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觉修辞角度解析奥运闭幕式的“东京8分钟”

合集下载

力学赏析冬奥会北京8分钟

力学赏析冬奥会北京8分钟
中国结是源于“结绳记事”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而下一幕,以轮滑演员为画笔的赛场中央,简 单的线条又勾勒出了腾飞的五彩巨龙,中国龙的线条逐渐消失后,轮滑演员再次画作,一幅精美的凤凰之翅 出现了。值得注意的是,“冰屏”巧妙的成为凤凰之翅上的亮点,而其上不断出现中国大飞机、中国高铁、空间 站等近年来中国完成的科技建设,以凤凰代表中国传统与“冰屏”展现的中国科技完美的成为一体,同时又与之 前腾飞的中国龙组成“龙凤呈祥”,呈现出了中国人的美好明天的向往。
在短短的8分钟内,导演综合运用了轮滑演员、地面投影、动态视频、玩偶、隐形机器人等多种元素来展现冰 雪运动和中国文化特色,将2022年北京冬奥会“人文奥运”和“科技奥运”表现的淋漓尽致,并将平昌冬奥会的闭 幕式推向了高潮。演出开始后,先由48名演员在黑暗中将24块“冰屏”推至场地中央并启动,然后迅速退场, 之后伴随着欢快的音乐,两组由12名轮滑演员(其中包含1名熊猫玩偶)滑入场地。很快,表演场地幻化为一 个巨大的冰球赛场。之后,由智能机器人载着的“冰屏”开始旋转,两只熊猫穿梭于其中,与“冰屏”共舞!两组 轮滑运动员在冰屏组成的赛道上又成了冰壶运动的竞技者。
从现场效果图(a)到设计效果及表演规划图(b)就会涉及到力学建模,即将现实中的问题通过抽象,理想化为力 学模型。在力学研究中,一般不会做图(b)这么复杂的图,而是最基本的,单个质点的运动分析,目的在于探 明质点的运动学原理,更为复杂的情况就成为了简单力学原理的综合应用以形成美轮美奂的惊艳表演!
力学中一般这样处理,如下图所示,先建立坐标系,并在坐标平面中规划处质点的轨迹,然后依据整体要求 分割时间,确定出演员的瞬时位置(坐标)和瞬时运动(速度大小及方向)。
运动学原理可谓是整场表演中不变的核心内容,依据这些不变的原理,通过多点的联合变换出了无穷多种可 能,而再复杂的表演,却又偏偏可以用最简单几个量(位移、速度、加速度、轨迹、时间等)去精准描述。 用力学去赏析这场表演,其外在的宏大美、内在的原理美、以及描述的简洁美跃然而出,令人惊叹!力学探 寻真理,艺术利用力学规则创造美轮美奂,这大概就是力学与艺术的结合之美。 如果我们将镜头推近,就会发现“每一个质点”,其实又是一“世界”。轮滑运动员在行进中,做出各种姿势,其 首先要保证重心平衡,不会发生失稳而摔跤。在力学分析中,可以将人体视为多刚体组合,不同姿态其重心 位置不同;其次,轮滑运动员在蹬刃时的受力,及其所受摩擦力,表现出来运动轨迹等又可用动力学来分析 和描述。 此外,24名机器人演员——载着“冰屏”舞出各种形状的智能机器人,如果从运动学角度来看,载屏机器人主要 做平面运动,由平动和转动组成的组合运动。对于人工智能,人们常关注于自动控制,实际上机器人是先依 据力学原理计算好控制目标,然后再由控制编程具体实现。如果没有运动学和动力学给出控制目标,自动控 制就会变得没有目标,不知所措。

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东京8分钟”视觉分析的符号学研究

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东京8分钟”视觉分析的符号学研究

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东京8分钟”视觉分析的符号学研究摘要:奥运会闭幕式中都要进行与下一届举办国的交接仪式,仪式过后将进行8分钟表演。

举办国需要尽全力将本国的奥运精神与申奥理念以视觉符号的形式展现,进而传达国家形象与文化内涵。

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上,东京作为2020年奥运会举办城市进行了展示,令世人眼前一亮。

