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实验简答题

物理化学实验简答题
物理化学实验简答题

实验一乙酸乙酯皂化反应

简答题

1.在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中,为什么所配NaOH和乙酸乙酯必须是稀溶液?

2. 为何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实验要在恒温条件下进行,且氢氧化钠和乙酸乙酯溶液在混合前

还要预先恒温?

3. 电导池常数如何校正?

4. 为什么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可用电导结果测其不同时刻的浓度变化?测定时对反应液

的浓度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5. 在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中,若反应起始时间计时不准,对反应速度常数K有何影响?

为什么?

6. 乙酸乙脂皂化反应中,反应起始时间必须是绝对时间吗?为什么?

7. 对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当a=b时,有x=K(G0 -G t ),c=K(G0 -G∞)。若[NaOH]≠[酯]

时应怎样计算x和c值?

8. 某人使用电导率仪时,为快而保险起见老在最大量程处测定,这样做行吗?为什么?测量

水的电导率时,能否选用仪器上ms.cm-1量程来测量,为什么?

9. 电导率测量中,由于恒温槽性能不佳,温度逐渐升高,由此导致不同浓度时的K c 值将发

生什么变化?

10. 在乙酸乙酯造化反应实验过程中,我们先校正电极常数,后测定水以及溶液的电导率,

请叙述原因、操作过程以及目的?

11. 在乙酸乙酯皀化实验中为什么由0.0100mol·dm-3的NaOH溶液测得的电导率可以认为是

κ0?

12.在乙酸乙酯皀化实验中为什么由0.0100mol·dm-3的CH3COONa溶液测得的电导率可以认为是κ∞?

13.在乙酸乙酯皀化实验中如果NaOH和乙酸乙酯溶液为浓溶液时,能否用此法求k值,为什么?

14.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实验中,乙酸乙酯溶液应在使用前现配,目的是什么?

15.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实验中,反应体系的电导率随温度变化情况如何?

16.在乙酸乙酯皀化实验中铂电极的电极常数是如何确定的?

17、在乙酸乙酯皀化实验中电导率仪面板上温度补偿旋钮有何用途?怎样使用?

18.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是通过利用测定反应体系在不同时刻的电导或者电导率来跟踪产物

和反应物浓度的变化,试问,溶液的电导或者电导率和反应物或者产物的浓度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19.在乙酸乙酯皀化实验中,电导率仪上纯水电阻率旋有1-18MΩ-cm档位,本实验选择哪个位置?

20.在乙酸乙酯皀化实验中,测定活化能Ea,选择?T= T2- T1在多大范围较好?为什么?

21.在乙酸乙酯皀化实验中,铂电极的电极常数与哪些因素有关?

22.在乙酸乙酯皀化实验中,电导率仪面板上有哪几个量程按钮?

23.在乙酸乙酯皀化实验中铂电极的电极常数有何用途?

24. 在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中,溶液的电导值怎样变化?为什么?

25.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中,若反应起始时间计时不准,对反应速度常数K有何影响?为什

么?

26. 在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中,如何由不同温度下反应的速率常数求该反应的活化能?

27. 反应分子数和与反应级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反应级数只能通过实验来确定。试问

如何从实验结果来验证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为二级反应?

28. 在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中,如果两种反应物氢氧化钠和乙酸乙酯溶液起始浓度不相等,试

问应怎样计算速率常数k的值?

29. 在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中,通过图解法求反应的速率常数,试问是利用哪些数据进行作

图?

30. 在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中,如果两种反应物浓度相同,反应的速率方程是什么?

实验二丙酮碘化

1. 丙酮碘化反应每人记录的反应起始时间各不相同,这对所测反应速度常数有何影响?为什么?

2. 对丙酮碘化反应实验,溶液的透光率如何变化?为什么?

3. 对丙酮碘化反应实验,为什么要固定入射光的波长?

4. 配制丙酮碘化反应液时,把碘与丙酮放在同一瓶中恒温,而HCI 在另一瓶中恒温,

再混合测定它,可以吗?为什么?

5. 丙酮碘化实验中,是将丙酮溶液加到盐酸和碘的混合液中,但没有立即计时,而是当混

合物稀释至50mL ,摇匀倒入恒温比色皿测透光率时才开始计时,这样做是否影响实验

结果?为什么?

6. 影响丙酮碘化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7. 丙酮碘化实验中,lnT 对t 作图应为直线,但常发现反应初期往往偏离直线,为什么?

8.丙酮碘化实验中,所选择的入射光波长是多少?

9.丙酮碘化实验分光光度计中,黑色比色皿有什么用途?

10、丙酮碘化实验中,怎样调整透光率100%。

11.丙酮碘化实验中,几个比色皿壁厚不同影响测定结果吗?

12.丙酮碘化反应实验中,何时开始计时?

13.丙酮碘化实验中,怎样测量εd 值?

14碘消耗完之前,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是常数吗?为什么?

15. 丙酮碘化是一个复杂反应,分为那两步进行?那一步为速率控制步骤?

16. 丙酮碘化反应的机理,如何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17. 丙酮碘化实验中,反应体系中的I 2是以I 2和I 3-两种形式存在的,而透光率与I 2浓度的

关系却表示为2lg I T lC ε=-,这样会产生误差吗?为什么?

18. 写出丙酮碘化反应中酸作为催化剂时反应的历程。

19. 丙酮碘化反应实验中,反应的速率方程是什么?

20. 丙酮碘化反应实验中,为什么通过测反应体系的透光率或吸光度和时间的关系就可以求

算反应的速率常数?

21. 丙酮碘化反应实验中,如何测各个反应物的反应级数?

22. 做丙酮碘化反应速率方程的确定实验要用到哪些仪器与试剂?

23. 某同学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一溶液的吸光度,测定时用两个相同厚度的比色皿,一个盛纯水,

一个盛测定液,在固定温度及波长下,得到测定值的透光率为102%, 仪器正常, 仪器操作及读数无误,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

实验三蔗糖的转化

1.蔗糖转化测定中,为什么要求加入酸量严格准确?

2. 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测定不同时刻反应物浓度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3. 蔗糖水解速度与哪些反应条件有关?该反应按一级反应进行的条件是什么?

4. 蔗糖水解用的蔗糖水溶液为什么必须现配?而不能久置再用?

5. 在蔗糖转化实验中,为什么用蒸馏水来校正旋光仪的零点?

6. 在蔗糖转化实验中,蔗糖溶液为什么可粗略配制?这对结果有无影响?

7. 蔗糖的转化(水解)速率常数k与哪些因素有关?

8. 试分析蔗糖的转化实验的误差来源,怎样减少实验误差?

9. 比旋光度的定义式是什么?式中各符号代表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10. 在蔗糖转化实验中,反应过程中,所测的旋光度αt是否需要零点校正?为什么?11.在蔗糖转化实验中,旋光管装盛溶液前有何要求?

12. 在蔗糖转化反应中,蔗糖葡萄糖以及果糖的选光性如何?(左旋还是右旋)13.在蔗糖转化实验中,测定α∞时只测定T1时的一个值代替T2时的值可以吗?14.在蔗糖转化实验中,在某一温度时测定αt和α∞时有何要求?

t。

15.蔗糖转化实验中,怎样求得转化反应的

1\2

16. 在蔗糖转化实验中,为何可以利用体系在反应过程中旋光度的变化来衡量反应的进

程?

17. 在蔗糖转化实验中溶液的旋光度随反应的进行如何变化?

18. 蔗糖转化实验中,计算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式是什么?

19. 溶液的旋光度和溶液中各物质的旋光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20.对于准一级或者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即速率方程的表达式是什么?

21. 对于一级或者准一级反应,半衰期的表达式是什么?

22. α=KC是指溶液的旋光度和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式,K与那些因素有关?

23. 蔗糖转化反应的反应方程式是什么?

24. 溶液的旋光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四燃烧焓的测定

1. 燃烧热的测量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式两种。

2. 量热计可分为__________式和_________式两种。

3. 在量热计中,体系和环境主要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进行热交换。

4. 用钢瓶对氧弹充氧时,应先开______阀,后开______阀。充气结束时,应先关______

阀,后关______阀。

5.燃烧热测定中样品需压成片状,主要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

6. 样品的燃烧热是通过______________得到的。

7. 燃烧热测定中样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将其点燃的。

8. 燃烧热测定中,在样品上绑一棉线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燃烧热测定中,每测完一个样品。内筒水______更换,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样品在氧弹中燃烧后,水温的升高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及_____________所致。

11. 燃烧热测定中,_______________为体系,_____________为环境。

12. 氧弹内加入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13. 雷诺校正是为了校正体系与环境间出现的________现象所引起测量的_______出现

偏差。

14. 量热计中氧弹内筒、外筒壁皆镀成镜面,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氧弹充完气后,检查其中是否充上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测挥发性液体样品燃烧热时,可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燃烧热测定中的直接测量值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其中_______对测

量结果影响最大。

18. 量热计中平衡电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记录外筒初始水温的目的是_________,测水当量时,外筒水温________记录,测样

品燃烧热时,外筒水温________记录。

20. 燃烧热测定中,点燃丝不能与坩埚接触,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恒容量热法是通过测量反应前后的________,再据______计算样品的恒容燃烧热的。

22. 氧气钢瓶上用的减压阀有两个压力表;一个表示气体压力;

另一个表示压力。

23. 燃烧热量热实验中,量热计水当量的定义是。

可使同样升高1 度

的水的质量称为量热计的水当量。

24.燃烧热量热实验中通常用方法

测定量热计水当量。

25. 用氧弹量热计测定物质的燃烧热时,作雷诺图求△T的作用是:。

图中是测定数据描绘的T - t图。用雷诺作图法求△T时,由

确定O 点的位置。

第二题、选择题

1. 倘若测得内筒水升高2℃需热500J,则仪器的水当量为:500J;500J·K;

