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
云南怒江旅游攻略

云南怒江旅游攻略一、概述云南怒江是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的一条大型河流,源自青藏高原,流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最终注入伊洛瓦底江。
怒江区域景观秀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
本文将为您介绍云南怒江的旅游攻略,包括必去景点、美食推荐、当地特色民俗和交通线路。
二、必去景点1. 梅里雪山梅里雪山是怒江的著名景点之一,它是中国第一高峰康定冈的一部分,也是世界最高的独立山脉之一。
梅里雪山以其壮丽的雪峰、险峻的山谷和绚丽多样的植被而闻名。
在梅里雪山,您可以进行徒步旅行、攀岩、观鸟等户外活动,同时还可以欣赏到绝美的日出和日落景色。
2. 虎跳峡虎跳峡是怒江沿线最具代表性的峡谷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
它位于怒江经过的上游,两侧是陡峭的峭壁,水流湍急,景色壮观。
在虎跳峡,您可以进行漂流、徒步和摄影等活动,还可以欣赏峡谷的壮丽景色。
三、美食推荐1. 怒江傈僳族酸汤鱼怒江傈僳族酸汤鱼是当地的传统名菜之一,酸汤鱼以新鲜的怒江鱼为主料,搭配当地特色的酸汤调料,味道酸辣可口。
在怒江旅游时,不妨品尝一下这道美食,体验傈僳族的独特风味。
2. 怒江彝族酸牛肉怒江彝族酸牛肉是另一道当地的特色美食,选用好牛肉腌制而成,酸爽可口。
这道菜即可以作为主食,也可以作为小吃,非常适合品尝和携带。
四、当地特色民俗1. 傈僳族的火把节傈僳族是怒江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每年的火把节,这是傈僳族的盛大节日。
在节日期间,人们会点燃火把,载歌载舞,向神灵祈福。
火把节是一个独特的民俗活动,非常值得参观和了解。
2. 彝族的火把舞怒江地区还有彝族这个重要少数民族,彝族的火把舞是他们的传统表演艺术之一。
火把舞的舞蹈动作独特而优雅,富有民族特色,是怒江地区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交通线路到达怒江旅游区有以下几种交通方式:1.飞机:从国内大城市可以乘坐飞机直达怒江泸沽湖机场,然后换乘公共交通工具到达景区。
【高中地理】中国西南地区大河“怒江”

【高中地理】中国西南地区大河“怒江”简介怒江是中国西南部的一条大河。
发源于青藏边境唐古拉山南麓,由西北向东南斜穿西藏自治区东部,向南流入云南省,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流入缅甸,更名为萨尔温江,最终流入印度洋孟加拉湾。
河源至人海口全长3240公里,其中中国境内有公里;流域总面积32.5万平方公里,其中全国13.78万平方公里。
总径流量约为7亿立方米。
除了上游高高的雪峰,山脉平缓,河谷平坦而浅,湖泊和沼泽分布广泛。
中游山脉高深,峡谷深,水流湍急。
两岸的大多数支流垂直进入河流,主干和支流形成羽状水系。
水量主要由雨水补给,大部分集中在夏季,多年变化不大,水力资源丰富。
怒江又叫潞江,它深入高原内部,向东南流经平浅谷地,河床坡度较小,水面较宽,流速不大。
嘉玉桥以下流入他念他翁山和伯舒拉岭之间的峡谷中才叫怒江。
嘉玉桥至云南省的泸水为怒江的中游,中游进入云南境内以后,折向正南方向,奔流在怒山与高黎贡山之间。
大堑段两岸岭谷的相对高差可达3000米,山谷幽深,危崖耸立,水流在谷底咆哮怒吼,故称怒江。
泸水以下为下游,河谷较为开阔,岭谷高差已降至500米左右。
怒江在潞西县内端出国境,进入缅甸后称萨尔温江,最后在仰光东侧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
怒江在中国境内长约公里,流域面积达12.48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出国境的水量比黄河入海水量还多。
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的热白格,雪水汇成溪流,溪流汇入江河。
这条河的上游在藏语中被称为那曲河。
因为这条河很暗,所以在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愚公》中被称为黑水河。
向东流入塔尼塘山与博舒拉山之间的峡谷,流入贡山县秦塘的怒江。
当地的怒江被称为阿努里梅。
怒族是怒族人自称的名字。
它在日文和美文中被翻译成河流,意思是怒族居住地区的河流,因此被称为怒江。
怒江从贡山县进入云南后,流经怒江、保山、临沧、德宏四州,离开芦溪市。
怒江进入缅甸后被称为萨尔温江,从莫塔马湾流入印度洋。
怒江萨尔温江全长3200公里,流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
怒江

怒江简介,历史,社会经济,文化风情资料等一、简介怒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又称潞江,上游藏语叫“那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
它深入青藏高原内部,由怒江第一湾西北向东南斜贯西藏东部的平浅谷地,入云南省折向南流,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流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
