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课《走进信息技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浙教版(2020)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2)

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课题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单元第一单元学科信息技术年级七年级
学习目标1、了解信息的含义。
2、理解生活中哪些是信息。
3、掌握信息的特征。
4、掌握什么是信息技术。
重点掌握信息的特征。
难点解决生活中信息特征的体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图片了解到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
1、云计算
2、AI
3、可穿戴技术
4、3D打印
5、移动APP
6、机器人
什么是物联网?了解信息技术
发展。
通过图片引起学
习兴趣。
讲授新课一、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无处不在,包括人们表达、传输、保存、处理
的消息、情报和知识等内容。
如:新闻报道、天气
预报、文献资料、一幅图画、一张照片、一个动作、
一个微笑都传递着不同的信息。
探究:
讨论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相比,在信息载体和
传递形式方面有哪些不同?
信息的特征:
1、载体依附性
2、可加工和处理性
3、可进行存储和传播性
4、共享性
5、时效性
6、真伪性
讨论:
选取生活中的某一信息,讨论其呈现出的信息
特征。
学生听取教师
的讲解,了解
信息的含义
了解信息的特
征的相关知
识。
从生活中分析
信息特性。
学生理解和掌
握。
01走进信息技术

第一课走进信息技术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能区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认识计算机硬件系统,能设置桌面背景。
过程与方法:用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的互动方式;引入游戏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能灵活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操作。
教学难点:本课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及应用。
三、环境与素材1.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最好能上因特网。
2.教学素材:准备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同学们,祝贺大家已经成为一名初中生,也欢迎你们来到我们学校学习。
我是你们的信息技术课老师,在这里,我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相关知识。
(一)玩一玩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你来比划,我来猜》。
知道规则吗?生:没有玩过,是怎么样的呀?师:规则就是你比划着,我来猜“你比划的内容”。
好,我们现在就进入到第一关。
哪一位同学自愿上来当猜者?生:上来了一位同学。
师:现在,你要遵守游戏规则,老师帮你站好位置,不准回头看屏幕。
同时,下面所有的同学当比划者,当然也要遵守游戏规则。
(课件展示):第一关=规则:只能用动作来比划,不能发出任何声音,也不能借助于其它的工具。
师:大家准备好了吗?(课件展示)“走”。
(课件展示):第二关=规则:只能用语言来比划,但我要你猜的字不能出现在你说的话中。
“狡猾”。
生:狐狸是怎么的?(课件展示):第三关=规则:只能用文字来比划,不能发出任何声音,但你可以用自己所带来的纸和笔。
“一心一意”。
生:都很聪明地拿起了自己的纸与笔,有的写“猫为什么会钓到鱼”,有的写“专心致志”等。
师:刚才为什么会猜对呢?生:有些在沉思,有些在小声地说着什么。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同时请大声地读出来。
(课件展示):两个大大地文字“信息”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关键是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一课《走进信息技术》,从而引出“信息技术”。
(教案)浙教版_新教材-七上第1课走进信息技术

师、生:信息技术正加速向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以物联网、下一代因特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
三、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
1、计算机的起源
任务一:查找第一台计算机何时何地诞生的?(可以用搜索引擎查找)
生:1946年在美国,用于军事研究。
2、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课题
走进信息技术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信息、信息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等知识。
技能目标:通过设置计算机桌面背景等操作,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情感目标:始学教育,在熟悉网络教室环境的同时,了解在网络教室中的卫生和纪律等注意事项。
重点和难点
重点:始学教育,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能连接因特网,课前准备好幻灯片。
师 生 活 动 过 程
设计意图
一、引入
师:今天开始我们要正式学习七年级的课程了,大家说一说我们在电脑房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生:不吃零食、不大声说话等。
教师宣读机房纪律注意事项和卫生注意事项。
师:牢记这些机房注意事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走进信息技术》。
师: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呢?
师、生:信息技术是人米用来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存储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的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
学生观看“神发射实况录象片段,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及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师:计算机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呢?
生: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
浙教版(2020)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炎的数据变 化,你们想到了什么? 问题2、这些信息我们是怎么获得呢?
新知讲解
PART1 信息及其特征
新知讲解
什么是信息?
信息包括人们表达、传输、 保存、处理的消息、情报和知 识等内容。简单来说,信息指 有用的消息。
新知讲解
说一说我们身边有哪些信息?
信息的特征
⑤ 时效性 及时掌握最新、有用的信息 如:天气预报。 ⑥ 真伪性 信息有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 如:虚假广告、中奖信息、诸葛亮“空城计”。
信息的特征: 讨
选取生活中的某一信息,讨论其呈现出的信息特征。
信息的传递性
信息的特征: 讨
讨论一:从前,有两家人是邻居,王家卖油、张家卖 日历,王家媳妇每次卖油时都会偷偷省下一钱油,到 年底时,就积攒了一罐油,再卖掉它,就有了过年的 钱。而张家媳妇看在眼里十分羡慕,也学王家媳妇的 样子,每个月也都偷偷省下一本日历,可等到年底却 没换到钱?为什么? 讨论二:为什么今天的报纸总比昨日的报纸好卖?
在线学习
在线学习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或 是通过手机无线网络,在一个网络虚拟 教室与教师进行网络授课、学习的方式。 目前的在线学习已经不局限于此。
课堂练习
(1)举例说明信息和信息载体的区别? (2)如何分辨虚假信息? (3)上网搜索并记录信息技术最新的发 展情况?
退 出
信息的时效性
新知讲解
信息信可息以可处加以理工加和工处和理 信息的表示、传播、存
储必须依附某种载体
信息可以共享
信息具有真伪性
信息的特征
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 映的事物进行存储
信息具有时效性
新知讲解
PART2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新知讲解
什么是信息技术?
浙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课走进信息技术

