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外购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研究
外购外协件及原材料重要度分级规定范本(3篇)

外购外协件及原材料重要度分级规定范本一、引言1.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外购外协件及原材料的重要度分级,旨在确保采购和供应链管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并促进质量管理和运营流程的优化。
2.本规定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外购外协件及原材料的重要性,并据此制定相应的采购和质量控制策略。
二、术语定义1.外购件:指公司从外部供应商采购的成品或半成品。
2.外协件:指公司委托外部供应商加工的半成品或成品。
3.原材料:指用于生产、加工或制造产品的材料、配件或零部件。
4.重要度:指外购外协件及原材料对产品质量、交付时间、供应链稳定性和成本控制的影响程度。
三、重要度分级标准1.重要度分级标准应根据企业业务特点和产品特性进行制定,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因素:(1)产品质量风险:包括对产品质量直接影响较大的外购件、外协件和原材料。
(2)供应链稳定性:包括供应商的供货能力、交货准时率等因素。
(3)成本控制:包括外购件、外协件和原材料的采购价格、供应商的价格稳定性等因素。
(4)交付时间:包括外购件、外协件和原材料的原料供应周期、外协件加工周期、外购件交货周期等因素。
2.重要度分级可分为多个等级,根据不同等级制定相应的管理要求和控制措施。
(1)一级重要件:对产品质量、供应链稳定性、成本控制和交付时间影响最大的外购件、外协件和原材料。
(2)二级重要件:对产品质量、供应链稳定性、成本控制和交付时间影响较大的外购件、外协件和原材料。
(3)三级重要件:对产品质量、供应链稳定性、成本控制和交付时间影响一般的外购件、外协件和原材料。
(4)四级重要件:对产品质量、供应链稳定性、成本控制和交付时间影响较小的外购件、外协件和原材料。
四、重要度分级管理要求1.一级重要件管理要求:(1)建立供应商评估和监控制度,确保一级重要件的供应商具备稳定的供货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
(2)制定严格的产品接收检验标准,对一级重要件进行全面检验。
(3)建立供应商排查机制,定期对一级重要件的供应商进行跟踪调研和评估。
建筑工程水泥混凝土原材料的试验检测及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水泥混凝土原材料的试验检测及质量控制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建设进程也对建筑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水泥混凝土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建筑工程中使用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优质混凝土的施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充分利用先进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此基础上选择优质的混凝土原材料,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准确的评价和检测,为施工项目提供良好的质量保证。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综合性能。
施工工程公司不仅要组织专家对水泥混凝土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而且要严格控制外购原材料的质量,提高施工质量,为公司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水泥混凝土;原材料;试验检测;质量控制1建筑工程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与控制方法1.1水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用大量的水拌和浇筑的。
在选择原材料时,应选择干净、无杂质的地下水,如有可能,应选择自来水。
施工单位必须配备专业人员,科学控制水质。
如果水含有较多杂质或受到污染,严禁与混凝土混合搅拌。
在检测过程中,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和要求对水中物质进行检测,以提高检测精度。
1.2粗骨料由于不同类型的混凝土在性能特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施工单位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组织专家选择合适尺寸的石料颗粒。
选择时,请注意石子颗粒的形状和直径。
施工单位安排专业人员向厂家采购石材时,首先要准确核对厂家提供的石材破碎值,并将结果与公司提供的标准数据进行比较。
如果压碎值超过标准要求,则不得使用制造商规定的石粉生产高性能混凝土。
如果发现的大部分石子颗粒呈针片状,则不得用于施工。
购买石材后,应严格控制石材的空隙率,以免对优质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除采购部外,施工部根据建筑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石材。
测试石材时,应注意石材的级配和形状。
只有当石材质量符合建筑标准时,才可在建筑中使用。
在试验过程中,应提高试验的精度和准确度,为以后的设计提供良好的依据。
军工企业外购外协价格控制方法研究

军工企业外购外协价格控制方法研究王恩泽;陈可人【摘要】文章从分析国有军工企业现行的采购管理模式入手,阐述了国有军工企业实行采购价格控制的必要性,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采购价格控制的办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curement management model in state-owned military enterprises and elaborates the necessity of implementing procurement price control in these enterprises.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the 28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ethods of procurement price control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期刊名称】《江苏科技信息》【年(卷),期】2016(000)013【总页数】3页(P21-23)【关键词】军工企业;外购;外协;价格控制【作者】王恩泽;陈可人【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07;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07【正文语种】中文军工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采购一般分为外购外协两大类。
对于企业来说,采购和工艺外协是其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决定企业获利的重要因素[1]。
