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汇总

激励理论汇总
激励理论汇总

激励理论汇总

X理论和Y理论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提出了有关人性的两种载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基本上消极的X 理论(Theory x);另一种是基本上积极的Y理论(Theory Y)。通过观察管理处理员工关系的方式,麦格雷戈发现,管理者关于人性的观点是建立在一些假设基础之上的,而管理者又根据这些假设来塑造他们自己对下属的行为方式。

1、X理论以下面四种假设为基础:

A、员工天生不喜欢工作,只要可能,他们就会逃避工作。

B、由于员工不喜欢工作,因此必须采取强制措施或惩罚办法,迫使他们实现组织目标。

C、员工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责任,安于现状。

D、大多数员工喜欢安逸,没有雄心壮志。

2、与这些消极的人性观点相对照,麦格雷戈还提出Y理论,它基于这机关报假设:

A、员工视工作如休息、娱乐一般自然。

B、如果员工对某些工作作出承诺,他们会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以完成任务。

C、一般而言,每个人不仅能够承担责任,而且会主动寻求承担责任。

D、绝大多数人都具备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而不仅仅管理者才具备这一能力。

当然并无证据证实某一种假设更为有效,也无证据表明采用Y理论联系的假设并相应改变个体行为的做法,更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现实生活中,确实也有采用X理论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案例。例如,丰田公司美国市场运营部副总裁鲍勃·麦格克雷(Bob Mccurry)就是X理论的追随着,他激励员工拼命工作,并实施“鞭策”式体制,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这种做法使丰田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激励-保健理论

激励-保健理论(Motivation-hygiene theory)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城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y)提出的。他认为个人与工作的关系是一个最基本的方面,而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在很大态度上决定着任务的成功与失败。

赫茨伯格调查了这样一个问题:“人们希望从工作中得到什么?”他们要求人们在具体情境下详细描述他们认为的工作中特别好或特差的方面,他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类归纳:

激励因素保健因素

成就承认工作本身责任晋升成长

监督

公司政策与监督者关系工作条件

工资

同事关系与下属的关系

地位

保障

极满意中性极不满意

在分析调查结果时,赫茨伯格发现,对工作感到满意的员工和对工作感到不满意的员工的回答十分不同。当对工作感到满意时,员工倾向于将这些特点归因于他们本身;而当他们感到不满意时,则常常抱怨外部因素,公司的政策、管理和监督、人际关系、工作条件等。

基于调查结果,赫茨伯格进一步指出满意的对立面并不是不满意,消除了工作中的不满意因素并不必定能使工作结果令人满意。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而不是不满意;同样,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而不是满意。

三种需要理论(Three needs theory)

由大卫·麦克莱兰(David McClelland)等人提出的三种需要理论认为,个体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种主要的动机或需要。

1、成就需要(Need for achievement):达到标准、追求卓越、争取成功的需要。

2、权力需要(Need for power):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欲望。

3、归属需要(Need for affiliation):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愿望。

一些人有强烈的内驱力要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使工作更有效率,以获得更大的成功,但他们追求的是个人的成就感而不是成功之后所带来的奖励。我们将这种内驱力称为成就需要。麦克莱兰发现高成熟需要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渴望把事情做得更完善。他们寻求那种能发挥其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工作环境;他们希望得到有关工作绩效的明确的反馈信息,从而了解自己是否有所进步。

高成熟需要者对于自己感到成败机会各半的工作,表现得最为出色。他们喜欢设定通过自身的努力才可达到的奋斗目标。

高权力需要者喜欢“承担责任”,喜欢竞争性和地位取向的工作环境。

高归属需要者渴望友谊,喜欢合作而不是竞争的环境,希望彼此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麦克莱兰对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十分有说服力的推断。高成就需要者喜欢能独立负责、可以获得信息反馈和中度冒险的工作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他们可以被高度激励。

目标设定理论(Goal-setting)

目标设定理论认为:对于具有一定难度的具体的目标,一旦被接受,将会比容易的目标更能激发高水平的工作绩效。

使工作指向目标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工作动机。有关目标设定的研究表明,设定恰当而具有挑战性的目标能够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虽然我们不能断言让员工参与目标设定的过程总是可取的,但是,当你预期到员工在接受较困难的挑战性工作会遇到阻力时,让员工参与目标的设定是最适当不过的。

中度的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将激发成就动机,而目标设定理论则认为设定具有一定难度的目标将产生更大的激励作用,这两种说法矛盾吗?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目标设定理论是针对一般大众的,而成就动机的结论仅仅基于高成就需要者而言。在北美高成就需要者只占10-20%,因此,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更容易接受目标设定理论。

第二,目标设定理论适用于那引起承诺并接受工作目标的人。具有一定难度的目标只有被人们所采纳,才会产生更高的工作绩效。

公正理论(Equity theory)

公正理论由斯达西·亚当斯(J.Stacey Adams)提出,这一理论认为员工首先思考自己收入与付出的比率,然后将自己的收入--付出比与相关他人的收入--付出比进行比较,如果员工感觉到自己的比率与他人相同,则为公平状态;如果感到二者的比率不相同,则产生不公平感,也就是说,他们会认为自己的收入过低或过高。这种不公平感出现后,员工们就会试图去纠正它。

员工不是在真空环境中工作,他们总是在进行比较。如果你大学刚毕业就有人提供给你一份年薪40000美元的工作,你可能会乐意接受,并且工作努力。可是,假如你工作了一两个月后,发现另一位最近毕业的、与你年龄、教育经历相当的同事,年收入为45000美元时,你有何反应呢?你可能会很失望。

在公平理论中,员工所选择的与自己进行比较的参照对象(Referents)是一重要变量,我们可以划分出三种参照类型:“他人”、“制度”和“自我”。“他人”包括同一组织上中从事相似工作的其他个体,还包括朋友、邻居及同行。员工通过口头、报刊及杂志等渠道获得了有关工资标准、最近的劳工合同方面的信息,并在基础上将自己的收入与他人进行比较。

