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和答案解析(5份卷)分解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卷带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卷带答案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1. B2. C3. A4. D5. C6. B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酸雨2. 扬尘3. 二氧化硫4. 光化学烟雾5. 大气污染防治法三、判断题(每题5分,共20分)1. 错2. 对3. 错4. 错5. 错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说明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因和影响。
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因包括工业排放、汽车尾气、能源燃烧和生活活动等。
大气污染给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如呼吸道疾病、酸雨腐蚀、温室效应等。
2. 请简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主要原理。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通过减排、清洁技术和治理措施来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
具体包括尾气处理设备、烟气脱硫装置、除尘器等,以及在污染源处进行的管控措施,如限制工业污染排放、加强燃煤电厂污染治理等。
3. 请简要介绍大气污染治理的措施和方法。
大气污染治理的措施和方法包括源头控制、治理设备、清洁燃料和能源、交通管理和规划等。
源头控制是通过限制污染物的排放来减少污染源,如加强工业和机动车尾气的减排控制;治理设备包括尾气处理、烟气脱硫和除尘等装置,用于清除污染物;清洁燃料和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交通管理和规划重点是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从而减少尾气排放等。
五、解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 请描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在中国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在中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加强污染源治理,改善了大气质量。
然而,中国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加大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另一方面,环境容量限制和气象条件使得大气污染传输和扩散难以有效控制。
此外,公众环保意识不强、环境执法力度不够以及技术和人力资源短缺等也是制约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因素。
2. 请简要描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发展趋势。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技术创新方面,将会有更加高效和环保的大气污染控制设备和技术的出现,如更高效的烟气净化装置、更清洁的能源替代品等。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填空1、气溶胶态污染物:粉尘、烟、飞灰、黑烟、雾P42、气态污染物总体上可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五大类。
P53、大气污染源按来源可以分为自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两种。
其中人为污染源按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可分为点源、面源,按照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交通运输污染源三类。
4、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估测硫含量和热值。
P305、逆温有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锋面逆温五种。
(P74)6、吸附再生方法有加热解吸再生、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溶剂萃取再生、置换再生、化学转化再生。
