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作业设计
小学四年级数学《单元作业设计》

3.9=
2、竖式计算并验算
8.42+9.48= 42.56+3.124= 91.26-30.35=
15.6 十 0.237= 80-52.1=
三、用小数计算
2 吨 50 千克十 630 千克 5 米 80 厘米十 4 米 15 厘米 5
元 6 角十 8 元 3 角
第三课时作业:
1、竖式计算并验算
7.45+5.8= 20-6.45= 5.4-3.36
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第一课时作业:
1、直接写出得数
7.8-4.8= 1.2-0.4= 1.5-0.9= 9.7-1.4=
6.2-1.6= 2.3-1.8= 4.3-1.9=
10.2-7.9=
2、竖式计算并验算
5.64-1.78=
6.45-4.29=
第二课时作业:
单元作业 的设计与
实施
一、口算 2.6+l.4= 1.9+ 0.8l= 0.58+0.42= 1.63— 1.23= 0.9-0.25= 9.9—0.01= 4—2.3= 3.2 一 1.7= 7.05-0.05= 0.78—0.38= 3.5 十 5.5= 5.5—
单元作业 的评价
学生对基础概念的掌握程度与灵活应用程度,题目难易 适度,适合大部分学生的能力水平。
同时也包括口算与笔算。主要考察学生的计算水平以
及对小数乘法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解决问题部分,全面综合地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 应用,体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 的兴趣,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 现实生活,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增强运用 数学的意识。 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数学源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要紧 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的素材, 这样会使冰冷的数学产生亲和力,使学生感到亲切,也 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生动体现。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作业设计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数学
所属
单元
第四
单元
单元
主题
运算律
基
础
性
作
业
必做题:
课内作业:
1.课本54页 练一练1、2、3、4 题。(观察立体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从各个方向看到的图形)
2.课本56页1 、2题及优化设计1、2题。(通过搭、画的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
3.完成课本58/1、2、3题。(巩固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立体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4.选自优化设计33页1、2、3题及34页1、2、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一步巩固把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
探究类
选做题:
1.选自优化设计 30页拓展题。
2.选自优化设计 31页拓展题。探索有多少种搭法。
3.选自优化设计 33页拓展题。(目的:让学生体会相同图形所搭的立体图的不同。)
实践类
1.用性。)
4.59页练习四1、2、、3、4、5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一步巩固把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
课后作业:
1.精选自优化设计30页1、2、3题及27页2、4题。(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从各个方向看到的图形)
2.精选自优化设计30页1、2 题(通过搭、画的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
3.精选自优化设计32页1、2、3题 (巩固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立体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2.用若干个小正方体搭立体图形并画出不同方向的平面图。(目的: 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
备注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导学案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导学案单元教学总述单元内容导引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与单位换算、小数的近似数。
小学阶段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学习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对数系加以扩展,为中学学习有理数打下基础。
由于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学生也经常有机会接触小数,学习一些小数的知识,有助于他们理解生活中小数的具体含义,从而拓宽数学视野,同时对数的认识范围加以扩展。
二是会运用小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会经常遇到有关小数的问题,所以有必要系统学习小数,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本单元内容是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单元学习目标1.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2.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会正确读写小数。
3.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4.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5.理解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小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能对同一数量进行不同单位之间的改写、换算。
6.能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对一个小数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能将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
单元重难剖析重点:1.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能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难点:1.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
2.理解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与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区别。
单元结构导图课时教学设计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课时1 小数的意义(2)引导学生明确:110米可以用0.1米表示。
