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参照物
八年级物理长度估测参照物讲义

长度估测参照物讲义物理模型,如何估测物体长度?(方法一以周边物体作为参照对比)(方法二,简单计算)身体上的刻度尺指甲盖,拳头的宽度,单手臂到另外一个肩膀的宽度:生活中长度是1厘米的物体有:1、食物类:葵瓜子、花生米、糖果、红豆等。
2、日用品类:键盘的按键、手机APP图标、5角硬币、纽扣、小钥匙等。
3、工具类:订书针、手锯钢条、小号燕尾夹、图钉等。
3、身体类:成人大拇指指甲盖。
4、药品类:药丸、胶囊等。
生活中大约1分米的有:暖水瓶盖子、杯子、玻璃罐头、书本宽度、纸抽盒、饭碗高度、粉笔盒等··生活中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有:1、建筑类:窗户、入户门、水井盖。
2、日用品类:柜台、拐杖、地板砖、洗衣机高度等。
3、工具类:米尺、锄头、扫帚等。
3、身体类:3岁小朋友的平均身高。
例:1. 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B .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C .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008mmD .课桌的高度约为1.5m2 陈飞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了,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分米()A .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B .茶杯的高度是10C .物理教科书的长度是2.52D .他自己的身高是16733. 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教室内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约为3200cm.B .中学生正常步行时一步的距离约为2mC .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sD .一支新中华铅笔的长度约为17.5dm4. 以下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kmB .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6.9dmC .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cmD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m5. 走进温馨的物理考场,回想自身经历,下面是与你有关的一些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A .手掌宽度为5dmB .百米赛跑的速度可达15m/sC .身体的体积为50dm3D .体重为50N6. 你身体上最接近35cm长度的是()A .头发丝的直径B .肩膀的宽度C .左手中指的长度D .大拇指指甲的宽度7. 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于6×104μm的是()A .课桌长度B .物理课本的厚度C .墨水瓶的高度D .铅笔芯的直径8. 在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八年级物理课本长度的是()A .30nmB .26cmC .10dmD .1m9. 小明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是172.5mm,下面物体的长度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A .物理课本的厚度B .一根粉笔的长度C .黑板的长度D .饮水杯的高度10. 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石家庄市冬天的气温一般在﹣20℃B .中学生百米赛跑所用时间约为1minC .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D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200kg参照物物理解决方案1,月云系统,月亮躲进云里,云遮住了月亮(注意,学生往往是弄混淆了研究对象和参照物,判断错误的)2,船山系统(讲清船山几种动不动的说法),(同上)3,楼(电梯动向的楼的升降问题)1. 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 .风和水B .船和地面C .山和船D .风和地面2. 小明爸爸的车因红灯在路口等待时,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发觉自家的小车在后退,其实车子并没有动.小明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 .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B .小明爸爸C .地面D .自家小车3. 在风驰电掣的列车上,妈妈对孩子说“坐着别动”,其所选的参照物是()A .铁轨B .路边的树林C .小孩的座位D .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4. 下列所列举的一些关于运动的事例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足球运动员在操场上奔驰B .房屋、山等随地球转动C .铁块被火加热D .流星划破夜空5.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列车在奔驰B .星光闪闪C .小鸟在飞翔D .春风拂面6.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将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送上太空.在神舟十一号发射升空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A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B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C .以神舟十一号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D .以陈冬为参照物,景海鹏是运动的7. 如图所示,共有160层,总高828m的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于2010年1月4日竣工启用.大厦内设有56部观光升降机,速度最高达每秒17.4m.在观光电梯从一楼逐渐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B .相对于乘客来说,地面是静止的C .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D .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8. 如图所示,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她又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若两火车车头朝向一致,下列关于它们运动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A .甲火车停在轨道上,乙火车向前运动B .两列火车均向前运动,但甲火车运动较慢C .两列火车均向后倒车,但甲火车运动较慢D .甲火车向后倒车,乙火车停在轨道上9.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春天河水东流B .夏天小树生长C .秋天风吹叶落D .冬天雪花飞舞10. 小华同学骑自行车沿河堤向下游行进,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拂,此时的风向是()A .向下游B .向上游C .向对岸吹去D .从对岸吹来物理模型,运动情况的判断模型1,飞机抛物问题,第一提前抛物,第二个连续抛物,物体的运动线如图,无论地面上的人还是飞机上的人看到的这三物体都在一条直线上,因为物体水平方向速度是一样的,所以在一条线上。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练习题以及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练习题以及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机械运动一、参照物参照物是研究物体运动所假定的不动物体。