(267页)7、常用的除尘器可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带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P1618、煤中含有黄铁矿硫(FeS2)、硫酸盐硫(MeSO4)、有机硫(CxHySz)和元素硫四种形态的硫。
P319、地方性风场有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三种10、烟囱有效高度为烟囱几何高度H S与烟气抬升高度△H 之和。
11、大气稳定度分类:不稳定、稳定、中性三种(书上)在我国分为极不稳定、较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稳定六种(老师课堂讲的)P7312、净化装置技术指标主要有处理气体流量、净化效率和压力损失等。
P14113、粉尘物理性指标:粉尘的密度、安息角与滑动角、比表面积、含水率、润湿性、荷电性与导电性、粘附性及自然性和爆炸性。
(P132)14、影响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因素有二次效应、比例尺寸、烟尘的物理性质、操作变量。
P17115、在除尘电晕电场中存在电场荷电(碰撞荷电)、扩散荷电两种粒子荷电机理。
三、简答1、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P20)①实施清洁生产②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③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2、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P22)只要回答种类和作用即可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以及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卷)与答案(5份卷)分解

一、名词解释大气污染系: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 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态环境. 大气稳定度: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气压梯度力:单位质量的空气在气压场中受到的作用力.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二、填空题1、大气污染物侵入人体主要的途径:明确接触、食入含污染物的物质和水、吸收被污染的空气.2、湿法脱硫技术包括: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海水烟气脱硫技术、湿式氨法烟气脱硫.3、目前,常用的除尘器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四种.4、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根底是气体扩散、气体吸收、气体吸附、气体催化转化5、影响燃烧过程的因素是:空气条件、温度条件、时间条件、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三、简答题1、简述双模理论模型的根本要点?答:〔1〕当气液两相接触时,两相之间有一个相界面在相界面两侧分别存在着呈层流流动的气膜和液膜.溶质必须以分子扩散形式从气流主体连续通过这两个膜层而进入液相主体.〔2〕在相界面上,气液两相的浓度总是相互平衡,即界面上不存在吸收阻力.〔3〕在层膜以外的气相和液相主体,由于流体的充分湍动,溶质的浓度根本上是均匀的,即认为主体没有浓度梯度存在,也就是说,浓度梯度全部集中在两层膜.2、大气分为哪几层?分别有么特点?答:〔1〕对流层:a虽然薄,但却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蒸气,主要的大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中,天气变化最复杂.b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c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主要是由于下垫面受热不均匀与其本身特性不同造成的.D温度和湿度的水平分布不均匀.〔2〕平流层:气温虽高度增高而增高,集中了大局部臭氧,吸收紫外光,保护地球.〔3〕中间层:气温虽高度的升高而迅速降低〔4〕暖层:分子被高度电离,存在大量的粒子和电子.〔5〕散逸层:气温很高,空气很稀薄,空气离子的运动速度很高.3.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时,吸附剂应具有哪些条件?答:a.要有巨大的边面积.b.对不同其体具有选择性的吸附作用.c.较高的机械强度,化学与热稳定性.d.吸附容量大.e.来源广泛,造价低廉.f.良好的再生性能.4.请简述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答:电除尘器的原理审计悬浮粒子荷电,带电粒子在电场迁移和捕集,以与将捕集物从集尘外表上去除三个根本过程.高压直流电晕是使粒子荷电的最有效方法.电晕过程发生于活化的高压电极和接地极之间,电极之间的空间形成高浓度的气体离子,含尘气流通过这个空间时,尘粒在百分之几秒的时间因碰撞俘获气体离子而导致荷电.