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粤教版

合集下载

15《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粤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15《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粤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3.请列举两个实例,说明动物如何通过行为方式适应环境。
答案:实例一:沙漠中的骆驼通过储存水分和减少水分散失的行为来适应干旱环境。
实例二:鸟类通过迁徙到适宜的地区觅食和繁殖的行为来适应季节变化。
4.请分析人类活动对动物适应环境的影响。
答案:人类活动对动物适应环境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破坏等。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动物生存环境发生变化,迫使它们改变适应方式。
2.动物适应环境的意义
①生存:适应环境使动物能够更好地获取食物、逃避敌害,提高生存率。
②繁衍:适应环境使动物能够更好地寻找配偶、保护后代,提高繁殖成功率。
③生物多样性:适应环境的方式多样性促进了生物种类的繁多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3.实例分析
①鸟类迁徙:鸟类根据季节变化,迁徙到适宜的地区觅食和繁殖,如北极燕鸥从北极飞往南极。
(2)小组讨论: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中的实例,讨论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并总结出适应环境的具体实例。
(3)汇报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
(4)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讨论和汇报,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如形态结构、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等。
3.分析动物适应环境的意义
-保护野生动物
-农业害虫防治
6.思考与讨论
-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和意义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人类活动对动物适应环境的影响
教学反思
今天教授《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这一课时,我感到收获颇丰,但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感到学生对于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通过观察鸟类迁徙、哺乳动物冬眠等实例,学生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动物是如何通过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来适应环境的。这让我感到欣慰,因为这意味着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粤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5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练习

粤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5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练习

15.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课时培优练粤教版(2017)六年级下册科学一、单选题1 .鱼必须在水里生活,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久它就会死亡,这是因为()o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改变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2 .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熊具有白色的体毛和较厚的皮下脂肪,这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适应生物 C.生物能影响环境二、填空题9 .变色龙利用( )隐蔽自己;毒箭蛙利用( )警告捕食者:枯叶蝶利用( )免遭捕食。

10 .现代的长颈鹿是选择的结果。

11 .变色龙生活在沙漠中,它的肤色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这是选择的结果;斑马身体黑白相间的条纹,在阳光或月光的照射下,反射光线各不相同,起着模糊或分散其体 型轮廓的作用,展眼望去,很难与周围环境分辨开来,是选择的结果。

12 .自然选择是指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 __________生存下来,而则被淘汰掉。

3.藏羚羊栖息于海拔( )米的高原地带,早晚觅食,善于奔跑。

A. 1000-2000B. 3000-4000 4 .生物的进化主要是()的结果。

A.自己选择B.自然选择5 .斑马的条纹外形能让草丛中的狮子()。

A.发现不了B.害怕6 .地球上生物不同形态主要由()决定的。

A.生物本身B.生物生存的环境7 .下列生物属于大自然选择产生的结果的是()。

A.杂交水稻B.长颈鹿C. 4000 -5000C.随机选择C.模糊视线,难以选定目标C.人类C.金鱼8 .长颈鹿中只剩下长脖子的群体是因为()。

A.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 C.偶然性 D.变异13.人类皮肤颜色的多样性是由于()变化时()所造成的。

14.达尔文出版了《()》,并将自然界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的过程叫做()。

三、判断题15.不同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16.数百万年前的地球上的古代生物,与现今的生物种类相同,外形特征也相同。

()17.不同的环境生存着不同的生物。

()18.科学家根据恐龙牙齿化石的特点,可以判断恐龙的食性。

小学科学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动物与环境》知识点整理(2023春)

小学科学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动物与环境》知识点整理(2023春)

第三单元动物与环境1.所有动物的生存跟环境有关,环境可以改变一切。

2.丹顶鹤生活在开阔的湿地里。

3.丹顶鹤是一种大型的鸟类,它体形优美,能鸣善舞,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我国的书画作品中常能见到它的身影。

4.丹顶鹤的身体特点有“三长”:颈长、嘴长、腿长,它们更适应生活在湿地、沼泽里。

5.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的生物,每一种生物都要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正常地生活。

6.生活在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它们的身体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7.在鸟类的身体结构中,鸟喙的形态差异非常明显,这与鸟的食物类型有关。

