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种分布的特点

世界人种分布的特点
世界人种分布的特点

世界人种分布的特点?:

黄色人种(也叫蒙古人种)、

白色人种(也叫欧罗巴人种)、

黑色人种(也叫尼格罗人种)

棕色人种(也叫澳大利亚人种)。

白色人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4%左右。他们的体质特征是:肤色多呈浅淡色;发呈金黄,有的呈黑褐色;眼色碧蓝或灰褐色;发形呈波状或直状;唇型为薄唇;鼻狭而高;颧骨不高突;体毛和胡须较发达等。白色人种主要分布于欧洲、北非及亚洲的土耳其、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等地。近几百年来,随着殖民主义的扩张,又逐渐分布于美洲、南非和大洋洲等地。黄色人种是世界上人口数居第二位的人种,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7%左右。他们的体质特征是:肤色呈黄色或黄白色;发形直,发色黑;眼色深;颧骨较高;面部扁平;鼻子高低、宽窄适中;体毛和胡须稀疏。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的中国、朝鲜、日本、蒙古、苏联的西伯利亚、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等地,美洲的印第安人,欧洲的马扎尔人、芬兰人也属黄种人。黑色人种是世界上第三大人种,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他们的体质特征是:肤色多呈黑色或黑褐色;发形为曲卷形或波形,发色深黑;眼色黑褐;唇厚而凸或较厚;鼻宽扁或较宽;眼裂较大。黑色人种主要分布于非洲、大洋洲、印度南部、斯里兰卡、美拉尼西亚、加里曼丹等地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记住世界三个主要人种及地理分布,了解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分布地区。 2.培养学生通过阅读“世界人种的分布”和“世界语言的分布”图,获取相关知识的能力。通过看各种图片了解宗教建筑,并记住主要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及建筑物。 3.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种族观,能够正确对待宗教信仰的差别,培养唯物史观,树立无神论观念。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关于“世界人种”,教材开门见山,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地球上的人类可以分为三个主要人种:白种、黄种和黑种。然后,介绍了白种、黄种和黑种的特征和分布,简洁清楚。一方面,对知识是一种查漏补缺,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带着这些问题在图中查找,获取相关知识。 另外,教材还强调,世界上的人种只是根据身体外部的特征不同来认识的,没有优劣之分,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观。通过“读一读”了解环境对人种形成的影响。开阔学生的视野,对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认识更加深刻,是培养唯物史观的良好时机。 关于“世界语言”,教材一开始,首先介绍了世界使用语言的一般情况。然后,着重介绍了: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和它们的应用地区,并配了六幅插图,使学生直接感受到语言和文字的差异,以及文化的差别。

“世界语言的分布”使我们更能直观的了解6种语言的主要分布,锻炼学生的读图获取有用知识的能力。 “世界的宗教”部分,教材用宗教建筑物引出,但没有介绍宗教的内容,只是把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做了简单概括。把人分为两类:信教的称为教徒,不信教的称为无神论者。简单介绍了世界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教徒人数和分布地区。 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知识点多,地名多,但容易理解。如果一味的叙述地理事实,会使课堂枯燥。可以利用一些图片以及声像材料,创设情景,增强感染力,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多元的文化和异域的差异。 世界的人种: 1.出示图片(包括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提问:从体质的外部特征上看,他们有什么差别?你能描述他们的外部特征吗?你知道他们分布在哪儿吗?读“世界人种分布图“经过讨论,师生的互相补充后,教师按三大人种的皮肤、毛发、面部特征、分布地区列出表格,让学生读图填写。 2.朗读“阅读材料”了解环境对人种的影响。 3.查阅世界人种分布图,做练习世界语言:用录音机分别录一小段英、俄、日、法、西班牙广播或歌曲,也可以由老师学一两句外语,学生讲几段会的外语。可将学生分成6个组,分别代表6种主要的语言,每组先在“世界语言的分布”图上找出所代表语言的分布,然后派代表分别介绍每种语言的使用人数和地区。 世界的宗教:用宗教建筑物图片引出宗教,用图片简单介绍世界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教徒人数和分布地区。对于宗教的内容只是把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简单概括。对于教堂、清真寺、寺庙可从它们的建筑艺术、时代背景上介绍,点明了他们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