本文以“东京8分钟”为例,从符号学角度进行分析,解读其中所包含的视觉符号,探究国家形象如何通过视觉符号建构,并采用双轴关系理论分析其符号文本建构。

关键词:奥运会闭幕式;东京8分钟;符号学奥运会闭幕式8分钟表演是奥运会闭幕式的重要组成环节,也是闭幕式中观众较为期待的一部分。

表演内容主要以展示国家的文化与体育精髓为主,目的在于让世界人民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下届奥运会举办地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运用视觉符号的展现形式,提升国家形象,赢得符号主动权。

在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上,东京作为2020年奥运会举办城市进行了展示,令世人眼前一亮。

本文以“东京8分钟”为例,从符号学角度进行分析,解读其中所包含的视觉符号,探究国家形象如何通过视觉符号建构,并采用双轴关系理论分析其符号文本建构。

一、“东京8分钟”宣传片的符号分析“东京8分钟”中的宣传片被称为史上“最萌”“最二次元”的宣传片,令人印象深刻。

奥运8分钟汇聚全世界的目光,是非常难得的、向世界人民展示国家形象的机会。

因此短短8分钟内,举办国需要尽全力将本国的奥运精神与申奥理念以视觉符号的形式展现,进而传达国家形象与文化内涵。

日本作为文化输出颇为成功的国家,部分文化具有很强的世界影响力。

而东京已经不是第一次举办奥运会了,第18届夏季奥运会也是在东京举行。

作为第二次举办奥运会的城市,东京如何寻求到新的受众诉求点,以吸引世界的目光,是非常重要的。

但距离上一次举办奥运会已有52年时间,经历五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寻找新的诉求重点,并不是件难事。

在诸多的诉求点中,日本的动漫文化深受新一代人的追捧。

北京奥运会伦敦八分钟之我见

北京奥运会伦敦八分钟之我见

北京奥运会伦敦八分钟之我见最近在网上看到很多关于伦敦8分钟的议论,我也来谈谈我对这八分钟的印象。

北京奥运会华丽、高贵、庄严却不失热情的开幕式和闭幕式,恐怕英国人很是很难超越了。

然而聪明的约翰牛另辟蹊径,用情景真实再现的手法,以都市人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现代的伦敦。

我觉得,伦敦8分钟的主题是:伦敦是一个兼具古典与现代气质的城市。

这个主题,在开始的动画上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由五环和伦敦字样的英国国旗变体logo开始,随后出现天空中现代摩天大楼形象,随着视角的变化,到了车水马龙的地面上,英国人就开始展现真实的伦敦了(真实的伦敦住房是很紧张的,曾经有个笑话说伦敦的狗要学会上下摇动尾巴,因为居住空间狭小,左右摇尾巴是要碰到墙的。

楼和楼之间紧挨着这点也不去美化,就是要展现真实的自我)。

熙来攘往的人群闪过,画面停留在前卫的墙体手绘上,这就是现代与时尚的标志了。

而奥运大巴,就是从伦敦街头墙面上随心随性的手绘中开出来的,自然会代表伦敦最真实的生活。

而那身后的五颜六色的线条也就是它走过的轨迹的象征——它走了很远很远才到达了北京。

跳水队员激起了五环的浪花,这个不用说,当然是奥运的标志——奥运搭载到伦敦的大巴上,奥运会将在伦敦举行。

值得一提的是,大巴驶远时与其擦肩而过的汽车为过渡,突出汽车上方的动画:两个头戴熊皮帽子的英国军人(女王的卫兵模样)迈着大步走向两边,一个前卫的年轻人横空出世,极端古典与极端前卫共同存在,和平共处,这再一次深化了古典与时尚兼容的主题。

我们都知道,伦敦是英国政治、经济、金融和文化的绝对中心,而且又是下届奥运会的举办地,自然,为了让大家了解英国,大的巴士车身上就是有伦敦字样了。

我想巴士的采用也许是因为它具有移动性,且比小汽车更具容纳性,比火车更为灵活。

任何人都可以坐上巴士。

这与奥运人人参与的精神不谋而合。

巴士车头上是LONDON 2012的字样,是名副其实的奥运巴士,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象征。

奥运会闭幕式八分钟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奥运会闭幕式八分钟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228文化传播奥运会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每届奥运会都会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而奥运会闭幕式同样受到各国人民及媒体的关注。

