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玻璃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共29页文档

合集下载

玻璃发展史

玻璃发展史

玻璃发展史管的另一端放在嘴中,根据模具的形状吹制成形状各异的器皿。

玻璃吹管的使用是玻璃制造工艺的第一个变革,其在玻璃工艺史上的重大作用相当于陶瓷工艺史上陶轮的出现。

这种极简单的原始工具传播到全世界,并一直沿用至今。

玻璃吹管的出现不仅能制造出圆形、薄壁器皿,而且可利用木制模具制造出其他形状的器皿,并可使制出的玻璃器皿标准化、成套化。

此外,还可利用玻璃吹管将玻璃吹制成长筒,然后将它剖开摊平而制成平板玻璃。

在20世纪初直接从池炉中拉制平板玻璃工艺出现之前,窗玻璃就一直用这种方法制造。

尽管窗玻璃尺寸有限,且质量不高,但它却使玻璃应用出现了新的领域,即从日用和观赏进入建筑领域。

原料和燃料的变化玻璃制造技术的第二个变革是工艺中所使用的原料和燃料摆脱了对森林的依赖。

罗马帝国时期,许多地方制造玻璃所用燃料为木材。

玻璃配料中所需的助熔剂(碱金属氧化物)都使用木灰。

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ZO,所以早期玻璃属于钾钙硅酸盐玻璃。

由于对燃料和原料的需求,许多玻璃厂都必须开设在远离城市的山林地带。

随着时间的推移,砍伐的树木越来越多,使得玻璃工厂离燃料和原料供应地也越来越远。

这种状况迫切需要玻璃制造业进行变革。

17世纪中叶,欧洲开始利用煤作嫩料熔制玻璃,并在玻璃配料中使用了工业纯碱(NaZCO3)。

早期的玻璃是钾钙硅酸盐玻璃,在玻璃中引入纯碱后就成为钠钙硅酸盐玻璃。

由于后者的透明性、耐腐蚀性、良好的操作性和不含贵重氧化物等优点,使其至今仍然是平板玻璃和瓶罐玻璃的基础成分。

古代玻璃由于含有较多的氧化铁及其他杂质,因而总是带有暗绿色。

约公元1世纪,埃及亚力山大港人为了制造无色玻璃,在玻璃中引入氧化锰作为补色剂。

无色玻璃的出现为随后的彩色玻璃开辟了道路。

罗马帝国以及中世纪的西方玻璃中心威尼斯,都制造出许多美丽的彩色玻璃器皿。

1676年,英国在玻璃配方中引入氧化铅而制得晶质玻璃。

晶质玻璃的高折射率和高亮度以及易于雕刻的特性,为艺术玻璃和光学玻璃系列奠定了基础。

现代建筑中的玻璃艺术

现代建筑中的玻璃艺术

现代建筑中的玻璃艺术摘要:分析建筑玻璃的特性、功能与艺术表现力,回顾工业革命以来建筑玻璃在现代主义建筑中的应用,分析著名设计师的有关论述和作品。

关键词:玻璃;艺术;结构;现代建筑;在很多历史阶段,新的建筑材料是决泄一种新的结构及造型方式的先决条件,并推动建筑的发展。

从十八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的为现代建筑开辟了广阔前途。

作为围护结构,没有一种英他材料像玻璃这样能这样如此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生活世界。

人们使用玻璃、研究玻璃,除了追求通透的视觉和采光,并且是因为对其绚丽的外观和所创造的独特空间效果的喜爱。

设计作品往往是以功能决定形式准则,但也总需要一些美丽的奢侈品的存在。

玻璃,自它诞生以来,像钻石一样,在各个时代的建筑设计中熠熠生辉。

1851年,由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的水晶宫在伦敦建成,玻璃成为人们喜爱的建筑材料并得以推广运用,它被看作是进步和现代生活的象征。

