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网球正手的理念
网球正手击球技术

网球正手击球技术网球正手击球技术网球正手击球技术篇11、平击球平击球是指当拍面与球接触时,拍面垂直于地面,击球的挥拍路线及球的飞行路线也相对比较平直,击出的球几乎没有任何旋转。
此种球的特点是球落地前冲快速有力,反弹弧线较低。
东方式握拍方式较容易打出平击球,合适初学者练习的方法:其主要是指球拍在击球过程中,尽可能地水平向前挥出。
2、上旋球上旋球是指球拍接触球时,球拍的拍面向下较多,击打球的后中部或中下部,挥拍路线自下向上,从右向左较多,这种球的特点是:球飞行的弧度较大,弧线高,下降快,落地后前冲力强,反弹弧线高,同时击球的安全性高,不易失误。
网球有一定水平经常使用的方法:主要是一种主动的,发力的,进攻性击球挥拍时,靠手臂,甚至手腕的全力急速提来增加球的旋转和速度。
3、下旋球(初学者先知道一下就可以)旋球是指球拍与球接触时,球拍的拍面向上较多,击打球的中上部,使球产生向下的旋转。
这种球也统称为切削球,是球员从初级晋级中级必须掌握的一项技术,使用传统正手的大陆式握拍或东方式正手握拍都可以打出强烈的下旋球。
下旋球又分为正手下旋球和反手下旋球,正手下旋球在比赛中使用较少,用于接发球和防守。
反手下旋球即反手削球则在比赛中使用较多,它的击球要领是:当球离开对方球拍飞向自己的反手时,如果准备用反手削球,应提早做准备,在球弹起后的上升期击球,后摆幅度根据来球的情况而定,如情况允许,应尽可能做到引拍幅度大些,拍头高于手腕与头齐平,拍面略开,由后上方向前下方挥出,击球时,拍面几乎与地面垂直,同时身体重心随挥拍动作一起向前。
网球正手击球技术篇2每个网球选手都力图打出世界级的正手挥拍,然而却时常缺乏对关键技术要领的掌握。
击球上的技术瑕疵会导致你无法打出精准强力的正手上旋。
专业的正手挥拍首先要求你不能僵硬紧张,相反,正确的正手挥拍总是手臂放松并且自然地引拍。
背后隐藏的技术要领是,能够在击球过程中让手臂与身体自由地遵循最佳动力链。
东方式握拍正手击球技术要领

东方式握拍正手击球技术要领
握拍是网球运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你对球的控制和击球的效果。
东方式握拍是指右手持拍,拍面朝上,握拍手掌从侧面看呈东方的方向。
正手击球是网球运动中最基本的击球动作之一,下面我将从握拍和正手击球技术要领两个方面来详细介绍。
首先,关于握拍。
东方式握拍是指右手持拍,拍面朝上,握拍手掌从侧面看呈东方的方向。
这种握拍方式可以提供更好的控制和旋转感,适合用于正手击球。
在握拍时,要确保握拍的力度适中,不要握得过紧或过松,以免影响到击球的力度和控制力。
同时,要确保手握拍的位置合适,通常是握住拍柄末端,这样可以提供更大的挥拍范围和更好的控制力。
其次,正手击球技术要领。
在进行正手击球时,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站姿,双脚站立在击球点附近,身体重心稍微向前倾,保持平衡。
在挥拍过程中,要注意拍面与球的接触点,通常是在身体的正前方,这样可以确保球的控制和力度。
同时,要注意挥拍的力度和角度,根据球的落点和速度来调整挥拍的力度和角度,以确保球能够准确地落入对方场地,并且具有一定的旋转感。
总的来说,东方式握拍和正手击球技术要领是网球运动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掌握好这些技术要领可以帮助你提高击球的准确性和控制力,从而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表现。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网球训练学习正手击球

