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课时名师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公开课 精品教案

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时间课题21.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2)课型新授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能根据○1以流感为问题背景,按一定传播速度逐步传播的问题;○2以封面设计为问题背景,边衬的宽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刻画现实世界的模型作用.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分析能力.3.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过程方法通过自主探究,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使学生弄清实际问题的背景,挖掘隐藏的数量关系,把有关数量关系分析透彻,找出可以作为列方程依据的主要相等关系,正确的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情感态度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深入地体会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建立数学模型,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教学难点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师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复习引入导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谈谈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二、探究新知课本45页探究1分析:○1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x了个人.这里的一轮指一个传染周期.○2第一轮的传染源有几个人?第一轮后有几个人被传染了流感?包括传染源在内,共有几个人患着流感?○3第二轮的传染源有几个人?第二轮后有几个人被传染了流感?包括第二轮的传染源在内,共有几个人患着流感?点题,板书课题.教师提出问题,并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独立思考,学生根据个人理解,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弄清题意,设出未知数,并表示相关量,根据相等关系尝试列方程,求根.根据实际问题要求,对根进行选择确定问题的解.教师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达到共识,联系上节课内容,进一步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弄清问题背景,特别注意分析清楚题意,题中没有特别说明,那么最早的患者没有痊愈,仍在继续传染别人.○4本题用来列方程的相等关系是什么?列出方程.拓展:课本思考.四轮呢?归纳:本题一流感为问题背景,讨论按一定传播速度逐步传播的问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二轮传染中,在实际生活中,类似原型很多,比如细胞分裂,信息传播,传染病扩散,害虫繁殖等,一般就考虑两轮传播,这些问题有通性,在解题时有规律可循.课本47页探究3分析:○1正中央的长方形与整个封面的长宽比例相同,是什么含义?○2上下边衬与左右边衬的宽度相等吗?如果不相等,应该有什么关系?○3若设正中央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9a㎝,7a㎝,尝试表示边衬的长度,并探究上下边衬与左右边衬的宽度的数量关系?○4“应如何设计四周边衬的宽度?”是要求四周边衬的宽度,除了根据上下边衬与左右边衬的宽度比为,设上下边衬宽为与左右边衬宽为.还可以根据正中央的长方形长与宽的比为9:7,设正中央的长方形的长为9x㎝,宽为7x ㎝.尝试列出方程.○5方程的两个根都是正数,但是它们不都是问题的解,需要根据它们的值的大小来确定哪个更合乎实际,这种取舍选择更多的要考虑问题的实际意义.归纳:○1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几何图形的问题原型,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作为数学模型来分析和解决○2.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设间接未知数的方法来列方程.三、课堂训练补充练习:1.从正方形铁片,截去2cm宽的一条长方形,余下的面积是48cm2,则原来的正方形铁片的面积是().师生汇总生活中常见的类似问题,总结这类题的做题技巧.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画图独立理解并解答问题,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分析能力,将数学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应用意识教师总结,学生体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并集中订正师生归纳总结,学生作笔记.