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是怎么走向灭亡的

合集下载

北宋灭亡的原因

北宋灭亡的原因

北宋灭亡的原因北宋灭亡的原因北宋之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很多人指责赵宋重文轻武,导致力量衰弱,最后亡国。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北宋灭亡的原因,希望有所帮助!问题一:北宋灭亡真正原因是什么?其实,北宋之所以灭亡,与其说亡于金国,不如说亡于内耗。

在靖康之变发生前,金国其实发生过一次南侵。

那一次,宋徽宗听闻军报,仓皇让位于宋钦宗。

宋钦宗再三辞让,无奈之下才接过皇位。

接过皇位之后,他大力提拔主战派官员,联合整个汴京百姓共同抵抗,终于将金兵成功击退。

若金兵只是进行一次进攻就此再不南下,那么,宋钦宗就是北宋中兴之君。

偏偏金国被撤之后,提出了一些所谓和谈计划,要求宋军出钱出地,以赔偿金国的种种损失。

宋钦宗以及那些大臣们,为了尽快送走金军,竟然答应了金国无力请求。

在战争上没有得到的利益,竟然在战后谈判上得到。

这让金国上下蠢蠢欲动。

获得一次抵御金军的胜利,也让宋钦宗以及麾下大臣信心膨胀。

在金兵撤退后的几个月间,朝廷里面党争激烈。

宋钦宗开始大力清洗宋徽宗一党。

包括蔡京在内的宋徽宗嫡系被罢黜,就连宋徽宗本人也被宋钦宗一度禁止入京。

太上皇与现任皇帝的矛盾达到巅峰。

甚至有人提议宋徽宗,杀回京城废掉宋钦宗,同样有人提议宋钦宗,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行弑君杀父之举。

总之,朝廷内外斗争激烈。

后来,宋钦宗还是让宋徽宗还朝。

还朝之时,宋徽宗非常低调,与宋钦宗抱头痛哭,父子二人一度恩仇尽泯。

可是,一旦地位稳固,昔日那些宋徽宗身边的老臣们又聚拢起来。

包括宋钦宗,对于主战派官员也并不完全信任。

话说回来,许多主战派官员也只是打着主战的名义打击政敌,包揽大权,真心为国的官员极少。

即便是有那么一两个,可是,与宋钦宗又没啥交情,人家皇帝凭什么信任你,越级提拔你?金国第二次南下,北宋朝廷开始还信心满满。

结果,前线一触即溃,刚刚上台的权贵们在处理国事时还不如之前的蔡京那些老油条们。

带到金兵包围汴京城时,整个都城乱成一团。

那时候就算是宋太祖、唐太宗穿越过去,也是白搭!问题二:与与岳飞齐名的南宋名将刘锜,有何事迹?刘锜有勇有谋,是南宋了不起的'一位名将,顺昌大捷更是杀的金兵闻风丧胆。

北宋灭亡的原因

北宋灭亡的原因

北宋灭亡的原因对导致宋朝319年的兴衰到最后灭亡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归纳起来原因有:一、统治者的无能。

宋徽宗就是一个不学无术,丝毫没有治国之本的野心,只知道贪图享乐。

王安石的变法虽然说没有在根本上解决在制度上的问题,但是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宋朝皇帝毫无进取心,也没有高明的国家治理策略和国家发展战略,只求自保,能坐稳朝庭。

国家逐渐失去凝聚力,民心、士气逐渐低落。

在国防上,朝廷自始至终没有明确的军事战略作指导。

连年战争失利,耗费大量钱财,岁岁进贡,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不断爆发,也大大损耗国家实力。

二、贪官污吏当道。

宋朝时期,奸臣、贪官层出不穷,他们有的阴险奸诈、谄上媚下、挑拨离间,有的专权擅国、陷害忠良、投降乞和,有的荒淫奢侈、误国害民。

终此整个宋朝,贪官、奸臣不断,奢靡之风盛行。

宋仁宗时期宋朝经济、文化发展达到最高水品,此后连年下滑,在奸臣贪官把权自重下,宋朝逐渐走向衰落。

三、过重的徭役赋税。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税收名目最多的朝代之一。

正税之外,朝宋地方政府往往以各种方式和名目“增税”,想尽办法从老百姓身上榨取,各地增税的形式不一,各地方政府的法外加税更是多不胜举!几乎无事不税、无物不税。

在宋朝,由于中央榨取地方太过,促成地方再去压榨民间,各地方设置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花样之繁、负担之重,在中国历史上位列前茅。