网球训练学习正手击球正手击球是网球运动中最基本且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掌握好正手击球技巧,在比赛中获得优势,提高自己的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个学习正手击球的关键点和训练方法。
一、握拍和身体姿势在学习正手击球之前,首先需要正确握拍。
拿起网球拍,手掌放在拍把上,将四指放在正面,拇指放在背面,握拍时要保持松软和灵活。
接下来,保持良好的身体姿势是非常重要的。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微微弯腰,保持重心稳定。
二、挥拍部位和动作正手击球的挥拍动作主要由三个部位组成:上臂、前臂和手腕。
先以右手为例,正手击球时,向后摆动右手上臂,将其带动右手前臂向后拉拽。
当右手前臂拉拽到与地面平行的位置时,右手腕突然发力,使拍面迅速向前甩出。
在击球的瞬间,拍面应该与网球接触,产生击球效果。
三、身体的转动和重心转移在正手击球时,身体的转动和重心转移也很重要。
击球前,保持身体稳定的同时,将重心置于后脚。
随着击球动作的进行,通过扭动腰部,将重心逐渐转移到前脚,同时将身体的力量投射到拍面上,使击球更有力量和准确性。
四、练习方法1. 基础击球练习:找一个墙壁或球拍反拍板,面对墙壁或反拍板,进行击球练习。
练习时注意握拍和身体姿势,专注于挥拍动作的正确性和连贯性。
2. 进步式练习:找一个教练或球友,进行正手击球的对练。
起初可以使用慢节奏的球,逐渐提高球速和难度。
通过与对手的对练,可以锻炼正手击球的技巧和战术应用。
3. 模拟比赛练习:在训练中模拟比赛场景,进行正手击球练习。
通过与对手的交流,学会在比赛中合理运用正手击球技巧,提高应对不同局面的能力。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1. 控制球的方向和力度:在击球时,要注意击球的力度和方向的控制。
练习时可以尝试对不同的目标点进行击球。
逐渐增加球的速度和难度,提高准确性和自信心。
2. 处理高远球和低球:面对高远球,要保持松软的手腕和拍面,用较轻的击球力度击球。
而面对低球时,身体的下蹲和抬手的同时,用较大的力量击球,使球的高度能够足够过网。
网球正手平击球的技术讲解

网球正手平击球的技术讲解正手击球的动作,从理论上讲,动作比较深长,击球有力,速度也快。
而在比赛中正手击球的机会比较多,正手击球后,可使本人在场上的位置更有利。
由于现代网球速度的加快,不少网球爱好者过多地担心反手球质量,因此经常采用偏近于反手的正手握拍法,结果在正手击球时使用了许多手腕动作,一致造成偏差和失误。
网球正手平击球的技术讲解:平击球挥拍击球的路线向上较平缓,击球时拍面几乎垂直地面。
击球的正后部,用同样的力量击球,平击球的球速最快,球落地后前冲力大,球的飞行路线较平直,但其准确性和控制力较差,因此这种击法在比赛中较少使用。
网球正手平击球的技术讲解:网球正拍击球网球正拍击球指的是在本人握拍手同侧的地方对落地球的大方,他是网球基本技术中最常用的击球方法,是初学者最先学习的技术。
正手击球的动作,从理论上讲,动作比较深长,击球有力,速度也快。
而在比赛中正手击球的机会比较多,正手击球后,可使本人在场上的位置更有利。
由于现代网球速度的加快,不少网球爱好者过多地担心反手球质量,因此经常采用偏近于反手的正手握拍法,结果在正手击球时使用了许多手腕动作,一致造成偏差和失误。
下面以右手握拍者为例介绍正拍击球的动作要领。
(以后介绍的各项基本技术均以右手为例)。
网球正手平击球的技术讲解:正拍击球的动作要领1.准备姿势面对球网,双脚向前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屈身体略向前倾,重心落在双脚的前脚掌上,右手握拍,左手轻托拍颈,双肘微屈,球拍舒适地放在身前,托面垂直于拍头指向对方,两眼注视对方来球,作好击球准备。
