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形态)
植物的形态

(一)花冠类型
ⅰ.十字形:花瓣4枚分离,上部外展呈成十字形。 ⅱ.蝶形:花瓣5枚,分离,排成蝶形,上瓣一般最大,位于 外方称旗瓣,侧面两枚狭小称翼瓣,最小两枚形小,下缘稍 合生,并向上弯曲呈船前的龙骨状,称龙骨瓣。整个花瓣形 似蝴蝶。 ⅲ.管状(筒状):花冠管较长,大部分成管筒状,如菊科植 物的管状花。(两性或雄性)
第四章 花的形态
花是种子植物所特有的繁殖器官,能产生果实 和种子,使种族得以延续。
花的形态构造特征较根、茎、叶等营养器官 稳定,变异较小,因此掌握花的特征,对研究植 物分类、药材的原植物鉴别及花类药材的鉴定均 有重要意义。
很多植物的花供药用。有的是植物的花蕾,如辛夷、 金银花;开放的花如红花、洋金花;莲须是雄蕊,玉米须 是花柱,番红花是柱头,松花粉、蒲黄是花粉粒,莲房是 花托,菊花是花序。
一个叶柄上只生一个叶片的叶称为单叶。一 个叶片上长有两个以上小叶片的叶,称为复叶。
1.三出复叶(ternately compound leaf) 若顶生小叶有柄的,称羽状复叶 ;若顶生小 叶无柄的,称掌状三出复叶 。 2.掌状复叶(palmately compound leaf) 叶轴短缩,在其顶端集生三片以上小叶,呈 掌状展开,如五加、人参、大麻叶等。
第四章 花的形态
第一节 花的组成及形态构造 第二节 花程式与花图式 第三节 花 序
第一节 花的组成及形态构造
一、花的组成部分
通常由花梗、花托、花被、雄蕊群和雌蕊群组成。
其中雄蕊和雌蕊是 花中具有生殖功能的重 要部分。花被具有保护 和引诱昆虫的作用。花 盘、距、早落萼、副萼、 冠毛、副花冠。
(一)花冠类型 (二)花被的卷叠方式 (三)雄蕊群 (四)雌蕊群
一、地上茎的变态
植物的形态知识点总结

植物的形态知识点总结一、根的形态特征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它扎根于土壤中,并通过吸收水分和养分来维持植物的生长。
根的形态特征包括形态、组织构造和功能等方面。
1. 根的形态根的形态多样,可以分为茎根、原生根和生根等类型。
茎根是一种和茎相似的根,它在地面以上生长,常用于贮藏水分和养分。
原生根是由胚珠植物根的原始生长区产生的根,它具有生长点和顶端分生组织。
生根是植物在扦插或分枝后产生的新生根,它长期生长在土壤中。
2. 根的结构根的结构主要包括皮层、木栓层、木质部和韧皮部等组织构造。
皮层主要用于吸收水分和养分,木栓层用于保护树干,木质部用于输送水分和养分,韧皮部用于加固和支撑植物的身体。
3. 根的功能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养分,并固定植物在土壤中。
此外,根还可以贮存养分、防止水土流失、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保护土壤环境等功能。
二、茎的形态特征茎是植物的支持和输送器官,它连接了根和叶,并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和养分输送到叶子和花朵中。
1. 茎的形态茎的形态可以分为直立茎、匍匐茎、蔓茎和块茎等类型。
直立茎是指植物的茎从地面直立生长,具有支持和输送作用。
匍匐茎是指植物的茎从地面匍匐生长,可以生长出新的茎和根。
蔓茎是指植物的茎可以攀援或蔓延在其他物体上生长。
块茎是指植物的茎可以储存养分和水分,用于干旱季节的生长。
2. 茎的结构茎的结构主要包括表皮、皮层、木质部和韧皮部等组织构造。
表皮用于保护茎的内部组织,皮层用于储藏水分和养分,木质部用于输送水分和养分,韧皮部用于加固和支撑植物的身体。
3. 茎的功能茎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和输送,它通过贮藏水分和养分,输送水分和养分,并支撑植物的身体。
此外,茎还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繁殖和储存养分等功能。
三、叶的形态特征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它通过吸收阳光中的能量和二氧化碳来合成养分和氧气。
1. 叶的形态叶的形态多样,可以分为复叶、单叶、掌状叶、羽状叶和深裂叶等类型。
复叶是指叶子由多个小叶片组成,单叶是指叶子由一个叶片组成,掌状叶是指叶片的形态像手掌一样伸展,羽状叶是指叶片呈羽毛状,深裂叶是指叶片被切割成多个小叶片。
植物的形态变化

