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学习笔记:收涩药之石榴皮和明矾

合集下载

名医秘方:神经性皮炎三剂根治石榴皮明矾末

名医秘方:神经性皮炎三剂根治石榴皮明矾末

名医秘方:神经性皮炎三剂根治石榴皮明矾末
名医秘方:神经性皮炎三剂根治石榴皮明矾末
资料来源/网络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荷花小女子将致力于将手头世家所传的全国各民族海量的
民间祖传秘方陆续整理登出,务求秘方齐备,为医家和普罗大众提供治病资源。

所登出的秘方中,有的虽然题目相同,但处方绝对不雷同!
本人所收录的中医秘方,凡末尾注有“撰方人、献方人、荐方人的”均出自古今名医的呕心沥血之作,历经几十年甚至千百年的临床验证的验方,可作参考的珍贵医家资源。

欢迎选用和转藏,造福天下百姓!
秘方:石榴皮、明矾各末适量。

用法:石榴皮蘸极细的明矾末搓患处,初搓时有微痛。

方解:《本草求原》云石榴皮“洗疥癞”。

二药均有抑制致病真菌生长的作用,故用以治牛皮癣。

《医学正宗》还以“酸榴皮煎汤冷定,日日扫之,取愈乃止”,“治脚肚生疮,初起如粟,搔之渐开,黄水浸淫,痒痛溃烂,遂致绕胫而成痼疾”。

献方人:程宝书教授名医秘方
思想殿堂备考资源史海钩沉情感驿站百科大全男欢女爱星座风水文学漫步美食天下网页特效
美容美体
您已阅览分秒感谢光临。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上篇 常用单味中药第18章 收涩药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上篇 常用单味中药第18章 收涩药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上篇常用单味中药第18章收涩药分类:医药卫生执业药师主题:2022年执业药师《执业中药师全套4科》考试题库科目: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类型:章节练习一、单选题1、上能敛肺止咳平喘,下能滋肾涩精止泻,内能生津宁心安神,外能固表收敛止汗,为补虚强壮收涩之要药的药物是A.五味子B.五倍子C.山茱萸D.莲子肉E.桑螵蛸【参考答案】:正确【试题解析】:2、善治虚汗不止的药物是A.山茱萸B.覆盆子C.桑螵蛸D.芡实E.肉豆蔻【参考答案】:正确【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收涩药山茱萸的主治特点。

故五个备选药中,覆盆子.桑螵蛸.芡实.肉豆蔻均与止汗功效无关,可排除。

其中山茱萸有补益肝肾,收敛固脱功效,“固脱”意可治因虚汗不止导致脱证,其善治虚汗不止。

3、能补肾助阳,固精缩尿的是A.桑螵蛸B.海螵蛸C.诃子D.五倍子E.石榴皮【参考答案】:正确【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收涩药桑螵蛸的功效。

五个备选药均属于收涩药。

其中桑螵蛸能补肾助阳,固精缩尿。

余选项与缩尿无关,故排除。

4、能益肾固精,补脾祛湿的药物是A.芡实B.五倍子C.诃子D.海螵蛸E.莲子肉【参考答案】:正确【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收涩药芡实的功效。

五个备选药均属于收涩药。

其中芡实能益肾固精,补脾祛湿。

而莲子肉能益肾固精,补脾止泻,不可祛湿,故排除。

余选项均不可补脾祛湿,故排除。

5、罂粟壳煎汤内服的用量是A.0.1~0.5gB.3~6gC.6~12gD.10~15gE.15~20g【参考答案】:错误【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收涩药罂粟壳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止咳宜蜜炙用,止泻.止痛宜醋炒用。

6、能补益肝肾,收敛固脱的药物是A.赤石脂B.莲子肉C.山茱萸D.芡实E.肉豆蔻【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收涩药山茱萸的功效。

五个备选药均属于收涩药。

其中山茱萸既能补益肝肾,又可收敛固脱,为温补固涩之品。

7、椿皮不具有的功效是A.止血B.止带C.固精D.涩肠E.清热燥湿【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收涩药椿皮的功效。