世界种族分布

世界种族分布 种族主要指体质、形态上具有共同生物学和遗传学特征的人的群体。这种人的群体具有区域性特点。世界上种族比较复杂,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被公认的分类系统。过去,对种族的划分,一般以人的皮肤颜色为主要标志(当然也考虑到生理特征),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和棕种人;现在人类学家则按皮肤颜色、头型、眼脸、脸盘、眼睛的颜色以及眼、鼻、唇的结构和大小、身高及其比例等进行划分。此外,血型、指纹、掌纹、体毛、牙等对人类种族划分也有一定意义。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种族这个群体也在发生变异,形成一些过渡或混合的类型和区域性的变种。现划为四大人种:①蒙古人种,皮肤呈黄白、黄褐色,面部扁平,颧骨较高、鼻梁的高度和宽度均属于中等,头部为黑色直发、眼睛的颜色较深。主要有两个分支:一支分布于亚洲大陆,是蒙古人种的主要部分;另一支是分布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印第安人;②欧罗巴人种,皮肤颜色浅淡,头发为柔软的波状发或直发,眼色碧蓝或灰褐色,嘴唇薄、鼻梁高、鼻子大、鼻尖突出。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和非洲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种族;③尼格罗人种,肤色黑或深棕色,发黑而卷曲,鼻宽扁、唇厚。主要分布在非洲撤哈拉大沙漠以南地区;④澳大利亚人种,与尼格罗人种相似,肤色黑、发黑,鼻宽唇阔。主要分布在大洋洲,是世界上最小的种族。 早期的学者注重于总结及描述“人类的自然类别”,这即是Johann Friedrich Blumenbach于1775年出版的人类五分法的文章的标题。但随着19世纪时人类学的形成,欧美学者开始试图解释各个群体在行为上和文化上的不同特征(Stanton 1960)。他们开始测量颅骨的大小及形状,试图解释智力或者其他方面的不同特征(Lieberman 2001)。与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同时,欧洲人对于不同种族到底起源相同,还是各自进化,或各自被上帝创造,展开了激烈的争论(Wolpoff and Caspari 1997)。17世纪至19世纪期间,民间对于民族之间的区别的普遍认知,和科学家对于这些区别的解释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后来一名学者所说的“种族的意识形态”(Smedley 1999)。这种意识形态的基本要旨是:种族是远古的,自然的,一成不变的,各不相同的。虽然一些群体是多个群体的混合体,但是通过调查和研究,仍然可以辨别形成该混合群体的祖先民族。19世纪时,有多位自然科学家在种族的问题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如Georges Cuvier、James Cowles Pritchard、Louis Agassiz、Charles Pickering、Johann Friedrich Blumenbach。 其中Cuvier将人类三分,Pritchard七分,Agassiz八分,Pickering十一分。Blumenbach 的五分法则是19世纪时比较常见的:高加索人种,即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等地 蒙古人种,即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中亚、东亚等地 埃塞俄比亚人种,即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等地 美洲人种,即红色人种,主要分布在美洲 马来人种,即棕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注意:和20世纪时所说的棕色人种不同)在Blumenbach之后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渐渐将美洲、马来两个人种归并于蒙古人种,结果进入20世纪初剩下三个主要的人种:尼格罗人种,即黑色人种 高加索人种,即白色人种 蒙古人种,即黄色人种 20世纪最常见的分法是由美国人类学家Carleton S. Coon提出的:刚果人种,即黑色人种 高加索人种,即白色人种 蒙古人种,即黄色人种 澳大利亚人种,即棕色人种 开普人种(居于非洲南部,因在特征上和传统的“黑色人种”有别,而分列出来)

中考地理试题-2018届中考地理世界的人口和人种专题复习 最新

湘教中考复习学案五世界的人口和人种 一、中考目标要求: 1、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分布状况;知道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和迁移状况 2、知道三大人种的特征;记住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 二、基础知识回顾 1、人口自然增长率=____率-____率 2、近几十年来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3、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请你说出世界四大稠密区,并说出原因。P40 4、P41世界人口稀疏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并说出原因。 5、人口增长过快带来哪些问题? 6、人口增长过慢带来哪些问题? 8、怎样控制人口增长? 9、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有哪些?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会带来哪些问题? 10、世界三大人种主要分布在哪里? 三、中考考点解读 考点1.人口增长及带来的问题 例1.(2018.潍坊)读漫画“苦难的母亲”,回答下列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下列哪些地区() A.欧洲一些国家 B.北美洲国家 C.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 D.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2)下列现象中,与人口增长过快无关的是() A.毁林开荒,过度放牧 B.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C.人口老化,劳动力短缺 D.就业困难,住房紧张 考点2.世界人口分布 例1.(2002年吉林市)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B.面积较大的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C.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是南美洲 D.荒漠、极地、高山高原、热带雨林等地区人口

稀少 例2、(2018.济宁)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对其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B.气候湿润 C.是工业和城市发展最快的地区 D.水能资源丰富 考点3.人种 例1(2003年临汾市)某跨国公司专门为黑种人配方生产的化妆品,下列国家中最可能有销售市场的是() A.印度 B.俄罗斯 C.日本 D.沙特阿拉伯 四、训练题 1、读下面A、B两国人口金字塔图,分析回答问题。 ⑴儿童占有较高比例的是___图,老人占有较高比例的 是____图。 ⑵若A国的人仍无控制地迅速增长,20年后,该国面 临的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B国人口按现有趋势发展,且它是发达国家,该国的就业人口主要从事_____产业的工作,若干年后该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南北半球看,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 _____半球。 ②从纬度看,人口稠密地区主要位于____纬度 地区。 ③从沿海和内陆看,人口大部分位于_______ 地区 ④A地区人口密度在________,A地区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_____地区,另外还有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也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气候_____;地形多______和____;是_____发展较早的地区。 ⑤B、C、E、F四处人口密度在______以下,其主要原因是B处_____,C处_____,E处______,F 处________________。

人口与人种习题(含答案)