让学生掌握这一类题型将几何图形的问题用一元二次方程方法来解决使学生巩固提高,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纳入知识系统,总结本节课内容,让学生体会方程刻画现实世界的模型作用.A.8cm B.64cm C.8cm2 D.64cm2 2.如图,是长方形鸡场平面示意图,一边靠墙,另外三面用竹篱笆围成,若竹篱笆总长为35m,所围的面积为150m2,则此长方形鸡场的长、宽分别为_______.3.有一张长方形的桌子,长6尺,宽3尺,有一块台布的面积是桌面面积的2倍,并且铺在桌面上时,各边垂下的长度相同,求台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精确到0.1尺)4.在一块长12m,宽8m的长方形平地中央,划出地方砌一个面积为8m2•的长方形花台,要使花坛四周的宽地宽度一样,则这个宽度为多少?四小结归纳谈一节课的收获和体会.五、作业设计必做:P18:4-8选做:P19:10补充作业:某林场计划修一条长750m,断面为等腰梯形的渠道,断面面积为1.6m2,•上口宽比渠深多2m,渠底比渠深多0.4m.(1)渠道的上口宽与渠底宽各是多少?(2)如果计划每天挖土48m3,需要多少天才能把这条渠道挖完?教学反思。
2022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21.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2)教学内容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解决如何全面地比较几个对象的变化状况.教学目标掌握建立数学模型以解决如何全面地比较几个对象的变化状况的问题.复习一种对象变化状况的解题过程,引入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的变化状况的解题方法. 重难点关键1.重点:如何全面地比较几个对象的变化状况.2.难点与关键:某些量的变化状况,不能衡量另外一些量的变化状况.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面的题目.问题:某商场礼品柜台春节期间购进大量贺年卡,一种贺年卡平均每天可售出500张,每张盈利0.3元,为了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调查发现,如果这种贺年卡的售价每降低0.1元,那么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100张,商场要想平均每天盈利120元,每张贺年卡应降价多少元?老师点评:总利润=每件平均利润×总件数.设每张贺年卡应降价x 元,则每件平均利润应是(0.3-x )元,总件数应是(500+×100) 解:设每张贺年卡应降价x 元则(0.3-x )(500+)=120 解得:x=0.1答:每张贺年卡应降价0.1元.二、探索新知刚才,我们分析了一种贺年卡原来平均每天可售出500张,每张盈利0.3元,为了减少库存降价销售,并知每降价0.1元,便可多售出100元,为了达到某个目的,每张贺年卡应降价多少元?如果本题中有两种贺年卡或者两种其它东西,量与量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即绝对量与相对量之间的关系.例1.某商场礼品柜台春节期间购进甲、乙两种贺年卡,甲种贺年卡平均每天可售出500张,每张盈利0.3元,乙种贺年卡平均每天可售出200张,每张盈利0.75元,为了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调查发现,如果甲种贺年卡的售价每降价0.1元,那么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100张;如果乙种贺年卡的售价每降价0.25元,那么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34张.如果商场要想每种贺年卡平均每天盈利120元,那么哪种贺年卡每张降价的绝对量大.分析:原来,两种贺年卡平均每天的盈利一样多,都是150元;,从这0.1x 1000.1x 0.30.751000.10.2534=≈些数目看,好象两种贺年卡每张降价的绝对量一样大,下面我们就通过解题来说明这个问题. 解:(1)从“复习引入”中,我们可知,商场要想平均每天盈利120元,甲种贺年卡应降价0.1元.(2)乙种贺年卡:设每张乙种贺年卡应降价y 元,则:(0.75-y )(200+×34)=120 即(-y )(200+136y )=120 整理:得68y 2+49y-15=0∴y ≈-0.98(不符题意,应舍去)y ≈0.23元答:乙种贺年卡每张降价的绝对量大.因此,我们从以上一些绝对量的比较,不能说明其它绝对量或者相对量也有同样的变化规律. (学生活动)例2.两年前生产1t 甲种药品的成本是5000元,生产1t 乙种药品的成本是6000元,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现在生产1t 甲种药品的成本是3000元,生产1t 乙种药品的成本是3600元,哪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较大?老师点评:绝对量:甲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额为(5000-3000)÷2=1000元,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额为(6000-3000)÷2=1200元,显然,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额较大.相对量:从上面的绝对量的大小能否说明相对量的大小呢?也就是能否说明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大呢?