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第四单元搭一搭(教案)

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第四单元搭一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搭积木对阵容的影响。
2.学习用积木搭建三维图形。
3.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做出简单的搭建物。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熟练地用积木搭建三维图形。
2.学生了解搭积木对阵容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做出简单的搭建物。
2.学生能够自由组合,发展出自己的搭建思路。
四、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用积木搭建三维图形,并了解搭积木对阵容的影响。
在搭建过程中,让学生明确“积木中的一个角落不管添上哪一块,都会改变原先的形状”这一概念。
同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做出简单的搭建物。
五、教学方法1.说教法本节课主要以讲解为主,通过示范和讲解的方式进行授课。
2.互动式教学法在讲解的同时,鼓励学生提问、参与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
3.练习式教学法在讲解后,布置相关的练习作业,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流程1.引入通过示意图或者实物表演引导学生理解:搭积木对阵容的影响。
2.知识讲解1.讲解积木的种类、数量以及特点。
2.讲解如何将积木搭建成三维图形。
3.讲解积木搭建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3.实践操作1.教师现场搭建一些简单的三维图形,要求学生观察、模仿,并进行实操。
2.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发展出自己的搭建思路。
4.巩固练习在课下布置练习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在实践操作环节,家长或老师应不断观察、亲身指导,对学生的搭建过程及成果给予及时的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不足、巩固优点,相信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必定能够进一步提高搭建能力。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导学教案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保留小数,会名数的改写,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重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三、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填空:(1)0.1是( )分之一。
0.7里有( )个0.1。
(2)10个0.1是( )。
10个0.01是( )。
(3) 写成小数是( )。
写成小数是( )。
(4)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二)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板书:小数的意义)2.教学小数的产生(1)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的宽度,(用分米作单位)发现了什么?学生发言。
(2)总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
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
3.教学小数的意义(1)填写教科书32页的填空题。
○1学生填完结果并订正②启发学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3份呢?7份呢?③引导学生口述:1分米是10分之1米,还可写成0.1米。
3分米可写成0.3米。
7分米可写成0.7米。
(板书)④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一位小数)(2) 填写教科书33页最上的填空题。
○1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②学生以小组方式讨论,然后找同学回答,③教师板书:1厘米可写成0.01米。
3分米可写成0.03米。
12厘米可写成0.12米。
使学生知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④教师提问:5,12,45,20,50厘米可分别写成几米?(小数)(3)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是多少?学生回答提问: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三位小数)教师提问:1,3,10,21,36,100,158,269,400毫米可分别写成几米?(小数)(4)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①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引导学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
【人教版】2020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堂作业设计-第4单元(001)

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一、填空。
1、在小数中,小数部分在小数点的(),整数部分在小数点的()。
2、0.17里面有()个0.01,它的计数单位是()。
3、0.082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二、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涂色部分。
分数: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小数:_________ 小数:_________三、写出相应的分数。
0.32 0.68 0.9 0.06 0.64 0.3 0.02四、写出相应的小数。
2 10561002710041007101310079100五、根据质量单位转换,填写下面的表格。
600.32 5.63 70.06 6.94第2课时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一、基础练习。
1.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位,第四位是()位,第一位是(),第三位是()。
2. 在小数数位顺序表中,小数部分最高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整数部分最低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1.小数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 42个百分之一是0.42。
()3. 0.09中的“9”表示9个0.1。
()三、读出下面各数。
0.78 5.7 0.3078.005 6600.506 88.188四、写出下面各数。
零点一二七点七零七二十点零零零九四千点六五零点九一八五十三点三五三五、小明从1.2米宽的小床上起来,挤了0.008米长的一段牙膏,用了0.05小时刷牙洗脸,喝了一杯0.243升的牛奶,背起2.5千克的书包,飞快地向离家1.46千米的学校跑去。
读一读题中出现的小数。
六、读出下面各数。
1.南江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
2. 1千瓦时的电量可以使电车行驶0.84千米。
七、小华在读一个小数时,把小数点丢了,结果读成了四万五千零一。
原来的小数读出来只读一个零,原来的小数是多少?第3课时小数的性质一、填空。
