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单元熔融金属安全风险评估(标准版)

合集下载

金属冶炼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

金属冶炼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

风险识别与评估
危险源辨识
识别金属冶炼过程中可能存在的 危险源,如高温、高压、有毒有 害物质等。
风险评估方法选择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风 险评估方法,如事故树分析、危 险指数评价等。
风险等级划分
根据评估结果,将风险划分为不 同等级,为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提 供依据。
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
制定风险控制计划
应急预案与演练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 应急组织、应急流程 和应急资源等。
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 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和 演练方案。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 件的能力和自救互救 能力。
05
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效果评估
评估方法的选择
安全检查表法
通过制定详细的安全检查表,对金属冶炼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 逐项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风险矩阵法
根据金属冶炼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制定风险矩阵表,对风 险进行分级管理,明确各级风险的应对措施。
事故树分析法
通过分析金属冶炼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找出事故的直接和间接 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评估结果的运用
01
风险预警
根据评估结果,对存在高风险的 环节进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降 低风险。
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如设备维护、员工 培训、应急预案等。
实施风险控制措施
按照制定的计划,逐一落实各项控制措施,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 制。
监控与改进
定期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其持续有效。
04
安全风险管理的策略和措施
制定安全管理政策与制度
制定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政策,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职责和要求。

炼钢单元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与衡量表(04)

炼钢单元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与衡量表(04)

冶金企业炼钢单元(转炉)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信息一览表一、生产准备 (3)(一)皮带机上料 (3)(二)废钢准备 (4)(三)进铁水(倒罐站) (4)(四)铁水预处理 (5)(五)钢水罐、铁水罐、中间罐准备(冷修) (5)(六)钢水罐热修及转运 (6)二、转炉炼钢 (7)(一)转炉兑铁水 (7)(二)转炉加废钢 (7)(三)转炉冶炼 (8)(四)倒炉、出钢、倒渣 (9)(五)钢水精炼 (10)(六)炉下作业 (11)(七)炉衬、出钢口维护 (12)(八)渣场作业(渣罐吊运翻磕、热焖渣、装车外运) (12)(九)钢渣磁选 (13)(十)炉役 (13)三、钢水连铸 (14)(一)铸机开浇前准备 (14)(二)铸机上钢水 (16)(三)钢水罐浇注 (16)(四)中间罐浇铸 (17)(五)脱引锭、铸坯切割 (18)(六)坯库作业、钢坯精整 (19)(七)铸机设备点检、维护、检修 (20)(八)事故处理、故障处理 (21)四、起重吊运作业 (23)(一)液态金属吊运作业 (23)(二)转炉加废钢、废钢配斗、磁选废钢作业 (24)(三)其他起重作业 (24)(四)起重机检修 (25)五、转炉净汽化、除尘 (26)六、锅炉 (30)七、检、维修作业 (30)八、建构筑物 (31)九、液压站 (32)十、电气安全 (32)十一、危险作业 (33)十二、厂内运输 (35)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信息一览表辨识区域(部位、场所):炼钢单元(转炉)序号辨识对象辨识内容(危险因素)事故类型典型控制措施风险评价M E S R 级别一、生产准备(一)皮带机上料1作业人员皮带机巡检时跨越皮带。

机械伤害1.严禁跨越皮带,应走安全过桥。

2.安全绳缺损或拉绳开关失灵、护罩及护栏不全时不准作业。

3.现场应设置“严禁跨越”安全警示牌。

1 6 4 24 四2作业人员皮带机区域清理作业不停机。

机械伤害1.清理皮带机区域的卫生要有专人监护和指挥。

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炼铁单元考评标准.doc

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炼铁单元考评标准.doc

附件3
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炼铁单元考评标准
考评说明
1.本标准适用于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炼铁单元等级考评。

2.炼铁单元下设考评类目,考评类目下设考评项目,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考评办法,评出考评项目的实际得分。

考评类目中不存在的考评项目不参加考评。

考评类目的考评实际得分=(所有参加考评项目实际得分之和)×(所有考评项目标准分之和÷所有参加考评项目标准分之和)。

3.炼铁单元中不存在的考评类目不参加考评。

炼铁单元考评以100分为满分,炼铁单元考评实际得分=(所有参加考评类目的考评实际得分之和)×(所有考评类目标准分之和÷所有参加考评类目标准分之和)。

炼铁单元分为15个考评类目,考评标准分为100分,按照附表1进行考评。

4.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炼铁单元等级分为三级。

炼铁单元考评实际得分在90分以上的为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一级炼铁单元;炼铁单元考评实际得分在80分以上、但不足90分的为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二级炼铁单元;炼铁单元考评实际得分在70分以上、但不足80分的为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三级炼铁单元;炼铁单元考评实际得分在70分以下的为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不达标炼铁单元。