8.丹顶鹤飞行时双翼展开宽达3米。

9.每一种生物都要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

在不同的环境中,阳光、温度、空气、土壤不同,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生物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10.地球上每个地方都有动物的踪迹。

除了湿地之外,还有草原、森林、沙漠、海洋、池塘、河流等多种类型的生态环境。

11.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为动物的生存、生长和繁殖提供了条件,是各种动物的栖息地。

12.鼠妇又叫潮虫,是一种常见的小动物,我们常常能在花园或庭院中的石头、花盆下面看到它们。

13.许多动物的身体颜色与它们所处环境的色彩近似。

例如,绿草地上的蝗虫,是绿色的;山地的蝗虫,是黄褐色的,这种现象更有利于它们的生存。

14.生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大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许多生物的身体特征或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15.一些动物会因季节的变化而向其他地区迁徙,或者换羽、换毛,进入冬眠、夏眠、洄游等。

16.伯劳和家燕是我国常见的鸟类。

伯劳属于留鸟,通常不迁徙;而家燕属于候鸟,常会随着季节变化而迁徙,去温暖的地方过冬,或到合适的地方去繁殖。

17.古乐府《东飞伯劳歌》中有“东飞伯劳西飞燕”的诗句,这就是成语“劳燕分飞”的来历。

18.留鸟不迁徙,候鸟不一定迁徙,但可以换羽、换毛。

19.在自然界中,有的动物以植物为食物,有的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这些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的。

六年级下册科学ppt重点课件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粤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ppt重点课件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粤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3《动物对环 境的适 应》粤 教版201 9 (共21张PPT)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3《动物对环 境的适 应》粤 教版201 9 (共21张PPT)
设计:陈志成

1.教学时,可充分借助文本让学生建 立对童 话体裁 的感性 认识, 由此引 起他们 阅读童 话的兴 趣,鼓 励他们 大量阅 读,继 而由读 到写, 进一步 激发想 象力和 创作热 情。

4.这是故事发生的环境描写。环境描 写的作 用一般 是交代 事情发 生的时 间,渲 染凄凉 的气氛 ,为下 文埋下 伏笔。 环境如 此恶劣 ,预示 着故事 的悲惨 和小女 孩的不 幸。

5. 短短几个段落,我们读到了自然环 境的寒 冷,读 到了社 会环境 的冷漠 ,还读 到了家 庭环境 的冷淡 。
北方冬季 寒冷
缺少食物
大雁迁徙
南方温度 适宜
食物充沛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3《动物对环 境的适 应》粤 教版201 9 (共21张PPT)
北方 冬季 寒冷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3《动物对环 境的适 应》粤 教版201 9 (共21张PPT)
蝴蝶迁飞
南方 温度 适宜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3《动物对环 境的适 应》粤 教版201 9 (共21张PPT)
活动1: 鼠妇喜欢阴暗环境吗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3《动物对环 境的适 应》粤 教版201 9 (共21张PPT)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3《动物对环 境的适 应》粤 教版201 9 (共21张PPT)
提出问题:如何验证鼠妇是否喜欢阴暗的环境?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3《动物对环 境的适 应》粤 教版201 9 (共21张PPT)
2.在盒底铺上一层薄薄的 潮湿细土;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教学设计)-粤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教学设计)-粤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节《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动物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以及这种适应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性。

本节课内容紧密联系实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动物适应环境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如变色、变形等。

能力目标:能够观察和描述动物的适应方式。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动物适应环境的原理,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了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动物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可能还不太清楚。

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有一定的差异,需要通过教学引导来提升。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张变色龙的图片,并问学生:“你们知道变色龙为什么能够改变颜色吗?”引导学生思考和猜测,激发他们的兴趣。

第二环节:呈现新知教师向学生解释变色龙之所以能够改变颜色,是因为它们的皮肤上有色素细胞,可以根据周围环境的颜色发生变化。

接着,教师展示一段关于变色龙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变色龙在不同环境中的颜色变化。