“制度”指组织中的薪金政策与程序以及这种制度的运作。

“自我”指的是员工自己在工作中付出与所得的比率。它反映了员工个人的过去经历及交往活动,受到员工过去的工作标准及家庭负担程度的影响。

当员工感到不公平时,他们可能会采取以下几种做法:A、曲解自己或他人的付出或所得;B、采取某种行为使得他人的付出或所得发生改变;C、采取某种行为改变自己的付出或所得;D、选择另外一个参照对象进行比较;E、辞去他们的工作。

公平理论对报酬分配提出四点建议:

1、按时间付酬时,收入超过应得报酬的员工的生产率水平,将高于收入公平的员工。按时间付酬能够使员工生产出高质量与高产量的产品。

2、按产量付酬,将使员工为实现公平感而加倍努力,这将促使产品的质量或数量得到提高。然而,数量上的提高只能导致更高的不公平,因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导致了未来的付酬更多,因此,理想的努力方向是指向提高质量而不是数量。

3、按时间付酬对于收入低于应得报酬的员工来说,将降低他们生产的数量或质量。他们的工作努力程度

也将降低,而且相比收入公平的员工来说,他们将减少产出数量或降低产出质量。

4、按产量付酬时,收入低于应得报酬的员工与收入公平的员工相比,他们的产量高而质量低。在计件付酬时,应对那些只讲产品数量而不管质量好坏的员工,不实施任何奖励,这种方式能够产生公平性。

绩效评估方法:

书面描述法(Written essays)

一种好与差的评价,可能不仅取决于员工的实际绩效水平,也与评估者的写作技能有很大关系。

关键事件法(Critical incidents)

只述及具体的行为,而不笼统地评价一个人的个性物质。为某一个人记下一长串关键事件,就可以提供丰富的例子,级员工指明他或她有哪些期望的或不期望的行为。

评分表法(Graphic rating scales)

便于作定量分析和比较。

行为定位评分法(Behaviorally anchored rating scales,BARS)

综合关键事件法和评分表法的主要要素,考评者按某一序数值尺度对各项指标打分。其侧重于具体可衡量的工作行为。它将职务的关键要素分解为若干绩效因素,然后为每一绩效因素确定有效果或无效果行为的一些具体示例。其结果可以形成诸如“预测”、“计划”、“实施”“解决眼前问题”、“贯彻执行命令”以及“处理紧急情况”等的行为描述。

目标管理法

管理者通常很强调利润、销售额和成本这些能带来成果的结果指标。

管理生涯成功要领

审慎选择第一项职务

假如你拥有选择,你应当挑选一个有权力的部门作为你开始自己的管理职业生涯的起点。

做好工作

良好的工作绩效是管理生涯成功的一个必要但不是充分的条件。

展现正确的形象

管理者应当对其组织的文件作出评价,以便明确组织对其管理者的要求和期望。

了解权力结构

有效的管理者需要知道谁真正控制局面;谁对谁拥有资源;谁对对谁存在重要的依赖和负债。获得对组织资源的控制

对组织中稀缺而又重要的资源加以控制,这是权力的一大来源。

保持可见度

让你的上司和组织中的有权力的人意识到你的贡献是重要的。

不要在最初的职务上停留太多

尽快在第一份管理职务中开始寻找早期的职务轮换或者严明升。

找个导师

导师通常是组织中职位较高的某个人,他接纳一个被保护者作为助手。找到组织中居权力核心的某个人作为导师,对于有志要升到高层的管理者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支持你的上司

你的眼前工作掌握在你的现有上司手中。

保持流动性

一个管理者如果显示出他乐于转换到组织中的其他地址区域或职能领域工作,那他可能更为迅速地等到提升。

考虑横向发展

由于管理组织的重组和随层次精简而形成的组织扁平化,使得许多组织中职位提升的阶梯减少了。要在这一环境中求得发展,一个好主意就是考虑横向的职位变换。

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orcess)

人力资源管理九个步骤(下图)。

前四个步骤分别是:人力资源规划、通过招聘增补员工、通过解聘减少员工,以及进行人员甄选。经过这四个步骤,你就可以确定和选聘到有能力的员工。

一旦你选取聘了能胜任的员工,你还要帮助他们适应组织并确保他们的技能和知识不断等到更新。这些需要通过定向和培训来达到。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最后步骤用来识别绩效问题并予以改正,以及帮助员工在整个职业历程中保持较高的绩效水平。这所包括的活动就是评估和职业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过程

如果上述步骤得到妥当实施,可以使组织配备到能干的高绩效员工,这些人将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保持良好的绩效水平。

X

管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管理制度

管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管理制度 第一条目的 为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激励机制,合理确定高层人员收入水平, 充分调动高层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各部门总监等的薪 酬激励。 第三条定义 1、高层人员薪酬激励是根据企业规模和经营业绩,在一定工作周期内,支付给高层人员收入的一种分配方式; 2、高层人员薪酬激励包括:基本薪酬、绩效薪酬(股权激励、利润完成留存后分红)。 第四条分配原则 (一)责任、权力、贡献、利益相一致的原则。 (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 (三)市场薪酬水平、企业的薪酬策略相互兼顾的原则。 (四)先考核、审计,后予以兑现的原则。 第五条职责: (一)财务管理中心负责公司薪酬的发放; (二)人事行政部负责薪酬激励管理办法的制订并监督执行; (三)人事行政部负责组织对高层人员进行考核

(四)人事行政部负责核算各高层人员的薪酬基数; (五)董事会负责高层人员薪酬激励管理办法及薪酬发放的批准。 第六条高层人员薪酬激励的构成: (一)高层人员薪酬激励由基本薪酬、绩效薪酬构成; (二)绩效薪酬包括:完成利润留存后的奖励、股权激励。 第七条高层人员薪酬确定的办法: (一)基本年薪: 1、基本年薪的确定:依据公司所在地及国内同行业的薪酬水平,结合 公司的具体情况及薪酬策略,确定高层人员基本收入,其标准由董事会批准后予以执行。 2、基本年薪按十二个月平均发放。 (二)绩效薪酬: 完成利润留存后的奖励(此奖励只与公司利润的多少有关):高层人 员绩效年薪是根据公司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的完成情况,结合对个人的业绩考核,所获得的绩效。其计算公式的效益系数如下: 第八条高层人员薪酬的确定: (一)人事行政部根据每年度的外部薪酬市场调研结果及公司薪酬策略 综合确定各高层人员的基本年薪,报董事会审批通过后予以执行;(二)基本年薪:列入企业成本,由企业按月以现金形式支付; (三)绩效薪酬:列入企业成本;每年年底由办公室组织对高层人员进行