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通常选取方便研究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例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运动时,通常选取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论,因为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
二、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物体位置变化的过程,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之一。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在物理学中,常用后一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机械运动可以分为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
Ⅰ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时速度不变的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可以用公式v=s/t计算。
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人步行速度约为1.1m/s。
速度的单位有m/s和km/h,其中1m/s等于3.6km/h。
速度可以用速度计进行测量。
Ⅱ变速运动变速运动是指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运动。
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可以用平均速度表示,其公式为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如果要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则需要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可以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
例如,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其上半段、下半段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v2和v,则有v2>v>v1.人步行速度约为1.1m/s,自行车速度约为5m/s,客运火车速度约为140km/h,高速小汽车速度约为108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的速度为3×108m/s。
D、测硬币、球、圆柱直径和圆锥高的常用辅助方法包括使用直尺三角板、贴折法、滚动法和直尺测量法等。
对于无法直接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物体,可以使用组合测量法。
6、使用刻度尺时需要注意以下规则:选择适当的刻度尺,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将尺沿着所测直线放置,避免使用磨损的零刻线,视线要与尺面垂直,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八年级物理长度估测参照物讲义

长度估测参照物讲义物理模型,如何估测物体长度?(方法一以周边物体作为参照对比)(方法二,简单计算)身体上的刻度尺指甲盖,拳头的宽度,单手臂到另外一个肩膀的宽度:生活中长度是1厘米的物体有:1、食物类:葵瓜子、花生米、糖果、红豆等。
2、日用品类:键盘的按键、手机APP图标、5角硬币、纽扣、小钥匙等。
3、工具类:订书针、手锯钢条、小号燕尾夹、图钉等。
3、身体类:成人大拇指指甲盖。
4、药品类:药丸、胶囊等。
生活中大约1分米的有:暖水瓶盖子、杯子、玻璃罐头、书本宽度、纸抽盒、饭碗高度、粉笔盒等··生活中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有:1、建筑类:窗户、入户门、水井盖。
2、日用品类:柜台、拐杖、地板砖、洗衣机高度等。
3、工具类:米尺、锄头、扫帚等。
3、身体类:3岁小朋友的平均身高。
例:1. 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B .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C .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008mmD .课桌的高度约为1.5m2 陈飞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了,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分米()A .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B .茶杯的高度是10C .物理教科书的长度是2.52D .他自己的身高是16733. 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教室内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约为3200cm.B .中学生正常步行时一步的距离约为2mC .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sD .一支新中华铅笔的长度约为17.5dm4. 以下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kmB .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6.9dmC .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cmD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m5. 走进温馨的物理考场,回想自身经历,下面是与你有关的一些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A .手掌宽度为5dmB .百米赛跑的速度可达15m/sC .身体的体积为50dm3D .体重为50N6. 你身体上最接近35cm长度的是()A .头发丝的直径B .肩膀的宽度C .左手中指的长度D .大拇指指甲的宽度7. 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于6×104μm的是()A .课桌长度B .物理课本的厚度C .墨水瓶的高度D .铅笔芯的直径8. 在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八年级物理课本长度的是()A .30nmB .26cmC .10dmD .1m9. 小明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是172.5mm,下面物体的长度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A .物理课本的厚度B .一根粉笔的长度C .黑板的长度D .饮水杯的高度10. 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石家庄市冬天的气温一般在﹣20℃B .中学生百米赛跑所用时间约为1minC .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D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200kg参照物物理解决方案1,月云系统,月亮躲进云里,云遮住了月亮(注意,学生往往是弄混淆了研究对象和参照物,判断错误的)2,船山系统(讲清船山几种动不动的说法),(同上)3,楼(电梯动向的楼的升降问题)1. 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 .风和水B .船和地面C .山和船D .风和地面2. 小明爸爸的车因红灯在路口等待时,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发觉自家的小车在后退,其实车子并没有动.小明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 .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B .小明爸爸C .地面D .自家小车3. 在风驰电掣的列车上,妈妈对孩子说“坐着别动”,其所选的参照物是()A .铁轨B .路边的树林C .小孩的座位D .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4. 下列所列举的一些关于运动的事例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足球运动员在操场上奔驰B .房屋、山等随地球转动C .铁块被火加热D .流星划破夜空5.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列车在奔驰B .