水晶宫突破了当时的建筑形式,是从设计、制作、运输到建造和拆除的一个完整的建筑过程和体系。

它与博览会的众多展品一起,展现了当时的技术发展水平,以及由于结构和材料的变革而带来的崭新而貌。

现代建筑的发展并不是以世纪年代的现代主义为起点,而是来自工业革命,透明的玻璃与钢材、现代混凝上在建筑上的广泛应用引起了建筑形式的变化,建筑的空间塑造从此可以更宏大,传统的建筑审美也发生了变化,墙体和屋顶可以全部由玻璃构成,空间充满阳光。

正如格罗皮乌斯所说:从此,一种新的建筑诞生了,容光焕发,以开放的墙而和透光的室内。

玻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一种材料,从日用器具、门窗、屏幕、汽车风挡等处都体现其独特的用途和视觉感受。

玻璃自发明以后,相当一段时期仅用于珠宝的制造,而作为一种建筑材料,貝应用已经有很长的历史。

从古老的教堂、温室的玻璃,人们逐渐对这种透明的材料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玻璃生产技术,特别是平板玻璃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髙和玻璃深加工工艺的成熟,当代城市中玻璃幕墙,采光大厅比比皆是。

关于我国玻璃的艺术业的现状与发展

关于我国玻璃的艺术业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玻璃艺术业的现状与发展玻璃的历史源远流长。

玻璃艺术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由于玻璃具有透明、反射、温变、着色、浮饰、刻磨等独特品质,因此,无数的工艺家以玻璃材质为载体,设计、造型、吹制、脱蜡、窑烧等,体现设计理念,把人的愿望展示为玻璃艺术品。

这是原本的玻璃艺术。

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已有越来越多的人不仅钟情于陈设玻璃艺术品摆件,而且乐于选择平面艺术玻璃装饰现代居室,美化家庭环境。

因此,现代的玻璃艺术业已不单指不可复制的纯玻璃艺术品的创作,而应包括可以复制的艺术玻璃、装饰玻璃的生产和制作。

这可以作为现代玻璃艺术的概念。

基于此,笔者结合从事15 年装饰玻璃制作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玻璃艺术业的发展谈些看法。

1 我国玻璃艺术业的现状与问题玻璃的特质吸引着无数饱含创作欲望的人。

他们以玻璃为材质进行着不同的创作和加工。

玻璃艺术品按加工方法大致可分为热加工和冷加工两类。

加工温度高于850℃的叫热加工,加工温度低于850℃的叫冷加工。

热加工方面包括:吹制、压模、铸造、坯心成形、拉丝热塑、脱蜡铸造、灯工等;冷加工方面包括:釉彩、彩绘、研磨、刻磨、塌陷(热熔)、切割、抛光、镶嵌、浮雕、版画、喷砂、酸蚀、叠合(粘合)等。

热加工的属玻璃艺术范畴,冷加工属装饰玻璃(艺术玻璃)范畴,两者统称玻璃艺术。

按作品(或者产品)的用途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陈设品、挂饰品;另一类是装饰品、贴饰品。