下面我们通过计算来说明这个问题.解:设甲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为x ,则一年后甲种药品成本为5000(1-x )元,两年后甲种药品成本为5000(1-x )元.依题意,得5000(1-x )2=3000解得:x 1≈0.225,x 2≈1.775(不合题意,舍去)设乙种药品成本的平均下降率为y .则:6000(1-y )2=3600整理,得:(1-y )2=0.6解得:y ≈0.225答:两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一样大.因此,虽然绝对量相差很多,但其相对量也可能相等.三、巩固练习新华商场销售甲、乙两种冰箱,甲种冰箱每台进货价为2500元,市场调研表明:当销售价为2900元时,平均每天能售出8台;而当销售价每降低50元时,平均每天就能多售出4台.乙种冰箱每台进货价为2000元,市场调研表明:当销售价为2500元时,平均每天能售出8台;而当销售价每降低45元时,平均每天就能多售出4台,商场要想使这两种冰箱的销售利润平均每天达到5000元,那么两种冰箱的定价应各是多少?四、应用拓展例3.某商店经销一种销售成本为每千克40元的水产品,据市场分析,若每千克50元销售,0.25y 34一个月能售出500kg ,销售单价每涨1元,月销售量就减少10kg ,针对这种水产品情况,请解答以下问题:(1)当销售单价定为每千克55元时,计算销售量和月销售利润.(2)设销售单价为每千克x 元,月销售利润为y 元,求y 与x 的关系式.(3)商品想在月销售成本不超过10000元的情况下,使得月销售利润达到8000元,销售单价应为多少?分析:(1)销售单价定为55元,比原来的销售价50元提高5元,因此,销售量就减少5×10kg .(2)销售利润y=(销售单价x-销售成本40)×销售量[500-10(x-50)](3)月销售成本不超过10000元,那么销售量就不超过=250kg ,在这个提前下,求月销售利润达到8000元,销售单价应为多少.解:(1)销售量:500-5×10=450(kg );销售利润:450×(55-40)=450×15=6750元(2)y=(x-40)[500-10(x-50)]=-10x 2+1400x-40000(3)由于水产品不超过10000÷40=250kg ,定价为x 元,则(x-400)[500-10(x-50)]=8000 解得:x 1=80,x 2=60当x 1=80时,进货500-10(80-50)=200kg<250kg ,满足题意.当x 2=60时,进货500-10(60-50)=400kg>250kg ,(舍去).五、归纳小结本节课应掌握:建立多种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建模以解决如何全面地比较几个对象的变化状况的问题.六、布置作业1.教材复习巩固2 综合运用7、9.2.选用作业设计:一、选择题1.一个小组若干人,新年互送贺卡,若全组共送贺卡72张,则这个小组共().A .12人B .18人C .9人D .10人2.某一商人进货价便宜8%,而售价不变,那么他的利润(按进货价而定)可由目前x 增加到(x+10%),则x 是().A .12%B .15%C .30%D .50%3.育才中学为迎接香港回归,从1994年到1997年四年内师生共植树1997棵,已知该校1994年植树342棵,1995年植树500棵,如果1996年和1997年植树的年增长率相同,那么该校1997年植树的棵数为().A .600B .604C .595D .605二、填空题1.一个产品原价为a 元,受市场经济影响,先提价20%后又降价15%,现价比原价多_______%.2.甲用1000元人民币购买了一手股票,随即他将这手股票转卖给乙,获利10%,乙而后又将这手股票返卖给甲,但乙损失了10%,最后甲按乙卖给甲的价格的九折将这手股票卖出,在上述股票交易中,甲盈了_________元.3.一个容器盛满纯药液63L ,第一次倒出一部分纯药液后用水加满,第二次又倒出同样多的药液,再加水补满,这时容器内剩下的纯药液是28L ,设每次倒出液体xL ,则列出的方程是________.1000040三、综合提高题1.上海甲商场七月份利润为100万元,九月份的利率为121万元,乙商场七月份利率为200万元,九月份的利润为288万元,那么哪个商场利润的年平均上升率较大?2.某果园有100棵桃树,一棵桃树平均结1000个桃子,现准备多种一些桃树以提高产量,试验发现,每多种一棵桃树,每棵桃树的产量就会减少2个,如果要使产量增加15.2%,那么应多种多少棵桃树?3.某玩具厂有4个车间,某周是质量检查周,现每个车间都原有a (a>0)个成品,且每个车间每天都生产b (b>0)个成品,质量科派出若干名检验员周一、周二检验其中两个车间原有的和这两天生产的所有成品,然后,周三到周五检验另外两个车间原有的和本周生产的所有成品,假定每名检验员每天检验的成品数相同.(1)这若干名检验员1天共检验多少个成品?(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2)若一名检验员1天能检验b 个成品,则质量科至少要派出多少名检验员?答案:一、1.C 2.B 3.D二、1.2 2.1 3.(1-)2= 三、1.甲:设上升率为x ,则100(1+x )2=121,x=10%乙:设上升率为y ,则200(1+y )2=288,y=20%,那么乙商场年均利润的上升率大.2.设多种x 棵树,则(100+x )(1000-2x )=100×1000×(1+15.2%),整理,得:x 2-400x+7600=0,(x-20)(x-380)=0,解得x 1=20,x 2=3803.(1)=a+2b 或 (2)因为假定每名检验员每天检验的成品数相同.所以a+2b=,解得:a=4b 所以(a+2b )÷b=6b ÷b==7.5(人) 所以至少要派8名检验员.4563x 28632222a b +⨯2253a b +⨯2103a b +4545304。