植物的形态变化
植物的形态是指植物体的外部结构、形状和特征。
植物的形态
可以因环境改变、生长阶段和遗传因素而发生变化。
外部结构变化
植物的外部结构包括根、茎、叶和花等部分。
在不同的环境条
件下,植物的外部结构会有所适应和改变。
例如,在干旱的环境中,植物的根系可能会发展得更为深远以获取更多的水分。
另外,一些
植物的茎会在受到机械刺激时产生更加坚硬的外部结构,以提供更
好的保护。
形状变化
植物的形状可以受到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在生长阶段上,植物的形状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
例如,由于叶
片逐渐展开,植物会从小苗生长为成熟的植株。
另外,环境条件也
会对植物的形状产生影响。
例如,植物在强风的环境中可能会生长
得更加矮小和扁平,以减少风的阻力。
遗传因素
植物的形态还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每个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遗传信息,这些信息会决定植物的形态特征。
例如,某些品种的植物可能会具有更加丰富的花朵颜色和形状。
遗传因素还可以使植物具有某种特殊的适应性,使其能够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植物的形态变化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话题。
通过理解植物的外部结构、形状和遗传因素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适应机制和多样性。
植物的形态类型

植物的形态类型
1.草本植物:草本植物是指茎柔软,通常不长出木质部分的植物。
它们通常具有较短的生命周期,以及容易生长和繁殖的特点。
草本植物包括草、蔬菜、花卉等。
2.木本植物:木本植物是指茎部分长出木质部分的植物,通常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和较大的体型。
木本植物包括大部分树木和灌木。
3.藤本植物:藤本植物是指茎很长,并且靠借助其他物体支撑自身生长的植物。
藤本植物通常具有较长的茎和能够攀附的枝干,以达到获取更多阳光和空间的目的。
4.穗状植物:穗状植物是指其花序或果序呈穗状形态,由许多小花或小果组成。
穗状植物通常具有较长的花序或果序,形成分枝排列的样子,如稻子、玉米等。
5.腺毛植物:腺毛植物是指在植物器官表面具有腺毛结构的植物。
腺毛通常具有分泌物质,可以吸收水分、吸附营养物质或产生化学物质,起到保护或捕食的作用。
6.肉质植物:肉质植物是指植物器官具有丰富的肉质组织,通常适应于特殊的生长环境,如贫瘠的土壤或湿润的环境。
肉质植物通常具有较厚的叶片或茎,以存储水分和养分。
7.多年生植物:多年生植物是指寿命较长的植物,它们在生长季节之后可以存活,并在下一年重新生长。
多年生植物可以是草本植物、木本植物或其他类型的植物。
8.一年生植物:一年生植物是指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的植物,它们在种子发芽后生长、开花和结实,然后死亡。
一年生植物通常具有快速生长和繁殖的特点。
这些是常见的植物形态类型,每种形态类型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应环境。
通过对不同形态类型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植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植物形态分类

植物形态分类1. 根的形态分类
- 主根型植物:如胡萝卜、萝卜等
- 纤维根型植物:如小麦、玉米等
- 块根型植物:如马铃薯、芋头等
2. 茎的形态分类
- 直立茎:如棉花、向日葵等
- 缠绕茎:如葫芦、黄瓜等
- 匍匐茎:如草莓、白三叶等
3. 叶的形态分类
- 单叶植物:如梨树、桃树等
- 复叶植物:如白蜡树、合欢树等
- 鳞片叶植物:如松树、柏树等
4. 花的形态分类
- 单性花植物:如玉米、椰子等
- 两性花植物:如蔷薇、牡丹等
5. 果实的形态分类
- 蒴果类:如棉花、芥菜等
- 核果类:如桃、李子等
- 浆果类:如葡萄、番茄等
植物形态分类虽然简单直观,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完全反映植物的进化关系。
