机

有意思的是,在冷战时期东西方两大集团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针对对方新出现的武器装备而专门研制与之相对应的型号,在军用运输机上也是如此。当美国开始实施C-X计划时,苏联获知消息后也针对性地在1987年开始研制伊尔-106运输机,两者无论运载能力、发动机推力还是外形尺寸,甚至是翼梢小翼也都极为相似,因此西方也将伊尔-106戏称为“空中霸王斯基”。由于苏联解体,伊尔-106项目仅仅开始几年后也不得不和大量其他先进武器装备一起被束之高阁。
绝处逢生
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对其全球战略进行调整,这又给了C-17一次机会。美国的军事战略转向“全球快速反应”,在此前提下,C-17项目就有了更充足的存在理由:在全世界现有众多机场中(不包括苏联解体后的各个独联体国家),只有约850个机场跑道适于C-5和C-141运输机起降。C-130虽然能在无铺筑的简易短跑道上起降,但从航程和载荷能力方面来看不具备战略空运能力。这显然无法满足美军“全球到达”的战略要求。与这些机型相比,只有C-17才拥有战略空运能力的同时,又像C-130一样适应更多条件很差的简易机场,这也就意味着C-17可“有效送达”的范围更广。就在美国国防部宣布将C-17采购数量进行削减后仅仅几个星期,海湾战争爆发。战争初期,“沙漠盾牌”行动完全暴露出美国空军捉襟见肘的空运能力。在战后的总结与反思中,很多军事专家就提出重型武器装备的快速运输能力远不能满足美军新战略的要求,导致部队部署时间过长。如果萨达姆的部队乘美军在海湾立足不稳时就来个突然袭击,战争结局可能就会重写。美国空运司令部前司令汉斯福特?约翰逊将军在国会军事委员会上作报告时说:如果海湾战争时空军已装备了C-17,则可以提高20%~35%的武器装备与兵员运送速度。这直接给了那些反对C-17项目、甚至提出用波音747进行改装来替代C-17的政客们一记响亮的耳光!1999年科索沃战争后,鉴于美军空运能力确有不足,国防部建议国会批准增加采购60架C-17,使采购总数达到180架,整个生产计划持续到2007年。
全球现役十大运输机

全球现役十大运输机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讲得就是打仗的时候,后勤补给以及运输能力非常重要。
尤其是如今的现代化作战,作战范围比较广,有可能还是全球化作战,因此,如何将大量兵员、武器装备和其他军用物质从后方运输到作战前线,是每一级指挥人员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而大型运输机的发展则确保了部队的战略机动和战术投送能力。
运-20运送抗疫医疗队此外,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如突发事件下的物资运输,海外撤侨行动,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等,大型运输机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中国就先后投入了我国最新型的运-20大型运输机参与医疗人员和物资的运送。
想想以前的利比亚撤侨行动,我们使用的还是俄制伊尔-76运输机。
那么下面就给大家梳理一下现役的十大运输机,按最大载重量从低到高的顺序。
第十名:欧洲A400MA400M是由欧洲空中客车研制的一款四涡轮旋浆发动机战略战术双用运输机,主要用以满足欧洲国家对军用运输机的需求,兼顾了战略与战术运输机的性能与成本。
该机于2009年12月完成首飞,最大起飞重量141吨,最大载重量37吨。
机长45米,翼展42.4米,机高14.7米,配备4台TP400-D6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780公里/小时,最远航程8700公里(空载)。
A400M第九名:日本C-2日本C-2是由川崎重工业负责牵头研发的装备双发涡扇发动机的中程运输机,该机于2010年1月完成首飞,2016年6月开始装备日本自卫队。
最大起飞重量141吨,最大载重量37吨。
机长44米,翼展44.4米,机高14.2米,配备2台通用电气CF6涡扇发动机,巡航速度890公里/小时,最远航程9800公里(空载)。
日本C-2第八名:安-70安-70是由乌克兰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的新一代四涡浆中程运输机,该机于1994年12月完成首飞。
最大起飞重量145吨,最大载重量47吨,空载情况下能在200米长的机场跑道上完成起降,运载20吨的情况下可以再600~700米的野战跑道上完成起降。