人口与人种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分) 1.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黑人体育明星,如“飞人”乔丹、“拳王”泰森.虽然他们现在是美国人,但他们的祖先却是() A.南美洲人 B.大洋洲人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 D.欧洲人 2.某跨国公司专为黑种人配方生产的化妆品,在下列哪个国家可能会有较大的市场() A.俄罗斯 B.中国 C.南非 D.美国 3.美国的土著居民是() A.白人 B.黑人 C.华人 D.印第安人 4.该地区的人种主要是() A.黑种人 B.白种人 C.黄种人 D.混血种人 5.读非洲气候图,回答27-30题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称为“黑非洲”的主要原因是() A.90%以上是黑种人 B.盛产黑芝麻等黑色食品 C.土地肥沃,呈黑色 D.人们喜爱黑色 6.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在() A.欧洲西部 B.北非 C.撒哈拉以南非洲 D.亚洲西部 7.关于南美洲人种特点,正确的是() A.该洲白种人主要来自亚洲 B.该洲黑种人来自大洋洲 C.该洲黄种人来自欧洲 D.混血种人数量众多 8.疫情爆发地区的主要人种是()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 9.关于人口增长过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住房紧张 B.就业困难 C.植被破坏 D.生活水平提高 10.下列平原,人口分布较稀疏的是() A.西西伯利亚平原 B.两河流域 C.恒河平原 D.西欧平原 11.被称为“世界人种大熔炉”的大洲是()

A.欧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12.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的问题是() A.劳动力缺乏 B.就业困难 C.人口老龄化 D.国防兵源不足 13.人口增长必须与当地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地关系才能和谐.据此完成13-14题. 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但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的是() A.亚洲东部 B.欧洲西部 C.南美洲西部 D.非洲北部 14.2014年暑假期间,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到亚洲四个不同的地区旅游.回校后他们各自描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你对他们的描述,认为不可信的是()A.甲:我到了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 B.乙:我走访了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日本 C.丙:我去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D.丁:我游览了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 15.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亚洲 B.欧洲 C.拉丁美洲 D.非洲 16.从种族构成上看,拉丁美洲的人种主要是()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种人 17.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非洲 18.拉丁美洲当地居民原为() A.白种人 B.混血种人 C.黑种人 D.印第安人 19.关于世界人口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B.世界上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C.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为欧洲 D.世界人口稀疏地区有冰原带和苔原带、亚寒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沙漠地区、高山和高原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分) 20.______ 洲的东部和南部、______ 洲以及______ 洲东部等地区人口分布稠密. 【答案】 1. C 2. C 3. D 4. A 5. A 6. C 7. D 8. C 9. D 10. A 11. C 12. B 13. B 14. D 15. D

世界人种分布(概念讲义)

世界人种分布 世界人种分布 人种是世界人类种族的简称,是指人类在一定的区域内,历史上所形成的、在体质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性状(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和发型、身高、面型、头型、鼻型、血型、遗传性疾病等)的人群。人种的概念,最初于1684年由法国博物学家伯尼埃首先提出的。最早的人种分类,是3000多年前古埃及第十八王朝西替一世坟墓的壁画,它以不同的颜色区别人类,将人类分为四种:第一,将埃及人涂以赤色;第二,亚洲人涂以黄色;第三,南方尼格罗人涂以黑色;第四,西方人及北方人涂以白色。成为今日将人类分成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褐色人的基础。 瑞典杰出的科学家林奈,在1758年所做的分类中,将世界人种划分为:野蛮种——菲拉斯,怪物种——蒙斯托拉斯,理智种——塞比恩斯;进而按当时众知的洲数,把理智种进一步分为欧洲白种人,亚洲黄种人、非洲黑种人和美洲人红种人四大种族。 法国著名学者居维叶主张划为三大人种,并以《旧约全书》中的诺亚三个儿子的名字分别命名为:闪人种、含人种、雅弗人种。这种从文化上、宗教上对人种进行划分,人们很难接受。被誉为“西方人类学鼻祖”、“人类之父”的德国格丁根大学教授布鲁门马赫,是第一个用科学方法进行分类的,他根据肤色、发色和发型、眼色、身高、头型等体质特征,以及原住居民地,把现生人类划为五大人种: ?高加索人种(白种)。皮肤白色,头发栗色,头部几成球形,面呈卵形而垂 直,鼻狭细,口校欧洲和西亚、北非的居民属之,但芬兰人、拉普兰人等除外。 ?蒙古人种(黄种)。皮肤黄色,头发黑而直,头部几成方形,面部扁平,鼻 小,颧骨隆起,眼裂狭细。西亚以外的亚洲人和北部的因纽特人、拉普兰人和芬兰人属之,但不包括马来人。 ?非洲人种(黑种)。皮肤黑色,头发黑而弯曲,头部狭 1