管理学 激励理论 (11.36)--期望理论

习题作业 一、选择题 1. 期望理论是由谁提出来的(A) A. 弗罗姆 B. 波特 C. 劳勒 D. 亚当斯 2. 激发力量等于哪两个变量乘积(A B) A. 效价 B. 期望值 C. 努力 D. 满足 3. 波特和劳勒的期望模式,主要用于对谁的研究(D) A. 职工 B. 高层管理者 C. 低层管理者 D. 主管人员 4. 弗罗姆的期望理论属于哪种有代表性的期望理论(B) A. 内容型激励理论 B. 过程型激励理论

C.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D. 综合激励模式 5. 期望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有(A B C D) A. 管理者要把握被组织成员认为效价最大的激励措施 B. 设置某一激励目标时要尽量加大效价的综合值 C. 适当加大不同人实际所得效价差值 D. 适当控制期望概率和实际概率 二、简答题 1.以期望理论进行激励要处理好哪几种关系? 答:期望理论是一种通过考察人们的努力行为与其所获得的最终奖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说明激励过程并以选择合适的行为达到最终的奖酬目标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当人们有需要,又有达到这个需要的可能,其积极性才高。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其公式是: 激发力量=效价×期望值 (M=V·E) M表示激发力量的高低,它表明人们为达到设置的目标而努力的程度。V是效价,即一个人对某一结果偏爱的强度。E代表期望值,是指采取某种行为对实现目标可能性的大小。 由这个公式可知,只有处理好努力与绩效、绩效与奖励、奖励与个人满足之间的关系,才能做到有效的激励。如果员工感到目标设置合理,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到,那么就会迸发出极高的工作积极性。反之,则会失去内在动力,导致工作消极;人总是

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分工与交易的出现带来了激励问题。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激励则作用于人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激励理论是业绩评价理论的重要依据,它说明了为什么业绩评价能够促进组织业绩的提高,以及什么样的业绩评价机制才能够促进业绩的提高。早期的激励理论研究是对于”需要”的研究,回答了以什么为基础、或根据什么才能激发调动起工作积极性的问题,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最具代表性的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就提出人类的需要是有等级层次的,从最低级的需要逐级向最高级的需要发展。需要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列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并且提出当某一级的需要获得满足以后,这种需要便中止了它的激励作用。激励理论中的过程学派认为,通过满足人的需要实现组织的目标有一个过程,即需要通过制订一定的目标影响人们的需要,从而激发人的行动,包括弗洛姆的期望理论、洛克和休斯的目标设置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等等。 最具代表性的弗洛姆的“期望理论”认为,一个目标对人的激励程度受两个因素影响: 一是目标效价,指人对实现该目标有多大价值的主观判断。如果实现该目标对人来说,很有价值,人的积极性就高;反之,积极性则

低。 二是期望值,指人对实现该目标可能性大小的主观估计。只有人认为实现该目标的可能性很大,才会去努力争取实现,从而在较高程度上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如果人认为实现该目标的可能性很小,甚至完全没有可能,目标激励作用则小,以至完全没有。最为常见的经历就是在学生时代,每一次考试前都要给自己设定目标分数,如果定的分数与之前相差不大但也有较之进步的分数,这次考试有很大可能进步;反之,目标分数过于遥远,会让自己对考试分数产生失望,有可能根本达不到甚至会降低分数。用同样的方式在企业中实现也会产生同样效果,对企业实现自身价值有所帮助。 然而中国的激励理论又不同于西方国家。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中的激励理论以儒家为代表。孔子提出“惠民”、“富民”,孟子提出“爱民”、“教民”。儒家所阐述的以人为本的仁学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就是要求管理者要有仁爱之心,并非小恩小惠,而是得民心。与此同时兵家和法家也提出了不同的激励理论。这些激励理论运用于企业管理中,都是为了激发员工积极性,实现企业发展目标。我国当代学者在介绍和引进西方激励理论的同时,也在不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激励理论。苏东水提出的“人为为人”的激励思想,俞文钊提出的同步激励理论、三因素理论和公平差别阈理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传承的国家,其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文化等系统结构,客观上存在着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特征。如几千年来,一些重人际关系

建筑企业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

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构想 项目是建筑公司生产经营的载体,项目管理是建筑公司管理的基石。项目人员作为项目建设的实施主体,对其激励约束的及时性、有效性、充分性直接影响项目建设的成果和效果。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 , 建立健全以求才、用才、育才、激才和留才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约束机制。 一、项目人员激励约束现状及问题分析 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与项目经营管理模式密切相关。目前,建筑公司项目经营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类: ⑴、承包模式:承包者是与公司具有劳动关系的自然人,与公司之间是内部承包的契约关系;项目生产要素由公司或承包者配置;公司较少参与项目生产经营,承包者具有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权;按承包协议完成上缴后,项目损益由承包者支配和承担。在这种模式下,项目经理部分为临时性机构和长期性机构两种。 ⑵、目标责任制模式:项目经理是公司的员工,与公司之间是授权与被授权的管理关系;项目生产要素由公司配置,公司参与项目生产经营,项目经理具有授权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权,按照公司下达的目标责任书、项目建造成本组织施工并接受奖惩。我们公司采取的就是这种模式,是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但还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 不同经营管理模式下的激励约束现状及问题 目前的总体状况是,虽然建立了针对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但距离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还任重道远。