500K-1 ;500 J·K -1

2. 标定水当量后,内筒水不更换,将使所测样品的燃烧热值:偏高;偏低;不变;不确定。

3. 某人测萘的燃烧热值偏低,检查仪器及各项测量皆无问题,那么出现偏差可能是

测量的偶然误差;测量的系统误差;

燃烧不完全引起过失误差;样品不纯引起的过失误差。

4. 燃烧焓实验中的体系与环境分别为:

氧弹为体系,水、内桶和外桶为环境;

氧弹和水为体系,内桶和外桶是环境;

氧弹水和内桶是体系;内桶以外是环境

氧弹水和内桶是体系。外桶和贝克曼温度计为环境。

5. 开启气体钢瓶的操作顺序是:(1) 顺时针旋紧减压器旋杆;(2) 反时针旋松减压旋杆;

(3) 观测低压表读数;

(4) 观测高压表读数;(5) 开启高压气阀

(A) 5─4─3─1 (B) 2─5─4─1─3

(C) 1─5─4─2─3 (D) 2─5─1

6. 氧气钢瓶上用的减压阀可以和下列减压阀通用的是

(A) 氢气减压阀(B) 氮气减压阀

(C) 氦气减压阀(D) 二氧化碳减压阀

7. 测定挥发性液体样品的燃烧焓,下列方法中可以用的是答案:C

(A) 样品直接倒在燃烧池内(B) 样品用棉花沾湿

(C) 样品加入用玻璃泡内(D) 样品用纸袋封住

8. 测定不挥发性液体样品的燃烧焓,下列方法中不可以用的是

(A) 样品直接倒在燃烧池内(B) 样品用棉花沾湿

(C) 样品加入用玻璃泡内(D) 样品和乙醇仪器加入在燃烧池内

9.燃烧焓实验中,如果测定苯甲酸时氧弹中的空气排净,测定萘时氧弹中的空气不排净,会

发生的情况是

(A) 结果将会偏大(B) 结果将会偏小

(C) 结果将不变化(D) 结果无法判断

10. 燃烧焓实验中,使用什么样的量热计,(T T

终始

是准确的而不用校正?

(A) 绝热式量热计(B) 环境恒温式量热计

(C) 外套加水的量热计(D) 温度上升式量热计

第三题、判断题

1.测量水当量后,内筒水不必更换,待凉后即可测样品燃烧热。

2. 燃烧热测定实验中,测苯甲酸和样品燃烧热时,内筒水量应严格一致。

量发生变化。

3.某人测燃烧热按下列步骤进行检查是否有遗漏和错误步骤。将已绑好并称量过的药品

装入氧弹→充氧→置于内筒→打开搅拌及冷凝水→温度稳定后点火→点火失败

4.

4. 燃烧热测定实验中,某同学称样时采用如下步骤:粗称0.8克样品,将样品压成片状,→在天平上称取其质量,→在天平上称10cm引火丝质量,→在天平上称10cm棉丝质量→将引火丝搭在样品上,用棉线绑实,→测其燃烧值。

答案:错,应先称引火丝及棉线质量,绑上药品后再称重。

5. 燃烧热测定实验中用的是氧气做燃烧气体。

6. 燃烧热测定实验中,氧气钢瓶上用的减压阀有两个单弹簧式压力表。

7. 燃烧热测定实验中,氧气钢瓶上用的减压阀上两个表,一个是单弹簧式的,另一个是

双弹簧式的

8. 燃烧热测定实验中,氧气钢瓶上用的减压阀上两个表,都是高压力表。

9. 燃烧热测定实验中,如果使用的量热计是绝热式的,则可以不用温度校正,直接测定

出点火七七年后的温差即可计算。

10. 燃烧热测定实验中,使用的环境式量热计有热漏。水温变化值不可直接用,要做雷

诺校正。

第四题 简答题

1. 常用的量热计有几种?各有什么缺点?

2. 简述绝热式量热计的工作原理。

3. 怎样测定液体样品的燃烧热?

4. 燃烧热测量中,记录外筒水温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记录点火前的温度,而不是其

它?

5. 在燃烧热测量中,记录内筒水温的目的是什么?利用公式Qp =QV +△nRT 计算Qp 时,

公式中的T 用点火前的温度还是点火后的温度?为什么?

6. 燃烧焓试验中,氧弹中用的充气氧能否用电解水的氧气做实验,为什么?

7. 用氧弹式量热计测定液态物质燃烧焓时,沸点高的油类物质能否直接置于坩锅中,用引

燃物直接引燃测定,为什么?

8. 用氧弹式量热计测定液态物质燃烧焓时,沸点低的有机物质能否直接置于坩锅中,用引

燃物直接引燃测定,为什么?

9. 有人认为,物化实验中的函数(如萘的燃烧焓和分子量等),都是直接测量出的数据,因

此其结果与文献值产生的误差也是直接测量的误差。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0. 测定挥发性液体样品的燃烧焓实验,有人以为与测定固体样品的燃烧焓的实验过程一

样,即将挥发性液体样品直接放入燃烧匙内,放上镍丝直接试验,这样做是否正确?为

什么?

11. 做燃烧实验实验时有的同学这样操作,你认为哪些步骤有缺陷?如何纠正?

12. 氧气钢瓶上用的减压阀有几个压力表?分别表示的压力是什么?

13. 测量燃烧热的仪器主要是那两种仪器?什么情况下公式(v M Q W T T m =-终始) 中的

(T T -终始)是准确的而不用校正?

14. 燃烧焓实验中,倘若测得内筒水升高2℃需热500J ,则仪器的水当量为:

15. 用钢瓶对氧弹充氧和关闭氧气钢瓶的顺序是:

16. 在燃烧热的测定实验中,测定仪器内筒中加入多少自来水?两次所需水的体积要求精确

吗?

17. 燃烧焓实验中标定水当量后,内筒水如果不更换,结果将会怎样?燃烧焓实验中,如果测定萘时氧弹中的空气不排净,会发生的情况是什么?

18. 测定挥发性液体样品的燃烧焓实验,有人将挥发性液体样品直接放入燃烧匙内,放上镍丝直接燃烧实验,这样做是否正确?为什么?

19. 在燃烧热测量中,记录内筒水温的目的是什么?利用公式Qp =QV +△nRT计算Qp时,公式中的T用点火前的温度还是点火后的温度?为什么?

20. 在量热计中,体系和环境是怎样进行热交换的?

21.燃烧热测定中样品需压成片状,主要是为了什么?

22. 燃烧热测定中,在样品上绑一棉线目的是什么?

23. 燃烧热测定实验中,测苯甲酸和样品燃烧热时,内筒水量是否应该应严格一致?为什么?

24. 燃烧热测量中,记录水温的绝对温度的目的是什么?

25. 为什么燃烧热试验中要用另外一支温度计记录点火前的温度,而不是用电子温度计记录?

26. 为什么燃烧热实验中将反应器中的空气排空?如果不排空空气将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27. 为什么在燃烧热实验中要做雷诺校正?

28. 燃烧热的定义是什么?

29. 根据反应的外界条件不同,燃烧热通常分为哪两种?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它们之间有何换算关系?

30. 在燃烧热实验中,采用何种量热计测量时需要对测定的温度进行雷诺校正?

31. 简述在燃烧热的测定实验中,给氧弹充氧气的操作全过程。

32. 在燃烧热的测定实验中,给氧弹充氧气,你试改进操作方式,既节省氧气,空气排得更彻底。

33. 在燃烧热的测定实验中,如何提高点火成功率?

34. 在燃烧热的测定实验中,我们测定的是什么温度(T)的燃烧热(焓)?如何确定T的数值?

实验七凝固点降低法测分子量

1.固点降低法测分子量实验中,为何要先测近似凝固点?

2.凝固点降低法测分子量实验中,对试剂有何要求?

3.凝固点降低法测分子量实验中,选择K f 大的物质作溶剂好,为什么?

4.冰点降低法测分子量实验中当温度降至近似凝固点时,需放入套管中继续测量,为

什么?

5.凝固点降低法测分子量实验中,根据什么原则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或太少对结

果有什么影响?

6.在冷却过程中,凝固点管内液体有哪些热交换存在?它们对凝固点测定有何影响?

7.过冷对测溶剂和溶液凝点有何影响?对所测分子量有何影响?

8.给出“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实验中,溶剂和溶液在无过冷和有过冷时的步冷曲线

9.有人认为在“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实验中对溶剂没有要求,是否正确?为什么?

10.凝固点降低法测分子量实验中,寒剂温度控制在什么范围?为什么?

11.测定近似凝固点的目的是什么?当溶液过冷到一定程度时需要快速搅拌的目的是什

么?

12.凝固点降低法测分子量实验中,精确测量时凝固点管需放在空气套管中测量,目的是什

么?

13.凝固点降低法测分子量实验中,当晶体析出温度开始上升时,可以停止搅拌对吗?为什

么?

14.凝固点降低法测分子量实验中,根据什么原则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或太少对结果有

什么影响?

15.凝固点降低法测分子量实验中,当溶质在溶液中有离解、缔合和生成配合的情况时,对

其摩尔质量的测定值分别有何影响?

16.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试验中,稀溶液依数性质如何理解?

17.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试验中,过冷程度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吗?

18.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试验中,为什么寒剂要不断搅拌?

19.为什么水没有过冷到零度以下,温度便开始回升?

20.、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试验中,温度回升后达到平台后温度有波动,为什么?

21.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试验中,盐为什么要磨细?加多少合适?

22.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试验中,冰的大小多少合适?

23.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试验中,测量水温时为什么最后一位老是变化?