世界大家庭 人口与人种教案

第三课世界大家庭 ---人口与人种 康峥 授课班级:初一(8)(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人口密度的概念。 2、了解世界三大人口分布的状况,列举说明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 3、了解三大人种的外貌特征,在地图上指出其主要分布地区。 二、能力目标: (1)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 (2)通过地图,能分析影响各地区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2)通过对世界三大人人种特点的了解,让学生树立世界上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优劣之分的种族平等观念。 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 1、人口密度的概念。 2、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比较、讨论的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如地形、气候等。那么,地球上最活跃的最重要的成员是谁呢? 生:(答略) 师:对,这个成员确实就是我们人类自己。从本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探讨这方面的基本知识,看看我们人类自己在地理环境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1 / 4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特征 师:大家都知道我国是著名的人口大国,那你们知道我国的人口数量具体是多少吗? 生:(答略) 师:我国最近的一次人口普查是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当时的人口总数为1370536875人,也就是13多亿人口。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数量约占世界总人口数量的五分之一,那大家算一算,世界人口总数大概是多少呢? 师生总结:65亿左右,那么我们来看书上它告诉了我们,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总数突破了70亿。 师:大家看我们中国的人口那么多,而且还在不断增长着,但我们的土地和各种资源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的房价都越来越高,大家来看下面一组数据: 2012年7月全国城市住宅房价排行榜1、北京26652元/平方米2、上海24213元/平方米3、杭州18813元/平方米4、佳木斯3710元/平方米(黑龙江省东北部)5、喀什3026元/平方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想想看,为什么北京上海杭州的房价都在万元以上,而在我国的黑龙江和新疆等地区房价才三千多元呢,它和人口数量有没有什么关系? 生:(答略) 师:这也就能看出来,房价高的地方要比房价低的地方人口多对不对,想想看,人很多的地方,大家都要买房,而土地的面积是有限的,所以房价越抬越高,比如我们的北京,很多北漂的人,都住在地下室,被称为鼠族,因为人很多,都没有地方住,房价非常的高。所以我们人口数量分布在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我们把这种情况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用“人/平方千米”表示。公式为:人口密度=该地区的总人口数/该地区的总面积。它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疏密程度。我们把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200人以上的地区,称为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人以下的地区,是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区。下面大家以两人为一个小组,每一桌左面的同学在世界人口分布图上找到人口稠密的主要是哪几个地区,右面的同学找找看世界人口稀疏的是哪几个地区? 师:人口稠密的地区大致有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分布规律: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并让1~2名学生上讲台指图说明。)人口稀疏地区大致有撒哈拉大沙漠、大洋洲西部沙漠地区——沙漠地区,亚马孙平原——雨林地区,亚洲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地区——高纬度地区,青藏高原——高原山区(并让1~2名学生上讲台指图说明。) 师生总结:所以我们说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衡的。 二、自然环境与人口分布 师:我们前面学过了世界的地形和气候,我们结合一下地形图和气候图,看看刚才找到的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区和稠密的地区地形和气候有哪些不同。 生:回答略 师生总结: 1、世界人口稀疏区:

七年级地理 世界的人种 精品教案

《世界的人种》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搜集资料和图片,了解三大人种的划分依据及主要特征。 2、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种族观,各种族之间一律平等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1、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特征。 2、世界三大人种的地理分布。 3、世界三大人种的地区分布 教学方法 读图法、联系比较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俗语说的好“千人千模样,万人万思想”,虽然每个人的外貌、思想都各不相同,但是今天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外貌也有许多相同之处,谁能说出我们的外貌有哪些相同之处吗?(你们知道我们属于什么人种吗?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人种的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世界人种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新授 1、三大人种 “除了黄种人,你们还见过或者听说过世界上有哪些人种?”从而引出世界的三大人种,(板书——三大人种) 2、三大人种的特点 探究过程: 1、学生先根据自己或同桌,描述一下自己或同桌的体貌特征。 教师总结:同学们描述的体貌特征大致从肤色、眼色、头发、脸型、鼻梁、嘴唇和身材等几个方面描述。 2、人种的划分依据

设问:“你们能否根据刚才的回答找出划分三大人种的依据?”(主要是肤色)除了肤色还有眼睛、毛发、脸型、鼻型等, 3、教师出示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的照片,让学生同样从这几个方面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4、小组合作:(将全班分为四大小组,分别为黄、黑、白、红(评分小组)小组)在小组内部,你可以选择白种人、黄种人或黑种人的某一个身份,介绍一下“自己”的主要体貌特征。结合根据自己头脑中三大人种的印象和观察P45页三大人种照片,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并填下表完成表格 (红:补充、完善表格) 大家学会区分了,那么请同学们列举出自己知道或熟悉的三大人种中的杰出代表(如:科学家、文学家、体育明星、歌星影星等) 黄色人种:鲁迅、钱学森 白色人种:居里夫人、麦当娜 黑色人种:泰森、乔丹、博尔特 5、人种与地理环境 讨论:①人的体质特征的不同究竟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大家阅读“人种与地理环境”,找出正确的答案。 师总结:肤色的形成与太阳辐射的强度密切相关,人类由于适应各地不同的环境才形成不同的体貌特征。 6、三大人种的分布 A、知识小竞猜:请大家根据所学,从纬度的角度猜猜看黑色人种分布在什么纬度范围?哪个大洲黑人最多?白人、黄色人种呢?(生猜、说理由) 师:到底刚才大家的猜测是否正确呢?三大人种是怎样分布的呢?答案一会揭晓。