本单位通过对外购外协两类采购的控制,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并及时捕获各类管理信息及业务信息,为各级人员的有效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最终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外购原材料质量控制制度、流程及实施情况

外购原材料质量控制制度、流程及实施情况英文版Outsourced Raw Material Quality Control System, Processes, and Implementation StatusIntroduction:In today's globalized business environment, outsourcing has become a common practice for many companies seeking to optimize their operations and costs. However, with outsourcing, the challenge of ensuring quality control of raw materials becomes paramoun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quality control system, processes, and implementation status for outsourced raw materials.Quality Control System for Outsourced Raw Materials:A robust quality control system is essential for ensuring the consistency and reliability of outsourced raw materials. This system involves several key components:Supplier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Carefully evaluating and selecting suppliers is crucial. Suppliers should be assessed based on their past performance, quality certifications, and compliance with industry standards.Sampling and Testing: Regular sampling and testing of incoming raw materials is essential. This ensures that the materials meet the specified quality standards and identifies any potential issues early on.Auditing and Inspection: Periodic audits and inspections of supplier facilities are conducted to ensure compliance with quality standards and to identify any areas of improvement.Processes for Quality Control:The following are the key processes involved in quality control for outsourced raw materials:Receipt Inspection: Incoming raw materials are inspected upon receipt to ensure they match the specifications provided by the supplier.Storage and Handling: Materials are stored and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specified guidelines to prevent damage or contamination.Quality Assurance: Ongoing quality assurance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to monitor the consistency of raw materials throughout the production process.Implementation Status:The quality control system and processes for outsourced raw materials are currently being effectively implemented. Suppliers have been evaluated and selected based on their quality performance and compliance with industry standards. Regular sampling and testing are conducted, and audits and inspections of supplier facilities are scheduled periodically. The receipt inspection process ensures that incoming materials match specifications, and strict storage and handling guidelines are followed. Overall, the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implemented have resulted in consistent and reliable raw materials, enhanc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final product.中文版外购原材料质量控制制度、流程及实施情况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寻求优化运营和降低成本的公司普遍采用外包策略。
GJB93990外购器材的质量管理

GJ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GJB939—90外购器材的质量管理1990—10—31发布1991—04—01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批准外购器材的质量管理本标准根据《军工产品质量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编制。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军工产品承制单位(以下简称承制单位)外购器材质量管理的一般要求和详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产品研制、生产阶段外购器材的质量管理。
进口器材的质量管理亦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GJB190特性分类GJB571不合格品管理GJB/Z2厂际质量保证体系工作指南GJB/Z4质量成本管理指南3术语外购器材凡形成产品所直接使用的,非承制单位自制的器材,包括外购的原材料、元器件、以及外单位协作的毛坯、零部(组)件等。
4一般要求4.1承制单位应根据产品的有关标准和技术文件的要求正确选用外购器材(以下简称器材)。
4.2承制单位应对器材进行分类管理,但器材特性如按GJB190确定为关键持性、重要特性时,应进行重点控制。
