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2012朝阳二模讲评

2012朝阳二模讲评

9分
文中描述王适是个十分自信,行事张扬高调的 人。当他听说李将军“年少喜士”时,他便十 分高调的登门拜访(2分),并且十分自信的称 自己为“天下奇男子”(2分),愿意为将军效 劳,他这样的处世态度为他求得事业,也为他 求得家庭。在我看来,我很认同王适的这种自 信,行事张扬高调的处世态度(1分)。就像毛 遂自荐(1分),认为自己可以完成的事情,就 要自信的站出来,高调的推荐自己去完成的事 ,给自己一个展示的机会,而不是畏手畏脚的 躲开(1分)。当然,对于过度的张扬也是不可 取的,张扬与高调也是要有度的。(语言2分) 例举不合题意
第一部分 1—9题 基本情况: 年级平均 20.67分 一班平均 23.13分 四班平均 18.91分 21、24分共18人。24分有文心怡、尹子怡、李冬、 宋东民。 五班平均 19.59分 21—27分共18人。27分李洁菲、 马兆鑫、刘春艳 24 分有耿文希、李瑞琪、刘紫儒、吴乃芮、袁媛张 丹惠、张一然、栗京朝。 正答较低的题1、2、4、5、8.
11.(5分) 公输子削竹木X以为X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 子自以为至巧(/)子X墨子谓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 /不若匠之X为车X辖(/)须臾X斫三寸之木∥而任 五十石之重/故所为巧/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 人∥谓之拙 【评分参考】⑴“∥”处为可断可不断处,此处断句 不得分,亦不减分。 ⑵“利于人∥谓之巧”与“不利于人∥谓之拙” 两处若断,则必须都断,否则按错误的断句论。 总体成绩不错,但从错断与漏断的情况看,虚实 词推断能力仍需加强,这是读懂的前提。 平均3.67 3.62分 比一模有提升。
• 10分
• 文中写新皇即位,举办考试,王适大笑道“此非 吾时邪?”拿着自己的作品,歌吟于途,这一言 行足显王适的张扬自信甚至自负。认为自己一定 能成功通过考试,反映了他行事张扬过分自信的性 格。我认为自信、张扬的行事风格、处世态度是 不好的,处世应怀有谦虚的心,低调做人。季羡林先 生一生淡泊名利,为人低调,尽管学富五车,拥有卓 越的成就,也从不炫耀,反而辞去了“国宝级大师” 的桂冠,受到世人的敬仰。由此观之,王适的处 世态度是极不可取的。

2012北京市语文中考各区二模试题汇编 记叙文阅读

2012北京市语文中考各区二模试题汇编   记叙文阅读

2012北京市语文中考各区二模试题汇编记叙文阅读【12东城2】(一)阅读《一箱葡萄》,完成第15-17题。

(共15分)一箱葡萄金科①正是新疆瓜果飘香的季节,在乌鲁木齐飞往北京的飞机上,很多乘客带了不少新疆的时鲜瓜果,像葡萄啊、哈密瓜什么的。

这些东西虽说不上贵重,体积却很大,多是用纸箱子装着,很快就把飞机上的行李舱给塞得满满当当的了。

②一位高大年轻的巡查正忙不迭地帮着乘客整理着行李舱,以便多腾出点空来,好多放些行李。

当他打开一个行李舱时,一箱葡萄猝不及防地落了下来。

随即,旁边的一位中年女人站了起来,对着巡查大声叫道:“你是怎么搞的!看把我的葡萄都摔坏了!”③巡查一边连声说着对不起,一边赶紧捡拾起散落的葡萄来,直到将那箱葡萄给捆扎好了之后,又重新将它放回到行李舱里。

④中年女人站在一旁,不动声色地看着巡查做着这些事情。

当巡查收拾完毕,准备离开时,她却一把抓住巡查,又大声叫了起来:“你把我的葡萄给摔坏了,你得赔我!”⑤巡查一时显得很窘迫,急急地说道:“我一打开舱门,它就落下来了,大家都看见的,怎么能怪我呢?再说,你的葡萄也没有摔坏多少,我又帮你重新捆好了的,你怎么能让我赔呢?”⑥中年女人却一声不吭,只是紧紧抓着他的衣服不松手,连对闻讯来劝说的空姐也不理不睬。

