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的腐朽统治

宋徽宗的腐朽统治
宋徽宗的腐朽统治

宋徽宗的腐朽统治

宋江、方腊起义

元符三年(1100)正月,年仅25 岁的哲宗病死,宰相章惇主张依礼、律,当立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否则当立长弟申王赵佖,但向太后(神宗皇后)以自己无子,神宗诸子皆庶子,排除患有目疾的赵佖后,主张立哲宗次弟端王赵佶,章惇指出赵佶“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①,但向太后在曾布、蔡卞、许将等执政的支持下,立赵佶为帝,即著名的昏君徽宗,终于将北宋皇朝推上了灭亡的道路。

宋徽宗、蔡京的腐朽统治

徽宗即位后,向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太后在神宗时即是守旧派,当政后随即任命守旧派、韩琦长子韩忠彦为执政,不久又升任右相,左相章惇、执政蔡卞等相继受攻击,蔡卞首先被贬任知府;同时恢复被贬逐的守旧派官员的名位,守旧派官员接着相继上台。当年七月,向太后还政后不久,反对立徽宗为帝的左相章惇被罢相,韩忠彦升任左相,曾布升任右相。当时守旧派与变法派的斗争日趋激化,也有官员认为元祐、绍圣均有失误,应该消除偏见,调和矛盾。于是改次年为建中靖国,以示“本中和而立政”,“昭示朕志,永绥斯民”

②。但是新旧党争不仅没有停止而是愈演愈烈。建中靖国元年(1101)十一月,邓洵武首创徽宗应绍述神宗之说,攻击左相韩忠彦并推荐蔡京为相,得到执政温益的支持,为徽宗所采纳,首先于同月末决定改明年为崇宁元年,明确宣示放弃调和政策,改为崇法熙宁变法。

蔡京是个政治投机者,王安石变法时拥护变法改革,元祐初又附和司马光积极推翻新法,绍圣初又积极附和新法,徽宗即位后不久受守旧派攻击而被夺职提举宫观闲居杭州(今属浙江),结交赴杭收集书画的宦官童贯,蔡京以擅长书法逐渐受到可以称之为画家、书法家的宋徽宗的赏识,邓洵武、温益知道徽宗必将重用蔡京,在进呈绍述新法意见时都力荐蔡京,认为徽宗“必欲继志述事,非用蔡京不可”①。崇宁元年(1102)五月,左相韩忠彦首先被贬任知府,蔡京升任执政。随后右相曾布也被贬任知州,蔡京升任右相,不久又升为左相,独相达三年之久。其后虽曾二次罢相,但又复相或以太师控制朝政,位在首相(徽宗改左仆射为太宰作首相,右仆射改称少宰为次相)之上。徽宗末年,致仕已多年的蔡京还以太师领三省事掌握朝政。

徽宗时期始终是蔡京及其党羽的天下,他们打着绍述神宗改革的旗号,作为排斥异己打击反对者的幌子。崇宁元年九月,首先把元祐(1086—1094)及元符三年恢复旧法的文彦博、司马光等120 人,称为元祐奸党、元符奸党,刻石于端礼门(文德殿南门)。又复查元符三年三月向太后执政时下诏求直言时应诏所上之书奏,被查者达582 人,以赞成绍述新法或反对者分为正等和邪等,将蔡京的党羽列为正等,共41 人,纷纷升官重用;其余541 人,全部列入邪等,列入奸党及邪等的都分别受到贬逐或降、免官职的处分。

①《宋史》卷22《徽宗纪·赞》。

②《宋大诏令集》卷2《改建中靖国元年御札》。

①《宋史》卷329《邓洵武传》。

崇宁三年(1104)六月,又将元祐、元符党人与上书邪等者,删去一部分后合并为“元祐党籍”,以司马光为首,共309 人,作为重点打击对象,其中有与上述三项无关的改革派章惇、曾布等10 余人。并刻石于文德殿门东壁及各州、府。

被当时人称为“六贼”的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形成以蔡京为首的腐朽统治集团,蔡京、王黼先后任首相或太师、太傅,依靠宦官童贯、梁师成,以朱勔、李彦为爪牙,控制着整个徽宗时期的朝政,逢迎着臭名昭著的昏君宋徽宗,使北宋末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黑暗腐朽的时期之一。

蔡京等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贿赂公行,卖官鬻爵,“三千索(“索”意与贯同),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①。巧立名目,增税加赋,搜刮民财。如和预买,原是官

府春季预先出钱预买,民户夏、秋随两税纳绢,自愿进行的钱、绢贸易。后改为硬性分配给民户,预付的钱改为三分给钱、七分给盐。徽宗时先是不给盐,后又不给钱,完全成为民户新的赋税。又如盐茶官府专卖,徽宗时改为全面实行钞引通商,连茶笼、盐袋也规定向官合同场购买,除交纳通常的过境税和营业税等,还要交纳“头子钱”、“秤提钱”、“市例钱”等等。又如征收所谓经制钱,是“取量添酒钱及增一分税钱,头子、卖契等钱,敛之于细,而积之甚众”②。苛捐杂税,积累了大量财富,“今泉币所积赢五千万”,“于是铸九鼎,建明堂,修方泽,立道观”③,大兴土木,不仅在宫城之北建筑稍小于宫城的延福宫和规模更大的艮岳,还乘机利用搜刮的民财大修各自的豪华宅第。为了阻止其他官员的议论,诏书也不依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复核、上奏后颁行的正规途径,而是请徽宗亲书后即颁行,称为“御笔手诏”,甚至请宦官杨球代书,号称“书杨”,以达到他们任意胡作非为的目的。

当蔡京受到群臣攻击而被迫罢官致仕时,王黼继而擅权,虽一方面罢除了蔡京施行的一些苛政,另一方面则更加紧搜刮民财,以供徽宗任意挥霍。蔡京当政时,重用苏州人朱勔主持苏州应奉局、杭州造作局,年复一年地强取民间奇花、异木、怪石。当时由十艘左右的船只组成的一个运输船队称一纲,大量的花石竹木由船队经运河运往都城开封称为“花石纲”,由于抢夺来的花石竹木数量之多,络绎不绝的花石纲船队,致使运河航道不畅而部分改用海运。应奉局的官吏在抢夺民间花石竹木时,乘机敲诈勒索,逼得民户拆房毁屋,甚至卖妻鬻子,倾家荡产,民怨沸腾,终于爆发了规模巨大的方腊起义。

徽宗初年,宦官杨戬先设“稻田务”,开始在汝州(今属河南)立法,可以种稻的田土,收索民户田契,辗转追寻,直至无契可证,将超出原始田契的土地称为公田,种植户即作为佃户,须交纳公田钱,继而推广至黄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域。又设“营缮所”,检括公田。后皆并为“西城所”,所有荒地废田都作为公田,强令百姓承佃,交纳公田钱。宣和三年(1121)杨戬死后,宦官李彦继任,更为凶狠残暴,凡民间好田,指使他人诬告为荒田,田主虽有地契也无用,即括为公田,甚至鲁山(今属河南)全县的农田都被括为公田,原业主即作为佃户,许多投诉者受刑致死。弥漫数百里的梁山泺(泊),是济州(今山东巨野)、郓州(今东平)数县沿湖渔民赖以生存之所,也被按船只强行收取赋税,逃税者按盗匪处罪。在李彦及其党羽的摧残之下,北方也是民不聊生,小规模起义不断发生。