2.后摆引球当判断来球需用正拍回击时,转动双脚,左脚跟抬起并向右倾前方上步,右脚向右转90度与底线平行,同时转肩转髋带动右手向后摆动引拍(此为关闭式步法,适用于初学者转体;另一为开放式步法,左脚不必上步,两脚平站但需要更多的向右转体动作),引拍时肘部弯曲、自然下垂,拍头低于膝盖,左手伸向前方,保持身体平衡,后摆引拍时身体重心移向右脚,左肩对着右侧的网柱,手腕固定,挥拍转动约180度拍头指向后挡网。
网球技术学习完美的正手击球

网球技术学习完美的正手击球网球是一项充满激情和乐趣的运动,正手击球是掌握网球技术的基础。
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球员,学习完美的正手击球都是提高你的技术水平的关键。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技巧,帮助你提升你的正手击球技术。
正手击球的正确姿势在学习正手击球之前,了解正确的击球姿势是非常重要的。
你需要站在球场中央,面向网前。
脚步要分开与肩同宽,将你的脚放在你感觉最舒适的位置。
保持身体的均衡,保持头部和背部挺直。
将你的非主导手放在球拍上方,准备击球。
控制击球力度学习控制正手击球的力度是提高你技术的关键。
当你击球时,你需要调整你的击球力度,以适应不同的情况。
如果你想打出一次快速而有力的击球,你可以稍微加大力度。
而如果你想打出一次精确而准确的击球,你需要放松一些。
击球力度的控制是一个平衡的过程,需要不断的练习和调整。
准备好击球在击球之前,你需要做好准备。
这意味着你需要提前预测球的落点,并调整你的身体位置,以便更好地击球。
观察你的对手的动作和姿势,从而预测他们可能打出的球。
保持身体灵活,并随时准备做出反应。
正确的击球动作在进行正手击球时,你需要掌握正确的击球动作。
你需要将球拍握紧,并在击球时用力向前推。
你需要使用整个身体的力量,而不仅仅是手腕。
通过转动你的身体和腰部,你可以增加你的击球力量和准确性。
在击球时,保持手臂的伸展,并试着保持与球的接触时间更长,以增加控制和旋转球的能力。
练习正手击球学习正手击球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实践。
你可以在球场上找一个练习伙伴,一起练习击球技术。
通过定期练习,你可以改进你的技术,并提高你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
另外,观看专业球员的比赛视频,学习他们的击球技巧和战术,也是提高你技术的好方法。
学习完美的正手击球是提高你网球技术的基础。
通过掌握正确的姿势,控制击球力度,做好击球准备,掌握正确的击球动作,并通过练习不断改进你的技术,你可以成为一个出色的网球选手。
不断地练习和实践是取得进步的关键,只要坚持不懈,你一定能够提高你的正手击球技术,享受到更多的乐趣和成就。
国外网球技术理念介绍

国外网球技术理念介绍网球职业化、商业化得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网球技、战术得飞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一些观念、观点得更新与发展,而这些新观念、新观点反过来又将进一步推动网球技、战术得提高与完善。
下面列举一些近期国际上对网球技术重新认识得新观点,供大家参考。
一、正手击球1、旧观点:应直臂击球。
新观点:从拉拍、拍触球到随挥,肘关节都应有不同担度得弯曲。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教学过程中要求大家正手击球后把球送出去,肘关节要伸直,这样加大了手臂得线速度,击出得球也会更有威力。
而现在得新观点认为:击球威力得大小不在于曲臂直臂,随着球拍制造工艺得进步,击出大角度得球成了得分得主要手段,而直臂打球使身体不稳,不利于还原第二次击球。
2、旧观点:击球点越早越好。
新观点:不同来球要有不同击球点。
“把击球点往前放,早点击球”,这就是网球场上教练常向队员说得话,现在证明它不适用于所有击球。