⑦这样僵持了一会儿之后,巡查沉吟了一下,只好说道:“那我下去,看看能不能给你买一箱吧。

”⑧听了这话,中年女人既未答应,也未松手。

⑨周围的一些乘客见状,纷纷说起话来,而且全是一边倒的声音,都说中年女人不对。

⑩中年女人这才松了手,放了他。

○11飞机快要起飞了,还不见大个子巡查的身影。

中年女人气呼呼地站了起来,嘴里一边骂着“骗子”,一边不顾空姐的劝阻,硬是冲下飞机去了。

○12已经到了起飞的时间了,还不见那中年女人回来,乘客们又说开了。

有说巡查不守信用的;有说那女人真够厉害的,敢追着不放……○13大家正说着,只见那中年女人满面怒容地回来了。

一落座,她就一连声地高声骂了起来:“骗子!骗子!骗子!……”○14周围的乘客又七嘴八舌地劝开了,算了,算了,一箱葡萄不值得生这么大的气……○15中年女人又一下站了起来:“刚才就是你们说要放了他的,这下好了,下去他就不见了。

2012初三朝阳二模试卷

2012初三朝阳二模试卷

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综合练习(二)英语 试 卷 2012.6听力理解(共26分)一、听对话,从下面各题所给的A 、B 、C 三幅图片中选择与对话内容相符的图片。

每段对话读两遍。

(共4分,每小题1分)A. B. C.A. B. C.A. B. C.A. B. C.二、听对话或独白,根据对话或独白内容,从下面各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择最佳选项。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共12分,每小题1分)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5和第6小题。

5. What is Tom going to do in Australia?A. To go to university.B. To visit his brother.C. To spend his vacation.6. Who is Tom going to Australia with?A. Mike.B. Rod.C. Garry.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7和第8小题。

7. What’s wrong with Joan?A. She can’t sleep well.B. She has a bad cold.C. She has a fever.8. What does the man advise Joan to do?A. To see a doctor.B. To have a rest.C. To work hard.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9和第10小题。

9. When is the boy’s birthday?A. On June 3.B. On June 6.C. On June 9.10. Where will they have the birthday party?A. At home.B. At school.C. In a restaurant.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11至第13小题。

11. What does Steven want to be when he grows up?A. A Chinese teacher.B. A hotel manager.C. An office worker.12. How does Susan like the job of being a teacher?A. It’s difficult.B. It’s exciting.C. It’s important.13.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A. Their part-time jobs.B. Their future plans.C. Their school life.请听一段独白,完成第14至第16小题。

2012北京市语文中考各区二模试题汇编(7份打包)-3

2012北京市语文中考各区二模试题汇编(7份打包)-3

2012北京市语文中考各区二模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12东城2】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三峡》,完成第12-14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⑴不见曦.月⑵沿.溯阻绝⑶晴初.霜旦⑷属引.凄异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分)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4.作者从俯视的角度,描写了春冬之时三峡什么样的景物?(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答案:12.⑴日光,这里指太阳。

⑵顺流而下。

⑶刚刚。

⑷延长。

(共4分。

共4道小题,每小题1分)13.⑴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丝毫没有中断的地方。

⑵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共4分。

共2小题,每小题2分。

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1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共2分)【12西城2】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12-14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2012北京市语文中考各区二模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

2012北京市语文中考各区二模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

2012北京市语文中考各区二模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12东城2】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三峡》,完成第12-14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⑴不见曦月⑵沿溯阻绝⑶晴初霜旦⑷属引凄异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分)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4.作者从俯视的角度,描写了春冬之时三峡什么样的景物?(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答案:12.⑴日光,这里指太阳。

⑵顺流而下。

⑶刚刚。

⑷延长。

(共4分。

共4道小题,每小题1分)13.⑴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丝毫没有中断的地方。

⑵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共4分。

共2小题,每小题2分。

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1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共2分)【12西城2】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12-14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2012北京市语文中考各区二模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

2012北京市语文中考各区二模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

参考答案:积累和运用1. C2. B3. D4.(1)千里共婵娟(2)沉舟侧畔千帆过(3)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衡阳雁去无留意。

(5)此中有真意(6)玉盘珍羞直万钱。

(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5.(1)C D F(2)《旧事重提》太直白,《朝花夕拾》形象生动又贴切。