①朱弁:《曲洧旧闻》卷10。

②《宋史》卷179《食货志》下一。

③《宋史》卷472《蔡京传》。

宋江起义

宣和元年(1119)宋江起义于河北路,同年十二月已发展为有一定规模的农民起义军,被称为“河北剧贼”,北宋朝廷曾下诏进行招降。但宋江未受招安,而是于次年转战南下京东路,被称为“京东贼”,活动于青、济、郓、濮(今山东鄄城北)诸州境内。这时南方的方腊举行起义,发展迅猛,亳州(今属安徽)知州、前执政侯蒙上书称:“(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①徽宗即任侯蒙为梁山泊附近的东平府(郓州)知府,负责招安宋江,侯蒙未及到任即病死。南宋时传说宋江起义军在梁山泊活动,可能就在这个时期。

其后宋江移军南下,沂州(今山东临沂)知州蒋圆假作同意起义军借道而袭击南下的宋江起义军,起义军遭受较大损失后,“北走龟蒙间”②。宣和三年初,宋江起义军南下淮阳军(今江苏邳县南),朝廷派官军追击,起义军继续南下,进入淮南路楚州(今淮安)地区,又被称为“淮南盗”。起义军转而北上,途经沭阳时③,遭到县尉王师心邀击,略有损失。二月,在海州(今连云港市区西南部)为知州张叔夜“伏兵乘之,擒其副贼,(宋)江乃降”

④。而另一种记载是宣和四年夏季,折可存在参与镇压方腊起义军之后,又“奉御笔,捕草

寇宋江”①,宋江向何人投降,已无从考证。

李若水在《捕盗偶成》中,记载了宋江投降后的简况:

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

杀人纷纷翦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

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

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②

宋江起义军的规模虽不大,但战斗力较强,活动的地区离首都开封又较近。起义军的三十六个将领投降后又同日封官,在首都行进时趾高气扬的神情,给居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关于宋江起义军三十六个将领的传说、画像、说唱曲艺、话本小说的传播在南宋时已是名闻遐迩,元末明初的《水浒传》更使宋江之名妇孺皆知。

①《宋史》卷351《侯蒙传》。

②张守:《毗陵集》卷13《蒋圆墓志铭》。

③参见陈振:《宋史研究中官制引起的几个问题》第二节《沭阳之战到底说明了什么?》等,《宋史论集》,中州书画社1983 年版。

④《宋史》卷353《张叔夜传》。

①1939 年陕西省府谷县出土的《折可存墓铭》,转引自《北京大学学报》1978 年第 2 期。②李若水:《忠愍集》卷2。

方腊起义

北宋末年农民起义中规模最大的是方腊起义军。方腊是两浙路睦州(今浙江建德东北)青溪(今淳安西)西部山区的帮源洞(通峒,指山谷地区)漆园主(一作佣工)③,屡遭“造作局”酷取,他利用包括明教(摩尼教)等各种秘密宗教组织起义,为里正发觉,遂杀里正而于宣和二年(1120)十月起义,次月即建立政权,首先攻占青溪县城。深受“花石纲”之害的两浙人民纷纷响应,起义军随即攻占睦州、歙州,消息传到首都开封,徽宗立即派亲信宦官、知枢密院事(最高军事长官)童贯统率数十万原准备攻辽的大军,迅速南下,而起义军差不多与此同时,已攻占两浙路首府杭州(今属浙江),方腊拒绝部属关于北上抢占江宁,控扼长江天险抗击官军渡江的建议,而是主力南下,先后攻占婺州、衢州、处州(今丽水西)等地。

北宋官军于宣和三年正月,受命首先抢占江宁、润州。当正月下旬,北上的东路起义军围攻秀州(今浙江嘉兴)之际,东路官军也到达秀州,起义军在官军的内外夹击下退往杭州,二月中旬官军攻占杭州。北上的西路起义军,先后受挫于旌德、宁国、歙州。三、四月之际,官军又攻占衢州、婺州等地。四月中旬,方腊放弃青溪,退回西部山区帮源洞,帮源洞在东西两路官军的夹击下,激战数日后起义军战败,二十六日,方腊为官军小军官韩世忠所俘,起义失败。起义军的余部转战于浙东地区,至八月间,才最后失败。方腊被俘后被解往首都开封,于八月下旬被杀害。

北宋朝廷虽然镇压了方腊起义,但并没有吸取教训,革新政局,而是更为黑暗腐败,其时距北宋被金灭掉不过5 年左右。

③“佣工”之说,出于清代乾隆、嘉庆时的《方氏宗谱》中元代后期依据方庚后代传说撰写的《方庚传》,不可信。参见陈振:《方腊起义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学术月刊》1979 年第7 期。

赵佶楷书千字文卷

赵佶楷书千字文卷 赵佶楷书千字文卷,纵:30.9厘米,横:322.1厘米。朱丝界栏,素笺本。现藏上海博物馆。 赵佶与众多书家一样,也喜欢书写千字文,留存至今的两件千字文墨迹,犹如晶莹的双璧,闪耀着夺目的光彩,展现出其超凡脱俗的艺术功力。 此卷千字文,为赵佶于崇宁三年二十二岁时书赐童贯的。其字大寸许,每行十字,前後百行。他真书学唐代薛曜,并且青出于蓝,间架开阔,笔划劲利,清逸润朗,别具一格。将“瘦金体”书法艺术推向极致。诚如当代著名书画鉴定家杨仁恺先生所云:“其结体疏朗端正,下笔尖而重,行笔细而劲,撇捺出笔锋而利,横坚收笔顿而钧,文体匀称,用笔轻按重收,顿折利落,具有飘逸清润之感,显示出‘瘦金书’的独特风格。” 瘦金体是赵佶创造的书法字体,亦称“瘦金书”或“瘦筋体”,也有“鹤体”的雅称,是楷书的一种。他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出以挺瘦秀润,融会贯通,变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风格,号“瘦金体”。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现代美术字体中的“仿宋体”即模仿瘦金体神韵而创。 瘦金书的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的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此书体以形象论,本应为“瘦筋体”,以“金”易“筋”,是对御书的尊重。 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很多,比较有名的有《楷书千字文》,《秾芳诗》等,《楷书千字文》是赵佶二十三岁写给大奸臣童贯的,此时的瘦金书体已初具规模。宋徽宗的瘦金书多为寸方小字,而《秾芳诗》为大字,用笔畅快淋漓,锋芒毕露,别有一种韵味。