如果您就是西方握拍拉上旋球得话,您得击球点应该放在身体得侧面,上旋高球也一样。
总之,您要想打旋转多一些得球,就应该晚点击球。
辛吉斯、库尔尼科娃、伍德福德等击球时球点都很靠后,击出得球有强烈得旋转,这样得球稳定性高,而且落地弹起很高,对手不易回击。
3、旧观点:拉拍、击球、随挥之间可以有停顿。
新观点: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如果您不就是初学者得话,就应该忘记初学网球时得①拉拍、②击球、③随挥。
好像做广播体操一样,动作间有停顿,难以击出最有威力得球。
只有从拉拍至随挥一气呵成,没有丝毫得停顿才能发挥您最大得潜能,如果您能做到这一点,您得球技会有一个很大得飞跃。
在世界网坛上,张德培与里奥斯做得非常出色,她们得拉拍很晚,但动作连贯,对手难以判断球击向何方。
4、旧观点:击球前要先侧身。
新观点:击球前只要转肩就行。
以前我们大家打球一般要做到侧身、转腰,而今天我们则叫大家注意转肩。
我们做一个实验:把一个篮球从身体侧面推出去,怎样能推得远些呢?试一次转腰不转肩,一次转肩不转腰,您很轻松就会得出结论得。
网球正手引拍发力要领有哪些

网球正手引拍发力要领有哪些网球运动发展到现在,已成为非常重要的现代体育项目。
以下是店铺教大家的关于网球正手引拍发力要领,欢迎阅读!网球正手引拍发力要领一:非持拍手长点握住球拍这样做的好处有:1)有助更充分地转肩、侧身2)使引拍,拉拍动作更流畅,充分利用引拍的势能网球正手引拍发力要领二:持拍手充分向后拉拍打开胸大肌肘部引拍法是目前比较主流地引拍法,相比转体引拍更为简捷,能更快速的打开胸大肌,一个简单的方法衡量拉拍是否充分的标准:肘部与身体保持至少一个足球的距离。
在准备姿势时,肘部与身体就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后面的充分拉拍很有帮助事实上在整个引拍、挥拍过程中肘部与身体都保持一定的距离,提供更大的线动量,带来更快的挥拍速度:胸大肌是链接躯干和手臂的重要环节,对其充分的拉伸对给挥拍带来更大的力量与速度,稳定性较手臂也更强。
想象射箭运动员,要将弓拉开,主要靠的是胸大肌的拉伸的力量,而手臂却是放松的,参与的力很少。
不光是正手,发球,高压、反手甚至截击都需要将胸大肌充分打开。
做好最基础的网球正手引拍的方法1、引拍不要过大。
不管是采用弧线引拍法还是平行引拍法(斜下引拍),球拍都不要超过自己身体的额状面,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拍头与端线的角度不要超过90度。
引拍过大的问题是,如果对手来球力量大、速度快,很容易使自己来不及完成技术动作而失误。
引拍除了手臂挥拍过大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已经完成侧身后,身体再沿人体的纵轴做向右旋转。
2、引拍不要过早。
球还没有来,球拍已经完全被引开等待来球,挥拍动作失去了连贯性和流畅感,击球的力量和速度都会受到影响,同时还很容易出现失误。
引拍过早产生的原因是:在侧身转体的同时球拍已经被引开,如果说来球就在身边,这样的引拍不能说错。
如果我们需要移动几步才能击球,侧身转体的同时引拍显然就早了。
正确的作法是:先侧身移动,在跨出最后一步的同时作引拍动作,以确保击球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开方式步法和封闭式步法都一样)。
网球反手击球的心得体会

网球反手击球的心得体会篇一:网球的正反手击球的动作要领网球的正反手击球的动作要领1.网球的正手击球的动作要领网球正手击球是网球最大体的技术环节但也是最有要挟的进攻方式,纵观现代网球的顶尖球员,他们无不有着过人的正手击球技术.费德勒的正手抽球,纳达尔的正手上旋球,都是他们取得竞赛成功的利器.因此把握好正手击球对网球运动员来讲超级重要.这学期咱们要紧学习的是正手抽球,因此我下面总结了正手抽球的技术要领和关于正手击球的方式。
