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石煤矿水文动态观测系统

隆石煤矿水文动态观测系统
隆石煤矿水文动态观测系统

古蔺县石宝镇隆石煤矿水文动态观测系统

2014年元月

古蔺县石宝镇隆石煤矿

水文动态观测系统

(一)地面水文地质观测

1、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包括水文扬名及地面水文地质点的观测。地面水文地质调划与观测的内容要符合《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的要求。

2、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应根据需要进行观测。

3、对地面气象观测的要求:

(1)、凡距离气象台(站)较远的矿井,应在设立的气象观测站内进行观测。距离气象台(站)较近的矿井,应在设立的雨量观测站内进行观测。

(2)、矿井气象观测项目,与气象调查内容相同。

4、地表水观测。观测项目与地表水调查内容相同。观测时间,一般为每月一次,雨季或暴雨后根据需要增加观测次数。

5、地下水动态观测应在下列地段网点进行观测:

(1)、对矿井生产建设有影响的含水层。

(2)、影响矿井充水的地下水集中迳流带(构造破碎带)。

(3)、可能与地表水有水力联系的含水层。

(4)、矿井先期开采的地段。

(5)、在开采过程中水文地质条件可能发生变化的地段。

(6)、人为因素可能对矿井充水有影响的地段。

(7)、井下主要突水点附近,或具有突水威胁的地段。

(8)、疏干边界或隔水边处。

6、观测点的布置,应尽量利用现有的钻孔、井、泉。

7、观测内容主要是水位、水温和水质,对泉水还应观测流量。

8、观测点应统一编号,设置固定观测标志,测定坐标和标高。观测点标高每年复测一次,如有变动,应随时补测。

9、观测降水量常用的仪器为直径20厘米的雨量器,或与雨量器口径相匹配的雨量杯。雨量器、自计雨量计应保持清洁。要经常清除盛水器内的淤杂物,擦洗自计雨量计的虹吸管。需每日调整自计钟、换自计纸、添加墨水、观测仪器运转情况。冬季要及时清除储水器内的冰霜,防止仪器冻裂。

观测要求:

(1)、观测降雨量记至0.1毫米,不足0.05毫米时可不作记载。历时记至分钟。

(2)、每日降水量以早8时为每日分界,从本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水量为本日的降水量。

(3)、观测降水量应采用定时分段观测制,时段及其相应时间如表:

降雨量观测时间分段表

段数时间(时)

1段8

2段20、8

4段14、20、2、8

6段12、16、20、24、4、8

8段11、14、17、20、23、2、5、8

12段10、12、14、16、18、20、22、24、2、4、6、8 24段从本日9时至次日8时,每小时观测一次

(4)、非雨季可只分一段,每日8时观测。但降雨量大的地区或雨季高峰时,则应根据矿区(井)防洪需要规定观测时间。

(5)、降水间隔等于或小于15分钟可看作一次降水,间隔15分钟以上可看作两次降水。

10、降水量的量法:

(1)、将储水瓶内的水倒入量杯、量杯呈垂直状态,使视线与量杯水面平齐。

(2)、观测量杯中水面的凹下面,记至0.1毫米。每次观测后应立即记入记录簿中。

(3)、如降水量较多,不能一次量完,可分次量,将总数记入记录簿内。

(4)、每次水量待复测后方可倒去。

(5)、自计雨量计应按说明书规定的操作程序和方法使用。

11、降水量观测记录的统计:

(1)、每日观测完毕后,应检查观测记录簿各段(或各次)水量记录是否正确、齐全。发现有错误或不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改正。

(2)、月终时应在降水量统计表中填写旬、月、日最大降水量及出现日期。

(3)、自计雨量计的记录还要作时间订正、虹吸订正和虹吸记录纸倾斜订正等工作。

必须查清井田范围内及其附近地面水流系统(包括塌陷积水区)的汇水、渗漏情况、疏水能力;对渗漏情况,要在井下设点定期观测,并对地面相关水体水量等进行监测。必要时,取水样作全分析、放水试验与连通试验等工作。

12、地表水位观测站的建立,应符合以下要求:

(1)、观测站应建立在地基牢固、观测方便并具有代表性的地点。

(2)、实测测站基面坐标、高程,测定不同高程的断面积,以便计算不同水位的过流量。

(3)、实测水位标尺的零点标高。

(4)、根据水位标尺的零点标高,重新计算水位,并用红墨水填在“水位”栏内。

13、对地面井、泉、水文钻孔、河流、渠道、湖泊、水塘、水库及塌陷积水区等设立的观测站,要统一编号,所设置的固定观测标尺及测量坐标和标高,每年复测一次,发现有变化应随时补测。

14、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同步进行,若达不到同步,则应按顺序在最短的时间风完成。

15、地表水体的水位观测,必须使用水位标尺或自计水位计。

(1)、水位标尺读数应读至厘米,记载以米为单位。直接观测

读数时,应使视线尽可能地接近水面,读取水面截于水位标尺上最近的一个读数。当水面落到水位标尽零点以下时,使用标尺量取的水面到水位标尺零点的距离为负数。

(2)、在有风浪的情况下,应将波浪的峰顶和谷底在水位标尺上所截取的最大和最小值读数都记下来,取其平均值。

(3)、必须保证测得关键地形点的最高洪水位,如发现漏测,应立即在断面附近找出两个以上的可靠洪水痕迹,及时测下高程。

(4)、如果在断面附近找不到洪水痕迹,则应在断面上游及下游各找出一组洪水痕迹记录下来。

16、使用自计水位计观测水位,应在每日8时或经指定的其他固定时间进行检查和校正。性能良好的长期自计水位计,在水位变化不大时,可改为每2~5日检查校正一次。自记纸应按其周期记录形式,每个周期结束时及时更换。

检查和校正依次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携带的时钟对准。

(2)、观测校对水位标尺的水位。

(3)、在纪录纸上记录准确的时间和水位。

(4)、调整自计水位计处于正常运转状态。

17、井、泉和钻孔水位观测需遵守下列规定:

(1)、在使用铅钟、电极、水位计或自计水位计等器具测量水位时,严禁使用标志不准或滑动的测绳和电线。

(2)、当测绳和电线标记与标准钢尺的比误差超过1/1000时,

应重新标定或更换。水位遥测仪每半年要用测绳实测检校一次。

(3)、每个测点使用固定的测量工具,不得随意更换。必须更换时,要用新旧测量工具同时各观测一次,并进行误差改算。

(4)、每次水位观测要进行两次实测和读数,读数读至厘米。以米为单位时,估读至小数点后二位。水准观测取二次平均值为采用值。

(5)、水井或水文钻孔水位观测结束后,必须妥善保护井口装置,切实防止钻孔被破坏和堵塞。

(6)、每年必须进行一次水井和钻孔的深度测量,发现淤堵应提请领导采取清扫措施。

18、观测井、泉、钻孔涌水量时,应根据涌水量的大小,分别采用容积法、堰测法、流速仪法、浮标法、喷水钻孔法、注计(水表)法等不同方法。地表水体和地下水的水位观测,只准使用测绳、铅钟(或电级接头)和自计水位计、水位遥测仪等测量工具。

19、用水堰观测涌水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堰要坚固,槽(箱)内壁要光滑,不易变形。水堰要安装在平直、坡度不大于0.5%的水流平稳的水沟内,安装时要用水准尺找平。如必须安置在水流湍急的地点时,则必须采取消能整流措施,使流过水堰的水流保持平稳。

(2)、观测前应检查水堰是否变形、倾斜、漏水,堰根外侧通气带是否堵塞等。

(3)、水堰内及其附近如有杂物沉积,必须清理。读数标尺应

设在堰板的迎水方向,与堰板的距离应少于3倍的堰口高度。每次观测至少测量两次水头值,取其平均值。

20、用流速仪测定涌水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根据水流速度、水深状况,选择不同型号的流速仪(旋杯式流速仪的测速范围为0.2~3.5米/秒;旋浆式流速仪测速范围,一号浆适用于0.07~1.5米/秒,二号浆适用于0.3~0.5米/秒)。井下水沟内测流速和计算流量也可使用电子式防爆流速、流量仪。