全球顶级运输机盘点

C130是美国的一款中型运输机,运力在20吨左右
C130大力神
三、其他国家的战略运输机
下面的这三款机型虽总体性能略低于战略运输机的标准,但其部分 参数十分优秀,所以将其定位于准战略运输机。它们分别是乌克兰 安-70运输机,欧洲400M运输机,日本XC-2运输机,中国的运20。
安-70运输机由乌
安-221962年开始研制,1965年2月首次试飞,1966年投入批生产,1967年开始
交付使用,1974年停产,共生产了85架,交付空军50架,民航35架,主要用来空 运部队和大尺寸、大重量的军事装备,能在简易机场起落。安-22货舱容积640立 方米,可运载地空导弹、火箭发射年、导弹运输车、坦克、汽车等。驾驶舱内乘 员5-6人,驾驶舱后面有一个与主货舱隔开的可容纳28~29名乘客的机舱。
四、来看看这些庞然大物超大的运输能力
安-225背负“暴风雪”号航天飞机
C-5运载MI主战坦克
安-22曾多次创造世界飞行纪录。1967年10月26日,创造了14项有效载重-高
度飞行纪录。由于安-22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不好,订货不多,只生产85架就停产 了。安东诺夫设计局60年代末普试图将安-22机身加长,改型成双层客舱的民用 客机,载700名乘员,但由于技术难度大,又没有适用的大功率发动机,所以这 项计划未能实现。安东诺夫设计局已研制出新型安-124重型运输机来代替安-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国标志:盘点世界战略运输机陈光文在当今世界军事强国中,大中型军用运输机,我们习惯称之为大运,是其军用飞机中的重要机种之一,在规模化军事行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类机型具有快速运送大量兵员、武器装备和其他军用物资到作战前线的能力,确保部队战略机动、战术投送的规模化、快捷性和突然性,在近年来多次现代战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大型军用运输机用途广泛,因此还可作为空中预警机、空中加油机、电子干扰机、海上巡逻机。
特种任务飞机等支援机型的改装基础平台。
因此,各世界大国都把自行研制和拥有大中型军用战略运输机,作为本国空军是否具备战略运送能力、是否具备快速机动能力的标志;而由此类飞机改装的大量支援机队作为空中作战的力量倍增器,可以使得战局在最大程度上朝着对己方有利的方向发展。
大国的战略出发点在以信息化为主导的现代战争中,由于战争的突发性强、强度高、节奏快、物资消耗巨大,从而对作战部队的快速反应、机动作战能力和持续作战能力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个国家空中输送能力的大小,在某种程度上已逐步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代大型军用运输机大都具备了强劲的发动机和良好的空气动力特性,其巡航速度一般可达800~900千米/时,是陆上运输速度的15倍,海上运输速度的25倍,因此可以说是这三种运输手段中最快捷的。
现代大型运输机的航程已达数千甚至上万千米。
基本可实现跨洲际部署,经空中加油后,可实施全球性运输。
所以,军用运输机尤其是大型军用运输机的装备数量、技术水平和运载效能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具备“战略空军”能力的重要标志。
从近年来发生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来看,大型军用运输机均率先出动,动用的规模已接主战飞机。
大规模应用大型运输机,直接提高了整个部队的机动和快速反应能力,加强了对战争进程的控制能力,增强了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
据统计,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使用的军用运输机和临时征用的民用运输机共向海湾地区运送了539000吨的货物和近50万名各类作战人员,执行了14000次远程运输任务。
即使在是作战行动相对分散的阿富汗反恐战争中,美国动用的大型军用运输机如C-5和C-17。
也达到了140架。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出动C-17、C-130、C-5。
C-141等大中型运输机,执行了2万余架次的飞行任务,运送兵力约30万人次,运送货物12万吨。