1.正手握拍右手虎口对准球拍45°棱的位置,左手轻轻托住球拍,使得拍面与地面垂直。
这是学习网球中最大体的要求,只有只缺德我拍姿势才能做出漂亮的挥拍动作。
2.预备姿势面对球网,双脚向前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屈躯体略向前倾,重心落在双脚的前脚掌上,托面垂直于拍头指向对方,两眼注视对方来球,作好击球预备。
3.后摆引球关于初学者来讲,当需要击球时,第一判定击球点,使自己能够随时站在正确的击球位置,方便击球。
左脚向前跨一步,同时转肩侧身右手顺势带动右臂向后引拍。
引拍时肘部弯曲、自然下垂,拍头低于膝盖,左手伸向前方,维持躯体平稳,后摆引拍时躯体重心移向右脚,左肩对着右边的网柱,手腕固定。
这也是很重要的一时期,第一准确判定网球落点是咱们每一个打网球的必需把握的大体能力。
第二自己必需要快速跑动,让自己能够快速运动到正确的击球点,使得击球点恰好能够处于自己的躯体侧前方。
4.击球向前击球时紧握球拍,手腕固定,重心迁移,转动躯体同时带动右臂向前挥拍,击球点在躯体的右边前方不超过腰的高度,击球时球打在拍面的中心,击球挥拍时的拍头是自上而下的臂挥动。
那个地址最重要的是击球那一刻的球拍姿必将须正确,不然网球极易被击飞或无法过网。
5.随挥球击出后,挥拍沿着球飞行的方向前送,重心前移落在左脚,躯体也随着转向球网,挥拍动作在左肩上方终止,拍头指向上方高出头部。
随挥跟进动作要比后摆动作大而充分,保证击球的稳(来自: 小龙文档网:网球反手击球的心得体会)定性,随挥跟进终止,当即恢复预备姿势,预备下一次击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网球正手的理念
通常把正手分为准备,引拍,前挥,随挥三个阶段。
但在本文中,我分成了准备,后引,下降收缩,加速击球,随挥五个阶段,七个动作。
整个击球过程是一个不间断的整体,这个分法并不是要把击球过程切断,只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更细的划分,可以使朋友们练习时能准确定位自己的问题。
使用新的名称,是为了强调与传统技术的区别。
本文以右手持拍为例,其中重心转移是以关闭或半开放站位为例,开放式站位应将重心保持在右脚,在击球时向左脚转移。
准备:和传统的准备动作区别不大,这里不做讨论。
只想强调两点,一是在对手击球时要做一个分腿垫步,以建立身体的平衡,再有就是尽量做到先跑动再在跑协中转身再后引,以使整个击球动作连惯。
人们常说引拍,绝大多数朋友在学球的时候,就会有人告诉他们把拍头指向后围网,拍头要低于击球点,直接拉拍,等等。
很多朋友也是这么打球的。
但现代网球技术没有引拍,只有后引。
后引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使身体产生势能,身体作为一个整体右转,将重心移至右脚,拉开相关肌肉。
一个是将拍头后移到相对于球网的身体右后方(不是后指),以便使拍头有足够的加速空间。
后引的不仅是球拍,更重要的是身体。
可以直线后引,小弧线后引,和大弧线后引,我在以前讨论过这几种后引的特点,这里不再多说。
后引时,身体要作为整体右转,重心向右脚转移,并随重心移动曲膝。
以右髋带动右肩向上同时带动手臂运动。
可以从三个看到在后
引的最初,左手随右手一起运动,这种手铐式的后引,源于初学时的练习。
初学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使肩部转动。
注意后引不是越早越好。
要尽量使整个过程连惯。
后引结束时,身体侧对球网,如果是开放或半开放站位,应该注意髋关节的转动角度小于肩,身体有上了发条的感觉。
重心在右脚,双膝弯曲,右肩高于左肩,拍头在体前,留出了运动空间,并高于肘部,从球网看过来,肘在身体后方,肘及拍头不应超过背。
拍面关闭。
下降和收缩是两组动作。
下降与后引的转换点在肩部向下运动的开始,髋带肩部向下的运动带动手臂向下,重心向左脚转移,手腕放松,使其逐渐后翻。