(2)、流速仪一般应每年校正一次,并重新标定流速参数。

(3)、测流速时断面的位置应选择在河流(水沟)平直、河底比较平坦、水流平稳的地段。根据河段(水沟)实际情况布置测速垂线,然后在各测线断面上实测数点的点流速,取其平均值即为测线断面的平均流速。

(4)、流速测定时,首先应确定流速垂线的数目,一般视河宽及断面的形状而定。在流速有很大变化的转折点处必须测定流速。

21、在特殊条件下,如需采用浮标法测定涌水量时,应符合下列条件和要求:

(1)、在难以使用流速仪或缺少测速仪器的情况下采用。

(2)、浮标法的实测断面应选在顺直且比较规则的地段,其长度为井下水沟的5~10倍:水沟水流应均匀平稳,无旋涡及回流,无阻碍水流的杂物等。

(3)、实测时按下述程序进行:

1》选定实测地段后,按相等距离布设2~3个断面,即上

断面、基断面(中断面)、下断面。

2》对每个断面进行横断面测量,水深点距应为0.3~1.0米,并用坐标纸绘出横断面图。井下水沟横断面测量水深不得少于3个点。

3》根据实测地段水的深浅选择浮标种类,从上游断面以上5~20米处投放,以便使浮标在接近上断面时,已具有同行水流的速度,测出浮标从上游断面至下游断面的时间,求出流速。

(4)、浮标可采用水面浮标及浮游浮标。井下可用木片、乒乓球、纸片等代替水面浮标。

22、地下水温度的观测,应根据地下水的深度、温度、井(孔)口径及要求测量的精度,选用不同的观测仪器,温度计放在水中的时间不少于3~5分钟,读至0.1℃。使用高灵敏测温仪时,需按仪器说明书的要求操作和记录。

23、对塌陷积水区和水库,除观测水位外,还应在地形图上圈出积水范围,用求积仪分段计算不同水深的面积,求得塌陷积水区、水库的总积水量。同时,要根据地形图和地表水系的分布情况圈定和计算该塌陷积水区或水库、塘坝的汇水面积,以便预计不同降水强度下的可能汇水量和水位上升情况。

(二)井下水文地质观测

1、井下水文地质观测的任务:

(1)、为矿井建设、采掘、开拓延深、改扩建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

(2)、在采掘过程中进行水害分析、预测和防探水。

(3)、提供防治水工程中的水文地质资料。

(4)、为钻探、堵水注浆提供观测资料。

2井下水文地质观测的内容:

(1)、矿井、水平、含水层、煤层、采区和采掘面的涌水量观测。

(2)、井巷及采面的突、涌、淋、渗、滴水点的水量、水质、水温观测。

(3)、井下各类水文地质钻孔、地质孔的水量、水位(压)、水质、水温的动态观测。

(4)、井巷及井下钻孔揭露含水层、导(阻)水断层、陷落柱、喀斯特裂隙、喀斯特暗河洞穴、涌砂点等的水文地质调李及编录。

(5)、矿井可能的充水通道的水文地质编录。

(6)、定期检查各类防(隔)水煤柱的留设情况。

3、井下涌水量的观测,应注重观测的连续性和精度,要求采用容积法、堰测法、流速仪法或其他先进的测水方法。

4、井下涌水量的观测在下列情况下可用容积法测量:

(1)、涌水量较小且有管状引水设备的井(孔),或备有水箱、水池等容积较大的容器时,应设置便于测量的标尺和放水用的闸阀。

(2)、在井下可利用井筒、巷道作为容积时。

(3)、顶帮的淋、流水可用塑料薄膜将水汇集到容器内。

5、新凿立、斜井,垂深每延深10米时,观测一次涌水量。掘凿

至新的含水层时,虽不到规定的距离,也应在含水层的顶底板各测一次涌水量。

6、观测井巷及井下钻孔揭露的含水层时,要确定含水层的名称,详细观测、记录含水层的产状、厚度、岩性、成分、颜色、构造、裂隙和喀斯特发育情况,揭露点的位置、坐标、标高、出水形式、涌水量及水温等,并采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必要时应进行水中环境同位素比值及特殊元素的测定。

7、井筒或穿层石门揭露含水层时,要绘出顶及左、右或底及左、右三面1:100~1~500的展开图,应较全面地反映含水层及顶底板的地质特征,喀斯特、导水裂隙及有意义的构造等在空间的展布情况。绘制展开图时,两壁应采用同一起点、同一方位、同一坡度的观测基线。

8、观测喀斯特时,要注意其形态、方位、大小、所处标高和岩石层位及其与断层裂隙和上下层的关系,有无充填物及充填物成分和充水状况。

9、绘制喀斯特素描图或进行实测编录的步骤:

(1)、确定实测范围及方向,说明喀斯特赋存的地点及相应的坐标、标高,确定素描图的比例尺。

(2)、进行实测描绘,整理清绘成图。

(3)、重点地段的喀斯特形态除进行实测素描外,应摄影或录相记录。

10、观测含水层裂隙,较密集裂隙可取1~2平方米,稀疏裂隙可

取4~10平方米的范围内进行,观测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应测定其产状、长度、宽度、数量、形态、尖灭情况,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测定岩石的裂隙率。

(2)、充填程度及充填物。

(3)、观察地下水活动的痕迹,绘制裂隙玫瑰图等。

(4)、测定面积。

11、开采受地下水威胁的煤层所揭露断层,在其出水或有出水征兆时应记明断层的位置,确定其坐标、标高,并观测以下内容:(1)、断层的产状及落差。

(2)、断层带的宽度及其力学性质。

(3)、断层两盘含水层的岩性、厚度、破碎程度、顶底板承受的水头压力。

(4)、断层带充填物的胶结程度,判断其含水性、导水性及隔水性。

(5)、出水情况、出水方式和出水部位,测定其出水量,并观测变化趋势。

(6)、水的物理性质(温度、颜色、气味等),必要时取样进行水质分析或环境同位素比值的测定。

12、对于井下揭露出的出水或有出水征兆的小型褶曲构造,其观测内容如下:

(1)、褶曲的产状及力学性质,记录观测点位置,确定其坐标、标高。

(2)、裂隙的产状、发育程度及充填情况。

(3)、出水状况、出水方式和出水部位,测定水量、观测变化趋势。

(4)、水的物理性质(温度、颜色、气味等),并取样进行全分析,必要时应测定环境同位素比值。

13、井下探到或揭露陷落柱时,应进行下列观测:

(1)、陷落柱的位置(坐标及标高),尽量圈定其范围。

(2)、详细观察陷落柱内充填物的岩性、胶结程度等。

(3、涌水的陷落柱要测定涌水量,并要取水样做水质分析。

(4)、必要时要取样进行特殊项目分析,以判断涌水水源。

(5)、用钻孔探到陷落柱时,要做出钻孔柱状图或剖面图。孔内如有出水现象,则要测定水量、水压、水温等。

14、井下突、涌、淋、滴、渗水点的观察内容如下:

(1)、出水时间(年、月、日、时、分)。

(2)、出水地点以巷道最近的导线点控制其位置,以便算出准确坐标、标高;突、涌水点填绘在采掘工作图和充水性图上。

(3)、出水层位、厚度、岩性,喀斯特裂隙发育情况,出水形式、出水点顶底板围岩压力的显现变化情况。

(4)、出水点水的颜色、温度、透明度、口感、气味等物理性质,并取样进行水质分析。

(5)、周围出水点和观测孔的水量、水位(水压)变化情况,判断出水水源及影响范围。

15、井下新揭露的出水点,在涌水量尚未稳定或尚未掌握其变化规律前,连同其他有关的水文点应每天观测一次。对溃入性的突水点,1~2小时观测一次,以后可适当延长观测的间隔时间,涌水量稳定后,按正常要求进行观测。