因为它除了反映和平团结的体育精神,还能通过一系列视听符号向广大受众传播举办国的历史、文化、风俗等多方面的信息,能塑造一个国家的形象。

奥运会闭幕式上的八分钟表演,足以将下任奥运会举办国的文化精髓凝聚在一起,展示国家形象与国家魅力,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跨文化传播。

一、奥运会闭幕式八分钟与跨文化传播概述(一)奥运会闭幕式八分钟概述奥运会闭幕式八分钟表演是奥运会闭幕式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闭幕式上举行奥运会会旗交接仪式,仪式过后就会让下届奥运会举办国进行时长为八分钟的形象展示表演。

时间起初为六分钟左右,后来保持在八分钟左右,这个环节就叫作八分钟表演。

(二)跨文化传播概述跨文化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跨文化传递,或者说是社会信息系统的跨文化运行,是各种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流动、共享和互动的过程。

[1]从根本上来说,跨文化传播就是一种沟通和建立不同文化中人与人之间共存的关系的文化交往活动,是人类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跨文化、跨区域的一种“延伸”过程。

[2]二、奥运会闭幕式八分钟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一)展现国家传统文化,传播国家文化精髓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的北京八分钟中,14名身穿旗袍的少女登场,每人手中分别拿着琵琶、二胡、手鼓等中国传统乐器,演奏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中国民乐《茉莉花》。

随后1名白衣少女开始表演长绸舞蹈,舞者在表演这一中国传统舞蹈时手中所拿的红绸也是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写意。

演出中最精彩的环节是另一个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太极功夫。

而之后登场的京剧更是中华传统戏剧水平的最高体现,将国粹展示在国际舞台上,进一步向世界传播了国家文化的智慧结晶。

表演的最后,手提灯笼演唱茉莉花的小女孩出现在舞台中央,向全世界发出邀请,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融合的标志。

2004年的北京八分钟通过展示一系列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向世界传播了自己国家的文化精髓,有效地实现了跨文化传播。

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东京8分钟”的传播效果分析——以CCTV、BBC、NHK的直播解说词为中心

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东京8分钟”的传播效果分析——以CCTV、BBC、NHK的直播解说词为中心

2020年,东京将时隔56年再次举办夏季奥运会。

2016年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上,日本接过奥林匹克会旗之后,现场播放了东京奥运宣传片,并上演了一场舞台秀,标志着奥运正式走入了东京时间。

这场“东京8分钟”融合了日本动漫文化与奥运赛事场景,通过运用高科技和炫彩的灯光使其充满了活力和未来感,在传播城市及国家形象方面赢得了好评,比如国内媒体用“亮点颇多”、“惊艳”等词来形容这场东京秀。

那么,“东京8分钟”运用何种文化符号展示了何种日本及东京的文化及传统?其在中国、英语圈国家的传播效果如何?对此,本文将首先运用符号论的视点来分析“东京8分钟”所包含的文化符号及其所代表的内容,并聚焦CCTV 、BBC 、NHK 对“东京8分钟”的直播解说词,通过分析直播解说词的积极性、有效性及其内容来考察其在中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传播效果。

中国已经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考察“东京8分钟”的制作视点及传播效果对我国举办冬奥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东京8分钟”的文化符号及内容符号学视野下,符号在某种程度上代表某样东西。

按照符号学的观点,传播可分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发送方将发送内容进行符号化,即“编码”过程。

第二个阶段为发送内容在具体语境下经过传送渠道送达至接收方。

最后,接收方在参照符号的同时对收到的内容进行读取,即“解码”阶段[1]。

如果发送方的“编码”和接收方的“解码”完全一致,即达到了理想的传播效果。

但是,符号与符号指代的内容(以下称“符号内容”)并收稿日期:2018-01-06基金项目:2017年北京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项目(06520004)第一作者简介:魏然(1981~),女,内蒙赤峰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日本社会文化.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北京,100089Deptment of Japanese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9,China.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东京8分钟”的传播效果分析———以CCTV 、BBC 、NHK 的直播解说词为中心Communication Effect Analysis of Tokyo 2020Handover in 2016Rio Summer OlympicsClosing Ceremony:Based on Live Commentary of CCTV ,BBC and NHK 魏然,叶蓁WEI Ran ,YE Zhen摘要:运用符号论的视点分析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上“东京8分钟”的文化符号及其内涵,通过CCTV 、BBC 、NHK 直播解说词的积极性、有效性及内容来考察“东京8分钟”的传播效果。