当拍长轴与地面平行时,恰好使拍底托对向来球。
收缩动作的开始点,是拍长轴与地面平行时。
这时,右腿开始蹬地同时左髋向前上方顶出,带动左肩上提。
手腕保持后翻,拍底托对向来球,肘部向身体收缩。
象拖绳子一样拖动球拍。
直至肘与肩在同一垂线上,这时肘在身体的平面前,一个自然的距离,不要太远与不要太近,练习时可以在腋下夹一下网球。
以球拍的前移是由于肘部收缩引起的。
速度较慢。
这个阶段的身体转动是由于肩部下降和肘部收缩引起的,幅度不大。
过早地转肩会大大影响击球质量。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把支撑点稳定地前移,同时继续保持肌肉的力量积蓄,为加速做好体位上的准备,并形成稳定的基础,在高速击球的同时保持很好的控制。
如果这两个环节缺少一个,都会造成发力点位置不当。
如果我们看职业运动员的正手,会觉得他们的球拍开始时速度并
不快而后突然加速,打出有力量和控制的击球,但业余选手球拍一开始就很快,打出的球却缺乏力量和控制。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加速击球:这是决定击球速度和准确性的最重要阶段,前面的一切都是为此做准备。
我们知道,人体大肌肉群的动作有力、稳定,而小肌肉群的动作则灵活、准确。
为了更清楚,大家可以做个试验,将肘贴于胁部,小臂不动,快速来回转肩数次,注意手的运动速度,再以同样的姿势,肩部不动挥动小臂数次注意手的运动速度,可以发现小臂挥动时,手的运动速度更快。
现代网球正手的多段式前挥就是基于这样的原理,充分利用两种肌肉群的优势。
这个阶段分为加速和击球两个动作,当肘部收缩至肩的垂直的时候,进入加速击球阶段。
加速是靠身体重心的前移,更多的是身体相关部位转动。
转肩为开始,右腿开始蹬地,肩部用力转动带动球拍加速运动。
当身体快与网平行时,继续转肩,大臂转动,带动小臂前挥。
抓紧球拍,收紧手腕。
这个过程要有很好的时间控制。
过最或过晚的挥动小臂都会使速度和控制受到影响,关键是使击球时拍速达到最大,并使拍面在击球点前和击球点后的一段距离与击球方向垂直。
注意小臂的挥动是由大臂的旋转带动的。
击球动作实际上和加速是一个整体,分离出来是为了强调击球是对球的控制和击球瞬间的动作。
击球时手腕后翻并固定,抓紧球拍。
击球时,拍头略低于手腕,拍面与地面垂直。
右髋向前上顶出并带动右肩向前上方运动。
从下向上击球,球拍长轴随势逆针转动,以产生上旋。
球拍关闭会使击球力量下降。
为了更好地发力,要将击球点想
象成击球点前面一点,上旋要适当,上旋过少,很容易失误,但并不是上旋越多越好。
过度上旋会使球速下降。
在击球过程中,要保持肘部的稳定,肘部肩的位置基本不变,这是发力并稳定击球的重要条件。
应该注意,决定上旋的因素是球拍轨迹与场面的夹角以及拍长轴逆时针运动的角速度,决定击球准确性的是拍头轨迹在地平面上的半径,半径越大,线路就越直,决定球速的是击球时的拍速。
有一种误解,认为击球的速度决定于击球的力量,而击球的力量与击球的速度无关,击球时应该加力而不应该加速,击球时要用球拍吃住球而对球加以控制。
这种说法不符合基本的物理学原理。
从高速摄像的资料来看,这种说法根本不成立。
还有一种误解,认为球拍在击球是应该关闭,这样才能压住球,并可以产生更多的上旋。
其实这样做除了损失击球的力量以外,没有什么好处。
我们这里所有的例子中,击球时球拍都是与地面垂直的。
击球后拍面仍与地面垂直,前臂外旋是随挥时的自然产生的,认为前臂外旋可以增加控制或上旋实际上是不成立的。
随挥:随挥不仅是击球后的惯性运动,能保护身体,而且对击球的质量也有很大影响。
随挥时,肩、肘继续向前上方运动,结束时右肩侧对球网,右肩高于左肩。
右脚向前跟进。
收拍头的位置根据你握拍的方式不同而不同。
越偏向西方,上旋越多,拍头越低。
发力顺序:腿、髋、肩,大臂、小臂。
只有正确的发力时序,才能保证击球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