现代分类学综合多种分类方法,以期更准确地反映植物的亲缘关系。
植物的不同形态

植物的不同形态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植物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其形态多样性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
从小草到大树,从野花到农作物,每一种植物都拥有独特的形态特征,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和生活方式。
植物的不同形态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奇妙之处,也给人们提供了研究和利用的广阔空间。
让我们来看看植物在不同形态上的表现。
植物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等部分。
根是植物的吸收器官,扎根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分。
根的形态有深根和浅根之分,有的植物的根系发达,如胡萝卜等蔬菜;有的根系简单,如青草等草本植物。
茎是植物的支持器官,连接着根和叶,向上生长。
叶是植物的光合器官,承担着光合作用,制造出养分和氧气。
叶的形态有丛生叶、对生叶、互生叶等不同类型。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通过花的结构和颜色吸引传粉者,实现繁衍后代的目的。
果实是植物的种子保护器官,含有种子,有助于种子散播和孵化。
不同的植物形态适应了不同的生长环境和生活方式。
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其根系发达,可以储存大量水分,适应少雨的枯燥环境。
而生长在热带雨林中的高大树木,其茎直立生长,支撑着茂密的树冠,为下层植物提供了阳光和空间,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不同的形态还赋予了植物不同的功能和价值。
尖叶植物可以防止捕食者,发达的根系可以固土保水,芳香的花朵可以吸引传粉者,美味的果实可以吸引食草动物。
植物形态的多样性为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提供了保障。
植物的不同形态也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好处。
药用植物的不同形态和成分为医药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材料。
食用植物的不同形态和口味为饮食文化增添了丰富多彩的味道。
观赏植物的不同形态和花色为园林景观设计带来了各种可能性。
植物形态的多样性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我们更加热爱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在植物形态的研究和利用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注意保护植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许多珍稀植物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植物体的形态

植物体的形态一、茎的形态特征:1.外形:茎的外形,多数呈圆柱形。
茎的内部散布着机械组织和微管组织,从力学上看,茎的外形和结构都具有支持和抗御的能力。
2.特征:有节(node),节间(internode)和芽(左图:3年枝条)。
枝条和茎的区别:即前者有叶和芽长枝与短枝:前者节间长,即营养枝叶痕(leaf scar):叶落后,在茎上留下的叶柄痕迹。
维管束痕(bundle scar):叶痕内的点状突起,是叶柄和茎的维管束断离后留下的痕迹。
芽鳞痕(bud scale scar):顶芽(鳞芽)开展时,外围的芽鳞片脱落后,留下的痕迹,顶芽每年春季开展一次,则可根据芽鳞痕辨别茎的生长量和生长年龄。
皮孔:位于具有周皮的茎上。
形状、颜色和分布的疏密情况,因植物而异。