荷电粒子的捕集是使其通过延续的电晕电场或光滑的不放电的电极之间的纯静电场而实现.通过振打除去接地电极上的灰层并使其落入灰斗,当粒子为液态时,被捕集粒子会发生凝集并滴入下不容器.为保证电除尘器在高效率下运行,必须使粒子荷电,并有效地完成粒子捕集和清灰等过程.5、高斯扩散模式四点假设答:①污染物在Y,Z轴上的分布符合高斯分布;②在全部空间中风速是均匀的,稳定的;③源强是连续均匀的;④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的质量是守恒的.四、计算题 1、重油元素分析结果如下:〔质量分数〕C :84.0% H :10% O :2..4 % N : 1 % S :0.0 9 6% ,空气中α=1.1,求燃烧1千克重油所需要的实际空气量.解:1千克重油中含有C:840g 所需O 2的量为:70mol 12840=÷; H:100g 所需O 2的量为:25mol 4 100=÷; O:24g, 转化成O 2为: 0.75mol 3224=÷; 2的量为:0.15mol 142.1=÷;2的量为:0.03mol 320.96=÷; 所以理论需氧量为:94.43mol 0.030.150.75-2570=+++;设O:N=1:3.78如此理论空气量为:451.38mol 94.43)3.78(1=⨯+; 所需的实际空气量为:496.52mol 1.1451.38=⨯.2、某冶炼厂的烟囱高62米,烟云抬升高度为13米,SO 2排放速率为51030⨯mg/h.假定烟气在烟道口采用脱硫技术,脱硫效率为85%:(1)试估算排放后下风向1km 处的SO 2地面浓度.(2)计算出地面最大浓度以与其出现距离.解:〔1〕SO 2源强为:s mg Q /125)85.01(360010305=-⨯⨯=; 32222/00015.0)2.26275ex p(2.2626.55314.3125)ex p()75,0,1000(m mg z z H z y Q =⨯-⨯⨯⨯⨯=∆-⨯∆∆=πμρ〔2〕名称解释空气过剩系数: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过一系列化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响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块〔包括未饱和的湿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通常取100m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大气稳定度: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即是否易于发生对流.二、填空1、燃烧过程的"3T〞是指:温度、时间、湍流.2、按照湍流形成原因可分为两种湍流:一是由于垂直方向温度分布不均匀引起的热力湍流,其强度主要取决于大气稳定度;二是由于垂直方向风速分布不均匀与地面粗糙度引起的机械湍流,其强度主要取决于风速梯度和地面粗糙度.实际的湍流是上述两种湍流的叠加3、常用的除尘器可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4、烟囱有效高度为烟囱有效高度与烟气抬升高度之和5、粉尘物理性指标:粉尘的密度、安息角与滑动角、比外表积、含水率、润湿性、荷电性与导电性、粘附性与自然性和爆炸性三、简答1、高斯扩散模式立足于哪种湍流扩散理论?它的主要假设是什么?答:湍流统计理论.主要假设有四点:〔1〕污染物浓度在y、z轴向上的分布符合高斯分布〔正态分布〕.〔2〕在全部空间中风速是均匀的,稳定的.〔3〕源强是连续均匀地.〔4〕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2、目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日趋严重,主要化石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交通运输造成的,控制大气污染应采取哪些措施?答:1、化石燃料燃烧,对于煤炭来说,一是煤炭的固态加工;二是煤炭的转化〔包括煤气化、煤的液化〕.对于石油来说,可采用直接脱硫和间接脱硫.2、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分别采用除尘设备除尘,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方法消除二氧化硫,选择性催化复原法和选择性非催化复原法消除氮氧化物.3、3、交通运输污染可采用三效催化转化器净化汽油机排气中的CO、 CH 、NO X采用过滤捕集法和催化转化法净化柴油机排气中的NO X和碳烟.3、烟气脱硝技术有哪些方面?答:选择性催化复原法〔SCR〕脱硝、选择性非催化复原法〔SNCR〕、吸收法净化烟气中的NO X、吸附法净化烟气中的NO X 4、简述吸附再生的方法.答:〔1〕加热解析再生〔2〕降压或真空解析再生〔3〕置换再生〔4〕溶剂萃取再生〔5〕化学转化再生5、分析旋风除尘器结构对其除尘效率的影响.1、排放管直径越小,dc越小,除尘效率越高;2、筒体直径D越小,粒子所受的离心力越大,其效率越高,但D过小,粒子容易出现二次逃逸,效率反而下降;3、锥体适当加长,可以提高效率;4、除尘器下部的严密性不好,会引起除尘效率的下降.四、计算1.