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制礼_胡戟

周公制礼_胡戟
周公制礼_胡戟

1997年9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Sep.,1997第26卷第3期Journal of Shaanx i N 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Vo1.26N o.3【周秦汉唐文化研究】

周公制礼

胡 戟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西安710062;作者,男,56岁,教授)

摘 要 周公制礼,创立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政治文化。诸如分封亲贵,兴灭继绝,体国

经野,威慑不顺,卜都定鼎,明堂朝觐,敬天保民和嫡长子继承,这些周公之法多数用为后来吉、嘉、

宾、军、凶五礼和传统政治的基本框架原则。

关键词 西周 周公制礼 政治文化

礼仪在中国旧时,是一个包罗甚广的文化思想政治体系,如明代邱 所说:“凡所以建国而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者,皆谓之礼焉。不徒以祭祀、燕享、冠婚、宾射以为礼也。”(《大学衍义补》)是从体国经野、设官分职的大政,君臣关系、台阁仪范的规矩,到祭祖宴享、婚丧嫁娶的生活,乃至待人接物、沟通外邦的交际,可以说,从做人到治国,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有繁文缛礼为之规范,意在创造一个和谐稳定,首先是能满足君主专制统治要求的社会秩序。

对迄今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处世准则和思维方式的中国传统礼仪进行反思,不能不溯源于始作俑者周公。

一、周公制礼的背景条件

周公姬旦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全面系统制礼的圣人,有其历史的机遇。

首先是已有了全面制礼的基础,这就是自伏羲制嫁娶之礼以来,历代先王逐渐初步创设了五礼。《礼记·礼器》有“三代之礼一也。”《论语·为政》载孔子的话:“殷因于夏礼,所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说明三代之礼互有损益,周礼对殷礼是有所继承的。但如《商君书·更法》所说“三代不同礼”,《唐会要》卷4《皇太孙》也记王方庆所说:“三王不袭礼”,周礼对殷夏礼又有许多变革。《礼记·表记》有孔子关于三代礼异同的总结:“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先禄而后威,先赏而后罚,亲而不尊……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其赏罚用爵列,亲而不尊。”

殷人尊鬼神,纣王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史记·殷本纪》)迷信天命,至死不悟。他身灭国亡的殷鉴,促使周人尊礼尚施,改行施惠于臣下的礼治政治。

收稿日期:1996-11-18

周公是灭殷兴周改朝换代的当事人。他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姬发之弟,在伐纣的战争中,他手持大钺,成为武王第一辅臣。“(太子)成王少,在强褓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史记·鲁周公世家》)其实是周公自己为王,南面当权,有了制礼改政的条件。

在君主专制制度尚未确立的先秦,实际上实行的是天子与诸侯共主分治的政治。天子无道,诸侯可以废之杀之。如殷纣王帝辛,无论怎样自诩为上帝元子,但拒谏饰非,厚赋税,敛钱粟,“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史记·殷本记》)又嬖爱妲己,“惟妇言是用……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尚书·牧誓》)竟至设炮烙之刑,醢九侯,脯鄂侯,三公大臣及其质子被害后还做成肉酱、肉干和肉羹吃掉。“殷之三仁”,微子出逃,箕子佯狂,比干王叔被剖心。终于800诸侯起兵反叛,17万军队临阵倒戈,牧野一仗,“小邦国”周便杀纣王灭殷,取而代之。

悠悠600年的殷王朝毁于一旦,提醒新王朝必须改弦更张,周公要对周王朝的治理重新作出规划,他选择了影响深远的以礼治国的路,为中国特色的传统政治——兼有人治、法治之利的礼治奠了基。王国维说:“夏、殷间政治与文物之变革,不似殷、周间之剧烈。”他甚至认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①

关于周公制礼的具体内容,史籍所载,多数晚出,专家更关注甲骨、金文的原始资料,但传统的说法亦需了解,姑一并介绍。

二、周公制礼的观念活动

1.分封诸侯。《逸周书·世俘》称,武王克商,臣服652国,而后用分封诸侯的办法实行统治。

②《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同书《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 、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 、郇,文之昭也;邗、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列出26国。《荀子·儒效》:“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并成王而及武王……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关于封建之事,孔颖达《疏》称:“非是一时封建,非尽周公所为。富辰尽以其事属周公者,以武王克殷,周公为辅,又摄政制礼,成一代大法,虽非悉周公所为,皆是周公之法,故归之于周公耳。”王国维也持封建子弟之制实惟周公手定之说。

周公创制封邦建国之礼,显然是欲以家天下的面貌来组织宗法社会。但以所封71国而论,除去53或55个姬姓国,其余十余个,应即《大盂鼎》“受民受疆土”有封国的周室姻亲功臣,如封于齐的尚父姜太公。班固评论,这是“亲亲贤贤,褒表功德”,他肯定的周初封建“关诸盛衰,深根固本,为不可拔者也”。③

据《尚书大传》,克商时对如何处置殷室和王畿遗民的问题,周室权贵们曾有讨论。周公不赞成太公望要尽诛敌人的办法,也不赞成召公爽“有罪者杀,无罪者活”的办法,主张施以笼络,①

③《汉书·诸侯王表序》。序中又曰:“昔周监于二代,三圣制法,立爵五等,封国八百,同姓五十有余。”

所说封国800,多于实封,殆是袭用了策划叛殷时会师盟津的800诸侯之数。

武王在太庙举行分封诸侯典礼的情况,见陕西出土周初青铜器《大丰簋》铭文。《观堂集林》卷10《殷周制度论》,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51页。

并加武力监视。他的意见被采纳,分殷王畿为三部分,封纣子父(武庚)为商后,在邶;专派管叔在 ,蔡叔在卫,“相禄父治殷”(《史记·周本纪》),其实是一东一西实施监视。第二年武王去世,武庚乘机纠合管、蔡叛乱,被平息后,周公主持了第二次封建,更封当年武王伐纣时自缚军门请降,又没参加武庚叛乱的殷商贵族微子启于宋,为殷后,①并封禹夏之后于杞,以奉祀各自祖先。后来孔子考察夏礼、殷礼就去了杞和宋。这是周公“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论语·尧曰》)的仁政,可见周公以礼治国之用心。也影响后世以“二王三恪”的名义,优待前代君主名臣的后裔,这被列入历代礼典,成为一项礼仪制度。

2.威慑不顺。武王克商后二年去世,周公以“咸王”名义当国,“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史记·鲁周公世家》),极力维持其“小邦周”治理“大国殷”旧域的政局。但管叔、蔡叔不满其兄弟周公掌权,竟与武庚勾结作乱,东方的淮夷徐奄也起兵反周。周公终于发布《大诰》,毅然“兴师东伐……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同上),平定了殷王畿的三监之乱。而后继续“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史记·周本纪》),终于天下大定,“诸侯咸服宗周”(《史记·鲁周公世家》),承认宗周的共主地位,稳住了周朝的统治。

《诗·东山》称:“周公东征,三年而归”,《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 ,周公东征,四国是皇”,说明戡定叛乱的管、蔡、商、奄四方之国战事之激烈。这是威慑不顺的军礼。

3.卜都定鼎。周族自文王开始向东发展,武王克商后回到镐京,曾发愁如何治理广袤的东土,“自夜不寐”,向前去问安的周公透露自己的心事:“天不享殷,乃今有成……以至今,我未定天保,何暇寐?”他所急的“定天保,依天室”,是要按天意建一座新都为依托,他已留意伊洛二水会合之地,“粤詹洛伊,毋远天室,营周居于洛邑,而后去。纵马于华山之阳,牧牛于桃林之虚,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也。”(《史记·周本纪》)武王认为洛邑的建造,事系天下太平。

周公秉承武王遗志,建洛邑,在东征平叛以后,这件事更具有紧迫性,召公先去相地卜宅,“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史记·周本纪》)九鼎传为夏禹所铸,《汉书·郊祀志》:“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代表王权,为传国之宝,成汤迁之于商邑,武王克商获之,此时周公又迁九鼎于洛邑,所建王城东面的正门称鼎门,传说九鼎是经由此门入成的。隋唐东都洛阳城南垣中门犹称定鼎门。