(二)芽的概念和芽的类型:1、芽(bud ):是处在幼态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也就是枝、花或花序尚未发育前的雏体。
研究芽的结构与植物的分枝、花芽分化、结果等关系密切。
芽由顶端分生组织、叶原基(leaf primordium)、幼叶和腋芽原基(axillary bud primordium)组成(图)。
2、芽的类型①在枝上的位置:定芽(normal bud): 顶芽和腋芽由固定位置发生,称为定芽。
顶芽(terminal bud:在主干或侧枝的顶端。
侧芽(lateral bud)或腋芽(axillary bud):生在枝侧面的叶腋内,有付芽(accesory bud)、柄下芽(subpetuiolar)。
不定芽(adventitious bud): 由老根、老茎、叶上长出的芽,其发生位置与茎的顶端无关,而且不固定。
②按芽鳞的有无裸芽(naked bud):春天产生的芽,没有鳞片包被。
被芽(proteced bud)或鳞芽(scaly bud):过冬的枝芽或花芽,有鳞片包被。
③按将形成的器官分枝芽(branchbud):包括顶端分生组织和外围的附属物。
花芽(floral bud):产生花或花序的雏体。
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其他生长调节物质简介
多胺(Polyamines)
参与植物生长和发育的调节,具有稳定DNA和RNA结构的作用。
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
一类新型植物激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提高植物抗逆性等多 种生理功能。
茉莉酸(Jasmonic acid)
参与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具有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作 用。
水杨酸(Salicylic acid)
参与植物抗病反应的信号传导途径,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花序排列
花序是花在茎上的排列方式,常见的 花序有总状花序、穗状花序、伞形花 序等。不同的花序排列方式对于植物 的繁殖和生长有不同的影响。
花的构造
花通常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 雄蕊和雌蕊等部分组成。其中,雄蕊 和雌蕊是花的核心部分,分别负责产 生花粉和接受花粉。
果实类型及其形成过程
果实类型
根据果实的来源和结构,可分为单果、聚合果和复果等类型。单果由一朵花中的一个雌蕊发育而成,如桃、杏等 ;聚合果由一朵花中的多个雌蕊发育而成,如草莓、树莓等;复果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成,如菠萝、无花果等。
赤霉素(Gibberellin) :促进茎的伸长、打破种 子休眠、促进开花。
细胞分裂素(Cytokinin ):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 ,延缓叶片衰老。
乙烯(Ethylene):促进 果实成熟、叶片脱落和花 的开放。
脱落酸(Abscisic acid) :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 发,促进叶片脱落和休眠 。
养分吸收
根系通过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两种方式获取土壤中的矿质养分,如氮、磷、钾 等。主动吸收需要消耗能量,而被动吸收则不需要。
根瘤菌共生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第二节
根的形态和类型 根的变态
第一节 根的形态和类型
一、定根和不定根
凡直接或间接由胚根发育而来的、有固定 的生长部位的根称为定根。包括主根、侧根和 纤维根。
有些植物的根,不是直接或间接 由胚根发育而来,而是从茎、叶 或其它部位生长出来的,这些根 的产生没有一定的位置, 故称不定根。
二、根系的类型
第三节 叶片的分裂
1.浅裂(lobately):叶裂深
度不超过或接近叶片宽度的四 分之一。
2.深裂(parted):叶裂深度
超过叶片宽度的四分之一,但 不超过叶片宽度的二分之一。 如栝楼。
3.全裂(divided):叶裂几
乎达到叶的主脉基部或两侧, 形成数个全裂片,如白头翁等。