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二课时增长率问题 教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21.3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21.3.2解一元二次方程单元第二十一章学科数学年级九年级上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探究感受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能力目标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题体会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知识目标 1.掌握建立数学模型以解决增长率与降低率问题2.正确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
重点建立数学模型以解决增长率与降低率问题。
难点正确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
学法探究学习、合作交流法教法启发引导、讲练结合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情境导入思考:小明学习非常认真,学习成绩直线上升,第一次月考数学成绩是80分,第二次月考增长了10%,第三次月考又增长了10%,问他第三次数学成绩是多少?分析: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引入新课。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解题求知欲。
结解决传播问题的注意事项。
数学思想。
三、重难点精讲例题:某例题某公司2014年的各项经营中,一月份的营业额为200万元,一月、二月、三月的营业额共950万元,如果平均每月营业额的增长率相同,求这个增长率.变化率问题:若平均增长(降低)率为x,增长(或降低)前的基数是a,增长(或降低)n次后的量是b,则有:a(1±x)n=b (常见n=2)学生独立完成,再合作交流,教师最后巡视指导,并总结解决变化率问题的主义事项和技巧规律。
学生思考使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变化率问题,进一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学以致用菜农李伟种植的某蔬菜,计划以每千克5元的价格对外批发销售.由于部分菜农盲目扩大种植,造成该蔬菜滞销,李伟为了加快销售,减少损失,对价格经过两次下调后,以每千克3.2元的价格对外批发销售. 通过实际应用练习使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变化率问题的过程。
师生交流看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变化。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优秀教学案例

4.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提示。
(四)总结归纳
1.让学生汇报各自小组的讨论成果,总结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强调重点和难点;
3.结合学生的讨论,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技巧;
4.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的能力,使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通过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
4.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适宜难度的情境,使学生能顺利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目标,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鼓励学生提出假设,引导学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进行验证,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
3.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相互交流、分享解题思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使他们能够从同伴那里获得不同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创设:本案例以购物场景为背景,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这样的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他们能够更容易地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从而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教案第一篇: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教案一、出示学习目标:1.继续感受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2.通过自学探究掌握裁边分割问题。