星光闪闪C .小鸟在飞翔D .春风拂面6.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将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送上太空.在神舟十一号发射升空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A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B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C .以神舟十一号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D .以陈冬为参照物,景海鹏是运动的7. 如图所示,共有160层,总高828m的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于2010年1月4日竣工启用.大厦内设有56部观光升降机,速度最高达每秒17.4m.在观光电梯从一楼逐渐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B .相对于乘客来说,地面是静止的C .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D .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8. 如图所示,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她又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若两火车车头朝向一致,下列关于它们运动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A .甲火车停在轨道上,乙火车向前运动B .两列火车均向前运动,但甲火车运动较慢C .两列火车均向后倒车,但甲火车运动较慢D .甲火车向后倒车,乙火车停在轨道上9.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春天河水东流B .夏天小树生长C .秋天风吹叶落D .冬天雪花飞舞10. 小华同学骑自行车沿河堤向下游行进,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拂,此时的风向是()A .向下游B .向上游C .向对岸吹去D .从对岸吹来物理模型,运动情况的判断模型1,飞机抛物问题,第一提前抛物,第二个连续抛物,物体的运动线如图,无论地面上的人还是飞机上的人看到的这三物体都在一条直线上,因为物体水平方向速度是一样的,所以在一条线上。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01机械运动一、参照物1. 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 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 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1) 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
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1.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4.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⑵直线运动Ⅰ匀速直线运动: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Ⅱ变速运动: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运动与静止章节解析 (新版)北师大版

第一节运动与静止答案:(1)参照(2)位置随时间(3)运动(4)参照物(5)相对(6)直线1.参照物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1)参照物: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
相对于参照物,这个物体的位置改变了,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2)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通常简称为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形式,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
谈重点三点理解机械运动①我们研究物体运动时,总是假定参照物是不动的;②参照物可以选择除研究对象以外的任何物体;③为了研究问题方便,我们常常选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且不必说明,若选其他物体作为参照物更合适时,则一定要先作出说明。
析规律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三个步骤一“选”(参照物);二“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三“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例1-1】临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今天的临沂更是美丽壮观。
位于临沂市中心处的某大酒店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到临沂城的美丽景色。
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都是运动的C.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D.以路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解析:乘客坐在电梯内和电梯一起运动,因此乘客之间或乘客与电梯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彼此为参照物都是静止的;乘客上下运动时,与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及地面上运动的物体的相对位置都发生了变化,因此若以它们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答案:C提示: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看所选择的参照物,即看要判断的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有没有位置的改变。
位置发生变化的物体就是运动的,位置不变的物体就是静止的。
【例1-2】某火车站并列停靠着甲、乙两列火车,甲车上的乘客突然发现自己所在的列车向东运动了,关于两列火车运动情况的说法可能的是()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B.甲车不动,乙车向西C.甲车向西,乙车不动D.甲车向西,乙车向东解析:两列火车都停靠在车站上,相对地面都是静止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简答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简答题一、参照物答题模板:首先根据不同的状态分别判断所选参照物(①已知研究对象运动,就看它相对于谁的位置发生改变,则谁就是所选的参照物;②已知研究对象静止,就看它相对于谁的位置没有改变、则谁就是所选的参照物)→回应题目,联系到题中的现象车送行,忽然听到一声火车长鸣,小红看见并列的另一辆列车徐徐向后离去,于是催促妈妈赶快下车。
妈妈朝窗外站台看了一眼,又看了看手表说:“别着急,我们的车还没有开动呢。
”想一想,她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答:小红同学是以另一辆刚离站的列车作为参照物的,自己乘坐的火车对于于离站的列车位置发生了变化,得到的结论是自己所乘火车是运动的;而妈妈是以站台为参照物,自己乘坐的火车相对于站台位置没有改变,得到的结论是火车是静止的,即由于她们选取了不同的参照物,因此得到了不同的结论。
2.假期到了,班上的几名同学送小明乘列车回老家。
如图所示,几名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开动了,纷纷向小明道别;而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
请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别解释小明及小明同学是如何判断的。
答:当这些同学以地面或自己为参照物时,列车与地面以及同学们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列车是运动的;若以火车、小明,或火车内其他乘客为参照物,几个同学与这些物体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些同学是运动的,所以小明看到几个同学渐渐向后退去。