二、项目管理特点对激励约束的内在要求 建筑产品的特点(固定性、多样性、体积大、造价高)决定了建筑生产的特点(流动性、露天性、定制生产、生产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建筑生产的特点决定了生产组织的特点(团队因项目而变、需要连续均衡生产、业主全程参与、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开放的生产组织系统、成本管理难度大);生产组织的特点对激励约束机制提出了五项基本要求,即:明确目标、充分授权、过程控制、量化考核、及时激励。同时不同类型的项目呈现出个性化的要求。 不同类型项目的特点及激励约束重点 因此,在建立健全针对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时,既要考虑共性,又要关注特性。 三、基于激励约束框架体系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建筑公司激励约束机制的基本框架体系包括六个方面,即:公司治理结构、目标管理体系、业绩考核体系、激励约束方式(手段)、职业发展通道、公司文化建设。下面针对目标责任制模式,从上述六个方面来构建激励约束机制。 1、公司治理结构 与项目直接相关的主要有两个方面:内部授权体系和议事决策规则。 内部授权体系,主要解决激励问题。即:如何对项目进行有效、适度地授权,做到既强化总部管理,又调动项目积极性,这涉及到项目与总部的管理界面划分。 在承包模式下,项目定位为利润中心,公司较少参与项目生产经营,因此几乎将所有权限都授予项目经理。在目标责任制模式下,公司参与项目生产经营,通常将分包选择、材料采购、资金使用、人员奖惩等权限上移到总部层面。这时的项目应该定位为成本中心。但现

创新企业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有效绩效考核体系

创新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建立有效绩效考核体系 在现代企业中,经营者已成为企业最为稀缺的资源,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成为企业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企业间行业差异大、部门间工作可比性小的情况下,如何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激发经营者的积极性并约束其行为,成为集团公司实践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2004年开始,集团在实施“两大调整、五项改革”中,通过以薪酬绩效制度改革为核心,加强了绩效管理和目标管理体系的建设,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了以“四大责任制”(所属企业资产经营责任制、部门管理目标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党风建设责任制)为主体的绩效考核体系,充分发挥薪酬激励与约束功能,有效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了集团人员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经营者队伍的成长。在此,以所属企业资产经营和本级部门管理目标两大责任制考核为例,简述集团在绩效考核体系建设中的主要做法、成效与体会。 一、集团公司绩效考核的主要做法 (一)所属企业资产经营责任制考核。集团公司与所属公司经营者的经济责任制,主要是采取以资产收益为主要指标的绩效管理体系,实行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一般以三年为考核期)相结合、结果考核与过程评价相统一、考核结果与奖惩相挂钩,通过集团公司与所属公司签订《国有资产目标经营责任书》的形式,明确考核指标和奖励办法,实行契约式管理。一是坚持效益优先原则,确定考核指标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搞好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首要环节。面对前几年考核指标不够准确、缺乏针对性的实际,集团公司按照“因企制宜、重点突出、切实可行”的原则,逐步修正与完善指标体系,探索了一条适合自身、灵活多样的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包括主指标和辅助指标,其中:主指标分国有净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两类,上市公司与房地产类企业采用国有净利润指标,其他所属公司适用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辅助指标包括国有股收益上缴情况、经营班子职责履行情况、安全生产、廉洁从业等其他指标。通过建立以净资产收益率为主要指标、以资本保值增值为核心的考核指标体系,综合考虑各单位财务效益、资本运营、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情况,全面评价所属公司的经营者经营能力和业绩,结合集团的资源消耗和节能型指数,量化资产占有量、资金占有量和信贷规模占有量等情况,形成集约型的经济指标考核评价体系。二是坚持实事求是原

第10讲激励理论的运用

第10讲激励理论的运用 【本讲重点】 激励理论的分类 满意理论 双因素理论 期望理论 激励理论的分类 1.内容激励理论 内容激励理论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的内在需求和动机是如何推动行为的。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2.行为改造理论 行为改造理论是从分析外部环境入手来研究如何改造并转化人的行为。包括强化理论、归因理论等。跳蚤试验就是一种强化理论,即通过某种外在的刺激,强化跳蚤的行为;归因理论强调找到原因,调整自己的行为。 3.过程激励理论 过程激励理论注重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心理过程。包括弗洛姆的期望理论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满意理论 满意理论是霍桑试验中的一个发现。霍桑实验中发现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并不像想像的那么简单。因此不能简单地改造员工所抱怨的事情。满意理论强调抱怨与所指事物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必然联系,关键在于调查研究,给其宣泄的机会。

【案例】 在霍桑试验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员工不断地向访问者抱怨:“哎呀!我们这儿的工资太低了,奖金也低。”霍桑试验本着抱怨什么改造什么的原则,提高奖金,改进工资制度,但是奖金及工资提高之后,发现有些员工的抱怨依然存在,使得研究者陷入了一种困境:究竟为什么工厂的领导已做到了员工抱怨什么就改进什么,但员工们的积极性却还没有提高呢? 试验者进行深入的访谈,才发现那些抱怨工资低的员工中,有的并不是真正因为工资或奖金低而抱怨,而是由于家人生病了,交不起高昂的住院费,心里不痛快,借这一渠道发泄一下而已。原来员工中有些抱怨并不是其心理的真实写照,而是一些想法由于种种原因不便直接说出,因此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表达。 这一发现告诉管理者,有时候不要对员工的一些抱怨太“认真”,因为员工也许是“借题发挥”,而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访谈和调查,找出抱怨的真正原因,对其进行改进,如果没有做细致的调查工作,可能就会适得其反。 双因素理论 赫茨伯格将激励的因素分为两类:保健与激励的因素。保健因素好似物质激励,而激励因素好似精神激励。如果一个人的积极性按100%计算,用物质激励只能提高其60%的积极性,而另外40%的积极性要靠精神激励,尤其是年轻的员工,更多的要通过精神激励来承认他的价值,尊重他。作为一名班组长,应该通过自己手中的权力把这两种激励方法有机地密切结合,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 保健因素