16、当采掘工作面上方影响范围内有地表水体、富含水层、穿过与富含水层相连通的构造断裂带或接近老窖积水区时,应每天观测充水情况,掌握水量变化。

17、井下疏水降压(疏放老空水)钻孔涌水量、水压观测,在涌水量、水压稳定时,应每小时观测1~2次;涌水量、水压其本稳定后,按正常观测要求进行。

18、对井下水文钻孔进行水量、水位、水压观测的方法和要求,与地面水文钻孔基本相同,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1)、测压用的压力表要校验合格,反应灵敏,最好用专用的高精度压力表或高精度压力传感器进行观测,并根据孔口标高及时换算出水位标高。

(2)、钻孔在钻进过程中,应记录初见涌水的孔深、水量水位(压)等,且每进尺5~10米或按设计要求测定水量、水压或水位。发现水量突变时,应停钻测算孔深和进行水量、水位观测,以了解相对隔水层的渗透性。

19、喷水钻孔水量观测方法只适用于井上、下自流钻孔(由于喷水高度不易准确测量,故精度较差)。其方法是用量尺测出水头上喷高度、套管内径,计算其涌水量。

20、水压观测应根据水头压力的大小和观测条件,选用水对测量方法、压力表法等:

(1)、用压力表观测水压时,应将压力表拧紧在测压管上,不得漏水,压力估至0.01兆帕。

(2)、观测水位时,其方法步骤依次为:

1》选用适当量程;

2》检查工作电压,不得低于1.32伏;

3》将传感器接在测压管上,插头插入“输入”插座,调零;

4》开测压管阀门,待数字稳定后读数,如为高精度压力计应读至98.0帕;

5》关闭闸门,关机拆除传感器;

6》审核原始记录,并填写台账、绘制图纸,发现资料错误时应重新观测。

(三)老窑及老空积水区的水文地质观测

1、老窑、老空积水区的观测要求:

(1)、老窑、老空积水区的观测,必须安排两人,严禁单人进行观测。

(2)、严禁擅自进入通风不良或空顶区域内观测水情。

(3)、必要时应取水样,并作全分析。

2、当井田及其邻近范围内有小窑时,应调查了解因小窑开采而引起的危害矿井的可能的充水因素(如小窑采掘矿井防(隔)水煤柱、越界向矿井掘进贯通、小窑向矿井排放水、报废小窑井口未做封填处

理等)。

3、汛期或暴雨后要配合有关部门及时观测地面陷落、干裂、喀斯特塌陷,特别是向井下充水的情况。

4、小煤矿开采结束后,要收集报废井筒的封闭日期、封填材料及深度等资料。

(四)放水试验与连通试验中的观测

1、放水试验中井上下观测点的水位、水压、水量的观测,要严格按照设计所规定的时间和经过校测的量具、仪表进行操作。

2、放水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地面观测孔,其内的淤积物必须低于观测层底面,导水应畅通,否则要注水冲洗或用液体二氧化碳洗井。

(2)、检校观测水位、水压、水量的仪表器具,使之符合精度及安装要求。

(3)、备齐原始记录表:

1》地面钻孔观测记录表,内容包括孔号、孔口标高、观测时间(年、月、日、时、分)、水面埋深、水位标高、观测者、水位变化、降深等;

2》井下钻孔水压观测记录、水量表观测记录表,内容包括堰号(注明规格尺寸)、观测时间(年、月、日、时、分)、水对高、水量、观测者和备注。

3、放水试验期间的井上、下水动态观测,必须按设计规定的时间同步进行。

4、放水试验中的水位恢复观测,放水试验结束时要按设计规定的时间和次序关闭水门,观测其水位、水压直至稳定。

5、放水试验开始前,必须按设计规定进行观测孔水位、出水点水量、相关井巷涌水量背景值等的观测。放水开始后,应每天填绘水位、水量历时曲线图等。

6、连通试验必须有试验设计,建立简易试验室,配备化验人员,以便及时测定示踪剂的含量。示踪剂的选择和用量的确定,既要考虑连通试验的需要,又不能对地下水质产生有害的影响,且必须按照设计所规定的方法、时间和地点进行。

7、对连通试验的准备、投放和接收监测工作的要求:

(1)、投放示踪剂前的准备:

1》投放示踪剂前,必须采集投放点、接收点以及溶解示踪剂用水的水样,进行本底值测定;

2》投放方法和投放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溶解示踪剂的容器或设备必须进行清洗,预防污染;

3》采用比色法时,要提前调配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并分别装入比色管待用。用光度计及检测仪时,要事先检测仪表并测定本底值;

4》取水容器每次取样前均应洗刷清洁,并用蒸馏水刷洗干净后待用,严防污染;

5》试验前应备齐取样用的容器、标签及检测用记录纸和计算纸。

(2)、投放示踪剂的要求:

1》根据投放方法选择投放容器,先加入一定量的清水,后按规定量加入示踪剂。如采用染色剂,则需加入一定量的促溶剂,随加随搅动,直到全部溶化;

2》向钻孔内投放试剂溶液时,必须用导管下到受试含水层段的设计深度,确保试剂准确送至设计层位;

3》向孔内注入示踪液前,要预先用清水冲洗钻孔;向孔内投放示踪剂溶液时,必须下入投注溶液管,以便准确送至设计层位。然后向孔内注清水,抬高水头,促使示踪剂全部进入试验层。

(3)、接收示踪剂:

1》设专人在接收点值班,按设计规定时间取样,取样前需用接收点的水刷洗容器三次后,方可取样;

2》每取一个样后,应封严容器,及时填写标签。水样标签的内容包括取样编号、取样地点、取样时间(月、日、时、分)、化验项目及要求、取样人;

3》必须及时依据各接收点的水样检测结果,填制历时曲线图、表(填全绝对值),分析示踪效果。

(五)水样采取

1、应根据水样采取的目的和要求,选择水质分析的项目,如:简分析、全分析、特殊项目分析等。各类水样采取的容量要求为:(1)、简分析样1~1.5升。

(2)、全分析样2.5~3升。

(3)、细菌检验样0.5升。

(4)、特殊分析样:视化验项目要求确定。

2、细菌检验样一般由卫生部门人员配合,并提前与检测单位预约送检时间。取样容器事先必须经过消毒灭菌处理,取样后立即严密封口,送往检测单位。检测单位必须在24小时内检测完毕。

3、由孔口管接取水样时,需稍离孔口管接灌。从地表水体取样时,容器必须在水面以下采集。

4、长期观测孔如需取水样,应先进行抽水,抽水的体积应大于孔(井)中水柱体积的1.5~2倍,然后在出水口中心处灌取水样。也可用取水器下入所需含水层一定深度取样。

5、做侵蚀性二氧化碳分析的水样,其数量为0.5升,采取后应立即加入3~5克碳酸钙粉末。

6、对含有机物的水样,为控制脱硫作用,取样时必须在每升水中加入1毫升三氯甲烷或甲苯。

7、如需采取特殊水样,应与化验单位联系,并按其要求采取水样。

8、采取水样时,应在现场初步鉴定水的颜色、气味、透明、水温等物理性质。取样后立即封闭装好,并填贴标签,送样前应登记送样序号。

9、抽水试验中的水文地质观测,按《煤矿资源地质勘探抽水试验规程》的要求进行。

(六)、原始记录及资料成果整理

1、必须使用专用的记录本填写水文地质观测试验记录,并分面编码,附必要的草图,写明观测地点、日期、观测者姓名、使用仪器及编号。

2、必须同时记录影响观测试验资料精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主要原因,供分析资料时参考。

3、每项测试所用记录本要按时间顺序进行编号,注明目录索引后,存档保存。

4、测试资料应在当天进行计算整理,并将计算前结果和计算公式填写在专用台账上。原始资料的计算,必须由两人对算复核,发现问题要及时核实或补测。汇总表要经技术负责人审核。