4.3承制单位应当将器材的质量管理工作纳入其质量体系,并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质量职能、有关人员的职责及工作程序。
4.4承制单位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制订器材质量管理的有关文件。
内容包括对合格器材供应单位的确定、器材的采购、进厂复验(以下简称复验)、保管、使用、不合格器材的管理和有关人员资格考核等。
5详细要求5.1合格器材供应单位的确定5.1.1器材供应单位确定的原则:a.器材能满足产品的有关标准和技术文件要求;b.具有相应的质量保证能力;c.货源稳定、供货及时、价格合理;d.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
5.1.2器材供应单位确定的程序5.1.2.1由承制单位的供应、质量、设计、技术等有关部门的代表组成评定组。
5.1.2.2由承制单位的供应部门提供器材供应单位名单及其质量历史资料。
(新研制器材由设计部门协助提供。
)1.1.1.1定组通过评议,对器材供应单位提出评定意见:a.凡经长期使用考核证明其质量稳定可靠的器材供应单位,可直接确认为合格器材供应单位;b.凡器材属于国家、部级优质产品或经国家质量认证认证合格的器材供应单位,可优先确认为合格器材供应单位;c.确定需实地考察的供应单位。
关键部件外购件采购过程质量控制实施情况

(一)关键部件外购件采购过程质量控制实施情况本公司由采购课负责按照本公司的质量体系程序文件中的XD.ZY.GL.034 《零件生产件批准管理标准》组织开发配套供应商,对外购件(排放关键件)进行有效地全面管理,确保了所供外购件符合汽车产品环保一致性要求。
为确保汽车产品环保生产一致性,本公司外购件(排放关键件)的采购过程严格实施如下质量管理控制办法:开点立项申请→收集供应商信息→筛选潜在合格供应商→相关部门现场考察环保、型试、性能试验、检测→填写“新开发企业评价”→审批→供应商决定→开发完成→采购部维护供应商档案→组织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审。
专用配套供应商开发,由采购课根据公司生产需要,收集有意向的供应商信息和资料,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国家有关部门及认证机构核发的相关资质证书、关键零部件应具备的3C证书等,由采购部、质量部、技术部会签,报相关部门总监审批后成为潜在供应商,然后牵头组织采购课、品质管理课、研发部对潜在供应商进行现场考察,对其配套供货能力进行评价,考察结论以“新开发企业评价”的形式予以记录,并报总经理审批后,配套供应商开发工作完成。
对专用配套供应商应进行现场考察,特别是对重大或关键产品配套供应商的考察工作,应由公司副总经理以上领导带队考察。
对于已建立供货关系的供应商,开发新的产品时,由品质管理课决定是否进行现场考察。
专用配套供应商要求选择质量体系健全、研发能力和产品质量的持续保证能力强、售后服务水平和商业信誉高,且尽量在其行业内有影响力的直接生产商。
通用配套供应商开发,采购课根据公司生产需要,收集通用配套供应商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国家有关部门及认证机构核发的相关资质证书、关键零部件应具备的3C证书、与集团公司其他主营单位签订的相关产品供货合同等,填写“新开发企业评价”,由采购课、品质管理课、研发部会签,报总经理审批后,配套供应商开发工作完成。
原材料、半成品、外购件质量保证措施

原材料、半成品、外购件质量保证措施一、物资采购:根据合同要求,工程部在进行施工计划编制的同时,进行材料使用计划的编制,由材料部按《质量手册》的要求,进行采购信息收集,供应商评审,报项目经理和上级材料主管部门批准,订立合同。
各类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进入现场后,由材料部入库保管,入库前,材料部对相关材料的名称、数量及外观质量、几何尺寸进行验证,并作好标识工作和有关的台帐,有关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复印一份,原件交工地试验室保管,工地试验室按有关规定进行抽样试验,以验证其质量是否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对有关专业性较强的单项工程需要分包施工的,由工程部提出具体意见,报项目经理审核,根据《工程分包控制程序》,进行分包商评审,合约部和工程部负责有关商务和施工能力方面的评审,技术质量部负责有关工程质量方面的业绩考评,然后,由项目经理决策,报上级批准。
在本工程中,不进行分包。
二、标识和追溯性:产品标识按不同对象和时段进行。
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标识,有材料部和工地试验室负责,进行名称、规格、产地、数量和批次的挂牌标识;工序标识由技术质量部负责,采用记录的方式进行;经初步加工的半成品。
如成型的钢筋、模板等,由工程部负责进行挂牌标识,工程机械设备又有工程部进行挂牌状态标识。
三、产品的保护:本工程涉及的产品保护主要是已完结构物的保护,由工程部负责实施,对道路边的结构,进行包裹防护。
对于预制构件运输中的防护,由工程部提出防护措施,采取衬垫等手段,实施产品的防护。
四、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工程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由工程部负责进行,要求树立台帐和各项办理制度。
实行有用的监控,工地试验室和项目测量控制中心详细实施。
五、产品检验:进货检验由材料部负责,工地试验室按有关标准进行抽样检验。
工序检验由技术质量部负责,工地试验室按有关规范、标准进行验证检验。
终究检验在工程项目施工按条约要求实施完毕,各类检查检验数据齐全,技术质量资料满意规定的要求,由项目经理向业主提出完工验收申请。
原材料、半成品、外购件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原材料、半成品、外购件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一、引言在制造业中,原材料、半成品和外购件的质量控制管理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关键环节。
本文档旨在介绍一些常用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以确保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能够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
二、原材料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原材料是产品制造的基础,因此对于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材料质量控制管理措施:1.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确保合作的原材料供应商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原材料,并定期进行供应商的评估与审核。
2. 抽样检验:对每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3. 检测与分析:采用现代化的检测设备和方法,对原材料进行全面的检测和分析,以确保其质量稳定性和符合产品要求。
三、半成品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半成品质量控制是在制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半成品质量控制管理措施:1. 过程监控:监控半成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和参数,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保证半成品的质量稳定性。
