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复习题1

合集下载

《农业生态学》练习题集

《农业生态学》练习题集

《农业生态学》练习题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1.农业生态学是研究农业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的科学,其核心目标是( )。

A. 提高农作物产量B. 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高效、稳定和可持续发展C. 减少农药使用量D. 仅关注经济效益最大化2.下列哪项不属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 )A. 生产者(如绿色植物)B. 消费者(如人畜、昆虫)C. 分解者(如细菌和真菌)D. 无机环境 (如光照、温度,但此选项作为干扰项,实际应属于非生物成分)3.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 )。

A. 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吸收并转化为化学能B. 动物摄食植物获得的能量C.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D. 人工输入的化肥中的能量4.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主要是指( )的循环。

A. 碳、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B. 所有化学元素C. 仅指水分循环D.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5.生物多样性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包括( )。

A. 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 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C. 促进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D. 降低农作物的产量6.下列哪项措施不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A. 实行轮作和间作制度B. 大量使用化学肥料以提高土壤肥力C. 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病虫害D. 保护和恢复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7.农业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存在说明了( )。

A. 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B. 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C.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D. 生物的遗传多样性8.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农业强调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B. 生态农业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C. 生态农业中禁止使用一切化学合成的农药和肥料D. 生态农业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9.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 )。

A. 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养分循环B. 直接为植物提供养分C. 抑制植物生长D. 增加土壤中的无机盐含量10.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方式不包括( )。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农业生态学主要研究的是()。

A. 农业生产技术B. 农业生物多样性C.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D. 农业经济学答案:C2. 下列哪个不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A. 土壤B. 作物C. 农民D. 微生物答案:C3. 生态农业的核心理念是()。

A. 提高产量B. 增加农民收入C. 可持续发展D. 减少农业投入答案:C4. 农业生态系统中,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生物因素()。

A. 气候B. 作物C. 害虫D. 土壤动物答案:A5.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A. 实验模拟B. 统计分析C. 历史文献研究D. 市场调研答案:D二、填空题1. 农业生态系统是由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组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______整体。

答案:动态2. 生态农业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模拟______的自然生态系统,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关系协调的新型农业生态系统。

答案:自然3.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______固定太阳能开始,经过一系列的生物链或食物链,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答案:太阳4.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是为了实现______、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的目的。

答案:生物多样性保护5. 农业生态学的实践意义在于促进农业生产与______的和谐发展。

答案:生态环境三、简答题1. 简述农业生态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答:农业生态学是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主要关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等。

研究内容包括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等。

2. 阐述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

答: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包括:(1) 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利用原理,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2) 强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3) 减少化学物质的投入,降低环境污染和农产品残留;(4) 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

17、对磷钾类资源要节约、合理利用,是因为它的循环属于 (A)
A、沉积型 B、气相型 C、中间型 D、其它 18、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D ) 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19、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它们生存环境的总称是( C ) A、栖息地 B、生境 C、生物圈 D、土壤圈 20、我国大部分农区大量亏缺的元素是( A ) A、氮 B、磷 C、钾 D、锌 21、我国森林覆盖率为( B ) A、50%; B、12.7%; C、33%; D、9% 22、“人与生物圈计划”的英文代号为( B ) A、IBP; B、MAB; C、Ecology; D、E.C.G 23.生态金字塔一般指( A ) A、能量金字塔 B、生物量金字塔 C、数目金字塔 D、
10、地球上总贮水量中,陆地生物和人类直接能利用的水大约只有 万分之二 ,占地球总水2.6%的淡水中,能被陆地生物和直接利 用的也不到淡水的 1 %。因此淡水是世界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11、生态系统在结构上包括两大(基本)组分: 生物组分 和 环境 组分 。
12、碳循环有 4 条循环途径。
13、作物生产力按照不同因子的影响可分为 光合 生产力、 光温 生 产力、 气候 生产力和 土地 生产力。
48、利用天敌来消灭害虫是生物种间的( C )
A、原始合作 B、互利共生 C、捕食 D、共栖
49、目前农业上最突出的生态危机是( A )
A、污染危机 B、粮食 C、石油
D、化肥
50、生态系统的另一个同义词是( B )
A、生物地理群落 B、生态群落 C、生物种群 D、有机体个体
51、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单位是( C )
14、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 地质大循环 和 生物小循环 两个类型。
15、农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指 食物链 和 食物网 。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一、选择题1、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常见的食物链?(C) A. 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 B. 植物→昆虫→鸟类 C. 植物→人类→熊 D. 植物→昆虫→寄生虫2、下列哪一种农业模式符合生态农业的理念?(A) A. 养殖业和种植业相结合 B. 大面积单一作物种植 C. 使用大量化肥和农药 D.大量使用外来物种3、农业生态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解决哪一类问题?(A) A. 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B. 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C. 农业生态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D. 农业生态环境的评估和评价二、简答题 4. 简述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并说明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5.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它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6. 阐述化肥和农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三、论述题 7. 请论述如何通过合理的农业生态模式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保护环境。