二、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47页,思考下列问题)1.阅读探究3并进行填空;2.完成P48的思考并掌握裁边分割问题的特点;3.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P48-49第8、9题(不精确,只留根号即可)。
探究3:要设计一本书的封面,封面长27cm,宽21cm,正中央是一个与整个封面长宽比例相同的矩形,如果要使四周的彩色边衬所占面积是封面面积的四分之一,上下边衬等宽,左右边衬等宽,应如何设计四周边衬的宽度(精确到0.1cm)?分析:封面的长宽之比为27﹕21=9﹕7,中央矩形的长宽之比也应是9﹕7,则上下边衬与左右边衬的宽度之比是。
9﹕7 设上、下边衬的宽均为9xcm,左、右边衬的宽均为7xcm,则:由中下层学生口答书中填空,老师再给予补充。
思考:如果换一种设法,是否可以更简单? 设正中央的长方形长为9acm,宽为7acm,依题意得9a·7a=(可让上层学生在自学时,先上来板演)第 1 页 2.P48-49第8、9题中下层学生在自学完之后先板演效果检测时,由同座的同学给予点评与纠正9.如图,要设计一幅宽20m,长30m的图案,两横两竖宽度之比为3∶2,若使彩条面积是图案面积的四分之一,应怎样设计彩条的宽带?(讨论用多种方法列方程比较)注意点:要善于利用图形的平移把问题简单化!四、当堂训练:1.如图,在一幅长90cm,宽40cm的风景画四周镶上一条宽度相同的金色纸边,制成一幅挂画.如果要求风景画的面积是整个挂画面积的72%,那么金边的宽应是多少?(只要求设元、列方程)2.要设计一个等腰梯形的花坛,上底长100m,下底长180m。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6000元,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现在生产1吨甲种药品的成本是3000元,生产1吨乙种药品的成本是3600元,哪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较大?(1)如何理解年平均下降额与年平均下降率?它们相等吗?(2)若设甲种药品年平均下降率为x,则一年后,甲种药品的成本下降了________元,此时成本为________元;两年后,甲种药品下降了________元,此时成本为________元.(3)增长率(下降率)公式的归纳:设基准数为a,增长率为x,则一月(或一年)后产量为a(1±x);二月(或二年)后产量为a(1±x)2;n月(或n年)后产量为a(1±x)n;如果已知n月(n年)后总产量为M,则有下面等式:M=a(1±x)n.(4)对甲种药品而言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活动1创设情境1.长方形的周长________,面积________,长方体的体积公式________.2.如图所示:(1)一块长方形铁皮的长是10 cm,宽是8 cm,四角各截去一个边长为2 cm 的小正方形,制成一个长方体容器,这个长方体容器的底面积是________,高是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2)一块长方形铁皮的长是10 cm,宽是8 cm,四角各截去一个边长为x cm 的小正方形,制成一个长方体容器,这个长方体容器的底面积是________,高是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活动2自学教材第20页~第21页探究3,思考老师所提问题要设计一本书的封面,封面长27 cm,宽21 cm,正中央是一个与整个封面长宽比例相同的矩形,如果要使四周的彩色边衬所占面积是封面面积的四分之一,上下边衬等宽,左右边衬等宽,应如何设计四周边衬的宽度(精确到0.1 cm).(1)要设计书本封面的长与宽的比是________,则正中央矩形的长与宽的比是________.(2)为什么说上下边衬宽与左右边衬宽之比为9∶7?试与同伴交流一下.(3)若设上、下边衬的宽均为9x cm,左、右边衬的宽均为7x cm,则中央矩形的长为________cm,宽为________cm,面积为________cm2.(4)根据等量关系:________,可列方程为:________.(5)你能写出解题过程吗?(注意对结果是否合理进行检验.)(6)思考如果设正中央矩形的长与宽分别为9x cm和7x cm,你又怎样去求上下、左右边衬的宽?活动3变式练习如图所示,在一个长为50米,宽为30米的矩形空地上,建造一个花园,要求花园的面积占整块面积的75%,等宽且互相垂直的两条路的面积占25%,求路的宽度.答案:路的宽度为5米.作业布置教材第21-22页习题21.3第2-7题.课堂总结.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审、设、找、列、解、答.最后要检验根是否符合实际..传播问题解决的关键是传播源的确定和等量关系的建立..若平均增长(降低)率为x,增长(或降低)前的基准数是a,增长(或降低)n 次后的量是b,则有:a(1±x)n=b(常见n=2)..成本下降额较大的药品,它的下降率不一定也较大,成本下降额较小的药品,它的下降率不一定也较小..利用已学的特殊图形的面积(或体积)公式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根据面积与面积(或体积)之间的等量关系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并能正确解方程,最后对所得结果是否合理要进行检验.。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 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学习目标: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一、自主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有一张长方形的桌子,桌面长100cm,宽 60cm,有一块台布的面积是桌面面积的 2 倍,并且铺在桌面上时,各边垂下的长度相同,求台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三、达标巩固1.