2. 工艺验证:对新工艺或关键工艺进行验证,确保其能够稳定生产符合质量要求的半成品。
3. 现场检验:对半成品进行现场检验,确保其外观质量和功能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四、外购件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外购件作为产品的组成部分,质量控制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外购件质量控制管理措施:1. 供应商管理:选择并与可靠的外购件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外购件的质量。
2. 接收检验:对每批外购件进行接收检验,检查其质量是否符合技术与标准要求。
3. 质量跟踪:对外购件的质量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
五、结论通过以上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能够有效确保原材料、半成品和外购件的质量,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同时,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管理计划和流程,不断优化和改进质量控制措施,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升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外购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研究摘要:产品的质量贯穿于生产和运作的各个环节中,也是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之一。
而把好外购原材料的质量关是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通过2008年发生的因原材料质量不合格而造成的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三鹿奶粉”事件引出企业在原材料质量的控制方面的存在的制度缺乏的问题,接着将以制造企业原材料采购的主要流程为线索,即供应商的评价和选择、原材料的入库检验、入库原材料的存储质量控制,分析制造企业的产品在源头上进行质量控制时需要注意的环节,为制造企业和质量控制研究的学者提供一点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原材料;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Of Outsourcing Raw Materials In Enterprises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Abstract: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 throughout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of all aspect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is also one of the major sources. And the good quality of raw materials purchased to ensure and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a key. This article will occur in 2008 failed because of the quality of raw materials caused by substandard quality of products "Sanlu milk powder" incident raises in regard to raw material quality control system in the absence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problem, followed by manufacturers of raw materials will be procured The main processes for the clue, the supplier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of raw materials, warehousing inspection, warehousing storage of raw materials quality control, analysis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quality control at the sourc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links for the manufacturing and quality control research that scholars of their own. Key Words: Raw Material;Quality;Control1 引言2008年,中国出现的影响最大的关于产品质量问题的事件非“三鹿奶粉”事件莫属。
6月28日,位于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7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展开调查,并报告卫生部。
随后短短两个多月,该医院收治的患婴人数迅速扩大到14名。
9月11日,除甘肃省外,陕西、宁夏、湖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西、江苏等地都有类似案例发生。
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卫生部专家指出,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1.1 问题的提出2008年乳业危机背后隐藏的一系列深刻问题:那些有毒、有害的制品是怎么生产和流通的?为什么可以轻易流通到食品生产领域?监管体系是否亟待完善?立法是否亟待匹配?美国在数度食品危机后,从制度上建立起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简称FDA),我们为什么不能?从食品安全可以看出,产品质量问题在中国已是多么重大而严峻的问题。
外危及国家声誉,内牵涉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从假茅台摆上国宴,到肾结石直指婴儿,正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因此,仅仅针对一个企业采取整治措施是完全不够的,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管制度,从生产和流通环节入手,让产品生产和加工者无法轻易将质量不过关的产品销售到市场上,从源头上杜绝流入;然后借鉴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的产品监督检验机制,用制度做保障,严把质量关。
质量是贯穿于产品生产和运作的各个环节,也是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之一。
现代工业生产是在广泛协作的基础上进行的,生产水平越高,专业程度越高,外协、外购物资就越多。