同时,不严谨的财政管理制度,也让许多地方官员趁机贪污腐化,鱼肉百姓。

四、军队建设缺陷。

由于“重文轻武”的指导思想,武将、士兵虽然待遇很好,但没有明确的军功奖励,士兵、武将几乎没有升迁的希望,军队地位下降。

由于没有良好的管理措施,没有严格、系统的作战训练,没有协同作战的意识,军队反应迟钝,效率低下。

士兵素质差,单兵作战能力低下。

多数士兵参军是为了谋生,灾民、流民、甚至市井流氓无赖充斥其间,还有很多冒名吃空饷的。

在一个缺少严格军事训练、军队纪律的环境下,禁军的士气不高,实际战斗力很低。

高一下宋朝灭亡1000字

高一下宋朝灭亡1000字

高一下宋朝灭亡1000字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存在了近三百年,相对较长的历史时期里,宋朝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变迁,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宋朝的灭亡。

下面是关于宋朝灭亡的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期朝代,于公元960年由赵匡胤建立,历经南宋、北宋两个时期。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的时期,但最终在面临外敌侵袭和内部政治腐败的情况下,灭亡于1279年。

宋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下面简要分析几个主要原因。

首先,宋朝的政治腐败给了外敌侵略的机会。

宋朝后期,官员贪污腐败,政府腐败严重,形成了官僚主义体制。

官员们只注重个人利益,不顾国家大义,导致政府无力有效应对外敌的侵略。

同时,宋朝内部政治斗争激烈,皇位争夺加剧了内乱,使得国家的团结和稳定遭到破坏。

其次,外敌的入侵也是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当宋朝东南方向渐渐安定之际,北方的辽、金等少数民族崛起,对宋朝发动了多次侵略。

在金国的入侵下,宋朝南迁至临安,进一步削弱了其对北方的控制,使得国力不断下降。

另外,科技和军事的滞后也是导致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宋朝时期,尽管科技和文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军事方面,由于政府对军队的投入不足以及军事技术的滞后,使得宋朝在抵御外敌入侵时处于弱势地位。

特别是在对金国的战争中,宋军多次失利,无法有效抵御金军的进攻。

最后,国家治理的失误也加速了宋朝的灭亡进程。

宋朝实行了以文人为核心的官僚主义政治体制,这种体制导致了朝廷不能有效地进行改革和应对挑战。

政府的政策不合理,税收过重,加上不断增加的徭役和赋税,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和剥削,加大了人民的负担,导致民变频发,社会动荡不安。

总的来说,宋朝灭亡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政治腐败、外敌侵略、科技军事滞后以及国家治理的失误都是导致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但无论怎样,宋朝在其存在的三百年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遗产,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宋王朝灭亡原因

宋王朝灭亡原因

宋王朝灭亡原因宋王朝灭亡原因宋王朝灭亡原因是什么?宋王朝灭亡原因:1、以文制武的方针,造成了军队内相互牵制,动辄掣肘,弊病丛生;2、后晋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使汉族江山的天然屏障失去,无法抵御外族骑兵;3、联金抗辽、联蒙抗金决策失误,只看到了辽(金)的强大,没看到金(蒙)的危胁;4、统治阶层对军事的无知、无能、不作为,导致了开封防御战的失利;5、皇帝昏庸,朝政``,政治内斗严重,以及军费开支较大,百姓负担过重。

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分北宋和南宋。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步入了盛世,北宋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在军事上积弱,1127年徽、钦二帝受金人掳去,迫使宋室南迁。

1127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

靖康之变后宋高宗赵构在应天府南京(今商丘)仓促登基,继承皇位,后南迁定都在临安府(杭州),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

后期抗蒙战争连年,到1276年,元朝军队攻占临安,1279年,8岁的小皇帝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厓山海战后,宋朝彻底灭亡。

有学者认为宋朝灭亡是“崖山之后无中国”。

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与科学创新最繁荣的时代,宋朝时中国GDP占世界比重60%,为各朝代第一,期间出现了宋明理学,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廉洁。

人口至大观四年(1110年)的1亿1275万。

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人不在少数。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宋朝文人的情调优雅宋词起源于酒桌中国古代幸福指数最高的当数宋代了。