前一类侧重于作品的欣赏性和艺术品味,着于艺术表现力、感染力与震撼力,讲究用材优良,技术精湛,突出绝无仅有,强调艺术造型,天下无双的个性,具有收藏价值。

对应于玻璃艺术业的一大分支,我们称为玻璃艺术业。

后一类则侧重于玻璃产品在建造装饰艺术化中的应用,突出其实用性与美化人们生活的艺术装饰功能。

对应于玻璃艺术业的另一大分支,我们称为装饰玻璃业。

1.1 玻璃艺术以玻璃为主要材质,加工制作成的室内雕塑、室外雕塑、案几摆件、灯饰、首饰、工艺器皿等。

玻璃制造工艺的创新与技术进步

玻璃制造工艺的创新与技术进步
建筑玻璃的应用领域:建筑外墙、门窗、幕墙等
汽车玻璃的应用
天窗玻璃:增加车内通风,改善车内空气质量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提高汽车轻量化,降低油耗和排放
智能玻璃:具有调光、隔热、隔音等功能,提高舒适性和安全性
挡风玻璃:提高驾驶安全性,减少风阻
侧窗玻璃:增加车内采光,改善视野
后窗玻璃:提供后方视野,方便倒车和观察
挑战:高温熔化、冷却成型、切割打磨等工艺难题
应对策略:采用新型耐高温材料、优化冷却工艺、改进切割技术等
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技术难题
国际会议:参加国际会议,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
国际标准:遵循国际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国际专利:申请国际专利,保护知识产权和创新成果
物理强化:通过物理方法改变玻璃表面结构,提高强度和耐磨性
激光强化:利用激光照射玻璃表面,改变表面结构,提高强度和耐磨性
玻璃制造工艺的创新应用
4
建筑玻璃的应用
建筑玻璃的类型:浮法玻璃、钢化玻璃、中空玻璃等
建筑玻璃的创新应用:智能玻璃、节能玻璃、安全玻璃等
建筑玻璃的未来发展趋势:环保、节能、智能、安全等
3D打印技术: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制造出复杂形状的玻璃制品
微流控成型技术:利用微流控原理,制造出微小结构的玻璃器件
电泳成型技术:利用电场作用,使玻璃颗粒在溶液中形成特定形状的玻璃制品
表面处理与强化技术
表面涂层:在玻璃表面涂覆一层或多层涂层,提高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化学强化:通过化学反应改变玻璃表面结构,提高强度和耐磨性
触摸屏:利用玻璃的导电性,实现多点触控功能
液晶显示器:采用玻璃基板,实现高清晰度显示

玻璃艺术

玻璃艺术

(2)玻璃胎画珐琅
珐琅是一种绘烧于金属胎、瓷胎和玻璃胎上的釉料,康 熙年间从欧洲传入我国。 玻璃胎画珐琅是以玻璃为胎体,以画珐琅工艺进行 装饰的复合工艺,它是由铜胎画珐琅发展而来,技术要求极 高。因为玻璃与珐琅熔点非常接近,在反复绘画焙烧的过程 中,若温度低了,珐琅釉不能充分熔化,则呈色不佳;若温 度高了,胎体变形,即成废品。所以,玻璃胎画珐琅仅适于 制作小件器物,如小瓶、鼻烟壶等。表面的绘画题材丰富, 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均可入画。其细润的玻璃胎体与绚丽的 珐琅彩相互映衬,清丽艳美,令人爱不释手,雍正、乾隆两 位皇帝每获成品都视若珍宝,将之加以精美包装,束之高阁, 绝少赐人。 玻璃胎画珐琅是清代首创的玻璃装饰工艺,始于康熙朝,而 康熙朝玻璃胎画珐琅的实物却一直杳无踪迹,无缘得见。
王侠军
杨惠姗
(1)单色玻璃:
单色玻璃是指用单一颜色玻璃吹制的玻璃器皿。康熙朝的单色玻 璃是对清以前玻璃制作工艺的继承与发展。这时期的传世品,过去仅 知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一件透明玻璃水丞。雍正朝制作数量最多、器 型最丰富的品种是单色玻璃,为当时的主流产品。单色玻璃有“涅玻 璃”与“亮玻璃”之分,“涅玻璃”是指不透明玻璃,“亮玻璃”是 指透明玻璃。
艺术家把玻璃艺术品同大型植物放在一起 ,有机的雕塑形式与美 丽的植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自然、艺术和环境光影效果组合在 一起立即形成了一种玻璃与植物间对话的有趣的互动。
1999年是切胡里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切胡里在耶路撒冷举办 了一场作品展览,展览在Tower of David博物馆举行,上百万的观众参观 了这次展览。这次著名的展示又是一次切胡里作品与建筑完美结合的体现。
玻璃胎画珐琅花鸟纹瓶
直口,细颈,长腹,圈足,高8.5厘 米,口径1.3厘米,足径2.2厘米 瓶吹制而成。圆形口,细颈,鼓腹, 圈足。腹部绘通景花鸟图,月季花、 石竹花、萱草等竞相吐艳,绶带鸟 在枝头上站立鸣叫,蝴蝶和蜜蜂在 花草中飞舞,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口边环饰蕉叶纹一周。 足底中心蓝色双方框,内书“乾 隆年制”双竖行楷书款。该瓶色彩 丰富,描绘精美,构图优雅,宛如 工笔画,是玻璃胎画珐琅中的精品。