美军的强大空运能力为实现其战略构想创造了条件,也满足了战场中快速机动运输的要求。
综合分析来看,现代化大型军用运输机在现代化战争中的主要作用如下:一是能够实现作战部队的快速部署。
大型军用运输机由于速度快、运载能力大、航程远,因而可以快速空运兵员、作战装备与军用物资到达指定地点,对作战部队实施快速部署或补充。
以尽快形成对敌方的最大战略威慑。
当威慑力量起到作用时。
甚至可以免动兵戈,而当这种部署不能震慑敌对势力时,这支威慑力量就可以迅速投入战斗。
在海湾战争中,美第82空降师领命后在48小时内从美本土启程,跨洲越洋,远程奔袭上万千米,作为快速机动力量首先进入沙特,第101空中突击师也紧随其后。
紧急部署于海湾地区,对后来军事行动的展开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海湾战争的空降作战中,多国部队把主降地点选择在伊拉克纵深处。
该处伊军的防御力量薄弱,同时又关联伊军纵深的要害目标。
多国部队占领该处后,建立“眼镜蛇”前方作战基地,以此为跳板,采取“蛙跳”战术,迅速突入到幼发拉底河畔,协助地面部队切断伊军的退路,为击溃伊军创造了先决条件。
二是能够使部队保持持续作战能力。
由于高技术武器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大量应用,装备、弹药、油料和其他物资等消耗量异常大,如果不能提供及时的补给和更替。
很可能会对战争的结局产生致命影响。
在伊拉克战争初期,由于美军第3机步师推进速度过快,后勤补给一度出现困难。
为尽快摆脱战场被动局面,美军使用其最先进的C-17大型战略运输机,给第3机步师及时运送了弹药、食品、药品等物资,缓解了供求矛盾。
据不完全统计,美军在海湾战争中总计消耗各类物资高达3000多万吨,是整个朝鲜战争的近50倍。
由此看来。
要保持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就必须有便捷、快速、高效的大型空运保障力量做支撑。
三是能够保障执行特种作战以及和平时期执行抗震救灾和国际人道救援等任务。
大型军用运输机由于持续航程远,因此在战时可以把执行特种作战任务的成建制部队投放到特定区域,有时甚至连同人和装备同时投运,极大的提高了战争的突然性和有效性。
而在越来越多的抗震救灾和国际人道救援行动中,大批的大型军用飞机在人员转移、救灾物资运送、救援人员和装备的运输等方面大显身手。
在我国去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
除了我国的大型军用运输机把大批人员和物资运送到地震现场之外,美国的C-17大型军用运输机也曾把美国捐献的救灾物资空运到了四川汶川。
根据分析资料显示。
具备战略空运能力是现代化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
美军的战略机动15%的运输量是由大型军用运输机来完成的,实施远程作战的战略轰炸机、战术战斗机等也主要依靠运输机来保障。
美军运输机部队在历次海外战争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以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为例。
其运输机部队共执行任务约15940架次,运送了10余万吨物资和1327.6万兵员,空运的人员总数占美军参战人员总数的79%。
现役主要大运机型正因为大型军用运输机在未来战争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各国才越来越重视对这类机型的研制和发展。
但是因为这类机型研制技术要求高,研制费用耗资巨大。
而且研制和试验周期长,所以当今世界上大型军用运输机的发展很不平衡。
美国是拥有大型军用或民用运输机种类。
数量最多的国家,其大型运输机,代表着当今世界大型运输机的最高发展水平。
俄罗斯在大型军用或民用运输机的研制和发展方面,仅次于美国。
而目前能独立研制大型军用运输机的国家只有美国和俄罗斯,虽然因为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力量有些削弱,但仍具备一定的大型军用运输机研制水平。
尽管目前独立的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分别接管了当年苏联的安-124、伊尔-76大型运输机的生产线,但如果不与俄罗斯合作仍不具备独立研制生产大型运输机的能力。
