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新育成水稻两系不育系特征特性的鉴定与评价
水稻新育成不育系开花习性观察

水稻新育成不育系开花习性观察黄少军;吴献强;梁庆平【摘要】为了掌握源A5、源A10的开花习性与异交结实率的关系,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三系杂交水稻的种子生产,于2010年3~6月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农场对源A5、源A10珍汕97 A、金23 A的开花习性进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年南宁的自然条件下,源A5整体开花历期为14 d,单穗开花历期为6d,第2天进入盛花期,占开花数的30.71%,开花时间为08:00~14:00,开花高峰期出现在12:00,闭颖开花率占47.7%,柱头外露率为66.9%,颖壳张开度29.1°;源A10整体开花历期为14d,单穗开花历期为6d,同在第2天进入盛花期,占开花数的33.79%,开花时间为08:00~14:00,开花高峰期出现在12:00,闭颖开花率占49.2%,柱头外露率为72.9%,颖壳张开度30.3°.珍汕A整体开花历期为15 d,金A整体开花历期为17d,单穗开花历期同为7d,开花盛期均出现在第4天,开花时间分别为09:00~13:00、08:00~14:00,开花高峰期分别为11:30、11:00,闭颖开花率分别占30.2%和35.4%,柱头外露率分别为46.7%和77.3%,颖壳张开度为26.4°和25.6°.【期刊名称】《种子》【年(卷),期】2012(031)003【总页数】4页(P104-107)【关键词】水稻;不育系;开花习性;源A5;源A1【作者】黄少军;吴献强;梁庆平【作者单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南宁530007;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南宁530007;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南宁53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总面积、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粮食作物的首位。
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年产稻谷最多的国家,栽培面积居世界第2位。
近几年,水稻播种面积在3 000万hm2以上,总产量2亿t,其中杂交水稻约占水稻总面积的50%,产量占稻谷总产的近60%。
4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在海口的育性表现

实率 , 研究这些不育 系在海 口地 区的生育特性 和育性 表现 。结果 表 明, 培矮 6 S不育性 在 5月下旬 至 1 4 0月 下旬表现稳定 , 育性温度敏感期在抽穗前 的 1 2 ; S 5月 1 0— 5d 准 在 5日至 1 0月 1 6日不 育性 表现稳 定 , 育性
温度敏感期在抽穗前的 5~1 5d和 l 2 ;8 S从 5月 1 9~ 2d P 8 1日至 l 0月 1 8日不 育性稳 定 , 其育性温 度敏感期
历 期在 9 7 间 。而培 矮 6 S P 8 8~ 7d之 4 ,8 S和 Y 8 5 S第 1期和 第 2期 的播 始 历期 远 高于 此后 各期 的播 始 历 期 , 期低 温 延 长 了其 生 育期 , 明温 度 对其 生 育期 有 较 大 的影 响。 随着 播期 的推迟 , 前 说 培矮 6 S Y 8 4 ,5 S和
光 、 条件 不 同 , 育系材 料在 不 同地 区 的育 性 表 现亦 不 相 同 , 展不 育 系 材 料 的 生 态适 应 性 研 究 , 清 温 不 开 摸 不育 系材 料在各 地 的育性 转换 规律 , 两系 杂交 水稻 的生 产应用 具有 重要 意 义 。 对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 验 材料 . 供试 材料 为水 稻光 温敏 核不 育 系 P 8 、 矮 6 S Y 8 8S 培 4 、 5 S和准 s 由 国家杂 交水 稻研 究 中 ,
准进行 田间管理。试验期间记录播种期 、 移栽期 、 始穗期等。从第 1 播期的见穗期开始 , 每隔 1d 取样镜
检 花粉 育性 和套 袋考 查 自交 结 实率 。每 材料 每次取 1 稻穗 , 粉 取 自第 1个 一 次枝 梗 上 的 5朵 颖 花 。 O个 花 按 颖花 制 片 , 用 =1 的 I-I % K 溶液 染 色后在 显微 镜下 观察 。每 个 样 品每 次镜 检 不 少 于 3个 视野 10个 0
广西地方标准《水稻不育系鉴定规程》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 45/ T XXXX-2014水稻不育系鉴定规程The Identification Rule for Male Sterile Line of Rice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2014年9月22日2014-XX-XX发布2014-XX-XX实施前言本规程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规程的附录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提出。
本规程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种子管理局。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黄鹂庞华营陈华文罗志勇钟波郭小强覃德斌陆桂耀赖海燕水稻不育系鉴定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水稻不育系鉴定申请与受理、鉴定主要技术指标、鉴定现场要求、不育系通过鉴定应符合的要求、鉴定时间、鉴定专家组成、鉴定程序。
本规程所指的水稻不育系鉴定,是指对广西境内育成或引进的、用于杂交水稻配组的不育系的育性及其农艺性状等进行的技术鉴定。
本规程适用于广西境内的水稻不育系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NY/T 1215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育性鉴定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不育系 male sterile line雌蕊发育正常而雄蕊花粉败育,自交不能结实的水稻品系。
包括三系不育系和光温敏(两系)不育系。
3.2 花粉不育度 percentage of pollen sterility不育花粉占总花粉的比例。
3.3 败育类型 abotion type按照花粉的败育时期及形态特征,可以分为无花粉型(造孢细胞或花粉母细胞时期败育),典败型(单核期败育)、圆败型(二核期败育)、染败型(三核期败育)和核增生花粉败育类型(具4核或多核)等5种。
水稻各生育阶段形态特征、诊断指标和因苗管理