附表1: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炼铁单元自评/评审表
自评/评审单位:自评/评审时间:从年月日到年月日自评/评审组组长:自评/评审组主要成员:
2
3
4
5
6
7
8
9
10。

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考评办法及标准安全管理炼铁炼钢

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考评办法及标准安全管理炼铁炼钢

附件3
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炼铁单元考评标准
考评说明
1.本标准适用于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炼铁单元等级考评。

2.炼铁单元下设考评类目,考评类目下设考评项目,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考评办法,评出考评项目的实际得分。

考评类目中不存在的考评项目不参加考评。

考评类目的考评实际得分=(所有参加考评项目实际得分之和)×(所有考评项目标准分之和÷所有参加考评项目标准分之和).
3.炼铁单元中不存在的考评类目不参加考评。

炼铁单元考评以100分为满分,炼铁单元考评实际得分=(所有参加考评类目的考评实际得分之和)×(所有考评类目标准分之和÷所有参加考评类目标准分之和)。

炼铁单元分为15个考评类目,考评标准分为100分,按照附表1进行考评。

4.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炼铁单元等级分为三级。

炼铁单元考评实际得分在90分以上的为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一级炼铁单元;炼铁单元考评实际得分在80分以上、但不足90分的为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二级炼铁单元;炼铁单元考评实际得分在70分以上、但不足80分的为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三级炼铁单元;炼铁单元考评实际得分在70分以下的为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不达标炼铁单元。

附表1: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炼铁单元自评/评审表
自评/评审单位: 自评/评审时间:从年月日到年月日自评/评审组组长: 自评/评审组主要成员:
2
3
4
5
6
7
8
9
10。

工贸企业单元风险辨识分级评价参照表【模板】

工贸企业单元风险辨识分级评价参照表【模板】

工贸企业单元风险辨识分级评价参照表(试行)
2.一般情况下,企业的风险等级取值于各类作业区域(场所)的最高风险等级;作业区域(场所)的风险等级取值于内部各类单元的最高风险等级。

3.必要时,需对单元与邻近单元之间、作业区域(场所)与邻近作业区域(场所)之间的作用与影响,参考可能造成的事故等级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 1 -
附件2
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自评表
- 2 -
- 3 -
- 4 -
2.自评记录应根据评审标准逐项描述自评情况,并附带相关自评记录,不要仅简单填写不符合项。

3.第一大项为否决项,有指标超标时,企业应就存在问题评估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开展情况,完善后再行开展自评。

4.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属于企业安全管理方法之一,也是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的重要部分,有关机构、制度、清单等内容不需要专门单独
档案管理,只要在相关安全档案和记录中体现即可。

如:企业已有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机构及其开展情况记录视同已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机构;作业指导书中已包含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内容的视同认可。

5.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风险辨识清单、管控措施清单等内容可统一在风险辨识管控一张清单中显示。

6.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可与企业人事、质量、纪律管理等工作一起开展,关键要体现全员参与和改进的过
程,杜绝形式主义、应付主义。

- 5 -
- 6 -
附件4
- 7 -
附件5
安全警示
标志标识- 8 -
泰州市应急管理局2019年9月24日印发
- 9 -
- 10 -。

冶金企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炼钢单元)

冶金企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炼钢单元)

冶金企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转炉炼钢)一、生产准备 (3)(一)皮带机上料 (3)(二)废钢准备 (4)(三)进铁水(倒罐站) (4)(四)铁水预处理 (5)(五)钢水包、铁水包、中间包准备(冷修) (5)(六)钢水包热修及转运 (6)二、转炉炼钢 (7)(一)转炉兑铁水 (7)(二)转炉加废钢 (8)(三)转炉冶炼 (8)(四)转炉出钢、倒渣 (10)(五)钢水精炼 (11)(六)炉下作业 (12)(七)炉衬、出钢口维护 (13)(八)渣场作业(渣罐吊运翻磕、热焖渣、装车外运) (13)(九)钢渣磁选 (14)(十)炉役 (14)三、钢水连铸 (15)(一)铸机开浇前准备 (15)(二)铸机上钢水 (16)(三)大包浇注 (17)(四)中间包浇注 (18)(五)脱引锭、铸坯切割 (20)(六)坯库作业、钢坯精整 (20)(七)铸机设备点检、检修、维护 (22)(八)事故处理、故障处理 (23)四、起重作业、吊运作业 (24)(一)液态金属吊运作业 (24)(二)转炉加废钢、废钢配斗、磁选废钢作业 (25)(三)其他起重作业 (25)(四)起重机检修 (26)五、转炉净汽化、除尘 (27)六、锅炉 (31)七、检、维修作业 (32)八、建构筑物 (32)九、液压站 (33)十、电气安全 (34)十一、危险作业 (34)十二、厂内运输 (36)冶金企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炼钢单元填报单位:炼钢填表人:填表时间:序号风险点名称/类别所在位置主要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危险级别典型控制措施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M E S R一、生产准备(一)皮带机上料1.皮带机皮带机上料运行区域、地下料仓、皮带通廊、高位料仓等皮带机巡检时跨越皮带。