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二十五)

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二十五)

中医综合-中药学(二十五)(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X型题(总题数:21,分数:48.00)1.五味子的收敛固涩作用有(分数:3.00)A.敛肺止咳√B.固精止遗√C.涩肠止泻√D.敛肺止汗√解析:五味子酸、甘、温,归肺、心、肾经。

味酸收涩,能敛肺止咳,敛肺止汗,补肾涩精止遗,涩肠止泻,分别用于:(1)久咳虚喘;(2)自汗,盗汗;(3)遗精,滑精;(4)久泻不止。

2.五倍子的功效有(分数:3.00)A.敛肺降火√B.敛汗止血√C.涩肠固精√D.解毒消肿√解析:五倍子能敛肺降火,止咳止汗,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的功效,且有解毒消肿之功。

3.五味子、五倍子均可用于治疗(分数:3.00)A.肺虚久咳√B.久泻不止√C.遗精滑精√D.自汗盗汗√解析:五味子与五倍子两者味酸收敛,均具有敛肺止咳、敛汗止汗、涩精止遗、涩肠止泻的作用。

均可用于肺虚久咳、自汗盗汗、遗精滑精、久泻不止等病证。

4.下列选项中,山茱萸的收敛固涩作用包括(分数:3.00)A.固精缩尿√B.收敛止血√C.涩肠止泻D.敛汗固脱√解析:山茱萸酸、涩,能补益肝肾,收敛固涩,既能固精缩尿,又能补肝肾、固冲任以止血,还能收敛止汗,固涩滑脱。

但不能涩肠止泻。

5.海螵蛸的主治病症有(分数:3.00)A.遗精带下√B.崩漏便血√C.湿疮湿疹√D.胃痛吐酸√解析:海螵蛸咸、涩,微温,其功效是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主要用于治疗:(1)遗精,带下;(2)崩漏,吐血,便血及外伤出血;(3)胃痛吐酸;(4)湿疮,湿疹,溃疡不敛。

6.莲子、芡实皆常用治(分数:3.00)A.肾虚不固,遗精滑精√B.脾肾两虚,白带过多√C.肝肾亏虚,目暗昏花D.脾气亏虚,久泻不止√解析:莲子与芡实同科属,均为甘涩平,主归脾、肾经。

均能益肾固精、补脾止泻、止带,补中兼涩,主治肾虚遗精、遗尿及脾虚食少、泄泻及脾肾两虚之带下等。

7.下列各组药物中,均具有收敛止血功效的药物有(分数:2.00)A.椿皮,石榴皮√B.赤石脂,禹余粮√C.五味子,五倍子D.桑螵蛸,海螵蛸解析:椿皮的功效是其功效是清热燥湿,收敛止带,止泻,止血;石榴皮的功效是涩肠止泻,杀虫,收敛止血。