24.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试验中,寒剂调节的稍微过低?可以吗?

25.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试验中,书上为什么精确测量溶剂的凝固点时候降至近

0.7℃?

26.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试验中,晶种是什么?还用加入吗?

27.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试验中,测量时先慢搅拌,后快速搅拌再改为慢搅拌,为什么

这样操作?

28.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试验中,为什么溶剂或者溶液的温度放在寒剂里不下降?

29.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试验中,温度还没有降至比粗测凝固点低0.7℃时温度便开始

回升?可以吗?

30.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试验中,测定近似凝固点的目的是什么?当溶液过冷到一定程

度时需要快速搅拌的目的是什么?

31.为什么测定溶剂的凝固点时,过冷程度大一些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而测定溶液凝固点

时却必须尽量减少过冷现象?

32.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试验中,水的凝固点不是0℃吗?为什么还要粗测和精测?

33.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实验中,寒剂温度是不是越低越好?为什么?

34.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实验中,体系的过冷度是不是越小越好?

35.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实验中,所加晶种是什么物质?

36.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实验中,所加晶种的的量有何要求?

37.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实验中,是把所加晶种加到寒剂中还是凝固点管中?

实验四二组分金属相图的绘制

1. 为什么步冷曲线会出现转折点?纯金属低共溶混合物及合金的转折点各有几个?为什么?

2. 什么是步冷曲线?普通热分析对试样有何要求?

3. 金属相图实验的步冷曲线测定时,若热电偶未插入样品中心所测步冷曲线会是什么形

状?

4. 列出测金属相图实验步冷曲线的实验仪器清单,并画图将它们组装起来。

6. 金属相图实验中T-t图,一般用降温法测得,为何不用升温法?在什么情况下,T-t

图可用升温法获得?

7. 普通热分析对什么样的体系适用?对什么样的体系不适用?为什么?

8. 通常认为若体系发生相变时的热效应很小,则热分析法很难获得准确的相图,为什

么?

9. 从步冷曲线上可得到哪些信息?说明什么问题?

10. 某样品热效应很小,其步冷曲线拐点不明显请你自己组装一套仪器准确测出该样品

的拐点

11. 铅、锡二组分构成的不同组成的二组分体系,如果总重量彼此不相等,是否影响步

冷曲线形状和相图?为什么?

12. 步冷曲线测量中,由于样品热效应很小,拐点不明显,若仍用该法测量,应采取什

么措施?画出装置简图。

13. 对不同组分的混合物的步冷曲线,其水平段有什么不同?

14. 做步冷曲线时,不同样品的拐点温度有什么特点,其拐点以后的线段斜率怎样变化?

15. 相同重量的两种纯金属,步冷曲线上的水平线段是否相同?为什么?

16. 金属相图试验中步冷曲线上拐点和水平线段不明显可能是什么原因?

17. 在金属相图试验中冷却曲线上为什么会出现转折点? 纯金属、低共熔金属及合金的转

折点各有几个?曲线形状为何不同?

18. 若已知二组分系统的许多不同组成的冷却曲线,但不知道低共熔物的组成,有何办法确定?

19. 纯金属,低共熔金属及合金的步冷曲线形状为何不同?

20. 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持冷端温度恒定?

21. 二组分合金相图中,最低共熔点是几相:

22. 步冷曲线上为什么会出现转折点?纯金属、低共熔物及合金等的转折点各有几个?曲线形

状有何不同?为什么?

23. 相同重量的锡和铅其步冷曲线平台相比,谁的平台较长?

24. 两种金属的混合物(A和B),如果熔化热不同,当将含量80%(A)和20%(A)的两份样品做步冷曲线时,那条曲线的拐点温度较明显?

25. 金属相图绘制实验中,T~t图不采用升温方式获得,其原因是什么?

26.在二组分金属相图的绘制实验中,为什么还要测定沸水的温度?

27、在二组分金属相图的绘制实验中,冷却速度对相图的绘制有何影响?

28、在二组分金属相图的绘制实验中,如果所绘步冷曲线只有平台而无其它转折点,试分析之。

29、在二组分金属相图的绘制实验中,如果所绘步冷曲线只有转折点无平台,试分析之。

30、在二组分金属相图的绘制实验中,所绘步冷曲线平台长短与什么因素有关?

31.在铅锡相图实验中,铅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可否用锌锡相图

代替铅锡相图来作实验?

32. 试写出Sn-Bi双金属相图的相律公式?指出在实际测定中,哪些条件是一定的,并进一步写出条件相律公式?

33.在双金属相图中,指出在低共熔点时,物种数、相数,并根据条件相律公式计算出自由度为多少?

实验六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

第四题、简答题

1. 温度升高,溶液的表面张力升高还是降低?

2. 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实验,吉布斯(Gibbs)吸附方程T

C d RT dc σ??Γ=-

???,表面吸附量Γ的意义是什么?

3. 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时,为什么要读最大压力差?

4. 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所用毛细管的要求是什么?

5. 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所用毛细管的半径太大或太小有什么不好?

6. 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中,毛细管尖端为何必须与液面相切?否则对实验有何影响?

7. 什么是表面活性物质?请举几个例子。

8. 什么是非表面活性物质?请举几个例子。

9. 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实验中,什么是正吸附,什么是负吸附?

10. 最大气泡压力法测液体的表面张力实验时,某同学发现,当毛细管管端不是刚刚与液面

相接触,而是插入液面一小段距离时,测得的 △h 偏高。因而该同学在讨论中说毛细管

管端插入液体内部,将使测得的表面张力值偏高,你认为这一说法对吗?为什么?

11. 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实验中,写出本实验所用的Gibbs 吸附方程。

12. 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实验中,毛细管不清洁对实验有什么样的影响?

14. 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实验中,分析本实验误差产生的几个主要来源。

15. 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实验中,微压差测量仪在什么情况下校零,ΔP 指的是什么?

16. 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实验中,实验过程中毛细管出双泡或者多泡对实验结果有什么样

的影响?

17. 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实验中,实验过程中气泡出的太快对实验结果有什么样的影响?

18. 测定表面张力的其它方法还有什么?

19. 最大气泡法的优缺点?

20. 吸附接近平衡时,能用Gibbs 公式计算正丁醇的吸附量吗?

实验九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

1. 粘度计的毛细管太粗或太细有什么缺点?

2. 乌式粘度计与奥式粘度计相比有何优点?

3. 用乌式粘度计测粘度时,使液体流速产生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4. 粘度法测分子量实验中,毛细管两端的气泡对测粘度有影响吗?为什么?

5. 粘度法测分子量实验中,毛细管两端的气泡对测粘度有影响吗?为什么?

6. 对某一种高聚物,[η]是一个常数吗?

7. 乌式黏度计如何洗涤?

8 . 粘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实验中,溶液起泡太多怎么办?

9. 粘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实验中,混合均匀时溶液别吹出或者吸出怎么办?

10. 粘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实验中,往上吸溶液时带入气泡怎么办?

11. 粘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实验中,测量时间时没有撤掉C管夹子,可以吗?

12. 粘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实验中,为什么测量的时候需要测量五六组什么更多数据才能得

到三个相差在0.5s以内的数据?

13. 粘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实验中,为什么每个组的水的t0都不一样?

14. 粘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实验中,先测量溶剂的t0行吗?

15. 粘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实验中,测量t0时,加入溶剂的体积可以改变吗?

16. 粘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实验中,溶液的加入水的体积可以改变吗?

17. 粘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实验中,一定要使用秒表吗?

18. 与奥氏粘度计相比,乌氏粘度计有何优点?本实验能否用奥氏粘度计?

19. 乌氏粘度计中支管C有何作用?除去支管C是否可测定粘度?

20. 粘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实验中,为什么用[η]来求算高聚物的分子量?它和纯溶剂粘度有

无区别?

21. 粘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实验中,分析ηSP /C-C及lnηr / C-C作图缺乏线性的原因?

22. 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的摩尔质量实验中,与奥氏粘度计相比,乌氏粘度计有何优点?

23. 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的摩尔质量实验中,为什么用[η]来求算高聚物的分子量?它和纯溶剂

粘度有无区别?

24. 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的摩尔质量实验中,测样品粘度时,若恒温水浴温度实然升高,导致所测高聚物分子量偏高,偏低或者没有影响吗,简要说明理由。

25. 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的摩尔质量实验中,粘均分子量与物质的特性粘度的关系是什么?

26. 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的摩尔质量实验中,粘度法可测的分子量范围是是多少?

27. 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的摩尔质量实验中,特性粘度是什么和什么之间内摩擦表面出来的粘度,特性粘度的定义公式是?

28. 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的摩尔质量实验中,测液体粘度时需不需要对溶液恒温,为什么?

29. 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的摩尔质量实验中,高聚物分子量测定实验中,直接测量量有哪些?

30. 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的摩尔质量实验中,若测定时乌式粘度计的等压管内有液柱,会使毛

细管下方压力增大还是减小,流速变快还是减慢?

31. 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的摩尔质量实验中,乌式粘度计中A管,B管和C管分别成为什么管?

C管作用是什么?

32. 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的摩尔质量实验中,高聚物常见的平均摩尔质量有哪些?

33. 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的摩尔质量实验中,分析本实验误差产生原因?

34. 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的摩尔质量实验中,粘度计的洗涤方法?

35. 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的摩尔质量实验中,液体粘度测定方法主要有哪三类?

36. 用乌氏粘度计(三管)和奥氏粘度计(二管)测定液体的粘度时,操作要求有何不同?

为何有此不同的要求?它们在测定液体的粘度时需要什么条件?