世界的人种教学设计

《世界的人种》教学设计 田阔清苑区温仁中学 一、概述 本课设计的教学载体是湘教版七年级第三章第二节《世界人种》的教学内容。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湘教版教材编写由“地球面貌-世界居民-气候-发展差异”组成,层层递进。“世界人种”这节内容,是初中世界地理部分中人文地理的内容。因此,这一节教材具有人文地理课的功能,应起到说明人文地理学习目的和方法的作用。“世界人种”一节是人文地理部分,包括人种的重要特点、人种的分布地区等内容。这部分知识,可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及问题,能较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可为进一步学习人文地理打下基础。 本节介绍世界主要的人种地区分布、人种特点。教材通过世界主要人种的典型照片和人种的特征描述,告诉学生什么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且通过阅读教材,从成因上阐明不同人种为什么存在肤色和毛发等人种特征的差异,说明肤色等是区分人种的重要标标志,为世界语言和宗教作了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A、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重要特点。 B、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收集资料,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重要特点; B、运用地图,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科学的种族观,各民族之间一律平等。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运用图片和地图,掌握三大人种的外貌特点和分布地区。 (2)教学难点: 人种的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人种的特点与分布有联系密切。由于种种关系,学生对于黄色人种较为熟悉也兴趣较大,对世界人种有很强的认识愿望。学习这一节在人文地理学习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针对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本节课教材特点,根据教学基本原则和规律,为实现上述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我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A、在教学形式上力求突破“为了学地理而学习地理”的思想瓶颈,关注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话题或生活常见现象,设置问题情境,创设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B、利用学生对黄色人种的熟悉,引导其自主探究,关键问题“引而不发”,不用成熟的结论来代替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得完美与否并不重要,只要能促使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就是成功的。 C、比较分析法,通过对照得出三大人种的重要特点、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本课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融声、形、色为一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增加知识的直观性、趣味性和真实性,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轻松中学习,愉快中接受。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师活动:在奥运会开幕式上,我们看到了许多和我们不一样的外国友人来咱们中国, 参加比赛或观看比赛,你们见过外国人吗?谁愿意说一说,你第一次见到的外国人是啥样儿的?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要点预设:皮肤:和我们的皮肤颜色截然不同。头发:不像我们的头发又黑又直。鼻子:嗯,比我们的鼻子高多了。眼睛:和我们黑色的眼睛不一样。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学习情感,引出课题 (二)体会情境学习新知 教师活动:奥运会使世界了解了中国,也使中国开始走向世界。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世界的人种。(出示课题) 1. 出示情境图,提问世界的居民可分为几大人种?是哪几大人种? 2.根据什么划分呢? 3.指导学生认识图中表示的意思,提问你能分别说一说他们的体貌特征吗?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2《世界的人种》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仁爱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世界的人种同步训练 1、世界上人种的划分主要根据是() A、语言、文字 B、宗教信仰 C、身体外部特征 D、社会制度 答案:C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世界人种判断的依据,从肤色、头发、鼻梁等外貌特征来区分。 点评:该题主要学生注意其他三个选项是人文特征,与人种划分特征无关。 2、与美洲印第安人属同一人种的是() A、日本人 B、欧洲人 C、阿拉伯人 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 答案:A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世界人种分布的了解,首先要知道美洲印第安人属于黄种人,选项中只有日本人是属于黄种人;欧洲人和阿拉伯人属于白种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属于黑种人。 点评:该题难度较大,学生需要对世界人种的分布有详细的了解。 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选用适合自己的化妆品是每一个爱美之人必须考虑的,因此化妆品生产厂家需要预测市场而配方生产”据此回答:某跨国化妆品公司研制一种适合黑种人使用的化妆品,在下列国家中可以找到销售市场的是() A、俄罗斯 B、伊拉克 C、南非 D、新加坡 答案:C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世界人种的具体分布,题中关键词是黑种人,选项中是黑种人所分布的地区只有南非。 点评:材料题,该题学生做题要注意关键词。 4、关于世界人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白种人大多分布在较为寒冷的地区 B、黑种人大多分布在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 C、中国的汉族和日本的大和族都是黄种人 D、白种人是“高等”种族,黑种人是“劣等”种族 答案:D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世界人种分布相关知识的理解,白种人大多分布在较为寒

冷的地区,原因是白种人的鼻梁都比较高,正是由于气候环境所造成的;黑种人大多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热带大陆所以气温较高;中国和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属于黄种人;D项的表述属于种族歧视的表述。 点评:材料题,该题学生做题要注意题干关键词选择不正确的,可以用排除法。 5、亚洲西部、非洲北部和印度北部主要分布的是()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 答案:A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世界人种的具体分布,题中关键词是非洲北部。 点评:难度一般,该题学生做题要注意白种人一些较特殊的分布地区。 6、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居民主要是()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 答案:B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黄种人一些特殊的分布的掌握。首先要知道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居民是因纽特人,而因纽特人属于黄色人种。 点评:难度一般,该题学生做题要注意不要被分布在北美洲就以为是白种人。 7、下列地区中的居民以白种人为主的是() A、欧洲东部和亚洲东部 B、大洋州和东南亚 C、欧洲西部和亚洲西部 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拉丁美洲 答案:C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白种人分布的掌握。 点评:该题学生做题要注意熟悉白种人的分布地区,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8、关于人种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亚洲只有黄种人分布 B、非洲只有黑种人分布 C、美洲的印第安人属于黄种人 D、欧洲只有白种人分布 答案:C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世界人种分布相关知识的掌握,亚洲只有黄种人,表述过于绝对是错误的;B、D项同上。 点评:难度不大,学生做题要注意美洲的印第安人属于黄种人,而不是白种人。 9、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州的人种是()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