收涩药分类、使用及功效-中药学笔记

收涩药分类、使用及功效-中药学笔记

收涩药分类、使用及功效-中药学笔记一、固表止汗1.麻黄根●甘涩平,心肺●固表止汗●自汗盗汗,为敛肺固表止汗之要药●煎服,3-9g●有表邪者忌用2.浮小麦●甘凉,心●固表止汗,益气除热●自汗盗汗●阴虚发热,骨蒸劳热●6-12●表邪汗出者忌用3.糯稻根●甘平,肺胃肾●固表止汗,益胃生津,退虚热●自汗盗汗●虚热不退,骨蒸潮热●30-60g二、敛肺涩肠药1.五味子●酸甘温,肺心肾●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久咳虚喘,为治疗久咳虚喘要药●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为治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精及遗尿尿频之常用药●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2-6●凡表邪未解,内有实热,咳嗽初起,麻疹初期,均不宜用2.乌梅●酸涩平,肝脾肺大肠●敛肺涩肠,生津安蛔●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炒炭能固崩止带,可用于崩漏不止,便血●6-12,大剂量可用至30●外有表邪或内有实热积滞不宜用3.五倍子●酸涩寒,肺大肠肾●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固精止遗,止血,收湿敛疮●肺虚久咳,肺热痰嗽●久泻久痢●自汗盗汗●遗精滑精●崩漏,便血痔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皮肤湿烂●消渴●3-6●湿热泻痢者忌用4.罂粟壳●酸涩平,有毒,肺大肠肾●敛肺涩肠止痛●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脱肛,涩肠止痢之圣药●脘腹疼痛,筋骨疼痛●3-6止咳用蜜炙,止泻止痛宜醋炒●孕妇及儿童禁用,咳嗽或泻痢初起邪实者忌用5.诃子●苦酸涩平,肺大肠●涩肠止泻,敛肺止咳,降火利咽●久泻久痢,便血脱肛●肺虚喘咳,久嗽不止,咽痛音哑,为治失音之要药●涩肠止泻宜煨用;敛肺清热,利咽开音宜生用●凡外有表邪,内有湿热积滞者忌用6.石榴皮●酸涩温,大肠●涩肠止泻,止血,驱虫●久泻久痢脱肛●便血,崩漏,带下●虫积腹痛●3-9,止血多炒炭用●泻痢初起者忌服7.肉豆蔻●辛温,脾胃大肠●温中行气,涩肠止泻●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胃寒气滞,脘腹胀痛,食少呕吐●3-10.内服须煨制去油用●湿热泻痢者忌用8.赤石脂●甘酸涩温,大肠胃●涩肠止泻,收敛止血,生肌敛疮●久泻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带下●疮疡久溃不敛,湿疮脓水浸淫●9-12先煎●不宜与肉桂同用,孕妇慎用,湿热积滞泻痢者忌服9.禹余粮●甘涩微寒,收敛止血●久泻久痢●便血崩漏●带下清稀●9-15,先煎或入丸散●孕妇慎用,湿热积滞泻痢者忌服三、固精缩尿止带1.山茱萸●酸涩微温,肝肾经●补益肝肾,收涩固脱●肝肾亏虚,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为平补阴阳之要药●遗精滑精,遗尿尿频,为固精止遗之要药●月经过多,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6-12,急救固脱20-30●素有湿热而致小便淋沥者不宜服用2.覆盆子●甘酸温,入肝肾膀胱经●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肾虚不固,遗精滑精,遗尿尿频,阳痿早泄●肝肾不足,目暗昏花●6-12●阴虚火旺,膀胱蕴热而小便短涩者忌用3.桑螵蛸●甘咸平,肝肾●固精缩尿,补肾助阳●肾虚不固,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肾虚阳委●5-10●阴虚火旺,膀胱蕴热而小便短涩者忌用4.海螵蛸●咸涩温,脾肾●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吐血疟血,崩漏便血,外伤出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湿疹湿疮,溃疡不敛●5-105.金樱子●酸甘涩平,肾膀胱大肠●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久痢●6-12●专攻收涩,故邪气实者不宜使用6.莲子●甘涩平,脾肾心●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脾虚泄泻●带下●肾虚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虚烦,心悸,失眠●6-157.芡实●甘涩平,脾肾●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肾虚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9-158.刺猬皮●苦涩平,肾胃大肠●固精缩尿,收敛止血,化瘀止痛●遗精滑精,遗尿尿频●便血痔血●胃痛呕吐9.椿皮●苦涩寒,大肠胃肝●清热燥湿,收涩止带,止泻止血●赤白带下●久泻久痢,湿热泻痢●崩漏经多,便血痔血●6-9●脾胃虚寒者慎用10.鸡冠花●甘涩凉,肝大肠●收敛止血,止带止痢●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带下●久痢不止,赤白下痢●6-12。

96岁老医生分享:明矾石榴搭配植物方,消除便血、痔核、老痔疮!

96岁老医生分享:明矾石榴搭配植物方,消除便血、痔核、老痔疮!