第三环节:小组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动物进行观察和描述。

例如,一组选择了鸟类,他们观察到鸟类的喙形状各异,有的长而尖,有的扁而宽。

他们通过观察和讨论得出结论,长而尖的喙适合捕捉昆虫,而扁而宽的喙适合啄食果实。

另一组选择了鱼类,他们观察到不同鱼类的鳞片形状和颜色各异,有的鳞片光滑,有的鳞片有棱角。

他们通过观察和讨论得出结论,光滑的鳞片有助于减少水的阻力,棱角状的鳞片有助于保护鱼类免受天敌的伤害。

第四环节:概念讲解教师对学生的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和概念讲解。

教师解释说,动物的外貌特征和行为习性是它们适应环境的方式之一。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1.3《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1.3《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1.3《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5题;共5分)
1. (1分)鼠妇又叫________,是一种常见的小动物。

2. (1分)鼠妇喜欢在________的环境中生活。

3. (1分)当环境发生变换时,许多生物的________或________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4. (1分)一些动物会因气候的变化而向其他地区________,或者进入冬眠、夏眠等。

5. (1分)成语“北雁南飞”概括的是一种鸟类________现象。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ⅹ) (共5题;共5分)
6. (1分)动物为了觅食、繁殖、过冬等而迁徙。

7. (1分)伯劳和家燕常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

8. (1分)蜗牛、蚯蚓、蛇、老鼠和兔子等动物都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9. (1分)海参、非洲肺鱼、狗熊、青蛙等动物都有冬眠的习性。

10. (1分)潮虫是一种杂食性动物。

三、问答题 (共2题;共2分)
11. (1分)怎样用纸鞋盒做一个观察箱?
12. (1分)许多鸟类有迁徙的,还有不迁徙的,你能举例子说明吗?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共5题;共5分)
1-1、
2-1、
3-1、
4-1、
5-1、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ⅹ) (共5题;共5分) 6-1、
7-1、
8-1、
9-1、
10-1、
三、问答题 (共2题;共2分)
11-1、
12-1、。

小学科学粤教版六年级下册3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小学科学粤教版六年级下册3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精品课件
小学科学粤教版六年级下册 高效课堂资料
市实小 清风制作
3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鼠妇
• 鼠妇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潮虫亚目。鼠妇的种 类较多,它们身体大多呈长卵形,成体长9~15毫米,背腹 扁平十分显著,呈灰褐色、灰蓝色;常能卷曲成团,是草 食的陆栖类群,口器是咀嚼式口器,为甲壳动物中唯一完 全适应于陆地生活的动物,从海边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 的高地都有它们的分布。第一触角短小,后7对胸肢变成 步足。但它们都需生活在潮湿、温暖以及有遮蔽的场所, 昼伏夜出,具负趋光性,对光、触碰等刺激会产生运动或 蜷曲成球的反应。不像昆虫和蜘蛛那样高度适应于陆地上 生活,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分布,在田间,主要危害黄 瓜、西红柿、油菜等常见的种类有潮虫科、鼠妇科、球鼠 妇科等代表动物。
鼠妇图片
鼠妇图片
活动1 鼠妇喜欢阴暗环境吗?
• 鼠妇又叫潮虫,是一种常见的小动 物,常常能在花园、庭院的砖缝、 石头或花盆的下面看到它们。
• 鼠妇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
活动2 动物的迁徙(xǐ)
• 大多数生物的身体特 征和生活习性都与其 生活环境相适应。
• 当环境发生变化时, 许多生物的身体特征 或行为也会发生相应 的变化。
• 一些动物会因气候的 变化而向其他地区迁 徙,或者进入冬眠、 夏眠等。
动物大迁徙
《东飞伯劳歌》
南北朝诗人萧衍
•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 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伯劳鸟
• 伯劳鸟喜开阔耕地及次生 林,包括庭院及人工林。 单独栖于灌丛、电线及小 树上,捕食飞行中的昆虫 或猛扑地面上的昆虫和小 动物。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3.15《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教案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3.15《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教案

粤教版科学六年级下3.15《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教学设计成熟的大马哈鱼由海洋洄游到河流中产卵,幼鱼洄游到海洋长大。