《周礼·冬官考工记》载都城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西周洛邑应按此制建造。左宗庙、右社稷之制,为历代王朝继承,而朝背市只是周、汉早期制度。

4.明堂朝觐。古代建都城,在国之阳位,要设一取象天地而上圆下方、四周圜水的建筑。为布政之宫,四户八牖,以便声教四达,称明堂。《考工记·匠人》周人明堂条郑氏注:“明堂者,明政教之堂。”蔡邕《明堂月令章句》记其多种功能:“明堂者,天子大庙,所以祭祀。夏后氏世室,殷人重屋,周人明堂,飨功、养老、教学、选士皆在其中。故言取正室之貌则曰大庙,取其正室则曰大室,取其堂则曰明堂,取其四时之学则曰大学,取其圆水则曰辟雍,虽名别而实同。”《诗·周颂·我将》表明曾“祀文王于明堂”。

明堂在周初,最重朝诸侯之用。《礼记·明堂位》记诸侯朝周公于明堂所排列之位,称:“昔

①策命之书见《尚书·周书·微子之命》:“成王既黜殷命,杀武庚,命微子启代殷后”,嘱其“作宾于王

家,与国咸休,永世无穷……万邦作式,俾我有周无 。”此篇多疑为伪作。

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乡而立。三公,中阶之前,北面东上;诸侯之位,阼阶之东,西面北上;诸伯之国,西阶之西,东面北上;诸子之国,门东,北面东上;诸男之国,门西,北而东上;九夷之国,东门之外,西面北上;八蛮之国,南门之外,北面东上;六戎之国,西门之外,东面南上;五狄之国,北门之外,南面东上;九采之国,应门之外,北面东上。四塞,世告至。此周公明堂之位也。明堂也者,明诸侯之尊卑也。”当诸侯方国朝见周公时,周公以天子身份,背负斧纹屏风,面朝南而立,诸侯贵族按其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高低,依次站在周公对面的中阶之上,东西阶和门东西,夷、蛮、戎、狄分站在东、南、西、北四门之外,较远的九采站在南面的应门之外,极远的四塞每世一来朝,告新君即位而已,不安排固定的站位。

这般一丝不苟精心安排的诸侯朝觐天子的礼仪,无疑能十分明确天子诸侯之间尊卑上下的等级,使各安其位以维护统治秩序,这就是周公制礼的目标所在了。关于这次明堂活动的时间内容,《明堂位》说的正是周公“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周颂·清庙序》称:“清庙,祀文王也。周公既成洛邑,朝诸侯,率以祀文王焉。”孔颖达《疏》:“成洛邑在五年则朝诸侯在六年,明此朝诸侯与《明堂位》所朝为一事也。”那么《礼记·明堂位》所载周公朝诸侯于明堂,是周公营建洛邑成功之翌年,一系列庆典活动的一部分,此外还率诸侯庙祭文王,又颁度量,推进政令之划一,并以制礼作乐,为他这一年工作的重心,结果“天下大服”,周公的事业达到成功的巅峰。

5.敬天保民。周公制礼,着眼点不限于诸侯,他较多关注下层庶民。在平三监之乱后,周公封胞弟康叔于商都朝歌,作《康诰》、《酒诰》、《梓材》三篇文告,给与嘱咐。《康诰》称:“天畏 忱,民情大可见。小人难保,往,尽乃心,无康好逸豫,乃其 民……汝惟小子,乃服惟弘王,应保殷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意为天德可畏,从民情上大率可见。小人安之既难,当尽汝心去治理,毋自安好逸宽纵,则其民可治。汝当弘大王道,上以应天,下安殷民,便是襄助王室居顺天命,为民日新之教。《酒诰》又称:“后嗣王酣身……纵淫 于非彝,用燕丧威仪,民罔不 伤心……(酒)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今惟殷坠厥命,我其可不大监抚于时?”要以纣王酣酒伤民心失国为鉴戒。《梓材》比喻为政之道如木匠梓人治材,成功在精善,言及“罔厉杀人”,“君先敬劳”,“勤用明德”,“子子孙孙永保民”。《康诰》等三篇文告阐述政治之道的主旨是敬天、明德、慎刑、保民。

迁殷顽民于成周时,周公作《多士》为告诫:“天大降丧于殷……非我小国敢弋殷命……告尔殷多士,今予惟不尔杀……惟尔多士,攸服奔走,臣我多逊,尔乃尚有尔土,尔乃尚宁干止。尔克敬,天惟 矜尔;尔不克敬,尔不啻不有尔土,予亦致天之罚于尔躬。”对“殷遗多士”说明,殷商丧亡和当年“尔先祖成汤革夏”一样是天命,现在不惟不杀,还“作大邑于兹洛”,命迁去居住,只要顺从,可以有土地,有生计,否则必行天罚。

还政于成王后,周公又作《无逸》、《立政》为劝诫。《无逸》称:“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周公盛赞殷王中宗、高宗、祖甲和周文王“四人迪哲”。“小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德”,听到人们有怨言,更增修善政。否则,“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有同,是丛于厥身”,使天下同怨,集仇恨于自己一身。《立政》则强调“敬事上帝,立民长伯”,“庶狱庶慎”。

周公去世后,成王命君陈去监管成周时,作书《君陈》,嘱他:“昔周公师保万民,民怀其德。往慎乃司,兹率厥常,懋昭周公之训,惟民其 ……尔惟弘周公丕训,无依势作威,无倚法以削,

宽而有制,从容以和。”可见成王是接受了周公的遗训,奉周公之法为治国圭臬。

殷人尊事鬼神,笃信天命,但纣王无道,天便降大丧亡殷。取而代之的周人,与殷人已有不同,又“事鬼敬神而远之”。虽也讲天命,却深知“天不可信”(《尚书·君》),天命不可恃,武王伐纣在孟津誓师时,向“谓己有天命”的纣王的挑战,直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中》),这和上引周公在《康诰》中所说“天畏 忱,民情大可见”的意思一样,是将天、人的力量合一起来看成败兴亡,在承认上帝的权威同时,看重民意和民众支持的力量。①所以周公在敬天的同时,一再强调明德、慎刑以保民,这成为他制礼的一个思想基础。

自武王克商时,周公便制止对殷族遗民战俘的屠杀。他主政时营建成周作为安置,给他们生活的出路。这也能解释考古发现的周代遗址用人牲人殉数,远没有殷商动辄数十成百乃至上千那么多的原因。随着生产力进步,人的价值提高,在开明的统治层政策上有所反映。周公随时重申的“保民”思想,使包括殷遗民的庶民最起码的生存权有了一点保障,是个历史性的进步。这为他的制礼活动罩上一层脉脉温情,因而在历史上显示了长久的魅力。

6.嫡长子继承。“践天子之位”(《礼记·明堂位》)六年的周公,完成制礼作乐,最后要做的事,是依礼定制,解决天子王位的传承问题。

自夏启继位,建立中国历史上长达4000年的“家天下”式统治以来,夏商两代千余年间,王位或传子,或兄终弟及。这样两种选择,意欲为传贤留一点机动,却又不免造成纷争,商代曾因此出现“九世之乱”。据《史记·殷本纪》:“帝阳甲之时殷衰。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有鉴于此,从帝康丁之后到帝辛(纣),五代传子,犹不分嫡庶。但周室在周公之前,季历以太王的第三子身分继位,武王以次子身分为太子,犹是“大人世及以为礼”。“在人谓诸侯也,世及、诸侯传位与自家也。父子曰世,兄弟曰及,谓父传与子,无子则兄传与弟也,以此为礼也。”