某电厂排放出的烟气温度为453K,压力为95Kpa,每分钟排出的湿烟气体积为10000立方米,其中除去水的局部的体积分数为92.63%,利用奥萨特仪测得烟气中各组份的体积分数分别为:CO2为10.6%,02为7.9%,没有测出CO,该厂污染物排放浓度为21.9kg/m^3.求在该测定条件下污染物的排放浓度〔修正为全球监测系统网的标准状况〕.解:该条件下干烟气的流量为10000x0.9263=9263m^3/min 该测定条件下在干烟其中的污染物浓度为:21.9x10^6/9263mg/m^3=2364.2mg/m^3全球监测系统网的标准状况为298k和101325pa,所以修正后的浓度为:2364.2x101.325x453/<95x298>=3833.2mg/m^3 2.计算庚烷〔C7H16〕在理论空气条件量下燃烧室的燃料/空气质量比,并确定燃烧产物气体的组成.解:庚烷在理论空气量条件下燃烧,可表示为:C7H16 +11〔O2+3.78N2〕→ 7CO2 + 8H2O + 41.58 N2 燃料每摩尔燃料燃烧需要11mol的空气,庚烷的摩尔质量为100 g/mol,因此,理论空气量下燃烧时燃料/空气的质量比为:〔 mf/ma〕s=100/11<32+×燃烧产物总物质的量为〔7+8+41.58〕mol=56.58mol.因此, 庚烷燃烧产生的烟气组成为:yCO2 = 7/56.58=0.1237=12.37%yH2O = 8/56.58=0.1414=14.14%yN2=41.58/56.58=0.7348=73.48%大气试题一.填空题1.燃烧烟气主要由悬浮的少量颗粒物,燃烧产物,未燃烧和局部燃烧的燃料,氧化剂与惰性气体等组成.2.典型的烟流形状有波浪形,锥形,扇形,漫烟形,,其中扇形烟流发生在烟囱出口处逆温层中.3.工业上广泛应用的吸附剂主要有:活性炭,活性氧化铝,硅胶,白土和沸石分子筛.4.从废气中去除气态污染物,控制气态污染物向大气的排放,常常涉与气体吸收,气体吸附,气体催化转化等单元操作.5.粉尘的安息角和滑动角是评价粉尘流动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二.名词解释1.空气过剩系数: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2.相对湿度:空气的绝对湿度占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之百分比.3.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4.分级除尘效率:除尘装置对某一粒径或粒径间隔粉尘的除尘效率.5.煤炭气化: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通过参加气化剂使煤转化为煤气的过程.三.简答题1.空气/燃料比对燃烧过程形成的污染物种类和总量有什么影响?答:低空燃比时,燃料燃烧不完全,易形成CO和HC,NOx排放很少;高空燃比时,燃料燃烧充分,火焰温度高,CO和HC排放很少,NOx生成量较高;存在一个最优点,CO、HC和NOx的排放总量最低.①空气条件②温度条件③时间条件④燃料与空气混合条件①污染物在Y,Z轴上的分布符合高斯分布;②在全部空间中风速是均匀的,稳定的;③源强是连续均匀的;④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的质量是守恒的.4分析旋风除尘器原理以与结构对其除尘效率的影响.答:机理:是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离心力使尘粒从气流中别离的,用来别离粒径大于5-10μm以上的的颗粒物.a〕排放管直径越小,dc越小,除尘效率越高;b〕筒体直径D越小,粒子所受的离心力越大,其效率越高;但D过小,粒子容易出现二次逃逸,效率反而下降;c〕锥体适当加长,可以提高效率;d〕除尘器下部的严密性不好,会引起除尘效率的下降.吸附的特征①吸附有很强的选择性;②吸附速率较慢,达到吸附平衡需相当长的时间;③升高温度可提高吸附速率.6. 物理吸附的特征答:①吸附质与吸附剂间不发生化学反响;②吸附过程极快,参与吸附的各相间常常瞬间即达平衡;③吸附为放热反响;④吸附剂与吸附质间的吸附不强,当气体中吸附质分压降低或温度升高时,被吸附的气易于从固体外表逸出,而不改变气体原来的性质.答:〔1〕控制SO2的排放量;〔2〕采用低硫燃料和清洁能源来替代含硫成份较高的能源;〔3〕燃料脱硫,燃烧过程脱硫和末端尾气脱硫;〔4〕增加绿化面积,增大自然净化能力.四.计算题1.某种烟煤的组成为:%.06.3%,32.21%,32.1%,26.1%84.4%,04.8%54.84ar daf daf W A S N H O C d daf daf daf ,,试计算燃烧1kg 该种煤所需的理论空气量和产生的理论烟气量〔假定空气中不含水分〕.解:收到基的成分组成%06.3:ar W以1kg 烟煤为基准组分 质量〔g 〕 摩尔数〔mol 〕 需O2量〔mol 〕 产生烟气量〔mol 〕C53.73<CO2> H18.45<H2O> O0 N0 0.343<N2> S0.316<SO2> H2O 1.7<H2O> 需氧量为〔53.2. 某一工业锅炉烟囱高30m,直径0.6m,烟气出口速度为20m/s,烟气温度为405k,大气温度为293k,烟囱出口处风速4m/s,SO2排放量为10mg/s.计算中性大气条件下SO2的地面最大浓度和出现的位置.