从河源至入海口全长3240公里,中国部分2013公里,云南段长650公里;总流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中国部分13.78万平方公里;径流总量约700亿立方米,省内流域面积3.35万平方公里,占云南省面积8.7%。
上游除高大雪峰外山势平缓,河谷平浅,湖沼广布,中游处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水流湍急。
两岸支流大多垂直入江,干支流构成羽状水系。
水量以雨水补给为主,大部分集中在夏季,多年变化不大,水力资源丰富。
其他名称怒江因江水深黑,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把它称为“黑水河”,云南省的怒族把怒江称为“阿怒日美”、“阿怒”是怒族人的自称,“日美”汉译为江,含义为怒族人居住区域的江。
上、中、下游划分怒江在西藏嘉玉桥流入他念他翁山和伯舒拉岭之间的峡谷中时才正式叫怒江,嘉玉桥以上为怒江上游,称为那曲河;西藏嘉玉桥至云南省的泸水县为怒江的中游,进入云南境内以后,怒江奔流在碧罗雪山与高黎贡山之间,西岸高黎贡山的峡谷高差达5000米,东岸碧罗雪山的峡谷高差达4000多米,平均高差3000多米,山谷幽深,危崖耸立,水流在谷底咆哮怒吼,故称“怒江”,江面海拔在2000-800米之间;云南省泸水县以下为下游,河谷较为开阔,岭谷高差已降至500米左右,江面海拔在800米以下。
怒江大峡谷怒江大峡谷恩热依比湖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全长316千米,两岸山岭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因它落差大,水急滩高,有“一滩接一滩,一滩高十丈”的说法,十怒江分壮观。
两岸多危崖,又有“水无不怒古,山有欲飞峰”之称,每年平均以1.6倍黄河的水量像骏马般地奔腾向南。
怒江旅游景点

怒江旅游景点
怒江是位于中国西南的一条大河,沿线分布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以下是怒江的一些著名旅游景点:
1. 梅里雪山:位于怒江州,是亚洲最高的佛教圣山之一,也是中国的一座四千米峰。
其壮丽的雪山景色吸引了很多登山爱好者和摄影师。
2. 兰坪草原:位于怒江州兰坪县,是中国最大的高山草甸之一。
这里有广袤的草原和清澈的湖泊,以及触手可及的雪山,是著名的户外运动和休闲旅游胜地。
3. 怒江大峡谷:怒江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它的壮丽景色吸引了众多的探险者和摄影师。
大峡谷中有急流、瀑布和峭壁,颇具观赏性。
4. 兵团兰坪旅游度假区:位于怒江州兰坪县,是一个集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这里有花海景区、温泉区、高山滑雪区等,是人们放松心情的好地方。
5. 景东红瑶古城:位于怒江州景东县,是云南省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市之一。
这座古城建于明朝,保留着传统的红瑶族建筑风格,有石街、石房、石墙等令人叹为观止的古代建筑。
6. 钟鼓楼:位于怒江州泸水县古城,是当地的地标建筑之一。
钟鼓楼建于明代,是古代城市中心的象征,保留着明清时期的
建筑风格,可以俯瞰整个古城的美景。
以上是怒江的一些知名旅游景点,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探索和体验。
我的家乡怒江作文

我的家乡怒江作文在祖国的西南边陲,有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那就是我的家乡——怒江。
这里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喧嚣,却有着让人心醉神迷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说起怒江,首先映入脑海的就是那奔腾不息的怒江。
江水犹如一条愤怒的巨龙,汹涌澎湃地穿梭在峡谷之间。
它的水色不是普通的蓝色或绿色,而是一种带着泥沙的浑浊的黄色,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站在江边,听着那震耳欲聋的涛声,感受着江水带来的阵阵水雾,你会被大自然的力量所震撼。
我还记得小时候,跟着父亲去江边捕鱼。
那时候天还没亮,我们就出发了。
江边的风凉凉的,吹在脸上特别舒服。
父亲带着渔网,熟练地选择着捕鱼的位置。
我呢,就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心里充满了期待。
当父亲把渔网撒下去,然后慢慢地收网的时候,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有时候网里会有几条活蹦乱跳的鱼,那一瞬间的喜悦简直无法形容。
那些鱼在网里扑腾着,溅起的水花在晨曦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除了怒江,家乡的山也是一大特色。
山连着山,一座比一座高,仿佛是大地的脊梁。
山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和花草,春天的时候,漫山遍野都是五颜六色的花朵,红的、黄的、紫的,像是给大山穿上了一件花衣裳。
夏天,山上一片翠绿,树木郁郁葱葱,走在山间的小路上,就像走进了一个绿色的世界,空气清新得让人陶醉。
秋天,树叶渐渐变黄,风一吹,落叶就像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那景色美极了。