“朝”早上,“夕”晚上,早上开的花晚上来捡拾,就是成年时回忆童年往事的意思。

6.(1)意义一:绿色消费有利于生命健康。

意义二:绿色消费有利于环境保护。

(2)参考示例:倡导绿色消费,关爱生存环境;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3)参考示例:“绿色”的涵义真正在于给每一个人身体健康提供更大更好的保护,舒适度有更大的提高,对环境影响有更多的改善,“绿色消费”不是“消费绿色”而是保留绿色,让更多的人分享绿色。

二、现代文阅读(一)7.①大年初一凌晨,蹬三轮女人冒着大雪送我们回家;②蹬三轮女人为方便归家的人在大年三十合家团圆而辛苦拉客;③蹬三轮女人心地善良,搭客从不多收;④蹬三轮女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⑤蹬三轮女人在丈夫和儿子死后,一直侍奉老婆婆;⑥蹬三轮女人对已故爷儿俩的永远的不舍与还念;⑦三轮车车夫对蹬三轮女人的关照。

(任写四点即可)8.作用:①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②用人们大多已进入梦乡和腾空的焰火、飞舞的雪花,渲染出春节吉祥喜庆的气氛;③衬托蹬三轮妇女心情的落寞、生活的艰辛。

(任写两点即可)9.A、披着”、“顶着”、“俯着”、“推着”几个动词连用,表现了天气之恶劣,生动地刻画了蹬三轮妇女在风雪中艰难前行的形象,突出了她蹬车挣钱的不易。

B、运用神态描写(“依然”“满是”表明蹬三轮女人的脸上总是保持微笑,体现了她热情、乐观、开朗、善良的性格。

10.一方面,她不想向别人诉说自己的不幸,来换取别人的同情、施舍,她很有自尊心;另一方面,她的“谎言”也是自我安慰,表达了她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11.病中的老王送的香油和鸡蛋温暖了杨绛苦难的岁月;阿长奔波于街巷买来的《山海经》,快乐了鲁迅的童年;信客忍受风尘苦旅的艰辛,传递着城市和乡村的期盼……(联系一个即可)他们都是平凡的普通人,他们的行为无关乎金钱,无关乎名利,却折射出善良美好的品质,感动着我们的记忆,给了我们一种温暖的向上的力量。