37.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应注意哪些事项?(列出3—4条)

实验七原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和应用

第一题、填空题

1. 电位差计有3个回路,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 电位差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未知电池电动势的。

3. 使用标准电池时,应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使用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醌氢醌宜在_____性溶液中使用。

5. 饱和式标准电池具有较大的_________________,使用时需进行________________。

6. 电位差计除测量电动势外,还可配以_____________电极测量溶液pH值。配以热电

偶测定_________________。

7.电池电动势只能用_______________才能准确测出,这种仪器的主要配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减少或排除液界电位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三种方法。

9. 标定电位差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对电极进行电镀时,若电流过大,则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Ag-AgCl电极不用时,应浸在__________溶液中,置于________,防止_____________。

12. 制备Ag-AgCl电极时应以_____为正极,以______为负极,在________溶液中电镀。

13. 测Ag-AgCl电极电动势时,盐桥内所加的是________________溶液,不能使用

__________溶液,以免________________。

14. 测电动势的“校准”步,主要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校正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校正两件事情。

15. 测电动势时,若E X >E R ,则在测量过程中,检流计将出现______________,从而

无法测出E X ,因此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排除这个故障。

16. 标定电位差计时,若检流计光点始终偏向一方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或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光点不动可能是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键未合上.

17. 测量待测电池电动势时,若检流计光点始终向一方偏转,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若光点不动可能是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

18. 测量未知电池电动势,是用_________电池在E X 上产生的电势对消未知电池电动

势的。

19. 手册上列出的电极电势均为相对电极电势,以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规定为零作为标准。由于该电极使用不便,常用一些、的电极作为参比电极,试验中使用作为参比电极。

20. 电动势测定中,检流计总向一方偏转,原因可能有、、、

、等等。

21.利用各种氢离子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组成电池,即可从电池电动势算出溶液的pH值,常

用的氢离子指示电极有、和

22. 实验室常用的参比电极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但其电极电位仍是

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严格标定的。

23. 对峙法测定原电池电动势所需的仪器是。

24. 以补偿法用电位差计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时,电位差计上的接触按钮键(其作用是使标准化或测量电路呈通路或断路)只能瞬间接通。若接通时间长将引起电极_________ ,其后果是_________。

25. 在测定双液电池的电动势时,所用的盐桥中填入的电解质溶液通常是____溶液,其

浓度必须是____的,该电解质的正负离子的______近似相等。

第二题、选择题

1. 检流计在搬动和搁置状态时,“灵敏度选择”开关应置于:

“直接”档; “短路”档;

“×0.1”档; 任意档。

2. 测定Ag-Ag |KCI (aq) ||Ag(NO)3(aq) |Ag 组成的电池电动势下列哪一条是不能采用

的。

饱和KCI 盐桥; 低阻电位差计;

标准电池; 直流柱流计。

3. 以下记法和做法中正确的只有:

饱和甘汞电极应插入饱和甘汞溶液中保存;

饱和KCI 盐桥应插入蒸馏水中保存;

镀铜电极时,被镀铜电极应接入电源正极;

工作电池、标准电池和待测电池应按“正一正,负一负”规则接入电位差计。

4. 电镀电极时,不成为主要控制条件的是:

电镀时间; 电镀液浓度;

电流密度; 电压。

5. 电极面积大,则电极电位

增大; 减小;

不变 说不准。

6. 测定待测电池电动势时,若工作电池电压突然降低,将导致结果:

偏高; 偏低;

不变; 不确定。

7. UJ-25电位差计,面板右上角注明1.0181处的旋钮是作:

调标准电池的补偿电流用;调待测电池的补偿电阻用;

调工作电池的回路电流用;温度补偿电位器。

8. 某同学用对消法测得电池

Zn │ZnSO 4(0.1000mol ·kg -1)‖KCl(1.0000mol ·kg -1)│Ag —AgCl(s)

的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为: E /V=1.0367-5.42×10-4(T /K-298)

则298 K 时,该电池的可逆热效应为:

-31.2 kJ -200.1 kJ

31.2 kJ 200.1 kJ

9. 用补偿法测定可逆电池电动势的实验中,发现检流计光点始终不动,原因可能是:

检流计线圈已烧坏 电池正负极接反 参比电极已坏 工作电池电压太低

10. 用对消法测量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时,如发现检流计光标总是朝一侧移动,而调不到指零

位置,与此现象无关的因素是:

(A) 工作电源电压不足; (B) 工作电源电极接反;

(C) 测量线路接触不良; (D) 检流计灵敏度较低。

11. 用对消法测得原电池 Zn│ZnSO 4(a 1)‖KCl(a 2

)│Ag—AgCl(s) 的电动势与温度关系为 E /V=1.0367-5.42×10-4

(T /K-298) 则反应 Zn+2AgCl(s)=2Ag+ZnCl 2

在293.2 K 时的焓变为:

(A) 169.9 kJ ·mol -1 ; (B) -169.9 kJ ·mol -1;

(C) -231.3 kJ ·mol -1; (D) 231.3 kJ ·mol -1。

12. 饱和标准电池在20℃时电动势为:

(A) 1.01845 V (B) 1.01800 V (C) 1.01832 V (D) 1.01865 V

13. 在使用电位差计测电动势时, 首先必须进行“标淮化”操作, 其目的是:

(A) 校正标准电池的电动势 (B) 校正检流计的零点

(C) 标定工作电流 (D) 检查线路是否正确

14. 用对消法测量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时,如发现检流计光标总是朝一侧移动,而调不 到指

零位置,与此现象无关的因素是:

(A) 工作电源电压不足 (B) 工作电源电极接反

(C) 测量线路接触不良 (D) 检流计灵敏度较低

15. 对消法测原电池电动势, 当电路得到完全补偿, 即检流计指针为 0 时, 未知电池电动势

E x (电阻丝读数为AB)与标准电池电动势E s

(电阻丝读数为 Ab )之间的关系为: (A) E x =RR AbAB ·E s (B) E x =RR ABAb ·E s

(C) E x =RR ABBb ·E s (D) E x =RR BbAB ·E s

第三题、判断题

1. 饱和甘汞电极的标准电极电位为0.2415V ;标准电池电动势为1.01859V 。

2. 测AgCI 溶度积,设计电池Ag(s)-AgCI(s)/HCI(a 1 )//AgNO 3 (a 2 )/Ag(s),其中盐桥用KNO 3 比用KCI 好。

3. 标准电池电动势特别稳定,甚至与温度无关。

4. 标定完工作电流后,可将标准电池拆下。

5.电极面积增大,则电极电势也大。

6. 万用表测电压原理,不是电势补偿原理。

7. 制备银电极时,被镀电极接负极,对极为银板,电解液为Ag(CN)2+的溶液。()

8. 饱和标准电池在20℃时电动势为1.018V。

9. 用补偿法测定可逆电池电动势的实验中,发现检流计光点始终不动,原因可能是电池正

负极接反。

10. 饱和氯化钾和琼脂制备的盐桥可以测定任何溶液。

第四题、简答题

1. 列出电动势测定实验的仪器清单。

2. 饱和式和不饱和式标准电池各有什么特点?在使用饱和式标准电池时应注意什么问

题?

3.画出直流电位差计原理线路图,并说明工作原理。

4. 测电动势时,接通电位差计按钮为何应是“先粗后细、瞬时轻按”?

5. 电动势测量时,若直接用标准电池对消待测电池是否可行?为什么?

6. 电用下列仪器测量电动势时,若将待测电池极性接反将会出现什么现象?(1)电位

差计(2)电压表、(3)数字电压表

7. 电位差计共有几个回路?名称各是什么?作用各是什么?

8. 标定电位差计时若光点不动或恒偏向一方,可能是什么原因?

9. 用已标定好的电位差计测待测电池电动势时若光点不动或恒偏向一方,可能是什么原

因?

10 电动势的测定,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采用什么方法来测定的?三个回路是什么? 其作用

分别是什么?

11. 列出电动势测定实验的仪器清单。

12. 用已标定好的电位差计测待测电池电动势时若光点不动或恒偏向一方,可能是什么原

因?

13. 请绘出电动势测量中对消法测量原理示意图,并根据示意图叙述测量某一未知电池电动

势过程的3大步骤。

14. 采用对消法测定电池电动势时,需要选用一个标准电池,这种标准电池应具备的最基本

条件是什么?

物理化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1 液相反应实验平衡常数的测定 一、 目的和要求 1、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低浓度下铁离子与硫氰酸根离子生成硫氰合铁离子液相反应的实验 平衡常数。 2、通过实验了解实验平衡常数的数值不因反应物初始浓度不同而变化。 二、 基本原理 铁离子与硫氰酸根离子在溶液中可生成一系列的络离子,并共存于同一的平衡体系中,但当铁离子与硫氰酸根离子的浓度很低时,只有如下的反应: 3+-2+Fe SCN FeSCN + 即反应被控制在仅仅生成最简单的FeSCN 2+络离子。其平衡常数表示为: 23FeSCN Fe SCN c c K c c ++- = 通过实验和计算可以看出,在同一温度下,改变铁离子(或硫氰酸根离子)浓度时,溶液的颜色改变,平衡发生移动,但平衡常数c K 保持不变。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可知吸光度与溶液浓度成正比。因此,可借助于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从而计算出平衡时硫氰合铁离子的浓度以及铁离子和硫氰酸根离子的浓度,进而求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c K 。 三、 仪器和试剂 7220型分光光度计,50mL 烧杯4个;50mL 锥角瓶2个;10mL 移液管6支。 4410-?mol·L -1的NH 4SCN 溶液;1110-? mol·L -1、2 110-?mol·L -1的FeCl 3溶液。 四 、实验步骤 1、不同浓度试样的配制 取4个50mL 的烧杯,编成1、2、3、4号。用移液管向编号的烧杯中各注入