96岁老医生分享:明矾石榴搭配植物方,消除便血、痔核、老痔疮!说起痔疮,很多人都倍感困扰,由于初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朋友都没有引起重视,生活习惯也没有得到规律改善。

久而久之,痔疮反而更加严重,出现便血、肿痛、痔核脱垂等一系列症状,严重时会诱发并发疾病。

【痔疮的治疗方法】1、明矾石榴皮制作方法:取材新鲜石榴皮60克、明矾15克。

将石榴皮洗干净,然后和明矾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去渣留水,趁着水温,熏洗患处,每天早晚各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

功效与用法:中医认为明矾具有解毒杀虫、止血止泻的作用;石榴皮具有涩肠止血、驱虫止泻的功效,不过明矾不可过多食用。

2、鸡蛋黄油制作方法:准备5个鸡蛋,放进锅里煮熟,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煮好后,将鸡蛋捞出放进冷水中泡一会儿,接着剥皮取出蛋黄,用勺子碾压成小颗粒,放进炒锅中加热,期间用勺子不停翻炒,等蛋黄烤焦出油即可。

出锅前用纱布进行过滤,将剩下的鸡蛋油密封储存起来就可以。

功效与用法:睡前涂抹患处,一天数次。

从中医理论上看,鸡蛋油具有清热解毒、滋养皮肤的功效。

对于痔疮肿痛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中药治疗方上面的两种方法都可以作为痔疮的日常护理进行使用,不过效果并不明显。

因此建议大家配合中药膏进行合理治疗,目前备受信任、应用范围最广的就是中药治疗方。

【泽和堂植舒乐草本膏】是由纯中药配制的传统古方,甄选白芷、当归、山梨、茶树、冰片等多味中草药制作而成,对于痔疮所造成的便血、肿痛、肛周脓肿、痔核脱垂等症状有良好治疗效果,并且具有止血、消炎、消肿、镇痛等作用。

大家可以在【淘宔】中直接搜索【泽和堂植舒乐草本膏】,便血肿痛等症状能得到有效缓解,坚持使用可恢复健康。

【痔疮的预防护理方法】1、久坐久站:从健康方面考虑,长时间保持同一种姿势对身体很不利,对于全身血液循环有较严重的影响,另外则会增加腹腔压力,引发水肿,加重痔疮病情。

2、饮食不当: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减少抽烟喝酒的频率,建议多摄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粗纤维的豆制品。

《中药学》常用歌诀

《中药学》常用歌诀

《中药学》常用歌诀一、常用歌诀1、十九畏硫磺原是火之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弥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便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又忌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2、妊娠禁忌歌芫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及天雄,野葛水银及巴豆,牛膝薏仁并蜈蚣,棱莪赭石芫花麝,大戟蝉蜕黄雌雄,砒石硝黄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半夏南通兼通草,瞿麦干姜桃木通,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与庶虫。