冬天,山上会下雪,白茫茫的一片,银装素裹,别有一番风味。
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山上摘果子。
我们沿着小路往上爬,一路上说说笑笑。
到了果园,看到满树的果子,我们兴奋得不得了。
有的爬上树去摘,有的在树下接,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那果子又大又甜,咬一口,汁水直流,现在想起来还忍不住流口水呢。
家乡的人们也是非常热情好客。
不管你来自哪里,只要走进村子,都会受到热情的款待。
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自家酿的酒,吃着香喷喷的饭菜,聊聊家常,那种温暖的氛围让人感觉特别舒服。
而且,这里的民族风情特别浓郁。
怒江简介

1.1 河流规划简介1.1.1 流域概况怒江是云南省三大国际河流之一,位于东经91°08′~100°15′和北纬23°05′~32°48′之间。
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安多县境内,自西藏流入云南后与澜沧江平行南下,纵贯云南省西部,在德宏州潞西县流出国境,出国后改称萨尔温江,流经缅甸、泰国,在缅甸的毛淡棉附近流入印度洋。
我国境内怒江干流流域面积约12.55万km2,河道长约2020km,天然落差4848m,平均比降 2.4‰。
其中云南省境内流域面积约 2.19万km2,河道长约619km,天然落差1131m,平均比降1.827‰。
怒江流域上下游气候变化较大,上游北部长冬无夏,下游则是长夏无冬。
怒江流域为季风气候区,5~10月雨季主要受西南季风控制,也受东南季风影响,水汽充沛,降雨集中。
降水量由北向南增加,由西向东减少。
怒江进入雨季后降雨连绵不断。
怒江径流主要来源于降雨,其次为上游的融雪补给。
受流域内地形地貌的影响,径流的补给方式在全流域内存在较大差异,上游区雪山融水、降雨和地下水补给并重;中游区以降雨补给为主,有少量的融雪补给,是流域内降雨量最大的地区;下游区则全部为降雨补给。
怒江流域的径流年际变化较小,年内变化较大,汛期6~10月的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74.2%,而冬季枯水期(12月~次年2月)的径流量仅占全年径流量的6.6%。
怒江干流洪水由暴雨形成,年最大洪水流量出现在7~8月,根据道街坝站径流资料统计,实测最大洪峰为10400m3/s。
怒江属山区性河流,水沙主要集中在汛期,据道街坝水文站泥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含沙量0.61kg/m3,多年平均输沙量3301万t,汛期(6~9月)沙量占年沙量的89.0%。
怒江流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东北向西南倾斜。
地形、地貌复杂,高原、高山、深谷、盆地交错。
按流域地形、地势和气候特征的异同,大体可分为青藏高原区、横断山纵谷区和云贵高原区。
怒江背景

关于怒江怒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又称潞江,上游藏语叫“那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
它深入青藏高原内部,由怒江第一湾西北向东南斜贯西藏东部的平浅谷地,入云南省折向南流,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流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
从河源至入海口全长3240公里,中国部分2013公里,云南段长650公里;总流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中国部分13.78万平方公里;径流总量约700亿立方米,省内流域面积3.35万平方公里,占云南省面积8.7%。
怒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又称潞江,上游藏语叫“那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
它深入青藏高原内部,由怒江第一湾西北向东南斜贯西藏东部的平浅谷地,入云南省折向南流,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流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
从河源至入海口全长3240公里,中国部分2013公里,云南段长650公里;总流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中国部分13.78万平方公里;径流总量约700亿立方米,省内流域面积3.35万平方公里,占云南省面积8.7%。
上游除高大雪峰外山势平缓,河谷平浅,湖沼广布,中游处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水流湍急。
两岸支流大多垂直入江,干支流构成羽状水系。
水量以雨水补给为主,大部分集中在夏季,多年变化不大,水力资源丰富。
、怒江大峡谷怒江大峡谷恩热依比湖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全长316千米,两岸山岭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因它落差大,水急滩高,有“一滩接一滩,一滩高十丈”的说法,十怒江分壮观。