5、填写各类台账、图表和成果表时,必须使用钢笔或碳素笔,要求字迹工整、图文清晰、数据准确,影响观测资料精度的各种也应同时填写在血注栏内。

6、填写以下各类水文地质观测台账:

(1、矿井涌水量成果台账。

(2、气象资料台账。

(3、地表水文地质成果台账。

(4、钻孔水位及井泉动态观测台账。

(5、抽(放)水试验成果台账。

(6、矿井突水点卡片或台账。

(7、井下水文地质钻孔台账。

(8、水质分析成果台账。

矿井水文动态监测系统技术规格书.doc

技术规格书 编制: 地测科: 地测副总: 总工程师: XX 矿 二零一零年七月十二日 一、总则 1、本规格书适用于矿综合水文动态监测系统。它提出了该系统及

其附属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实验等方面的技术参数。 2、本规格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保证提供符合国家标准、规范和本规格书的优质产品及其相应的优质服务。对国家有关安全、环境保护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3、如果供方对本规格书的条文没有书面提出异议,那么需方可以认为供方提出的产品完全符合本规格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书中以“对规格书中的意见和同规格书的偏差”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4、在签订合同之后,甲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具体项目由甲方、供应方共同商定。 5、本规格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6、设备采用的专利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认为包含在设备报价中,供方应保证甲方不承担有关设备专利的一切费用。 7、本规格书未尽事宜,由供需双方在合同技术谈判时协商确定。 二、项目概况 矿井水害一直是制约我国煤炭生产的因素之一,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对采掘工作面的涌水量、水沟流量、含水层水位动态情况等进行监测,了解水文动态情况,及时发现危险征兆并采取预防措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防治水工作。

目前,煤矿众多观测点的水文动态情况一般由人工定期逐点观测,一是需要观测人员多,且工作量大;二是观测密度满足不了水害预测预报对观测的实时性要求,特别是水害事故发生前,不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三是难以同步获得各观测点数据;四是人工观测经常出现人为的观测误差。矿井综合水文动态监测系统可彻底解决上述问题。 三、系统总体要求 本次系统集成投标厂家需要建立矿井的综合水文动动态监测网络系统,包括地面水文遥测和井下水文监测2个子系统及其集成。 根据煤矿建设和生产的特点,此系统应满足: 1)硬件设备选型必须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认定的型式检验。用于防爆环境的设备,还必须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认定的检测机构的防爆检验,并取得“防爆合格证”。下井设备还应取得国家煤矿安全局的“煤矿安全标志”,要充分考虑满足防爆、防尘、抗高温潮湿和电磁干扰的要求。地面系统充分考虑防雷和抗电磁干扰的设置。 2)在物理上和逻辑上都有考虑到网络通信的冗余,确保网络通路的安全。 3)系统应可靠、稳定性强、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4)方案厂家对整个系统元器件的选型和配置,要求质量可靠,设备一流。并对整个系统的性能及所需软硬件作介绍。

煤矿水文地质勘测现状与应用技术

煤矿水文地质勘测现状与应用技术 我国是一个富煤、少油、少气的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于能源的需求。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一次化石能源及工业原料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煤炭需求量的增加,积极做好煤炭的勘探与开采保障煤炭的供应对于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煤矿井下开采的安全性受制于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其中以地下水为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做好煤矿水文地质勘测工作是消除煤矿井下地下水渗漏、透水等安全事故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做好煤矿水文地质勘测工作能够对煤矿井下地质状况的分布以及可能遭遇的地下水等的情况进行预测,从而针对性地开展防水、排水等的措施来保障煤矿的安全开采。文章在分析煤矿水文地质勘测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对煤矿水文地质勘测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阐述。 标签:煤矿井下;水文地质勘测工作;问题;处理措施 Abstract:China is rich in coal,less oil,less gas,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has increased the demand for energy. As an important primary fossil energy and industrial raw material,coal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With the increase of coal demand,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o do well the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coal to ensure the supply of coal. The safety of underground mining is affected by many complicated factors,among which groundwater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to eliminate underground water leakage,water permeability and other safety accidents in coal mine. By doing well the hydrogeological survey of coal mine,it can predict the distribution of underground geological condition and the situation of groundwater,so as to carry out the measures of waterproofing and drainage to ensure the safe mining of coal min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mine hydrogeology survey,this paper analyzes and expounds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coal mine hydrogeology survey. Keywords:underground coal mine;hydrogeological survey;problems;treatment measures 早期的煤礦井下开采中受制于开采技术、开采理论等的不足致使透水、渗漏等事故频发,严重危害着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和开采的效率。经过长期的发展通过煤矿水文地质勘测工作来了解煤矿井下水文地质情况对于保障煤矿的安全开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 煤矿井下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煤矿井下水文地质勘探主要通过对煤矿矿产地区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实地勘测实现对于煤矿矿区水量以及水质进行了解、掌控用以保障煤矿矿井的安全开

高平市北诗镇南村煤矿水文地质说明书

一、工作目的及任务 高平市北诗镇南村煤矿系北诗镇南村村办煤矿,该矿始建于1991年,1992年正式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为20千吨/年,实际生产能力为60千吨/年,主采3号煤。为进一步查明矿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二OO四年十二月高平市北诗镇南村煤矿委托山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一二地质队为其编制高平市北诗镇南村煤矿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图。 根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及甲方要求,本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井田内及周边的井、泉等进行详细调查,对煤矿矿坑涌水量进行调查访问,查明井田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最终编制高平市北诗镇南村煤矿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图及其煤矿水文地质图说明书。 二、井田位置及交通 高平市北诗镇南村煤矿位于高平市北诗镇南村西南,属高平市北诗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径113°04′26″~113°04′10″;北纬35°48′09″~35°47′24″。据1989年山西省煤炭资源管理委员会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号11—20042,证字【1989】N41178,批准开采3号煤层,井田面积为0.44km2,井田范围由以下来4个拐点坐标连线圈定(6°带): 点号X坐标Y坐标 1 3965400.00 19687500.00 2 3964300.00 19687500.00 3 3964300.00 19687120.00 4 3965400.00 19687120.00 该煤矿主井及风井均为立井,其井口坐标分别为: X坐标Y坐标 主井3965189.00 19687414.00 风井3965146.20 19687428.00 井田北距沁(水)——辉(县)公路仅4km,西距云泉乡4km,东距礼义镇2km,其间均有乡村公路相连,交通十分方便。 三、工作概况 本次工作自2004年12月11~15日开始进行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随后

矿井水文动态监测系统在煤矿防治水中的应用

矿井水文动态监测系统在煤矿防治水中的应用 【摘要】潘二煤矿安装了矿井水文动态监测系统,通过近两年来的应用,水文技术人员能够动态掌握井上、井下水文钻孔水位、水压、水温、流量等水文情况,起到了预防水患的作用,并为论证A组煤层开采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以及生产的安全性提供了有力的水文资料,确保在开采A组煤层时能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关键词】水文;动态;监测;防治水 潘二煤矿现年产量为360万吨,一水平的C组煤、B组煤已近枯竭,下一步主采煤层为B组的4煤和A组的3煤。B4煤属于强突出煤层,为了能够尽快解放B4煤,潘二煤矿通过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将A3煤作为B4煤的下保护层开采。不但确保了矿井的可持续发展,还为今后整个潘谢矿区A组煤的开采提供宝贵的经验。 A组煤的开采受地下水威胁比较严重,为了安全开采A组煤层,必须首先施工相应的疏水降压巷道和配备相应的疏干降压设施,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来确保安全生产,因此对地下水的监测就十分必要了。潘二煤矿原先采用各种各样的监测方法,基本上是以人工为主,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因此,潘二煤矿安装了西安欣源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KJ402矿井水文动态监测系统,该系统精度高、实时性强、运行可靠、自动化程度高,能够连续长期测量、分析数据,适用各种不同环境的水压水位观测,对于及时处理水患,保障煤矿的正常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KJ402矿井水文动态监测系统简介 KJ402矿井水文动态监测系统是对矿井上、下水文观测点进行综合监测的系统。系统以工控机为核心,集电子、通讯、网络和水文等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化监测系统,它涉及到水文数据的采集、显示与上传,通过网络来进行各部分的连接工作,最终完成在煤矿企业内部水文信息数据的共享。 通过本系统,技术人员可在地面办公室内动态监测井上、井下各水文观测点的水位、水压、水温、流量信息。在遇突发事件,如断层、不良封闭钻孔、顶板渗水等引起井下透水事故时,水文技术人员通过分析系统主站内井上、井下各分站反馈回的综合信息,便可迅速判断出是哪个层位的含水层透水及涌水量,从而进行有效引、堵、排水工作,大大提高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2 KJ402矿井水文动态监测系统的组成 整个系统由2个子系统组成:地面水文遥测系统和井下水文监测系统组成。 2.1 地面水文遥测系统