慎用:桃花红、芦荟绿,姜黄枳壳牡丹皮,肉桂蝉蜕冬葵叶,附子急芒射牛膝。

5、28种毒性中药披金戴银一天仙,半升半降黄白钱,川南狼,闹粉娘,遂草炒豆熬酥糖。

注:①披金: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洋金花、生千金子。

②银:水银。

③一天仙:雪山一支蒿,生天仙子。

④半升半降:生半夏、红升丹、斑蝥、白降丹。

⑤黄白钱:生藤黄、雄黄、生白附子、生附子、生马钱子。

⑥川南狼:生川乌、生南星、生狼毒。

⑦闹粉娘:闹阳花、红粉、轻粉、青娘虫、红娘虫。

⑧遂草:生甘遂,生草乌。

⑨豆:生巴豆。

⑩酥:蟾酥。

二、中药学1、辛温解表药荆防麻桂紫苏姜,香白羌细辛夷苍。

麻黄发汗治伤寒,利水痹痛与咳喘。

桂枝温胃善助阳,温经通络化水强。

紫苏散寒兼中宽,气胀解毒胎能安。

荆芥祛风解肌表,痒疹出血及感冒。

防风辛散表里风,胜湿疗痹止痛痉。

羌活祛风寒湿气,太阳头疼上肢痹。

白芷通窍阳明疼,燥湿止带消痈脓。

细辛祛风通鼻窍,诸班寒痛肺饮消。

2、辛凉解表药蔓荆牛蒡二子凉,薄荷蜕豆饮菊桑,葛根生柴兼升阳。

薄荷清利头目咽,散热透疹又疏肝。

牛蒡散热利二便,解毒透疹消肿疮,宣肺利咽痄腮强。

蝉蜕疏风透痒疹,明目息风痉开音。

桑叶清肺兼平肝,止血燥咳目昏眩。

菊花疏散外感热,明目平肝热毒解。

柴胡解热又疏肝,升举阳气治下陷。

葛根解肌治颈项,透疹生津升泄阳。

升麻发表又透疹,清热解毒升陷阳。

蔓荆清利头目热,止痛祛风在经络。

3、清热泻火药泻火石膏知芦竹,决明栀子粉夏苦。

【老名方】石榴皮明矾煮汤熏洗治肛门脱垂

【老名方】石榴皮明矾煮汤熏洗治肛门脱垂

【老名方】石榴皮明矾煮汤熏洗治肛门脱垂脱肛是指直肠或直肠黏膜脱出肛门之外的一种病症。

常见于体虚的小儿和老年人,多由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肛门松弛,或兼有大肠湿热下注所致。

本病初起只是在大便时肛门脱垂,可自行恢复,迁延日久,脱出较长则需要用手托纳回,但每每行动、负重、咳嗽及用力时总易脱出。

肛门脱出时会有坠感,若脱出不能回纳则局部紫红、肿痛加重,甚至发生溃烂,从而影响生活及工作,因此应及时治疗。

食疗偏方石榴猪肉汤治脱肛石榴1个,瘦猪肉250g,调料适量。

将石榴去皮、切碎,猪肉洗净、切块,共置于锅内,加水煮汤,调味食用。

每日1剂,连服3天。

石榴皮粥治脱肛鲜石榴皮100克,糯米60克,蜂蜜30克。

将石榴皮洗净切丝,用干净纱布包好;糯米去杂洗净。

锅内加水适量,放入石榴皮药袋、糯米煮粥,熟后拣出石榴皮袋,调入蜂蜜即成。

每日1剂,连服15天。

芋头花炖腊肉治小儿脱肛鲜芋头花3~6朵,陈腊肉250克。

将此2昧洗净,共置锅内,加水同煮至肉熟,去芋头花,吃肉喝汤。

每日1剂,连服5~7天。

健脾牛肉治气虚脱肛牛肉500克,芡实、薏苡仁各25克,料酒、生姜、酱油、白糖、味精各适量。

将芡实用清水浸泡2小时,洗净;薏苡仁洗净,放锅内炒熟;牛肉洗净切小块,用料酒、酱油腌半小时;生姜切片。

锅架火上,将牛肉块放人,加适量水,武火沸煮半个小时,撇去浮沫,加芡实、薏苡仁,稍煮片刻,再加酱油、姜片、白糖、味精等烧开,文火焖至酥烂即成。

每日1剂,可常食。

金针木耳汤治湿热之脱肛金针菜100克,黑木耳25克,白糖适量。

将金针菜、黑木耳分别用温水泡发,去杂洗净,切碎,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30分钟,调入白糖即成。

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3~5天。

药茶汤偏方鸡冠花槐花茶治脱肛下血鸡冠花20克,槐花10克。

将此2味混匀,每取10克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每天3次代茶饮用。

每日1剂,连服7-10天。

参麦芩连归地汤治肺热气虛脱肛麦冬12克,沙参、黄连各5克,黄芩10克,当归、枳壳各6克,生地黄15克,厚朴、乌梅、白芍各9克。

《中药学》学习笔记:收涩药之石榴皮和明矾

《中药学》学习笔记:收涩药之石榴皮和明矾

《中药学》学习笔记:收涩药之石榴皮和明矾石榴皮【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石榴科植物石榴树的果皮。