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有弗罗姆的期望理论

10.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有(弗罗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11.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下列因素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有(工作本身的特点、责任感、提升和发展、上司的赏识) 12.以下做法中,属于消极强化方法的有(对爱打小报告者采取冷漠态度,使之因自讨没趣而放弃这种不良行为;对请客送礼者,关门拒之;对喜欢奉承拍马屁者,冷脸相待) 13.人们在群体中可以获得的需要和满足有(安全需要、情感需要、尊重和认同需要、完成任务的需要) 14.群体典型的角色有(自我为中心者、任务角色、维护角色) 15.人际关系的功能有(产生合力、形成互补、激励功能、联络感情、交流信息) 16.人际关系的发展动力有(人的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 17.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是(社会性增强,自然性减弱;自主性增强,依附性减弱;平等性增强,等级性减弱;开放性增强,封闭性减弱;合作性增强,分散性减弱) 18.鲍莫尔认为企业领导人应具有的条件是(合作精神、决策能力、敢于创新、尊重他人) 19.概括起来,我国优秀的领导者的素质应当包括(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 20.菲德勒提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是(职位权力、任务结构、上下级的关系) 21.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调查反馈、群体建议、咨询活动) 22.学习型组织的支持者们认为传统组织的问题是由其固有的特性引起的,这些固有特性主要有(分工、竞争、反应性) 23.组织变革大致涉及(组织的人员、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的结构、组织的环境) 24.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调查反馈、群体建议、咨询活动) 25.以任务和技术革新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工作再设计、目标管理、建立社会技术系统) 1.试分析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 答: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有其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人的行为也不例外。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我们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去寻找原因。影响人的行为的个人主观内在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影响人的行为的客观外在环境因素包括组织的内部环境因素、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 2.简述个性心理特征及个性理论的应用 答:(1)个性的特点主要有:①社会性。是人性的特殊表现,是一种社会历史的现象。②组合性。不是一个孤立的心理特征,而是一组心理特征的有机组。③独特性。个性与共性不同,个性是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独特性。④稳定性。是人内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偶尔出现的某种特征不能叫个性,只有那些一贯的.经常而持久出现的心理特征,才能叫个性。⑤倾向性。是一个人所具有的一定的内在意识倾向性,它既体现为个人的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又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能力、气质、性格和兴趣等方面存在的个别差异。⑥整体性。是以整体形式表现出来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在管理中如何应用:实践证明,个性对于人的工作成就、健康状况和管理水平都有重大的影响作用。我们应当正确地运用个性理论,来提高我们的工作成就、健康状况和管理水平。 ①运用个性理论提高工作成就。在组织的管理过程中,应根据不同人的个性特点配备不同的工作岗位,使人尽其才,提高人们的工作成就。 ②运用个性理论提高健康水平。好的个性与身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③运用个性理论提高管理水平。各级领导在安排工作时,应当考虑到被用人的个性心理特征问题。 3.什么是气质?试述气质的差异的应用 答: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气质差异表现为气质类型及其行为特征的差异。气质类型是由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的气质结构。因此,气质类型的行为表现带有稳定的规律性。一般说来,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活动,即使各种活动的性质和内容千差万别,但他的气质特征却得到同样的表现。各种气质类型往往都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一面。许多行业,尤其是某些特殊的行业,对人员的气质行为有更高的要求。如果人们能够从事较适合其气质特征的工作,则能扩大气质类型积极的一面,而缩小其消极的一面。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人们的积极作用,从而保证工作的安全和效率的提高。因此,应当应用气质的差异,妥善地安排人们的工作。可以从人机关系、人际关系、思想教育、选拔和培训某些特殊专业的人员等方面考虑应用气质差异。在应用时,要遵循气质绝对原则、气质互补原则和气质发展原则。 4.什么是职业生涯设计与开发?研究职业生涯设计与开发的意义 答:职业生涯的设计,就是对个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和单位.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道路,作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职业生涯的开发,是指为达到职业生涯设计所列出的各阶段的职业目标,而进行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开发性(培训.教育)活动。 研究职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对个人对组织甚至对整个社会,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①有利于明确人生未来的奋斗目标。一个人的职业究竟应向哪个方面发展,可通过制定职业生涯的计划明确起来。 ②有利于本人和组织更好地了解每个人的实力和专业技术。 ③有利于组织和本人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开发计划,鼓励自我控制自己前途和命运。 ④有利于人尽其才,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 5.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管理中有哪些应用? 答:通过以上阐述,我们只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加深理解就可以基本掌握需要层次理论。 (1)需要的普遍性。每个人都有需要,这些需要都包含在马斯洛所概括需要层次中。人们为了满足需要便产生动机并引起行为,管理人员如果能洞察员工的需要,把组织的目标和员工的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激发起员工的积极性,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2)需要的层次性。随着心理的发展,员工的需要强度发生变化,低一层次需要基本满足后,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就逐渐削弱以至消失,此时高一层次的需要就变为优势需要,所以管理人员应该及时调整目标满足员工新的需要。管理中必须注意这一点,管理者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当员工的需要发生变化后,不能再用老一套的方法激励员工,这样往往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3)需要的主导性。高层次的需要实现难度大,其激励作用也大。人们为了自我实现,往往百折不挠、前赴后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管理人员如果掌握这一原理,在尽可能满足员工低层次需要的前提下创造出良好的组织氛围,强化员工高层次需要的强度,使员工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为实现组织的宏伟目标而努力。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由于直感逻辑性强,易于理解,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在西方管理领域中有相当的影响,对搞好管理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①掌握职工的需要层次,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管理者要了解、掌握职工的需要及其变化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层次的需要,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以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 ②要满足不同人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仅是一般人的要求,实际上每个人的需要并不都是严格地按其顺序由低到高地发展的,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在不同情况下人们需要的强烈程度是不同的。即使同一人在不同的时候和不同的情况下,需求层次也不一样。对于管理人员来说,了解这些情况是非常重要的,需采取不同的组织措施。

激励理论及其应用

激励相容 —激励理论及其应用 黄培伦主讲 □学习目标 ?认识激励的概念及其过程 ?了解激励理论的分类 ?掌握需要层次理论和双因素理论 ?掌握期望理论和公平理论 ?掌握强化理论和挫折理论 ?学习各种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激励机制是市场经济之所以有效的关键所在。 激励机制的内容:基于激励相容,文化为底蕴,以分配为核心,并与绩效评价相匹配。 激励及其过程 激励机制的本质属性是激励相容,即寻求对利益各方互惠的实现方式。 激励相容即双向满意(相互满足),所谓“你好,我也好”,实现“利人”与“利己”的统一。 四种心态及其表现 问题如何让人做事并且做好? 启示激励很重要,激励非万能! 绩效= ?(主客观条件) 绩效= 能力×激励 员工工作绩效受其所处的主客观条件制约。客观条件主要指企业外部和内部环境,主观条件主要指员工自身素质。假定客观条件具备,员工工作绩效是由企业对员工的激励及其能力决定的。 企业对员工的激励包括个体、群体和组织三方面,即:对个体激发动机;对群体鼓舞士气;对组织塑造文化。