2012年北京市初三语文二模汇编---记叙文

2012年北京市初三语文二模汇编---记叙文

2012年北京市初三语文二模汇编---记叙文【1海淀区】(一)阅读《萍水相逢之美》,完成第15-17题。

(共15分)萍水相逢①之美陈霁①搬到这个小区已经一年多了,却至今也没有为我增加一个真正的熟人,更不用说朋友。

就是邻居,有时同乘电梯上楼,也只是点点头,给出一个微笑而已。

这个微笑就礼貌地拒绝了接下来的一切可能。

待各自进了各自的家,那扇沉重厚实的防盗门就把我们彻底隔开,里面的一切都成为秘密,被它严严实实地捂住。

一个小区上千户人家,就这样被封闭在各自的小格子里。

②闲得无聊,在家泡茶枯坐,一抬眼就看见了墙上的那幅画。

③20多年前的乐山五通桥,秋天,风景优美。

古老的小镇,几条逶迤的街巷被清澈的小河破开,隔河相望各自的另一半。

沿河尽是千年古榕,浓荫匝地。

那些石板街面,雕花石栏,重重叠叠的飞檐斗拱和粉墙青瓦,都在榕树严严实实的掩映中。

我那时还是个小伙子,背了个当时流行的人造革马桶包,沿着几级石阶走上苔痕斑驳的石砌高台。

这里是一个独家小院,竹篱笆上爬满牵牛花,院里盛开着海棠,古雅里透出生机的蓬勃。

我按捺住一颗砰砰乱跳的心,叩响了门。

开门的儒雅老者正是我想求见的大名鼎鼎的画家李道熙,嘉州画派的代表人物。

我这次游乐山,感觉不是期望的那么好,心有不甘,便到了五通桥。

仗着同是著名画家的孙竹篱是我家邻居,就斗胆来闯李道熙家。

大感意外的是,李道熙以爽朗的笑声和清香的“峨蕊”接待了我这个不速之客。

谈到兴浓,他起身为我画了这幅斗方,边画边讲授技法,简直像要收我为徒。

④不完美的乐山之行在五通桥得到了加倍的补偿。

同时,李道熙的古道热肠,更让我在心里对他和他的五通桥葆有了一份永久的记忆。

⑤前年春节,我和妻子去云南景洪旅游。

返程飞机很晚,有半天的空当,便去勐腊路的同庆号喝茶。

这是景洪市中心一处颇令人注目的园林,热带风情中带有江南元素。

气候宜人,环境虽然也是人造,但是感觉比此前看过的许多“原始”更养眼。

加上有一个体验式生产作坊,同样一杯普洱,在这里就让人很乐意掏钱。

北京朝阳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北京朝阳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北京朝阳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北京朝阳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一、基础运用。

(共24分)(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5分。

第1-6题,每小题2分;第7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A.联袂mèi镂空lóu栩栩如生xǔB.剔透tī刹那shà言简意赅ɡāiC.字帖tiè庇护bì既往不咎jiūD.惬意qiè允许yǔn惩恶扬善chénɡ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是A.阅历雀跃安详各行其是B.提防干燥蓬勃今非夕比。

C.开辟摇篮宛如耳濡目染D.遵循元宵闲暇略胜一筹3.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是①洛杉矶在治理大气污染时注重对私家车的合理利用,这对我国研究如何改善空气质量具有借鉴意义,正所谓。

②齐白石的题画诗是国画艺术中一朵绚丽的奇葩,艺术的画境与精妙的诗句,使画作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A.①句填“八仙过海,各显其能”②句填“相得益彰”B.①句填“八仙过海,各显其能”②句填“相辅相成”C.①句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②句填“相辅相成”D.①句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②句填“相得益彰”4.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是A.由于不仅也B.由于因为所以C.虽然不仅也D.虽然因为所以5.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是岳阳楼下临洞庭,北倚长江,①。

岳阳楼②。

主楼中间以四根楠木巨柱承荷全楼大部分重力,再用十二根宝柱作为内围,外围绕以十二根檐柱,彼此牵制,结为整体。

全楼纯用木料构成,没用一钉一铆,一块砖石。

楼高三层,飞檐,盔顶,远远而瞭,恰似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

A.①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盛誉②造型独特,建筑精妙B.①人们赞誉为“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②建筑精妙,造型独特C.①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盛誉②建筑精妙,造型独特D.①人们赞誉为“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②造型独特,建筑精妙6.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是求索民族话剧之路话剧《吴王金戈越王剑》首演之后,该剧导演蓝天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部历史剧以全新的艺术视角,审视了那段脍炙人口的吴越争霸的故事,将越王勾践复杂的人性描绘得淋漓尽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201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0分,除标明外,每题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嗜好.(hào)破绽.(dìng)迸.流(bèng)随声附和.(hé)B.惬.意(xiá)澎湃.(bài)赫.然(h è)重蹈覆辙.(ché)C.干涸.(gù)炽.热(chì)嗔.怒(zh ēn)吹毛求疵.(chī)D.狡黠.(xiá)提防.(dī)旁骛.(w ù)鲜.为人道(xiǎn)2、下列词语中有没错别字的一项是()A.恣睢蔓延万籁俱寂谈笑风生B.辨证嘉奖眼花潦乱呕心历血C.烦燥怄气走头无路怒不可遏D.牟取辍学根深帝固锋芒毕露3、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欣赏到了美丽的山顶景色。

B、我们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骄傲自满,而应该正确地对待自己。

C、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学习遇到疑难时,我们要及时向老师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关部门严肃处理了某些加油站擅自哄抬汽油价格。

B、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C、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D、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

5、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B、光波长短不同,产生热效应也不同,红、橙、黄光波长,热效应大,蓝、紫光波短,热效应小。

C.就是这个人,莎利文老师,在我以后的生活中深深的爱着我,向我揭示一切。

D.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6、宜宾已经升级为全国旅游城市,请你给它拟一条有关旅游景观、家乡特产的广告词,让它走出邻路,名扬天下。

