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的红屋顶(新版八年级)
视觉中的红屋顶教学设计

《视觉中的红屋顶》教学设计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桃林中学张作学《视觉中的红屋顶》教学设计学科美术课题视觉中的红屋顶授课教师李建军年级八年级课型造型与表现教学目标1、能够对比传统西方绘画,把握一些现代派绘画形式变化的基本特征。
2、能够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表现形式,表现对物象的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西方现代派绘画与传统绘画的区别及现代绘画的艺术语言。
教学难点现代派绘画的表现语言如何表现对物象的感受。
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具ppt课件、色卡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能够对比传统西方绘画,把握一些现代派绘画形式变化的基本特征。
2、能够尝试运用不同的激情导入:教师出示“红屋顶”房子照片,一起分享,感悟激发学生兴趣。
(引出课题)学生明确学习目标:1、能够对比传统西方绘画,把握一些现代派绘画形式变化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设计绘画表现形式,表现对物象的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古典主义画派尊重客观自然,追求真实,不用主观的态度及夸张的线条和色彩,做艺术方面的表现。
印象派注重绘画中对光和色的研究和表现,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物象。
现代派美术,是指西方国家从二十世纪初发展起来的现代美术中某些流派—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表现派,抽象主义的统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同学生学习目标)课堂演练:“小试牛刀”上面四幅画分别是当代、现代派、印象派和古典主义画派的作品,根据你的知识经验,你能判断出它们各是哪一派的作品吗?教师引导学习小组展示:阿卡迪亚的牧人普桑蓬图瓦兹的红屋顶毕沙罗法国红屋埃里希·赫克尔德国2、能够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表现形式,表现对物象的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自主学习P20—P22小组探究:1、古典主义画派的特点是什么?2、印象派绘画的特点是什么?3、现代派绘画的特点是什么?学生:你能判断出哪一组是正确的吗?教学过程设计称。
特别强调把主观感受纳入到艺术创作中,创造新的表现方法,体现创新精神。
八下4、视觉中的红屋顶

四、视觉中的红屋顶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X号考生,我今天试讲的题目是《视觉中的红屋顶》。
上课,起立—同学们好,坐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咱们离青岛很近,这是一张青岛房屋的俯拍照片,这些房子的屋顶是什么颜色的?对,红色,红色的屋顶夹在郁郁葱葱的树林里,红绿对比,非常的好看。
我们换一种方式,如果让整个儿房屋都变成红色,会有什么样意想不到的效果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展开今天的新课——《视觉中的红屋顶》板书二、授课过程1、首先看这幅画,这是什么?(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我能不能给她做一些改动?那怎样去改呢?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想法?(生答)同学们的想法实在太丰富了,咱们来看现代派画家杜尚是这样改的,给她加了什么?(胡子)这幅画加入了画家自己的想法,作者心中的蒙娜丽莎是这个样子的。
20世纪以来,有很多现代派的绘画家,他们往往不沿袭写实派的作风,而是进行一种新的绘画方式,这种方式或者在局部、或者在整体、或者在色彩做了改动。
那改动的目的是什么?(生答)赋予了作品新的美感,体现了一种创新精神,充满了个性的表达方式,这就是现代派—板书2、我们来看这幅作品,毕沙罗所画的《蓬图瓦兹的红屋顶》是怎样表现个性的,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下,这幅作品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分析一下画面色彩的饱和度和冷暖关系。
(生答)用条状和色块来分布补色色调,色彩关系让人感到既跳跃又和谐,非常赏心悦目。
他把画面的景物处理得模模糊糊的,用笔具有很强的速写性,不太清晰的景物却表现出了色彩的光感,画面给人的印象非常强烈。
(色彩)3、我们接着来欣赏几幅现代派作品。
小组讨论一下,从造型、线条等方面来分析一下这几幅现代派的作品。
第一组:《蓬图瓦兹的红屋顶》用明暗突出物体的外形,以几何形概括房屋的结构,省略细节,注重块面秩序。
(形体)第二组:《街》用点、线、面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来体现韵律和节奏感,房屋有如童话,轻松的线条构成,绝对的平面,很天真烂漫。
第三组:《塔楼》用线条构成画面,用平面处理物象,物体和谐共存,具有天真、稚气之美。
湘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第4课-视觉中的红屋顶》教案