武王死时,有意传位给周公,周公不受之说,大概是粉饰。事实是“太子诵代立,是为成王”(《史记·周本纪》),而周公自立,“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史记·鲁周公世家》)。所说“摄”大概也是后人为使周公的行动合礼而附加的。正因此,才使流言四起,周公不得不对太公望、召公费许多口舌作解释,又用武力镇压以此为借口反叛的管叔、蔡叔。本来,按“世及”之礼,周公作为武王四弟正式继位亦未尝不可,但有三监之乱的教训,在天下大服之后,他不能不考虑要有一个有利周王朝长治久安的解决办法。在立嫡、立长、立贤中,他择定嫡长子继承的办法,纳入王家礼制,使之成为不争的原则。为此他非常高姿态地以身作则,在他当国的第七年,“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躬躬如畏然”。临终时并嘱:“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史记·鲁周公世家》)对新君礼敬有加。这一惊世之举,为他圣人的形象增添了一道耀眼的光圈,其意义还在礼制史上标志嫡长继承法的确立。

嫡长子继承,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公羊传·隐公元年》)《吕氏春秋·慎势》解释:“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为避免百人逐一免生乱,不得已出此下策,以牺牲立贤为代价,求得王位传承的平安过渡,进而建立“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左传·昭公七年》),以宗子为核心的宗法社会。

①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01页。

在周代,嫡长子继承法和亲贵合一的分封制结合,初步完善了宗法制度,显示出与殷代政治的区别。殷代保留了更多氏族制的残余,殷室直接治理的王畿范围很小,整个国家有赖众多异姓、外族诸侯的朝贡盟誓维持,天子挟天帝权威弄神弄鬼加以控制,实际相当松散。周代虽仍处于国家发展的初级阶段,①但由于周公的规划设计,实行礼治的宗法社会已见规模,对尔后周王朝的发展繁荣不无积极影响。《史记·周本纪》有所谓“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之说,郑玄笺《诗·关睢》,也把“关睢、麟趾之化,王者之风”,“系之周公”。在周公制礼影响下,社会精神风貌酝酿着深刻变化。周代国家借宗法制度,“体国经野,设官分职”(《周礼·天官冢宰第一》),地缘政治开始抬头,展示了将要取代农族组织、血缘关系的前景。

7.《周礼》和《仪礼》。礼仪经典三礼中的《周礼》和《仪礼》,传为周公制礼遗篇。《尚书·周官》“成王既黜殷命,灭淮夷,还归在丰,作《周官》”,《史记·周本纪》因袭此论:“成王自奄归在宗周,作《多方》;即绌殷命,袭淮夷,归在丰,作《周官》。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事在周公生前。《史记·鲁周公世家》便明确是“周公作《周官》。”“郑玄遍览群经,知《周礼》者乃周公致太平之迹。”(贾公彦:《序周礼废兴》,《全唐文》卷164)《隋书·经籍志一》亦称:“《周官》盖周公所制官政之法”。《周官》即《周礼》,内容分记六官故名。一说是《尚书·周官》的传,②但有以为《尚书》的《周官》篇是伪书。

“及周之衰,诸侯将逾法度,恶其害己,皆灭去其籍。”《汉书·艺文志》孔子时已见不到全本,更兼秦皇燔书,古籍大坏。汉武帝异母弟河间献王购求善书,“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汉书·河间献王传》)汉武帝另一位异母弟鲁恭王治宫室坏孔子旧宅时,于壁中得古文经中有《周官经》,即《周礼》。但从汉武帝这时起,对这部书的作者、成书年代和真伪就有争论,先后有西周说、春秋说、战国说、秦汉之际说,还有新莽时刘歆伪作说。既然汉武帝时就有了《周官》,自不可能是如宋代胡安国、胡宏父子和晚清康有为所说:为刘歆伪作。③但刘歆校书整理时可能补入了一些后代材料,引起

众多学人对全书,乃至对周公制礼的整个活动的异议。

④有趣如朱熹,执信“《周礼》是周公遗典”,对《周礼》的一些疑难点,朱熹认为“强说不得。若穿凿说出来,便是侮圣言。”(《朱子语类》卷83)诚惶诚恐地回避,讳莫如深了。

《仪礼》即《礼经》,亦称《礼》,传到汉代也已残阙,所传有戴德本、戴圣本、刘向《别录》三种本子,篇目次序和文字互有出入。鲁恭王坏孔子宅曾得篆书古文本。通行本是郑玄注贾公彦疏的刘向《别录》本。惟所存17篇多是士礼,秦始皇焚书后,河间王所献尚有邦国礼,但入唐后又佚,现几无天子诸侯礼。

《仪礼·疏序》贾公彦称:“《周礼》、《仪礼》……并是周公摄政太平之书。《周礼》为末,《仪①

④持异议者,宋以后有如司马光、苏辙、晁公武、洪迈、万斯大、方苞、杨桩,近人如郭沫若、齐思和、杨

向奎、刘起 、黄然伟。参见陈汉平《西周册命制度研究》,“《周官》真伪之聚讼”,学林出版社1986年版,第173~175页。又见彭林:《〈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周礼》,胡氏父子以为是王莽令刘歆撰,此恐不然。”见《朱子语类·周礼总论》。康说见《新学伪经考》。李宗邺:《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2页。赵世超:“西周国家,只能算是初级形式的国家。”见《周代国野制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36页。

礼》为本。”朱熹也认为:“《仪礼》,礼之根本”,“《仪礼》是经”,“《仪礼》是古全书”,“《周礼》、《仪礼》可全信,《礼记》有信不得处”,“《礼记》乃秦汉上下诸儒解释《仪礼》之书。”而《礼记·礼器》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郑玄注:“经礼谓《周礼》也”。《礼记·中庸》又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孔颖达疏:“礼仪三百,《周礼》有三百六十官,言三百者,举其成数耳。威仪三千者,即《仪礼》行事之威仪。《仪礼》虽十七篇,其中事有三千。”《汉书·艺文志》:“礼经三百,威仪三千”,韦昭和颜师古注为《周礼》和《仪礼》。可见都是肯定二书的。

“周公制礼”一事应如何看待?《左传·文公十八年》有“先君周公制《周官》”,这是2600年前周公后人在公元前7世纪初的声明。顾颉刚虽认为《周官》“原是一部战国时的法家著作,在散亡之余,为汉代的儒家所获得,加以补苴增损,勉强凑足了五官”。但他的总结是:“`周公制礼’,这件事是应该肯定的,因为在开国的时候,哪能不订出许多的制度和仪节来,周公是那时的行政首长,就是政府部门的工作也得归功于他。即使他采用了殷礼,也必然经过一番选择,不会无条件地接受,所以孔子说:`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论语·为政》)既然有所损益,就必有创造的成份在内,所以未尝不可说是周公所制。”①胡厚宣的看法是:“周初之文化制度,不特非周公一人所独创,且亦非周代所特有。举凡周初之一切,苟非后世有意之附会,则皆可于殷代得其前身。”我们是要用顾氏“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的观点考察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理解周公制礼这一礼仪史上至关重要的问题。无论这一传说和《周礼》、《仪礼》有多少“假历史性”的成分,但我们重视的是它在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价值,看重在实际上被官方承认和贯彻所起的作用。至于它曾怎样承继前代,又包含有多少后代附会进去的内容,那可以由文献学家们去慢慢澄清。

〔责任编辑 许正文〕

① 《“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文史》第6辑。

《旧唐书》订误两则

《旧唐书》卷176《李宗闵传》曰:“(元和三年制举案后),僧孺、宗闵亦久之不调,隋牒诸侯府。(元和)七年, (李)吉甫卒,方入朝为监察御史。”按《旧唐书》卷15《宪宗纪下》载:“(元和九年),冬十月甲辰朔。丙午,金紫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集贤大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赵国公李吉甫卒。”又查《新唐书》卷62《宰相表中》亦谓:“元和九年甲午,十月丙午,吉甫薨。”再查《旧唐书》卷146《李吉甫传》亦载:“元和九年冬,暴病卒,年五十七。”据此可知,《李宗闵传》中所记李吉甫卒年有悖于史实,大误。