煤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

XXX县XXX煤矿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编制人:XXX 审核:XXX 时间:2012年3月26日 威信县XXX煤矿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一、矿井的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交通及矿权的设置 1、地理位置、交通 矿区位于XXX城北东20°方向,直线距离XXX城7km。行政区划属威信县XXX管辖。矿区呈东西向不规则斜长体,矿区东西长约2100m,南北平均宽250m,矿区面积为0.4906km2。开采标高为+980~1140m,地理坐标(极值): 东经:105°4′50″~105°6′25″ 北纬:27°50′33″~27°50′40″ 矿区围拐点坐标见下表(表1-2-1、2)。 威信县花家坝煤矿矿区围坐标表表1-2-1

矿井之间无矿界重叠现象 2、XX~省市主干公路从矿区东部边缘经过。矿区距XX县城7 km,县城扎西镇距市323公里,距720公里。该矿区向北到省珙县火车站约100km,向西到省盐津县火车站约260Km,向南到省威宁县火车站亦约260 km,;向北达省市约250 km,沿长江向东可达、、、等地;公路由矿区向北可达省省会,向东可达西南重镇,向南可达、、省省会,向西可达省市,交通较为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1-1)。

图1-1 交通位置示意图 3、矿权设立情况 花家坝煤矿东北部有南风煤矿,其矿界拐点坐标见表1-1-2;东南部有大湾煤矿,其矿界拐点坐标见表1-1-3;西部有柳尾坝煤矿,其矿界拐点坐标见表1-1-4。花家坝煤矿矿区围无其他矿业权设置,矿界清晰,无矿权重叠。 花家坝煤矿区与相邻煤矿区位置关系见图1-2。 表1-1-2 威信县南风煤矿矿区围拐点坐标 拐点X坐标(54Y坐标(54坐拐点X坐标(54Y坐标(54 1 3089160.35508973. 5 3088510.3550717 2 3088783.35509297. 6 3088925.3550787

邱集煤矿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210333541.html, 邱集煤矿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作者:张良义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2期 摘要:研究了邱集煤矿勘探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各含水层覆隔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论证,通过施工钻孔水文水质情况,查明了勘察区边界的隔水、导水情况。 关键词:水文地质条件;邱集煤矿 中图分类号: [P3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研究区地理及地质概况 邱集煤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其东部及中部属德州地区齐河县,西部属聊城地区东阿县,为全隐蔽的华北型石炭系、二叠系煤田。煤系以中、下奥陶统地层为基底,沉积了中石炭世本溪组,其上覆盖新近系和第四系=井田为走向近东西,倾向北,被断层切割的单斜构造,倾角一般j。-8。,次一级褶曲不甚发育。东北部有岩浆岩侵入构造复杂程鏖中等。 2.井田水文边界条件分析 井田东部边界为F8所层,是一东升西降的正断层,据精补勘探资料,落差20-50 m.造成井田外徐灰、奥灰与井田内四、五灰对口相接。从地质构造角度分析,存在井田外徐灰、奥灰含水层对口补给井田内四、五灰含水层的可能性。井田北部边界为F11断层,该断层落差110 m,位于井田深部,南升北降,使井田内四、五灰含水层与井田外煤系地层对接,可按阻水边界考虑。井田西界F3断层等断层组阶梯式向西断下,经ws5、wx3证实,为水边界;井田南部边界以F2断层和13煤层露头为界,为补给边界。F2断层落差25-160 m.井田内下降,井田外上升,可看作补给边界。井田上部为上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上第三系中部一套200余m 的地层基本为粘土.构成上部隔水边界.从而使第四系含水层与下伏各含水层不存在水力联系。但上第三系局部底砾岩与下伏各灰岩含水层的露头存在一定的水力联系。井田底部为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厚度大,据勘探资料,其补给范围达320 km-以上,因此具有一定的动储量和静储量。该含水层应是井田内各灰岩含水层的补给源,是下部补给边界。 3主要含水层及其水文特征 邱集煤矿为全隐蔽煤田,石炭系地层被新生界地层覆盖,开采煤层时间接、直接充水含水层有底砾岩,风氧化带,太原组一灰,二灰、三灰、四、五灰,本溪组徐灰,奥陶系灰岩。 3.1底砾岩含水层及其水文地质特征

矿井水文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KJ514矿井水文监测系统 设 计 方 案 诚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二0一三年七月

1. 项目意义 在传统的矿井水文监测方法中,采用人工携带仪器进行测量和记录的方法进行监测。传统的监测方法对于所需要的监测数据不能进行实时的监测,而且借助人工来实现这一系列数据的记录和管理,工作量将是极为巨大的,而且容易出现错误,数据间断,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在无法得到准确、连续、实时的数据和分析结果的情况下,对相关管理部门的科学、迅速的决策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在办公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的趋势下,这种落后的操作不利于建设现代化矿山的发展,达不到矿井防治水害的要求。 2. 项目设计依据 (1) 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及时防治水害的需要 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能直观地反映含水层的水文地质条件,长期监测矿井主要充水含水层对防治矿井水害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及时掌握水文动态,可以达到对水害事故的早发现、早预报、早防治,保障煤矿的安全、正常生产。 (2)**煤矿水文地质类型(“中等”型) 煤监局《**矿业有限公司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显示,**矿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型。 (3) 《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1)要求 第252条规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必须针对主要含水层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测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探、防、堵、截、排”等综合防治措施。 (4) 《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9年)要求 第19条:矿井应当建立水文地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矿井水文地质文字资

料收集、数据采集、图件绘制、计算评价和矿井防治水预测预报一体化。建立水文地质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高防治水工作效率,提高防治水工作决策水平。 第108条:进行水体下采掘活动时,应加强水情和水体底界面变形的监测。地表水情监测一般包括:水位、水质、流量和汛期降雨量变化等;地下水情监测包括:水位、水质和水温变化等。水体底界面的变形监测主要在地表水体底界面进行。有条件的矿井应设立水情自动监测系统。 (5) 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利用该系统可评估煤炭开采过程中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及早采取措施避免造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 《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晋煤安发[2012]715号)的规定 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分表附表A.4中明确要求,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及以上的矿井都必须建立水文观测系统(承压开采的矿井,必须建立地下水文动态观测系统),并按规定时间坚持观测和分析水情变化。 3. 项目实现的系统功能及特性 (1)、井下各水文参数实时监测、实时传输及超限报警。 (2)、建立**煤矿矿井水文数据库。 (3)、实现了现场数据的实时在线传输,及时掌握井下井上水文情况。 (4)、支持局域网客户端模式及WEB用户浏览器模式的数据共享 (5)、专线/工业环网的传输方式,适合于井下恶劣的工作坏境,保证系统的稳定工作。 (6)、使用防水航空接头,安装维护简单,防水、防尘性好。 (7)、强大的软件分析功能,具有多参数曲线同时绘制功能及统计直方图功能