水稻各生育阶段形态特征、诊断指标和因苗管理水稻各生育阶段形态特征、诊断指标和因苗管理(一)秧苗阶段1.秧苗长相苗龄适当,叶龄整齐,苗健壮,叶挺秀,根系发达,移栽后抗植伤力强。
2.诊断指标(1)足苗:移栽时每亩秧田叶面积系数约3.0一3.5;大苗每亩总苗数为100一120 万,中苗为150一200万,小苗为250一300万,单季杂交水稻每亩总苗数为50万一75万左右;叶龄整齐一致,中苗叶龄6.1一7.0,大苗叶龄8.1一9.0,小苗叶龄4.1一5.0无土小苗叶龄3.0。
(2)发根力强,单株根系发达,白根多,栽后2一4天返青活棵,活棵标准为早晨见心叶叶尖吐水为准。
(3)抗植伤力强,中苗叶色青绿,叶弯不披垂,碳氮比10一13,称健壮秧;大苗时色淡绿,叶片硬直,碳氮比15以上,称老壮秧,小苗叶色嫩绿,叶片微弯,称嫩壮秧。
(4)秧苗基部粗壮,其粗度为0.5一0.7厘米;带蘖率大苗95%以上,中苗50%左右,小苗30%上下。
3.因苗管理图示(1)选种种子要充分成熟,纯净,粒大,饱满,发芽率高,发芽势强。
(2)浸种催芽满足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温度,水分和空气,促使种子发芽快而整齐,根与芽粗壮,以利播后迅速扎根,育成齐壮秧苗。
(3)适期播种露地育秧播种过早,易遇到低温危害,生长缓慢,发生烂秧死苗(4) 播量适宜播种过密,扎根不良,光照不足,秧苗细长黄瘦;播种适宜,秧苗健壮.(5)湿润扎根播后平沟水,保持秧板湿润,扎根快,立苗早,根芽生长健壮,成秧率高,播后深水,只长芽扎根,易引起倒芽、浮苗;如低温,还会引起烂秧、死苗。
要排水落干。
(6)早施断奶肥三叶期的秧苗,胚乳内养分已全部耗尽,它的生长靠自己的根系吸收水和养料,制造有机物质,独立生活。
追肥要早,一般在一叶一心时开始。
(7)防止死苗秧苗三叶期时,抗逆性最弱,遇5一7℃的低温,籼稻就会受到冷害,保温育秧或旱育秧,秧苗2一3叶时,由于病菌侵入,在遇低温阴雨转高温的晴天时,常出现青枯或黄枯死苗。
籼型杂交水稻新不育系和新恢复系的品质配合力分析

籼型杂交水稻新不育系和新恢复系的品质配合力分析刘昌乾;彭海峰;邱振国;何玉琼;李文安;唐培洵;李少泽;陈雄辉【摘要】[目的]研究籼型杂交水稻新不育系和新恢复系的品质配合力.[方法]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NCII),以自育的4个新不育系和4个新恢复系配组,组合分别于2014年早、晚季种植,考察4×4个组合的品质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大多数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在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上不育系的一般配合力方差贡献率比恢复系高.不育系中,G软华A在大多数品质性状上表现优良,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和较大的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在其余品质性状上也无明显缺陷,是一个品质优良的亲本.恢复系中,没有一个恢复系能在所有的品质性状中都表现优良,或多或少都有缺陷.其中化感稻3号在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度和粒长宽比上表现较好.华恢521在垩白粒率、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上一般配合力好且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较大,易配出低垩白粒率、理想的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组合.[结论]各品质性状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大多数以加性效应为主.在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上不育系的加性效应贡献率比恢复系高,在粒长宽比和胶稠度性状上则恢复系的加性效应贡献率更高.【期刊名称】《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7)002【总页数】6页(P30-35)【关键词】杂交水稻;不育系;恢复系;品质性状;配合力;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作者】刘昌乾;彭海峰;邱振国;何玉琼;李文安;唐培洵;李少泽;陈雄辉【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42;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健康农业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25;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广州5106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334.2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大米消费市场上优质常规稻米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杂交稻米由于品质较差往往低价销售,这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种植杂交稻的积极性。
两个新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特征特性研究