玻璃艺术ppt课件

玻璃艺术ppt课件

• 中世纪时期,工艺美术因沾染上了鲜明的宗教色彩,在教堂装饰中得到 空前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玻璃镶嵌画和彩绘玻璃窗工艺。
– 玻璃镶嵌画质地坚硬,色调明快,不怕潮湿和日晒,也不宜变色。嵌
片的质感与数量所产生的特殊的形、色、光的效果,使画面显得浑厚 粗犷,色彩斑斓,从而呈现出其他绘画手段不能达到的艺术效果。
• “铸造法”可分为“模浇、模压、和模烧三种。”模浇最简单,直接 将玻璃熔液注入模子成型;“模压”是在玻璃熔液冷却至具有可塑性 的时候,以磨具加压成型;“模烧”较复杂,先用耐高温的材料做出 内、外模子,然后把玻璃碎片或玻璃棒的切片填
充在内、外模子中间,高温加热后,玻璃片
会熔化并且充溢其中,冷却后除去模子,
璃棒加温熔合在一起,其截面上可见许多五色斑斓的圆形图案, 切成薄片即可装饰玻璃器,这种工艺被称作“千花”技术。他
们还研制成功用不透明的乳白色玻璃棒为玻璃器镶嵌图案的花
格玻璃等。由于玻璃质地的改善,用钻石在玻璃表面雕刻也成
为可能。一件威尼斯玻璃制品的价格与一幅大尺寸的油画相当。
只有富有家庭中的主人才有权利使用玻璃杯,而仆人们只能使 用银质杯子喝水
.
7
玻 璃 镶 嵌 画
古埃及法老王图坦卡蒙玻璃项链
古埃及玻璃鱼
.
8
彩绘玻璃窗
古罗马玻璃器皿
法门寺出土的伊斯兰玻璃
.
9
波西米亚玻璃
波希米亚玻璃香水瓶
法国Laurence Braban. t的玻璃工艺品
10
独特雅致、精益求精的威尼斯玻璃
• 13世纪开始威尼斯的玻璃就成为新贵与旧富都趋之若鹜的精神奢侈品, 也为普通人家里的装饰提升了品位与艺术感。兼具古典的韵味以及现 代的时尚感,不管是质地还是格调,威尼斯的玻璃都是最佳选择,因 此有人说玻璃折射出了一种威尼斯的精神,像这座城市一样五光十色、 光彩夺目。