宋代人的生活情调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譬如文人之间的行酒令。

而后再由行酒令发展到“小词”、“散曲”等。

这是一种文人交往、酬客的小雅文化。

从这些“小词”、“散曲”中,我们可以窥见他们的日常生活。

在这些文人的行酒令中,我们可以了解这种文化的小雅之处,即由“斗酒”到“斗才”。

靖康之变 北宋灭亡事件

靖康之变 北宋灭亡事件

靖康之变北宋灭亡事件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是靖康之变。

靖康之变是指靖康二年(金天会五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

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

北宋宣和七年(金天会三年,1125年),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打宋朝。

东路由完颜宗望领军攻燕京。

西路由完颜宗翰领军直扑太原。

东路金兵破燕京,渡过黄河,南下汴京(今河南开封)。

宋徽宗见势危,乃禅位于太子赵桓,是为宋钦宗。

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1126年)正月,完颜宗翰率金兵东路军进至汴京城下,逼宋议和后撤军,金人要求五百万两黄金及五千万两银币,并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镇。

同年八月,金军又两路攻宋;闰十一月,金两路军会师攻克汴京。

宋钦宗亲自至金人军营议和,被金人拘禁。

除徽钦二帝之外,还有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的灭亡。

靖康元年(天会四年,1126年)闰十一月丙辰日(1127年1月9日),因为郭京作祟,完颜宗望、完颜宗翰与诸将破城,俘宋徽宗、钦宗二帝。

靖康二年(天会五年,1127年)二月丙寅日(3月20日),北宋灭亡(960年—1127年),金太宗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贬为庶人,强行脱去二帝龙袍,随行的李若水抱着钦宗身体,斥责金人为狗辈。

完颜宗翰初时想招降李若水,过了几天看看无效,就随便让手下处理他。

李若水骂不绝口,被宗翰的手下割裂咽喉而死。

三月丁酉日(4月20日),金军大肆搜掠后,立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

随后分两路撤退;一路由宗望监押,包括徽宗、郑皇后及亲王、皇孙、驸马、公主、妃嫔等一行人沿滑州北去,另一路由宗翰监押,包括钦宗、朱皇后、太子、宗室及孙傅、张叔夜、秦桧等人沿郑州北行,其中还有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百姓男女不下10万人等北返。

史称“靖康之变”。

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

北宋灭亡的主客观因素分析-中国古代史论文-历史论文

北宋灭亡的主客观因素分析-中国古代史论文-历史论文

北宋灭亡的主客观因素分析-中国古代史论文-历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关系也是每一个王朝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通常民族关系处理得当,、经济和文化也会处于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处理不当则往往会处于的境地,甚至陷入危亡之中。

宋代是一个特殊的朝代,从现有研究看,过去所说的积贫积弱观点已受到学术界的质疑和反思。

李裕民先生认为宋代无论经济还是科技、文化等方面与唐代相比,均有过之而不及,谈不上积贫; 而就积弱来说,宋朝与辽、金、西夏以及后来的蒙古在军事上也是旗鼓相当,才不致很快被灭亡。

①可是从对外政策来看,宋庭绝大多数情况下奉行的是保守的以进为退的防守策略。

在与辽、西夏和金乃至后来的蒙古人的战争中,胜少败多,这样的结果要说民族自信心不受影响很难令人信服,一个不自信的民族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就多少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也为其最终的失败买下了伏笔。

北宋政府面对的最大危险主要是来自于辽、西夏和金。

辽和西夏互相借重对方势力来胁迫北宋答应他们提出的议和条件。

宋也往往通过重赏和贿赂等政策来瓦解夏辽同盟,乃至于后来兴起的金人往往借机趁火打,而面对金人的步步紧逼,宋庭又在决策上出现重大失误。

末期的北宋犹如沉疴在身的病人,积重难返。

北宋就在这样一种被动防御、的尴尬处境中被金人结束了160 多年的统治。

具体而论,北宋灭亡既有客观方面难以克服的困难有关,也有主观方面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原因造成。

一、客观原因(一)都城偏居开封,对西部、北部鞭长莫及宋朝都城远在开封,整个西北乃至北部的广大疆域均被西夏和辽及后来兴起的金占领,导致中原地区时常危机四伏。

1004 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后割幽云十六州给辽,宋北鄙失去屏障,辽人遂能长驱直入,如骨鲠在喉,长期受辽掣肘。

所以钱穆认为:建都开封,尤使宋室处一极不利的形势下。

藩篱尽撤,本根无庇。

[1]531不仅对东北显豁呈露,易受威胁。

北宋的建立和灭亡

北宋的建立和灭亡

北宋的建立和灭亡宋朝,是中国古代一个不算一统却又十分具有魅力的朝代。

黄袍加身的太祖,斧烛影声的隐秘,精忠报国的岳飞,崖山海战的悲壮都是出自这个朝代。

而这个朝代和汉朝一样,一分为二,史称北宋和南宋。

下面我们就简单看看北宋时如何建立和灭亡的。

一、北宋的建立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北宋建立之前其实中国还处在五代十国的后期,南北政权都有不少。