2024东京奥运会闭幕式观后感精选四篇

2024东京奥运会闭幕式观后感精选四篇

2024东京奥运会闭幕式观后感精选四篇1. 胜利与感动同在在2024年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上,我被一种深深的感动所震撼。

闭幕式上,各国运动员的归队式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

当各国的运动员齐心协力地走上主舞台,手挽手,欢笑着跳跃着,我感到了他们的胜利和感动。

他们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赛事的结束,更是对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祝福。

2. 文化与传统的魅力闭幕式上,东京奥运会展现了日本文化与传统的魅力,让世界观众为之倾倒。

无论是舞台设计、表演节目还是服饰装束,都融入了日本独特的风情与传统。

闭幕式上,和风舞蹈、和服走秀、日本传统音乐等表演节目让我感受到了东方文化的深厚魅力。

在闭幕式上,我被日本传统乐器演奏所吸引。

那些悠扬的琴音、清亮的笛声,让我仿佛置身于日本古老的宫廷之中。

闭幕式上的舞蹈和戏剧表演也展现了日本艺术的精湛之处。

东京奥运会闭幕式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对日本文化与传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欣赏,这也让我对东方文化的多样魅力充满了好奇与渴望。

3.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倡导闭幕式上,东京奥运会通过舞台布景和表演节目倡导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我被这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倡导所感染。

舞台上使用的可再生材料、表演节目中展现的自然风光和植被,引领着观众去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而闭幕式上的表演节目还通过艺术的手法强调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在闭幕式上,我发现东京奥运会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场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倡导者。

这种环保理念的传播,让我认识到了人类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也深化了我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我愿意为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也是2024年东京奥运会闭幕式给我的重要启示。

4. 和平与友谊的永恒主题在闭幕式上,我被和平与友谊的永恒主题所深深感动。

运动员们的共同入场、归队式和手挽手相拥的画面,让我感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和平友谊。

这种和谐共处、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理念,无疑是东京奥运会的最大亮点。

巴黎8分钟学生观后感大全

巴黎8分钟学生观后感大全

巴黎8分钟学生观后感大全【导语】2021年8月8日晚,东京奥运会将正式举行闭幕式,本届奥运会闭幕式理念为“Worlds we share”(我们共享的世界),口号是“Moving Forward”(前进)。

在往届奥运会闭幕式上,最令人期待的环节之一,便是由下届奥运会东道主带来的表演节目,进行举办国的形象展示,体现其文化艺术精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8分钟表演”。

下面是整理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巴黎8分钟学生观后感一2021年8月8日,东京奥运会闭幕。

在开幕式被您吐槽之后,闭幕式略有起色,但最终还是没有逃脱被“巴黎八分钟”表演秒杀的命运。

云端上演巴黎八分钟,各种表演的高级感,让你无限期待巴黎2024!有您说巴黎八分钟表演是实时直播,也有人说是录制。

从镜头转场来看,应该是录制和实时画面的结合。

录制和实时直播精妙衔接,都给观众带来浪漫之都美的享受。

画面从演奏《马赛曲》开始,音乐悠扬婉转,镜头画面庄严而唯美,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法国标志性建筑:卢浮宫、凯旋门、埃菲尔铁塔,火车站,多个场景的有序切换,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无愧是世界的艺术之都,在多个场景都能诠释出艺术气质,特别是太空空间站吹奏萨克斯,创意满分,镜头超燃。