1、把6.8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小数是()。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部分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
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积累平面图形的学习经验,培养观察、操作、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归纳、类比等能力,发展空间观念,为后续学习和探索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知道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了解三角形的分类方法,掌握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能正确测量或画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底边上的高。
教学难点: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正确画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认识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基本特性,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能测量或画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懂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能判断一种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认识等腰梯形。
能运用所学解释某些生活现象、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经历探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基本特性的过程,培养观测、操作、分析、概括、推理等能力,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数学结论确定性,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分层设计作业。
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2-5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2-6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具体设计体系如下:五、课时作业认识三角形基础性作业三角形有()个角,()条边。
三角形最多有()个锐角,最多有()个直角,最多有()个钝角。
一个三角形中最少有()个锐角,最多有()个钝角。
第四单元 第10课时 求小数的近似数(分层作业)四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第四单元第10课时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分层作业【夯实基础】1.填一填。
(1)0.235≈()(保留一位小数)看()位,小于(),()。
(2)32.986≈()(精确到百分位)看()位,大于(),向()位()。
(3)0.99≈()(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注意: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去掉。
(填“能”或“不能”)2.按照要求写出表中小数的近似数。
3.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1)近似数是3.2的两位小数只有一个。
()(2)近似数3和3.0大小相等,精确度也一样。
()(3)9.03保留一位小数是9。
()(4)保留三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千分位。
()(5)5.05和5.0599保留一位小数都是5.1。
()(6)近似数一定比原数大。
()(7)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4.选一选。
(1)把一个数精确到百分位,就是精确到( )。
A.0.1B.0.01 C.0.0001 D.0.001(2)把19.54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整数是( )。
A.19.5 B.19C.19.6 D.20(3)下面各数保留一位小数,近似数是5.4的是( )。
A.5.43 B.5.47 C.5.04 D.5.34(4)一个数的近似数是4.0,这个数不可能是( )。
A.4.04B.3.94C.3.96(5)下面关于近似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99保留一位小数是1.0B.2和2.0大小相等,精确度也相同C.准确数一定比它的近似数小(6)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3.5,这个两位小数的取值范围是( )。
【进阶提升】5.下面的小数各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它们各近似于哪个整数?6.下面□里可以填哪些数字?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1)4.72 □ ≈ 4.72 ______________(2)8.6 □ ≈ 9 ________________(3)3. □ 8 ≈ 3.2 ______________(4)0.9 □ ≈1.0 ________________6.想一想,做一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作业设计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2课时)
第一课时
1、在括号里分别填上相应的分数和小数。
4厘米=()分米=()分米8角=()元=()元600克=()千克=()千克
2、填空。
(1)、0.7里面有()个十分之一。
(2)、0.04里面有()个百分之一。
(3)、0.017里面有()个千分之一。
(4)、3个()是0.03。
(5)、0.8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50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
(6)、1里面有()个0.1,()个0.01。
3、用6、8、9和小数点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小数?
第二课时
1、填一填。
(1)、3.46读作();其中“3”在()位上,表示3个();“4”在()位上,表示4个();“6”在()位上,表示6个()。
(2)、零点零零七写作:。
(3)、小数的整数部分最低位是()位,小数的整数部分最高位是
()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
2、说一说下列各数中的“6”表示的意思。
6.01 7.068
691.71 901.306
3、有2个5,2个0和一个小数点,按下列要求写出小数。
(1)、只读一个零。
()
(2)、两个零都读出来。
()
(3)、一个零都不读。
()
2、小数的性质与大小比较。
(4课时)
第一课时
1、填空
(1)、小数的()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
(2)、2.8和2.80这两个数大小(),计数单位()。
2.8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2.80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3)、你能写出和0.9大小相等的小数吗?(至少写3个)
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6= 3.6= 10.2=
1.50000= 1.2360= 200.1=
3、下面的价格中哪些“0”可以去掉?