玻璃发展史

玻璃发展史
玻璃发展史
汇报人:
目录
玻璃的起源
01
玻璃的种类和特性
02
玻璃的生产工艺和技术
03
玻璃艺术和设计
04
玻璃行业的未来发展
05
玻璃的起源
古代玻璃制作工艺
制作材料:天然 矿石、草木灰、 沙子等
制作过程:高温 熔炼、冷却、打 磨等
制作工具:陶罐、 陶碗、陶盘等耐 火材料
制作技术:吹制、 压制、铸造等
玻璃的早期应用
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
新型玻璃材料的研发如超薄玻璃、柔性玻璃等 玻璃制造工艺的创新如3D打印玻璃技术 玻璃在新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应用拓展 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在玻璃行业的应用
市场需求和竞争格局的变化
市场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玻璃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如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对高性 能玻璃的需求增加。
罗马帝国时期玻璃制造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玻璃制品开始广泛用于建筑、器皿等领 域。
中世纪时期欧洲的玻璃制造技术逐渐成熟玻璃成为了重要的贸易品并传遍了世界各地。
现代工业时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玻璃制品的种类和用途越来越广泛如汽车玻璃、光 学玻璃等。
玻璃的种类和特 性
不同种类的玻璃
普通玻璃:透明易碎广泛用于建筑和家居领域 钢化玻璃:强度高不易碎常用于安全玻璃 磨砂玻璃:表面粗糙不透明常用于卫生间等需要隐私的场合 夹层玻璃:由两层或多层玻璃夹在一起具有更好的抗冲击性能和隔音效果
添加标题
成型:根据需要将玻 璃液加工成不同形状 和尺寸的玻璃制品
添加标题
退火和淬火:通过退火 和淬火处理消除玻璃制 品的内应力提高其稳定 性和机械强度
添加标题
表面处理:对玻璃制品 进行磨光、抛光、镀膜 等表面处理以提高其外 观质量和性能

二十世纪玻璃艺术述要

二十世纪玻璃艺术述要

个 案 点 击
(马跃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2 0 0 3 - 6
总 第 122期 47来自璃酒壶、玻璃水杯。 它们都被设计成严谨的 几何形式,并去除多余的修饰。1919 年, 包 豪斯学校在德国的魏玛(weimar)建立。包 豪斯第一次真正使艺术、 设计与工业结合在 一起。在玻璃设计上, 一些早期的现代主义 概念得到体现,标准化与个性化、 机器与手 工艺的意义都得到了系统的分析。 6、国际工作室玻璃运动 1962年, 艺术家莱比诺发明了特殊配方 的温度融化玻璃, 为玻璃制作开创了一个新 领域, 使每个工作室和教室都可以极为方便 地制作玻璃。从此, 玻璃的吹制摆脱了工厂 的限制,不需要那些精密昂贵的设备。 这一 玻璃艺术的新动向被称作国际工作室玻璃运 动。 利特尔顿的玻璃作品中广泛地探索了新 的技术方法,带有强烈的自发性和原创性, 这些作品在国际玻璃工作室运动的两次重要 展览 (1959 年、 1979 年) 中都处于显要位置。 经过以利特尔顿为代表的一大批艺术家的不 懈努力, 终于使玻璃艺术成为与主流的绘画、 雕塑艺术并肩的艺术种类。 7、折衷主义 20 世纪 70 年代末新技术革命的步伐加 快,国家的界线逐渐模糊, 加速了折衷主义 和多元文化的产生。 新的设计策略包括鲜艳 的色彩、生动的色调, 并结合看似性质相矛 盾的材料, 把造型融入异乎寻常的形式之中。 玻璃是表达这种新观念的理想媒介。 意大利 孟菲斯设计团体的领袖埃托・ 索托萨斯是这 一时期最重要的设计师之一。 索托萨斯利用 意大利独一无二的家庭式作坊来试验其新奇 的彩色玻璃设计, 看似不合逻辑的形式设计 被严谨的理性框架所支持。 8、 斯堪的纳维亚的玻璃设计 芬兰设计师塔比欧・沃卡拉( T a p i o Wirkkala)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他 充分利用模具表现其设计天才。 他亲自制造 的模具, 将自然中的许多肌理效果 (如木纹、 叶脉、冰裂纹、气泡)表现在玻璃表面的质 地处理上。 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方现代设计思想 纷纷涌入我国, 涉及建筑、 环境、 平面、 工 业设计等多个领域。 就玻璃艺术设计而言, 国内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设计师加入到玻 璃艺术设计的研究与创作当中。一些艺术 大学相继成立玻璃艺术工作室,教学与研 究程度正在不断成熟和完善。生产企业也 比以往更重视艺术设计的价值。无论是在 学术层面还是产业层面上,真正意义的现 代玻璃艺术设计研究具有广阔的空间,并 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