北宋灭亡的原因

北宋灭亡的原因 对导致宋朝319年的兴衰到最后灭亡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归纳起来原因有: 一、统治者的无能。宋徽宗就是一个不学无术,丝毫没有治国之本的野心,只知道贪图享乐。王安石的变法虽然说没有在根本上解决在制度上的问题,但是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宋朝皇帝毫无进取心,也没有高明的国家治理策略和国家发展战略,只求自保,能坐稳朝庭。国家逐渐失去凝聚力,民心、士气逐渐低落。在国防上,朝廷自始至终没有明确的军事战略作指导。连年战争失利,耗费大量钱财,岁岁进贡,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不断爆发,也大大损耗国家实力。 二、贪官污吏当道。宋朝时期,奸臣、贪官层出不穷,他们有的阴险奸诈、谄上媚下、挑拨离间,有的专权擅国、陷害忠良、投降乞和,有的荒淫奢侈、误国害民。终此整个宋朝,贪官、奸臣不断,奢靡之风盛行。宋仁宗时期宋朝经济、文化发展达到最高水品,此后连年下滑,在奸臣贪官把权自重下,宋朝逐渐走向衰落。 三、过重的徭役赋税。宋朝是我国历史上税收名目最多的朝代之一。正税之外,朝宋地方政府往往以各种方式和名目“增税”,想尽办法从老百姓身上榨取,各地增税的形式不一,各地方政府的法外加税更是多不胜举!几乎无事不税、无物不税。在宋朝,由于中央榨取地方太过,促成地方再去压榨民间,各地方设臵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花样之繁、负担之重,在中国历史上位列前茅。同时,不严谨的财政

管理制度,也让许多地方官员趁机贪污腐化,鱼肉百姓。 四、军队建设缺陷。由于“重文轻武”的指导思想,武将、士兵虽然待遇很好,但没有明确的军功奖励,士兵、武将几乎没有升迁的希望,军队地位下降。由于没有良好的管理措施,没有严格、系统的作战训练,没有协同作战的意识,军队反应迟钝,效率低下。士兵素质差,单兵作战能力低下。多数士兵参军是为了谋生,灾民、流民、甚至市井流氓无赖充斥其间,还有很多冒名吃空饷的。在一个缺少严格军事训练、军队纪律的环境下,禁军的士气不高,实际战斗力很低。 五、高度中央集权制。高度集中的建立集权的中央统一控制军权导致了一些问题不能灵活变通。下达命令变得迟钝,这就不像唐军制,虽然唐朝灭亡,但是没有出现地方乱成一锅粥的地步,所以一个军队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调度问题。还有就是北宋因为敌强大而盲目的扩充军队,财政却无法支持这么庞大的军队,兵因吃不饱而从商,造成军队没有战斗力。最后还因为横征暴敛而起义,处在这样一个内忧外患的环境,想不灭亡都有点困难。

南唐后主和宋徽宗

南唐后主和宋徽宗 这个月,到郑州开了几次会,业余时间把蔡东藩的《宋史演义》,又读了一遍。感触颇多,似乎冥冥之中有神灵的主宰,人有千算,天教一算,天道往复,循环报应的。有宋王朝,“得国由小儿,失国由小儿”,自己前年写了一篇《宋室传承中的因果轮回》,太宗光义不遵守“金贵之盟”,谁料想到了南宋,宝座又回到了匡胤一脉呢!这里边的事例真是太多了,宋徽宗赵佶和南唐后主李煜之间,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呢! 先说南唐后主李煜。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阐述了一代词帝的兴衰荣辱,他一心潜没于诗词文学。然而,历史总喜欢开这样那样的玩笑:在南唐王朝皇帝的继承人中,李煜排第三,李煜的哥哥李弘翼担心父亲遵照“兄终弟及”誓言将皇位传给叔父李景遂,便秘密的将自己的叔父给杀了,谁料想李弘翼没几月也跟着去了。李煜就顺应大局接下了这个后唐的烂摊子。 李煜继位的时候,南唐去掉皇帝称号,仅称国主,多次入宋朝进贡,苟安于江南一隅。李煜天生仁儒,体恤臣民,从不妄加杀戮,草菅人命,他通阅儒家经典,崇尚古道,施政仁国。李煜的南唐,以小事大,以子事父,忍辱含垢,恭恭敬敬,但宋太祖赵匡胤“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派曹彬领军队去攻打南唐。李煜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他42岁生日时,被太宗毒死,追封吴王,和小周后合葬洛阳邙山。 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现存词46首,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荒废的生活,风格柔靡;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当中的杰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 太祖、太宗弟兄二人对南唐后主李煜极尽羞辱、侮辱之能事,封违命侯,太宗即位后,规定小周后定期进宫参拜,多次强留李煜的小周后于宫中。古代画家还绘有《熙陵幸小周后图》,元人冯海粟在图上题诗:“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说的就是这段历史丑剧。 天道往复,报应不爽。后来靖康年间,金国大举入侵,攻破汴京,金军俘虏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14000多人。宋朝皇室的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也被搜罗一空满载而归,这就是所谓的“靖康之耻”。 实际上,从经济、科技、文化上来说,北宋王朝是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可由于天险尽失、重文轻武、文恬武嬉、承平日久、政治军事体制,使得宋朝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再加上,天要灭北宋,又出了一个风流倜傥、荒淫奢靡的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的父亲宋神宗,重用王安石实行变法。神宗死、哲宗立,向太后重用司马光等保守派,尽废新法。哲宗亲政,继承乃父遗志,重新启用改革派,可惜哲宗英年驾崩,没留下子嗣。赵佶虽为神宗之子,却并非嫡出,又非长子,由于向太后的鼎力支持,使其他在19岁时,被推上了皇帝的宝座。因此也有人说,北宋亡于这位妇人之手。 宋徽宗,自幼养尊处优,逐渐养成了轻佻放荡的习性。据说在他降临之前,其父神宗曾到秘书省观看收藏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随后就生下了徽宗。 赵佶即位后不久,遵守乃父、乃兄的路线,即重用蔡京、王黼、童贯等,定司马光、文彦博等为”元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知识整理+练习(有答案)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知识整理+练习 知识整理 1.女真族的崛起 (1)女真崛起:女真族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2)金朝建立: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2.金灭辽及北宋 (1)辽灭亡:北宋出兵伐辽,被辽军打得大败。而金军却势如破竹,相继攻占辽的都城和许多地区。1125年,辽被金灭亡。 (2)北宋灭亡: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1127 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3.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岳飞抗金:岳飞统率“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3)岳飞被害: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下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4)宋金和议: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宋金对峙: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 “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 A.阿保机B.阿骨打 C.元昊D.赵构 2.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

五代十国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历史教案)

五代十国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历史 教案) 五代十国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教学目标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五代开始的时间、五代的名称和统治地区;后周世宗改革的内容和作用;北宋的建立;宋初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结果。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五代十国时期军阀间的不断混战,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符合历史发展

的趋势和广大人民的愿望。 2.王安石变法尽管最后失败了,但它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一次重要的改革,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后周世宗与王安石变法)。 重点和难点 (一)本课重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和王安石变法。 (二)本课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教学手段 .制作幻灯片《五代十国形势图》、《辽、北宋、西夏形势图》、《禁军人数激增》。 2.制作表格:《王安石变法主要措施》。教学思路和学法指导 (一)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事先制作幻灯片和表格,通过课堂演示幻灯片,引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获取知识。 (二)对现行教材合理加工和重新组合。设置问题情境时,由浅入深,启发诱导,审时度势,把教材内容转变成为学生最易吸收的知识结构。通过讲授,化未知为已知,化深奥为通俗,化复杂为简明,从而使学生把知识结构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用生动的语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语言精练而富有感染力,使学生从精神上得到升华,把知识学习和思想教育融一体,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有机统一。 (三)把“讨论法”引人课堂,实行合作教学。提出问题,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通过双向交流或多向交流,达到共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散思维,活跃课堂气氛。 (四)指导学生用“列表法”进行课堂练习。事先预制表格,根据学生的不