获取: 存储和分析: 处理:
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
• 1946年 Eniac
• 庞然大物: • 占面积170平方米,重
量则为30吨 。 • 关于π的计算。
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
• 台式 • 笔记本电脑 • 掌上计算机
(俗称“平板电脑”)
认识台式计算机
哪几部分?
最重要最贵
主机内部结构
介绍
信息技术课
1.如何称呼信息技术? 2.做些什么?
第一课 走进信息技术
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烽火
烽 火 戏 诸 侯
信息:敌军入侵,战事出现
方法和技术
点燃烽火
……
信息技术
例子: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资料 信息
THANKS
信息技术成绩评定
期末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
平时成绩: 课堂表现、课堂作业、笔记情况
期末成绩: 一个完整的作品
上课注意事项
1.上课必带:笔记本、笔、鞋套; 2.穿鞋套进入机房,按座位就坐; 3.不带任何零食、饮料(包括矿泉水)进入机房; 4.不玩游戏、作业未完成前不上QQ、不上不良网站、 不看电影电视; 5.下课后关机、并将键盘、凳子放回原处; 6.值日安排。
电源 声卡 主板
显卡
光驱 CPU 硬盘
内存条
CPU(中央处理器):
内存储器
外存储器外存储器源自输入设备输出设备USB接口
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桌面背景
上课注意事项
1.上课必带:笔记本、笔、鞋套; 2.穿鞋套进入机房,按座位就坐; 3.不带任何零食、饮料(包括矿泉水)进入机房; 4.不玩游戏、作业未完成前不上QQ、不上不良网站、 不看电影电视; 5.下课后关机、并将键盘、凳子放回原处; 6.值日安排。
初中信息技术 浙教版(2013)七年级上册课件 - 第一课 走进信息技术(共15张PPT)