世界几大人种

世界三大人种是蒙古利亚人种、尼格罗人种和欧罗巴人种。蒙古利亚人种(黄种人、亚美人种)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西伯利亚和中亚。北美印第安人和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也属蒙古利亚人种。尼格罗人种(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南部。美洲的黑人亦为非洲黑人的后裔。居住在澳大利亚、太平洋岛屿和亚洲东南部边缘地带的黑人,也称棕色人种或马来-波利尼西亚人种。欧罗巴人种(白种人、高加索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西亚和南亚。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的居民多为欧罗巴移民的后裔。此外,各大种族之间的交流融合,形成许多混血种人。亚洲中西部和非洲东北部是三大人种的接合部,自古代起就产生一系列过渡性人种类型。现代美洲和大洋洲,人种混杂也很明显。通常将全世界的现代人类划分为四大人种:欧罗巴人种(又称白色人种或高加索人种或欧亚人种)、蒙古人种(又称黄色人种或亚美人种)、尼格罗人种(又称黑色人种或赤道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又称大洋洲人种或棕色人种),俗称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和棕种人。 黑色人种主要特点:肤色黑,头发黑而且卷曲,黑眼睛,鼻子宽扁,嘴唇厚而且外翻,胡子和体毛较少。 白色人种:白色人种肤色较白或是浅褐色,颧骨较高,鼻梁高而窄,胡子和体毛发达。眼睛及头发颜色不属于白色人种特征,事实上除了雅利安人拥有浅色的眼睛及头发颜色外,其他闪含语系民族及高加索人皆黑色头发及深褐色的眼睛,而浅色的眼睛及头发颜色属于隐性基因,南欧及伊朗人多与闪含族人混血,所以今天这两地之白人多属黑色头发及深褐色的眼睛。 白人的种族主要有雅利安人、闪含人等。高加索山也有不被列入上述的种族,称为高加索人。 黄色人种主要特点:肤色在世界所有人种中居中,呈黄色或黄褐色。头发大多色黑且直而硬,部分人有轻微的卷发;少数为浅色发。胡须和体毛不甚发达;脸型有扁平的,还有窄长的。下巴不凸出,但是有些人较尖,有些则为较扁。颧骨突出。鼻宽度中等,鼻梁不高;唇厚适中,大多略向前突出;眼裂中等,眼球呈褐色,上眼睑褶发达,大多有内眦褶遮盖泪阜,眼外角一般高于眼内角。头骨上表现的特征是鼻尖点指数中等,眼眶较高。美洲印第安人面部不象亚洲的蒙古人种那样扁,鼻子的突出度也稍大。上门齿舌面的铲形结构也是黄种人的显著特征之一。 303906853 | 2009-07-11 14 4 黄色人种 皮肤呈黄色或棕色,眼睛呈棕色,头发黑直脸形宽平,鼻梁和身材中等。 亚洲的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 白色人种 皮肤呈白色或浅棕色,眼色、发色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身材较高。欧洲、北美洲、西亚、南亚、北非、大洋洲。 黑色人种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 人口分布与人种知识素材 湘教版

人口分布与人种知识 一、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 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有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自然条件以及政治、军事、历史等。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有较大地影响。人类总是选择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进行生产、生活。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口分布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高山沙漠地带,寒冷、湿热地区,人类生活、生产的自然条件差,人口稀少;东亚、南亚之所以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由于那里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人类在那里开发的历史悠久,是古老的文化中心的缘故。但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在一些人烟稀少的荒原上,也形成了人口密集的矿区、城镇。可见,自然条件不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对人口分布起决定性影响的是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一般来说,人口分布是随生产力分布扩展而扩展的,但人口分布的变化并不与生产力分布变化同步进行。因为人口分布是有惰性的,或者人们不愿离开已经适应了的环境,或者某些地方有优越的条件对人产生了吸引力。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地区人口密度大,工业并不发达,有些地方人口密度不太大,工业却不少的缘故。 二、极不平衡的世界人口分布 20世纪世界人口达到了60亿,百年间增长了近3倍,这种增长势头在本世纪内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期。世界人口不仅增长快,而且分布极不平衡,构成差异也很大。世界60亿人口主要集中在35个人口大国,特别是10个人口大国中。2000年,35个人口大国(占国家总数的15%)总人口近49亿,占总人口的80%。人口最多的10个大国的总人口为36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0%。而其中的6个亚洲国家人口多达3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至于排列第一和第二位的中国与印度两大国的人口达到22.9亿,占了世界人口的38%。与之相比,世界上人口最少的10个国家的人口则少得可怜,总共才31万,其中最多的6.8万人,最少的仅1000人。这10个国家是:梵蒂冈、图瓦卢、瑙鲁、帕劳、圣马力诺、列支敦士登、摩纳哥、圣基茨和尼维斯、马绍尔群岛、安提瓜和巴布达。 三、世界人种漫谈 人种即种族。它是历史上形成的,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种共同遗传特征的巨大地域性人群。据此,世界人种主要分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以及其他人种等。 白色人种也称欧罗巴人种,是世界上最多的人种,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54%。白种人多生活在较为寒冷的地区。这里太阳斜射,光线和紫外线都较弱,所以白种人皮肤黑色素含量

知识点测试:世界的人口与人种

知识点测试:世界的人口与人种 一、单选题 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被称为人类大陆。世界上共有四个人类大陆。读“世界人口分布的人类大陆图”。完成1~3题。 1.图中未出现的人类大陆名称是 A.欧洲B.东亚和东南亚C.南亚D.北美东部2.D处只形成了一个孤岛的原因是 ①D处深居内陆,环境承载力小,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稠密区②D处地处沿海,寒流强大,高温干燥,人烟稀少③D处利用高山冰川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人口稠密区④D处高温多雨,环境承载力强,形成人口稠密的孤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对图中A处西部大洲人口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口密度居各大洲之首②老龄化问题严重③城市化水平高,农村劳动力过剩④死亡率较高⑤城市化速度减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⑥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原始型 A.①④⑥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 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总人口数与可耕地面积之比。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表,回答4~7题。