由于组成产品的零部件很多,外购原材料或零部件占有相当的比例,外购材料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高低,因此把好外购原材料的质量关是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
对于许多中小企业来说,在开创初期阶段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相对比较薄弱,因外购材料的质量问题而造成整体产品质量下滑,不仅影响企业批量化了的正常生产秩序,造成返修、退货等,还严重的损害了企业的发展和信誉,增加了无谓的制造成本。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原材料采购是企业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材料的质量对企业产品的质量特性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对产品的性能、可信性、安全性、经济性、环境等方面的质量特性均有着重要的影响,并最终影响着企业的总体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做好原材料采购工作,保证原材料质量是控制企业产品质量的第一道屏障。
通过加强原材料采购质量的控制,可以从源头上有效遏制不合格产品和次品的产生,稳定产品质量,同时能有效降低企业因返工而产生的大量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2008年,出现了如“三鹿奶粉”,“蛆柑”等因原材料质量不合格而造成企业可信赖度严重下降,更使消费者受到了伤害。
这不应该仅仅只是把责任归咎于原材料生产者的经营道德低下,更重要的是对生产企业原材料采购的质量控制问题敲响了警钟。
生产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明白:原材料的质量是企业产品的血液,它贯穿着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存储、消费等每一个环节。
本文通过对企业在原材料外包模式下的质量控制的研究,尝试找出企业原材料采购和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对企业生产合格产品以及消费者消费放心产品做出一点贡献。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本文通过提出问题、理论借鉴、问题分析、问题应对,最后得出结论。
将通过2008年发生的因原材料质量不合格而造成的产品质量不合格的案例引出企业对原材料质量的控制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控制问题。
运用《生产运作与管理》中的供应商管理理论,《物流管理》中的物流管理理论以及相关的质量控制理论及方法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原材料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体系。
通过分析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业务流程,找出可能产生产品质量问题的环节,再结合上部分的管理理论及管理方法寻求解决办法。
在分析企业业务流程的问题基础上,找出其存在的问题,运用所学的管理知识,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为企业提供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企业在原材料采购和产品生产中应该注意的环节,以及出现问题后该如何改进。
2 外购原材料质量控制概述2.1质量控制含义2.1.1 已有的质量控制含义ISO8402:1994国际标准“3.4质量控制”的定义是:“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ISO9000:2000国际标准“3.2.10质量控制”的定义:“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笔者认为,这两个质量控制的定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存在几个问题(1)未给出质量控制的依据;(2)未给出质量控制的客体;(3)未给出质量控制的方法;(4)“满足质量要求”不确切,应当是“达到质量要求”2.1.2 质量控制的含义笔者将质量控制的含义总结为:为达到质量要求,依据规定要求对过程、资源、方法、条件、产品和服务,实施持续监视、检查、测量,并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改进的作业技术和活动称为质量控制。
这就是说,质量控制是为了通过监视质量形成过程,消除质量环上所有阶段印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
以达到质量要求,获取经济效益,而采用的各种质量作业技术和活动。
在企业领域,质量控制活动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现场管理,它与有否合同无关,是指为达到和保持质量而进行控制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方面的活动。
质量检验从属于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活动。
在外购原材料的情况下,质量检验显得尤为重要。
2.1.3 质量控制中的“见证点”和“停止点”在国际上,质量控制对象根据它们的重要程度和监督控制要求不同,可以设置“见证点”或“停止点”。
“见证点”和“停止点”都是质量控制点,由于它们的重要性或其质量后果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它们的运作程序和监督要求也不同。
见证点,见证点的运作程序和监督要求如下:(1)提供原材料的单位(供应商)在达到某个见证点之前的一定时间,书面通知监理人员,说明将到达该见证点的时间,请监理人员届时进行见证和监督。
在原材料的采购中,主要就是原材料入厂时的抽查检验。
(2)监理人员收到通知后,应记录下收到该通知的日期并签字。
(3)监理人员应在约定时间到达现场进行见证检验,做好记录并签字。
(4)原材料提供方须等到监理人员到达现场做好见证和检验后方可将材料入库。
(5)如果监理人员在此前已经到达现场检查,并将有关意见做了记录,则原材料提供方需根据意见采取改进措施,或提出意见。
停止点,停止点是重要性高于见证点的质量控制点,它通常是针对“特殊过程”或“特殊工艺”而言。
凡列为停止点的控制对象,要求必须在规定的控制点到来之前通知监理方派人对控制点实施监控,如果监理方未能在约定的时间到现场监督、检查,提供原材料的单位应停止进入该控制点相应的工序,并按合同规定等待监理方,未经认可不能越过该点继续活动。
通常用书面形式批准其继续进行,但也可以按商定的授权制度批准其继续进行。
2.2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企业质量管理强调一切以“预防为主”,原材料质量问题的“预防”和“把关”自然就成了入厂检验的重要职能之一。
并且入厂材料的质量控制属于事前控制,是避免损失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自然会有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的形成和发展。
在国家标准GB3935·1-83中对质量的监督有了明确的定义,即根据政府法规法令,对产品,服务质量和企业保证质量所具备的条件进行监督活动,其目的是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政府法规、技术规范正确、顺利地实行的同时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经济效益,维护国家和消费者利益,从而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