如图所示,李萍要在一幅长 9 0cm、宽 40cm的风景画的四周外围,镶上一条宽度相同的金色纸边,制成一幅挂图,使风景画的面积占整个挂图面积的54%,设金色纸边的宽为xcm,根据题意可列方程()A.( 90+x)( 40+x)× 54%=90× 40B.( 90+2x)( 40+2x)× 54%=90× 40C.( 90+x)( 40+2x )× 54%=90× 40D.( 90+2x)( 40+x )× 54%=90× 402.张大叔从市场上买回一块矩形铁皮,他将此矩形铁皮的四个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后,剩下的部分刚好能围成一个容积为15 立方米的无盖长方体运输箱,且此长方体运输箱底面的长比宽多 2 米, ?现已知购买这种铁皮每平方米需20 元钱,问四、学后记五、课时训练基础过关1.三角形一边的长是该边上高的 2 倍,且面积是32,则该边的长是()A.8 B.4C.42D.822.将一块正方形铁皮的四个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4cm 的小正方形,做成一个无盖的盒子,盒子的容积是3,求原铁皮的边长.400cm3.如图所示,要用防护网围成长方形花坛,其中一面利用现有的一段墙,且在与墙平行的一边开一个 2 米宽的门,现有防护网的长度为 91 米,花坛的面积需要 1080 平方米,若墙长 50 米,求花坛的长和宽.(1)一变:若墙长 46 米,求花坛的长和宽.(2)二变:若墙长 40 米,求花坛的长和宽.(3)通过对上面三题的讨论,你觉得墙长对题目有何影响?4.一条长 64cm的铁丝被剪成两段,每段均折成正方形,若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160cm2,求两个正方形的边长.5.如图,在长32 米,宽 20 米的矩形草坪上建有两条等宽的弯曲小路,?若草坪实际面积为540平方米,求中路的平均宽度.6.如图,在 Rt △ ABC 中∠ B=90°, AB=8m ,BC=6m ,点 M 、点 N 同时由 A 、 C?两点出发分别沿AB 、 CB 方向向点 B 匀速移动,它们的速度都是 1m/s ,几秒后,△ MBN?的面积为 Rt △ABC 的 面积的 1?3聚焦中考G 7. 如图,矩形 ABCD 的周长是 20cm ,以 AB ,AD 为边向外作正方H FD形 ABEF 和正方形 ADGH , 若正方形 ABEF 和 ADGH 的面积之 A和为 68cm 2 ,那么矩形 ABCD 的面积是( )A . 21cm 2B . 16cm 2C . 24cm 2EBCD . 9cm 28. 在长为 a m ,宽为 b m 的一块草坪上修了一条 1m 宽的笔直小路,则余下草坪的面积可表 示为m 2 ;现为了增加美感,把这条小路改为宽恒为1m 的弯曲小路(如图6),则此时余下草坪的面积为m 2 .9. 某村计划建造如图所示的矩形蔬菜温室,要求长与宽的比为 2 :1.在温室内,沿前侧内墙保留3m 宽的空地,其它三前侧 蔬菜种植区域侧内墙各保留 1m 宽的通道.当矩形温室的长与宽各为多少空288m 2 ?时,蔬菜种植区域的面积是地10. 如图所示,在长和宽分别是 a 、b的矩形纸片的四个角都剪去一个边长为x 的正方形.(1)用 a ,b, x 表示纸片剩余部分的面积;(2)当 a =6,b=4,且剪去部分的面积等于剩余部分的面积时,求正方形的边长.《 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学习目标: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一、自主学习(一)温故知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有哪些?(二)探索新知列方程解应用题:一个小组若干人,新年互送贺卡,若全组共送贺卡72 张,则这个小组共多少人?分析:设这个小组有x 人,那么每个人要送给除了他自己以外的人,共送张贺卡,由此可列方程:二、学习过程列方程解应用题: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有121 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分析: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 个人,则第一轮传染后有人患了流感,第二轮传染后有人患了流感 .于是可列方程:思考:如果按这样的传播速度,三轮传染后有多少人患了流感?三、达标巩固1.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将自己收集的标本向本组其他成员各赠送一件,全组共互赠了182件,如果全组有x 名同学,那么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A. x( x+1) =182 B.x(x-1)=182C. 2x( x+1) =182 D.x(1-x)=182× 22.参加足球联赛的每两队之间都进行了两次比赛(双循环比赛),共要比赛90 场,共有多少个队参加了比赛?四、学后记五、课时训练 1.一个多边形有70 条对角线,则这个 多边形有 ________条边.2.九年级( 3)班文学小组在举行的图书共享仪式上互赠图书, 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的图书向本组其他成员赠送一本, 全组共互赠了 240 本图书,如果设全组共有x 名同学,依题意, 可列出的方程是( )A . x ( x+1) =240B . x ( x-1 ) =240C . 2x ( x+1) =240D. 1x (x+1) =24023.