人物丨明宣宗朱瞻基,与宋徽宗并提的书画皇帝

人物丨明宣宗朱瞻基,与宋徽宗并提的书画皇帝 说起艺术家皇帝,论诗词有南唐后主李煜,论书画有北宋徽宗赵佶。不过这两位都是跑偏型的,虽有艺术才华,却荒废了主业。历史上还有一位艺术家皇帝,他的人生却一直在“正道”上,不仅有“仁宣之治”的政治成就,其书画水平同样出类拔萃。这位皇帝就是——明宣宗朱瞻基。《明宣宗坐像》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明成祖长孙,明代第五位皇帝,年号宣德,庙号宣宗。宣宗爱好翰墨,工于绘事,不但热衷书画创作,更是引领了一代艺术风潮。 论才华,堪与宋徽宗并提 我们都知道,宋徽宗是著名的书画皇帝,他不但自己能书会画,而且大力发展绘画,广集画家,创造了宣和画院,培养了像王希孟、张择端、李唐等一批杰出的画家。 朱瞻基《武侯高卧图》 与宋徽宗相比,明宣宗朱瞻基并不逊色。正如明《列朝诗集小传》所载:“帝游戏翰墨,点染写生,遂与宣和(指宋徽宗)争胜。” 明宣宗在绘画上可谓是一个多面手,山水、花果、人物、草虫翎毛,无所不能,随意点染,精妙绝伦。画风主要取法宋代院体,不失元人意蕴,能自成一格,他尤其擅长意笔画风,以花鸟草虫、动物居多。

朱瞻基《壶中富贵图》 明宣宗还以恢复北宋徽宗宣和书院为目标,吸收了当时很多名家入宫,在武英殿、仁智殿等供奉待诏,形成了后人所说的“宣德画院”。 朱瞻基《花下狸奴图轴》 明初画家们只是被视为画工,地位并不高。而明宣宗对他们则很器重,不但赏赐金银金币、衣服,还给他们锦衣卫各级武官的官职。当画家们犯错时,明宣宗也颇为宽容。朱瞻基《秋塘群鹭图》 比如画家戴进,在画坛上有“浙派之祖”的称号。他为朱瞻基画过一幅《秋江独钓图》,上面有个穿着大红朝官品服的人在钓鱼。于是有人进言,说他失大体,这是很严重的罪。但戴进也只是被放归,并没有被杀头。 朱瞻基《三阳开泰轴》 在他的亲力亲为下,明代画院达到隆盛,人才济济、群星璀璨,山水、花鸟、人物无所不备。如浙派绘画之祖戴进、善花果翎毛的边景昭、山水人物名手商喜以及周文靖、谢环、李在等等,都是十分有名的画家。明代山水人物名手商喜《关羽擒将图》明代画家周文靖《雪夜访戴图》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他的影响之下,随后的宪宗、孝宗也都颇能书画,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云:“我朝宣庙、宪庙、孝庙皆善画,宸章晖焕,盖皆在能妙之间矣。”明宪宗《松鹰

宋朝就是一个穷得只剩钱的贫困朝代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宋朝就是一个穷得只剩钱的贫困朝代 导语:在宋以前,其他朝代至少在建国初期几十年内朝廷手中都握有大量的土地,而这些土地一部分分给贵族,大部分分给军人,而军人以作战来为国家效 在宋以前,其他朝代至少在建国初期几十年内朝廷手中都握有大量的土地,而这些土地一部分分给贵族,大部分分给军人,而军人以作战来为国家效力,但宋朝建国之时朝廷手中几乎没有土地可分,所以他无法建立起土地基础上的秦汉农兵与随唐府兵制度,虽然禁军作为一个常备军的确在初期比民兵与府兵更有战斗力,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人是会老的,而民兵与府兵服了役就可以回乡村,由他们的儿子继续当兵,反正土地是他们的军饷, 但禁军不行,由于宋朝没有土地资源可分,所以禁军老了只能去作厢军,但厢军也要花钱,于是北宋军队越来越多,但打仗的人越来越少,因为禁军拿得是死工资,钱花了就没了,人死了就没钱了,而一旦作战逃跑,朝廷无法有效制裁它,不象民兵与府兵,可以收回土地,如此北宋朝廷就不得不想法筹集更多的钱(包括粮食、布匹等)来维持一只庞大但无效的军队。 这才是北宋表面上很富但却年年钱不够花的原因,其实在封建时代,无法欧洲领主还是日本大名都是通过土地来控制军队的,只有威尼斯等商人共和国才招雇佣兵,但欧洲雇佣不是常备武装,打完仗就解散了,所以北宋军队为了维持它就花掉了政府的全部开支,最终不是军队作战不力灭亡的,而是财政压倒了北宋王朝。 常言道无恒产者无恒心,宋代只能以金钱布娟来笼络军队,而士兵们地位低下,又朝不保夕,拿到钱自然只想着先花掉,于是北宋军队聚焦的地区形成了特殊的商业繁华。这就如同现在的城市,有些国有 生活常识分享

道君皇帝宋徽宗

道君皇帝宋徽宗 *导读:宋朝由真宗开始以神道设教为政治目的,自己假托梦寐,捧出神仙赵玄朗作为道教的圣祖,利用群众心理,使举国上下,醉心宗教情绪,…… 宋朝由真宗开始以神道设教为政治目的,自己假托梦寐,捧出神仙赵玄朗作为道教的圣祖,利用群众心理,使举国上下,醉心宗教情绪,藉此掩饰对北方军事外交上的失败。真宗即此一念种因,产生后来徽宗沉缅道术,迷信巫师们假托鬼神的扶乩邪术,想靠天神的保佑来阻止敌国的侵略,终至身为俘虏,国破家亡。由此可见,历史事实的教训:凡是利用宗教作为愚民政治的治术,其后果如何,不待辩而可知。幸而自真宗以后,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头脑都比较清醒,并不效法神道设教的政策,加以有大臣如王旦、王曾、范仲淹、寇准、富弼、司马光、文彦博、欧阳修等名贤相辅,才使北宋的赵家天下,还能作到形似升平的局面。但在学术思潮方面,虽有新儒家理学的兴起,而在思想的辨证上,除了笼统地排斥佛、老,并驳二者为异端之外,士大夫们完全偏重辟佛,其敢于正式诤谏、认真辨证正统道家的文化思想者,并不多见。据此更足以窥见朝廷内定的国家政策,常牵涉到帝室的宗祖观念,虽自以正思正言相标榜如理学家们,亦只有噤若寒蝉,不敢赞其一辞。历来学者研究宋代文化学术,与理学家们的思想言论,都忽略这一关键所在,积非成是,习于因

袭而缺乏明辨的卓见,最为遗憾。 宋代自哲宗以后,帝室内廷,足为明主的英才衰落已甚,哲宗因无子嗣,死后其弟端王继位,即是有名的道君皇帝宋徽宗。徽宗的秉赋,具有艺术与文学的天才,风流倜傥,当于浪漫的情调。如果他生在宋太祖或高宗时代,有宫廷的培养,安分为王,必定可以成为负有一代权威的文学家或艺术家。不幸的是,他却登上皇帝的宝座,他既做了皇帝,便听从道士魏汉津言,铸九鼎,奉安于九成宫。又酷好玩弄花石,极力索取浙中的珍异以供鉴赏,派遣供奉官童贯,赴江浙一带,访求书画以及奇巧的手工艺等物,便引出司理道教之道士官徐知常的布置推荐,起用蔡京。如史所载:

北宋是怎么走向灭亡的

北宋是个比较奇怪的国家,国力很强盛,但在对外战争中却总是失败。首先北宋对辽大战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澶渊之盟》,其次对西夏打仗也没占着什么便宜,最后对金就不用说了,起初联合金打败辽国后反过来让金给灭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排除国力太弱的原因。北宋当时在整个世界范围是经济实力最强大的一个国家,用现在的话说GDP当时占全世界的80%。北宋的都城东京汴梁,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人口100多万,不管是手工业农业还是商业,在当时世界上都是领先的。就拿当时欧洲最繁华的都市伦敦来说,人口也就10多万,根本就没法和北宋比。北宋财政收入是世界上最高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那个年代国力强盛的经典代表。 有人说国力强盛不代表军队就厉害,军队太弱了才让别国给灭了。北宋当时军队有100多万大兵,每年大概政府拿出四五千万贯的钱来养军队,这军队在那个时候可不算弱。 是金国太强么?也不是,金国当时是什么状态?刚刚从半奴隶社会半封建社会走出来的混杂的状态,国内实力和国外势力也不是多强,除了军队的实力还可以以外,剩下的经济实力当时并不强,可是竟然最后能把当时世界上国力鼎盛的北宋给灭了? 主要的原因是北宋军队不专业,甚至都称不上是正规的军队,看过水浒的朋友都知道北宋末年军队在高俅手里掌控,高俅当时的职位是太尉,太尉在当时相当于现在的军委主席或者国防部长,能调动全国的军队。高俅是什么人?水浒里的描述也没埋汰他,他确实是踢球很好才被宋徽宗选上的,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球星。就这样一个踢球的掌管了军队大权,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高俅征兵的条件是每个人必须要有手艺,不管是什么手艺有手艺就能招进军队了。他要有手艺的干什么?让人帮他干活挣钱。比如会吹笛子的派他去婚丧嫁娶的干活。你说这军队弄成这样,哪有时间搞军事,甚至有的人上了战场连马都不会骑。这个严重到什么程度,有人说一个国家的军队不会一个人掌控啊,怎么也得有指挥的人啊。北宋当时是谁在指挥呢?据说当时西路军统帅指挥最强大的是童贯。还是个太监,这多有意思,只要是宋徽宗看对眼的,他就给官做。这个太监野心也不小,当时他代表北宋出使大辽国,他到大连传了一圈发现大辽国官吏非常腐败,民不聊生,他就琢磨了,现在天下鼎足三分京辽北宋,回来他就给皇上说,咱们应该跟金国联合,大金国兵强马壮,咱们联合起来把辽给灭了,灭了以后,一分多好啊。皇后竟然就同意了他的主张。 北宋被灭的其次原因就是战略上的错误,博弈论里有个重要的术语叫纳什均衡,应该是两个弱者联合起来对付强的才能保你的安全,要是和更强的联手对付弱的把他灭掉了下一个牺牲的就是你,那个时候辽和北宋是弱国。跟金联合牺牲的就是自己啊,其实这种战略不仅是中国古代有,放眼当今世界也是如此。美国是头号强国我们也知道美国重回亚洲的战略思维就是克制正在崛起的中国,大家可以看到中国和俄罗斯利益上虽然有摩擦,但大体上我们和俄罗斯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俄罗斯也能部分地抵制美国的全球战略,他也对美国的全球战略有抵触。两个相对美国来说比较弱的力量联合起来对强者来说就是侵害。从古到今这是一个规律。就这样,公元1125年北宋联合金灭了辽,1127年北宋被金灭了。 北宋被灭的最大原因就是皇帝不任用专业武将,为什么北宋不重用能征善战的人呢反而重用比如王安石,司马光,苏东坡等很多文人呢。这得往前追溯到大宋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是怎么上台的?赵匡胤本来是武将,发起陈桥兵变黄袍加了身做了皇帝,也就是造反了,最后得了大宋天下,所以他最害怕的就是武将造反,他上台了以后采用交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了下面将领的指挥权,把武将指挥权都给收回来了,交给了那些文官指挥,不擅长军队的人指挥他就不害怕有人造反了。再来说北宋末年的糊涂皇帝宋徽宗,有一次辽国入侵,北宋败了后人家要赔款,有手下给宋徽宗建议追加军费训练军队跟辽国打。结果宋徽宗竟然说训练军队得要1000万,但是辽国只要500万,咱把钱借给他们就行了,还训练军队干什么呢?你听这帐算的能把人气死。将来保不齐他还打你怎么办?有人说宋徽宗也是个大人才啊,确实,宋徽宗他是一个大艺术家,他的书法画画都非常的巧妙,当时非常闻名。

公元1279年,随着宋朝的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元代

元代文学 概说 公元1279年,随着宋朝的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元代。 元原是北方的一个蒙古族政权,后来不断壮大,统一了北方,并进而统一了南方,结束了晚唐以来长期几个民族政权同时并立的分裂局面。元朝统一中国后,实行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各族人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原南宋统治区人)四等,实行民族歧视,蒙古族居于统治地位,汉人则处于社会的底层。又由于元代科举废立无常,特别是元初近半个世纪不设科举,断绝了文人进入上层的道路,使得长期以来处于社会上层的文人,也被打入底层,所以当时有“九儒十丐”之说。文人的这种厄运,却正是元代戏曲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因为,一方面,一些文人在仕途无望的情况下,为了谋生,不得不加入到戏曲创作的行列中去,这无疑提高了戏曲创作队伍的文化水平,使戏曲这种民间文学大放异彩;另一方面,文人为了发泄心中的痛苦,往往借助于戏曲这种形式。正如明人胡侍所说:“中州人每每沉抑下僚,志不获展……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怫郁感慨之怀,盖所谓不得其平而鸣焉者也。”(《真珠船》)元代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戏曲上。元代的戏曲形式主要有杂剧、散曲、南戏三种。这三种戏曲形式都涌现了一些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对于明清的戏曲产生了重要影响。除戏曲外,诗歌和散文也有一定的成就,但远不足与戏曲相提并论。 第一章杂剧 杂剧主要存在于元代,可以说,它是元代文学的主体,代表了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元代的杂剧从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宋金院本等发展而成。它在体制上有自己的特点:用北曲演唱,一般一本四折,有的还有楔子,用作交代人物、剧情或串联两折。每折限用同一宫调,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剧中男主角称为末,女主角称为旦,根据主唱者角色的不同,分为旦本、末本。一本戏只能由一人主唱,其他人一般只能说白。角色除旦、末外,还有副末、冲末、外末、贴旦、老旦、外旦、净、丑等配角。杂剧主要由歌曲与说白两部分构成。歌曲主要用来抒情、渲染,往往写得较典雅;说白主要用来对话或独白,往往用白话来写。元杂剧的发展以大德(1300年前后)为界大致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前期的创作中心在大都(今北京),后期的创作中心在杭州。前期的主要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这是元杂剧创作的黄金时期;后期的主要作家有郑光祖、宫天挺、秦简夫等,这一时期的杂剧创作已走向衰落。 第一节关汉卿 关汉卿是中国古典戏剧的奠基人,他生而倜傥,博学能事,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在当时的“玉京书会”及表演场所非常活跃。可惜留下来的生平资料却寥寥无几,由此也可见杂剧作家在当时社会上的地位。据有关资料,关汉卿一生至少写了60余种杂剧,但留存至今的只有十几种。尽管如此,仅凭这些作品,关汉卿也足以彪炳千秋,流芳百世了。 关汉卿的杂剧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公案剧。以《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为代表。《窦娥冤》取材于“东海孝妇”的故事,其主旨是通过窦娥的受冤,揭露社会的不公正。作品是通过两个方面来突出这一主题的:一方面强调窦娥的弱小、善良、无过失,另一方面突出各种社会因素对她造成的种种不幸,这两种相反的情况构成了作品的悲剧特征,也构成了窦娥的冤屈。《窦娥冤》实际上也表现了人类社会一个普遍的现象——善与恶的斗争。例如:【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