开动脑筋
在“个性化”对话框中,还可进行诸如“窗口颜色”、“声音”、“屏 幕保护程序”等个性化的设置。如何利用这些功能,来定制自己个性化 的桌面呢?
随堂练习
1. 了解网络教室的管理条例,并将有关网络 教室的卫生和纪律等注意事项记录下来。
2.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哪五大部分构成?从 计算机外观来看,计算机一般包括____、 ____、____和____等设备。
示的快捷菜单。
(3)单击快捷菜单中的“个性化”选项,弹出如图1-6所示的“个性化” 对话框。
(4)单击“个性化”对话框中下方的“桌面背景”按钮。在弹出的 “桌面背景”对话框中,选择需要的桌面背景,最后单击“保存修改” 按钮进行保存。
知识链接
■ Windows操作系统是一个多任务、图形用户界面的窗口化操作系统。典 型的Windows操作系统版本有:Windows 3.1、Windows 95、Windows XP、 Windows 7等。
是XX给大家提供的有关下半年工作计 划的范 文和信 心,仅供 参考! 现在的我离我的梦想又进了一步,因为 我开始 做一个 实习教 师了。 从我小 时候就 梦 想做一名教师到考上师范大学,我的梦 想在不 断的实 现中,到 现在成 为一名 实习教 师 ,在学校做一个实习班主任的时候,我就 知道, 我这一 辈子将 注定和 教师这 一职业 有
他们。可以想象他们不但不“买帐”还 常常和 我对着 干,这闹 得我非 常
相关知识
■ 信息与信息技术 ■ 信息技术应用 ■ 计算机硬件系统 ■ 打开计算机 ■ 设置桌面背景
“信息时代”
■ 人类社会已经发展到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 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几乎深人到人类生活 的各个方面。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的传递和 交流突破了时空的局限,信息无处不在、无 时不在。我们生活在信息社会里,更需要学 会从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获取对自己有 用的信息。
浙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七年级上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七年级上教案第一课《走进信息技术》1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共享网络资源一、教材及学生分析1、教材分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关于信息的获取与整理,这一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资源管理器”了解计算机的各种资源,并能下载和浏览老师提供的共享资源,培养学生获取、上传网络资源的能力,因此本节课不仅是知识技能的学习,更是一种获取信息和提供信息的能力培养。
2、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资源管理器浏览本地计算机中的各种资源和网络上其它计算机共享的资源;2.了解资源管理器的界面,理解资源管理器中的目录结构;3.能用记事本;4.会复制、保存、重命名文件;5、理解文件与文件夹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通过任务驱动教学,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1、增进师生间的了解;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信息的能力。
3、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学会用资源管理器浏览本地资源和局域网上的共享资源。
教学难点:1. 理解资源管理器的目录结构。
2. 理解本地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区别。
4、教学对象分析本单元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有如下特点:1)、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他们还不完全了解新的学校、新的班级、新的老师、新的同学;2)、对初中信息技术的新知有着美好的憧憬,思维活跃,但注意力易分散,不稳定;3)、在小学时曾学过WIN XP中文件夹的建立和重命名、文件复制、资源管理器的使用等,但操作熟练程度不一。
二、教学设计。
1、教学准备:有关七年级老师和同学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课件2、教学过程设计:《搜索网络信息》教学设计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素材的类型2、了解文件的基本属性技能目标:1、学习资源有序合理有序的分类方法2、学会根据素材的内容、类型进行归类,并能分类存储3、学会如何查看文件的类型及属性感情目标:1、培养学生对资料进行整理的习惯2、培养学生分类汇总资料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按照素材的类型进行分类2、查看文件的属性教学难点:1、如何根据文件的后缀名和图标来区分不同的文件类型2、信息容量单位的换算教学环境:电脑教室、windows操作系统课前准备:1、准备好多种类型的文件,放在素材库中2、检查学生机是否能正常工作,网络是否连通教学过程:《设计页面》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学生通过第一单元信息获取的学习,为将要制作的电子杂志作了必要且充分的准备。
初中信息技术 七年级上 第一节课 走进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教案(2)(1)

《教学系统设计》主题第一单元第一课走进信息技术授课对象七年级课时一课时学时40分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与学习中的实际应用;认识计算机硬件系统2.过程与方法:通过任务驱动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实现理论知识实践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信息与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教材分析教学重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计算机硬件设备教学难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学习者特征1. 认知能力:经历小学四年的信息技术学习过程,对信息技术学科有初步的了解2. 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较强3. 学习风格:学生个体现有的知识水平的差异,使学生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参差不齐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有:启发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式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多媒体、计算机教室、黑板、粉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与时间安排教师的行为学生的行为教学媒体设计思路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让学生观察“电闪雷鸣”、“红绿灯”等生活案例,从而开始进行分析。
思考这些现象,获取有效信息。
计算机、PPT课件创设生活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任务驱动,层层深入通过提问:我们知道了信息的概念,那什么是信息技术呢?PPT课件问题的层层递进,进一步开动学生大脑三、教师引导,探究新知(活动1)播放PPT中的图片以及教师的解说,引导学生回答信息技术的相关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基本说出信息技术的相关概念PPT课件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四、结合实例,应用新知得出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是人们用来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存储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的技术。
结合以上概念,我们一起来想想生活中信息技术的相关应用。
学生讨论,相互分享计算机、PPT课件通过新知的应用,进一步加强对信息技术这一概念的理解,并让学生慢慢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五、教师引导,探究新知(活动2)1.以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入如今使用最普及的是计算机,并详细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系统,讲解冯诺依曼体系结构;2.教师通过五个部分并结合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五个部分1.学生观看相关图片;2.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各部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课《走进信息技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难点:能够正确识别信息,合法地利用和发布信息。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走进信息技术
用课件举出三个学生学籍信息的图片,引出“信息”,从而引出本课课题“信息及信息的基本特性”。
师讲述: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
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请以小组为单位组合成探究小组,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
生:以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进行回答。
师:
1、和学生的一起对每个小组的答案进行分析,比较理想的参考答案:钢刀、火石、指南针。
2、小结:经过讨论分析后,初步得出人类生存的三大要素是物质、能量和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于物质跟能量学生能理解,但是对于信息与人类的关系、信息的重要性,学生很难就此理解较深,因此引出对信息特征的学习。
为下一步的学习探究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