机械伤害 1 6 4 24 四1.严禁跨越皮带,应走安全过桥。

2.安全绳缺损或拉绳开关失灵、护罩及护栏不全时不准作业。

3.现场应设置“严禁跨越”安全警示牌。

安全标准化炼钢单元考评标准

安全标准化炼钢单元考评标准
3.地面车辆
(1)车辆运行时,应发出红色闪光与轰鸣等警示信号。
(2)电动铁水、钢水和渣罐车的停靠处,应设两个限位开关。
(3)所有车辆,均应以设计载荷通过重车运行试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2
检查现场和查阅资料。车辆运行时,不能或未发出红色闪光与轰鸣等警示信号的,扣0.5分;电动铁水罐车、钢水罐车、渣罐车的停靠处,未设两个限位开关的,扣0.5分;所有车辆投入使用前未经重车运行试验合格的,扣0.5分。直到本项目分数扣完为止。
八、钢水浇注
1.钢包准备
(1)钢包浇注后,应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或按规定报修、报废。
2.铁水罐、钢水罐、中间罐烘烤器及其他烧嘴
(2)采用煤气燃料时,应设置煤气低压报警及与煤气低压讯号联锁的快速切断阀等防回火设施,并应设置煤气吹扫煤气装置。
(3)采用氧气助燃时,氧气不应在燃烧器出口前与燃料混合,并应在操作控制上确保先点火后供氧。
2
采用煤气做燃料而未设置低压报警与自动快速切断阀的,扣0.5分;未设置煤气吹扫装置的,扣0.5分;采用氧气助燃,氧气在燃烧器出口前与燃料混合的,或未在操作控制上确保先点火后供氧的,扣0.5分。直到本项目分数扣完为止。
2.生产操作
(1)转炉留渣操作时,应采取防喷渣措施。
(2)烘炉应严格执行烘炉操作规程。
(3)转炉生产期间需到炉下区域作业时,应通知转炉控制室停止吹炼,并不得倾动转炉。
(4)倒炉测温取样和出钢时,人员应避免正对炉口,待炉子停稳,无喷溅时,方可作业。
(5)有窒息性气体的底吹阀门站,应加强检查,发现泄漏及时处理。进入阀门站应预先打开门窗与排气扇,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维修设备时应始终打开门窗与排风扇。
(3)起重机的龙门钩挂重铁水罐时,应有专人检查是否挂牢,待核实后发出指令,吊车才能起吊;吊起的铁水罐在等待往转炉兑铁水期间,不应提前挂上倾翻铁水罐的小钩。

金属冶炼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

金属冶炼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

案例四:某锌厂 采用先进的防火 技术,提高火灾 防范能力,降低 火灾风险。
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高安全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
绿色化:采用环保技术,降低冶炼过程中的污染排放
自动化:提高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工操作,降低人为失误风险
标准化:建立统一的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标准,提高行业整体安全水平 国际化: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国内金属冶炼安全 水平
风险应对:制定应对风险的应急预案 风险沟通:与员工、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者进行风险
沟通
风险防范措施
加强安全 教育,提 高员工安 全意识
完善安全 管理制度, 明确安全 责任
加强设备 维护,确 保设备安 全运行
加强现场 管理,消 除安全隐 患
加强应急 管理,提 高应急处 置能力
加强安全 检查,及 时发现和 整改安全 隐患
改进措施:加强培训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机
会等
持续改进:定期进行效果评 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
Part Seven
金属冶炼安全风险 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安全标准与法规比较研究
国际安全标准:ISO 45001、 IEC 61508等
国际安全法规:欧盟REACH 法规、美国OSHA法规等
比较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 安全标准和法规差异
高风险:可能导致 人员伤亡、财产损 失或环境破坏的风 险
中风险:可能导致 轻微人员伤亡、财 产损失或环境破坏 的风险
低风险:可能导致 轻微人员伤亡、财 产损失或环境破坏 的风险
风险评估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钢铁厂发生爆炸事故, 造成多人伤亡
案例三:某铝冶炼厂发生火灾事故, 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炼钢单元熔融金属安全风险评
估(标准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590
炼钢单元熔融金属安全风险评估(标准版)
一、炼钢系统简况
公司炼钢厂主要任务是将铁水、废钢等炼成具有所要求化学成分的钢,并使其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主要的任务概括为“四脱、两去、两调整”“四脱”:脱碳、脱硫、脱磷、脱氧;“两去”:去除有害气体、去除有害杂质;“两调整”:调整钢液温度,调整合金料成分。