【性味与归经】酸、涩,温。

入胃、大肠经。

【功效】涩肠止泻,杀虫。

【临床应用】1.用于久泻,久痢等症。

本品有收敛涩肠作用,适用于久泻、久痢等病症,常与诃子、肉果等药配合应用。

2.用于虫积腹痛等症。

本品能驱虫,用治蛔虫病、绦虫病等,常与摈榔、鹤虱等药配合应用。

【处方用名】石榴皮(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附药】石榴根皮:即石榴树根的外皮。

性味、功效均同石榴皮,但杀虫力较强,主要用于虫积腹痛。

一般用量为五分至三钱。

有毒性,不可大量应用。

【方剂举例】黄连汤《千金方》:石榴皮、黄连、黄柏、阿胶、甘草、干姜、当归。

治赤白久痢。

【文献摘录】《别录》:「止下利、漏精。

」《本草拾遗》:「煎服下蛔虫。

」《本草纲目》:「止泻痢,下血,脱肛,崩中,带下。

」明矾【药用】本品为二方晶系明矾石精制而成的结晶品。

【性味与归经】酸,寒。

入脾经。

【功效】止血,止泻,袪痰,外用燥湿止痒。

【临床应用】1.用于久泻不止,便血,崩漏等症。

本品收敛涩肠,能治泻痢日久不止,可单用小量吞服;或配五倍子、诃子等药同用。

对便血、崩漏,也可配合收敛止血药同用。

2.用于风痰壅盛,或癫痫等症。

明矾有袪痰作用,可与半夏、猪牙皂角、甘草等配伍,用治风痰壅盛,喉中声如牵锯;又可配郁金,治风痰痫病。

3.皮癣可配石榴皮同用;治聤耳可配黄丹同用。

【处方用名】明矾、白矾(打碎用)。

枯矾(主要外用于湿疹等)。

【一般用量与用法】二分至一钱,煎服。

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皮湿1号膏《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地榆、煅石膏、枯矾。

外治湿疹。

【文献摘录】《本经》:「主寒热泄痢,白沃,阴蚀,恶疮,目痛,坚骨齿。

」《本草纲目》:「矾石之用有四:吐利风热之痰涎,取其酸苦涌泄也;治诸血病、脱肛、阴挺、疮疡,取其酸涩而收也;治痰饮、泄利、崩带、风眼,取其收而燥湿也;治喉痹、阴疽、中蛊、蛇虫伤鳖,取其解毒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学》学习笔记:收涩药之石榴皮和明矾
石榴皮【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石榴科植物石榴树的果皮。

【性味与归经】酸、涩,温。

入胃、大肠经。

【功效】涩肠止泻,杀虫。

【临床应用】1. 用于久泻,久痢等症。

本品有收敛涩肠作用,适用于久泻、久痢等病症,常与诃子、肉果等药配合应用。

2.用于虫积腹痛等症。

本品能驱虫,用治蛔虫病、绦虫病等,常与摈榔、鹤虱等药配合应用。

【处方用名】石榴皮(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附药】石榴根皮:即石榴树根的外皮。

性味、功效均同石榴皮,但杀虫力较强,主要用于虫积腹痛。

一般用量为五分至三钱。

有毒性,不可大量应用。

【方剂举例】黄连汤《千金方》:石榴皮、黄连、黄柏、阿胶、甘草、干姜、当归。

治赤白久痢。

【文献摘录】《别录》:「止下利、漏精。

」《本草拾遗》:「煎服下蛔虫。

」《本草纲目》:「止泻痢,下血,脱肛,崩中,带下。

」明矾
药用】本品为二方晶系明矾石精制而成的结晶品【性味与归经】酸,寒。

入脾经。

【功效】止血,止泻,袪痰,外用燥湿止痒。

【临床应用】1.用于久泻不止,便血,崩漏等症。

本品收敛涩肠, 能治泻痢日久不止,可单用小量吞服;或配五倍子、诃子等药同用。

对便血、崩漏,也可配合收敛止血药同用。

2.用于风痰壅盛,或癫痫等症。

明矶有袪痰作用,可与半夏、猪牙皂角、甘草等配伍,用治风痰壅盛,喉中声如牵锯;又可配郁金,治风痰痫病。

3.用于湿疹瘙痒。

本品用外敷,有收敛燥湿止痒之功,如治牛皮癣可配石榴皮同用;治聤耳可配黄丹同用。

【处方用名】明矶、白矶(打碎用)。

枯矶(主要外用于湿疹等)
【一般用量与用法】二分至一钱,煎服。

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皮湿1号膏《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地榆、煅石膏、枯矶。