8. 阐述农业生态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性。

参考标准答案:1、C 选项违反了食物链的常见规律,即食物链中的生物种类应该是逐步减少的,从植物开始,到草食动物,再到肉食动物,而人类并不属于食物链中的一环。

2、A 选项符合生态农业的理念,即将养殖业和种植业相结合,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达到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

而 B 选项的大面积单一作物种植容易导致生态失衡和病虫害;C 选项的使用大量化肥和农药会破坏生态环境;D 选项的大量使用外来物种可能会破坏本地生态平衡。

3、A 选项正确,农业生态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解决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问题,即通过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能流和物质循环、互利共生和竞争等。

在农业生产中,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合理的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等。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为了满足你的要求,我将为你撰写一个2000字的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文章。

由于题目是叙述性的,适合以问答的形式来呈现。

以下是文章的内容: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试题一:请选择下列哪项不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要素?A. 植物B. 动物C. 土壤D. 空气答案:D. 空气试题二:农业生态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农业资源的利用和管理B. 农作物的种植和养殖技术C. 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D. 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答案:A. 农业资源的利用和管理,D.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试题三:以下哪种方式不属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A. 农药的合理使用B. 农业机械的高效利用C. 种植天然耐逆植物D. 大规模灌溉答案:D. 大规模灌溉试题四:什么是有机农业?答案:有机农业是一种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质量为目标,采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和生物技术,禁止或限制化学合成农药、化学合成肥料和转基因技术的农业生产方式。

试题五:请简要说明农业生态学的重要性。

答案: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和实践对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优化农业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可以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农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试题六:请简述农业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土壤的相互关系。

答案:农业生态系统中,植物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动物提供氧气。

动物通过呼吸排出二氧化碳,为植物提供二氧化碳。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为生长提供养分;同时,动物的粪便和死亡体也为土壤提供养分,促进植物生长。

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残体释放养分,同时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帮助植物吸收养分。

试题七:请简要介绍有机农业的优点和挑战。

答案:有机农业的优点包括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提升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增加农业生产者的收益。

农业生态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农业生态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生态金字塔包括、和。

2、农业生态系统中反馈调控通常分为和。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和。

4、氮循环的主要过程包括:生物固氮、、、。

5、环境污染分为和。

6、根据人类干预程度,生态系统划分为:、、。

7、环境包括和。

8、种群的营养特征包括:、和三个方面。

二、选择题1、晚稻、中稻、早稻为()生态型A温度 B 水分 C 光照 D时间2、马-蛔虫-原生动物属于()类型食物链。

A捕食 B 共生 C 混合D寄生3、能够决定地球上动物和人口生存数量的是()A、初级生产量B、次级生产量C、热量D、净生产量4、捕食性天敌的引入这一环节属于()A、生产环B、增益环C、减耗环D、复合环5、高投入、高能耗的农业为()A、有机农业B、生物农业C、石油农业D、自然农业6、就植物来说,其生态型包括()A气候生态型 B土壤生态型 C生物生态型7、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是()。

A生存因子B生态因子C环境因子D生物因子8、温带地区的典型地带性森林植被为()。

A常绿针叶林B落叶针叶林C常绿阔叶林D落叶阔叶林9、从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

A次生演替B快速演替C原生演替D水生演替10、影响我国植被分布经度地带性的主要因子是()。

A光B温度C水D土壤三、判断题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中,如果螳螂所在营养级的能量为10个单位,那么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能量为100。