矿井水文地质概述及检查要点

第一部分矿井水文地质 一、地下水与矿井水的的基本知识 1、自然界中的水 地球上的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形态存在于大气圈、地球表面及地壳中。地球上的总水量约占地球体积的1﹪,约14亿立方公里。大气圈、水圈、岩石圈里的水,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转换关系,要通过水的循环来实现。------大循环、小循环。 1)地下水的主要类型:包气带水(土壤、沼泽等)、潜水(冲积层)、承压水(奥灰岩溶水)。 2)地下水水质:地下水水质有好多分类方法,如按水的温度分类、按矿化度分类、按酸碱度分类、按硬度分类、按放射性、耗氧量、卫生条件分类等等。 2、矿井水的主要来源 1)煤层及煤系围岩中的地下水: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2)地表水源:河、湖、海、水库、水塘等。 3)大气降水的直接渗入。 4)老窑及淹没井巷积水。 3、矿井水的涌水通道 1)自然通道:孔隙、裂隙、岩溶、透水断裂带。 2)人为通道:未封闭或封闭质量差的钻孔、回采后顶板冒落和底板鼓胀裂隙、矿井排水后因潜蚀掏空产生的疏通裂隙和地表塌陷。

3)影响矿井充水的因素:自然因素----地形、煤层上下岩层的组合形式、地表水。 人为因素----开拓方式、采煤方法、疏干方法。 二、矿井水文地质 1、矿井水文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 1) 开展矿区(井田)水文地质补充调查、补充勘探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 2) 为矿井建设、采掘、开拓延深、改扩建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或专门报告。 3) 在采掘过程中进行水害分析、预测和防探水。 4) 开展矿区(井田)专门防治水工程中的水文地质工作。 5) 为补充和改善矿区(井)生产、生活供水进行调查、勘探,提供水源资料。 6) 根据需要开展老矿区环境水文地质调查和研究。 2、地质类型的划分 1) 划分依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井巷充水及其相互关系、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性质、富水性、补给条件、单井年平均涌水量、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等。 2) 煤矿矿井矿井地质类型:水文地质简单、水文地质中等、水文地质复杂、水文地质极复杂。(崔矿为水文地质比较复杂----专家意见) 3、补充调查与观测

煤矿水文地质勘探现状及新勘探技术的分析

煤矿水文地质勘探现状及新勘探技术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9-09-21T16:20:37.0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作者:陈富春 [导读] 摘要:煤矿水文地质勘探技术在矿山开采工作中起到了关键性的意义,本篇文章主要对当前我国煤炭生产面临的问题进行解析,并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给现代采矿企业提供高效率、高产量的服务。 铁力市胜达建设工程勘察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 152500 摘要:煤矿水文地质勘探技术在矿山开采工作中起到了关键性的意义,本篇文章主要对当前我国煤炭生产面临的问题进行解析,并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给现代采矿企业提供高效率、高产量的服务。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煤矿水文地质勘探现状及新勘探技术,以供参阅。 关键词:煤矿;水文地质;勘探现状;技术 引言 煤矿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是煤矿开采和挖掘的前提,是一道至关重要的工序,影响着煤矿生产作业的安全性、高效性。如今我国的煤矿水文地质勘探技术已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所以仍需不断改进,发展应用新的勘探技术,从而提高煤矿生产的效率。 1煤矿水文地质勘探的意义 所谓水文地质勘探即通过多种手段进行地下水的研究。通过勘探可以了解地下水走向、分布及化学物理成分。许多大型施工工程都要进行水文地质勘探。在煤矿采集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它贯穿整个煤矿生产的全过程。煤矿水文地质勘探主要有以下三方面意义。第一。通过水文地质勘测可以了解到地下水的流向,涌水量。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可以根据这些勘探结果采取科学有效措施进行矿井的保护。防止涌出的地下水使矿井崩塌。造成安全事故。第二,通过水文地质勘探技术可以掌握勘探地点附近的土质情况。并对落石、裂缝等突发情况进行预测,针对容易发生意外的地点进行重点防护,确保了开采工作的稳定进行。第三。通过煤炭水文地质勘探可以掌握许多地下数据,这有利于有关人员制定正确的地下排水方案.快捷有效解决难题。从而保障煤矿开采的正常进行。 2煤矿水文地质勘探工作现状 (1)相较欧美发达国家,中国水文地质勘探技术研究起步晚,整体发展相对滞后,同煤炭生产的高速化发展已严重不协调。在经济计划时期,中国煤矿水文地质勘探工作均由国家专业部门进行。但改革开放后,随煤炭产业快速发展,专业勘探人员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许多矿井为尽快实现生产直接省略了前期的地质勘探工作,使得出现勘探工作的断档期,制约勘探技术发展;(2)没有足够重视煤矿水文勘探工作。由于煤矿水文地质勘探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这些投入又是在煤矿开采的前期,这就使得很多业主在心理上根本接受不了煤矿水文地质勘探工作,许多业主为了节约成本,把煤矿水文地质勘探工作的勘探内容最大限度地压缩,有的甚至根本就不进行煤矿水文地质勘探工作,这种现象在一些小煤矿中表现最为明显,没有足够重视煤矿水文勘探工作。(3)采深的加大使水文地质勘探困难加大。近年来随中国煤炭产业高速发展,煤炭开采呈现采深不断增加的趋势。而随着采深增加,井下水文地质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多变,中国原有勘探技术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煤矿排水设计与正常生产受到极大限制。 3煤矿水文地质勘探新技术 3.1瞬变电磁法 瞬变电磁法是目前煤矿水文地质勘探中较为常见的勘探技术。煤矿勘探人员在进行水文勘查时,先在地表铺设线框,然后在线框中输入一定强度的阶跃电流。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切断电流,就会在线框下部产生一个感应场并逐渐向下方扩散,感应场的能量会逐渐降低,同时感应场在面对地下不同岩层、水层时,都会产生一定的能量变化。因此,勘探人员只需要记录感应场的能量变化,就能够从侧面得到煤矿所处区域的地下水文地质状况。需要注意的是,煤矿所处区域地层结构的电阻值主要是受该地层湿度的影响,地层湿度水平越高,地层的电阻值也就越低。而煤矿所处区域的断层结构的电阻值水平主要是由该断层结构的岩石破碎程度以及断层的富水性所决定的,如果富水性越高,该煤矿断层的电阻值也就越高。因此,利用这些特征,煤矿水文勘探人员在利用瞬变电磁法进行煤矿水文地质的勘查时,能够以较高的效率与准确性判断煤矿所处区域的水文地质特点。目前,瞬变电磁法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同时表现出了以下优点:①瞬变电磁法所产生的感应场在穿透性方面表现突出,不会受到地形影响;②通过大量数据分析,从而提高煤矿水文勘探的准确性; ③在应用中没有一次场,因此测量更加真实,精度较高。 3.2对比抽水试验 在矿区含水层较多的情况下,水文地质勘探工作不可能对每个含水层都进行抽水和观测。所以,把全部含水层划分成四个含水层组,分别对四个含水层组进行抽水和观测。抽水试验可分为试验抽水和实验抽水两种,前者为一般通称的简单的抽水试验,后者为较为复杂的抽水试验。抽水试验的特点在于:①抽水主孔和观测孔分别位于已知未封闭钻孔两侧,能直接验证原钻孔中各含水层组之间水位变化和水力联系;②在不存在未封闭钻孔的原始地层状态下布置一组孔抽水孔,查明原始地层状态下各含水层组之间水位变化和水力联系;③共布置四组抽水孔进行对比抽水观测,更全面、客观、具有代表性地反映实际情况。 3.3γ射线技术 因为不同的岩石与地质构造在遇到γ射线时,产生的反应有着显著不同,勘探人员可充分利用这点不同对地下水分布状况进行分析与判断,从而掌握地层地下结构构造,准确地找到水源。利用γ射线方法受地形因素的影响较小,且具有花费的成本资金不高、操作简单等优点,很受勘探工作人员青睐,所以这种方法普遍应用在对裂隙带、断层破碎带等地进行寻找地下水源的工作中。 3.4钻孔透视技术 钻孔透视技术可以较好地判断煤层中地下水分布情况和岩层中的溶洞与通道的位置,其工作原理是在煤矿开采层的上方钻孔,在孔内安放无线电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因为无线电波在岩石与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并且波动频率也不一样,因此无线电波发射装置发射出无线电以后,在煤矿开采层传播和反射,无线电接收装置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通过分析无线电波传回的速度和波动频率,较为准确的判断煤矿周围地下水分布情况,并且还能够判断溶洞和通道的位置。通过该技术收集到的数据能够为煤矿开采计划提供很大的帮助,也能够使开采者提前做好风险预估和设计好危险消除措施。 结束语 总之,做好煤炭行业水文地质工程研究,提升煤矿企业生产效益,是确保煤矿企业稳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推动我国社会实现