在动感元素呈现版块,借助酷跑和小轮车,在巴黎的多处楼顶骑行,小轮车多次定格在城市上空,精彩而刺激,节奏也掌控精准。

酷跑更多应用仰拍旋转拍摄法,凸显动感的节奏和娴熟的酷跑技巧。

我最喜欢的还是借助眼睛转场镜头,超大特写眼睛,眼睛一睁,浮现巴黎,精妙至极。

实时画面中,东京奥运会夺得金牌的法国运动员,聚集在埃菲尔铁塔前,他们与民众狂欢,镜头多次给到获奖运动员,他们自信的笑容、阳光的神情向观众传达出享受胜利的喜悦。

要说创意,借助铁塔做旗杆,竖起长90米,宽60米巨幅奥运会会旗,让人不得不佩服导演脑洞大开,奥运会旗在空中飘扬,醒目而壮观,堪称惊艳。

当飞机飞过埃菲尔铁塔,喷射出红白蓝三色彩色烟雾,在空中形成三色带,就像巨幅法国国旗在空中飞扬。

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作文:东京八分钟

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作文:东京八分钟

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作文:东京八分钟
在闭幕式"东京8分钟"的表演中,世界进入了科技和动漫的"二次元"世界。

动漫方面,日本的建树毋庸置疑:
2008年3月,日本外务省宣布,任命卡通人物哆啦A梦为日本首位卡通大使。

此举旨在通过卡通产业宣传日本文化。

日本外务省的任命状上写道:"希望你身为动画大使,代表日本,将日本的动漫文化介绍到全世界,并且让全世界的人更进一步了解日本的社会文化,培养更多的日本友人。

"
而在2013年4月6日,东京2020申奥委员会正式选定哆啦A梦为大使,日本官方表示,哆啦A梦展现日本的核心价值--尊重和友谊。

科技方面,日本也很有野心:
据《朝日新闻》透露,东京奥运会的奥运村将是有史以来第一座"机器人村",目前一座60英尺高的巨型高达像已经落成。

到了2020年,面对全世界的运动员和游客,这里的智能机器人将完成诸如语言翻译、导航叫车等服务。

也许4年后的东京奥运也许不仅是属于体育的,也是属于动漫和科技的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视觉修辞角度解析奥运闭幕式的“东京8分钟”作者:郭小洁来源:《新闻传播》2017年第15期【摘要】本文以视觉修辞为视角,以2016年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上的“东京8分钟”(包含东京奥运宣传片及现场表演)为例,从表现形式和内容构成的要素如色彩、文字、空间、人物、音乐、舞美等视觉元素入手,分析本次奥运会闭幕式上“东京8分钟”的视觉修辞特色。

【关键词】视觉修辞;奥运宣传片;视觉分析在奥运会闭幕式上展示下届奥运举办国的8分钟表演是用富有创造性的艺术表现形式,融合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表演。

短短的8分钟表演中包含了下届主办国的城市形象宣传片和现场舞台表演,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或社会在“趋势”与“潮流”上的缩影。

2016年的奥运会闭幕式“东京8分钟”中,就向全世界展示了2020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东京的风貌。

柔道、神社、武士道、樱花等熟悉的日本意象并没有出现,而是展示了一个由游戏、动漫、高科技、璀璨的夜景组成的“新”东京。

内容构成上大量运用二次元文化符号,结合流行的虚拟现实技术,旨在展现东京的当代生活。

这简短的8分钟展示,包含了众多的内涵,值得我们来细细探讨。

一、“东京8分钟”视觉表象与象征意义(一)红白黑三色体现现代感美学日本作为艺术设计领域的强国,本次表演中的色彩使用上与日本文化一脉相承。

采用红白黑作为主色调,简洁有力。

红与白是日本国旗的颜色,将国旗色应用在设计中也是历届奥运宣传片常用的手法,宣传片中除了运动员的红白服饰搭配,还特意选用了老款的红白色系的新干线车头。

红色在日语中被称作“赤”,指天刚亮,天空渐渐泛白,带着一抹红光,代表充满能量和活力的颜色。

“黑”则作为“赤”的对立语,有“黑暗”和“暗淡”的意味。

在“东京8分钟”里将代表着“日出”的红与代表着“日暮”的黑相搭配,主背景的黑色与红色的“日之丸”(日本国旗旗面上的红日)两种颜色相互消解又相互衬托提亮,明艳的色彩表达对生的喜悦,朴素的色彩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恰好的体现出日本审美文化物哀美的内涵即无常的哀感和无常的美感。

