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认知语言学相关国际刊物

合集下载

语言学外刊发表的期刊

语言学外刊发表的期刊

语言学外刊发表的期刊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的科学,它涉及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多个领域。

在语言学研究领域,发表在外刊期刊上的论文是学者们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学术观点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就语言学外刊发表的期刊进行探讨。

首先,语言学领域的外刊期刊有很多,其中包括《Language》,《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Journal of Pragmatics》等。

这些期刊都是由国际著名出版社出版,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

在这些期刊上发表论文,不仅可以让研究成果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也可以获得同行专家的认可和反馈。

其次,语言学外刊期刊对论文的要求非常严格。

首先,论文必须具有学术价值,能够对语言学领域的研究有所贡献。

其次,论文的撰写需要符合期刊的投稿要求,包括格式、引用规范等。

此外,论文还需要经过匿名评审,确保其学术水平和原创性。

因此,能够在语言学外刊期刊上发表论文,是对作者学术研究能力和水平的一种肯定。

另外,语言学外刊期刊的论文内容涵盖了丰富多样的研究领域。

比如,在语音学方面,可以探讨不同语言的语音特点、语音变化规律等;在语法学方面,可以研究句法结构、句法分析方法等;在语义学和语用学方面,可以探讨词义、语境对语言理解的影响等。

因此,语言学外刊期刊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最后,对于想要在语言学外刊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研究者来说,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这包括深入学习语言学理论知识,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和交流等。

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够在语言学外刊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的论文,为语言学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语言学外刊期刊是语言学研究者交流学术成果、展示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评价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重要标志。

希望广大语言学研究者能够积极投稿,努力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为语言学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国际语言学期刊

国际语言学期刊
4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
言语、语言与听觉研究杂志

sghoting@
5
Cognition
认知

x
6
Journal of pragmatics
语用学杂志

www.elsevier.nl
7
Speech communication
16
Language in society
社会语言

x
17
Readingresearch quarterly
阅读研究季刊


18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国际语言社会学杂志

www.degruyter.de wdg-info@degruyter.de
39
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语言与认知过程

info@
40
Levende talen
语言教学

x
41
Phonetica
语音学

karger@karger.ch
42
Studies in language
语言研究
87
Language learning journal
语言学习杂志

x
88
Journal ofEast Asialinguistics
东亚语言学杂志

www.wkap.nl services@wkap.nl
89

语言学核心期刊

语言学核心期刊

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点:安徽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暨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西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语文 YWZG 1/18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当代语言学 DDYX 2/18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中国翻译 ZGFY 3/18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世界汉语教学 SJHY 4/18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教学与研究 YYJX 5/18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方言 FYZA 6/18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科学 YYKE 7/18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汉语学习 HYXX 8/18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应用 YYYY 9/18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 YYYJ 10/18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民族语文 MZYW 11/18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文研究 YWYJ 12/18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汉语学报 13/18古汉语研究 GHYY 14/18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上海翻译 SHKF 15/18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修辞学习 XCXX 16/18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改名为当代修辞学)民族语文 MZYW 12/18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中国科技翻译 KJFY 17/18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辞书研究 CSYA 16/18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

第八届中国认知语言学国际论坛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

第八届中国认知语言学国际论坛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

aetie , l ,n n d .Th s oms a ed d cdfo h n eligp o e lc .. Ei I ]a d[ ] e e r nb e u e r m teu d ryn h n me// , ds r f c 1 ,n oae d
c t x ua l e e m i de a i n s o i gl hon m e i a t on e t ly d t r n d v ra t fa sn e p e n f c
作者简介
王仲黎 , 17 年 2月出生, 南祁 阳人 。文 学博士 , 男,99 湖 云南大学 民族研 究院讲师
言人 类学。