1.人们为什么不满足于模仿自然的表现形式?
2.变形手法表现的自然景物给你什么不同的感受?
3.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去看世界呢?
媒体课件。
四、展评作品:
学生结合相关资料进行绘画创作。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评价,协助解决问题。
作业与课堂评价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优秀的艺术作品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仔细观察与用心体会,在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语言,创造出新奇而又让人耳目一新的视觉艺术作品。
初中美术备课(湘教版)
八年级下册
课题
第4课《视觉中的红屋顶》
授课时间
第 周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时
总共2课时
授课班级
教学内容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够了解西方绘画的历史发展,对比传统与现代的西方绘画风格与技法
方法与过程目标
把握一些现代派绘画 变化的基本特征,并了解现代绘画的艺术语言。
情感与态度目标
能够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语言,表现对物象的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能够初步建立以发展和辩证的眼光认识、品评美术作品的审美观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板书设计
第4课 视觉中的红屋顶
创作个性化的作品
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
教学
回顾
与
反思
《秋天的山村》轻松的线条构成,绝对的平面,稚气天真
画家使用的线条、色彩不是随意的,而是和作品的主题联系在一起,充分表达画家的主观感受和对所描绘物象的理解和在认识。
媒体课件。
三、主动参与,学作画:
《秋天的山村》中既有形状的归纳,又有色彩的归纳,仔细观察,哪些色块分别表现了房屋、菜畦、土地、水塘,谈谈你的看法。尝试用这几种色彩改画《街》,看看给你的感觉发生了什么变化。
初中美术_《视觉中的红屋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湘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第4课《视觉中的红屋顶》教材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第四学段的要求,学生应“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本课以介绍西方现代派绘画为教学内容通过欣赏了解现代绘画的多种表现手法,丰富对美术的知识。
教材第一部分从写实风格到多种风格,以图表形式举例介绍了现代西方绘画重要流派的几种表现风格。
通过欣赏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对现代绘画的粗略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作品的造型和色彩进行分析,尝试表达对现代派美术作品的感受。
了解传统和现代的西方绘画风格与技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现代派绘画变化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尝试用不同的绘画语言,表现对物象的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用发展和辩证的眼光认识评述美术作品的审美观念。
教学过程:故事导入:执着的艺术家毕加索早年到巴黎去参加画展,由于贫困住到了郊区的一个破旧小旅馆,晚上闲来无事躺在床上看到墙上自己用来参赛的自画像。
忽然有种悲观的想法,我模仿别人的画法,能在这次画展上获胜吗?越看越觉得不可能,于是起身拿起刀子把自画像划破了。
气呼呼的睡下。
第二天早上醒来,抬头正好看到已被自己破坏掉的自画像在阳光的照射下七零八落。
他突发奇想,找来胶水把这幅作品胡乱粘好。
打乱了原由的秩序,鼻子嘴巴眼睛都不在原有的位置上。
他心想我就带这幅作品赌一赌,成与不成都无关紧要。
于是毕加索带着这幅作品到了画展,没想到这幅重新组合的画在画展上成了最轰动的作品。
因此还开创了二十世纪初期西方艺术的一个新流派:立体主义画派。
《吉他》与实物吉他对比欣赏,分析画面。
(抓住物象特点,打散,重新组合)结论:堪称魔术师的画家毕加索。
魔术师的特点是有别于传统和普通。
他的作品有什么异于其他的地方?立体派只是20世纪初期西方现代绘画的一个分支,本节课着重来了解20世纪初期西方现代派绘画。
湖南湘版美术八年级下册 第4课《视觉中的红屋顶》第1课时教案