《旧唐书》卷173《李绅传》云:“(长庆)二年二月,……逢吉欲用僧孺,惧绅与德裕沮于禁中。二年九月,出德裕为浙西观察使,乃用僧孺为平章事,……。”同书卷174《李德裕传》记载同上。按《旧唐书》卷16《穆宗纪》谓:“(长庆三年)三月丁已,……以牛僧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新唐书》卷63《宰相表下》云:“长庆三年癸卯,三月壬戍,御史中丞牛僧孺为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丁卯,复判户部。”又《旧唐书》卷172《牛僧孺传》曰:“(长庆)三年三月,以本官同平章事。”再据《唐大诏令集》卷48《大臣·宰相命相五中·牛僧孺平章事制》所谓:“可朝散大夫,尚书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勋封如故。”后有纪年曰:“长庆三年三月。”上述《李绅传》及《李德裕传》所谓李逢吉于长庆二年九月引用牛僧孺为宰相,有悖于史实,当据改回。

多洛肯

ABSTRACTS OF MAJOR ARTICLES

“One Country,Two Systems”:a Scientif ic C omposition of Great Theoreticol C ontribution

by Cheng Xibin "One country,tw o sy stems"is Deng Xiao ping′s Creation o n the peaceful unificatio n of the co untry.It contributes a g reat deal to Ma rxist theory of state fo rmatio n a nd to the prin-ciple o f peaceful co-existence amo ng na tio ns.It carries o n Lenin′s idea of utilizing capitalism to build socialism and push fo wa rd C.P.C.′s theo ry of the united front.It is believ ed that peaceful unifica tio n o f the whole China is sure to co me under Deng′s theo ry o f"o ne co untry, tw o sy stems".

On Kant′s Logical Analysis of the Nature of Understanding by Jin Yan Kant reg arded prior logical conditio n o f scientific know ing as a fundamental subject of epistem olog y.He believ ed tha t cog nitiv e categ ories including causality show s the m eaning of lo gic judgm ent and co nstitute man′s capacity of kno wing o n the basis o f prio r self-unity. Categ ories of understa nding,w hich are effective only in the em pirical scope,make it possible fo r man to build up any general a nd necessary know ledg e sy stem beyond a ny individual limi-tatio n.Ka nt′s idea o f understanding had a g reat and po sitiv e influence on philosophy after him.

Being,Understanding,and Speech——Heidegger′s Ontological Hermeneutics

by Chen Xia ngming Heidegg er believ ed tha t being is the fundam ental questio n in philo so phical o ntolog y.By asking such a question,he actually undertoo k tw o great cha nges in m odern philoso phy—from prior pheno menolo gy to herm eneutics,a nd from g eneral hermeneutics to onto logica l hermeneutics.In term s o f philo so phical hermeneutics,his g reatest contributio n lies in the ex positio n of the general structure o f understanding,w hich is ba sed on human history in time.He said that la nguage is the ho me o f ex istence and speech separates a nd connects the understandable states o f being in this wo rld.

Duke of Zhou and His System of Rites by Hu J i Duke o f Zho u,by mea ns of establishing his system o f rites,actually started an influen-tial political culture in Chinese histo ry.His achiev ements included the esta blishm ent of the system o f enfeoffm ent and the state in the capital,the fo rmulatio n o f o beisances to the sovereig n and w orship of god,and the qua rantee of the righ t o f primog eniture and pro tection o f the people.On the who le,Duke o f Zhou′s system of rites w as to becom e the framewo rk and principle of the Fiv e Rites in China′s political traditio n.

Confucius′Idea of Supernatural Beings and the Emphasis on Human Efforts during the W est Zhou and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by Chen Xuekai

明礼守礼,容恭心敬

【单选题】()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文明区别于世界其他各国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A. 礼 【单选题】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其源头一般要追溯到()。 B. 周公制礼 【多选题】从广义上来讲,“礼”泛指一切典章制度、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仪式节文等,具体包括()。 A. 法律、法规、制度 B. 习俗、风俗 C. 礼节、礼貌 D. 道德规范 【单选题】中华礼仪条目繁多,但并不是一地散钱,贯通所有礼仪的总纲领是()。 D. 诚敬 【多选题】《论语?季氏》中讲:君子有“三畏”,指的是()。 A. 畏天命 B. 畏大人 D. 畏圣人之言 【多选题】传统礼仪文化中对诚敬辞让的要求是()。 A. 尊重人格 B. 诚敬待人 C. 克制私欲 D. 辞让大度 【单选题】“六尺巷”的故事阐述的是()精神。 B. 辞让 【单选题】“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说的是()的重要性。 A. 官德 【多选题】礼所要求的敬,不是一种单向性的义务,而是不同身份的人之间共同遵守的准则,包括()。 A. 下对上 B. 上对下 C. 尊者对卑者 D. 卑者对尊者 【单选题】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说:“礼之用,和为贵。”意思是说,礼的作用贵在()。 C. 和谐 【单选题】在孔子看来,治国安邦,不能只依赖于行政法令,“礼”才是治国之本()。A. 正确 【单选题】“直而无礼则绞”阐述的道理是,说话直率固然是美德,但应该以“礼”来发扬这种品质()。 A. 正确 【单选题】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倡导的是“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地,未若礼不足而敬有余地”()。 A. 正确 【单选题】《论语?雍也》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讲的是关于人的()

座位礼仪

座位礼仪 中国自古便是一个礼仪之邦,相传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际,周公制礼作乐,就提出了礼治的纲领。而后受西方礼仪的影响,我国礼仪越来越完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座位礼仪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社交礼仪,其内涵便十分丰富。 中国人待客有两句话,坐,请坐,请上座,茶,上茶,上好茶。可见座位礼仪在待客处事上极其重要。基本上座位礼仪可以总结为以下五句“以右为上(遵循国际惯例);居中为上(中央高于两侧);前排为上(适用所有场合);以远为上(远离房门为上);面门为上(良好视野为上)。”就其具体场景而言,座位的安排又有其各自的特色,基本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会议座次 二、首先是前高后低,其次是中央高于两侧,最后是左高右低(中国政府惯例)和右高左低(国际惯例)。 主席台座次排列,领导为单数时,主要领导居中,2号领导在1号领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在1号领导右手位置;领导为偶数时,1、2号领导同时居中,2号领导依然在1号领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依然在1号领导右手位置。 三、宴席座次 排序原则:以远为上,面门为上,以右为上,以中为上;观景为上,靠墙为上。座次分布:面门居中位置为主位;主左宾右分两侧而坐;或主宾双方交错而坐;越近首席,位次越高;同等距离,右高左低。 四、轿车座次 按照国际贯例,乘坐轿车的座次安排的常规是:右高左低,后高前低。具体而言,轿车座次的尊卑自高而低是:后排右位—后排左位—前排右位——前排左位。另外有几种特殊情况,一是主人或熟识的朋友亲自驾驶汽车时,你坐到后面位置等于向主人宣布你在打的,非常不礼貌。这种情况下,副驾位置为上座位。二是接送高级官员、将领、明星知名公众的人物时主要考虑乘坐者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司机后方位置为汽车的上座位,通常也被称作VIP位置。 五、行进位次 多人并排行进,中央高于两侧,对于纵向来讲,前方高于后;两人横向行进,内侧高于外侧。

周公制礼_胡戟

1997年9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Sep.,1997第26卷第3期Journal of Shaanx i N 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Vo1.26N o.3【周秦汉唐文化研究】 周公制礼 胡 戟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西安710062;作者,男,56岁,教授) 摘 要 周公制礼,创立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政治文化。诸如分封亲贵,兴灭继绝,体国 经野,威慑不顺,卜都定鼎,明堂朝觐,敬天保民和嫡长子继承,这些周公之法多数用为后来吉、嘉、 宾、军、凶五礼和传统政治的基本框架原则。 关键词 西周 周公制礼 政治文化 礼仪在中国旧时,是一个包罗甚广的文化思想政治体系,如明代邱 所说:“凡所以建国而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者,皆谓之礼焉。不徒以祭祀、燕享、冠婚、宾射以为礼也。”(《大学衍义补》)是从体国经野、设官分职的大政,君臣关系、台阁仪范的规矩,到祭祖宴享、婚丧嫁娶的生活,乃至待人接物、沟通外邦的交际,可以说,从做人到治国,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有繁文缛礼为之规范,意在创造一个和谐稳定,首先是能满足君主专制统治要求的社会秩序。 对迄今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处世准则和思维方式的中国传统礼仪进行反思,不能不溯源于始作俑者周公。 一、周公制礼的背景条件 周公姬旦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全面系统制礼的圣人,有其历史的机遇。 首先是已有了全面制礼的基础,这就是自伏羲制嫁娶之礼以来,历代先王逐渐初步创设了五礼。《礼记·礼器》有“三代之礼一也。”《论语·为政》载孔子的话:“殷因于夏礼,所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说明三代之礼互有损益,周礼对殷礼是有所继承的。但如《商君书·更法》所说“三代不同礼”,《唐会要》卷4《皇太孙》也记王方庆所说:“三王不袭礼”,周礼对殷夏礼又有许多变革。《礼记·表记》有孔子关于三代礼异同的总结:“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先禄而后威,先赏而后罚,亲而不尊……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其赏罚用爵列,亲而不尊。” 殷人尊鬼神,纣王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史记·殷本纪》)迷信天命,至死不悟。他身灭国亡的殷鉴,促使周人尊礼尚施,改行施惠于臣下的礼治政治。 收稿日期:1996-11-18