主要研 究方 向为汉语方言 学、 语
T eSo iaino ae a i h a ( )I i asi y n ilc h tpz t fL tr l n t eli 来 o nt l nQia gD aet i
朱晓农 20 说 流音 , 言研究 》 4 ,—1 页 。 08 《 语 第 期 1 3
Od e d n,Da i 2 0 I to cn o oo y,Ca rd e C mbig ie st e s vd 0 4 nr du ig Pk n lg mb ig : a rd eUnv riyPrs
第 八 届 中 国 认 知 语 言学 国际 论 坛
将 在 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举 办
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的第八届 中国认知语言学 国Ni ( h t h aI entnl ou nC giv Ln / T e h i tr i a Frm o on i i  ̄ 8 C n n ao te —

( 需是英文) 将安排大会发言并优先刊登在《 认知语言学国际期刊》 被录用的摘要安排分组发言 具体摘要格式请登 上, 陆论坛 网站查 阅。

第八届全国认知语义学研讨会(1号通知)

第八届全国认知语义学研讨会(1号通知)

第八届全国认知语义学研讨会(1号通知)

【期刊名称】《外文研究》
【年(卷),期】2024(12)1
【摘要】为促进国内外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认知语义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英汉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已经召开了七次研讨会。

为继续推进这一方面的研究与探索,第八届认知语义学研讨会将由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承办,会议时间为2024年10月26日至27日。

【总页数】1页(P8-8)
【作者】无
【作者单位】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
【相关文献】
1.第八届全国难治性白血病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难治性淋巴瘤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多发性骨髓瘤学术研讨会、第五届钟山国际MDS学术研讨会、南京2012血液学年会通知
2.第八届全国难治性白血病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难治性淋巴瘤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多发性骨髓瘤学术研讨会、第五届钟山国际MDS 学术研讨会、南京2012血液学年会通知
3.第八届全国难治性白血病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难治性淋巴瘤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多发性骨髓瘤学术研讨会、第五
届钟山国际MDS学术研讨会、南京2012血液学年会通知4.第八届全国难治性白血病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难治性淋巴瘤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多发性骨髓瘤学术研讨会、第五届钟山国际MDS学术研讨会、南京2012血液学年会通知5.第八届全国认知语义学研讨会会议通知(一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11223876_体认语言学理论与实践——第四届体认语言学国际研讨会综述