⑴脱碳并将其含量调整到一定的范围。

钢中含碳量增加,则硬度、强度、脆性都将提高,而延展性能将下降;反之,含碳量减少,则硬度、强度下降,而延展性提高。

所以,炼钢过程必须按钢种规格将碳氧化至一定范围。

⑵去除杂质,主要包括:①脱磷、脱硫:对绝大多数钢种来说,P、S均为有害杂质,P可引起钢的冷脆,而S则引起钢的热脆,因此,要求在炼钢过程中尽量除之。

②脱氧:由于在转炉冶炼过程中,向熔池中输入大量的氧以氧
化杂质,致使钢液中溶入一定量的氧,它将大大影响钢的质量。

因此,需降低钢中的含氧量。

一般是向钢液中加入比铁有更大亲氧力的元素来完成(如Al、Si、Mn等合金)。

③去除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钢中气体主要指溶解在钢中的氢和氮;非金属夹杂物包括氧化物、硫化物、磷化物、氮化物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复杂化合物。

在转炉冶炼中,主要靠碳—氧反应时产生CO气泡的逸出,引起熔池沸腾来降低钢中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

⑶调整钢液成份和温度。

为保证钢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能,除控制钢液的碳含量和降低杂质含量外,还应加入适量的合金元素使其含量达到钢种规格范围;为保证钢液能顺利浇铸,根据冶炼过程的要求不断将钢液温度调整到合适的范围。

⑷将钢液浇铸成质量合格的钢坯。

通过连铸,将钢液浇铸成各种不同断面、不同尺寸的质量合格的钢坯。

炼钢过程通过供氧、造渣、加合金、升温、搅拌等手段完成炼钢基本任务。

转炉冶炼的钢水经过脱氧合金化和温度、成分的调整,调运到连铸平台,钢液由钢包注入中间包内,中间包暂时储存钢液,再浇注到结晶器内,钢液在结晶器内迅速冷却,形成外表为凝固坯壳内
部未凝固的钢水的铸坯,随着拉辊缓慢地将带液心的铸坯从结晶器拉出,中间包内的钢水也连续地注入结晶器内,带液芯的铸坯在二次冷却区接受喷水的强制冷却,当拉到规定位置时,铸坯内部完却凝固,然后将铸坯切割成规定的尺寸,由出坯装置送到热轧厂进行轧制。

炼钢厂的主要设备设施有:60T转炉四座、120T转炉两座,四机四流连铸机一座、五机五流连铸机三座、八机八流连铸机两座,200T混铁炉四座、400T混铁炉一座。

二、评估依据
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2)《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3)《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2008年2月1日起施行)
(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09年5月1日起施
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起施行)(6)《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2009年11月1日起施行)
(7)《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
(8)《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2、公司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定
(1)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检修制度
(2)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非常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3)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危险作业申请审批制度
(4)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安全标准化达标管理办法
3、其他相关文件或资料
(1)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2010)
(2)炼钢安全规程(AQ2002-2004)
(3)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
三、评估范围
1、1280m3高炉两座,1800m3高炉两座
2、铸运:铁水罐46个,罐架车43个,150T、125T行车各一台
四、安全风险评估表(附后)
五、对策措施建议
钢铁冶金行业高温熔融金属包括钢水、铁水及其液态炉渣。

熔融金属事故主要起因于水汽化爆炸,高温金属液体容器坠落、倾翻、高温金属液体的反应气体喷溅、熔融金属泄漏等。

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冶金设备和冶炼过程的防水、防潮以及起重运输设备的检测、检验,严格控制生产工艺条件,强化安全管理工作,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防范措施防止高温熔融金属伤害事故的发生。

1、防止熔融金属遇水爆炸
(1)熔融金属生产、处置和贮存设施附近、运输线路及附近区域不得有积水,正上方不得存在滴、漏水隐患。

(2)输送、储存熔融金属所使用的设备设施、渣铁沟在输送、
储存前须经充分干燥。

2、熔融金属的安全吊运要求
(1)吊运熔融金属应当采用带有固定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司机室等高温作业岗位应当采取降温防护措施。