(二)巧用文字间的相似性作为里约奥运会闭幕式时播放的影片,考虑到与本届主办城市的联系,“东京8分钟”在文字上也玩了一把创意。

让日本著名的游戏人物MARIO(马里奥),手拿一本封面写着大大的“RIO”的画册折页观看,接着将画册平摊开并展示出全名“MARIO”。

采用视觉借代、延迟展现的手法,将马里奥(MARIO)与里约(RIO)相联系起来。

(三)前后对比明显的空间构图“日之丸”作为日本的标志贯穿于“8分钟”,它是宣传片开始时的红色大太阳,也是“TOKYO”字样上的“O”,同时也是各位运动健将与动漫人物手中相互传递的红球。

开篇的“日之丸”在构图上是始终占据大半画幅,运用夸张的手法,使其比例大于人物与建筑,因为背景是黑色的关系,“日之丸”在构图上始终呈现出一种居于最后方的感觉,人物的跃动就会很明显地浮现出来,形成明显的前后对比。

在此黑红背景的映衬下,宣传片中出现的跆拳道、跳高、游泳等奥运会运动员们与日本的地标建筑相搭配跃动,建筑融入黑色背景中,视觉上形成明显的对比,一动一静的形象在画面中更显张力。

(四)强文化IP:二次元文化符号在开场放映的宣传片中北岛康介、高桥尚子等日本代表性运动员,与哆啦A梦、大空翼、Hello Kitty、马里奥、吃豆人等人气二次元形象一起登场,通过二次元与三次元人物接力传球的方式,逐一展现各项体育项目的魅力。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扮演马里奥,在哆啦A梦的帮助下,马里奥从东京穿越地心,来到地球对极的里约。

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各大强文化IP:Hello Kitty、机器猫、大空翼、吃豆人、马里奥等都被巧妙地用来展现体育的活力与魅力,以及东京这座城市的吸引力。

借助这些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并能引起共鸣的文化IP,结合IP 的角色元素特点,进行创造性改编,形成新的意味,使得原IP实现了增值。

从受众观看角度来说,这些文化符号被合情合理地演绎出来,同时又充满戏剧性和趣味性,带来了很好的观看体验。

在传播效果角度上能吸引到与此文化IP符号意义共同的人的广泛关注与追捧,成为主动传播者,进行二次转发与分享,使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获得更迅速、广泛、准确的传播。

值得注意的人物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扮演的马里奥的形象,引发热议。

很多人认为政治人物不该参与体育赛事,体育应该是体现体育本身的。

但在日本国内,“东京八分钟”播放当下,「安部マリオ」(安倍马里奥)一词便立刻在twitter上成为热搜。

日本网友给出了“里约奥运会闭幕式里有个奇怪的扮演马里奥的老头出现了,咦,这不是安倍总理嘛”等好评。

在笔者认为,安倍晋三在“东京8分钟“的出现,是代表着日本官方的意义,表示日本政府全力支持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姿态。

政治性的意义是弱化了的,宣传片中就有意地将安倍晋三的政治角色置换为马里奥的角色,融入到节目创意中。

一个国家元首扮演卡通人物,这种亲民的举动虽是民主国家领导人的惯用手段,但在此宣传片里传播效果还是非常惊人的,可以称为所谓的“反差萌”。

(五)爵士乐、电子乐的随性自由本次演出的制作人和音乐监督是日本新宿系著名音乐人,被评价为“她的音乐自由不羁;她让人无所适从”的椎名林檎。

如果把椎名林檎的音乐形容成画作,那既是华丽丰沛的西洋景又是兼具民间风俗的浮世绘。

①8分钟里选用了椎名林檎的两首歌曲《ちちんぷいぷい》和《望遠鏡の外の景色》,将随性自由的爵士乐、电子乐作为大型体育赛事表演的音乐实属罕见,给外界传达出自由、开放、个性的东京印象。

《望遠鏡の外の景色》这个曲名来自于一部舞台剧“エッグ”(EGG),这部舞台剧是直指日本的黑暗,对人类的愚蠢、对体育、音乐、战争进行尖刻讽刺的,在奥运会闭幕式上多数选用主旋律音乐的情况下,东京8分钟同时也玩出了原罪与思考。