211223876_体认语言学理论与实践——第四届体认语言学国际研讨会综述

2023年3月第39卷㊀第2期外国语文(双月刊)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bimonthly)Mar.,2023Vol.39㊀No.2收稿日期:2022-11-25作者简介:钟媛媛,女,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体认语言学㊁构式语法研究㊂引用格式:钟媛媛.体认语言学理论与实践 第四届体认语言学国际研讨会综述[J].外国语文,2023(2):178-180.体认语言学理论与实践第四届体认语言学国际研讨会综述钟媛媛(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重庆㊀400031)0㊀引言2022年11月5-6日,由体认语言学专委会主办㊁上海外国语大学承办的 第四届体认语言学国际研讨会 成功召开,推动了体认语言学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构与传播㊂本次研讨会以 体认语言学理论与实践 为主题,以 体认语言学的理论发展㊁哲学基础㊁英汉语对比研究和二语习得研究 等为议题,收到论文116篇,开展主旨报告22场,来自5个国家㊁50余所大学的120多位专家学者相聚云端,共襄盛会㊂本次研讨会共呈现以下三个特点㊂1㊀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彰显中国特色王寅教授在致辞中指出,20世纪的各个语言学流派各领风骚大概50年,滥觞于20世纪70年代左右的认知语言学面临研究转向㊂在此背景下,四川外国语大学体认语言学研究团队尝试开拓认知语言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㊁语言哲学和后现代哲学的对话之路,并基于对 体验性 和 人本性 的强调将认知语言学进一步修补为 体认语言学 ㊂2019年11月10-11日, 第一届体认语言学国际研讨会 在四川外国语大学召开,并成立了体认语言学专委会,致力于认知语言学本土化研究㊂2022年,第四届体认语言学国际研讨会顺利召开,会上一些学者围绕体认语言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做主旨报告,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㊂其中,王寅教授作了题为‘新文科与体认语言学“的主旨发言㊂他指出, 体认语言学 紧扣 新文科 的内涵,打通了 后现代哲学 和 认知语言学 的对话之路,尝试为建设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做出贡献㊂李洪儒教授作了题为‘亚里士多德命题观及其语言哲学基础 体认语言学哲学基础系列研究“的主旨发言㊂他认为系词体现语言体认观,为体认语言学奠定了哲学基础㊂廖巧云教授作了题为‘体认语言学与心智哲学的互动关系探究“的主旨发言㊂她认为体认语言学与心智哲学存在多重互动性,共同为说明话语的运作机理提供参考㊂林克勤教授作了题为‘体认语言学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㊁人本观和历史观“的主旨发言㊂他认为体认语言学与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的实践观㊁人本观和历史观密切相关,属于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的理论谱系㊂学者们对体认语言学与哲学关系的探索促进了体认语言学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的思考㊂㊃871㊃㊀钟媛媛㊀体认语言学理论与实践 第四届体认语言学国际研讨会综述㊀2㊀理论应用进一步扩大,聚焦语言分析如果一个理论没有实用意义,就没有必要兴师动众都去研究这个理论了㊂ (胡壮麟,2007:3)会上一些学者从不同维度探讨了体认的应用问题,深化了语言分析㊂例如,美国认知语言学家赛娜㊃库尔森(Seana Coulson)教授作了题为‘体认的意义“的主旨发言㊂她认为情绪意义的理解受到体验㊁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具有动态性和很高的语境敏感度㊂蒋晓鸣教授作了题为‘言语声音的体认感知“的主旨发言㊂他强调言语声音认知具有体验性,其象似性背后的机制可以共存且互相作用㊂魏在江教授作了题为‘施受同辞的体认观:倒置动结式的致使性分析 你想死我了 的认知分析“的主旨发言㊂他认为汉语的主动宾与施动受的区分没有那么重要是导致 施受同辞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㊂覃修桂教授作了题为‘体认视角下的 方圆 图式及其意义扩展“的主旨发言㊂他指出, 方圆 概念的意义扩展路径为从物质依托到精神依托,体现了鲜明的汉民族文化特征㊂田臻教授作了题为‘体认语言观下的构式提取及英语教学数据库建构研究“的主旨报告㊂她以构式知识数据库在语言教学领域的应用为例,强调了语言单位的体认性㊂廖光荣教授作了题为‘中医药概念既意合又意象表达式体认研究“的主旨报告㊂他认为中医药既意合又意象表达式的形成基于体验认知,其次范畴以及语言对比等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展㊂刘玉梅教授作了题为‘矛盾修辞构式形成的体认识解机制“的主旨报告㊂她提出矛盾修辞构式反映了概念主体在体认协商中消解对立概念,产生临时视角融合,从而达到暂时的识解平衡的体认过程㊂孙毅教授作了题为‘口/嘴(mouth)词群隐喻意义体认语言学 文化特异性探究“的主旨报告㊂他认为中西方 口/嘴(mouth) 隐喻的异同都可以基于 体认性 和 文化特异性 得到合理的解释㊂西班牙著名认知语言学家门多萨(Ruiz de Mendoza)教授作了题为‘再探概念隐喻理论:相似在体验性隐喻中的作用“的主旨发言㊂他强调高层级的结构相似是体验性隐喻产生的条件㊂来自英国的辛哈(Chris Sinha)教授作了题为‘跨语言视角下语言和思维中的文化和拓展体验“的主旨发言㊂他指出语言体验性意味着语言具有文化维度,认知㊁文化和体验之间的关系将为语言学的研究带来新的视角㊂日本学者Hiromu Sakai教授作了题为‘体验认知与词汇在大脑中的表征:MEG对人类语言的神经解码“的主旨发言㊂他探究了人类神经系统对事物和概念反映和分类的方式,发现人类对事物的分类和概念化具有个体差异性㊂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帕斯考尔(Esther Pascual)教授作了题为‘虚拟互动隐喻:体验和主体间性的交互“的主旨发言㊂她认为人类的日常语言会将体验作为源域去对经验㊁词汇甚至是语法进行概念化㊂学者们以各类语言事实为切入点,以体认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对其背后的体认机制进行探究,扩大了体认语言学的应用范围,彰显了其应用价值㊂3㊀学科融合进一步增强,形成 体认+ 模式21世纪的学科发展已经迈入了超学科阶段㊂超学科代表学科之间最高层次的融合和协调(刘玉梅,2018:4-12)㊂本次大会不少学者就体认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进行了讨论,形成了 体认+ 的研究模式㊂例如,王铭玉教授作了题为‘体认视域中的翻译符号学“的主旨发言㊂他认为翻译符号学以 体认 为基础,以符号活动为对象,揭示了意义的生长与更新源于符号活动的无限性㊁开放性和动态性㊂王仁强教授作了题为‘词类范畴化的体认性研究 从 这本书的出版 说㊃971㊃㊀外国语文2023年第2期㊀起“的主旨发言㊂他提出了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认为词类研究应该拥抱量子思维和超学科方法论㊂赵永峰教授作了题为‘英语介词的体认社会研究“的主旨发言㊂他认为社会体认建构权势关系,权势关系渗透到社会各方面,包括人类语言表征中的介词㊂张智义教授作了题为‘基于体认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研究:建构㊁意义及实践启示“的主旨报告㊂他强调基于体认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体现英语教学的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对基础英语教学实践具有重要价值㊂刘兴兵教授作了题为‘汉语对话共鸣的体认性“的主旨发言㊂他认为汉语对话共鸣的体认性体现在体验基础㊁认知基础和认知加工三个维度,具有基础性㊁全面性和一元性的特点㊂李瑛教授作了题为‘英语词汇体认教学实证研究“的主旨报告㊂她发现英语词汇体认教学法有助于提高英语词汇教和学的效果,这种优势在长期记忆方面尤其明显㊂体认+ 模式是体认语言学与其他学科对话融合的产物,促进了体认语言学的发展,代表了体认语言学最新的研究方向㊂4㊀结语体认语言学是我国学者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尝试,也契合当前高等教育新文科建设倡导的学科交叉融合的精神㊂正如潘文国先生在开幕式上的寄语:未来的体认语言学一方面将通过 积极与世界对话 提高中国理论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将致力于解决中文研究中的问题,为实现 用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 添砖加瓦㊂参考文献:胡壮麟.2007.序[M]ʊ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刘玉梅.2018.外语学科专业建设的反思和超学科前瞻[J].中国外语(3):4-12.责任编校:龙丹㊃081㊃。