解:〔1〕用Holland 公式算烟气抬升高度m 84.5)6.0*405293405*7.25.1(46.0*20)7.25.1(a =-+=-+=∆-D T T T U DV H S S S 有效高度m 84.35=∆+=H H H S〔2〕地面最大浓度,*22y z e UH Qσσπρ-=出现在m Hx x z 34.25284.352max ====ρσ查表4-4,与zσ对应的下风向距离x=745.6m,相应y σ=50.1m,,*22y z e UH Qσσπρ-=出现在下风向745.6m 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考试题1120662班27、29、30、31、32、34、35、36提供一、 填空1、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目前主要包括、和.2、燃烧过程的"3T 〞指的是、和.3、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是_和.4、机械除尘器包括、和.5、按罩口气流流动方式可将集气罩分为和.二、名词解释1、大气污染物:2、空燃比:3、大气稳定度:4、分级效率:5、挥发性有机物〔VOCS〕:三、简答题1、简述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机理?2、简述文丘里洗涤器的除尘机理?3、试述石灰石/石灰法湿法烟气脱硫的工艺流程与原理?4、烟气脱硝技术有哪些技术?并举一例具体说明其机理.5、简述市的主要大气污染源有哪些?如何控制?四、计算题1、重油成分分析结果〔质量分数〕如下:C:85.5%; H:11.3%; O:2.0%; N:0.2%;S:1.0%试计算:〔1〕、燃油1Kg所需的理论空气量和产生的理论烟气量.〔2〕、干烟气中SO2的浓度和CO2的最大浓度.< 3 >、当空气的过剩量为10%时,所需的空气量与产生的烟气量.2、某城市火电厂的烟囱高100m,出口径5m,烟气出口速度13m/s,烟气温度373K,流量250m3/s,烟气出口处平均风速为4m/s,大气温度293K.试求夏季平均气压1382.29hPa,计算有效源高.〔推荐抬升公式△H=n0Q n1H Hs n2/u,假如Q H≥21000Kw,n0=1.303,n1=1/3,n2=2/3〕.参考答案一、填空1、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2、温度时间湍流度3、风湍流4、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旋风除尘器5、吸气式集气罩吹吸式集气罩二、名词解释1、大气污染物: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2、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3、大气稳定度: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4、分级效率:指除尘装置对某一粒径dp i或粒径间隔△dp粉尘的除尘效率.5、挥发性有机物〔VOCS〕:特定使用条件下具有相应挥发性的全部有机化合物的统称.三、简答题1、答:在放电极与集尘极之间施加直流高电压,使放电极附近发生电晕放电,气体电离,生成大量的自由电子和正离子,在放电极附近的电晕区正离子立即被电晕极吸引过去而失去电荷.自由电子和随即形成的负离子如此因受电场力的作用向集尘极移动,并充满到两极间的绝大局部空间,含尘气流通过电场空间时,自由电子、负离子与粉尘碰撞并附着其上,使粉尘荷电,荷电粉尘在电场中受库仑力的作用向集尘极移动,经过一定时间后到达集尘极外表,放出所带电荷而沉积其上,集尘极外表上的粉尘沉积到一定厚度后,用机械振打等方法将其去除掉,使之落入下部灰斗中.2、答:含尘气体由进气管进入收缩管后,流速逐渐增大.气流的压力能逐渐转变为动能,在喉管入口处,气速达到最大,洗涤液〔一般为水〕通过沿喉管周边均匀分布的喷嘴进入,液滴被高速气流雾化和加速.微细颗粒以与气流一样的速度进入喉管,洗涤液滴的轴向初速度为零,由于气流曳力在喉管局部被逐渐加速,在液滴加速过程中,由于液滴与颗粒之间惯性碰撞,实现微细颗粒的捕集,在扩散管中,气流速度减小和压力的上升,使以颗粒为凝结核的凝聚作用的速度加快,形成直径较大的含尘液滴,被低能洗涤器或除雾器捕集下来.3、答:石灰石/石灰法湿法脱硫工艺系统主要有:烟气系统、吸收氧化系统、浆液制备系统、石膏脱水系统、排放系统组成.其根本工艺流程如下:锅炉烟气除尘器除尘后,通过增压风机降温后进入吸收塔.在吸收塔烟气向上流动且被向下流动的循环浆液以逆流方式洗涤.循环浆液如此通过喷浆层设置的喷嘴喷射到吸收塔中,在吸收塔中,石灰石与二氧化硫反响生成石膏,这局部石膏浆液通过石膏浆液泵排出,进入石膏脱水系统.经过净化处理的烟气流经两级除雾器除雾,在此处将清洁烟气中所携带的浆液雾滴去除.最后,洁净的烟气通过烟道进入烟囱排向大气.脱硫过程主反响1.SO2 + H2O → H2SO3 溶解吸收反响2.CaCO3 + H2SO3 → CaSO3 + CO2 + H2O 中和反响3.CaSO3 + 1/2 O2 → CaSO4 氧化反响4、答:目前烟气脱硝技术有选择性催化复原法〔SCR〕脱硝、选择性非催化复原法〔SNCR〕脱硝、吸收法净化烟气中的NO x、吸附法净化烟气中的NO x.例如选择性催化复原法〔SCR〕脱硝:SCR过程是以氨作复原剂,通常在空气预热器的上游注入含NOx的烟气.此处烟气的温度约290~400℃,是复原反响的最优温度.在含有催化剂的反响器NOx被复原为N2和水.5、答案略四、计算题1、解:1kg燃油含:重量〔g〕摩尔数〔g〕需氧数〔g〕C 855HS1025H2O 0N元素忽略.1〕理论需氧量设干空气O2:N2体积比为1:3.78,如此:×4.78=474.12mol/kg重油.×3N/kg重油.