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预计使用月份参考表

合集下载

计提折旧的方法

计提折旧的方法

一,折旧的计提1,计提方法1)平均年限法(使用年限法);是按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平均计提折旧的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使用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按照适用的固定资产范围分,折旧率有个别折旧率、分类折旧率、综合折旧率。

分类和综合折旧率的计算均以个别折旧率为基础。

某类固定资产月折旧率=该类固定资产月折旧额之和÷该类固定资产原值之和╳100%某类固定资产月折旧率=该类固定资产月折旧额之和÷该类固定资产原值之和╳100%月综合折旧率=全部固定资产月折旧额之和÷全部固定资产原值之和╳100% 2)工作量法。

是按固定资产完成的工作量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使用残值)÷总工作量该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固定资产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例子:某企业载货车一辆原值190000元,规定行驶100万公里,报废后预计残值10000元,本月行驶10000公里,计算本月折旧额单位工作量折旧额=(190000-10000)÷1000000=0.18元/公里本月应提折旧额=0.18*100000=18000元3)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原值减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的分数计算年折旧额,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固定资产使用年数的序数之和。

如使用年限10年,则分母为:10+9+8+7+6+5+4+3+2+1=55,第一年分子为10,第二年分子为9以此类推。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残值)╳可使用年数÷使用年数的序数之和4)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固定资产帐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月折旧额=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帐面净值÷12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二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残值后的净额平均分摊。

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

累计折旧 年末账面
15,000 22,500 25,750 29,000 15,000 7,500 4,250 1,000
2、年数总和法 (1)定义:指按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和某年尚可 使用年数占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的比重(即年折旧 率)计提折旧的方法。 (2)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该年尚可使用年数/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
(2)采用平均年限法的前提假定:固定资产 的服务潜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递减,其效 能与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无关。因此,固定资 产的应计提折旧总额可以均匀摊配于预计使用 年限内的各个会计期间。
(3)计算公式: 固定资 预计残 预计清 产原值-(值收入- 理费用) 年折旧额=—————————————— (6-1) 预计使用年限
以上计提折旧应考虑的三项因素中,固定 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是各种计提折旧的 方法均应考虑的因素。而固定资产预计 使用年限,则是在企业按时间计提折旧 时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工作总量,则是 企业按完成的工作量计提折旧时考虑的。
四、折旧的计算方法
常用的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有两类: (一)直线法 (二)加速折旧法
例14. 某设备原值为30,000元,预计使用4年, 假设其净残值为1,000元。 年折旧率=2/4×100% =50% 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计算表
年度 年初账面余额 余额 1 30,000 2 15,000 3 7,500 4 4,250 折旧率
50% 50%
折旧额
15,000 7,500 3,250 3,250
(一)直线法
直线法,指按时间或完成的工作量平均计提折 旧的方法。若以时间或工作量为横坐标,折旧 额为纵坐标,各年的折旧额在直角坐标图上表 现为一条直线,故称直线法。这种方法主要包 括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

固定资产折旧的五种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的五种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的五种方法固定资产折旧的五种方法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选择折旧方法。

可供选择的折旧方法主要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

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如需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为体现一贯性原则,在一年内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不能修改在各折旧方法中,当已提月份不小于预计使用月份时,将不再进行折旧。

本期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期不提折旧,当期减少的要计提折旧以符合可比性原则。

采用的几种折旧方法介绍1、平均年限折旧法一月折旧率=(1―残值率)÷预计使用月份月折旧额=月折旧率×原值=(原值―残值)÷预计使用月份残值=原值×残值率可以看出,平均年限折旧法一只与三个参数相关:原值、残值(或残值率)、预计使用月份。

折旧的多少与“累计折旧”、“已计提月份(已计提月份小于预计月份时)”无关。

2、平均年限折旧法二月折旧额=(原值―残值―累计折旧)÷(预计使用月份―已提月份)月折旧率=月折旧额÷(原值―残值)=[1―累计折旧÷(原值―残值)]÷(预计使用月份―已提月份)在平均年限折旧法中,折旧金额与原值、累计折旧、残值、预计使用月份、已提月份共五个参数相关。

如果累计折旧与已计提月份均为0,则两种折旧方法中的月折旧额是一样的,但是月折旧率不同。

3、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 [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4、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按双倍直线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净值来计算折旧的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固定资产折旧影响、年限及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影响、年限及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一、折旧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因素固定资产可以长期参加生产经营而仍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其价值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而逐渐转移到生产的产品中,或构成经营成本、费用,该部分价值的补偿是以折旧摊销的方式得以实现。