认知语言学发展的演变规律和研究动态

认知语言学发展的演变规律和研究动态

认知语言学发展的演变规律和研究动态
荣正浩;汪少华
【期刊名称】《外语研究》
【年(卷),期】2024(41)2
【摘要】本文旨在探究认知语言学发展的演变规律、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近50年来,认知语言学不断向纵深发展,并与其他学科交叉互动,历久弥新。

其嬗变呈现以下五个特征:研究内容不断扩增,从理论创建走向理论修补和完善;研究方法不断完善,从内省的认知机制探索到实证的神经机制验证;研究视角不断更新,从语言与认知研究走向语言与认知、社会和语用互动的多视角研究;研究对象不断多元,从单一认知语言学科走向认知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维度不断丰富,从理论引介与英语研究走向理论应用与本土化研究及其汉语研究。

认知语言学理论本体推陈出新,并且不断向邻近学科辐射,呈现理论本体进一步“再语境化”、学科整合及本土化研究加强的发展态势和多维发展、适用面广的研究前景。

【总页数】10页(P22-30)
【作者】荣正浩;汪少华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30
【相关文献】
1.国际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新发展——2011年11届世界认知语言学大会综述
2.认知语言学与历史词汇学研究的融合创新——《认知语言学与词汇演变》述评
3.从认知语言学看名词临时作量词的语义演变规律
4.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最新动态——《认知语言学综观》评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国主要外国语类期刊一览表地址