激励(Motivation):激发、鼓励 —个体:激发动机(motive) —群体:鼓舞士气(morale) —组织:塑造文化(culture) 狭义:M=m 广义:M = 2m + 1c [内容型] [过程型] [调整型] 图激励过程与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 着重对引发动机的内容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A﹒Maslow) “人类的基本需要是一种有相对优势的层系结构” 需要结构 —构成:基本需要 (基本动机) —联结:优势需要(主导动机)

需 要 的 心 理 强 度 图2-5 需要层次与人性假设 表2-1 需要层次与相应的激励因素、组织措施 “复杂人” “自我实现人”

激励和约束双重制度的必要性与构建.doc

激励和约束:双重制度的必要性与构建1 激励和约束:双重制度的必要性与构建 庞瑞冰 一、为什么要对企业的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 企业经营者是以设计、生产、输入、经销商品或提供服务为专业的人,是以经营管理企业作为自己的职业使命,靠发展企业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的特殊社会群体。 1、强化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性 管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是企业发展的两个车轮,那么,企业经营者则是两轮之轴。企业经营者作为经济领域的特殊阶层,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决策功能、创新与开拓功能,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理念、发展战略和规划以及经营管理模式的创造和确立。 2、目前我国众多企业对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存在很大的问题 我国企业效率高低的“短线”就在于企业经营者。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千家国有企业经营问卷的资料显示,影响我国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中,激励与约束机制不足占八成之多。 结果表明,激励约束机制对推动经营者搞好国有企业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 3、由于没有合理的制度,导致经营者问题众多 有些企业经营者不得不“先经营领导,再经营企业”,并以“经营领导为

主,经营企业为辅”。其后果,一是企业经营者的工作目标不是企业的效率而是官职权力,企业经营的重点不是资产而是长官,致使企业资产运作低效,管理混乱。二是企业经营者私欲膨胀,权力寻租,道德堕落,腐败行为大量滋生。最终结果是两极震荡,一极是企业经营者得到位子和票子,一极是企业面临亏损与破产。 二、如何建立对企业的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的 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有赖于其他制度条件的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借鉴西方企业的成功经验,更要结合中国企业的特点进行制度创新,以实现激励利约束的统一。 1、规范经营者激励约束行为 首先理顺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要确企业有资产出资者职能到位,并要规范企业资产授权经营行为。 其次加强立法,规范经营者激励约束行为。要有对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相应政策规定,明确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具体实现途径。要清除建立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制度障碍,制定鼓励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配套政策,为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创造一个宽松的政策法律环境;要加强对经营者激励约束行为的监督检查,通过外派监事会、企业内部审计、中介机构审计等方式强化对企业收入分配、尤其是经营者收入分配的监督,规范经营者的职位消费行为。 另外,要探索建立人力资源市场的有效途径,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选拔企业经营者的合理机制,建立经营者淘汰机制,促使经营者增强责任感,提高竞争、应变和创新能力。 2、健全考核体系,探索多种激励方式的有机结合,实现对经营者的激励和

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又称作“效价-手段-期望理论”,是管理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一种理论。这个理论可以公式表示为:激动力量=期望值×效价。是由北美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Victor H.Vroom)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来的激励理论。期望理论是以三个因素反映需要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的,要激励员工,就必须让员工明确: 1、工作能提供给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2、他们欲求的东西是和绩效联系在一起的; 3、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提高他们的绩效。 在这个公式中,激动力量指调动个人积极性,激发人内部潜力的强度;期望值是根据个人的经验判断达到目标的把握程度;效价则是所能达到的目标对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这个理论的公式说明:人的积极性被调动的大小取决于期望值与效价的乘积。也就是说,一个人对目标的把握越大,估计达到目标的概率越高,激发起的动力越强烈,积极性也就越大,在领导与管理工作中,运用期望理论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是有一定意义的。 在期望模式中,“个人努力”指始发行为的强度;“个人成绩”指个人预期达到的成绩或外界确定的成绩标准,它作为一级目标,是个体获取组织奖励的工具;“组织奖励”包括内在奖励(如赋予重任、提供发展机会等)和外在奖励(如提薪、晋级等)两种,它作为二级目标,是个体满足个人需要的工具;“个人需要”指个体尚未得到满足的优势需要,它是外在目标发挥激励作用的内在基础。该模型说明,运用目标进行激励时,个体经历了两个层次的期望和效价的评估。期望Ⅰ指个体根据目标难度与自我力量分析,判断行为成功的概率。假如这个概率恰当,个体就有信心和动力去实现一级目标。期望Ⅱ指个体根据以往经验及情境条件分析,判断个人成绩导致组织奖励的概率。假如这个概率恰当,个体就会进一步评价组织奖励对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所以同一个目标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效价和期望。 在这个期望模式中的四个因素,需要兼顾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努力-绩效关系 问题一:如果我付出了最大努力,能否达到组织要求的工作绩效水平、是否会在绩效评估中体现出来?

安全生产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安全生产长效激励约束机 制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982-14 安全生产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人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在安全生产硬件设备设施逐步完善、规章制度逐步健全的现阶段,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全员的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性,有效约束不安全行为,已成为企业各级组织和领导关注的焦点。我公司在安全生产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采取风险抵押、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等各种措施调动员工的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性,但由于激励约束面窄、方式不当、年底一次性考核兑现等原因,未能充分全员的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积极性。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以人为本,不断健全和完善覆盖面更广,更加日常显性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安全生产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一、激励约束主要做法

安全生产激励约束方式方法可分为精神鼓励、物资奖励、经济处罚等三种。 1、年度安全奖 公司根据安全目标责任制和经济目标考核办法到年终进行集中考核,根据年度工作完成情况分级别授予安全生产奖牌锦旗,并发放一定数额安全奖。 2、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 按照年初制定安全目标指标及各单位,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年底考核兑现,按责任追究条款扣发未完成目标指标单位领导、相关人员的年度兑现奖及安全奖,甚至扣减一定比例的单位工资总额。 3、安全风险抵押金 对班组长以上领导、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基层班组长,按照级别高低责任大小,年初交纳一定数额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年底考核兑现,依据年度目标指标完成情况予以奖励或扣发抵押金。 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 为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安全素养未得到有效激励,

安全生产激励和约束机制制度-(12229)