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 100 人患了流感,那么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的人数为()A .8 人B .9 人C .10 人D .11 人6.学校组织了一次篮球单循环比赛, 共进行了 15 场比赛,那么有几个球队参加了这次比赛?7.某商店将甲、乙两种糖果混合运算, ?并按以下公式确定混合糖果的单价 :单价=a 1m 1 a 2m 2 (元/千克),其中 m ,m 分别为甲、乙两种糖果的重量(千克) , a , a2m 1 m 2121分别为甲、乙两种糖果的单价(元/千克) .已知 a =20 元/千克, a =16 元/千克,现将1210 千克乙种糖果和一箱甲种糖果混合(搅拌均匀)销售,售出 5 千克后, ?又在 混合糖果中加入 5 千克乙种糖果,再出售时混合糖果的单价为17.5 元/千克,问这箱甲种糖果有多少千克?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目:1.通学生自学探究感受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的程;2.在的程中,掌握的型(利)。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握手问题和互赠礼物问题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握手问题和互赠礼物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1.3节“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握手问题和互赠礼物问题”主要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一元二次方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握手问题和互赠礼物问题,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从而提高学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活动和板书。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握手问题的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一场聚会中,所有人都与其他人握手一次,请问总共发生了多少次握手?”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握手问题,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
设共有n人参加聚会,每个人都要与其他人握手一次,求总共发生的握手次数。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握手问题。
设共有x人参加聚会,则握手次数为x(x-1)/2。
学生分组讨论,求解x的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2)
教学内容
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解决如何全面地比较几个对象的变化状况. 教学目标
掌握建立数学模型以解决如何全面地比较几个对象的变化状况的问题.
复习一种对象变化状况的解题过程,引入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的变化状况的解题方法.
重难点关键
1.重点:如何全面地比较几个对象的变化状况.
2.难点与关键:某些量的变化状况,不能衡量另外一些量的变化状况.
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面的题目.
问题:某商场礼品柜台春节期间购进大量贺年卡,一种贺年卡平均每天可售出500张,每张盈利0.3元,为了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调查发现,如果这种贺年卡的售价每降低0.1元,那么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100张,•商场要想平均每天盈利120元,每张贺年卡应降价多少元?
老师点评:总利润=每件平均利润×总件数.设每张贺年卡应降价x 元,•则每件平均利润应是(0.3-x )元,总件数应是(500+
0.1x ×100) 解:设每张贺年卡应降价x 元
则(0.3-x )(500+
1000.1
x )=120 解得:x=0.1
答:每张贺年卡应降价0.1元.
二、探索新知
刚才,我们分析了一种贺年卡原来平均每天可售出500张,每张盈利0.3元,为了减少库存降价销售,并知每降价0.1元,便可多售出100元,为了达到某个目的,每张贺年卡应降价多少元?如果本题中有两种贺年卡或者两种其它东西,量与量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
呢?即绝对量与相对量之间的关系.
例1.某商场礼品柜台春节期间购进甲、乙两种贺年卡,甲种贺年卡平均每天可售出500张,每张盈利0.3元,乙种贺年卡平均每天可售出200张,每张盈利0.75元,为了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调查发现,如果甲种贺年卡的售价每降价0.1元,那么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100张;如果乙种贺年卡的售价每降价0.25元,•那么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34•张.•如果商场要想每种贺年卡平均每天盈利120元,那么哪种贺年卡每张降价的绝对量大.