两岸多危崖,又有“水无不怒古,山有欲飞峰”之称,每年平均以 1.6倍黄河的水量像骏马般地奔腾向南。
怒江就这样昼夜不停地撞击出一条山高、谷深、奇峰秀岭的巨大峡谷。
据掌握的资料,这是仅次于美国西南部长约460多千米、深达1830米的号称世界第一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世界第二大峡谷。
介绍怒江的作文

介绍怒江的作文
哇,怒江可真厉害!怒江呀,它就在云南那儿,哗啦啦地流啊流,一直从高高的山上,咚咚咚地跑到平原去。
怒江是我们这儿最有名的江,它的水呀,特别特别清,像蓝色的宝石一样,闪闪亮亮的,水里还有好多小鱼游来游去。
咯噔咯噔的,江边的石头特别大,像一座座小山一样,好像要吞掉那些水一样。
我还听大人说,怒江的两岸有好多漂亮的村庄。
村里的人说话都带点儿地方话,真好听呢!他们的房子都是木头做的,蹦蹦跳跳的好像小桥一样。
最神奇的是怒江的瀑布,哗啦啦的水从高高的山崖上掉下来,声音大得像雷一样,我听了都觉得心里噼里啪啦的!嘿嘿,怒江真是太神奇了,我也想去看看!
—— 1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怒江州地处滇西北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脉纵谷地带,与缅甸联邦山水相连,国土面积14703平方公里,是“三江并流”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州府设在六库,全州辖有泸水、福贡、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和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四个县,有29个乡(镇)、260个村委会,总人口49.2万人,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
与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和云南其他地区比较,怒江州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民族自治州,集边疆、民族、宗教、贫困、高山峡谷为一体。
国境线长449.467公里,占中缅边境线的20%,占全省国防线的10%以上。
境内居住着傈僳、独龙、怒、普米、白、藏、汉等22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比例居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之首。
其中傈僳族、普米族主要聚居在怒江,傈僳族占总人口的50.9%,独龙族和怒族是怒江州独有的少数民族。
怒江州境内群山耸立,江河纵横,澜沧江、怒江、独龙江由北向南纵贯云岭、碧罗雪山、高黎贡山、担当力卡山四大山脉,形成山高、坡陡、谷深、水急的三大峡谷。
全州98%以上的面积都是高山峡谷,75万亩耕地中,坡度在25度以上的占76%。
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民族自治政策指引下,怒江州委、州政府带领全州各族人民,与贫困、落后和恶劣的生存环境展开了长期艰苦的奋斗,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很大提高,实现了社会形态的历史跨越和经济发展的巨变。
2 002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13亿元,是解放初期的148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25倍;粮食总产量16万吨,是解放初期的5倍,是改苹开放初期的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935元,是解放初期的43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12倍,累计解决了22万群众的温饱问题。
怒江州既是全省乃至全国最贫困的地区,同时又是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
矿产资源方面,州内己发现各种矿藏28种,矿床点200多个,其中仅兰坪铅锌矿探有储量就达1645万金属吨,是亚洲最大的铅锌矿床,也是世界特大型铅锌矿床之一。
水能资源方面,仅怒江流域可开发装机容量达1700多万千瓦。
怒江州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三江并流”的壮美景观、神秘的东方大峡谷、浓郁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情,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怒江州还是野生动植物物种基因库,是世界十大生物多样性地区之一。
此外,怒江州还具有发展边境贸易的区位优势。
总之,怒江州的贫困只是一种暂时的贫困、是资源富有但欠开发的贫困、是可以改变的贫困。
只要在基础建设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扶持,资源优势就可转变为加快发展的经济优势。