矿用水文监测系统

矿井水文动态实时监测报警系统技术方案 山东科技大学机电技术研究所 山东鲁科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前言 1、意义 水害作为煤矿井下主要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其表现形式是矿井涌水量突然增大超出矿井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因此,井下出水点的涌水量、排水沟水流量监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目前,矿井一般由人工定期对所选定的观测点逐点测量,难以获得各测点的同时涌水量,不利于分析涌水点的涌水情况,特别是有突水发生时,不能及时发现。另外,水仓水位、井下钻孔水压、地面野外钻孔水位等参数也十分重要,有必要连续自动监测,但也普遍采用人工测量。因此,建立矿井水文自动监测报警系统十分必要。 2、系统主要实现监测内容 系统可全天候监测引起矿井水害的各种参数,并在地面监控计算机上显示和存储,一旦出现险情(根据综合信息预报),井下立即报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矿井及井下人员安全。监测数据可通过计算机网络查询,报警信息可以短信形式发送到有关人员的手机上。系统主要监测内容如下: (1)矿井各含水层和积水区水位水压变化情况监测; (2)矿井地面降水量、井下不同区域涌水量及其变化情况监测; (3)矿井受水害威胁地点水文变化情况综合监测; (4)矿井防水设施维护状况监测; (5)矿井排水系统实际工况监测; (6)地面地质钻孔水位、水温监测; 3、系统主要实现监测功能 (1)系统将各种防治水的因素和参数,完全集中到一个统一的数据库

之中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 (2)定时测量间隔时间1分~24小时可以任意设置。 (3)具有初步的分析功能,显示各个地点历史数据,历史曲线可以自动绘制。 (4)可以根据需要自动打印有关的报表和曲线。 (5)具有超限自动报警功能,出现异常立即报警。 (6)具有网络管理远程管理功能。 (7)地面水文地质钻孔实现无线遥测通信功能。 4、系统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 图3.1 系统组成 遥测分站 监控计算机 通信接口 局域网 钢丝电缆 本安电源 本安电源 分站级RS485总线 通信分站 通信分站 接线盒 传感器级M-BUS 总线 接线盒 快速接头 智 能 水压 传感器 智 能 水压 传 感 器 智 能 水压传感器

矿井水文地质主要图件内容及要求[1]

附录一矿井水文地质主要图件内容及要求 一、矿井充水性图 矿井充水性图是综合记录井下实测水文地质资料的图纸,是分析矿井充水规律、开展水害预测及制定防治水措施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矿井水害防治的必备图纸。一般采用采掘工程平面图作底图进行编制,比例尺为1/2000-1/5000,主要内容有: 1.各种类型的出(突)水点应当统一编号,并注明出水日期、涌水量、水位(水压)、水温及涌水特征。 2.古井、废弃井巷、采空区、老硐等的积水范围和积水量。 3.井下防水闸门、水闸墙、放水孔、防隔水煤(岩)柱、泵房、水仓、水泵台数及能力。 4.井下输水路线。 5.井下涌水量观测站(点)的位置。 6.其他。 矿井充水性图应当随采掘工程的进展定期补充填绘。 二、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 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是综合反映矿井充水变化规律,预测矿井涌水趋势的图件。各矿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相关因素绘制下列几种关系曲线图: 1.矿井涌水量与降水量、地下水位关系曲线图。 2.矿井涌水量与单位走向开拓长度、单位采空面积关系

曲线图。 3.矿井涌水量与地表水补给量或水位关系曲线图。 4.矿井涌水量随开采深度变化曲线图。 三、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 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是反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图纸之一,也是进行矿井防治水工作的主要参考依据。综合水文地质图一般在井田地形地质图的基础上编制,比例尺为1/2000-1/10000。主要内容有: 1.基岩含水层露头(包括岩溶)及冲积层底部含水层(流砂、砂砾、砂礓层等)的平面分布状况。 2.地表水体,水文观测站,井、泉分布位置及陷落柱范围。 3.水文地质钻孔及其抽水试验成果。 4.基岩等高线(适用于隐伏煤田)。 5.已开采井田井下主干巷道、矿井回采范围及井下突水点资料。 6.主要含水层等水位(压)线。 7.老窑、小煤矿位置及开采范围和涌水情况。 8.有条件时,划分水文地质单元,进行水文地质分区。 四、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 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是反映含水层、隔水层及煤层之间的组合关系和含水层层数、厚度及富水性的图纸。一般采用相应比例尺随同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一道编制。主要内容有:

矿井水文观测制度

郑州市慧祥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水文观测制度 编制单位:地测科 编制时间: 2014年元月

地面水文观测制度 1、认真做好地表水体分布情况调查。对于含水层露头或采动导水裂隙带能影响到的地表水体、大气降雨、水位、水量等,要坚持每月进行3次正常观测。雨季要根据降雨情况增加观测次数。 2、认真做好降雨量观测,并做好记录,建好台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分析天气变化趋势,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3、根据需要对井田范围内的水源井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取水量、水位、井口坐标、井的结构及井深等。对新打的钻孔及时上台帐登记。 4、地面14703水文观测钻孔每月3次水位观测,雨季必要时加密观测,并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及时登记上台帐。 5、进行观测工作时,应当按照固定的时间和顺序进行,并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测完,并注意观测的连续性和精度。钻孔水位观测每回应当有2次读数,其差值不得大于2 cm,取值可用平均数。测量工具使用前应当校验。水文地质类型属于复杂、极复杂的矿井,应当尽量使用智能自动水位仪观测、记录和传输数据。

矿井涌水量观测制度 牢固树立以防为主的思想,加强矿井各地点涌水量观测,发现异常,预先进行水害预报和采取有效措施。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每月进行3次涌水量观测。雨季要根据降雨情况增加观测次数。认真做好记录,建好台帐,分析涌水量变化趋势,发现异常采取预防措施。 对于井下新揭露的出水点,在涌水量尚未稳定或尚未掌握其变化规律前,一般应当每日观测1次。对溃入性涌水,在未查明突水原因前,应当每隔1-2 h观测1次,以后可适当延长观测间隔时间,并采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涌水量稳定后,可按井下正常观测时间观测。 当采掘工作面上方影响范围内有地表水体、富水性强的含水层、穿过与富水性强的含水层相连通的构造断裂带或接近老空积水区时,应当每日观测涌水情况,掌握水量变化。确保安全生产。

煤矿地质地层及水文地质资料

1.1.2 位置及交通 磨心坡煤矿位于重庆市北碚区N50°E,直距5km,公路运距8km,行政区划属北碚区东阳街道磨心坡村所辖,主平硐井口的平面直角坐标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 X=3305715.256 Y=36352543.386 H=+222.420m 井口的地理坐标为: 东经:106°28′26″ 北纬:29°51′39″ 襄渝铁路、仪(陇)北(碚)公路由南向北纵贯矿区西侧,渝遂铁路、渝武高速公路从矿井南端经过。矿井生产的煤炭经磨心坡洗煤厂洗选后,主要经皮带走廊上襄渝铁路运达各地用户,矿区交通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1-1。 图1-1:磨心坡煤矿交通位置图比例尺1:200万