3.成语故事《刻舟求剑》:有一次,一个楚国人坐船过江,船到江心时一不小心,他失手把心爱的宝剑掉到了水里。
好心的船夫愿意帮他捞剑,可是这个楚国人不慌不忙,把掉剑的位置刻在船身上,说:“不用了,等船靠岸后再说吧!”船靠岸以后,他才请船夫从他刻了记号的船边下水,替他打捞宝剑。
问:船夫可能找到剑吗?从物理的角度解释为什么?答:船夫不可能找到剑;以船身的记号作为参照物,人和记号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则人是静止的;掉到江里的剑和记号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以记号为参照物,剑是运动的;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一、机械运动。
1. 定义。
-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例如,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飞机在天空中飞行,轮船在海面上航行等,这些物体的位置都在随着时间不断改变,都属于机械运动。
2. 普遍性。
- 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大到天体,如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月球绕着地球公转;小到微观粒子,如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等,都存在机械运动。
二、参照物。
1. 定义。
- 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必须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例如,当我们说汽车在行驶时,我们是以地面或者路边的树木等为参照物的;如果以汽车里的乘客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2. 选取原则。
- 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
但在实际研究问题时,为了方便,我们通常选择地面或者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比如在描述房屋、树木等的静止状态时,默认的参照物就是地面。
- 一旦选定了参照物,就假定该参照物是静止的。
例如,当我们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时,路边的树木就是运动的,因为我们假定汽车是静止的,而树木相对于汽车的位置在不断改变。
- 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
因为如果以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研究对象永远是静止的,这样就无法描述其运动状态了。
例如,我们不能以汽车本身为参照物来描述汽车的运动状态。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 含义。
- 对于同一个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以汽车为参照物时,乘客是静止的;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时,乘客是运动的。
- 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我们必须明确参照物是什么。
2. 实例。
- 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比如在两列并排停靠在站台上的火车中,当我们坐在其中一列火车里,看到另一列火车启动了,我们会以为是自己乘坐的火车在运动,而实际上是我们以启动的那列火车为参照物了,当我们以站台为参照物时,就会发现是另一列火车在运动,自己乘坐的火车仍然静止。
八年级物理参照物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参照物知识点物理学中的参照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研究物体的位置、运动、速度、加速度等方面,需要确定一个参照物来进行描述和分析。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八年级物理中的参照物知识点。
一、参照物的定义和重要性参照物是指在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时,作为参考的一种标准。
物理学中所有的测量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进行的,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
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参照物非常重要。
参照物的选择应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
比如,在研究小球从斜面上滑落的运动时,我们可以以桌面为参照物,也可以以地面为参照物。
如果我们选择以桌面为参照物,则小球的速度会比以地面为参照物时更慢。
二、惯性参照系和非惯性参照系参照物可以分为惯性参照系和非惯性参照系。
惯性参照系是指没有任何受力作用的参照物,即使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也会以一定速度匀速直线运动。
非惯性参照系是指受到了惯性或非惯性作用的参照物。
以地球为例,地球是一个非惯性参照系,因为地球不停地旋转和绕太阳运动,它所受到的离心力和向心力都不为零,因此不能被视为惯性参照系。
三、参照物与相对运动参照物的选择对于描述物体的相对运动是非常关键的。
在研究相对运动时,我们需要确定一个参照物,以便分析出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速度和位移。
比如,在一列行驶的火车中,如果我们选择以火车为参照物,则在火车静止时,旁边的树木和房屋会以相对于火车的速度向后移动。
但是如果我们将地面视为参照物,则火车在行驶时,旁边的树木和房屋就会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向后移动。
四、小结参照物作为物理学的基础概念,是研究物体运动状态的必要条件。
参照物的选择需要遵循实际需求,可以是惯性参照系或非惯性参照系。
在分析物体的相对运动时,正确选择参照物非常重要。
参照物是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概念,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
以上是八年级物理参照物知识点的简单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照物专练
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1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图1
A.行星转动
B.鲜花怒放
C.骏马奔腾
D.枯叶飘落
2.小明与小华一起坐车上学,当他们的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小华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
的()
A.小明 B.司机 C.座位 D.迎面驶来的汽车
3.如图2所示,共有160层,总高828m的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于2010年1月4日竣
工启用。
大厦内设有56部观光升降机,速度最高达每秒17.4m。
在观光电梯从一楼逐渐上
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
B.相对于乘客来说,地面是静止的
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图2
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
5.新生婴儿的身高最接近()
A.5 mm B.5cm C.5dm D.5 m
9.2010年2月13日,第21届冬奥会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
无舵雪橇的最高时速可达140km,
是冬奥会上最惊险刺激的比赛项目之一。
我们在看电视转播时,虽然运动员总没有离开小小
的电视屏幕,但总能感觉他如同飞人(如图4所示),这是因为我们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图4
A.电视屏幕 B.雪橇 C.比赛场上的观众或冰道D.我们自己
用心爱心专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