2006年,全州生产总值43.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4.9亿元,第二产业25.7亿元,第三产业12.5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19亿元,;财政总收入7.4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4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46.7亿元和24.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3.9%;人口自然增长率9‰;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3.3%;边境贸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完成2亿元,下降47.6%。
怒江州情-自然资源水利资源水资源本州境内江河密集,纵横交错的江河使这里形成一座巨大的天然水库。
在怒江两岸倾泻出118条中小河流,羽状排列注入怒江,澜沧江两岸中小河流36条汇入江中,独龙江两岸有支流13条。
据资料调查,全州降水总量为259.95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量为1178.72毫米,年径流量(产水量)为169.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4.8万立方米。
水利设施本州水利设施控制的水量为1亿立方米,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山高水低,发展农业灌溉有限,目前利用率只占水资源总量的0.44%水能资源怒江州境内河流密集,拥有怒江、澜沧江、独龙江三大干流及183条支流。
水资源总量是955.91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43%。
怒江、澜沧江、独龙江及支流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全州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2000多万千瓦,占全省水能资源蕴藏量的20%,可开发的装机容量1800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850.9亿千瓦时,占全省的19%。
仅怒江干流两库十三级可开发装机容量就达2132万千瓦,我州境内可开发以马吉为龙头水库,丙中洛、鹿马登、福贡、碧江、亚碧罗、泸水、六库、石头寨等9级电站(松塔、赛格、岩桑树、光坡不在我州境内)装机容量达1428万千瓦。
兰坪县境内澜沧江开发黄登电站,装机容量达180万千瓦。
183条支流中,可开发中、小型电站的有80余条,总装机容量达70多万千瓦,现已开发6.4万千瓦,尚待开发的有63.6万千瓦。
生物资源属泛北极植物区和古热带植物区交汇地带的中国喜马拉雅植物区,境内容纳了寒温性、暖热性等植物类型,成为地域性植物类型组合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天然的植物基因库,长期以来为国内和世界植物学学科研者所瞩目。
全州已知的高等植物200多个科、600余属、3000多种。
全州有林地面积64.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0%,用材林树种以冷杉、云南松、云杉、铁杉为最多,珍稀名贵树种有红豆杉、秃杉、榧木、红椿、楠木、珙桐、紫檀、香樟等。
列入国家级保护植物42种。
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据1984年-1988年普查,已知中药材资源356种,其中药用植物314种,全国药材资源76个重点保护品种,怒江州有51种,珍稀名贵药材有虫草、阁草花、天麻、贝母、癞头参、红景天、鸡足黄莲等。
观赏花卉有鸽子花(珙桐)、杜鹃花、茶花、兰花等上千个品种。
特殊自然环境为各种动物的生长繁衍提供了适宜条件,境内动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经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多次考察,已知脊椎动物有488种,其中国家保护动物40余种,鸟类284种(鸟类中有32种为中日保护候鸟,8种为世界濒危鸟种)。
兽类128种,爬行类动物30种,两栖类动物30种,鱼类44种。
戴帽叶猴、羚牛、赤斑羚、大鼯鼠、黑鹇、灰腹角雉等,是中国最珍贵稀有动物。
濒危动物有王锦蛇指名亚种、熊猴、滇金丝猴、中国穿山甲、云豹、印支虎、黑麝、菲氏麂、血雉、白腹锦鸡等55种。
为更好地保护动物资源,国家将泸水县和保山市毗邻的高黎贡山地段,以及泸水、福贡、贡山县境内的碧罗雪山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带,划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32.3万公倾,占全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43.9%,占全州国土面积的22%,被列入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共1500多种。
森林植被本州国土总面积147.03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09.15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4.2%。