1.1.4 自然地理 1、地形地貌 磨心坡煤矿地处华蓥山脉南段,两排近于平行的山脊(内山和外山)走向基本与构造线一致,呈N25°~35°E。总的地形是北东高、南西低,两山之间为嘉陵江组石灰岩溶蚀槽谷,山脊高一般在+600~+700m以上,最高峰位于北西部的马鞍山,标高+815.84m,最低点位于矿区南西角麻柳湾,标高+400m,亦为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相对高差415.84m,属低山地貌。山脊两侧近于东西向的横向冲沟发育。矿区内嘉陵江组、飞仙关组第二段、四段、长兴组及龙潭组石灰岩的岩溶漏斗、落水洞等发育。本区属溶蚀、剥蚀低山地貌。 2、气候 该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冬暖夏热,春秋多变,降水充沛,分配不均,空气湿润等特点。据北碚区气象局资料,年最大降雨量1544.3mm(1981年),年最小降雨量783.2mm(1990年),多年平均降雨量1163.3mm,降雨集中在每年的5~9月,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5%,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100mm,最近10年日最大降雨量177.3mm(2003年7月19日)。多年平均气温18.4℃,极端最低气温-2.5℃(1977年1月29日),极端最高气温43℃,(1951年8月15日)。平均相对湿度81%,绝对湿度17.6毫巴,多偏北风,年平均风速1.9m/s,年最大瞬时风速达20m/s。 3、水文 矿区内无河流和大型地表水体,地表季节性冲沟发育,沟底纵向坡度较大,大气降水大部分顺坡排至侧槽谷,由北向南流入矿区南端的嘉陵江,少部分渗入地下。矿井南距嘉陵江3.62Km,经生产期测试,矿井涌水不受嘉陵江水影响。 4、地震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2-02)颁布的《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图A,《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划分,重庆地区(包括本矿区)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本区地震设防烈度为Ⅵ度。

煤矿水文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大纲

1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 一、有关规定及要求 (一)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进行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 矿井主要勘探目的层未开展过水文地质勘探工作。 矿井原勘探工程量不足,水文地质条件尚未查清。 矿井经采掘揭露煤岩层后,水文地质条件比原勘探报告复杂。 矿井经长期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已发生较大变化,原勘探报告不能满 足生产要求。 矿井开拓延深、开采新煤系(组),或扩大井田范围设计需要。 矿井巷道顶板处于特殊地质条件部位或深部煤层下伏强充水含水层底 板带压,专门防治水工程提出特殊要求。 各种井巷工程穿越强富水性含水层时,施工需要。 开采区接近可疑的古空积水区域或顶水开采的。 地表水发生较大变化,查清对矿井的水害影响。 需要找新的水源地。 (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要求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程量布置,应以满足防治水工作要求和相应 的工作程度要求为原则。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应将包括勘探矿区在内的区域地下水系统进 行整体分析研究。矿井以外区域以水文地质测绘调查为主,以内以水文地 质物探、钻探和抽(放)水试验等为主。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应根据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和具体条件,结 合以往水文地质工作,综合运用水文地质补充调查、地球物理勘探、水文 1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 一、有关规定及要求 (一)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进行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 矿井主要勘探目的层未开展过水文地质勘探工作。 矿井原勘探工程量不足,水文地质条件尚未查清。 矿井经采掘揭露煤岩层后,水文地质条件比原勘探报告复杂。 矿井经长期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已发生较大变化,原勘探报告不能满 足生产要求。 矿井开拓延深、开采新煤系(组),或扩大井田范围设计需要。 矿井巷道顶板处于特殊地质条件部位或深部煤层下伏强充水含水层底 板带压,专门防治水工程提出特殊要求。 各种井巷工程穿越强富水性含水层时,施工需要。 开采区接近可疑的古空积水区域或顶水开采的。 地表水发生较大变化,查清对矿井的水害影响。 需要找新的水源地。 (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要求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程量布置,应以满足防治水工作要求和相应 的工作程度要求为原则。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应将包括勘探矿区在内的区域地下水系统进 行整体分析研究。矿井以外区域以水文地质测绘调查为主,以内以水文地 质物探、钻探和抽(放)水试验等为主。

煤矿矿井水监测预警系统

煤矿矿井水监测预警系统 安全是困扰煤炭生产的主要问题,其中,以瓦斯、煤尘、水、火和顶板五大自然灾害为主,根据危害程度,煤矿水害与瓦斯并列首位;水害的产生受地质条件和开采历史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非常大,如果发生突水事故将造成人员及财产的重大损失;因此监测监控矿井水的动态、预测预警水害的发生对煤矿安全、人员安全、煤矿日常生产正常进行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我们采用已经被广泛应用的光线光栅传感器技术构建煤矿矿井水监测预警系统,光纤光栅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全光纤无源器件,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稳定性好及传输信号距离长等特点;特别适合在易燃,易爆,和强电磁等恶劣环境下使用;避免了煤矿对井下的仪器仪表、检测设备、检测电信号的传输等限制。基于光纤传感器的煤矿矿井水监测预警系统是针对矿井水的水温、水压和水量进行井下无源在线监测,并通过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基础的用户层显示给操作用户,对发生异常的监测点进行有效预报与警示的作用。 系统结构分布形式 系统架构采用基础传感层、网络层、用户层三层结构,系统网络分布分为井上部分与井下部分;系统结构图: - 1 -

用户层软件系统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进行信息整合统一显示,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利用GIS平台在实际井下分布点进行实时数据显示和报警处理、Web数据发布以使用户通过IE浏览器进行网页式浏览监测系统数据、结合模型预测预报系统进行预警提示、预留其它信息系统接口。 传感层光纤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型光纤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包括应变、应力、温度、振动、压力以及一些化学量等多个物理量,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同时FBG传感器阵列可以实现分布式的传感器网络,对被测对象进行多点测量,提取相关的信号,进行状态分析,达到示警以及故障诊断的目的,而且其传输距离可以达50多公里,能进行动态监测。 网络层选用多芯铠装单模光缆做为光纤传感网络主干线布网,采用单芯铠装单模光缆做为光纤传感网络分支干线布网,光纤光栅传感器在分布式网络里可以串联、并联和串并联的方式接入光纤分布式网络。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补充勘查报告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 水文地质调查补充勘查地球物理勘探报告 贵州地质工程勘察院 二○一三年三月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 水文地质调查补充勘查地球物理勘探报告 项目负责: 报告编写: 审核: 总工程师 院长: 提交单位:织金县滥坝煤矿 编制单位:贵州地质工程勘察院 提交时间:二O一三年三月

目录 前言 (1) 一、任务的由来 (1) 二、方案编制的依据 (2) 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3) 一、矿山地理位置 (3) 二、矿山开采情况 (4) 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6) 一、矿山自然概况 (6) 二、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6) 三、水文地质条件 (9) 第三章物探工作方法 (12) 一、基本原理 (12) 二、测点观测 (14) 三、资料整理 (15) 四、质量评述 (15) 第四章物探异常推断解释 (17) 一、异常圈定 (17) 二、异常分类 (17) 三、异常特征及推断解释 (18) 第五章水患预测区的划分及其分布 (18) 一、水患区 (22) 二、水患区危险性程度的划分 (22) 三、该矿区不同程度水患预测区的分布 (23) 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25) 一、结论 (25) 二、建议 (26)

附图目录 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1 1-1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水文地质调查 物探测线布置及平面综合图1:2000 2 2-1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横1:1000 物探1线高密度电法地电断面综合图纵1:2000 3 2-2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横1:1000 物探2线高密度电法地电断面综合图纵1:2000 4 2-3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横1:1000 物探3线高密度电法地电断面综合图纵1:2000 5 2-4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横1:1000 物探4线高密度电法地电断面综合图纵1:2000 6 2-5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横1:1000 物探5线高密度电法地电断面综合图纵1:2000 7 2-6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横1:1000 物探6线高密度电法地电断面综合图纵1:2000 附件目录 1、采矿许可证复印件 2、委托书 3、编制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 4、照片 5、其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