4.“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 A.加拿大B.美国C.埃及D.印度 5.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2以上的国家是 A.美国B.荷兰C.孟加拉国D.加拿大 6.对比中国和印度两国的统计数字可知 A.印度的人口压力较中国大B.中国的人口压力较印度大 C.中国的人口压力与印度相当D.中、印两国的人口压力都较小 7.就国土面积而言,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有 A.日本、埃及B.中国、印度C.美国、加拿大D.孟加拉国、美国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白色人种是世界人数最多的人种,黄色人种居第二位 B.英语是世界上主要的语言之一,亦是最多人使用的语言 C.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印度人、阿拉伯人都属黑色人种 D.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西欧和北欧 9.下列地区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A.亚马孙平原地区B.撒哈拉沙漠地区

世界人种分布

世界人种分布 人种是世界人类种族的简称,是指人类在一定的区域内,历史上所形成的、在体质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性状(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和发型、身高、面型、头型、鼻型、血型、遗传性疾病等)的人群。人种的概念,最初于1684年由法国博物学家伯尼埃首先提出的。 最早的人种分类,是3000多年前古埃及第十八王朝西替一世坟墓的壁画,它以不同的颜色区别人类,将人类分为四种:第一,将埃及人涂以赤色;第二,亚洲人涂以黄色;第三,南方尼格罗人涂以黑色;第四,西方人及北方人涂以白色。成为今日将人类分成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褐色人的基础。瑞典杰出的科学家林奈,在1758年所做的分类中,将世界人种划分为:野蛮种——菲拉斯,怪物种——蒙斯托拉斯,理智种——塞比恩斯;进而按当时众知的洲数,把理智种进一步分为欧洲白种人,亚洲黄种人、非洲黑种人和美洲人红种人四大种族。 法国著名学者居维叶主张划为三大人种,并以《旧约全书》中的诺亚三个儿子的名字分别命名为:闪人种、含人种、雅弗人种。这种从文化上、宗教上对人种进行划分,人们很难接受。被誉为“西方人类学鼻祖”、“人类之父”的德国格丁根大学教授布鲁门马赫,是第一个用科学方法进行分类的,他根据肤色、发色和发型、眼色、身高、头型等体质特征,以及原住居民地,把现生人类划为五大人种: ①高加索人种(白种)。皮肤白色,头发栗色,头部几成球形,面呈卵形而垂直,鼻狭细,口校欧洲和西亚、北非的居民属之,但芬兰人、拉普兰人等除外。 ②蒙古人种(黄种)。皮肤黄色,头发黑而直,头部几成方形,面部扁平,鼻小,颧骨隆起,眼裂狭细。西亚以外的亚洲人和北部的因纽特人、拉普兰人和芬兰人属之,但不包括马来人。 ③非洲人种(黑种)。皮肤黑色,头发黑而弯曲,头部狭长,颧骨突起,眼球突出,鼻厚大,口唇胀厚,多数人有八字脚。除北部非洲人外,其他非洲人皆属之。 ④美洲人种(红种)。皮肤铜色,头发黑而直,眼球陷入,鼻高而宽,颧骨突出。除因纽特人外,其他美洲原住居民属之。 ⑤马来人种(棕种)。皮肤黄褐色,头发黑而缩,头部中等狭细,鼻阔、口大。太平洋诸岛和马来半岛居民属之。这个划分可说是人种的地理分类。其实,美洲的红种人并不存在,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的一大分支,由于他们崇敬红色,常用红颜料涂脸,被误为红种人。再者,不同的人种有不同的血液特征、遗传疾并遗传基因等,所以,学者们都用各自不同的标准对人种进行分类。因此,对现代人种的分类问题,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不过50年代以后,在布氏分类基础上又增加了指纹、血型等指标,使人种的划分逐渐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目前公认的人种划分标准。 黑种人起源于热带赤道地区,该地区在一年之内受到太阳的直射时间长,气温高,紫外线强烈。长期居住在此地的人群,经长期自然选择,逐渐形成一系列适应性特征:皮肤内黑色素含量高,以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皮肤内部结构免遭损害;体表汗腺密度特别大,以便在极度炎热时能维持或迅速恢复正常体温;鼻低宽,鼻孔通道短,嘴唇厚、嘴裂大、体毛少,便于散热;头发象羊毛一样卷曲,使每根卷发周围都有许多空隙,空隙充满空气,空气传热性差,因此,卷发有隔热作用,保护头脑不受伤害等。白种人起源于较为寒冷地区,该地区阳光斜射,光线较为微弱,紫外线也弱,当地居民体内黑色素含量低,皮肤呈浅色;身体较粗壮高大,以减少热量散失;鼻子高窄,鼻孔通道较长,以预热吸进的冷空气;体表毛发密稠,以防寒冷等。 黄种人起源于温带地区,其肤色和身体特征的适应性具有黑白两色人种的过渡性。