(3)动物为了适应环境而随季节变化而进行换羽、换毛。

雷鸟四季换羽。

雄鸟在婚后和冬季之前,夏羽和冬羽完全更换新羽,而春羽和秋羽只是局部替换;雌鸟每年3次换羽,婚前不换羽。

雷鸟的冬羽与大地的银装一致,雌、雄均全身雪白。

春天雄鸟的头、颈和胸部也换成了有栗棕色横斑的春羽。

雄鸟繁殖前还有换"婚羽"的习性,用华丽的羽饰来博得雌鸟的青睐。

夏天雷鸟上体又换成了黑褐色,具棕黄色斑纹。

秋季植被枯黄时,羽毛换成黄栗色。

(4)冬眠是动物对冬季外界不良环境条件(如食物缺少、寒冷)的一种适应。

蝙蝠、刺猬、极地松鼠等都有冬眠习惯。

(5)夏眠也是动物在缺少食物的季节为了生存的自然现象,是某些动物对炎热和干旱季节的一种适应。

例如地老虎(昆虫)、非洲肺鱼、沙蜥、草原龟、黄鼠等都有夏眠习惯。

四、课堂练习:判断题1、生活在山地的蝗虫,则大多是绿色的。

2、鼠妇又叫潮虫,喜爱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3、鸟儿容易在绿草地上发现黄褐色的蝗虫。

4、大雁、角马和雷鸟都有迁徙的特性。

5、伯劳和家燕都是常见的留鸟。

6、兔子、小狗等许多动物一年中换2次毛。

五、拓展提高:劳燕分飞伯劳和家燕是我国常见的鸟类。

在我国大多数地区,伯劳属于留鸟,通常不迁徙;而家燕属于候鸟,常会随着季节变化而迁徙,去温暖的地方过冬,或到合适的地方繁殖。

古乐府《东飞伯劳歌》中有“东飞伯劳西飞燕”的诗句,这就是成语“劳燕分飞”的来历。

六、作业布置搜集资料,了解动物为了适应环境而生存,还有哪些自我保护行为方式?独立完成阅读资料课堂检测拓宽知识面培养探究兴趣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动物为适应环境而改变自己的颜色;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身体特征或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激发我们探究动物的奥秘,更加热爱小动物。

总结课堂板书板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用纸鞋盒做一个简易观 察箱;
2.在盒底铺上一层薄薄的 潮湿细土;
3.去掉其中半边盖面,形 成一个大的开口。
实验:
1.取20只鼠妇,将它们随机放进盒子里; 2.盖好盖子; 3.在开口上放一块透明塑料片; 4.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鼠妇停留的位置并记录。
注意:耐心观察,切勿翻动盒子,不要伤害小动物
收集证据(记录数据):
猜想与假设:
我搬开石头, 它们就爬走了。
我们猜测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
设计实验:
阴暗
光亮
鼠妇
对比实验
思考:实验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思考:实验的注意事项
1.对比试验要保持盒子里的温度、湿度条件一致; 2.只有“光”条件不一样; 3.实验应当重复三次; 4.选取足够多的鼠妇进行实验。
实验准备:
阴暗
光亮
次序
光亮处鼠妇数量 阴暗处鼠妇数量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分析并得出结论、分享和交流
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解释:为什么搬开石头鼠妇会爬走?
活动2: 动物的迁徙
生物的身体特 征和生活习性
生物的身体特 征和行为变化
适应 引起
环境 环境变化
思考并说说以下动物行为受环境的什么变化影响?
旱季 植物 枯萎
粤教科技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课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鼠妇适于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可能是潮虫吧?
这几只黑黑 的小虫子是什么 呀。
它们怎么 都躲在石头底 下呢?
它是不是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呢?
潮虫,又名 鼠妇,是一种甲 壳动物。
活动1: 鼠妇喜欢阴暗环境吗
提出问题:如何验证鼠妇是否喜欢阴暗的环境?
角马迁徙
水草 肥美
海洋
大马哈鱼洄游产卵
河流 温度适宜 环境安全
北方冬季 寒冷
缺少食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大雁迁徙
南方温度 适宜
食物充沛
北方 冬季 寒冷
蝴蝶迁飞
南方 温度 适宜
生物还会受什么其他环境因素影响? 还会发生哪些生活习性和行为上的改变?
气候条件改变 食物条件改变 繁殖需要
冬眠 夏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