【别样的皇帝】平穷皇帝之宋徽宗

平穷皇帝之宋徽宗 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皇帝——宋徽宗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1135年),神宗11子,哲宗弟。哲宗病死,太后立他为帝。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 赵佶于在位期间,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位期间,重用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邦彦等奸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荒淫无度。建立专供皇室享用的物品造作局。又四处搜刮奇花异石,用船运至开封,称为「花石纲」,以营造延福宫和艮岳。竟将父亲留下的当时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财产给花光了。他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大建宫观,并设道官二十六阶,发给道士俸禄。在位期间,爆发方腊领导的民变。宣和二年(1120年),遣使与金朝订立盟约,夹攻辽国。宣和七年,金军南下攻宋。他传位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靖康元年(1126年)八月,金太宗再次命东、西两路军大举南下,宋兵部尚书孙傅把希望放在道士郭京身上,妄以“六甲法”破敌,但神兵大败,金兵分四路乘机攻入城内,金军攻占了汴京。宋钦宗遣使臣何?到金营请和,宗翰、宗望二帅不允。靖康二年(天会五年,1127年)二月,金太宗下诏废徽、钦二帝,贬为庶人,北宋灭亡(960年—1127年),二帝被俘北上。后被押往北边囚禁。天会八年(1130年)七月,又将二帝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城北旧古城)软禁。到达五国城时,随行男女仅140余人。流放期间徽宗仍雅好写诗,读唐代李泌传,感触颇深。五年后,天会十三年(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病死于五国城。照当地习俗火葬。 皇统元年(1141年) 二月,金熙宗为改善与南宋的关系,将死去的徽宗追封为天水郡王,将钦宗封为天水郡公。第一提高了级别,原来封徽宗为二品昏德公,追封为.升为一品,原封钦宗为三品重昏侯,现封为. 升为二品。第二是去掉了原封号中的污侮含义。第三是以赵姓天水族望之郡作为封号,以示尊重。绍兴十二年(1142年)三月,宋金《绍兴和议》彻底完成所有手续。夏四月丁卯(1142年5月1日),高宗生母韦贤妃同徽宗棺椁归宋。同年八月十余辆牛车到达临安,十月,南宋将徽宗暂葬于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名曰永固陵(后改名永佑陵)。 徽宗酷爱艺术,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每年以诗词做题目曾刺激出许多新的创意佳话。如题目为“山中藏古寺”,许多人画深山寺院飞檐,但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房屋,只画了一个和尚在山溪挑水;另题为“踏花归去马蹄香”,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花卉,只画了一人骑马,有蝴蝶飞绕马蹄间,凡此等等。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画意境的发展。

北宋灭亡原因述论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北宋灭亡原因述论 宋建文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聊城 252059) [摘 要]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疆域虽不及汉、唐,而经济、文化和科技却不逊于汉唐,甚至比汉、唐更为繁荣。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先进的王朝却被一个综合实力远不如己的金国所灭,其中缘由耐人寻味。其中,腐败而亡是其主要原因,同时还与北宋统治者、体制和党争等诸因素有密切关系。[关键词]北宋;灭亡;腐败 [中图分类号]K24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217(2009)02-0129-02 [收稿日期]2009-03-04 [作者简介]宋建文(1982-),男,山东潍坊人,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关于北宋灭亡的主要观点 (一)与王安石变法有关。该观点截然分为两派,第一派认为北宋由于废除王安石变法、因循守旧而亡,即/唱着老调子亡国0。如鲁迅在其杂文5老调子已经唱完6中曾写到:/宋朝的读书人讲道学,讲理学,尊孔子,千篇一律。虽然有几个革新的人们,如:王安石等等,行过新法,但不得大家的赞同,失败了。从此大家又唱老调子,一直到宋朝的灭亡。0[1]可见,鲁迅先生认为北宋的灭亡是由于废止王安石变法、因循守旧而亡,不少人持此观点。 第二派观点则与第一种正好相反,认为北宋灭亡的原因是由于推行王安石变法所致,将责任归罪与宋神宗、王安石,即所谓的/唱着新调子亡国0。如:南宋大臣赵鼎曾说:/至崇宁初,蔡京托名绍述,尽祖安石之政,以致大祸。0[2]该观点有欠妥之处,因为宋徽宗、蔡京时期的变法与宋神宗时期的王安石变法不可同日而语。 (二)腐败亡国。现在多数人持此观点,如:著名宋史学者张邦炜认为:/北宋绝非落后挨打,实因极度腐败而亡国0。[3] 显然,腐败是北宋灭亡的一大主要因素。腐败使北宋丧失了在综合国力上的优势,国家机器瘫痪,军队遇敌即溃。这时勃兴于白山黑水之间的金政权挟灭辽之威攻宋,结束了这个腐朽政权的统治。 学术界有关北宋灭亡的原因还有不少观点,在此不一一列举了。其实北宋的灭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将其归罪于某个人或单纯强调某一点。下面将简单谈一下笔者对该问题的看法。 二、对北宋灭亡的看法 (一)腐败因素,是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1100年宋徽宗即 位,揭开了北宋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徽宗是个轻佻、放荡之人,他吃喝玩乐有余,而治国之术不足。徽宗时期政治腐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重用奸臣,祸国殃民。宋徽宗是个贪图享乐之人,写诗作画、游山玩水是他的强项。上有所好、下必趋之,许多投机分子通过迎合其需要而得到高官厚禄,蔡京的得势便是最好的例子。蔡京是个投机的政客,熙宁时期拥护变法,元 时期又拥护司马 光,绍圣时期再倡新法,可谓见风使舵、反复无常。后来受到反变法派攻击而被贬,居杭州期间结交宦官童贯,后因擅长书法得到赵佶的赏识,升任执政。蔡京执政后,打着恢复神宗变法的幌子,打击异己,遍插党羽,聚敛财富、挥霍无度,致使政局黑暗不堪。崇宁元年(1102),蔡京清查向太后当政时上书言事之人,将与自己政见不同的541人列为邪等,分别被贬逐、降官或免官。与自己政见相同的41人列为上等,都升官重用。后又将元 、 元符年间恢复旧法的文彦博、司马光等120人列为元奸党,由宋徽宗御笔书写/奸党0名单,刻石于端礼门外。徽宗、蔡京君臣二人借绍述变法为名,打击异己,聚敛财富,并制造政治迫害,使忠贤正直之士之路堵塞,钻营奸猾之徒之径大开。徽宗时期除了蔡京之外,还有宦官童贯、梁师成、李彦,以及王黼、朱面力,时人称其六人为/六贼0。这六人组成了一个祸国殃民的统治集团将北宋推向了亡国之路,可他们却因受徽宗重用一直盘踞在统治集团上层。 2.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政治上徽宗重用奸臣,在生活上则贪图享乐、大兴土木。为了供应宫廷园林的需要,1105年,赵佶让朱面力在苏州设应奉局,专门从东南各地民间搜刮奇花异石,用船装运到京城,每十船为一纲,称为/花石纲0。朱面力由于得到蔡京、童贯支持,狐假虎威,为霸一方。两浙地区的地方长官多奔走其门下,因此,苏州的应奉局被称为/小朝廷0。他们借搜寻花 129