2.90元 4.00元
3.05元
0.65元10.80元 5.20元
第二课时
1、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0.28元○0.29元 1.205○1.250
7.80元○7.8元 0.5○0.49
8.099米○8.1米元 2.630○2.63
4.5千克○
5.4千克 8.652○8.65
2、将下面每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0.2316米 2.31分米 203.1厘米 2311毫米
(2)0.807 0.87 0.708 0.78 0.088
3、下面小数各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
( )﹤0.17﹤( )
( )﹥3.6﹥( )
( )﹤9.217﹤( )
( )﹥23.05﹥( )
第三课时
1、我会填。
(1)把( )扩大100倍是80;把0.084扩大到( )倍是8.4。
(2)把54缩小到原来的()()是0.54;把5.2缩小到它的10
1是( )。
(3)把7.2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 );把5.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是( )。
(4)把0.61的小数点去掉后这个数就扩大到它的()倍,变成()。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在圈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
0.028○()=2.8 67.4○()=0.0674
3.5○()=3500 0.0030○()=3
7.006○()=700.6 16○()=0.016
3、100瓶同样的矿泉水共250元。
每瓶矿泉水多少钱?
第四课时
1、口算。
0.7×10= 705×100= 6.43×100= 0.756×1000=
4.3÷10= 4.04÷100= 30÷1000= 0.64÷100=
1,然后再扩大1000 2、把一个数先扩大10倍,再缩小到所得数的
100
倍,得35.8.这个数原来是多少?
3、1千克稻谷可碾米0.75千克。
100千克、1000千克稻谷各可以碾米多少千克?
4、100千克花生可榨45千克花生油,10千克花生可榨多少千克?
3、生活中的小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1、请你在合适的地方点上小数点。
(1)数学课本长205分米。
(2)一张床长18米。
(3)一本故事书1040元。
(4)小红数学考试考了985分。
(5)一只公鸡体重约35千克。
(6)亮亮体温368°C
(7)东东的身高是142米,也可以说是142分米。
2、在()里填写适当的数。
(1)8米21厘米=()米(2)3千克25克=()千克(3)30分米=()米(4)500克=()千克
(5)250米=()千米(6)7米3分米=()米
3、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590()=0.59()
125()=1.25()
8750()=8.75()
3452()=34.52()
第二课时
1、改一改
(1)丽丽家的晒衣绳长8米6分米5厘米,改成用“米”作单位是
()米。
(2)大象重2吨30千克,改成用“吨”作单位是()吨。
(3)长颈鹿身高4.6米,改成用“厘米”作单位是()厘米。
2、填一填。
35厘米=()米 7.8米=()分米
1.021千克=()克 6.045千米=()千米()米
240克=()吨 61元1角9分=()元
3、排一排。
(1)9.056千米 9560米 9千米650米
从长到短:
(2)8千克88克 8.88千克 888克
从重到轻:
4、100张纸叠在一起厚1.25厘米,平均每张纸厚多少毫米?
4、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1、填空
(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根据需要用()法保留小数数位。
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位……
(2)近似数的结果一般地说6.0要比6精确。
因为6.0表示精确到
了()位,6表示精确到了()位,所以6.0后面的“0”不能丢掉。
2、把下面各小数四舍五入。
(1)精确到十分位:1.04 3.45 6.96
(2)精确到百分位:0.372 10.503 9.495
第二课时
按要求写数
(1)把315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再保留整数。
(2)把1927600000吨改写成用“亿吨”作单位的数,再保留两位小数。
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1)保留一位小数是:3678200000 658500000
(2)保留两位小数是:4853900000 288160000
5、整理与复习(1课时)
填空。
(1)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0.84里面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2)把一个整数平均分成10份,这样的3份,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
(3)20.54里面有()个一,()个十分之一,()个百分之一。
(4)0.36扩大()倍是36;58.2把小数点向()移动()
是0.582.
1是(5)把3.5改写成三位小数是(),如果把它缩小为原数的
100()。
2、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10.49○9.52 9.16○9.160
0.09○0.1 3.46○3.64
0.05千克○500克532分米○5.320米
900千克○0.09吨10元1角○10.0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