(2)起重机的吊具(钩)、钢丝绳、盛装熔融金属的容器(设备)的耳轴等应定期进行检测,凡耳轴出现内裂纹、壳体焊缝开裂、明显变形、耳轴磨损大于直径的10%、机械失灵、衬砖损坏超过规定,均应报修或报废。

(3)起重机应由经专门培训、考核合格的专职人员指挥,同一时刻只应一人指挥,指挥信号应符合要求。

吊运时应检查确认挂钩、脱钩可靠,方可通知司机起吊,起吊前应进行试重,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并尽量远离起吊地点。

(4)吊运装有铁水的罐,应与邻近设备或建、构筑物保持大于1.5m的净空距离。

倾倒熔融金属时,铁水罐周围4m内不可有非作业人员,防止熔融金属飞溅或洒落伤人。

(5)放铁时罐内铁水距罐体上沿保持至少300mm的距离。

(6)熔融金属运输车辆应当与建(构)筑物和作业人员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不可与其他物体碰撞。

3、运输熔融金属的车辆安全要求
(1)熔融金属地面运输车辆应当采用专用运输车辆,并设置安全监控系统。

熔融金属的运输设备应有耐高温、防喷溅的措施,设有完善、可靠的制动措施。

(2)装载熔融金属的车辆在厂区道路上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10km/h,在高炉下行驶或倒罐时,不应大于5km/h。

(3)装运熔融金属的专用车辆,不得在煤气、氧气、氢气管道下方、电缆通廊下方和有易燃、易爆物质的区域停留。

跨越道路上方的管道应采取隔热措施。

(4)应对熔融金属的运输车辆进行定期安全检查、检测、维修和保养,发现隐患要立即进行整改。

4、熔融金属作业现场管理
(1)冶金企业的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应当设置在安全地点,不得设在风口平台和出铁场的下部,其
门窗应避开铁口、渣口;也不得设置在高温液态金属的吊运影响范围内。

(2)熔融金属运行区域内的设备、电线电缆、管线和建(构)筑物等应当采取隔热防护措施。

(3)承受重荷载和受高温辐射、热渣喷溅等危害的建(构)筑物,应定期进行结构安全鉴定。

(4)起重设备进行改造时,应当同时对承重厂房结构进行荷载核定,保证承重结构具有足够的承重能力。

5、熔融金属泄漏处置
(1)熔融金属泄漏后,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及时用熔剂或砂土挡住已流出的金属液体,防止熔融金属大面积流淌或流入积水,尤其是半封闭空间环境中的积水。

(2)当熔融金属引起可燃物着火时,应使用干燥沙子或其他耐火材料扑救,不得使用水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水剂灭火器灭火。

(3)存在高温辐射及熔融金属喷溅危险岗位的作业人员,应当配备阻燃服及其他防护用品。

六、评估结论
炼钢厂对熔融金属爆喷风险高度重视,对目前炼钢厂存在熔融金属风险的高炉、铸运等区域,进行严格管控,从管理制度方面进行完善,建立了高温金属溶液管理办法和事故防范控制管理办法,针对高炉、铸运区域作业明细及重点防范内容,制定了专项检查表,并严格按照制度要求的频次进行检查,积极组织对发现问题进行整改治理,同时,针对个别不可控因素,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对防范重点部位进行实时监控,对设备隐患进行精细检查,确保设备设施运行状态安全可控。

依托岗位双述及岗位禁令的学习与掌握,强化相关从业人员的操作水平,组织基层单位定期开展应急处置措施演练学习,促进各级人员应急能力提升,促使炼钢厂熔融金属风险处于受控状态。

另一方面,炼钢厂实际作业中仍存在因个别操作人员责任意识不强或管理不到位,导致的熔融金属险肈事件,如放铁期间铁水装入量过满,检查维护不到位导致的渣沟侵蚀泄露等问题,暴露了炼钢厂在管理方面存在的短板,针对此类问题,炼钢厂进一步强化管控手段与日常检查,最大限度降低系统风险,确保安全形势
长稳久顺。

通过风险分析评估,炼钢单元熔融金属安全风险等级均为一般或较大,无重大风险,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七、评估人(签名)
工作人员
姓名
资格或职务
资格证书号
报告负责人
卫军民
厂长
报告编制人
王文红
孙卫平
杨军荣
刘涛
阮少鹏
报告审核人
李雪峰
报告批准人
郗九生
八、评估日期:2014年6月24日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