烟气组成为CO2:71.25mol,H2O:55.25+1.25=56.50mol, SO2ol,N2:3.78×99.1875=374.93mol.理论烟气量×m3N/kg重油.2〕干烟气量为502.99-56.50=446.49mol/kg重油.SO2空气燃烧时CO23〕过剩空气为10%时,×3N/kg重油,产生×m3N/kg重油.2、解:烟气热释放量:Q Hs-T a/T S=0.35*1382.29*250*<373-293>/373=25914Kw因为Q H≥21000Kw所以△H=n0Q n1H Hs n2/u=1.303*25914^1/3*100^2/3如此有效源高:H=Hs+△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一名词解释1、大气污染: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 ,呈现出足够的浓度, 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2、二次污染物:是指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响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质.3、理论空气量:单位量燃料按燃烧反映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称为理论空气量.4、能见度: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或识别出的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单位用 m 或 km.5、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如甲烷、一氧化二氮、臭氧、氟氯碳、水蒸气等,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二填空1.大气污染物的人为污染源包括三方面:﹍﹍﹍、﹍﹍和﹍﹍﹍﹍.答案:生活、工业、交通运输2、大气污染侵入人体主要途径有:﹍﹍﹍、﹍﹍﹍、﹍﹍﹍答案:外表接触、食入含污染物的食物、吸入被污染的空气3、局部排气净化系统主要有﹍﹍﹍,﹍﹍﹍ ,﹍﹍﹍,﹍﹍﹍与﹍﹍﹍几局部组成.答案:集气罩 , 风管 ,净化设备, 风机 ,烟囱4.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包括﹍﹍﹍、﹍﹍﹍和﹍﹍﹍等三大问题答案: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5.目前常用的除尘器可分为﹍﹍﹍﹍、﹍﹍﹍、﹍﹍﹍、﹍﹍﹍等.答案: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湿式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三解答,1. .控制VOCs污染的方法有哪几种?请简述.答:〔1〕燃烧法〔2〕吸收法〔3〕冷凝发〔4〕吸附法〔5〕生物法2.简述双膜理论的根本要点,答:吸收过程为透过两层层流膜的分子扩散,通过两层膜的分子扩散阻力,就是吸收过程的总阻力.〔1〕存在两层膜,气膜和液膜〔2〕气、液相主体无传质阻力,无浓度差〔3〕界面上处于平衡状态〔4〕两层膜中是分子扩散阻力处层流态3.影响气体吸附的因素有哪些?答:操作条件:低温有利于物理吸附,适当升温有利于化学吸附.加压有利用吸附.吸附剂的性质:孔隙率、孔径、粒度等影响比外表积,从而影响吸附效果.吸附质的性质与浓度;吸附剂的活性:单位吸附剂所能吸附的吸附质的量4、汽油机排气中有毒物质有哪些污染物,采用处理装置有那几类?答:主要有 CO、NOx 和 HC〔包括方香烃、烯烃、烷烃、醛类等〕 ,以与少量的铅、硫、磷等.处理装置有:氧化型催化转化器、复原型催化器、三效催化转化器.5. 控制SO2排放的的重点是控制与能源活动有关的排放,控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并简述其根本原理.答:控制的方法有:采用低硫燃料和清洁能源替代、燃料脱硫、燃烧过程中脱硫和末端尾气脱硫.〔1〕采用低硫燃料和清洁能源替代:直接减少或不用含硫的燃料,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2〕燃料脱硫:主要用重力脱硫法、型煤固硫等方法,将燃料中的硫除去,减少燃料中的硫.〔3〕燃烧过程中脱硫:利用流化床燃烧脱硫,添加的固硫剂和SO2能够充分混合接触,将SO2转化成为硫酸盐而稳定在炉渣中.〔4〕末端尾气脱硫:利用各种脱硫方法将烟气中的SO2回收或除去.四计算题1假定煤的化学组成以质量计C:80% H:5% O:6% N:1.5% S:3%灰分:4.5%空气含湿量为15g/m3 α求:<1>燃烧1kg煤所需理论空气量和产生的理论烟气量<2>实际空气量和实际烟气量解〔1〕以一千克煤燃烧为根底如此3.75=76.36mol/kg3/kgα〔2〕α3/kg3 33N故H2O的体积分数为1.493%,故实3N/kg×1.493%=8.71 N/kg2位于城市附近的某发电厂烟囱高度为130m,径为6m,排烟速度为10m/s,烟气温度418K.假如此时大气温度为288K当地大气压100Kpa,大气为中性层结,源高处平均风速3m/s流量为200 m3/s求烟气抬升高度.。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填空1、气溶胶态污染物:粉尘、烟、飞灰、黑烟、雾P42、气态污染物总体上可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五大类。