(六)充满未来感的现代舞从椎名林檎的音乐中出来又再一次进入到舞蹈所营造的未来感里。

现场用炫酷的AR技术,立体呈现东京奥运会上即将出现的33个大项,将现实与虚拟融合,给人不可思议的体验。

这段演出将先端科技融入舞蹈,可谓不断探索舞台艺术。

与前几届相比,日本本次参加演出的总人数非常之少,所以现场演出要素都依靠灯光、投影、装置等来表现。

50位身穿红白色服饰的舞者,围绕着白色发光的方框装置,在现场大跳现代舞。

舞蹈动作有融入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动作——应援之舞(加油舞);还有“おもてなしの舞”。

舞蹈演员手中挥舞的奥运会旗的旗语也是表达“ありがとう”(谢谢)之意。

现场的灯光颜色始终呈现出亮度较低的紫色、蓝色,为了更加凸显核心的舞蹈表演和白色装置的翻转。

伴随着灯光、投影及舞步的推进,舞者们将手中的方框装置向马里奥的邮筒聚拢并最终集合成2020东京奥运会会徽标志。

二、“东京8分钟”视觉表达效果“视觉修辞研究是新近出现的一个名词,它被用来形容那些意在探讨视觉文化的叙述作用和象征作用的行为。

”②视觉修辞研究更加注重视觉信息的象征意义和有效传播。

视觉修辞的重点更侧重于美学反馈。

所谓美学反馈,是作品赋有的感官要素在受众直觉方面所引起的变化,是感性的认识。

(一)“杂”而不乱,层次分明如上分析,在东京8分钟里包含众多的文化元素,运动、接力、“日之丸”元素排比、反复出现,但每一个又都有所指代,向我们展示不同的东京风貌;增强现实技术向我们展现出体育项目亦真亦幻的魅力;现代舞的一举一动中又带有含蓄而富有的内涵。

对象征元素的运用很准确,例如“日之丸”的元素反复出现,旗帜、圆形画面、背景、红球等,不是把功能和意义强塞进创意里,而是让它变得理所当然。

每一个元素单独展开都是华美的一章,糅杂在一场表演里,看似杂乱却因创意的合理得当,而充满意味和趣味。

(二)破旧立“新”,凸显文化自信“视野决定高度,思维决定高度”,日本的主创们已经脱离了追求形式上的美的结果主义,而在于创造出有深意的创意。

破天荒在宣传片里采用黑色的主背景,正是基于对传统文化“黑”这一物象的深刻理解,结合现代感的画框设计将黑红白三色搭配得恰如其分。

选用非源起于日本的爵士乐,代替了传统乐器三味线的演奏,打击乐器的每一个鼓点都随和而又动感,加上椎名林檎独特的声线,随着鼓点翩翩起舞的现代舞,寓意着日本的自由、随性、包容。

日本人的创新精神和对于奥运会独特的理解,归根结底,源自于文化的自信。

结语日本人的文化自信让他们可以从容地展现一个新的突破性的日本。

这符合西方社会对日本的印象,也符合真实的日本。

相较之下,我们的北京8分钟,里约8分钟都只是在将文化元素简单地拼接、堆砌后一股脑硬塞给受众,缺少创意,缺少思考。

一个成功的宣传表演,不只是要让观众看到眼花缭乱又重复的景色,而是要让人感到美、有趣、精致甚至惊艳。

中国因与西方世界在政治文化上存在显著差异,成为“想象中的他者”。

在跨文化传播问题上,我们要做的也许不是去努力迎合外国受众的观念认知,认同感,而是作为神秘的东方古国,深耕于本国的文化特色,自信地展现古老璀璨的文化。

注释:①高宁.解析椎名林檎的音乐风格——椎名式的“菊与刀”[J].音乐时空,2013年第16期②陈汝东.论视觉修辞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参考文献:[1]陈汝东.论视觉修辞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2]付砾乐.试析弹幕视频的视觉修辞特色——以“哔哩哔哩”弹幕网为例[C].新汉时代,与世界的沟通/战争与和平——第16届中韩教育文化论坛暨第4届世界汉语修辞学会年会论文集,2014[3]逐帧解析“东京8分钟”,这条宣传片背后集结了全日本的创意大师[R].http:///articles/29914.html,2016-08-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