第四节 单叶和复叶
1.叶片 全形称叶形;叶端或叶尖;
叶基;叶缘;叶脉,起着输导和支 持作用。
叶的外形 1叶片,2叶柄,3托叶
2.叶柄:水生植物叶柄上具气囊;含羞草叶柄 基部具膨大的关节,称叶枕,能调节叶片的位 置和休眠运动;台湾相思树的叶片退化,叶柄 变成叶状。伞形科、禾本科(叶舌、叶耳)植 物的叶柄扩大成鞘状,有保护、支持作用。
第四章 花的形态
花是种子植物所特有的繁殖器官,能产生果实 和种子,使种族得以延续。
花的形态构造特征较根、茎、叶等营养器官 稳定,变异较小,因此掌握花的特征,对研究植 物分类、药材的原植物鉴别及花类药材的鉴定均 有重要意义。
很多植物的花供药用。有的是植物的花蕾,如辛夷、 金银花;开放的花如红花、洋金花;莲须是雄蕊,玉米须 是花柱,番红花是柱头,松花粉、蒲黄是花粉粒,莲房是 花托,菊花是花序。
a. b.根状茎(莲、 竹)
荸荠
Ⅲ. 块茎 :由地下茎的末端膨大而成,呈不规则块状,节
和节间均不明显的地下茎。节间很短,块茎上有芽,叶退化 成小的鳞片或枯萎脱落,如天南星。
Ⅳ. 鳞茎 :呈球形或扁球形的地下茎。由极缩短的茎成圆盘
状叫鳞茎盘,盘上有许多肉质肥厚的鳞片叶;鳞茎的节非常 密集;顶端生有顶芽,鳞叶腋内生有腋芽;鳞茎盘基部生有 不定根。鳞茎可分为无被鳞茎(百合、贝母)和有被鳞茎 (洋葱、西红花)。
复叶类型
第五节 叶序(phyllotaxy)
1.互生(alternate):在茎枝上的每一节上只生 一片叶子,各叶交互而生,它们常沿茎枝螺旋状 排列。
2.对生(opposite): 在茎枝的每节上着生相对两 片叶子,有的与相邻两叶成十字形交互对生,如 薄荷、忍冬等。有的对生叶排列于茎的两侧成二 列状对生。
叶
穿茎 11.截形 12.渐狭
基
四、叶 缘
1.全缘 2.浅波状 3.深波状 4.皱波状 5.圆齿状 6.锯齿状 7.细齿状 8.牙齿状 9.睫毛状10.重锯齿状
五、叶 脉
1.二叉分枝脉 2.3.掌状网脉 4.羽状网脉 5.直出平行脉 6.弧形脉 7.射出平行脉 8.横出平行脉
六、叶片的质地
1.膜质 叶片薄而半透明,如藓类的叶、半夏、天 门冬等。有的膜质叶干薄而脆,不呈绿色,称干 膜质,如麻黄的鳞片叶、荸荠、石蒜等的包被地 下茎的鳞片叶。
(一)花冠类型
ⅰ.十字形:花瓣4枚分离,上部外展呈成十字形。 ⅱ.蝶形:花瓣5枚,分离,排成蝶形,上瓣一般最大,位于 外方称旗瓣,侧面两枚狭小称翼瓣,最小两枚形小,下缘稍 合生,并向上弯曲呈船前的龙骨状,称龙骨瓣。整个花瓣形 似蝴蝶。 ⅲ.管状(筒状):花冠管较长,大部分成管筒状,如菊科植 物的管状花。(两性或雄性)
1.顶芽 2.侧芽 3.叶痕 4.节间 5.芽鳞痕 6.皮孔
二、芽的类型
Ⅰ.定芽 Ⅱ.不定芽
Ⅲ.鳞芽
Ⅳ.裸芽
三、茎的分枝
1.单轴分枝 裸子植物如松、杉等,被子植物如
杨、黄瓜等有这种分枝。
2.合轴分枝 多数被子植物具有这种分枝。 3.二叉分枝 这种方式多见于蕨类等植物。 4.假二叉分枝 这种方式多见于藻类等低等植物。
3.轮生(whorled or veticillate): 在茎枝的每一个节上轮生三片或三片以上的叶子,
如轮叶沙参。
4.簇生(丛生)(fascioled): 如银杏、落叶松、枸杞、小檗等。有些草本
植物的茎极短缩而不明显,其叶恰如从根上生出, 称基生叶,如蒲公英、紫花地丁等。
叶序 A.互生 B.对生 C. 轮生 D. E.簇生(丛生或基生)
盐、叶中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养料运送到植物体 的各部分。 ▪ 茎还有支持、贮藏和繁殖的功能。如半夏的块茎 贮存淀粉、仙人掌的茎有贮藏水分的作用。有些 植物的茎能产生不定根和不定芽,所以常用茎来 进行繁殖。
第二章 茎的形态
第一节 茎的形态 第二节 茎的类型 第三节 茎的变态
第一节 茎的形态
一、茎的外形
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体,称根系。
直根系 主根与侧根区别明显,是由胚根发育 而来的根系。如双子叶植物的根 须根系 主根发育不良,长出后不久枯萎或停 止生长,而由胚轴或茎节上生出粗细相似、形 成胡须状的根系。如单子叶植物的根
第二节 根的变态
一、贮藏根 二、支持根 三、气生根 四、寄生根 五、攀援根 六、水生根
长宽相等 长比宽大 长比宽大 或近相等 1.5~2倍 3~4倍
长比宽大 5倍以上
线形(兰草)
二、叶 尖
1.卷须状 2.芒尖 3.尾尖 4.间尖 5.急尖 6.骤尖 7.钝形 8.凸尖 9.微尖 10.微凹 11.微缺 12.倒心 形
三
1.心形 2.耳形 3.箭形 4.楔形 5.戟形