P53、大气污染源按来源可以分为自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两种。
其中人为污染源按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可分为点源、面源,按照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交通运输污染源三类。
4、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估测硫含量和热值。
P305、逆温有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锋面逆温五种。
(P74)6、吸附再生方法有加热解吸再生、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溶剂萃取再生、置换再生、化学转化再生。
(267页)7、常用的除尘器可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带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P1618、煤中含有黄铁矿硫(FeS2)、硫酸盐硫(MeSO4)、有机硫(CxHySz)和元素硫四种形态的硫。
P319、地方性风场有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三种10、烟囱有效高度为烟囱几何高度H S与烟气抬升高度△H 之和。
11、大气稳定度分类:不稳定、稳定、中性三种(书上)在我国分为极不稳定、较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稳定六种(老师课堂讲的)P7312、净化装置技术指标主要有处理气体流量、净化效率和压力损失等。
P14113、粉尘物理性指标:粉尘的密度、安息角与滑动角、比表面积、含水率、润湿性、荷电性与导电性、粘附性及自然性和爆炸性。
(P132)14、影响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因素有二次效应、比例尺寸、烟尘的物理性质、操作变量。
P17115、在除尘电晕电场中存在电场荷电(碰撞荷电)、扩散荷电两种粒子荷电机理。
三、简答1、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P20)①实施清洁生产②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③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2、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P22)只要回答种类和作用即可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以及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可吸入颗粒物(pm10):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um的颗粒物。
2.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成分或者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者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
3.理论烟气体积:在理论空气量下,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烟气体积。
4.大气污染物: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
5.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它可以由燃烧方程式直接求得。
二、填空1.要使燃料完全燃烧,应该具备如下条件:空气条件、温度条件、时间条件、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2.风和湍流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
3.气态污染物净化的三种方法为:吸收法、吸附法、催化转化法4.控制挥发性有机物VOC s 污染的方法:燃烧法、吸收法、冷凝法、吸附法、生物法。
5.根据气温在垂直于下垫面方向上的分布,可将大气圈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三、简单1.简述湿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答:含尘气体在运动中与液滴相遇,在液滴前x d处,气流开始改变方向、绕开液滴流动,而惯性较大的粉尘颗粒将继续保持其原有的直线运动趋势,颗粒运动主要受到两个力支配,其自身的惯性力和周围气体对其的阻力。
当颗粒从脱离流线到惯性运动结束时所移动的直线距离大于粒子从偏离流线那一点至液滴的距离时,粉尘会与液滴发生碰撞而被去除。