5mL 4 410-?mol ·L -1的NH 4SCN 溶液。另取四种各不相同的FeCl 3溶液各5mL 分别注入各编号的烧杯中。使体系中SCN -离子的初始浓度与Fe 3+离子的初始浓度达到下表所示的数值。 为此,可按以下步骤配制不同浓度的Fe 3+离子溶液: 在1号烧杯中直接注入5mL 1 110-?mol·L -1的Fe 3+离子溶液; 在2号烧杯中直接注入5mL 2110-?mol·L -1的Fe 3+离子溶液; 取50mL 锥形瓶1个,注入10mL 2 110-?mol·L -1的Fe 3+离子溶液,然后加纯水10mL 稀释,取出稀释液(Fe 3+离子浓度3 510-?mol·L -1)5mL 加到3号烧杯中。 另取稀释液(即Fe 3+离子浓度3510-?mol·L -1)10mL 加到另一个50mL 锥形瓶中,再加纯水10mL 。配制成浓度为3 2.510-?mol·L -1的Fe 3+离子溶液,取此溶液5mL 加到4号烧杯中。 2、分光光度计的调剂与溶液吸光度的测定 将7220型分光光度计调整好,并把波长调到475nm 处。然后分别测定上述4个编号烧杯中各溶液的吸光度。 五、 数据记录和处理 将测得的数据填于下表,并计算出平衡常数c K 值。 温度: 压力: 表中数据按下列方法计算: 1、当1号烧杯Fe 3+离子与SCN -离子反应达平衡时。可以认为SCN -全部消耗,此平衡时对硫氰合铁离子的浓度即为反应开始时硫氰酸根离子浓度。既有: 21 FeSCN ()SCN ()equ ini c c +-=

初中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及评分标准 一、试题及考试要求 考题一、用温度计测热水的温度 考试要求:(1)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并记录;(2)测出热水的温度并 正确记录结果;(3)整理器材。 实验器材:温度计、暖瓶中的热开水、杯子。 考题二、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宽度考试要求:(1)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量程、分度值并记录;(2)测出物理课本的宽度、并正确记录结果;(3)实验认真、尊重事实、整理器材。 实验器材:毫米刻度尺、物理课本等。 考题三、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考试要求:(1)观察水平台上天平的称量以及游标尺上的分度值,并记录;(2)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并调节横梁平衡;(3)能测出金属块的质量 并记录。 实验器材:天平和砝码、小铁块(或铝块)。 考题四、用量筒测已知质量小石块 的密度 考试要求:(1)观察量筒的分度值并记录;(2)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求出书籍质量的石块的密度并 记录结果。 实验器材:量筒、小石块、玻璃杯、水、细线。 考题五、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 考试要求:(1)在光具座上按正确的顺序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整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

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将蜡烛放在u>2f或f

物理化学实验试题1

物理化学基础实验试卷 姓名学号年级专业 注意:1.填空和选择直接写在试卷上,简答题写在答题纸上,注意要写清题号。 2.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3.交卷一定要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纸一起上交,否则试卷作废。 一、填空(30分) 1.如果遇到有人触电,应首先,然后进行抢救。另外不能用去试高压电。 2.若电气系统或带电设备着火,应先,再用沙土、灭火器或灭火器灭火,决不能用水和灭火器灭火,因为他们导电。 3.普通恒温槽的六个组成部分、、 、、、。4.实验室测定温度常用的测温计有温度计,贝克曼温度计、温度计温度计和电阻温度计。 5.测定燃烧热实验中,打开氧弹的盖子后,发现里面有一些炭黑,这是由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6.氧气的钢瓶瓶身是色,标字是色;氮气的钢瓶瓶身是色,标字是色;氢气的钢瓶瓶身是色,标字是色。 7.凝固点降低法测定分子量仅适用于溶液。 8.在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中,发生空气倒灌的原因是。 9.差热分析是测量试样与参比物的温差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参比物是 物质,选择的原则是、、

等与被测试样基本相同。 10.丙酮碘化实验中,由于在可见光区有一个比较宽的吸收带,所以实验可采用来测定反应的速率常数。 11.在E-pH曲线测定中,称量要快是因为;滴加碱要注意。 12.在电泳实验中,实验测定的数据有、、、、需在手册上查出的数据有、。13.用乌氏粘度计测量第三个溶液的流出时间时,如忘了使毛细管末端通大气,则测得的相对粘度。 14.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连泡的原因是毛细管,压差太小的原因是。 15.旋光仪的光源是,在旋光仪目镜视野中为时进行读数。 16.在磁化率的测定实验中,处理数据时磁场强度的数值用标定。 二、选择题(30分) 1.在用氧弹式量热计测定苯甲酸的燃烧热的实验中哪个操作不正确()(A)在氧弹输充入氧气后必须检查气密性 (B)量热桶内的水要迅速搅拌,以加速传热 (C)测水当量和有机物燃烧时,一切条件应完全一样 (D)时间安排要紧凑,主期时间越短越好,以减少体系与周围介质发生热交换 2.在燃烧热的测定实验中,我们把()作为体系 (A)氧弹(B)氧弹式量热计 (C)氧弹和量热桶内的水(D)被测的燃烧物 3.欲测定923K左右的温度,可选用() (A)水银玻璃温度计(B)铜—康铜热电偶 (C)热敏电阻(D)铂电阻温度计 4.双液系相图测定实验中,阿贝折光仪使用什么光源?()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化学基础实验2》实验报告 课程:物理化学实验 专业:环境科学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邓丁 指导教师:谭蕾 实验日期:5月24日

实验一、溶解焓的测定 一、实验名称:溶解焓的测定。 二、目的要求:(1)学会用量热法测定盐类的积分溶解焓。 (2)掌握作图外推法求真实温差的方法。 三、基本原理: 盐类的溶解通常包含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一是晶格的破坏,为吸热过程;二是离子的溶剂化,即离子的水合作用,为放热过程。溶解焓则是这两个过程热效应的总和,因此,盐类的溶解过程最终是吸热还是放热,是由这两个热效应的相应大小所决定的。影响溶解焓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压力、溶质的性质以及用量等。热平衡式: △sol H m=-[(m1C1+m2C2)+C]△TM/m2 式中, sol H m 为盐在溶液温度及浓度下的积分溶解焓, J·mol , m1 , m2 分别为水和溶质的质量, M 为溶质的摩尔质量,kg·mol -1 ;C1 ,C 2 分别为溶剂水, kg; 溶质的比热容,J·kg -1;T 为溶解过程中的真实温差,K;C 为量热计的热容, J·K- 1 ,也称热量计常数.本实验通过测定已知积分溶解焓的标准物质 KCl 的 T ,标定出量热计热容 C 的值. 四、实验主要仪器名称: NDRH-2S型溶解焓测定实验装置1套(包括数字式温度温差测量仪1台、300mL简单量热计1只、电磁搅拌器1台);250mL容量瓶1个;秒表1快;电子 ;蒸馏水 天平1台;KCl;KNO 3 五、实验步骤: (1)量热计热容 C 的测定 ( 1 ) 将仪器打开 , 预热 . 准确称量 5.147g 研磨好的 KCl , 待用 . n KCl : n水 = 1: 200 (2)在干净并干燥的量热计中准确放入 250mL 温室下的蒸馏水,然后将温度传感器的探头插入量热计的液体中.打开搅拌器开关,保持一定的搅拌速度,待温差变化基本稳定后,读取水的温度 T1 ,作为基温. (3)同时, 每隔30s就记录一次温差值,连续记录8 次后, 将称量好的 5.174g KCl 经漏斗全部迅速倒入量热计中,盖好.10s记录一次温度值,至温度基本稳定不变,再每隔 30s记录一次温度的数值,记录 8 次即可停止. (4)测出量热计中溶液的温度,记作 T2 .计算 T1 , T2 平均值,作为体系的温度.倒出溶液,取出搅拌子,用蒸馏水洗净量热计. KNO3 熔解热的测定:标准称量 3.513g KNO3 ,代替 KCl 重复上述操作.

物理化学实验总结与心得

物化实验总结与心得 闽江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系120101202242 朱家林 时间过的很快,一个学期的物化实验已经结束了。经过一个学期的物化实验的学习,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实验基本操作,以及很多做人做事的技巧和态度。物化实验是有用的,也是有趣的,物理化学实验涉及到了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化学。一下,简单的回顾一下本学期的十四个物化实验。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 用氧弹卡计测定萘的燃烧热;了解恒压燃烧热与恒容燃烧热的区别;了解卡计中主要部分的作用。掌握卡计的实验技术;学会用雷诺图解法校正温度变化。热是一个很难测定的物理量,热量的传递往往表现为温度的改变。而温度却很容易测量。如果有一种仪器,已知它每升高一度所需的热量,那么,我们就可在这种仪器中进行燃烧反应,只要观察到所升高的温度就可知燃烧放出的热量。根据这一热量我们便可求出物质的燃烧热。试验中要注意:压片时应将Cu-Ni合金丝压入片内;氧弹充完氧后一定要检查确信其不漏气,并用万用表检查两极间是否通路;将氧弹放入量热仪前,一定要先检查点火控制键是否位于“关”的位置。点火结束后,应立即将其关上。氧弹充氧的操作过程中,人应站在侧面,以免意外情况下弹盖或阀门向上冲出,发生危险。 实验二、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 明确纯液体饱和蒸气压的定义和气液两相平衡的概念,深入了解纯液体饱和蒸气压和温度的关系棗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式;用等压计测定不同温度下苯的饱和蒸气压。初步掌握真空实验技术;学会用图解法求被测液体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摩尔气化热与正常沸点。测定前必须将平衡管a,b段的空气驱赶净。冷却速度不应太快,否则测得的温度将偏离平衡温度。如果实验过程中,空气倒灌,则实验必须重做。在停止实验时,应该缓慢地先将三通活塞打开,使系统通大气,再使抽气泵通大气(防止泵中油倒灌),然后切断电源,最后关闭冷却水,使装置复原

