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平均速度》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教学课件PPT初中公开课

测量平均速度第一章 第4节1.能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确地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并根据公式 v= st,计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2.能写出简单的实验报告。
没有,只能间接测量。
v = s t ,要知道物体的速度就必须知道路程和时间。
要测量路程可以用刻度尺直接测量,要测量时间可以用秒表直接测量,那么有没有直接可以测量速度的工具?想一想:汽车仪表盘上的车速是怎么来的?实验原理:测出路程s 和时间t ,根据v = s t 求出平均速度。
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和_______,分别用_________和_______测量,然后由公式______计算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路程s 和时间t 必须_____,即选定某路程s ,必须用______________所用的时间t 。
刻度尺停表对应通过这一段路程路程时间知识点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 = s t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刻度尺、停表、木块、金属片。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较小的坡度,在斜面的底部或中部固定金属片。
s1金属片s21.使倾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
正确测量小车的运动距离的方法是从车头量到车头。
实验步骤s 1金属片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l ,把小车通过的路程s 1和所用的时间t 1填入表中。
5.整理器材。
3.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 2和所用时间t 2 ,将数据填入表中。
4.根据测得的s 1、t 1,利用公式v 1= s 1t 1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 l 。
同理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2= s 2t 2。
实验记录表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s1=1m t1=3s v1=0.33m/s s2=0.5m t2=1.8s v2=0.28m/s后半段的路程:s 3=s 1-s 2=1m-0.5m=0.5m 后半段的时间:t 3= t 1- t 2=3s-1.8s=1.2s 后半段的平均速度:v 1= s 3t 3=0.5m 1.2s =0.42m/s 平均速度要与相应的路程或时间段相对应,可利用 计算后半段的平均速度。
八年级物理课件(北师大版):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共18张PPT)

3.如右图所示为王老师 在一次打车时得到的出 租车发票,请你根据发 票计算出在王老师乘车 过程中出租车的平均速 度。
4、思考 题
某汽车沿平直的公路上由甲地开往
乙地,在前半段路程中的速度是 10m/s,在后半段路程中的速度是 15m/s,则汽车在整段路程中的平 均速度是多少m/s?
练习:
• 招手停开往西固城,开始0.5小时 走了12 Km,中间休息5min,后 0.5小时走了15Km,求该汽车全 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前 0.5小时的平均速度?后0.5小时
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即:
V
V1+V2
=
2
二、瞬时速度
在交通管理中,警察需要测定司机是否 超速驾驶;在兵器试验中,需要测量子 弹或炮弹冲出枪口或炮口的速度,以检
1、判断下列哪些指的是瞬时速度
1.汽车速度计显示的速度; 2.汽车经过某一电杆时的速度; 3.第5秒末的速度; 4.我国高速动车组的运营速度约90 m/s
5.超音速战斗机的速度700 m/s
6.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1.5m/s
7.你骑车超过行人的速度
8.飞机起飞时的速度
9.运动员终点冲刺速度
2.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 说乌龟胜了兔子,是指乌龟的 ____速度快;而在它们比赛开始 时,又说兔子跑得真快,是指兔 子的_____速度快。
验速。武度器,是是否物合体格在。极在短这的些时情间况内下的测速量度的。
定义:指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某一
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
1、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 的运动快慢,瞬时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整个 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运动 快慢。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等于 瞬时速度。 3.当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或所用的时间短 到物体运动快慢的改变可以忽略的时候,平 均速度就转化为了瞬时速度;反之,瞬时速 度也可以看成是在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的测量》课件

平均速度对交通运输的效率和行程时间的规划 具有关键作用。
运动员训练和比赛
平均速度的提高对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成绩有 着重要影响。
天体运动研究
通过测量和计算平均速度,可以研究和推断宇 宙中天体的运动规律。
总结
平均速度的定义
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与时间的比值。
测量方法
实验测量和理论计算是测量平 均速度的两种常用方法。
怎样测量平均速度
1
实验准备
准备计时器、尺子、直线轨道等实验器材,并选择小球等合适的实验材料。
2
实验操作
将小球沿直线轨道推开,开始计时,记录小球滑行的距离和时间,并重复实验。
3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中应注意安全,确保实验数据准确可信。
平均速度的应用
机械运动学研究
平均速度是研究力学和物体运动规律的重要指 标。
广泛的应用
平均速度在机械运动学、运动 员训练、交通运输规划和天体 运动研究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 应用。
《平均速度的测量》PPT 课件
本课件介绍平均速度的概念、测量方法和应用领域。独具创新的布局和精美 的图片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物理概念。
什么是平均速度
1 定义
平均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与时间的比值。
2 公式
3 单位
平均速度 位移 / 时间
常见单位有米每秒(m/s)和千米每小时(km/h)。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课件PPT(共18张PPT)