陵川县洁美污水处理厂 安全生产激励和约束机制制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法人产权、自主经 营的经济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独立承担职业危害风险,承 担安全生产的责任和义务,就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自我 约束和激励机制。 一、安全生产指导思想与目标管理 1、树产正确地安全生产观念和意识 人的安全生产的思想、观念和认识水平决定了安全生产 的行为。要树立科学的安全生产观念,认识安全是发展生产、提高效益的保障,是生产经营永恒探索的主题。加强安全管 理,增加安全投入,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杜绝事故,改 善劳动环境,建立良好、稳定的生产秩序,就能调动职工的 积极性、增强凝聚力,能够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给我厂带来 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厂的领导干部要树立“安全 第一”的思想和人民生命高于一切的观念。 2、明确安全生产的指导方针 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和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决执行安全生产法律、 法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抓安全管理的原 则,坚持全员参与,标本兼治,长抓不懈,努力实现安全生

产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保障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保障我厂持续、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根据国家安全法规的要求及富阳市安监局东洲街道提出的安全 生产管理的目标要求,制定切实的安全生产目标。 (1)、与各部门车间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书,安全生产管理纵向、横向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车间的安全生产目标是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操作,要达到无违章、无隐患、无事故。在安全技措经费的投入要有明确的指标,对特种设备的注册、登记、检验情况的管理,以及安全使用保养培训教育的管理。 (2)、在年底或来年初要将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实施情况进行评价考核,评选表彰安全生产先进部门车间、先进安全工作着、先进安全员等,以精神与物质并举措施。鼓励以上先进单位及个人。 二、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 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是我厂对各项生产操作与管理工作的规范做出规定,这是全体职工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是实现有效管理的基础。企业要坚持靠制度抓管理,靠管理保安全,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 1.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岗位责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厂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核心。它是建立在反映生产实际和固有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董事长孟凤朝介绍,该企业在分、子公司以及具体项目等多个层面,积极探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时,李克强插话询问:“你们现在分公司、子公司一共有多少?” 孟凤朝回答说,中铁建目前有30多家子公司,分公司和项目公司加起来,共有500多家。 李克强立刻听出了异常:“你的管理模式能覆盖这些公司吗?” “这主要是为了投标。”孟凤朝解释道,“因为建筑市场很多项目要求,承揽任务必须要在当地注册实体子公司。” “这是哪里的规定?”李克强立刻问道。 “这是地方和项目业主自行规定,并在标书上有明确要求。”孟凤朝说,“刚才我没敢说全,我们现在其实一共有700多个子公司,其中有200多个是为了投标注册的‘空壳’。” 一位参会部长一语道破天机:“要求在当地注册公司,其实就是为了在当地征收营业税。” “就为了在当地征缴税费?这既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还养了一批不该养的人!”李克强对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建筑市场应该是统一的市场,不能搞地方分割!”相关部门负责人当即表示,他们正在印发文件,对滥设门槛的地方准备约谈、曝光。 李克强说,各地方各部门要共同营造良好环境,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快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现在各种乱收费的项目名目繁多。企业的利润已经很薄了,交易成本再大幅度上升,还怎么活?只有企业‘活’了,经济才能‘活’,民生改善才有保障。”总理说。 座谈中,几位企业负责人各自介绍了本企业推进劳动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探索“能上能下”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的尝试。 李克强称赞,这种“能者上、庸者下”的问责机制,是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国有企业活力的有效机制。 “一个优秀企业家可以让一个濒危的企业起死回生,而一个不称职企业家也会让一个好企业日薄西山。”李克强说,“要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弘扬企业家精神,壮大企业家队伍,依靠广大员工共同努力,推动国有企业在改革创新中实现更大发展。”

期望理论对企业员工的激励

期望理论对企业员工的激励 020408309 王熙琪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逐步推进,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员工的内在潜能。从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出发,研究现代组织管理中员工的激励问题,探讨期望理论在组织管理的具体运用,运用“期望理论”的原理,设立合理的激励目标,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目标期望值.达到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期望理论;效价;期望值;报酬 现今世界最大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作为组织中的管理者在吸引人才同时要特别重视如何留住人才,发挥出人才的作用。因此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变得尤为重要。那么究竟该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管理行为变得更加有效?期望理论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一.期望理论的深度分析 行为科学家在研究工作绩效的提高时曾提出这样一个关系式:工作绩效=能力×积极性,即工作绩效的高低取决于工作能力积极性两个因素的乘积。要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除了工作能力这一条件外,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激励手段调动人的积极性,使其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所谓激励就是通过外在的诱因和推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动机,鼓励行为,使行为个体产生内在的自动力过程。几乎在所有的激励理论中都把需要看作是激发动机的原始驱动力,围绕人的需要去寻找激励内容和方法。但在实际中有些符合个人需要的激励内容并不十分奏效,产生激励力不强,原因何在?美国心理学家费鲁姆经过反复研究,于1964年在《工作和激励》中提出著名的“期望理论”。费鲁姆认为,推动人们去追求和实现目标从而满足需要的力量来自于目标效价和期望两个方面,激发力量=目标效价×期望值。其中激发力量是指人的动机的强度,即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其内在潜力的强度,是个人为达到目标的努力程度。目标效价是指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即一个人对某一结果的偏好程度。要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必须有一个能调动积极性的目标,如果某一目标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就会产生一种期望心理,形成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支配人的行为。期望值是采取某种行动后实现目标的概率,即满足需要的实际可能性的大小。尽管目标效价很高。但如果感到不可能实现或可能性很小,则也不会有很高的积极性。激发力黄的大小是目标效价和期望值两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目标价值越大,实现的概率越大,则激发的力量就越大,反之亦然。如果其中一个变量为零,激发力量也就会消失。要激发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绩效,必须从提高目标效价和期望值两个方面入手,同时兼顾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如何使激发力量达到最大值,弗鲁姆还提出了期望模式:个人努力—一个人绩效—一组织奖励—一个人需要分析期望模式中的四个因素,需要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个人努力和绩效的关系。二者的相关程度取决于个人对目标的期望值,而期望值又由目标的高低和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决定。二是绩效与奖励关系。人们总是期望在达到预期目标后,能够得到适当的合理奖励,目标如果没有有效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来强化,时间一长,积极性