第四课视觉中的红屋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湘版美术教材八年级下册第4课视觉中的红屋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能够通过造型、色彩的分析,表达对西方现代派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了解现代绘画的多种表现手法,丰富对美术的认识。
能够参照现代派美术作品的表现方法进行绘画尝试。
【教学重点】学会欣赏现代派绘画,了解抽象画的绘画形式。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剪贴画的形式创造抽象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伟大的艺术家总是不愿因袭前人的模式,他们努力探索和寻找适合个性表现的内容和形式,追求两者的完美结合。
在这节课我们通过了解20世纪部分现代派绘画作品,探索富于感染力的表现形式,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和生活。
二、作品赏析1、简短介绍印象派绘画和画家毕沙罗,赏析《蓬图瓦兹的红屋顶》。
要点:描述对作品的整体感受,分析画面色彩的饱和度和冷暖关系。
《蓬图瓦兹的红屋顶》油画,作者:法国毕沙罗(1830——1903)。
他是最坚定的印象派大师,是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其品德高尚赢得所有人的钦佩,被尊称为印象派的摩西。
《蓬图瓦兹的红屋顶》作于1877年,现藏于巴黎奥塞美术馆。
整幅画透着健康的乡村气息,给人以丰满而古老的印象,他使用补色来表现物体的明暗变化规律,用条状和色块来分布补色色调,色彩关系让人感到既跳跃又和谐,非常赏心悦目。
他把画面的景物处理得模模糊糊的,用笔具有很强的速写性,不太清晰的景物却表现出了色彩的光感,画面给人的印象非常强烈。
在深秋接近冬季的乡村画面上,毕沙罗让阳光爬满每一根树枝,每块空间,到处都闪耀着斑斓的色光。
使人感到在寒冷的季节透出了浓浓的欢乐、新颖和大地回春般的快乐气息.2、简短介绍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及代表画家埃里希·赫哈尔,赏析其作品《红屋》。
德国埃里希·赫哈尔,桥社的创始人之一,作品《红屋》造型简洁,红色房屋在绿树蓝天背景的映衬下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
3、简短介绍法宁格和立体主义画风。
赏析《塔楼》。
要点:关注画面建筑的表现手法;通过选择局部临摹体会。
第4课视觉中的红屋顶

第四课视觉中的红屋顶教案设计【教学内容】湘版普通初中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第4课视觉中的红屋顶第二课时【授课年级】初中八年级【授课教师】岭门中学黄凤鹏【课时安排】 1课时(40分钟)【教材分析】本课以介绍西方现代派绘画为教学内容,通过欣赏和绘画活动,了解现代绘画多种表现手法,丰富对美术的认识。
教材第一部分“从写实风格到多种风格”以图表形式举例介绍了现代西方绘画重要流派的集中表现风格。
第二部分“创作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绘画表现形式的一些基本要点,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对客观物象的处理获得新的形象的方法手段。
第三部分“创作个性化的作品”设置的教学活动建立尝试体验的空间,提供造型素材,通过提炼、解构、组合、变形等多种手法创造新的视觉形象。
【设计理念】本课的内容含量较大根据教材建议分为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通过欣赏和交流帮助学生建立对现代派绘画的粗略认识。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了解现代派艺术表现形式创作的基本要点和创作个性化作品。
第二课时主要通过作品征集比赛的消息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合作交流方式去授课,让学生积极参与、勤于动脑形成自主学习的方式和掌握创作方法,并且进行课堂创作练习。
最后以打擂台形式评讲作业选出最优秀作品呼应征稿主题。
【学情分析】通过课时一的学习,学生们初步了解现代派艺术的艺术背景和艺术特点。
学生对现代派绘画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方法全然不知,因此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以作品征集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的去了解和学习。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现代派美术绘画特点和理解绘画表现形式的一些基本要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运用现代派绘画语言尝试进行创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现代派绘画是强调客观事实中的局部因素从而明白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们要热爱生活并感受生活。
【教学重点】掌握现代派绘画的艺术语言和创作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的绘画语言,表现对物象的感受。
八年级下册美术第四课《视觉中的红屋顶》说课稿

《视觉中的红屋顶》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视觉中的红屋顶》,我将围绕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七个方面来汇报我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节选自八年级美术下册第四课,在新课改理念下,我明确了本课课型属于欣赏·评述领域.本课主要是通过将表现相似题材的现代绘画作品进行相关比较,从中寻找多种绘画表现手法,初步了解一些现代派绘画的面貌特征。
使学生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以现代派绘画作为介绍点,是非常有必要的.二、教学目标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对比或类比中获得对特定作品更加深入的艺术感知与内心体验,从而提高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
通过欣赏20 世纪初现代派绘画的艺术特点、代表画家。
帮助学生了解现代派绘画的风格特点和表现形式,明确现代派绘画在西方绘画艺术发展历程中的意义和地位。
美术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1.知识与技能:能够对比传统西方绘画,把握一些现代派绘画形式变化的基本特征.2.方法与过程:能够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表现形式,表现对物象的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初步建立以发展和辩证的眼光认识、品评美术作品的审美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为西方现代主义画派的特点与传统主义画派的区别。
教学难点为运用不同的绘画语言,表现对物象的感受。
四、教学方法依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本课教学方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分别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比较分析法:通过写实绘画作品《蓬图瓦兹的红屋顶》与变形手法作品《吉他》的比较,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绘画手法在处理客观物象时运用的手段和表现形式。
八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视觉中的红屋顶课件2湘美版