()2、枯树上生出蘑菇属于腐生食物链。

()3、次生演替比原生演替周期短。

()4、蚂蚁与蚜虫的关系属于原始合作。

()5、苹果小麦的间作套种依赖于生态因子的周期性变化。

()6、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生物学基础分支学科。

()7、能流特征主要是能量的逐级减少与流动的单方向性。

()8、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可以按功能区分为:以绿色植物为主的生产者、以动物为主的大型消费者、以微生物为主的小型消费者。

()9、生物生态型:主要是在生物因子的作用下形成的。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复习题(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 农业生态学( , ):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分支。

3. 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定义)4. 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

简言之,是在一定空间内的全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

5. 生产者():是指自养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化能合成细菌。

6. 大型消费者():是指以初级生产的产品为最初十五来源的大型异养生物,主要是指动物。

7. 小型消费者():又称分解者,是指利用动植物残体及其他有机物为食的小型异养生物,主要是指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

8. 农业生态系统():是指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系统。

二、问答题1 生态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事件有哪些?答:生态学10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1)生态学知识累积阶段(1866年前);主要事件有:在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中就累积了像二十四节气这种实质反映气候与生物关系的知识,而且广为流传,成为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

(2)个体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阶段(18661935);主要事件有: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定义了生态学,这就标志着生态学的产生。

生态学产生以后便分化出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等学科分支。

(3)生态系统生态学阶段(1935—1962);主要事件有:1935年,植物生态学的英美学派代表人物,英国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列第一次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他把生物与其环境看成是一个动态整体。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一、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特点农业生态系统是指在人类的干预下,利用农业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社会需要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

其特点包括:1、受人类控制:人类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主导者,通过各种农业技术和管理措施来调控系统的运行。

2、生物多样性相对较低: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相对较少,主要是为了满足特定的农业生产目的而选择的物种。

3、开放性:需要不断从外界输入物质和能量,如化肥、农药、种子等,同时向外界输出农产品。

4、稳定性较差: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干扰较为敏感,容易出现生态失衡和病虫害等问题。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农业生态系统由生物组分和环境组分构成。

生物组分包括:1、生产者:主要是农作物、蔬菜、果树等栽培植物,以及牧草等。

2、消费者:包括人类、家畜家禽、害虫等。

3、分解者:土壤中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它们负责分解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可被植物利用的养分。

环境组分包括:1、自然环境:如气候、土壤、地形等。

2、人工环境:如农田基础设施、农业机械、灌溉设施等。

三、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流动遵循热力学定律。

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被植物转化为化学能。

一部分能量以食物的形式被消费者摄取,在食物链中传递和转化。

但在能量流动过程中,存在能量损失,主要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为了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作物布局和种植制度,提高光能利用率。

2、发展立体农业,增加单位面积的生物量。

3、合理饲养家畜家禽,提高饲料的转化率。

四、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包括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等。