西周的宗法制度、法律形式及礼与刑的关系

西周的宗法制度、法律形式及礼与刑的关系 (一)、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度:“从广义上说,’宗’是指宗族,’法’是指规范体系,’宗法’即是宗族内部的规范体系。”宗法制度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族组织与国家制度相结合,以保证血缘贵族世袭统治的政治形式。 西周宗法制度三原则: 嫡长子继承制。《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意谓王位的继承者必须是正妻所生长子,无论其贤与不肖;如妻无子,则不得不立贵妾之子,不管其年龄大小。 小宗服从大宗、(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周天子为天下惟一的共主。周天子立嫡子为继承人,分封其余庶子为诸侯。诸侯立嫡子为继承人,封其余庶子为大夫。大夫立嫡子为继承人,其余庶子则为士。士立嫡子为继承人,其余庶子则为庶人。周天子居全国为大宗。诸侯对大夫为大宗,对天子则为小宗。大夫对士为大宗,对诸侯为小宗。士对庶人为大宗,对大夫为小宗。上面的一级只直接臣属下面与之相近的一级,隔了一级的臣下称为“陪臣”,不直接臣属)。 各级家族组织共同向周天子负责。西周的“封邦建国”,即常说的“裂土封王”。实行之的目的是“众建亲戚,以藩屏周”。把自己的同姓兄弟以及与之有缘亲关系、或在灭商战争中功勋卓著的功臣分封到各地,代理王室管理这些地区。在各诸侯国内,诸侯也依例分封自己的子侄为卿大夫。周初封国七十一,其中同姓之国四十、兄弟之国十五。主要的封国有鲁、卫、晋、齐等。周朝还把部分商人的后代封到宋国,把夏朝之后封到杞,称“二王之后”。这些封国在自己的封地之内,享有有限的自治权力,但在政治上必须以周天子为共主。周天子掌握着朝聘、会盟和征伐的权力,各诸侯国对周王室负有纳贡、拱卫的义务。如此,自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以至于庶人,形成一个个金字塔式的政治结构。 分封制有以下优长:第一、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制实际承认了包括商朝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第二、旨在维护王室统治的分封制,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何休说:“王者居土而诸侯分职,俱南面而治,有不纯臣之义”(《公羊传解诂。隐公元年)。各诸侯国有自己的领土、军队和民众,是实体性的政权存在。王朝要使诸侯有效的捍卫王室,必须向他们让渡权力,而诸侯要想保证自己的存在,必须捍卫王朝的权益。制度极富弹性,双方各取所需。从而形成天子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第

“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

周公制礼 的传说和‘周官“ 一书的出现* 一‘周官“的组织成书和周初的实际官制以及周公的政治工作的种种矛盾 ‘周官“这部书,相传是西汉的河间献王刘德(汉景帝子,公元前155年立,前129年卒)搜集来的一部先秦旧书,内分六官:1.天官冢宰;2.地官司徒;3.春官宗伯;4.夏官司马;5.秋官司寇;6,冬官司空三其中单单缺掉了最后一部分,因此用了另外一部内容相似的‘考工记“补着三这书的作者相传是周朝初年 制礼作乐 的周公旦三刘德把这部书献给皇室后,不但没有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而且颇受当时学者们的批判三自从王莽居摄(公元6年),他一心摹仿周公的行为和制度,预备夺取汉家的皇位,国师刘歆在皇家书库里发现了这书,献给王莽,从此 *此文写于1955年12月,原为所编‘古籍考辨丛刊“第二集中‘周官辨非“一篇之序,因该书未能出版,此文迟迟未刊三后至1979年,略事增改发表于同年‘文史“第6辑三

周公制礼 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 371 它就走了红运,立于博士三等到王莽政权失败,这部 国典 当然废掉;但儒生们依然在私下里学习,直到经学方面的权威郑玄(公元127 200年)替它作了注解,这书就和‘仪礼“二‘礼记“并列于‘三礼“之中三唐人既为它作 疏 ,又把全部文字刻入‘开成石经“,在我国的封建社会里列入‘十三经“,哪一个人敢不把它看做一部煌煌法典;但到了今天,我们就该用另一种眼光来对待它了! 周人立国于渭水流域,在武王克殷和周公东征的两次胜利战争之后,周家的势力急遽地发展到河二济二江二淮诸流域,疆土的广袤远远超过了夏二殷二代三倘使他们不会好好地治理国家,那末当时殷人的潜力还存在着,殷的若干与国如徐二楚二奄等也还有些实力,少数的周人将为多数的殷人所击溃三武王既死,周公独肩大任,他在那时必然要为巩固周王室的政权而花费极大的心力去解决许多问题三‘左传“说的 周公吊二叔(管二蔡)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僖二十四年),孟子说的 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离娄“下),都表现了他是如何苦心孤诣地撑拄这个新建的国家三 ‘尚书“里有一篇‘立政“, 政 即 正 , 立政 就是设置官吏,这是周公告诫成王该如何用人行政的书三这里边载有许多官名,可以见出那时的政府组织三它开头说: 王左右常伯二常任二准人二缀衣二虎贲三 这些官是经常跟随在周王的左右的三其中 缀衣 即后世的 尚衣 ,掌管王的衣服, 虎贲 护卫王的安全,都只是近侍小官三还有上面三位,看下文说: 宅乃事,宅乃牧,宅乃准,兹惟后矣三 可以知道他们都是高级的官吏: 准 的意义是公平, 准人 当