物理化学实验试卷

物理化学实验试卷4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 共16题32分 ) 1. 2 分 (8542) 8542 在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实验装置中采用等压计, 其中封闭液的选择对实验结果颇 有影响, 为减少封闭液选择不当所产生的实验误差及提高实验测定的灵敏度, 下列各液体中宜选用:( ) (A) 水 (B) 液体石蜡 (C) 硅油 (D) 汞 2. 2 分 (8558) 8558 电导率仪在用来测量电导率之前, 必须进行:( ) (A) 零点校正 (B) 满刻度校正 (C) 定电导池常数 (D) 以上三种都需要 3. 2 分 (8464) 8464 在20℃室温和大气压力下,用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 若所用的纯溶剂是苯, 其正常凝固点为 5.5℃, 为使冷却过程在比较接近平衡的情况下进行, 作为寒剂的恒温介质浴比较合适的是:( ) (A) 冰-水 (B) 冰-盐水 (C) 干冰-丙酮 (D) 液氮 4. 2 分 (8891) 8891 具有永久磁矩μm的物质是:( ) (A) 反磁性物质(B) 顺磁性物质 (C) 铁磁性物质(D) 共价络合物 5. 2 分 (8655) 8655 极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滴汞电极的:( )

(A) 电阻 (B) 浓差极化的形成 (C) 汞齐的形成 (D) 活化过电位 6. 2 分 (8505) 8505 下图为Cd —Bi 二元金属相图, 若将80%Cd 的样品加热, 则差热记录仪上: ( ) (A) 只出现一个Cd 的吸热峰 (B) 先出现Bi 的吸热峰,后出现Cd 的吸热峰 (C) 先出现Cd 的吸热峰,后出现Bi 的吸热峰 (D) 先出现低共熔物的吸热峰,再出现Cd 的吸热峰 7. 2 分 (8905) 8905 实验室常用的气体钢瓶颜色分别是: ( ) (A) N 2瓶蓝色, H 2瓶黑色, O 2瓶绿色 (B) N 2瓶黑色, H 2瓶绿色, O 2瓶蓝色 (C) N 2瓶绿色, H 2瓶黑色, O 2瓶蓝色 (D) N 2瓶黑色, H 2瓶蓝色, O 2瓶绿色 8. 2 分 (8714) 8714 蔗糖水解反应为: C 12H 22O 11+H 2O C H + ?→?6H 12O 6(葡萄糖)+C 6H 12O 6(果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为复杂反应, H +为催化剂 (B) 该反应为一级反应, H 2O 不参加反应 (C) 该反应为二级反应, H 2O 在反应前后浓度不变 (D) 该反应为一级反应, H 2O 在反应前后浓度变化很小 9. 2 分 (8890)

(完整版)题库物理化学实验试卷1

物理化学实验试卷1 一、选择题( 共29题50分) 1. 1 分(8401)在燃烧热实验中,需用作图法求取反应前后真实的温度改变值△T,主要是因为:( ) (A) 温度变化太快,无法准确读取 (B) 校正体系和环境热交换的影响 (C) 消除由于略去有酸形成放出的热而引入的误差 (D) 氧弹计绝热,必须校正所测温度值 2. 2 分(8408)在氧弹实验中, 若要测定样品在293 K时的燃烧热, 则在实验时应该:() (A) 将环境温度调至293K (B) 将内筒中3000 cm3水调至293 K (C) 将外套中水温调至293 K (D) 无法测定指定温度下的燃烧热。 3. 2 分(8409)在氧弹实验中, 若测得?c H m=-5140.7 kJ·mol-1, ?│?H│最大=25.47 kJ·mol-1, 则实验结果的正确表示应为: ( ) (A) ?c H m= -5140.7 kJ·mol-1(B) ?c H m= -5140.7±25.47 kJ·mol-1 (C) ?c H m= -(5.1407±0.02547)×103 kJ·mol-1(D) ?c H m= -5140.7±25.5 kJ·mol-1 4. 2 分(8414)为测定物质在600~100℃间的高温热容, 首先要精确测量物系的温度。此时测温元件宜选用:( ) (A) 贝克曼温度计(B) 精密水银温度计(C) 铂-铑热电偶(D) 热敏电阻 5. 2 分(8415)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 试样为10 ml, 中和作用的热效应引起试样的温度改变不到1℃, 根据这样的实验对象, 宜选择的测温元件是:( ) (A) 贝克曼温度计(B) 0.1℃间隔的精密温度计 (C) 铂-铑热电偶(D) 热敏电阻 6. 2 分(8416)测温滴定实验中, 当用NaOH来滴定H3BO3时, 随着NaOH加入记录仪就记录整个过程的温度变化。严格地说, 与这温度变化相对应的是:( ) (A) 中和热(B) 中和热和稀释热的总效应 (C) 中和热、稀释热、解离热的总效应(D) 中和热和解离热的总效应 7. 1 分(8453)某固体样品质量为1 g左右,估计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0 000 以上,可用哪种方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较简便:( ) (A) 沸点升高(B) 凝固点下降(C) 蒸气压下降(D) 粘度法 8. 1 分(8454)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仅适用下列哪一种溶液:( ) (A) 浓溶液(B) 稀溶液(C) 非挥发性溶质的稀溶液(D) 非挥发性非电解质的稀溶液 9. 1 分(8455)用凝固点下降法测定溶质的摩尔质量,用到贝克曼温度计,本实验需要精确测定:( ) (A) 纯溶剂的凝固点(B) 溶液的凝固点 (C) 溶液和纯溶剂凝固点的差值(D) 可溶性溶质的凝固点 10*. 1 分(8456)有A,B 二组分溶液,已知与溶液平衡的气相中B 组分增加使总蒸气压升高,则:( ) (A) B 组分的气相浓度大于液相浓度(B) B 组分的液相浓度大于气相浓度 (C) 溶液中B 的浓度大于A 的浓度(D) 气相中B 的浓度小于A 的浓度 11. 2 分(8457)对旋光度不变的某样品, 若用长度为10 cm, 20 cm的旋光管测其旋光度, 1

《物理化学实验》练习题

《物理化学实验》练习题 ●本练习题供平时练习所用,对期末考试有指导作用,望同学们认真做答. ●此次练习题需要当做一次物理化学作业一样提交. 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 1.写出物理化学实验中所使用的两种温度计:和。 2.氧气钢瓶外表油漆的颜色是色;氢气钢瓶外表油漆的颜色是色。 3.在静态法测定乙醇饱和蒸气压的实验中,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和。 4.热分析法测定“步冷曲线”时,根据曲线上的或可以确定相变温度。 5.测定物质的磁化率所使用的磁天平有磁天平和磁天平两种。 6.测量物质的燃烧焓所需的测量仪器是,燃烧反应在内进行。 7.测量液体饱和蒸气压所依据的原理是方程,通过实验数据作直线可以求出。 8.在二组分气液平衡相图的实验中,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和。 9.物质的旋光度与和等因素有关。 10.诱导极化率(或变形极化率)由极化率和极化率两部分组成。 11.写出恒温槽构造中的两个部件:和。 12.用氧弹量热计测量得到的是恒容热Q V,则恒压热Q p= 。 13.在液体饱和蒸气压测量的实验中,若空气未被抽净,则所得蒸气压的数值偏。 14.测量电解质溶液的电导可采用电桥法,测量电池的电动势采用 法。

15.在最大泡压法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的实验中,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 16.接触温度计是用作 ,而贝克曼温度计是用作 。 17.热分析法所测量的“步冷曲线”是以 为纵坐标,以 为横坐标所得的曲线。 18.惠斯登(wheatston )电桥法测量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时,需要 作电源和 作示零装置。 19.对消法测量电池电动势需要用到 电池和 电池。 20.在偶极矩测量实验中,介电常数是通过测量 而得的。 21.在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测定的实验中,C 0/C = 。 22.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体系的电导随时间逐渐 ,反应体系的pH 随时间逐渐 。 23.贝克曼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范围为 ℃,最小分度为 ℃。 24.获得真空时所使用的仪器是 ;测量真空度的仪器是 。 25.在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的实验中,从毛细管中逸出泡的半径越 ,则最大液柱差△h m 越 。 二、单项选择题:将所选择的答案号添入括号中(每题1分,共50分): 1. 下面四条曲线分别代表A 、B 、C 、D 四个恒温槽的灵敏度曲线,其中恒温效果最好的是( )。 控温灵敏度曲线 2. 在氧弹量热计中萘的燃烧反应为: C 10H 8(s)+12O 2(g)→10CO 2(g)+4H 2O(l) 在K 2.298时,测得反应的恒容热?-=kJ 5152v Q mol -1,则萘的燃烧焓= ?m c H

物理化学实验总结

绪言 物理化学是化学与化工专业的一门必修核心基础理论课。化学反应常伴随有物理变化,物理因素也可以引起或影响化学变化过程。物理化学是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应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实验方法,如力、热、光、电、磁等,研究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科学。物理化学还为化学的其它分支科学提供基本理论与方法。学习物理化学的目的在于打下扎实的化学理论基础,增强分析和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课程的理解,为仪器分析、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催化化学、应用电化学等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物理化学是化学与化工及某些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必考科目之一。 1物理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 物理化学可分成以下三个主要部分: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物质结构。其中物质结构已单独设课讲授。主要内容有: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核心提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在热力学、热化学(主要涉及内能、热与功)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1)热力学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2)体系与环境、强度性质与广度性质、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状态、状态函数、状态方程式、过程方程式、过程、途径、功、热、内能、焓、热容、反应进度、热效应、焦耳(Joule)-汤姆逊(Thomson)效应等热力学基本概念;(3)热力学第一定律、盖斯(Hess)定律、基尔霍夫(Kirchhoff)定律;(4)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简单状态变化(如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等温过程、等压过程、等容过程、绝热过程、节流膨胀过程等)、相变、化学反应过程(等温与非等温)的分析,热、功、内能变化以及焓变(包括应用生成焓、燃烧焓、键焓等热力学数据)的计算。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核心提示:过程的方向性与限度。 主要内容:(1)熵(S)判据:熵的引出(由卡诺循环出发),熵增加原理,熵的统计意义,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与数学表达式,物质的规定熵;(2)赫姆霍兹