通常将全世界的现代人类划分为四大人种

通常将全世界的现代人类划分为四大人种: 欧罗巴人种(又称白色人种或高加索人种或欧亚人种)、 蒙古人种(又称黄色人种或亚美人种)、 尼格罗人种(又称黑色人种或赤道人种) 澳大利亚人种(又称大洋洲人种或棕色人种) 俗称: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和棕种人。 没有把棕色人种并入其他人种! 《四色种人的相貌特征》 白色人种肤色较白或是浅褐色,颧骨较高,鼻梁高而窄,胡子和体毛发达。眼睛及头发颜色不属于白色人种特征,事实上除了雅利安人拥有浅色的眼睛及头发颜色外,其他闪含语系民族及高加索人皆黑色头发及深褐色的眼睛,而浅色的眼睛及头发颜色属于隐性基因,南欧及伊朗人多与闪含族人混血,所以今天这两地之白人多属黑色头发及深褐色的眼睛。白人的种族主要有雅利安人、闪含人等。高加索山也有不被列入上述的种族,称为高加索人 黄种人的肤色在世界所有人种中居中,呈黄色或黄褐色。头发大多色黑且直而硬,部分人有轻微的卷发;少数为浅色发。胡须和体毛不甚发达;脸型有扁平的,还有窄长的。下巴不凸出,但是有些人较尖,有些则为较扁。颧骨突出。鼻宽度中等,鼻梁不高;唇厚适中,大多略向前突出;眼裂中等,眼球呈褐色,上眼睑褶发达,大多有内眦褶遮盖泪阜,眼外角一般高于眼内角。头骨上表现的特征是鼻尖点指数中等,眼眶较高。美洲印第安人面部不象亚洲的蒙古人种那样扁,鼻

子的突出度也稍大。上门齿舌面的铲形结构也是黄种人的显著特征之 《种类的分布》 白种、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西部及南部、非洲北部、南北美洲、大洋洲 黄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及东南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人种外貌差异 还有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 黑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及美洲。 棕色种、主要分布在澳洲及南亚、东亚部分区域。

世界人种的分布与地表自然环境的关系

世界人种的分布与地表自然环境的关系 0902602-25 曾凡佳指导老师:谭全元 关键词:人种,分布,自然环境。 一、前言 人类的种族人种,是指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不同的人种主要是根据其体质的性状(如肤色、睛色、发色、发型、面部特征、头型、身材等等)而区分。根据上述特征,一般把人类划分为三个基本的种族,即三大人种,它们是尼格罗人种、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 二、正文 人的体质特征是皮肤呈黑色或深棕色,头发为黑色卷发或波发,鼻梁宽扁,口宽度大,唇厚而突出,体毛发达程度中等。 欧罗巴人种:基本的体质特征是肤色浅淡,头发为柔软的波发或直发,发色浅,睛色碧蓝或灰褐,鼻狭而高,唇薄,胡须和体毛很发达。 蒙古人种:基本的体质特征是皮肤呈深或浅的黄色,发直而黑,睛色深,两眼角有特别的内眦褶,面部扁平,颧骨突出,鼻宽度和高度中等,唇厚中等,胡须和体毛不发达。 虽然三大人种在外貌上看来彼此明显不同,但是从全人类来看,三大人种彼此借着一系列不明显的,从一个过渡到另一个的中间类型而互相联系着。不同人种的各种体质特征与一定的地理区域相关联,亚洲大陆中部和非洲的东北部是不同种族类型接触的地区,在这里产生出人种的中间类型。如乌拉尔人种、埃塞俄比亚人种等。(Renzhong)亦称种族。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性的人群。人种的自然体质特征主要包括人的头部、五官、头发的形状、肤色、毛发颜色、眼色、身高及其比例等。血型、指纹、体毛、牙齿结构等对人种的划分也有一定意义。人种具有区域性特点,与其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生存区域的历史文化发展关系密切。德国美国兹大学休比迪克教授认为,人种是在大约距今4万年之前开始分化的,由于长期适应其生活地区的自然环境而逐渐形成不同的遗传自然特征。例如赤道附近,阳光紫外线照射强烈,皮肤下的黑色素增加,逐渐变成黑色皮肤,形成黑种人。欧洲由于多云,在那里生活的人吸收的紫外线少,故皮肤是白的,头发也不是黑的。根据上述自然形成的特征,将世界人种划分四大类:蒙古人种(黄种)、欧罗巴人种(白种)、尼格罗人种(黑种)和澳大利亚人种(棕色种)。白种人又称欧亚人种或高加索人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占世界总人口的54%左右。其特征是肤色浅淡;柔软波状的头发,颜色多金黄;眼色碧蓝或灰棕色;毛发较浓密;颧骨不高突;颚骨较平;鼻子窄而高;唇薄或适中。这一人种的代表是俄罗斯人、波兰人、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等,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以及亚洲南部和西部。黄种人又称亚美人种,是世界上占第二位的人种,约占全球总人口的37%。其特征是皮肤略黄、黄白色或浅棕色;头发柔软黑且直;胡须和体毛不发达;面部扁平,颧骨较高;嘴唇厚度适中;鼻型高宽适中。这一人种的代表是中国人、朝鲜人、蒙古人、日本人、越南人、泰国人等,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美洲的印第安人也属于黄种人,他们是早年从亚洲大陆越过白令海峡移入美洲的。黑种人是世界第三大人种,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其特征是皮肤呈黑色或深棕色;头发为黑色卷发;鼻梁宽扁,嘴唇厚而突出;体毛发达程度适中。黑种人主要是非洲的居民,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尤其是撒哈拉大沙漠以南地区;美洲也有一部分黑人,他们是殖民者从非洲贩运去的黑人后代。棕种人又称马来—波利尼西亚人种,与黑种人近似,肤色呈棕色,发黑卷、鼻宽唇阔,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太平洋中的若干岛屿及亚洲东南部。由于人类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