礼的作用有哪些

礼的作用有哪些? 试证饮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周公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有哪些 中国人对情感的重视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周公伦理思想的精英特质 (一)周公“德治”思想的精英定位 周公认识到了“德”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和力量,“德”才作为一个重要的道德范畴而出现。周公再三讲要“敬德”、“明德”,要“明德慎罚”,就是要实行“德治”。在各种诰词中,“德”字频繁出现就是绝非孤证。 周初,有鉴于夏商两代的兴衰为周的所以崛起和灭商提供理论论证,周公提出了“天命糜常”的思想,并把“天命糜常”的原因归于统治者是否明“德”,他认为统治者只有崇德、修德、明德,才能得到上天的庇佑。《尚书·周书》中说:商代的先祖是有德的,所以“天命”归于商,统治了好多年,后来殷王“不敬厥德”,于是“早坠厥命”。西周的先王是“明德”、“敬德”的,所以“天命”就转移到了周。为了保住周的统治地位,使得周的统治得到上天的庇佑,周公提出了“敬德保民”的“德治”主张。 周人所说的“德”的具体含义包含“敬德”、“保民”两层意思。其一,“敬德”是对“己”,即如何加强自身的品行修养。周公提出个人德行应以周文王为典范,艰苦奋斗,不图享乐,爱护人民,这就是周人对“德”的“内得于己”的要求。周公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史记·鲁周公世家》:“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晡,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勿以国骄人。”不仅如此,周公也要求成王要修其德,成为“德”之楷模,《诗·周颂·噫嘻》载:“噫嘻成王,即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此外,还告诫成王要以“德”待物、待人,“德盛不狎侮。 狎侮君子,罔以尽人心;狎侮小人,罔以尽其力。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旅獒》)。也就是说,身怀大德的君王,待人不会轻蔑怠慢。轻慢官员,就不能使官员尽心;轻慢百姓,就不能使百姓尽力。不贪恋美色歌舞,处理任何事情都会正确无误;戏弄人将丧失德行,玩弄物将丧失抱负。 其二,“保民”。周公确信此“天命”就是民心民力,故而在“敬天”的同时,极力倡导“保民”、“急民”、“康民”、“裕民”。因为只有实现“保民”、“裕民”,才能使“天命”不移。周公深刻意识到做好此事绝非易事,所以他曾一再告诫康叔:“天畏柒忱,民情大可见,小人难保,往尽乃心,无康好逸豫,乃其义民”(《尚书·康诰》)。而要达到真正永久“保民”的目的,必须在治国治民策略上进行变易,以免重蹈夏商灭亡之覆辙。 此外,周公还对官员提出了无逸、禁酒的要求。周公认为贵族官员也应当努力从事生产劳动。《尚书·无逸》中记载,“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正之供”,即不要迷恋于赏玩、淫逸、嬉戏、田猎之中,让百姓交纳赋税供自己享乐。可见,无逸的伦理要求同样不是对大众的普遍要求,显然是对贵族、官员的要求。而禁酒的命令中说,“我民用大乱丧德,亦罔非酒惟行;越小大邦用丧,亦罔非酒惟幸”(《尚书·酒诰》)。即要求官员做到:“…我民迪小子惟土物爱,厥心臧。?聪蝗祖考之彝训,越小大德,小子惟一”(《尚书·酒诰》)。事实上,促使禁酒的另一个原因则是殷亡的教训。“厥或诰日:…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又惟殷之迪诸臣惟工,乃湎于酒,勿庸杀之,姑惟教之。有斯明享,乃不用我教辞,惟我一人弗恤弗蠲,乃事时同于杀”(《尚书·酒诰》)。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有资格和条件饮酒者大都是统治阶层,而所以禁酒的原因也是吸取殷亡的教训,其针对统治阶层内部的特征是显而易见的。

礼与法关系之探讨礼

礼与法关系之探讨 [摘要]本文从礼、法各自的起源、发展和特性入手,探讨了中国传统法 中礼与法的关系。礼与法是中国传统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法以礼 为指导,礼法互补、礼法融合,追求人情的合理体现和社会的整体和谐。 [关键词]礼法传统法礼法结合 礼与法的关系不仅是认识和研究中国传统法的前提,而且也是正确理解中国传统法和法的发展的基础。由丁?研究方法、研究视野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对中国传统法的认识存在许多误解和偏见。如认为:中国古代法律只是“刑律”,中国传统法只是缺乏精神的条文的堆砌,是现代法治的绊脚石等等。这些都是由于我们一直采用比较法研究方法,用西方法学的观念和标准来研究和解读中国法,并且不完全了解古代法的整体及其产生。因此,只有正确理解礼、法、礼与法的关系这些传统法的基本概念,我们才能完整地认识中国传统法,发掘其中的精华来充实现代法,使本土的法资源贡献丁?世界和未来。 ——、寺L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因为有了礼,中国传统文化才形成和谐、圆通的体系。政治、法律、经济、宗教、科技等等,甚至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是这个体系的组成部分。 礼,最初指一种祭祀仪式。王国维在《释礼》中这样阐述过礼,盛玉以奉神人之器,谓之若丰,推之而奉神人酒醴,亦谓之礼。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在先人心目中,礼是天地鬼神的治人之法。在顺应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效法自然、与自然沟通的原则基础上制定人间的法则,这就是礼,这就是中国古人的“自然法”。神化与自然化是古人为法披上的神圣、合理的外衣,而礼的真实内容在初始阶段则是“风俗习惯的提升”。所以学界许多人又将中国的礼视为“习惯法。”依据《仪礼》、《礼记》所记的内容,可以说风俗及基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习惯法是中国古代“礼”的重要组成部分。 礼的系统化、规范化,始于西周的周公制礼。《左传?文公十八年》所载“先君周公制周礼”为这一重大的历史性活动提供了难得的史证。周公制礼的实质是用礼的形式全面确立贵贱尊卑的宗法等级秩序和制度,使国家的各种活动都受到礼的规范,并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各种行为纳入礼所调整的范围。 礼得到了国家与法律的支持和强制性保障。 西周时期,礼作为一种积极的规范,已经具备法的性质。礼的作用可以归 纳如下: 1.人与禽兽,文明与野蛮的分异点 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 乎。”正是由于人接受礼义,才有尊卑之辨,父子之亲,长幼之序,夫妇之别。 这些体现在法律上如“十恶”中的“恶逆”、“不孝”、“不义”、“不睦”、 “内乱”被列为“常赦所不原”的大罪,表现了“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 则入刑”的中华法系的特点。 礼也是区别文明与野蛮,华夏与“夷狄”的重要标志,华夏族是以“郁郁 乎文哉”的礼义之邦而自傲于世的。对于不遵礼义的“夷狄”,则贬之为“若

周文化

1、周文化的历史时间? 在武王克商以前的周文化称先周文化。在武王克商以后成为天下共主的周王朝,在继承先周文化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商和其他华夏部族的的文化,形成我国历史上独树一帜的周文化。这种文化全面反映在西周社会的政治伦理道德中,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周文化中所包含的各种典章制度、礼乐制度和思想道德规范,成为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思想、政治基础和儒学思想的源头,影响了周以后近3000年的中华文明史。 周礼文化有哪些种类? 礼的名目繁多,号称“经礼三百,曲礼三千。”(《札记·礼器》)都是奴隶主阶级的特权利益的反映,是奴隶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生产关系的总体现。 凡政制刑法、朝章国典、贵族祀享、丧葬、朝觐、军旅、冠婚等,"经礼三百,典礼三千",内容十分广泛,大体分为吉、凶、军、宾、嘉五个方面,都是本着忠、孝、信、义等准则,目的是为了"明贵贱,辩等列,顺少长",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西周王朝的统治。上述周初形成的典章制度,统称为"周公之典"。可见,周公把岐周和谐文化推广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因而说他是岐周和谐文化的集大成者。礼乐文化—— 尽管“礼乐”是当时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政治工具,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从客观分析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无疑起到了巩固社会秩序的作用,同时对促进有关手工业的发展,如制玉工艺、制铜工艺、

纺织工艺等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2000年来出土的大量的考古实物已说明了这点。大批编钟的问世,为研究当时的音乐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证据,充分说明我国西周时期的乐舞文化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可以说西周的“礼乐”制度,为今后中国的封建礼乐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千年不变的模式。 它往往与刑、政并列,《礼记·乐记》云:“礼、乐、政、刑,其极一也。”它表现在婚丧、祭祀、朝聘、盟会等一系列活动上,都要按规定的“礼仪”办事,等级不同的阶层所享受的“礼乐”待遇也是不同的,其实质意义是为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的工具,作为被统治阶级的奴隶即庶民是享受不到这些“礼乐”待遇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正是这种“礼乐”制度实质的描绘。 (《左传》僖公二十七):“礼乐,德则也”。它表现在婚丧、祭祀、朝聘、盟会等一系列活动上,都要按规定的礼仪办事。等级不同的阶层所享受的“礼乐”待遇是不同的,其实质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周公所制定的周礼则包含政治制度、典礼仪式、伦理规范等多种内涵。 礼乐的名目繁多,号称“经礼三百,典礼三千”(《礼记?礼器》),说明当时的礼乐已相当普遍。 尽管“礼乐”是当时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政治工具,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从客观分析,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无疑起到了巩固社会秩序的作用,同时也促进有关手工业的发展。可以说西周的礼乐制度,