物化实验试卷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A-D卷) 2008 --2009 学年一学期 物理化学实验研究方法课程24学时1学分考试形式:闭 卷 专业年级:冶金、环境类07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50 %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考试内容分为笔试(30分钟)和操作考试(2.5小时),备有8套试题,学生抽签选择。此处列举4套示例。 A卷试题和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 1. “阴极极化曲线的测定”实验所测的是哪一种超电势? (A) 氢电极的电阻超电势(B) 氢电极的浓差超电势 (C)氢电极的活化超电势(D) 氧电极的活化超电势 2. 在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实验中, 若CH3COOC2H5和NaOH溶液的浓度均为0.010 mol·dm-3, 等体积混合后, 则反应终止时体系的电导率可用下列哪种溶液的电导值代替 (A)0.010 mol·dm-3 NaOH (B) 0.005 mol·dm-3 NaOH (C)0.005 mol·dm-3 CH3COOH (D) 0.005 mol·dm-3 CH3COONa 3. 在Fe(OH)3溶胶的纯化过程中, 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物质是: (A) Fe3+(B) Cl-(C) Fe(OH)3(D) H2O 4. 福庭式气压计的读数校正不包含以下哪一种校正 (A) 温度校正(B) 重力加速度校正(C)仪器校正(D)露茎校正 5.电导率仪在用来测量电导率之前, 必须进行: (A) 零点校正(B) 满刻度校正(C) 定电导池常数(D) 以上三种都需要 6. 在氧弹实验中, 若测得?c H m= -5140.7 kJ·mol-1, ?|?H|最大=25.47 kJ·mol-1, 则实验结果的正确表示应为: (A) ?c H m= -5140.7 kJ·mol-1(B) ?c H m= -5140.7±25.47 kJ·mol-1 (C) ?c H m= -(5.1407±0.02547)×103 kJ·mol-1(D) ?c H m= -5140.7±25.5 kJ·mol-1 7. 在测定纯水的饱和蒸气压的实验中, 我们是通过测定不同外压下纯水的沸点来进行的, 这种测定饱和蒸气压的方法是属于: (A) 静态法(B) 饱和气流法(C)动态法(D) 流动法 8. 用差热分析仪测定固体样品的相变温度,选用哪种物质做基准物较合适: (A) 无水氯化钙(B)三氧化二铝(C) 苯甲酸(D) 水杨酸 9. 测量溶液的电导时, 应使用:

物理化学实验课后习题答案

1. 电位差计、标准电池、检流计及工作电池各有什么作用?如何保护及正确使用? 答:(1)电位差计是按照对消法测量原理设计的一种平衡式电学测量装置,能直接给出待测电池的电动势值,测定时电位差计按钮按下的时间应尽量短,以防止电流通过而改变电极表面的 平衡状态。 (2)标准电池是用来校准工作电流以标定补偿电阻上的电位降。 (3)检流计用来检验电动势是否对消,在测量过程中,若发现检流计受到冲击,应迅速按下短路按钮,以保护检流计。检流计在搬动过程中,将分流器旋钮置于“短路”。 (4)工作电池(稳压电源)电压调至与电位差计对电源的要求始终相一致。 3.电位差计、标准电池、检流计及工作电池各有什么作用? 答:电位差计:利用补偿法测定被测电极电动势; 标准电池:提供稳定的已知数值的电动势EN,以此电动势来计算未知电池电动势。 检流计:指示通过电路的电流是否为零; 工作电池:为整个电路提供电源,其值不应小于标准电池或待测电池的值。 4.测电动势为何要用盐桥?如何选用盐桥以适合不同的体系? 答:(1)对于双液电池电动势的测定需用盐桥消除液体接界电势。 (2)选择盐桥中电解质的要求是:①高浓度(通常是饱和溶液);②电解质正、负离子的迁移速率接近相等;③不与电池中的溶液发生反应。具体选择时应防止盐桥中离子与原电池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反应,如原电池溶液中含有能与Cl-作用而产生沉淀的Ag+、Hg 离子或含有能与K+离子作用的ClO-离子,则不可使用KCl盐桥,应选用KNO3或NH4NO3盐桥。 5.在测定电动势过程中,若检流计的指针总往一个方向偏转,可能是什么原因? 答:若调不到零点,可能的原因有: (1)电池(包括工作电池、标准电池和待测电池)的正负极接反了; (2)电路中的某处有断路; (3)标准电池或待测电池的电动势大于工作电池的电动势,超出了测量范围。 4.为何本实验要在恒温条件下进行,而且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溶液在混合前还要预先恒温? 答: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k影响很大,故反应过程应在恒温条件下进行。 3、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根据什么原则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太少影响如何? 答:根据溶液凝固点的下降值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就不是稀溶液,太少凝固点下降值太小,误差大。 3. 实验中为何用镀铂黑电极?使用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铂电极镀铂黑的目的在于减少电极极化,且增加电极的表面积,使测定电导时有较高灵敏 度。电导池不用时,应把两铂黑电极浸在蒸馏水中,以免干燥致使表面发生改变。 4. UJ34A型电位差计测定电动势过程中,有时检流计向一个方向偏转,分析原因。 原因:电极管中有气泡;电极的正负极接反;线路接触不良;工作电源电压与电位差计对电源的要求数据不一致等。 2.反应物起始浓度不相等,试问应怎样计算k值? 答:若CH3COOC2H5溶液浓度a>b(NaOH溶液浓度),则其反应速率方程的积分式为 a a κt+κ0 (—-1) - κ0— b c a ln????????? = κ(a—b)t + ln— ____ b b κt - κc — c C和κc分别为反应进行完全后体系中产物CH3COONa的浓度和电导率 若a>b时b =C,若a< b时a =C 3.如果NaOH和乙酸乙酯溶液为浓溶液时,能否用此法求k值,为什么? 答:不能。只有反应体系是很稀的水溶液,才可认为CH3COONa是全部电离的。反应前后Na+的浓度不变。随着反应的进行,导电能力很强的OH-离子逐渐被导电能力弱的CH3COO-离子所取代,致使溶液的电导逐渐减小。可用电导率仪测量皂化反应进程中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以跟踪反应 物浓度随时间变化。 1、把苯甲酸在压片机上压成圆片时,压得太紧,点火时不易全部燃烧;压得太松,样品容易脱落;要压得恰到好处。 挥发性双液图

物理化学试验-华南理工大学

物理化学实验Ⅰ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Ⅰ 英文名称:Experiments in Physical Chemistry 课程代码:147012 学分:0.5 课程总学时:16 实验学时:16 (其中,上机学时:0) 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是否独立设课:?是□否 课程类别:?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领域实验 含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否 面向专业: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 先修课程:物理、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等课程。 大纲编制人:课程负责人张震实验室负责人刘仕文 一、教学信息 教学的目标与任务: 该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是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三方面的训练: (1)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物理化学原理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使学生学会常用的物理化学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3)培养学生查阅手册、处理实验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初步的物理性质研究方法的训练。 教学基本要求: 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实验中常用多种物理测量仪器。因此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注意基本测量技术的训练及初步培养学生选择和配套仪器进行实验研究工作的能力。 物理化学实验包括下列内容: (1)热力学部分量热、相平衡和化学平衡实验是这部分的基本内容。还可以选择稀溶液的依数性、溶液组分的活度系数或热分析等方面的实验。