关于激励理论的文献综述(终审稿)

关于激励理论的文献综 述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关于激励理论的文献综述 激励问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一方面的研究遥遥领先,我国才刚刚起步。尽快形成结合中国企业实际的我们自己的激励理论和已此为基础的激励机制,是中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当务之急。 一、前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经济也越来越成熟,而中国由于开放时间较晚,管理理论和经验落后,相对发达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激励问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中国企业如何从激励理论研究上找到突破口,尽快达到发达国家的实力是我们应当仔细思考的问题。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际学术界长期以来对激励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着名的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的一个层级系统。马斯洛的发现因符合一般的观察结果,因而在企业界与学术界都颇为知名,得到广泛的认可,在实际工作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有许多管理者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的不同划分提出了不同的激励措施,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马斯洛的观点不免带有机械论的偏颇:他认为需要层系只有单一的逐级上行的机制。同时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因为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作支撑,信度不高。 耶鲁大学的阿德弗教授针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缺乏实证研究的不足,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修改为ERG理论,他认为有三种核心的需要:生存、相互关系和成长,生存需要涉及到满足人基本的物质生存的需要,包括马斯洛称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这两项;第二种需要就是相互关系,即维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类需要和马斯洛的社交需要和自尊需要的外在部分相对应,这是人在社会中立足的重要需要。第三种需要是成长需要,即个人发展的内部需要,包括马斯洛尊重需要的内在部分和自我实现需要的一些特征。阿德弗继承了马斯洛的层系与逐级上行的概念,但却做了两点重要的修正:一是将马斯洛的满足则上行的运动规律,补充以一条新的挫折下行机制,即当最高层的成长需要得不到满足受到挫折时,下层的情谊需要会在新的水平上重新显现而成为主宰,同样规律也存在于情谊需要及其下层的生存需要之间。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不同,ERG理论证实了人的多种需要不是阶梯式的关系,它可以同时存在,如果高层次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那么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愿望会更强烈。大量的研究表明,ERG理论更符合实际,是关于需要层次的一种更为有效的观点。 麦克里兰的"成就需要理论",把与工作有关的需要分为成就、情谊与权力三类,前两者相当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与社交需要,后者则指想要影响与控制别人的需要。麦克利兰研究指出,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并且提出了系列的激发员工成就需要的方法。同时,他还指出,情谊和权力需要与管理者的成功有密切的关系。 赫兹柏格的"双因素理论"指出,一部分因素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成为保健因素,这类因素的满足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而另一部分因素和工作内容紧紧连在一起称为激励因素,这类因素的满足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员工激励约束监督管理制度

洛阳宁竹药业有限公司员工激励约束监督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进一步调动员工的能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员工多参与公司管理,多提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增强公司的凝聚力,防止各部门在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而有效地解决,甚至放任,导致管理松懈、滞后、混乱并出现推诿扯皮。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公司全体员工 3、职责分工: 3.1行政部负责本制度的制定、修改、发布,并负有监督职能; 3.2总经理负责本制度的批准、废止,以及部门之间配合争议的最终裁定; 3.3各部门依制度实施。 4、工作流程 按各部门工作流程规定进行。 5、制度内容: 5.1员工奖惩规定 5.1.1员工奖励: 嘉奖:每次奖励现金100元,于奖励当月在工资中发放。 记功:每次奖励现金300元,于奖励当月在工资中发放。 5.1.1.1有下列事情之一者,予以嘉奖: 5.1.1.1.1除小改小革外的经营管理方面积极建议,经公司采 纳取得较好成效的。 5.1.1.1.2节约物料或对废料重新利用,并有成效的。 5.1.1.1.3遇有灾难,勇于抢救,处置得宜的。 5.1.1.1.4勇于检举违规或损害公司利益人员的。 5.1.1.1.5其它优异表现,值得奖励的。 5.1.1.2 有下列事情之一者,予以记功: 5.1.1.2.1遇有意外事件或灾害,不避危难,奋勇抢险使公司因而减少重大损失的。 5.1.1.2.2维护公司利益,使公司避免遭受重大损失的。 5.1.1.2.3有其它重大功绩者。 5.1.2员工惩戒分下列五种: 警告:每次处罚现金50元,于处罚当月发工资时扣除。 记过:每次处罚现金100元,于处罚当月发工资时扣除。 记大过:每次处罚现金300元,于处罚当月发工资时扣除。

最新激励理论案例分析(1)资料

案例1:立达公司的激励制度 立达公司地处中关村地区,是高强博士在1998年创建的。目前,公司每年的销售额达1.7亿元人民币,并计划10年内达到5亿元人民币。 面对外界激烈的竞争环境,高强在充分发挥自己管理天赋的基础上创造了一套有效而独特的激励方法,人们一直认为该公司的管理是极为成功的。 他为职工创造了极为良好的工作环境。公司总部设有网球场、游泳池,还有供职工休息的花园和宁静的散步小道。他规定每周五下午免费为职工提供咖啡,公司还定期举办酒会、宴会及各种体育比赛活动。除此之外,他还允许员工自由选择机动灵活的工作时间。 他注意用经济手段来激励员工。例如,他每年都会拿出—部分公司股份用于奖励优秀员工,目前,部分员工已拥有公司股份的30%了,这极大地激发了员工为公司努力工作的热情。 高强还特别注重强化员工的参与管理意识。他要求每个员工都要为公司长远发展提出自己的设想,以加强对公司的了解进而提高他们对公司强烈的责任心和感情,自觉地关心公司的利益。 高强本人又是一个极为随和、喜欢以非正式身份进行工作的有才能的管理者。由于他在公司内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员工都能平等地采取上述一系列措施,公司的绝大多数人员极为赞同他的做法。公司员工都把自己的成长与公司的发展联系起来,并为此感到满意和自豪。 当然,高强深知,要长期维持住这样一批忠实工作的群体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它的增长速度自然会放慢,也会出现一个更为正式而庞大的管理机构。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更有效的激励员工呢?这自然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根据案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立达公司采取了哪些激励方法? (2)结合管理理论分析这些激励方法为什么能起作用?(9分) 答案要点: (1)①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使组织中的成员看到自己的利益时可以同组织的利益取得一致的。而在两者利益不完全一致时,则要求组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