水循环是农业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

水通过蒸发、降水、地表径流等过程在系统中流动,为生物提供了生存必需的条件。

碳循环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将有机物中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自然界中食物链的长度一般有多少级( A ) A、4~5级 B、6~7级 C、7~8级 D、9级 2、以下哪种是初级生产的生产者( D ) A、猪 B、牛 C、羊 D、水稻 3、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为( A ) A、南方多于北方 B、内陆多于沿海 C、平原多于山地 D、都是 4、属于可更新资源的是( D ) A、磷矿资源. B、钾. C、钙. D、水资源. 5、物质循环中,属于沉积型循环的是( D ) A、氮. B、氢. C、水. D、磷. 6、根据收益递减律,资源投入量应选择( B ) A、越多越好. B、适当点. C、越少越好. D、关系不大. 7、草食动物牛、羊属于( A ) A、初级消费者. B、次级消费者. C、初级生产者. D、分解者
信息转换
功能和 价值转换 功能(四大功能)。
2、农业生态系统立体结构的三种主要类型是 立体种植 、 立体养殖 和 立体种养 。
3、食物链加环的类型有 生产 环、 增益 环、 减耗 环、 多 功能 环和 加工 环。
4、系统的研究方法通常采用的是 “白箱” 和 “黑箱” 方 法。
5、生物组分按照功能分为 生产者 、 消费者 和 分解者 三 另一类生物种群,使其不能为害农作物, 是利用生物种间的( A )
42、龄级比:若一个种群中的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年龄,则可按一定的年 龄分组,统计各年龄组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比例,称龄级比
43、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已被破坏,但保存有土壤和植物繁殖体的地方 开始的演替,称为次生演替
二 填空题(共5题,每题2分,总分10分) 1、农业生态系统具有 能量转换功能 、 物质转换 功能、
44、W>∑Pi(i=1,2,3……n)代表系统的 整体 特性。
45、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二氧化碳 。 46、生物组分按照功能分为 生产者 、 消费者
和 分解者 三种类群。
47、农业生态系统的两类输入能为 自然能 和 人 工辅助能 。
三.单项选择题(各题所列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 的字母填在括号内.共10题.每题1分,总分10分)
32、生态演替的两种类型为 原生 和 次生 演替。 33、“IBP”代表“人与生物圈计划。 34、衰退型种群是因为种群内含有大量 的老年个体 。 35、 水循环 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循环。 36、目前农业上最突出的生态危机是 资源危机 。 37、互利共生与原始合作属于种间 正 相互作用。 38、生态系统中失调的标志表现在 结构 和 功能 的两方
10、地球上总贮水量中,陆地生物和人类直接能利用的水大约只有 万分之 二 ,占地球总水2.6%的淡水中,能被陆地生物和直接利用的也不到淡 水的 1 %。因此淡水是世界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11、生态系统在结构上包括两大(基本)组分: 生物组分 和 环境组分 。
12、碳循环有 4 条循环途径。
13、作物生产力按照不同因子的影响可分为 光合 生产力、 光温 生产力、 气候 生产力和 土地 生产力。
39、生态平衡:所谓生态平衡系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 生物与生物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达到的协调稳定状态。
40、耗散结构:是指在远离平衡区的非平衡状态下,系统可能出现的一种 稳定化的有序结构。
41、生态死亡率:死亡率是指死亡的速率。种群在理想条件下有一个最低 死亡率,即个体死亡由于生理寿命所决定的“老年”,也是一个生物学 常数。实际上的死亡率又称生态死亡率
19、种群生态学以 种群 为单位,研究生物种群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20、食物链中,消费者可分为 小型消费者 和 大型消费者 。
21、我国144亿亩土地资源中,现有耕地面积为 20亿亩 。 22、生态金字塔特指能量金字塔,其次还有 生物量金字塔 和
数目金字塔 。
23、含有大量幼年个体与较少老年个体的种群为 迅速增长的 种群 。
14、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 地质大循环 和 生物小循环 两个类型。
15、农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指 食物链 和 食物网 。
16、生物群落从演替初期发展到成熟期,其最后状态叫 气候顶极群落 。
17、种群增长有 指数增长 型和 逻辑斯谛增长 型两种指数增长模型。
18、使种群稳定增长的年龄结构中含有大量 幼年 个体。
36、生活型;由于环境对生物的限制作用,不同种的生物长期生存在相同 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会发生趋同适应,经过自然选择和 人工选择形成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
37、群落结构:组成群落的生物种群在群落中所处的位置和存在的状态称 为群落结构
38、生境:生物与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具有特定生态特性的生物 种或生物类群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该特定环境即为该生物种或类 群的生境。
6、农业生态系统的两类输入能为 自然能 和 人工能 。 7、农业资源分 自然资源 和 社会资源 两大类。 8、四大自然圈是指 岩石圈 、 水圈 、 大气圈 和 生物圈 。
9、营养级之间的效率表有:In/In-1为 能量摄入(林德曼) 效率, An/An-1为 同化 效率,Npn/Npn-1为 生产 效率,In/Npn-1为 利用(消费) 效率。
面的破坏。 39、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为 农业生态系统 。 40、生态演替所能达到的最终状态为 气候顶级群落 。 41、“MAB”代表 “国际生物学研究” 计划。
42、根据收益递减律, 资源的投入量并不是 越多 越好 。
43、生态金字塔依计量单位的不同,可分为能量金 字塔、生物量金字塔、 数目金字塔 。
24、我国森林覆盖率为 12.7 % ,世界排名120位。 25、自然界中食物链的长度一般为 4—5 级。 26、个体生态学以 个体 为研究单位,研究某种生物与环境
之间的相互关系。
27、生产成果与资源投入量之比代表 系统资源利用率 。 28、草原生态系统占陆地面积为 42 %。 29、磷循环属于 沉积性循环 故应合理利用。 30、生态学研究__生物 __与__ 环境 __之间的关系。 31、竞争与捕食属于种间 负 相互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