折旧摊销金额计入成本、费用后,最终影响企业的会计利润。

会计利润不一定等于税法规范的应纳税所得额,折旧因会计准则与税法要求的不一致,产生的差异是纳税调整项目之一,而导致差异的因素主要为折旧年限、折旧方法以及差异造成的资金时间价值。

(一)折旧年限《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但是,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进行复核。

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估计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对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进行了限定,分别为房屋、建筑物20年;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10年;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5年;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4年;电子设备3年。

实施条例第九十八条: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规定折旧年限的60%.税法限定了最低折旧年限,在不低于最低年限的范围内授予企业确定折旧年限的自主权;而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合理预计资产的使用寿命,但必须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作为会计估计,企业合理预计资产使用寿命,人为因素占主导地位,可操控性很强。

因此,会计折旧年限的估计不可避免地会与税法折旧产生差异。

(二)折旧方法《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

可供选择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计提折旧的计算方法

计提折旧的计算方法

计提折旧的计算方法计提折旧是会计核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用于记录和计算固定资产的价值递减。

折旧指的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衰老、损耗等因素而产生的价值减少。

折旧计提的目的是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合理的方法逐年分摊其成本,以反映其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变动情况。

折旧计提的计算方法通常有直线法、工作量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种常用的折旧计提方法。

1.直线法:直线法是最简单、最常用的折旧计提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按照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将其成本平均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费用=(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预计使用寿命其中,固定资产原值为固定资产的购置价值,预计残值为预计使用寿命结束后资产的剩余价值。

举例说明:假设一台机器的原值为1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残值为2,000元。

则每年的折旧费用计算如下:年折旧费用=(10,000-2,000)/5=1,600元这样,在每个会计年度末,都可以将1,600元的折旧费用计入损益表,同时将资产账面价值减少1,600元。

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按照实际使用量(或生产量)计算折旧费用。

这种方法更适用于一些资产的使用情况不均匀、随时间变化较大的情况。

计算公式如下:折旧费用=(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已使用量/预计总使用量其中,已使用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统计,预计总使用量是在预计使用寿命范围内的总使用量。

举例说明:假设一辆车的原值为1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8年,预计残值为10,000元。

已经行驶了3年,行驶里程总计30,000公里,预计总使用里程为150,000公里。

则折旧费用计算如下:折旧费用=(100,000-10,000)×30,000/150,000=18,000元这样,在每个会计年度末,按照实际行驶里程计算折旧费用,将18,000元计入损益表,同时将资产账面价值减少18,000元。

工作量法计提折旧会计分录

工作量法计提折旧会计分录

工作量法计提折旧会计分录工作量法计提折旧是一种常用的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它通过根据固定资产使用量、时间等因素来计算每个期间应该计提的折旧费用,从而实现对固定资产的逐年核销。

下面将详细介绍工作量法计提折旧的主要内容及其会计分录。

1. 工作量法计提折旧的主要内容(1)确定每个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和残值率;(2)根据每个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和残值率,确定每个期间应该计提的折旧费用;(3)将每个期间应该计提的折旧费用按照比例分配到各个月份中;(4)在每个月末,按照分配比例将当月应该计提的折旧费用转入固定资产账户,并在利润表中确认。

2. 工作量法计提折旧会计分录假设某公司购买了一台机器设备,总价值为1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残值率为10%,采用工作量法进行管理。

则该机器设备每年应该计提的折旧费用为:(100,000元 - 10,000元)÷ 5年 = 18,000元/年每个月应该计提的折旧费用为:18,000元/年÷ 12个月 = 1,500元/月则该机器设备在第一个月的会计分录如下:固定资产账户(机器设备) 1,500元累计折旧账户(机器设备) 1,500元利润表(折旧费用) 1,500元通过以上会计分录,可以将当期应该计提的折旧费用转入固定资产账户和累计折旧账户中,并在利润表中确认。

随着每个月的过去,累计折旧金额不断增加,直到达到固定资产原值减去残值率的金额为止。

综上所述,工作量法计提折旧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它可以帮助企业合理核销固定资产,并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该方法,并严格按照规定的会计分录进行记录和确认。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