外治湿疹。

【文献摘录】
《本经》:「主寒热泄痢,白沃,阴蚀,恶疮,目痛,坚骨齿。


《本草纲目》:「矶石之用有四:吐利风热之痰涎,取其酸苦涌泄也;治诸血病、脱肛、阴挺、疮疡,取其酸涩而收也;治痰饮、泄利、崩带、风眼,取其收而燥湿也;治喉痹、阴疽、中蛊、蛇虫伤鳖, 取其解毒也。


《本草经疏》:矶石,味酸气寒而无毒,其性燥急收涩,解毒除热坠浊。

盖寒热泄痢,皆湿热所为,妇人白沃,多由虚脱,涩以止脱故也。

阴蚀恶疮,亦缘湿火,目痛多由风热。

除固热在骨髓坚齿者,髓为热所劫则空,故骨痿而齿浮,矾性入骨除热,故亦主之。

去鼻中息肉者,消毒除热燥湿之
功也。

白矾,《本经》主寒热泄痢,此盖指泄痢久不止,虚脱滑泄,因发
寒热。

矾性过涩,涩以止脱,故能主之。

假令湿热方炽,积滞正多,误用收涩,为害不一,慎之。

妇人白沃多由虚脱,故用收涩以固其标,终非探本之治。

目痛不由胬肉及有外障,亦非所宜。

除固热在骨髓,仅可资其引导,若谓其独用,反有损也。

矾性燥急,而能劫水,故不利齿骨,齿者骨之余故也。

芡实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芡的种仁。

供食用的成品鸡头米,是一种睡莲科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的籽。

鸡头果实的外壳为褐色,顶端突起,模样颇似鸡头。

一个果实里面大概有160-200 粒鸡头米。

从中剥出的新鲜鸡头米,壳尚且是嫩嫩的淡黄色。

也就是所谓的“新剥鸡头”了。

【性味与归经】甘、涩,平。

入脾、肾经。

【功效】益肾固精,健脾止泻,袪湿止带。

【临床应用】1. 用于肾虚精关不固,梦遗滑精,小便失禁等症。

芡实益肾而长于收涩,能固下元,故可涩精缩尿,用治梦遗滑精、小便失禁等症,常与金樱子、桑螺峭、菟丝子等配伍同用。

2. 用于脾虚不运、腹泻不止等症。

芡实为滋补敛涩的药品,能扶脾以
止泻,治脾虚久泻,常与山药、茯苓、党参、白朮等药配合应用。

3.用于妇女白带。

本品能健脾而袪湿,且可固涩而止带,故常用于妇女白带,不论属于湿热带下或脾肾两亏的体虚带下,都可应用。

配白果、黄柏、车前子等治湿热带下;配山药、菟丝子、海螵蛸、牡蛎等治体虚白带。

【处方用名】芡实、南芡实、苏芡实、北芡实(打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

【方剂举例】
治精滑不禁:沙苑蒺藜(炒)、芡实(蒸)、莲须各二两,龙骨(酥炙)、牡蛎(盐水煮一日一夜,煅粉)各一两。

共为末,莲子粉糊为丸,盐汤下。

(《医方集解》金锁固精丸)
金樱芡实丸(原名水陆二仙丹)《集验方"> 洪氏集验方》:芡实,金樱子治遗精。

【文献摘录】
《本经》:「主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


《本草纲目》:「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


《本草求真》:「功与山药相似。

然山药之补,本有过于芡实,而芡实之涩,更有胜于山药,且山药兼补肺阴,而芡实则止于脾肾,而不及于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