全国主要外国语类期刊一览表地址

全国主要外国语类期刊一览表关键词:外国语期刊英语外国语类核心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研究所外国语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翻译北京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当代语言学北京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现代外语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洛阳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外语学刊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大连外国语学院外语教学西安西安外国语学院中国科技翻译北京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外语电化教学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外语界上海上海外国语教学资料中心全国主要外国语类期刊一览表刊名:当代语言学(原名为:国外语言学)出版地:北京主办单位: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投稿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当代语言学》编辑部100732电子邮件:ddedit@刊名:外国语言文学(原名为:福建外语)出版地:福州主办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更多详情>>>)投稿地址: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外语》编辑部350007主要栏目:语言研究、教学法理论与研究、外国文学评论、翻译理论与研究、问题与商榷、书刊评介、学术动态等电子邮件:fjwy@刊名:国外外语教学出版地:上海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投稿地址: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国外外语教学》编辑部200062电子邮件:fltaecnu@扩版启事: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国外外语教学》已于2003年第1期起扩版,由原来的每期48页改为每期64页,仍为季刊。

《国外外语教学》是全国发行的外语教学与研究类学术性期刊。

本刊及时向读者介绍国内外外语教学领域的新思想、新趋势、新方法和新经验,广泛反映世界各国外语教育的现状和动态。

本刊坚持以研究和普及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为办刊方针,以结合我国外语教学实际为选稿原则。