计提折旧目录(1)平均年限法。

(2)工作量法。

3)年数总和法.4)双倍余额递减法。

计提折旧时需要区分会计期间和折旧期间,这两者所指的期间不一定相同。

折旧期间指的是开始计提折旧时依次顺延的年限,比方说从2000年3月开始计提折旧,对于折旧而言的第一年是2000年3月到2001年3月;而会计期间在我国通常是指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常见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以及年数总和法。

下面通过分别介绍每种折旧方法的计算来说明计提折旧时应当注意的内容。

(1)平均年限法。

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式,各期计提的折旧额是相同的。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年限(也可是月数)。

例:甲企业有一厂房,原值为300000元,预计可使用10年,预计报废时的净残值为5000元,厂房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要求计算该厂房的年折旧额。

年折旧额:(300000-5000)/10=29500元。

(2)工作量法。

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时先计算出每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再根据每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计算出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例:乙企业有一辆专门用于运货的卡车,原值为30000元,预计总行驶里程为300000公里,(假设报废时无净残值),本月行驶30000公里,要求计算该卡车的月折旧额。

解: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30000/300000=0.1(元/公里)本月折旧额=30000×0.1=3000元。

3)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原值减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的分数计算年折旧额,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固定资产使用年数的序数之和。

如使用年限10年,则分母为:10+9+8+7+6+5+4+3+2+1=55,第一年分子为10,第二年分子为9以此类推。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残值)╳可使用年数÷使用年数的序数之和年折旧率=该年尚可使用年数/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年折旧额=应计提折旧总额×年折旧率[例]某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6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3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关于固定资产折旧要考虑的因素和范围

关于固定资产折旧要考虑的因素和范围

关于固定资产折旧要考虑的因素和围计算每期折旧费用,主要应该考虑以下四个要素:1.计提折旧基数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数是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或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一般以固定资产的原值作为计提折旧的依据,选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的企业,以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作为计提折旧的依据.2.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企业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该固定资产的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2)该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如因设备使用中发生磨损,房屋建筑物受到自然侵蚀等.(3)该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如因新技术的进步而使现有的资产技术水平相对旧、市场需求变化使产品过时等。

(4)有关固定资产使用的法律或者类似的限制.3.折旧方法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多种,根本上即可仪分为两类,即直线法(包括直线法和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不同的方法.企业折旧方法不同,计提折旧额相差很大.企业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顿计提折旧。

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3.1直线法设备入账帐面价值为*,预计使用N年,残值为Y,每年提折旧为(*-Y)/N。

3.2工作量法设备入账帐面价值为*,以及工作量为H〔小时〕,残值为Y,单位工作量计提折旧为(*-Y)/H。

3.3年总数和法设备入账帐面价值为*,预计使用N年,残值为Y,则第M年计提折旧为(*-Y)*(N -M+1)/[(N+1)*N/2]。

3.4双倍余额递减法设备入账帐面价值为*,预计使用N〔N足够大〕年,残值为Y。

则第一年折旧C<1>=**2/N;第二年折旧 C<2>=(*-C<1>)*2/N第三年折旧 C<3>=(*-C<1>-C<2>)*2/N······直到算出C<m>小于Y,则舍弃当前算出的第m年的折旧额,从新用下面公式计算第m年到第N年的折旧额第m年折旧 C<m>=(*-C<1>-C<2>-C<3>... ...-C<m-1>-Y)*2/N······第N年折旧 C<N>=(*-C<1>-C<2>-C<3>... ...-C<N-1>-Y)*2/N4.固定资产净残值固定资产净残值由预计固定资产清理报废时可以收回的净残值扣除预计清理费用得出."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值,并根据科技开展、环境及其他因素,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即合理的折旧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资产账务处理计提折旧年限参考表
一、土地使用权:70年
二、房屋:1、钢混楼房60年;
2、砖混楼房50年;
3、砖混平房50年;
4、砖木平房40年;
5、简易结构10年。

三、部分办公设备使用年限
计算机设备类:1、台式电脑10年;
2、笔记本电脑8年;
3、计算机辅助设备8年。

办公自动化设备:8年。

家用电器类:10年。

办公家具类:办公桌椅:1、500元以下15年;
2、500元以上20年;
档案柜:每组(5节)500元以下40年;
每组(5节)500元以上50年。

沙发:10年。

会议桌椅:20年。

四、车辆按照15年登记,超过15年仍然在使用的车辆按照20年登
记。

五、其他固定资产: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和专用设备国家标准规定
的使用年限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