在林业地中:有林地面积90.08万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82.5%;灌木林地面积12.55万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1.5%;疏林地面积3.34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3.1%;未成林造地面积0.32万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3%;无林地面积2.86万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6%。
全州活立木蓄积量为13459万立方米。
有林地覆盖率61.4%,森林覆盖率为70%。
自然保护区本州有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怒江州泸水部分)和怒江自然保护区。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怒江州泸水部分,面积为42882公顷,林地覆盖率90.96%,高等植物有136科1569种。
动物有兽类140余种。
怒江自然保护区面积为237585公顷,保护对象主要是珍稀濒危植物、特有的森林类型种多种珍稀动物种群。
保护区内珍稀濒危的国家保护植物有桫椤、秃杉、长蕊木兰、滇山茶、董棕、贡山三尖杉、红花木莲、云南榧木、西藏红豆杉。
其中十萼花、贡山三尖杉、长啄厚朴等是保护区特有的种属。
保护区内动物有羚羊、赤斑羚、斑羚、鬣羚、金猫、云豹、豹、藏马鸡、白尾稍红雉、黑劲长尾雉、树鼯、熊猴、猕猴、穿山甲、马熊、小熊猫、水獭、大熊猫、小灵猫、水鹿、毛冠鹿、黑麝、林麝、马麝、血雉、白鹇、红腹角雉、大绯胸鹦鹉以及华形目的多种猛兽。
动物资源本州特殊的自然环境为各种动物的生长繁衍提供了适应条件,动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境内脊椎动物有488种,其中鸟类284种(鸟类中有32种为中日保护候鸟,8种为世界濒危种)。
兽类,128种,爬行类动物30种,两栖类动物30种,鱼类44种。
国家保护的动物境内分布有61种,其中一类保护动物20种,二类保护动物40多种。
戴帽叶猴、羚羊、赤斑羚、大鼯鼠、黑鹇、灰腹角雉等主产于怒江州,是中国最珍贵稀有动物。
濒危动物王锦蛇指名亚种、熊猫、滇金丝猴、中国穿山甲、云豹、印度虎、黑麝、菲氏鹿、血雌、白腹啼鸡等55种分布于境内。
本州有森林昆虫20个科目141个科,1021个种,蝶类昆虫9科45属,62种。
已知境内爬行动物30种,有高原蝮,美姑脊蛇等。
兽类资源已知128种,隶属9目27科。
鸟类资源有284种,分隶138属,41种。
旅游资源高黎贡山、碧罗雪山、担当力卡山、云岭四山夹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相间排列,形成滇西北独有的“三江并流”风景区,形成怒江大峡谷、澜沧江大峡谷和独龙江大峡谷等峡谷景观,其中怒江大峡谷长316公里,高低差5000多米,素有“东方大峡谷”之称。
景区内飞瀑悬天,群峰巍峨,峡谷幽深,林海苍茫,江河奔泻。
拥有峡谷奇观“石月亮”、怒江第一湾、天然地质剖面------独龙江绝壁和吴符岩画、腊思底岩画、兰坪金鸡寺、泸水县伊寺、贡山白汉洛天主教堂、普化喇嘛寺、“片马抗英纪念碑”、二战驼峰运输航线等多处景点。
雄伟林立的冰斗雪峰、神秘的溶洞、板块碰撞的地质景观和丰富的珍稀植物、独特的民族风情,定会使您胸襟顿开,流连忘返。
它适应于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旅游、科考、科研、休养、登山、探险、猎奇,是大范围、多功能的风景名胜区。
怒江州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属于“三江并流”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初步开发的景点有:福贡石月亮徒步旅游景区,兰坪县罗锅箐景区,独龙江徒步控险景区,碧罗雪山七莲湖徒步旅游景区,片马口岸旅游景区。
旅游度假区有姚家坪旅游度假区,玛布温泉度假区,贡山县丙中洛度村。
旅游业将建设为“一个龙头,两层网络,三条线路”的基本框架。
一个龙头,即:开展建设怒江大峡谷及与之相配套的自然景点,民族风情,使之成为怒江向国内外重点推出的特色旅游产品。
两层网络,即:发展建设怒江与省内,尤其是与滇西及滇西北旅游区相连的省内网络,以连接缅甸密支那、仰光及东南亚各国的国际旅游网络。
三条线,即:北线,怒江大峡谷旅游线;西线,中缅跨国旅游线;东线兰坪第三纪特大铅锌矿床旅游线。
旅游业是怒江州刚州刚起步的新兴产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被列为全州经济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怒江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既是“三江并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有国家级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具有科学考察、探险、民族风情、边境口岸贸易等独特的旅游区位优势。
2003年7月2日联合国第27届世界遗产年会表决通过“三江并流”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据初步普查,可开发的旅游景点有30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