来稿要求论有所据,言有新见。

本刊接受纸质稿件,因此请勿以电子邮件方式投稿。

为方便匿名审稿,稿件正文请勿显示作者姓名或与作者有关的其他信息。

请单独附一页,注明文章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及邮编、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地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语言学》2010年第3期Journal Title: Cognitive LinguisticsVolume Number: 21Issue Number: 3Issue Date: September 2010Main Text:Cognitive LinguisticsVolume: 21, Number: 3 (September 20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he above issue is now available online from De Gruyter Mouton at: /toc/cogl/2010/21/3?ai=ru&ui=w6&af=HThe English past tense: Analogy reduxSteve ChandlerWho thinks that a piece of furniture refers to a broken couch? Count-mass constructions and individuation in English and SpanishMaria D. Sera and Whitney GoodrichFields and settings: French il and ?a impersonals in copular complement constructionsMichel AchardDifferences in continuity of force dynamics and emotional valence in sentenceswith causal and adversative connectivesYurena Morera, Manuel De Vega, and Juan CamachoFrom premodal to modal meaning: Adjectival pathways in EnglishAn Van LindenThe relation between iconicity and subjectification in Portuguese complementation: Complements of perception and causation verbsRainer Vesterinen《构式与框架》2010年第2卷第1期Journal Title: Constructions and FramesVolume Number: 2Issue Number: 1Issue Date: 2010Main Text:Constructions and Frames 2:12010. iv, 123 pp.Table of contentsArticlesA frame-semantic approach to logical metonymyJosefien Sweep 1-32Count-mass coercion, and the perspective of time and variationDebra Ziegeler 33-73Aspectual meanings in two cognitive domains: A constructional approach to aspectin SerbianLuna Filipovi? 74-89Variably future-marked conditionals in Greek: Integrating discourse and grammarKiki Nikiforidou and Rena Torres Cacoullos 90-123《认知科学学报》征稿Full Title: Journal of Cognitive ScienceLinguistic Field(s): Cognitive Science; EnglishCall Deadline: 31-Dec-2010Call for PapersAims & ScopeThe Journal of Cognitive Science (JCS) is published biannually as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gnitive Science (IACS)by the Institute for Cognitive Science at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located in Seoul, Korea. It aims to publish research articles of the highest quality and significance within the disciplines that form cognitivescience, including philosophy, psychology, linguistic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euroscience,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Submissions thatcross traditional disciplinary boundaries in either themes or methods are especially encouraged.Contributions may be in the form of articles, brief reports, reviews, or squibs. The JCS showcases quality research, encourages the exchange of ideas, and illustrates the interdisciplinary work that is the hallmark ofcognitive science. Authors who have published in JCS include Paul Smolensky, Alfonso Caramazza, Dedre Gentner, Paul Thagard, andJean-PierreDescles.JCS vol. 10 (2009) includes the special issues of 'Color in Thought and Language' and 'Quantification in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JCS vol. 11, Issue 1 (2010) is the special issue of 'Reading Development and Reading Disorders in Asian Languages.'Editor-in-Chief: Chungmin Lee,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Editors:Gualtiero Piccinini, University of Missouri - St. LouisNaomi Miyake, University of TokyoKoiti Hasida,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apanKyoung-Min Lee,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The Editorial Board and Advisory Editorial Board are listed on/editors/editors.php.Submission Guidelines:All submissions must be in English, written clearly and in sufficient detail so that referees can assess the merits of the work. Papers should beno longer than 10,000 words and should conform to General Science style orModified APA style.1.General Science StyleReferencesJackendoff, R. S. 1976, 'Toward an Explanatory Semantic Representation', LinguisticInquiry 7, 89-150.Sadock, J. M. 1978, 'On Testing for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in P. Cole(ed.),Syntax and Semantics 9: Pragmatics.2.Modified APA StyleEven if we adopt some form of APA, we need to modify it in such a way that session titles in the paper text are numbered (e.g., 1. Introduction 2. Experiment 1 3. Experiment 2 4. General Discussion). People in other areas than psychology adopt numbering system. Its REFERENCES examples are as follows:ReferencesLeakey, R., & Lewin, R. (1992). Origins reconsidered: In search of what makes ushuman. New York: Doubleday.O'Sullivan, C., & Yeager, C. P. (1989). Communicative context and linguistic competence:The effect of social setting on a chimpanzee's conversational skill. InR. A. Gardner,B. T. Gardner, & T. E. Van Cantfort (Eds.), Teaching sign language tochimpanzees(pp. 269-279). Albany: SUNY Press.Papers should have abstracts and several key words. Papers will be receivedand processed as promptly as possible.Authors should send an electronic copy (e.g., a MS Word or PDF file) of their submission to j-cs@ or clee@snu.ac.kr.Each submission will be sent to three international reviewers. The reviews will be forwarded to the authors, who will then have an opportunity to makerevisions if warranted.Bibliographic InformationCommenced publication in 2000~2010ISSN: 1598-2327Subscription: per volume (print) $20 (individual); $50 (institution, e-also). (e-) $10.Questions? Please direct any questions, comments or concerns toj-cs@. For more information visit 《人类认知处理:语言结构与使用的认知基础》系列丛书新编委New Editors for Human Cognitive Processing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is pleased to announce that there will be a new editorial team at the book series Human Cognitive Processing: Cognitive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Structure and Use. The co-editors are now Klaus-UwePanther, University of Hamburg and Linda L. Thornburg.The book series Human Cognitive Processing is a forum for interdisciplinaryresearch on the grammatical structure, semantic organization, and communicative function of language(s), and their anchoring in human cognitive faculties.Accordingly, the series will publish works addressing the nature of cognitive systems and processes involved in speaking and understanding natural language(s)including their connections to general knowledge, behavior, and perception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thought.The series is open to any type of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above questions and to research from any discipline concerned with them, including but not restricted to cognitively oriented branches of linguistics, semiotics, psychology, anthropology, philosophy,artificialintelligence and computer science, and neuroscience. Publications in the series may be monographs, collective volumes, or reference work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The editors invite submissions of book proposals, preferably structured according to Benjamins' Guidelines for Book Proposals./cgi-bin/show_html.cgi?file=/jbp/submit.htmProposals may be sent to :Klaus-Uwe Panther, panther [at] uni-hamburg.deorLinda L. Thornburg, lthornburg [a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