最新物理化学实验试题

, 实验温度在 80℃~ 100℃之间 , 则所测得的 气 水在 100℃时的气化热 实验温度范围内气化热的 平均值 2. 比重瓶中注满待测液(较易挥发)后进行称量,同 条件下重复操作三次,得的结 果为 18.39521 g ,18.39390 g ,18.39609 g ,取三次测定的平均结果则为: (A) (A) 18.395 g (B) 18.39507 g (C) 18.3951 g (D) 18.395066 g 3. 为测定大分子溶液中大分子化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 , 下列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是不宜采用 的? (D ) (A) 渗透压法 (B) 光散射法 (C) 冰点降低法 (D) 粘度法 4.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 D ,为了使测得的 D 更精确,则应: (B) (A) 在最大吸收波长进行测定 (B) 用比较厚的比色皿 (C) 用合适浓度范围的测定液 (D) 选择合适的波长,比色皿及溶液浓度,使 D 值落在 0 ~ 0.8 区间内 5. 氧气减压器与钢瓶的连接口为防止漏气,应: (C) (A) 涂上凡士林 (B) 垫上麻绳或棉纱 (C) 封上石蜡 (D) 上述措施都不对 6. 某同学用对消法测得电池 Zn │ ZnSO 4(0.1000mol ·kg -1) ‖ KCl(1.0000mol · kg -1 ) │ Ag —AgCl(s) 的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为: E/V=1.0367-5.42 × 10-4(T/K-298) 则298 K 时,该电池的可逆 物理化学实验 试题 一、选择题 ( 共 16题 32 分 ) 1. 在动态法测定水的饱和蒸气压实验中 化热数据是: (C) (A) 水在 80℃时的气化热 (B) (C) 该数值与温度无关 (D) (A) -31.2 kJ (B) -200.1 kJ (C) 31.2 kJ (D) 200.1 kJ 7.实验绘制水 - 盐物系的相图 , 一般常采用的方法是: (B) (A) 电导法 (B) 溶解度法 (C) 热分析法 (D) 色谱法 8. 已知环己烷、 醋酸、萘、樟脑的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 K f 分别为 6.5, 16.60, 80.25 及173, 今有一未知物能在上述四种溶剂中溶解 , 欲测定该化合物之摩尔质量 , 最适宜的溶 剂是: (D) (A) 萘 (B) 樟脑 9. 在阴极极化曲线测定的实验装置中, (A) 当作盐桥 (B) (C) 减少活化过电位 (D) 10.H 2O 2分解反应的动力学实验中 氧气并测量其体积,这是为了: (A) 赶走反应容器中的空气 (C) 使反应液混合均匀 11. 已知贝克曼温度计 处相当于室温 28 ℃ , (A) 31 ℃ (B) 32.3 12. 在差热分析实验中 热曲线时 , 若已知试样在加热过程中既有吸热效应也有放热效应 调在: (B) (A) 记录仪量程范围内的任何位置 (C) 环己烷 (D) 醋酸 都配有鲁金毛细管 , 它的主要作用是: (C) 降低溶液欧姆电位降 增大测量电路的电阻值 , 待反应进行了两分钟以后 , 才开始收集生成的 (A) (B) (D) O 到断点 B 问要在水中拍断 B 点的水温是: ℃ (C) 35.3 ℃ (D) 38.3 ℃ , 当使用 WXC-200的双笔记录仪同时记录加热时的升温曲线和差 , 则差热曲线的基使反应溶液溶解氧气达到饱和 使反应达到平稳地进行 的温度差值是 7.3 ℃ , 现要使贝克曼温度计刻度“ 3” (A) ℃ (D) 38.3 (B) 记录仪的左端位置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物理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是独立设课、并与物理化学理论课程内容相配套的实验课程。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综合了化学领域中各分支需要的基本研究工具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物理化学及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化学过程的基本问题,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专业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设计思路: 本实验课程分两学期开设,要求学生完成不少于21个基础实验,初步掌握重要的物理化学实验方法,熟悉各种物理化学现象,了解和掌握各种大型仪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学会实验数据的归纳和分析方法。实验内容的选取,包括热力学、电化学、动力学、表面现象和胶体、物质结构等部分有代表性的实验,使学生了解物理化学的概貌;另一方面,根据现有仪器设备的条件,力求在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上得到较全面的训练。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物理化学实验》是继《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之后而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和技能,系统学习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发展规律,并能在今后的科研及生产 - 1 -

实践中,运用这些规律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课程目标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和技能,学会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能测定,熟悉物理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实验条件的判断和选择,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处理,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等一套严谨的实验方法,从而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要求 完成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实现课程目标,具体学习要求: 1.学生按选课时间按时到课,不得随意调课、缺课; 2.实验课前学生认真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所用仪器构造和操作 规程,熟悉实验内容,明确要测量和记录的数据,书写预习报告。 3.实验过程中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按要求独立完成实验,做到认真观察、及时 记录、勤于思考。实验结束后实验记录由指导教师检查,并完成工作台和实验室整理及安全检查后方可离开。 4.实验结束后认真分析整理实验结果和数据,按要求书写完成实验报告并按时提 交。 5.爱护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公用设施。 四、教学进度 - 1 -

物化实验考试加答案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物理化学实验》试题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下列各题中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常用(或普通)水银温度计的量程要比精密水银温度计的量程小。( ×) 2.贝克曼温度计只能用来量度被测温系统的温度波动(或变化)的差值,而不能测量被测温系统的温度绝对值。( √) 3.可用水银接触温度计控制恒温系统的温度波动。( √) 4.根据需要要对水银温度计进行示值校正、零点校正及露茎校正。( √) 5.实验室中常用的恒温槽(水浴或袖浴)是利用获热速率=散热速率的热交换系统——热平衡法原理来维持系统温度恒定的。( √) 6.福廷式大气压力计只能用其测定大气压力。( √) 7.对指定被测系统,U型管水银压差计的?h值与U型管左、右两玻璃管的半径有关。(×) 8.阿贝折光仪的棱镜是该仪器的关键部件、净化棱镜时必须用擦镜纸沾干,不得往返擦镜面。( √) 9.蔗糖水解反应的动力学实验中,可以用物理法测定蔗糖或生成的果糖或葡萄施放度的变化,通常是用电导仪来测定其溶液的电导。( ×) 10.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动力学实验中,可以用物理法来测定乙酸乙酯的浓度变化,通常是用旋光仪来测定溶液的旋光度。(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各题之后的括号内: 1.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稀溶液溶质的摩尔质量时,选用的温度计是:( A ) (A)贝克曼温度计(B)普通水银温度计(C)水银接触温度计 2.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的摩尔质量时.下列溶剂中应选用( C)。 (A)水(B)乙醇(C)环己烷 3.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动力学实验中,为了测定乙酸乙酯的浓度变化,可用物理法,选用的的测量仪器是( B)。 (A)折光仪(B)电导仪(C)旋光仪 4.蔗糟水解的动力学实验中,为了测定蔗糖或葡萄糖、果糖浓度的变化,可用物理法,选用的测量仪器是( B)。 (A)电导仪(B)旋光仪(C)酸度计 5.仅仅为了测定恒温槽的灵敏度,哪两种温度计是不可缺少的?( A )。 (A)贝克曼温度计与水银接触温度计 (B)贝克曼温度计和普通水银温度计 (C)水银接触温度计和普通水银温度计 6.用热分析法测绘锡—铋二组分合金相图。为了测定系统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可选用的温度计是( B )。 (A)普通水银温度汁(B)热电偶(C)贝克曼温度计 7. 福廷式压力计是用以测量( A)的 (A)大气压(B)真空度(C) 压力差 8.盐桥内所用电解质溶液,通常选用( B)。 (A)饱和HCl水溶液(B)饱和KCl水溶液(C)KCl稀溶液 9.盐桥内所用电解质溶液,必须( C )。

物理化学实验精彩试题之二

物理化学实验试卷2 一、选择题( 共55题93分) 1. 2 分(8558)电导率仪在用来测量电导率之前, 必须进行:( D ) (A) 零点校正(B) 满刻度校正(C) 定电导池常数(D) 以上三种都需要 2. 1 分(8604)在测定Ag│AgNO3(m) 的电极电势时,在盐桥中哪一种电解质是可以采用的?( C ) (A) KCl (饱和)(B) NH4Cl (C) NH4NO3(D) NaCl 3. 2 分(8611)用惠斯顿电桥法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电桥所用的电源为:(D ) (A) 220 V ,50 Hz市电(B) 40 V直流电源 (C) 一定电压围的交流电,频率越高越好(D) 一定电压围1000 Hz左右的交流电 4. 1 分(8613)pH计是利用下列哪种电学性质测定水溶液中氢离子的活度:( D ) (A) 电导(B) 电容(C) 电感(D) 电位差 5. 1 分(8614)惠斯登电桥是测量哪种电学性质的?( C ) (A) 电容(B) 电位(C) 电阻(D) 电感 6. 2 分(8615)用对消法测量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时,如发现检流计光标总是朝一侧移动,而调不到指零位置,与此现象无关的因素是:( D ) (A) 工作电源电压不足(B) 工作电源电极接反 (C) 测量线路接触不良(D) 检流计灵敏度较低 7. 1 分(8617)常用酸度计上使用的两个电极是:( A ) (A) 玻璃电极,甘汞电极(B) 氢电极,甘汞电极 (C) 甘汞电极,铂电极(D) 铂电极,氢电级

8. 1 分(8622)用补偿法测可逆电池电动势,主要为了:( C ) (A) 消除电极上的副反应(B) 减少标准电池的损耗 (C) 在接近可逆情况下测定电池的电动势(D) 简便易测 9. 2 分(8624)在使用电位差计测电动势时, 首先必须进行“标淮化”操作, 其目的是:( C ) (A) 校正标准电池的电动势(B) 校正检流计的零点 (C) 标定工作电流(D) 检查线路是否正确 10*. 2 分(8625)用对消法测得原电池Zn│ZnSO4(a1)‖KCl(a2)│Ag—AgCl(s) 的电动势与温度关系为E/V=1.0367-5.42×10-4(T/K-298) 则反应Zn+2AgCl(s)=2Ag+ZnCl2 在293.2 K时的焓变为:( C ) (A) 169.9 kJ·mol-1(B) -169.9 kJ·mol-1(C) -231.3 kJ·mol-1(D) 231.3 kJ·mol-1 11. 2 分(8626)某同学用对消法测得电池Zn│ZnSO4(0.1000mol·kg-1)‖ KCl(1.0000mol·kg-1)│Ag—AgCl(s)的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为:E/V=1.0367-5.42×10-4(T/K-298)则298 K时,该电池的可逆热效应为( A ) (A) -31.2 kJ (B) -200.1 kJ (C) 31.2 kJ (D) 200.1 kJ 12. 1 分(8627)多数情况下, 降低液体接界电位采用KCl盐桥, 这是因为:( C ) (A) K+, Cl- 的电荷数相同,电性相反(B) K+, Cl- 的核电荷数相近 (C) K+, Cl- 的迁移数相近(D) K+, Cl- 的核外电子构型相同 13. 2 分(8628)对消法测原电池电动势, 当电路得到完全补偿, 即检流计指针为0 时, 未知电池电动势E x (电阻丝读数为AB)与标准电池电动势E s (电阻丝读数为Ab )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