后来柴荣逐渐剪除各地政权,开始了一统中原的大业。

不过也是可惜,柴荣没奋发图强多久就病死了。

留下的孤儿寡母只能在赵匡胤一些大臣的协助下才能维护统治。

但是赵匡胤早有不臣之心,发动一场陈桥兵变就轻松篡了权。

赵匡胤篡了后周的权之后就建立了宋朝,之后也是按照先南后北的政策渐次开始统一全国。

攻灭南方的政权进展很顺利,很快就统一了南方广大区域。

不就之后就开始进攻北汉,979年,北汉国主刘继元投降,北宋算是基本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

之后宋军又继续进攻幽州,可惜被辽将耶律休哥带兵击败,这就是有名的高梁河战役。

又过数年,宋太宗继续帅军北伐,一开始是势如破竹,取得很多胜利。

可惜后来因为协调不利,再次败北。

经过两次北伐的失败,北宋基本放弃了收复幽云失地的计划,对辽朝采取消极防御的方针。

到了1004年的时候,辽朝萧太后帅兵南下,宋廷惶恐,人人自危。

辛亏宰相寇准力排众议,迫使宋真宗亲自督战,宋军士气大振。

而各地的勤王军队也陆续感到,最终双方议和,签订了檀渊之盟。

此后,北宋和辽朝保持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和平。

二、不安的四周北宋建立之后其实周边还是有不少少数民族的政权,比如说云南那边的大理国,东北的辽国,西北的西夏国,还有后来的金国和蒙古。

宋朝和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是时长发生冲突,前文说了和辽朝的战争,再来说说和西夏、金朝的和战情况下。

1、北宋和西夏1038年李元昊称帝,西夏国建立。

西夏国建立后要求北宋的承认,北宋朝廷认为不妥,就拒绝了。

结果可想而知,双方的矛盾迅速加深,西夏国不断发动对北宋的战争。

要说宋朝也是,跟个小小的西夏国打也是赢得少,输得多。

北宋是怎么灭亡的?南宋又是怎样建立的?

北宋是怎么灭亡的?南宋又是怎样建立的?
2、南宋(1127-1279年)是北宋靖康之耻后宋室在江南建立的政权,与北宋合称宋朝,共传五世九帝,享国一百五十三年。
1127年靖康之耻时,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幸免于难,在南京应天府继承大宋皇位,为了延续宋朝皇统和法统,定国号仍为宋,史称南宋,后定都临安。
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征服金国后开始大举入侵南宋,南宋军民拼死抵抗,直到1276年南宋都城临安被攻占,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战败,宋末帝赵昺随陆秀夫背着跳海而死,南宋灭亡。
北宋是怎么灭亡的?南宋又是怎样建立的?
一、灭亡:
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二、建立:
1127年,金国从汴京撤军,立张邦昌为大楚皇帝,史称伪楚。由于张邦昌原为宋臣,后降金,开封军民对其憎恨有加,一大部分旧宋朝臣也要求他退位。万般无奈之下,张邦昌以孟太后之名,下诏书立赵构为帝。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一日,赵构从河北南下到陪都南京应天府,正式即位,改元建炎,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作赵宋,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赵匡胤改国号为宋,定都汴梁(河南开封)。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将兵权与财政权集中于中央,避免了中晚唐藩镇割据的乱象。但也导致宋朝与辽国及西夏的战争中失利。靖康元年(1126年)发生靖康之难,金国兵临汴梁,次年灭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宋是个比较奇怪的国家,国力很强盛,但在对外战争中却总是失败。

首先北宋对辽大战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澶渊之盟》,其次对西夏打仗也没占着什么便宜,最后对金就不用说了,起初联合金打败辽国后反过来让金给灭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排除国力太弱的原因。

北宋当时在整个世界范围是经济实力最强大的一个国家,用现在的话说GDP当时占全世界的80%。

北宋的都城东京汴梁,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人口100多万,不管是手工业农业还是商业,在当时世界上都是领先的。