什么是周朝礼仪

什么是周朝礼仪 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为周朝制定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即“制礼作乐”。下面是有周朝的社会礼仪,欢迎参阅。 周代礼制完整地讲应称之为礼乐制度,分礼和乐两个部分。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前者是所有制度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制度运行的形式和保障。 记录周代礼制最为详备的著作是《周礼》,《周礼》又称《周官》,讲官制和政治制度,是儒家经典,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1] 。即《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所载:“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於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2] ”《后汉书;卷三十四;百官志第二十四》亦载:“昔周公作《周官》,分职著明,法度相持,王室虽微,犹能久存。” 周公制礼作乐,创建了一整套具体可操作的礼乐制度,包括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礼”的范畴,潜移默化地规范人们的行为,这就是周代的礼制。 周礼目的是以周人的标准来规范各族和各代礼乐内容,并通过制度的形式推行到各个不同等级的统治阶级中去;其意义在于扩大周文化的影响,加强周人血亲联系和维护宗法等级秩序;其本质是“经国

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周朝的社会背景现代学者郭沫若认为:“大概礼之起源于祀神,故其字后来从示,其后扩展而为对人,更其后扩展而为吉、凶、军、宾、嘉的各种仪制。” “礼”在甲骨文中是个会意字,原作“丰”,是由祭祀中奉献鬼神的礼器引申为祭祀鬼神之仪式的[7] 。事神仪式(礼)与事神歌舞(乐)的结合,也就是“礼乐”的初义。尽管“礼乐”这一概念的深层含义及其复杂的思想内容直到西周才确立,但作为事神仪式的礼乐实践,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 礼乐文化孕育于远古,形成于“三代”,西周定型和成熟,并为后世历朝历代所继承和发展。《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命舜摄政,“修五礼”;舜命伯夷为秩宗,“典三礼”;舜还任命夔为典乐,“教稚子”,“诗言意,歌长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能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8] 。《史记;乐记》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作乐,以赏诸侯”[9] 。但是,作为华夏文明的初创期,五帝时代还属于礼乐文化的萌芽时期,或者说属于华夏文明发展的神守时期,即巫祝文化期。而夏、商、周三代,特别是西周才是中国礼乐文化的形成时期。 关于礼乐起源的因,古代经典多有论述,而以荀子所作《礼论》和《乐论》最为典型。 荀子的礼源论是:“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

《周礼注疏》四库总目提要

《周礼注疏》四库总目提要 年人,永徽中,官至太学博士,事迹具《旧唐书;儒学传》。《周礼》一书,上自河间献王,於诸经之中,其出最晚。其真伪亦纷如聚讼,不可缕举。惟《横渠语录》曰:“《周礼》是的当之书,然其间必有末世增入者。”郑樵《通志》引孙处之言曰:“周公居摄六年之後,书成归丰,而实未尝行。盖周公之为《周礼》,亦犹唐之显庆、开元礼,预为之以待他日之用,其实未尝行也。惟其未经行,故仅述大略,俟其临事而损益之。故建都之制,不与《召诰》、《洛诰》合;封国之制,不与《武成》、《孟子》合;设官之制,不与《周官》合;九畿之制,不与《禹贡》合”云云。(案此条所云,惟《召诰》、《洛诰》、《孟子》显相舛异,至《禹贡》乃唐虞之制,《武成》、《周官》乃梅赜《古文尚书》,《王制》乃汉文帝博士所追述,皆不足以为难,其说盖离合参半。)其说差为近之,然亦未尽也。夫《周礼》作於周初,而周事之可考者,不过《春秋》以後;其东迁以前三百馀年,官制之沿革,政典之损益,除旧布新,不知凡几。其初去成、康未远,不过因其旧章,稍为改易;而改易之人,不皆周公也。於是以後世之法窜入之,其书遂杂。其後去之愈远,时移势变,不可行者渐多,其书遂废。此亦如

年远者无徵,其增删之迹,遂靡所稽,统以为周公之旧耳。迨乎法制既更,简编犹在,好古者留为文献,故其书阅久而仍存。此又如《开元六典》、《政和五礼》,在当代已不行用,而今日尚有传本,不足异也。使其作伪,何不全伪六官,而必阙其一,至以千金购之不得哉!且作伪者必剽取旧文,借真者以实其赝,《古文尚书》是也。刘歆宗《左传》,而《左传》所云礼经,皆不见於《周礼》。《仪礼》十七篇,皆在《七略》所载古经七十篇中;《礼记》四十九篇,亦在刘向所录二百十四篇中。而《仪礼;聘礼》宾行饔饩之物,禾米刍薪之数,笾 子诸侯侯数侯制,与《司射》之文不同。《礼记;杂记》载子男执圭,与《典瑞》之文不同。《礼器》天子诸侯席数,与《司几筵》之文不 牵就其文,使与经传相合,以相证验,而必留此异同,以启後人之攻击?然则《周礼》一书,不尽原文,而非出依托,可概睹矣。《考工记》称郑之刀,又称秦无庐,郑封於宣王时,秦封於孝王时,其非周公之旧典,已无疑义。《南齐书》称文惠太子镇雍州,有盗发楚王冢,获竹简书,青丝编简,广数分,长二尺有奇,得十馀简,以示王僧虔,僧虔曰:“是科斗书《考工记》。”则其为秦以前书,亦灼然可知。虽不足以当《冬官》,然百工为九经之一,共工为九官之一,先王原以制器为大事,存之尚稍见古制。俞庭椿以下,纷纷割裂五官,均无知妄作耳。郑《注》,《隋志》作十二卷,贾《疏》文繁,乃析为五十卷,新旧《唐;志》并同。今本四十二卷,不知何人所并。玄於三《礼》

礼仪的核心

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和社会秩序的基础。 一个礼仪缺乏的社会,缺乏基本的社会秩序,往往是不成熟的社会,社会发展水平不会太高。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先从礼仪开始。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以衣冠文物标榜国家文明的特色,举世所无。中国人的治国方略,经过诸子百家的争鸣与论辨,最终走上礼治的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礼扮演了最核心的角色,对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礼是“修、齐、治、平”的大经大法 周公制礼作乐,中国文化的底蕴从此得以确立,其后经过孔子及其弟子的弘扬,成为博大精深可以经纬万方的巨大体系,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经大法。 礼是经邦治国的大经大法,无礼则无从措手,成为社会贤达的共识,有关的论述触目皆是,如《左传》引君子云:“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孔颖达疏云:“国家非礼不治,社稷得礼乃安,故礼所以经理国家、安定社稷。以礼教民则亲戚和睦,以礼守位则泽及子孙。”荀子说:“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既错之而人莫之能诬也。”将礼譬之为治国的衡、绳墨、尺寸,乃是规范一切的标准。 中华民族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化教育传统源远流长。礼仪作 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也有着悠久的历史。首先,礼是最高的自然 法则,是自然的总秩序、总规律。将天地万物的生长、位置、秩序、

相互关系,都解释为礼所安排的。其次,礼是

“中国文化之总名”与政治、法律、宗教、哲学、礼仪乃至文学、艺术等结为一个整体,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与标志。再次,礼还是 “法度之通名”,清代纪旳有言:“盖礼者理也,其义至大,其所包者至广。国家的法律,诸如礼仪法甚至行政法都可以通称为礼。礼又分为“本”和“文”两个方面,即所谓“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 “本”指礼的精神和原则,“文”指礼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就是礼仪。所以礼仪的核心是“礼”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读史要略》:周公制礼作乐——为有源头活水来,黄钟大吕响中华