广告词:。

7、请根据下列语境说话。

(4分,每小题2分)李倩同学住在离校较远的地方。

一天放学后,独自回家的她被一陌生青年跟踪。

她又怕又急,匆匆地走着。

谁知陌生人见路上无人,竟跟上前来,把手搭到她的肩上,说:“小同学,带你出去玩,好吗?”……陌生人仍然纠缠不休,正当她苦于无计可施时,看见邻居张叔叔迎面走来……假如你是李倩:①当陌生青年把手搭在你肩上并说要带你去玩时,你说:②当看见张叔叔迎面走来时,你对张叔叔说:8.根据课文默写(8分,每小题1分,任选8个小题)(1) ,只(2) ,(3)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4) ,君子好逑。

(《诗经》)(5)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6) ,欲上青天览明月。

)(7)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当人们看到陈旧的事物日趋衰弱,新生事物日益强壮,自然想到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包含新陈代谢规律的诗句“,。

”(8)唐太宗“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的名言,使我们想到《论语》中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意思名句:,。

(9)当你感叹社会发展,人才辈出时,用清朝赵翼《论诗》中的诗句来形容,就是“,。

”(10)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的心态。

(范仲淹《岳阳楼记》)9.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文段中的关键信息。

为了“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长征二号F型火箭在历时多年的研制过程中始终将可靠性、安全性放在首位。

火箭上多个系统采用了“双保险”设计;同时,提高了元器件质量等级和筛选标准,提高了发动机的可靠性。

由于严格的质量控制,该型火箭可靠性指标提高到了目前的0.97,安全性系数更是达到了0.997,成为目前国内可靠性最高的运载火箭。

答:10、诗歌欣赏(4分):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乌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①、第三、四句表现了破山寺后禅院环境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分)②、第五、六句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

(1分)③、“万籁此都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0分)(一)、特殊考试(10分)①她是穷人家的女孩儿,父母举债供她读完大学,就在她刚刚走出校门的时候,积劳成疾的父亲查出患了肺癌。

②子欲养而亲将不在,女孩儿欲哭无泪:工作尚无着落,家里一贫如洗,即便是卖血,也凑不够住院费。

医学院护理系毕业的她只能将父亲安顿在家里,叮嘱母亲悉心照料,然后到一家家医院去应聘。

当走进那家蜚声医界的私立医院,再一次面对审视的目光时,她忍不住泪流满面。

她哭着诉说了自己的困境,恳请能马上工作,拯救危在旦夕的父亲。

女孩儿的孝心感动了院方,医院破例未经考试便留下了她,说是试用一个月。

③女孩儿拼命的工作,只要能顺利通过试用,四千元的月薪不仅维系着父亲生的希望也是她美好未来的开端。

她的勤恳努力终于赢得了信任,半个月后,护士长便分派她作高级病房的责任护士,独立承担一位肺癌患者的治疗护理。

④执行医嘱时,女孩儿惊呆了,医生曾经给父亲开出的,就是这样一张相同的处方:一种进口的化疗药物,三百多元一支,每日一次静脉注射三支。

女孩儿镇静地忙碌着,谁也看不出她心里掀起了怎样的惊涛骇浪:那种粉末状的药物溶入生理盐水后仍然是无色透明的,一瓶澄清的液体,谁也看不出配药前后的区别!然而治疗室内,只有她一个人。

三支药紧紧地攥在女孩儿手里,她觉得那就是父亲的生命。

只要她每天下班后回家执行化疗,她那慈爱的父亲,就有活下去的希望。

而一切,都可以神不知鬼不觉。

⑤女孩儿迅速地藏起了三支药,将生理盐水放入治疗盘,面色平静的将它端进了病房。

“爸,护士给你换药来了。

”陪护的是一位和她年龄相仿的女孩儿,一声轻唤,让她的心一颤:躺在床上的,也是命悬一线的父亲。

“这种药有特效,用了它咱就好了。

”温柔的声音在安慰着父亲。

端着治疗盘的手微微地颤抖了,她就用颤抖的手,将输液管从滴空的药瓶内拔出来,插到了那瓶盐水里。

只耽误一个疗程,她硬着心肠想,只要他们发现没有效果,马上会换另一种药物,反正病人有的是钱。

⑥可是一回到治疗室,女孩儿就瘫坐在椅子上。

她想象着接下来的场面:推开门,若无其事地走进值班室打开换衣柜,将三支药放在自己的手包里……突然就打了个寒噤,像是刚刚挣脱了一个可怕的梦,她清醒了,清醒的意识到:那段..路.每走一步,都将践踏自己清白的良心。