宋徽宗赵佶草书《草书千字文》(高清打印版)

宋徽宗赵佶草书《草书千字文》(高清打印版) 2013-02-10 00:00 宋徽宗赵佶草书《草书千字文》(高清打印版)中国宋徽宗赵佶的草书代表作。赵佶(1082~1135),北宋第8 代皇帝,在位25年。此卷为纸本,草书,纵31.5厘米,横1172厘米,为描金云龙,长3丈, 无一接缝。云龙纹生动规整,犹留唐人遗韵,对研究宋代造纸技术弥足珍贵。写在上面的狂草书千字文一气呵成,笔势凌空,变幻莫测,犹如长江奔腾,一泻千里,运笔迅疾流畅,结体奇宕潇洒。此卷作于宣和四年(1122),是赵佶40岁书 法大成时之作品,为稀世珍品。《石渠宝笈·初编》、《格古要论》诸书著录。 公元一一二二年,宋徽宗赵佶书写本卷草书千字文。这卷狂草千字文,其法出自怀素狂草一派,全长数丈,一气呵成,毫无倦笔,颇为壮观。明末清初学者孙承泽在《庚子销夏录》中指出:“徽宗千文,书法怀素。”当代书画鉴定专 家杨仁恺先生云:“此卷草书怪怪奇奇,大大小小。有的如腾猿过树,逸虬得水;有的或连或绝,如花乱飞;有的若枯松之卧高岭,类巨石之偃鸿沟;有的如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卷后落款的宣和壬寅年,正值赵佶年届四十。此作为其盛年书写的成熟之作。全卷纵三十五点一厘米,横一千一百七十二厘米,字迹九十九行,为描金云龙纸卷。此卷自宋宣和年

间历经金昌明内府,转入南宋权相贾似道,明晋府,项元汴,清梁清标等诸家遞藏,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赵佶的草书深受怀素影响,气势雄健。《草书千字文》是赵氏极少传世的狂草作品。笔势劲利流畅,变幻莫测,一气呵成,极奔放驰骋之致,更为稀世珍品。《闰中秋月诗帖》为“瘦金体”的典型作品之一。它笔势匀整峭拨,笔画顿挫有力,在气韵上显得格外流畅和飘逸灵动,具有浓厚的书卷特色。 奢华狂风宋徽宗草书千字文在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着旷世奇珍——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其笔势奔放流畅,跌宕起伏,富有一种似音乐旋律的美感。气势颇为壮观,毫不亚于唐代草书书圣张旭与怀素,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昏君的才华一国之君,为何有如此精湛的书法作品?宋徽宗赵佶是个昏庸无能的封建帝王,在位二十五年,骄奢淫逸,怠弃国政,最后落得国亡身辱,死于北域的下场。但是,这位失败的政治家对书画情有独钟,并在艺坛上取得了光辉成就。从文化史、艺术史的贡献来看,赵佶书写了其最光辉而独立的一页。赵佶的楷书兼容并蓄,自成一家,后世称“瘦金体”。一如疾风中之修竹,挺而神骏。上海博物馆现藏的楷书千字文就是这一书体的代表。“瘦金体”与李邕的“金错刀”交相辉映,堪称中国书法史上耀眼的双璧。而这幅狂草作品则展示了其书法的全面。神奇的长宣这卷笔翰飞舞的《千字文》,是写在全长达三丈以上的整幅描

宋徽宗自用教案

美术学科课程教学方案 《中国美术史》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并把握宋徽宗在绘画以及书法上的艺术特色及成就,进一步理解在文化大力发展的宋代宫廷美术在统治阶级干预下呈现的发 展态势。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宋徽宗创建的我国古代第一所属学校 性质的美术教育机构所具备的教育理念及教育体制。 教学重点:1.宋徽宗花鸟画特色 2.画学的建设、教育理念及制度 教学难点:宫廷画院美术教育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像演示法讨论法视频资料演示法 教学内容: 在重文抑武的宋代,绘画种类大体可分为宫廷绘画、文人绘画、工匠绘画,其中宫廷绘画在宋代发展成就尤为突出。宫廷绘画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画院这一皇家绘画机构中,而画院的兴衰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统治阶级的口味。在宋代由于统治阶级的重视甚至于亲历而为,画院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在宋徽宗时期,达到了鼎盛,甚至出现了我国古代唯一一所学校性质的美术教育机构—画学。这节课我们就先了解下这位出现在宋代,在中国2000多年封建历史,364位皇帝中最赋艺术气质、最才华横溢的皇帝宋徽宗。 一、宋徽宗个人简历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1135年),神宗11子,哲宗弟。哲宗病死,太后立他为帝。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北宋第八代皇帝。1100~1125年在位。在位期间,政治上昏庸无道,重用蔡京、王黼、童贯、高俅、朱□、梁师成、杨□、李彦等奸臣,横征暴敛,骄奢淫逸,是北宋最荒淫腐朽的皇帝。置造作局,专门制造供皇室享用的奢侈品。又设苏杭应奉局,搜括民间奇花异石,用大量船只一批批运至开封,称为花石纲。其中有些石头十分巨大,在河运过桥的时候,为了能使石头整块通过而不受损伤,甚至于把桥拆掉。徽宗的腐朽统治,激起了方腊、宋江等农民起义。四大名著《水浒传》讲述的就是这个事件。由于宋朝政治的腐败与军事的无能。最终导致了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变,宋徽宗在靖康二年(1127)与钦宗同为金朝所虏,押解北上。后死于金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

北宋灭亡后宋徽宗的21位成年女儿下落

北宋灭亡后宋徽宗的21位成年女儿下落 据统计,“靖康之难”时宋徽宗有成年女儿二十一名,除保福帝姬、仁福帝姬和贤福帝姬三人死于刘家寺,富金帝姬被真珠大王强纳为妾,惠福帝姬被宝山大王强聘为妾外,剩下的十六人中,发配浣衣 院的九人,遣送到各大营寨的六人,云中御寨的一人。 宋徽宗的皇后皇妃五人,其中韦氏发送浣衣院。其余嫔位的三十 一名,其他封号的一百零八人,另有国夫人、郡夫人、夫人封号者 六十七人,皇孙女二十九名,均被像牲畜一样地分配。 宋钦宗一后一妃,朱皇后投水自尽,朱慎妃随至五国城。其他有 封号的姬妾十名,奴婢二十七名,皇子妃三十四名,以及赵氏宗室,徽宗之兄、弟的二十二个女儿,也被牲畜一样地分配。 这些宗室女子,除了沿途被糟蹋或饥寒病痛而死之外,其归宿大 略有四:一是被金人的王子贵胄纳为姬妾,相对来说,这是最佳出处,倘能生得一男半女,或能提高身价,再次过起养尊处优的生活;二是被安置浣衣院,供金人的王公贵族及高级军职人员淫乐;三是 分配给各军寨将领或下级军官;四是出卖给民间妓院。