两个新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特征特性研究尹晴;雷东阳;彭晨;陈广【摘要】为明确新选育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农艺性状和异交特性,本试验以目前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两用核不育系C815S为对照,对新育成的两用核不育系阳S和浩S的特征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阳S分蘖力强、株型紧凑、植株较矮、花时集中、不育起点温度低,综合性状优良;浩S每穗总粒数多、颖间距大、开颖历期长、柱头外露率高、柱头活力强,异交特性好,具备高产制种的潜力;但浩S不育起点温度偏高,有必要进一步筛选低不育起点温度的核心单株,确保生产上制种安全.【期刊名称】《作物研究》【年(卷),期】2018(032)005【总页数】5页(P349-353)【关键词】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农艺性状;异交特性【作者】尹晴;雷东阳;彭晨;陈广【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4101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01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在粮食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为解决我国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1981年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农垦58S被石明松发现并报导,中国杂交水稻研究与利用进入了三系、两系并进的新阶段[1]。
两系杂交稻是我国继三系杂交稻后又一重大技术创新,两用核不育系比三系杂交水稻配组更自由,选育优良组合的概率大,生产育种周期短,有利于品种推广应用[2~4]。
两系杂交稻品种数量逐年增多。
据国家农业部农作物品种审定公告,在2017年两系杂交籼稻品种达到108个,占籼稻品种的67.7%;另外两系杂交稻从1个主栽品种数增加到17个。
目前,湖南、湖北、安徽和江西等省份的两系杂交稻推广面积已超过三系,占比达70%以上[5]。
但育性安全仍然是制约两系法杂交稻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此外,生产上配合力强和异交特性好的高商用价值两用核不育系缺乏[6]。
2个水稻三系不育系开花习性和农艺性状的观察与研究

2个水稻三系不育系开花习性和农艺性状的观察与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物学的发展,水稻育种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
不育系育种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育种方法,通过配制不育系和保持系的组合,可以有效提高杂交稻的产量和品质。
水稻的不育系育种技术主要分为两系和三系不育系技术。
而在三系不育系技术中,有两个不同的不育系,分别是A不育系和B不育系。
这两个不育系在开花习性和农艺性状上可能存在一些差异,然而目前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两个水稻三系不育系的开花习性和农艺性状进行全面的观察和研究,比较这两个不同的不育系之间的差异,分析影响其开花和农艺性状的因素,从而为今后水稻育种提供重要的参考。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揭示不同不育系之间的差异,为进一步优化杂交稻育种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2个水稻三系不育系的开花习性和农艺性状进行观察和研究,探讨其差异和特点。
我们将观察水稻三系不育系的开花时间、花序长度、花序数目等特征,以了解其开花习性的变化规律。
我们将研究水稻三系不育系的农艺性状,包括株高、穗长、粒数等指标,分析其对产量的影响。
通过比较两个不同的水稻三系不育系,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品种在开花和农艺性状上的异同,并探讨影响这些性状的因素。
最终,我们旨在总结出影响水稻三系不育系开花和农艺性状的关键因素,为今后的水稻育种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水稻三系不育系的特点,为提升水稻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实地调查和实验室分析两个部分。
我们在田间选择适宜的水稻三系不育系试验区进行开花习性和农艺性状的观察。
通过记录不同品种的开花时间、花药成熟度、花粉活力等指标,对比不同不育系之间的差异。
我们还对水稻植株的株高、叶色、叶片大小等农艺性状进行详细记录和测定,以探究不同不育系在生长发育上的差异。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特征特性和开花习性观察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个新育成水稻两系不育系特征特性的鉴定与评价为筛选新不育系及选配优良组合、制定高产制种技术措施,本试验以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两用不育系培矮64S为对照,对宜春学院新选育的水稻两用不育系245S、246S、247S和248S的播始历期、农艺性状、开花习性、异交特性和所配组合的杂种优势强度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4个不育系中,245S和248S的综合性状较好,株高较矮,生育期较短,花时集中,高峰明显,柱头表面积较大,配组优势较强,但也还存在分蘖力不强、张颖角度较小、包颈率较高等缺点;246S和247S 综合表现较差,柱头外露率低,表面积较小,包颈率高,所配杂交组合结实率低,单株产量低,可以考虑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