分析:原来,两种贺年卡平均每天的盈利一样多,都是150元;0.30.751000.10.2534=≈,从这些数目看,好像两种贺年卡每张降价的绝对量一样大,下面我们就通过解题来说明这个问题.
解:(1)从“复习引入”中,我们可知,商场要想平均每天盈利120元,甲种贺年卡应降价0.1元.
(2)乙种贺年卡:设每张乙种贺年卡应降价y 元,
则:(0.75-y )(200+
0.25y ×34)=120 即(34
-y )(200+136y )=120 整理:得68y 2+49y-15=0
∴y≈-0.98(不符题意,应舍去)
y≈0.23元
答:乙种贺年卡每张降价的绝对量大.
因此,我们从以上一些绝对量的比较,不能说明其它绝对量或者相对量也有同样的变化规律.
(学生活动)例2.两年前生产1t 甲种药品的成本是5000元,生产1t•乙种药品的成本是6000元,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现在生产1t 甲种药品的成本是3000元,生产1t•乙种药品的成本是3600元,哪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较大?
老师点评:
绝对量:甲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额为(5000-3000)÷2=1000元,•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额为(6000-3000)÷2=1200元,显然,•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额
较大.
相对量:从上面的绝对量的大小能否说明相对量的大小呢?也就是能否说明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大呢?下面我们通过计算来说明这个问题.
解:设甲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为x,
则一年后甲种药品成本为5000(1-x)元,两年后甲种药品成本为5000(1-x)元.
依题意,得5000(1-x)2=3000
解得:x1≈0.225,x2≈1.775(不合题意,舍去)
设乙种药品成本的平均下降率为y.
则:6000(1-y)2=3600
整理,得:(1-y)2=0.6
解得:y≈0.225
答:两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一样大.
因此,虽然绝对量相差很多,但其相对量也可能相等.
三、巩固练习
新华商场销售甲、乙两种冰箱,甲种冰箱每台进货价为2500元,市场调研表明:当销售价为2900元时,平均每天能售出8台;而当销售价每降低50元时,平均每天就能多售出4台.乙种冰箱每台进货价为2000元,市场调研表明:当销售价为2500元时,平均每天能售出8台;而当销售价每降低45元时,平均每天就能多售出4台,•商场要想使这两种冰箱的销售利润平均每天达到5000元,那么两种冰箱的定价应各是多少?
四、应用拓展
例3.某商店经销一种销售成本为每千克40元的水产品,据市场分析,•若每千克50元销售,一个月能售出500kg,销售单价每涨1元,月销售量就减少10kg,针对这种水产品情况,请解答以下问题:
(1)当销售单价定为每千克55元时,计算销售量和月销售利润.
(2)设销售单价为每千克x元,月销售利润为y元,求y与x的关系式.
(3)商品想在月销售成本不超过10000元的情况下,使得月销售利润达到8000元,销售单价应为多少?
分析:(1)销售单价定为55元,比原来的销售价50元提高5元,因此,销售量就减少5×10kg.
(2)销售利润y=(销售单价x-销售成本40)×销售量
(3)月销售成本不超过10000元,那么销售量就不超过10000
40
=250kg,在这个提
前下,求月销售利润达到8000元,销售单价应为多少.
解:(1)销售量:500-5×10=450(kg);销售利润:450×(55-40)=450×15=6750元
(2)y=(x-40)=-10x2+1400x-40000
(3)由于水产品不超过10000÷40=250kg,定价为x元,则(x-400)=8000
解得:x1=80,x2=60
当x1=80时,进货500-10(80-50)=200kg<250kg,满足题意.
当x2=60时,进货500-10(60-50)=400kg>250kg,(舍去).
五、归纳小结
本节课应掌握:
建立多种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建模以解决如何全面地比较几个对象的变化状况的问题.
六、布置作业
1.教材P22复习巩固2 综合运用7、9.
2.选用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