⑦只是几分钟,却仿佛挣扎了一个世纪。

女孩儿鼓足勇气叫来了护士长,嗫嚅着承认:“12床正在滴注的盐水里我……我没有配药……”护士长绽开了一个欣喜的笑容:“真的吗?你连这个经验都有啊?我正想提醒你呢,化疗之前,如果患者正在输液,必须用盐水冲净管中的残留药物。

”没容女孩儿再说什么,护士长向她竖起了大拇指:“你真棒!”⑧女孩儿的试用期就在那一天提前结束了,院方同她签订聘用合同的同时,还预支了半年了工资让她给父亲治病。

女孩儿欣喜若狂,热泪盈眶,向着决定她命运成全她孝心的人们,深深地鞠躬致谢!后来女孩儿才知道,那其实是一场特殊的考试。

所有的一切都被护士长尽收眼底,只要那三支药放进手包,等着她的必将是被炒的命运。

⑨慎独,那是一个人都应具备的道德素养,因为有许许多多的时刻,监督着我们一举一动的,只有我们自己的良心。

[注]慎独,是古人的一种修养方法,指人独处时谨慎不苟。

11.整体感知选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故事情节,写在下面的空白处(2分)试用()坦白()12.选文第五段中划浪线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人物的方法?揭示了女孩儿怎样的内心世界?(2分)答:。

13.怎样理解选文第六段中加点的“那段路”的含义?(2分)答:。

14.选文的第九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分)答:。

15.结合实际,谈谈这场“特设考试”给你带来的启示。

(50字左右)(2分)答:(二)、阅读《略谈玉器文化》答题(8分):(1)玉器文化属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闪烁着独特光辉的组成部分。

它的内涵极为丰富,产生的影响非常深广。

(2)《诗经·小雅·鹤鸣》有“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名句,反映了玉原是山里的一种矿物。

玉的质地细密、坚硬、温润而有光泽,所以受到人们的重视。

从考古资料看,先民们在原始社会已经开始使用某些玉器。

例如,距今约2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就有用作装饰的玉串饰。

到了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玉的社会功能、政治功能和审美功能更是进一步发挥出来。

(3)古代的君王、贵族常常把美玉看作权利和财富的象征,在祭祀、礼仪、丧葬等重要活动中总是要用美玉。

课文《曹刿论战》中鲁庄公谈到祭祀时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可见那时祭祀要用“玉帛(美玉和丝绸)”作为祭品。

不仅如此,当时诸侯会盟也要用“玉帛”作为礼品,因此,“玉帛”又可以代表友好、和好,汉语中有“化于戈为玉帛”的成语。

(4)古代祭祀、礼仪等活动中常用的一种玉器是“璧”,即中心有孔的圆形玉器。

关于璧,有两个著名的故事。

一是《韩非子·和氏》所载“和氏之璧”的故事:春秋时期楚人卞和得到一块璞玉,献给楚历王,被认为是石头,因而受到砍掉左脚的惩罚。

后来献给楚武王,还是被认作石头,又受到砍掉右脚的惩罚。

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荆山下哭,楚文王派人问明原委,叫人剖璞,果然得到宝玉,于是加工成著名的和氏璧。

二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载“完璧归赵”的故事:战国时,赵惠文王得楚和氏璧,当时秦强赵弱,秦昭王表面上提出愿以十五座城池换取此璧,实际上心存欺诈。

赵国的蔺相如自愿奉璧前往秦国,以大智大勇与秦王抗争,终于把和氏璧送回赵国。

“完璧归赵”现在成为一个成语。

与璧有关的成语还有“珠联璧合”、“白璧无瑕”等。

课文《岳阳楼记》中有“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之句,把水中倒映的月影比喻为沉下的璧玉,确是绘形传神的妙喻。

(5)儒家学派的思想家,提出并阐发了“君子比德于玉”(君子用玉来比喻美德)的理论。

例如,《礼记.聘问》记述,孔子的学生子贡向孔子请教“君子贵玉”的道理,孔子就说:玉具有温润光泽、缜密坚实、有棱角而不伤人等等特征,分别象征了“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这些观念,所以《诗经》上也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想到君子,像玉一样温文尔雅)的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