精确地反映了某一时 刻(或某一位置)物体运 动的方向和快慢程度。
课后练习
例三 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 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 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解: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由于此人爬山往返一次
,位移为零,平均速度等于=0;而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
二、平均速度
⒈ 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 的比值,叫做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 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⒉ 定义式: v x t
⒊ 物理意义: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快慢
解释 • 提到平均速度必须要指明是哪一段时间或哪一段位移
内的平均速度
• 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方向相同. • 平均速度概念与速度的平均值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
v速度
x t
s v速率 t
例二
质点经过时间 t,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 了半周。求这段时间内质点的速度和速率。
解:
v速度
x t
2R tv速率Fra biblioteks t
R
t
若沿闭合圆周运动一圈,位移是零:
R
≠ v速 度 0
v速率
2 R
t
课堂小结
1. 速度:
(1)定义:速度等于位移 △x 跟发生这段位移
所用的时间△ t 的比值。用符号 v 来表示速度。
问题:
前面我们学过了描述物体运动的两个物理 量:时间和位移,而不同运动,快慢程度往往 并不相同,那如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归纳总结:如何判断谁运动的快?
速度PPT教学课件

会厌软骨
2.咽:气体和食物的通道 3.喉:气体入气管的通道
会厌软骨防止食物入喉 声带震动发声
• 为什么气管能保证气体的畅通? • 为什么会有痰?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 • 哮喘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4.气管、支气管 管壁C形软骨保证气流畅通 黏液腺分泌黏液:湿润、清洁空气 管壁内表面纤毛摆动,通过咳嗽排除灰 粒、病菌和黏液(痰)。
• 肺主要是由什么组成的? • 肺泡适合气体交换的特点是什么?
(二)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1. 肺由细支气管和肺泡组成 2. 肺泡适合气体交换的特点 ⑴ 数量多(3亿),面积大(100平方米) ⑵ 管壁薄:由一层细胞构成 ⑶ 外表面缠绕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问题思考:
你知道的呼吸系统疾病有哪些? 人为什 么会得呼吸系统疾病 ?
被泄露的氯气熏黄的油菜
江西省修水县上衫乡下衫村42岁的村民朱洪 福,在乡里第一个村民死于矽肺病之后,他和百 余名村民被第一批检查出患上了矽肺病。现在, 与他一起检查出有矽肺病的村民中,已有20多人 陆续死去。而随后两批检查出矽肺病的近220人 中,也已有30多人相继死亡。
几乎每个月都有人因矽肺病死亡,村里笼罩着 死亡的阴影。1986年10月,偏僻的上衫乡发现了 金矿,于是村民们就开始了采金生涯。但没有人 告诉他们要采取防护措施,在无知的状况下,村 民们进行了几近疯狂的开采。一天24小时在井下, 上来的时候,嘴里鼻孔里全是石粉。
望着在挖金时盖的楼房,吴生福说,“当初 有谁能想到会以自己的生命和家人的痛苦作代价 呢?”
• 空气干燥或天热的时候,容易流鼻血,说 明鼻血管分布什么特点,意义是什么?
物理:3.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2)第6s末的即时υ=? 8m/s
3)前7s内的 =? 4)全程的 =? 36/7m/s 56/9m/s
5)已知在最后0.5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则在这前的1.5s 内的平速均度为多少? 25/3m/s
3.一质点在直线ABC上依次运动,已知: AB段平均速度 为 1 ,BC段平均速度为 2 ,相应的时间为t1,t2,则: 1)AC段的平均速度=? 2)若AB=BC,则用1 , 2 表示的 AC 3)若t1=t2,则用1 , 2 表示的
E.变速直线运动中即时速度是时刻改变的。×
F.两个时刻t1、t2,即时速度υ1>υ2表示,t1前的运动快慢比 × t2后的运动运动快慢要快。 G.某段 的方向即为该段的位移方向。√ H.某时υ的方向即为该时的运动方向。 √
8.一根长L的直杆AB原来紧贴y轴直立,当它的B 端从坐标原点 O 开始以速度 υ 沿着 x轴正方向匀速运动 时,A端沿y轴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如何?
? AC
AC ?
1t1 2t 2 t1 t 2
4)若AB=3· BC或t1=1/3· t2,则AC段的平均速度又怎样?
4 .某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起跑后 3s 末的速度是 8m/s , 第 10s 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 13m/s,他这次跑完全程的平均 速度是: A.11 m/s B.10.5 m/s C.10 m/s D.9.5 m/s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课件

解析:(1)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
时间的比值(v ),是描述物体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2)
t
物体的加速度a=v v1 v0 8m / s 2m / s =3 m/s2.
t t
2s
提示:将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量Δv和所用时间t,带
入公式a=ΔvΔt就可以计算出运动物体的加速度.
t
值叫加速度,用字母a表示.若用v0表示匀变速运动的初速度,
经过一段时间t后,速度变为v1,则物体的加速度a=
v t
v1
t
v0
,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开始时的速度是2 m/s,
运动2 s后速度变为8 m/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m/s2.
例1 (江苏南通中考)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教室 长度的一半.如图3-3-1是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过 程中,用相机每隔0.5 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 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B( )
A.30 km/h C.90 km/h
图3-3-1 B.60 km/h D.120 km/h
解析:由图知,相机曝光了3次,有两个时间间隔,则 轿车运动的时间t=0.5 s×2=1 s;轿车通过的总路程大概是4个 车身长,已知1个车身长约为教室长度的一半,约4.5 m,所 以1 s内汽车走过的总路程s=4.5 m×4=18 m,轿车的平均速 度v= s 18m =18 m/s=64.8 km/h,选项B最接近.故选B.
轴平行的直线,对应的v-t图像在时间轴上. (3)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其运动图像比较复杂,运动状
态不同,图像也各自不同. (4)物体的运动图像可以精确地表示出它的瞬时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