第二十一页,共43页。
《视觉(shìjué)中的红屋顶》
分解(原f有ēn秩j序iě()zhìx重ù),构再为新的秩序。
第二十二页,共43页。
《视觉(shìjué)中的红屋顶》
作者将女神(nǚshén)与大提琴进行了重新组合,女神(nǚshén)的双翼
《视觉(shìjué)中的红屋顶》
解构与重组(zhònɡ zǔ)的方法: 二、元素(yuán sù)解构重组
第三十四页,共43页。
《视觉(shìjué)中的红屋顶》
解构(jiě ɡòu)与重组的方法: 三、综合(zōnghé)解构重组
第三十五页,共43页。
《视觉(shìjué)中的红屋顶》
美教班学生姜涛以自由(zìyóu)解构重组的方法把画室和龟背竹这组静物 很好的重构,是一幅(yī fú)很优秀的作品
《视觉(shìjué)中的红屋顶》
第四十二页,共43页。
《视觉(shìjué)中的红解屋构顶(j》iě ɡòu)与重组
解构(jiě ɡòu)重组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十三页,共43页。
第十页,共43页。
《视觉(shìjué)中的红屋顶》
现 实 主
义
第十一页,共43页。
返回(
《视觉(shìjué)中的红屋顶》
印
象 主
义
第十二页,共43页。
返回(
《视觉(shìjué)中的红屋顶》
野
兽
主 义
第十三页,共43页。
返回(
《视觉(shìjué)中的红屋顶》
立 体
主 义
第十四页,共43页。
第十九页,共43页。
《视觉(shìjué)中的红屋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天的山村 克利
瑞士
二、创作个性化的作品
王怀庆表现椅子造型的作品
椅子的不同表现
毕加索和勃 拉克表现吉他造 型的作品
思考· 训练
这幅剪贴画保 留了吉他的哪些特 征? 尝试分析画面 构图,说说画家是 怎样把握画面的平 衡和变化以及怎样 营造深度空间的。
吉他 毕加索
西班牙
教学活动二:
尝试通过概括、简化、变形、分解、重新组 合等手法改变实际物象,构成新的画面。
红屋 埃里希· 赫克尔 德国
《街》将景物概括为不同色彩对比 的块面和点,给人明快的色彩感受。 你能尝试运用色彩的冷暖关系画 画树和房子吗?
街
康定斯基 俄国
这幅画给你什么 样的感受?为什么?
画家把抽象和具 象交融在一起,表现 出机械、平稳、有序 的特性,绘画风格简 洁有力。
生动的风景 莱热
法国
这幅《秋天的山村》 画了些什么?画家是怎 样处理景物的?
工 厂 油 画
吉他 (报纸拼贴和炭笔) 西班牙 毕加索
毕 加 索 ( 西 班 牙 )
课后思考: 1.人们为什么不满足于模 仿自然的表现形式? 2.变形手法表现的自然景 物给你什么不同的感受?
3.我们以用哪些方式去 看世界呢?
谢谢观赏
德国
奥尔塔的工厂 毕加索 西班牙
比较两幅画中的房屋,说说两种表现 手法的不同之处。
奥尔塔的工厂 毕加索 西班牙
立体派画家把现实生活中的空间分解 成许多几何形体并重新组合,排除传统的街 透视观念,构成新的视觉形象。
油画 康定斯基 (俄国)
表现主义绘画 强调表现主观感情 和自我感受。 《红屋》造型 简洁,红色房屋在 绿树蓝天背景的映 衬下产生强烈的视 觉冲击。
第4课
教学活动一: 赏析现代绘画作品,归纳造型表 现手法,尝试模仿绘画创作。
一、从写实风格到多种风格
艺术家总是努力探索和寻找适合表现作 品内容的艺术形式,追求两者的完美结合。
印象派画家走出 画室,寻求、捕捉光 色变化,描绘瞬间留 下的真实印象。
蓬图瓦兹的红屋顶 毕沙罗
法国
红屋
埃里希· 赫克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