、
6.盾形 7.歪斜 8.穿茎 9.抱茎 10.合生
鳞茎
百
1.鳞叶
合
5.鳞茎盘
贝 母
复习思考题:
▪ 从外部形态上怎样区分根和茎? ▪ 茎有哪些类型?各类型的特点是什么? ▪ 块茎、小块茎和块根有何不同? ▪ 鳞茎有何特点?它和小鳞茎有何不同? ▪ 解释下列术语:叶腋、合轴分枝、单轴分
枝、节。
第三章 叶的形态
▪一般为绿色扁平体,含有大量叶绿体,具有向 光性。 ▪叶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营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 呼吸作用。有的植物的叶还有贮藏和繁殖作用。
第一篇 植物器官形态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根的形态 茎的形态 叶的形态 花的形态 果实和种子的形态
第一章 根的形态
▪ 根无节和节间之分,一般不生芽、叶和花。
▪ 主要生理功能是固定和支持植物体,吸收土壤中 的水分和无机盐。
▪ 还有贮藏养料、繁殖、合成氨基酸、生物碱等重 要有机物的作用。许多植物的根是重要的中药材
3.托叶的变态:常成对着生于叶柄基部的两侧, 形状多样。成叶状的如豌豆等;与叶柄一起愈 合成翅状的如月季等;卷须状的如菝葜;托叶 刺如刺槐;樱花的托叶羽状;托叶鞘状的如蓼 科植物。
第二节 叶的形态和质地
一、叶的全形
1.圆形(盾形) 2.椭圆形 3.匙形 4.扇形 5.肾形 6.心形7.倒心形 8.楔形 9.披针形10.箭形 11.菱形 12.三角状卵形 13. 线形 14.卵形 15.菱形
2.草质 叶片薄而柔软,如薄荷、商陆等。 3.革质 叶片厚而较强韧,略似皮革,如枇杷、大
叶黄杨、枸骨、十大功劳等。 4.肉质 叶片肥厚多汁,如芦荟、马齿苋、景天等。
七、叶的表面附属物
与其它器官一样,叶的表面常有附属物: 光滑的如枸骨、广玉兰等; 被粉的如芸香; 粗糙的如紫草、腊梅; 被毛的如蜀葵、地黄等。
第六节 异形叶性及叶的变态
一、异形叶性
通常,每种植物的叶具有一定形状。但有的在同一 植株上却有不同形状的叶,即异形叶性。
1.与发育年龄有关:如人参;半夏幼苗期的叶为单叶,
而后来生长的叶为三全裂;蓝桉幼枝上的叶为对生、无 柄的椭圆形叶,而老枝上的叶为互生、有柄的镰形叶; 益母草基生叶圆形,中部叶椭圆形、掌状分裂,顶生叶 呈线形;枸骨等。
一、地上茎的变态
1.叶状枝或叶状茎: 如仙人掌、天门冬等。 2.刺状茎(枝刺或棘刺):如山楂、皂荚、月季 3.钩状茎:如钩藤。 4.茎卷须:如栝楼、葡萄。 5.小块茎及小鳞茎:如山药的零余子(珠芽)、半夏
(小块茎)、卷丹(腋芽)、洋葱大蒜花序中花芽形成 小鳞茎。
二、地下茎的变态
Ⅰ. 根茎(根状茎): 外形似根,延长横卧,有明显 的节和节间,节上有退化的鳞片;前有顶芽,旁有侧 芽;向下常生不定根。如白茅根、薄荷根、玉竹、黄 精等。 Ⅱ. 球茎:膨大呈球形或扁球形的地下茎,有明显的 节和缩短的节间;节上有较大的膜质鳞片;顶芽发达; 腋芽常生在球茎的上半部,而基部常生有不定根。如 荸荠、慈姑等。
复习思考题:
▪ 根的外形特征有哪些? ▪ 什么叫定根?由它组成的根系叫什
么根系?哪些植物具有这种根系? ▪ 什么叫不定根?由它组成的根系叫
什么根系?哪些植物具有这种根系? ▪ 根有哪些变态类型?
第二章 茎的形态
▪ 茎上有节和节间,其上着生叶、花、果实和种子。 ▪ 主要生理功能是把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份和无机
一个叶柄上只生一个叶片的叶称为单叶。一 个叶片上长有两个以上小叶片的叶,称为复叶。
1.三出复叶(ternately compound leaf) 若顶生小叶有柄的,称羽状复叶 ;若顶生小 叶无柄的,称掌状三出复叶 。 2.掌状复叶(palmately compound leaf) 叶轴短缩,在其顶端集生三片以上小叶,呈 掌状展开,如五加、人参、大麻叶等。
2.环境条件的影响: 如慈姑:沉水叶是线形,漂浮的叶
椭圆形,气生叶则是箭形。
二、叶的变态
1.苞片 花或花序下的变态叶。苞片一般呈绿色, 常为种属鉴别的特征。如菊科植物花序下的总苞; 鱼腥草花序下的总苞;天南星科植物的花序外围, 常有一大形的总苞片称佛焰苞,马蹄莲的佛焰苞 白色或乳白色。
2.鳞叶 如百合等的鳞茎有肉质鳞片状的变态叶; 地下茎的叶子通常退化成为膜质鳞片,如黄精、 荸荠、姜。木本植物的冬芽(鳞芽)外面常具褐 色鳞片,有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