欧洲国家虽有A400M大型军用运输机项目,但在投资和研制工作量分配上仍存在巨大分歧,要实现实际交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国和世界上很多国家一样,现在还没有装备自主制造的大型军用运输机。
大型军用运输机从作战使用上来划分,可分为战略运输机和战术运输机两类。
主要承担远距离(一般是洲际间的)、大量兵员和大型武器装备及物资运输任务的军用运输机称为战略运输机。
这类运输机具有的特点是:载重能力强、航程远,起飞重量一般在150吨以上,载重量超过40吨。
正常装载航程超过4000千米,能空降,空投和快速装卸,主要是在远离作战地区的大型/中型标准机场起降,必要时也可在野战机场起降。
美国的C-5、C-17,俄罗斯的安一22、安-124、安-225、伊尔-76等都属于这类飞机。
美国一支独秀目前,国际上能制造军用大型运输机的厂商基本来自美国、西欧和独联体的乌克兰和俄罗斯。
美国的洛·马公司、波音公司、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三巨头瓜分了美国空军大型战略运输机、空中预警机、指挥机,空中加油机乃至战略隐身轰炸机的生产份额。
空中客车公司是欧洲唯一具备研制大飞机的厂家。
其产品除了民用系列大型客/货机之外,军用大型运输机就是研制中的A400M战略运输机。
与美欧相比,独联体的大型飞机制造业却前景黯淡,苏联解体使得过去一个个中央政府统筹下的大型飞机生产联合体落到不同国家手里。
俄专家担心,要么独联体国家重新成立生产联合体。
要么俄独立恢复完整产业链,否则,苏联遗留下来的军用大型飞机制造能力将在10年内不复存在,这从苏联解体以来独联体各国至今没有一种新产品正式问世就可略见一斑。
美国最著名的军用大型运输机当属C-17和C-5战略运输机。
C-17“环球霸王”III是最新型的具有高度灵活性的战略军用运输机。
适应于快速将部队部署到主要军事基地或者直接运送到前方基地的战略运输,必要时该飞机也可胜任战术运输和空投任务。
这种固有的灵活性和性能帮助美军大大提高了全球空运调动部队的能力。
该机身长53.04米。
机高16.79米。
翼展51.81米,最大起飞重量265.5吨。
它可在91 5米长的简易跑道上着陆(使用反推力装置),据美军介绍,符合这种条件的机场世界上有上万个,这将大大加强这种运输机部署的机动性。
该机满载不空中加油的航程为4630千米,空中加油后的最大航程11600千米。
其典型的装载标准有:一、两辆装甲人员运输车,两辆5吨大卡车加2.5吨拖车、3辆吉普车;二、3架AH-1sUE,镜蛇武装直升机、3架OH一58C基奥瓦直升机。
而C-5“银河”是美国最大的重型战略轰炸机,它共有5名机组人员,在其中央翼之后到机尾的上层舱可载运75名士兵,下层主货舱可载运270名士兵,美国现役陆军师所配备各类武器中97%都可运输。
该机机长75.54米。
机高19.85米。
翼展67.88米。
最大商载118387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3779657千克。
其最大平飞速度91 9千米/时,实用升限10895米,起飞滑跑距离2530米,着陆滑跑距离725米,最大载重航程(5%余油)5526千米。
该机最与众不同的设计是它的“免下车装卸服务”。
也就是说。
装甲车能够由c一5“银河”的尾部开进货舱,并从位于驾驶舱下方的前舱门驶出。
该机近1 20吨的载重量,在世界运输机的家族中排行“老三”。
仅次于乌克兰的安-225和俄罗斯安一124运输机。
俄罗斯急待复兴安-124大型军用运输机由前苏联安东诺夫设计集团设计。
在20世纪80年代是世界上最大的战略重型运输机。
安-124替代了1974年停产的安一22重型运输机,在性能上优于目前美国最大的C-5运输机。
安-124绰号“鲁斯兰”,是俄罗斯民间故事中的一个英雄的名字。
由于苏联解体,目前安东诺夫设计集团已经变成了乌克兰共和国安东诺夫航空科学技术联合体。
1985年,安-124创下了载重171219千克物资,飞行高度10750米的纪录。
打破了由美国C-5创造的载重高度原世界纪录。
该机粗大的机身呈梨形截面,主翼为后掠下反式上单翼。
翼展达73.30米。
其机头机尾均设有全尺寸货舱门,分别向上和向左右打开,货物能从贯穿货舱中直接自由出入。
该机上层舱室可载88名兵员,下层主货舱尺寸为长36米、宽6.4米。
高4.4米,容积达1013.76立方米,载重可达150吨,起飞重量达405吨。
这一指标约为美国C-17的2倍。
C-5的1.25倍,安-22的1.8倍。
由于货舱空间很大,安-124不但能够运输成套大型军用武器装备,还能够运载普通飞机机身、化工厂塔件等大型货物。
2008年1月,该机曾一次性装运3架“枭龙”飞机交付巴基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