《读史要略》:周公制礼作乐——为有源头活水来,黄钟大吕响中华 中国历史发展到了周代,礼乐制度的建立可谓一件至要之事。相传礼乐制度是周代建国初期由周公制定的,其目的之一是为巩固等级制社会,其次也是吸取商代灭亡的教训,反对“淫乐”,采取“节乐”措施。周公于周朝建国第六年开始“制礼作乐”。其所谓的“礼”强调的是“别”,即所谓“尊尊”;“乐”的作用是“和”,即所谓“亲亲”。有别有和,是巩固周人内部团结的两个方面。周公为当时的贵族们制定了一整套十分烦琐的礼仪和与之相配合的音乐。乐则升华成了一种待遇,对于不同阶级有着不同的待遇,也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和巩固周王朝的有效统治。 周礼规定,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礼仪有别,所用的音乐也不一样。如祀天神,“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祭地祇,“乃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两君相见,例用大雅《文王》;诸侯设宴招待他国使臣则用小雅《鹿鸣》、《四杜》、《皇皇者华》。又如天子祭祖用《雍颂》,士大夫则不能用。而对于乐队和歌舞队的编制,也有严格规定。周礼规定当时的乐队:“王宫县”,即排列成东西南北四面;“诸侯轩县”,即排列三面;“大夫判县”,排列两面;“士特县”,只排列一面。歌舞队的规定是:天子用六十四人,列成八行,称为“八佾”;诸侯用三十六人,列成六行,称为“六佾”;卿大夫用十六人,列成四行,称为“四佾”;士用四人,列成二行,称为“二佾”;等等。这些关于礼乐的规定,都是为了加强人们的等级观念,最后达到巩固其统治的政治目的。要顺利地推行礼乐制度,必须加强有关礼乐方面的教育,这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周王朝设置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春官。春官中有大司乐、乐师、大师等乐官,乐工一千四百多人,分别负责音乐教育、传授乐艺、表演和其他音乐事务。他们大多是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音乐家,有明细分工,各司其职。《周礼·春官》中明确记载了最高乐官大司乐的职务要求:“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晋”。教学科目主要有乐德、乐语、乐舞和小舞四种。由于结合礼教,内容都含有伦理道德观念。周代如此重视音乐教育,无疑会对音乐文化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而各种相关的措施也推动和保证了音乐的发展,从而使周代宫廷音乐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西周贵族讲究的礼更加繁多:有籍礼、冠礼、大搜礼、乡饮酒礼、乡射礼、朝礼、聘礼、祭礼、婚礼、丧礼等。籍礼是用来监督平民在“籍田”上从事无偿的集体劳动,以维护其被称为“籍”的治理模式。冠礼是授予成年贵族种种特权,以维护贵族的利益和巩固贵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大搜礼具有军事检阅和军事演习性质,起着整编军队、检阅兵力和加强统治的作用。乡饮酒礼在于维护一乡之内贵族的宗法制度和统治秩序。乡射礼具有以乡为单位的军事训练和军事学习的性质。朝礼在于尊重国君的权力和地位。聘礼在于维护贵族内部的等级和秩序。祭祀天地和祖先在于维护神权和尊重族权。婚礼和丧礼在于维护宗法制度和族权。 到春秋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一些卿大夫在夺取国君权力的同时,不但僭用诸侯之礼,甚至僭用天子之礼。按礼,天子的舞用“八佾”,作为诸侯的季孙氏也用“八佾舞于庭”,孔子斥责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按礼,天子祭祖唱《雍》诗来撤除祭品,这时鲁三家都“以《雍》撤”,孔子认为这种事不该出于“三家之堂”。按礼,只有天子可以“旅”于泰山,这时季孙氏“旅于泰山”,孔子又指责他不懂礼。卿大夫这样“僭礼”,实质上就是夺取政治权力的一种表现。 礼乐制度主要用来维护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是以《荀子·礼论篇》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其所说的“礼之三本”,天地代表神权,先祖代表族权,君师代表君权。后来统治者以天、地、君、亲、师作为礼拜的主要对象,就是根据这一理论。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 1 【单选题】年代最早的古人类头骨出土于东非哪个地方?(B) A、 乌干达 B、 肯尼亚 C、 卢旺达 D、 布隆迪 2 【单选题】距今(D)年左右,古人类开始分化成三大人种。A、 8万 B、 7万 C、 9万 D、 4万 3

【多选题】世界上三大人种主要分布在哪几大洲。(ACD) A、 欧洲 B、 美洲 C、 非洲 D、 亚洲 4 【多选题】文化包括哪几种类别。(BCD) A、 精神文化 B、 物质文化 C、 思想文化 D、 制度文化 5 【判断题】民族的四要素分别是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文化。(×)

【判断题】民族文化是民族存亡之根。(√) 1 【单选题】下列关于顾炎武说法错误的是(B)。A、 所处时代为明末清初 B、 绝食殉国 C、 一生致力于反清复明的斗争 D、 是语言学家 2 【多选题】下列属于原生文明的国家有(BCD)。A、 古罗马 B、 中国

古埃及 D、 古巴比伦 3 【判断题】“无科技不足以强国,无文化则足以亡种”这句话出自梁启超之口。(×) 4 【判断题】民族文化的消失,民族最终会走向消亡。(√) 1 【单选题】“传统文化是我们实现现代化最大的障碍,我们要把它连根铲除”这句话出自以下哪位大家之口。(C) A、 鲁迅 B、 梁启超 C、 胡适

闻一多 2 【单选题】《国史大纲》是(B)所著。 A、 陈寅恪 B、 钱穆 C、 王国维 D、 傅斯年 3 【判断题】我国将古代传统经典分为文、史、哲。() 4 【判断题】严复认为“无人格谓之非人,无国性谓之非中国人”。(√) 5 【判断题】科学技术可以从西方引进,但是民族精神是不可能从西方引进的。(√)

中国古代的法与礼

中国古代的礼法结合的法律思想 礼是中国古代法制体系中极其特殊而又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说它特殊是因为礼只出现在中国古代的法制体系中,在其他国家基本没有。说它重要是因为它调节了人们最基本的社会行为,小到衣食住行,大到等级尊卑,可以说每个古代中国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它。礼与法的一次次融合推动着中国古代法制不断向前发展。借此机会,我想就礼法结合思想在秦代以前的变化和发展,以及中国古代产生礼法结合法律思想的原因,谈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礼法结合思想在秦代以前的发展 礼最早起源于氏族社会,是原始人类祭祀鬼神祖宗为求得赐福而举行的仪式活动。中国的法制起源于夏代,礼开始成为法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源于夏代,因此,礼法结合思想也就在这一时期有了雏形。在社会阶级分化不完全和生产力水平仍十分低下背景下,夏王朝提前跨入了文明时代。所以,夏代并不具备进行大规模、高级的专门立法活动,而国家化的社会生活又需要一定的规范。因此,原始氏族社会时期形成的大量体现全体氏族成员意志的行为规范——礼,便进入了统治者的视野。夏朝统治者通过对礼的改造,便形成了最早的法律,礼从此便进入了中国古代法制体系。这一时期礼法结合虽已有了雏形,但还谈不上完全意义上的结合,更像是简单的以礼入法。而且,当时的礼法结合更多的体现在实践上,而在思想层面上的很少。 西周时期是“礼”大发展的一个时期,也是礼与法相互融合的一个重要时期,礼法结合思想正式的产生也应在这一时期。西周统治者

十分注重礼在法制中的作用,提出了“明德慎罚”的法制思想。他们认为在法治中“实施德教”是前提,是第一位的,主张道德教化,用道德的力量去教育、感化民众。“明德慎罚,实施德教”可以理解为礼法结合的思想。正是基于此种思想的影响,西周初年周公制礼,并将周礼作为内容广泛的言行规范来调整西周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并沿用数代。西周的礼并不同于夏的礼,它不再仅仅是氏族社会的某些习惯,而已经升华为一整套以维护宗法血缘关系及宗法等级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精神原则和行为规范。因此,西周的礼法结合不再相同于夏代的以礼入法。经过西周的发展,礼法结合思想已经初步成形,后经儒家的发展和宣扬,对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各家学说都提出了自己的治国之策。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儒家和法家。先秦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与“礼”,强调以仁的方式稳固宗法制,以礼治国。所谓“仁”是指贤德之君应该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自己的高尚品德去感化人民,实现统治的目的。儒家的“礼”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它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人们应该遵循礼来进行社会生活。儒家认为治国同样需要制定“法”,但他们所谓的“法”与现在的法律并不完全相同,他们的法更多的侧重于刑。他们认为刑只是礼的附属品,只有当有人试图挑战礼的权威性时,才搬出刑来稳固礼的地位。他们的法并没有独立的地位。法家思想主张“缘法而治,事断于法”,即以法治国。他们提出了“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法制平等观,进行了“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