由于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逃脱了靖康之难,并且被拥戴为南宋皇帝,与金国对立,因此,金人对他恨入骨髓,对他的直系亲属惩罚 也最为严厉。赵构的母亲韦贵妃,被俘时已经四十八岁(一说三十 八岁),竟成了金国猛士重点发泄的对象。为了狠狠折磨她,金人 特地把她发送浣衣院,据传,曾创一天接客一百零五人之最高纪录。 赵构元配妻子邢秉懿,被俘时已经怀孕,金人强迫其骑马,结果“以堕马损胎”。被押解到汤阴县时,金军万夫长盖天大王完颜塞里(宗贤)逼淫之,邢秉懿自杀未遂。后被送至浣衣院,也是金人泄 愤的重点对象,十二年后死时才三十四岁。 赵构妾田春罗、姜醉媚,也在浣衣院被折磨致死。他的五个女儿 也被编入浣衣院,下落不明。 《呻吟语》引《燕人麈》之语,说那些被分赏给金兵将帅的妇女,如“不顾名节,犹有生理,分给谋克(管二十五人的低级军官)以下,十人九娼,名节既丧,身命亦亡”。由于一些低级将领自身的原因, 如有的要结婚,有的结婚不久,有的没有自己的营盘住处等,都不 能长期占有分赏的北宋女子,就将她们低价卖掉。“甫出乐户,即登 鬼录”,结果将更为悲惨!

六国的灭亡,北宋的教训

六国的灭亡,北宋的教训 摘要】本文解读了《六国论》的思想内容,分析了六国灭亡的原因,让读者明 了作者苏洵写《六国论》的目的是借古讽今,为北宋敲响警钟。 【关键词】六国灭亡原因北宋教训 《六国论》的作者是苏洵。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虽然和其他七位古文 家相提并论,但他从来不以文学家自居。他不喜欢舞文弄墨、寻章摘句,认为那 纯粹是在词章上耗费精力。他不愿意人家把他与辞赋家司马相如摆在一个台面上,而每每自比是汉代的政治家贾谊。他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时事动态;喜欢研究形势,擅长撰写政论性文章。公元1058年,在名重一时的欧阳修的推荐下,苏洵 把自己写的20多篇论著献给宋仁宗,论述他对北宋当时内政和外交问题的见解、主张。《六国论》就是其中一篇。 《六国论》的写作背景:北宋第一个黄帝赵匡胤是通过军事政变取得政权的,所以他怕别人也通过军事政变这种方式夺取政权,于是,采取了一系列限制军权 的措施,以防止武将军权过重,地方武装过强。而限制军权的结果是:军队的战 斗作用大大减弱了,抵御外侮的国防力量减弱了。当东北面的辽和西北面的西夏 形成掎角之势入侵北宋时,北宋采取步步妥协退让,往往屈辱求和的政策,以求 得苟安。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就是有力的明证:每年给辽进贡白银10万两, 丝绢20万匹。北宋这么委曲求全,一方面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人民怨声载道,还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助长了辽和西夏的嚣张气焰,也刺激了辽和西夏 的胃口,增强了辽和西夏的力量。这样内忧外患,形势令人堪忧。苏洵看在眼里 急在心里,于是写了《六国论》,借古讽今,希望北宋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那么,六国是怎么灭亡的呢?苏洵在《六国论》里分析得明明白白。 战国时代是战乱的时代,是群雄争霸的时代。战国七雄包括:秦、齐、楚、燕、韩、赵、魏,“六国”是指除秦之外的其它六个国家。秦国就像现在称王称霸 的美国,看谁不顺眼,看谁不听话,就找个借口攻打谁。六国被秦国各个击破, 逐一吞并。《六国论》的中心内容是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为北宋提供一面历史 的镜子。 文章开宗明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直截了当揭示 六国破灭的原因是“赂秦”。“赂秦”就是贿赂秦国,用割让土地的办法贿赂秦国, 求得一时安宁。苏洵分析“贿赂”的结果是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增强了秦国的实力,增大了秦国的胃口,助长了秦国扩张侵略的野心,促使自己走向灭亡。那么,六 国之中也有坚守国土,不贿赂秦国的,怎么能一概而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呢?苏洵补充道:“不赂者以赂者丧,盖世强援,不能独完”,归根结底还是“弊在赂秦”。 据苏洵分析,秦国受贿所得土地是打仗所得土地的百倍,而诸侯行贿所失土 地是打仗丢失土地的百倍,所以六国破灭的原因,不在“战”而在“赂”。是从另一 个角度补充和论证了“弊在赂秦”的观点。 接着,作者分别从“赂秦”的国家和“不赂秦”的国家两个角度具体论述六国破 灭的原因。 一、赂秦者灭亡原因 苏洵分析研究:前辈艰难创业,子孙轻易败业,“举以与人,如弃草芥,今日 割五城,明日割十成,然后得一夕安寝”,割地的目的是苟且偷安,但只能“安”得 一时,不能“安”得一世,割地求安只能无限膨胀具有虎狼之心的秦国的胃口,“奉

宋徽宗瘦金体千字文字帖

瘦金体《千字文》字帖 宋徽宗宋徽宗((10821082~~11351135))名赵佶(北宋后第二没落皇帝北宋后第二没落皇帝) ),汉族,号宣和主人、教主道君皇帝、道君太上皇帝汉族,号宣和主人、教主道君皇帝、道君太上皇帝, ,谥号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画家,书法家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画家,书法家。 。宋神宗十一子神宗十一子,,哲宗弟哲宗弟。。生母宋神宗钦慈皇后陈氏生母宋神宗钦慈皇后陈氏。。哲宗病死哲宗病死, ,太后立他为帝,宋朝第八位皇帝(太后立他为帝,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11001100~~1125年在位年在位) ),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葬于永佑陵( (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里处))。擅长楷、草书及山水、人物。擅长楷、草书及山水、人物、 、花鸟、墨竹。擅长婉约词,创花鸟、墨竹。擅长婉约词,创““瘦金体瘦金体” ”。宋徽宗赵佶不仅擅长绘画,而且在书法上也有较高的造诣。 赵佶早年学薛稷赵佶早年学薛稷,,黄庭坚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参以褚遂良诸家, ,出以挺瘦秀润,融会贯通,变化二薛(薛稷,薛曜秀润,融会贯通,变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风 格,瘦金体瘦挺爽利瘦金体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侧锋如兰竹,,运笔飘忽快捷运笔飘忽快捷, ,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 ,露锋等运转提顿的痕迹提顿的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此书体以形象论此书体以形象论, ,本应为本应为““瘦筋体瘦筋体””,以,以“ “金”易“筋”,是对御书的尊重。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很多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很多,,比较有名的有比较有名的有《 《楷书千字文书千字文》》,《秾芳诗》等芳诗》等,,《楷书千字文》是赵佶二十三岁写给童贯的,此时的瘦金书体已初具规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