就拿当时欧洲最繁华的都市伦敦来说,人口也就10多万,根本就没法和北宋比。

北宋财政收入是世界上最高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那个年代国力强盛的经典代表。

有人说国力强盛不代表军队就厉害,军队太弱了才让别国给灭了。

北宋当时军队有100多万大兵,每年大概政府拿出四五千万贯的钱来养军队,这军队在那个时候可不算弱。

是金国太强么?也不是,金国当时是什么状态?刚刚从半奴隶社会半封建社会走出来的混杂的状态,国内实力和国外势力也不是多强,除了军队的实力还可以以外,剩下的经济实力当时并不强,可是竟然最后能把当时世界上国力鼎盛的北宋给灭了?
主要的原因是北宋军队不专业,甚至都称不上是正规的军队,看过水浒的朋友都知道北宋末年军队在高俅手里掌控,高俅当时的职位是太尉,太尉在当时相当于现在的军委主席或者国防部长,能调动全国的军队。

高俅是什么人?水浒里的描述也没埋汰他,他确实是踢球很好才被宋徽宗选上的,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球星。

就这样一个踢球的掌管了军队大权,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高俅征兵的条件是每个人必须要有手艺,不管是什么手艺有手艺就能招进军队了。

他要有手艺的干什么?让人帮他干活挣钱。

比如会吹笛子的派他去婚丧嫁娶的干活。

你说这军队弄成这样,哪有时间搞军事,甚至有的人上了战场连马都不会骑。

这个严重到什么程度,有人说一个国家的军队不会一个人掌控啊,怎么也得有指挥的人啊。

北宋当时是谁在指挥呢?据说当时西路军统帅指挥最强大的是童贯。

还是个太监,这多有意思,只要是宋徽宗看对眼的,他就给官做。

这个太监野心也不小,当时他代表北宋出使大辽国,他到大连传了一圈发现大辽国官吏非常腐败,民不聊生,他就琢磨了,现在天下鼎足三分京辽北宋,回来他就给皇上说,咱们应该跟金国联合,大金国兵强马壮,咱们联合起来把辽给灭了,灭了以后,一分多好啊。

皇后竟然就同意了他的主张。

北宋被灭的其次原因就是战略上的错误,博弈论里有个重要的术语叫纳什均衡,应该是两个弱者联合起来对付强的才能保你的安全,要是和更强的联手对付弱的把他灭掉了下一个牺牲的就是你,那个时候辽和北宋是弱国。

跟金联合牺牲的就是自己啊,其实这种战略不仅是中国古代有,放眼当今世界也是如此。

美国是头号强国我们也知道美国重回亚洲的战略思维就是克制正在崛起的中国,大家可以看到中国和俄罗斯利益上虽然有摩擦,但大体上我们和俄罗斯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俄罗斯也能部分地抵制美国的全球战略,他也对美国的全球战略有抵触。

两个相对美国来说比较弱的力量联合起来对强者来说就是侵害。

从古到今这是一个规律。

就这样,公元1125年北宋联合金灭了辽,1127年北宋被金灭了。

北宋被灭的最大原因就是皇帝不任用专业武将,为什么北宋不重用能征善战的人呢反而重用比如王安石,司马光,苏东坡等很多文人呢。

这得往前追溯到大宋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是怎么上台的?赵匡胤本来是武将,发起陈桥兵变黄袍加了身做了皇帝,也就是造反了,最后得了大宋天下,所以他最害怕的就是武将造反,他上台了以后采用交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了下面将领的指挥权,把武将指挥权都给收回来了,交给了那些文官指挥,不擅长军队的人指挥他就不害怕有人造反了。

再来说北宋末年的糊涂皇帝宋徽宗,有一次辽国入侵,北宋败了后人家要赔款,有手下给宋徽宗建议追加军费训练军队跟辽国打。

结果宋徽宗竟然说训练军队得要1000万,但是辽国只要500万,咱把钱借给他们就行了,还训练军队干什么呢?你听这帐算的能把人气死。

将来保不齐他还打你怎么办?有人说宋徽宗也是个大人才啊,确实,宋徽宗他是一个大艺术家,他的书法画画都非常的巧妙,当时非常闻名。

但他不是个政治家,皇帝当的一塌糊涂,他最大的危害就是人才任免,宋徽宗艺术家气派,喜欢什么就是什么爱怎么改就怎么改?喜欢的人必须得人中翘楚看高俅会踢球,就把他任用了,艺术家的气质和作风它坏了规矩。

皇上不理朝政,用人把你自己的喜好当成第一位,能真正上阵指挥的却不受重用,有能耐的被淘汰出体制,无能之辈就占据区之类的高位,这叫逆向淘汰。

凡是一种体制下出现逆向淘汰的那就完了,有句话说的好,人才管用不好用奴才好用不管用,这个是真理,所以无论多么先进的行政体系,一直有这种逆向淘汰体制存在,国力再强也没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