2.定义PM2.5,结合北京市大气污染的现状分析PM2.5的主要来源及化学组成。
答:PM2.5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
PM2.5的主要来源是燃料燃烧、机动车排放、二次颗粒物、无组织扬尘等。
化学组成主要有SO42-、NO3-、NH4+、EC、OC、重金属等。
3.简述大气中SOx 的来源和危害,并介绍烟气脱硫技术有哪些?答:来源:有天然来源和人为来源两类,天然来源主要是火山爆发、天然原生生物活动等,人为来源主要是燃料的燃烧和金属冶炼危害:①在大气中反应生成硫酸烟雾和硫酸盐,造成酸雨②形成二次微粗粒子,影响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甚至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烟气脱硫技术:①湿法烟气脱硫:石灰石/石灰法;氧化镁法;湿式氨法②干法脱硫:喷雾干燥法、干法喷钙脱硫、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四、计算1.已知煤炭的重量组成为:C 77.2%,H 5.2%,N 1.2%,S 1.6%,O 5.9%,灰分8.9%。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填空1、气溶胶态污染物:粉尘、烟、飞灰、黑烟、雾P42、气态污染物总体上可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五大类。
P53、大气污染源按来源可以分为自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两种。
其中人为污染源按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可分为点源、面源,按照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交通运输污染源三类。
4、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估测硫含量和热值。
P305、逆温有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锋面逆温五种。
(P74)6、吸附再生方法有加热解吸再生、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溶剂萃取再生、置换再生、化学转化再生。
(267页)7、常用的除尘器可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带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P1618、煤中含有黄铁矿硫(FeS2)、硫酸盐硫(MeSO4)、有机硫(CxHySz)和元素硫四种形态的硫。
P319、地方性风场有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三种10、烟囱有效高度为烟囱几何高度H S与烟气抬升高度△H 之和。
11、大气稳定度分类:不稳定、稳定、中性三种(书上)在我国分为极不稳定、较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稳定六种(老师课堂讲的)P7312、净化装置技术指标主要有处理气体流量、净化效率和压力损失等。
P14113、粉尘物理性指标:粉尘的密度、安息角与滑动角、比表面积、含水率、润湿性、荷电性与导电性、粘附性及自然性和爆炸性。
(P132)14、影响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因素有二次效应、比例尺寸、烟尘的物理性质、操作变量。
P17115、在除尘电晕电场中存在电场荷电(碰撞荷电)、扩散荷电两种粒子荷电机理。
三、简答1、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P20)①实施清洁生产②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③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2、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P22)只要回答种类和作用即可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以及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附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附答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十)200*年*月*日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1.净化NO X的选择性与非选择性催化还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某旋风除尘器切割直径(ηi=50%)d pc=15μm,当处理气体量增加一倍时,其切割直径应为多少?列出你的理由或计算结果。
3.如何定量判断大气稳定度?稳定度对扩散有何影响?4.根据必要的合理假设,试推算我国SO2年排放量。
5.可细入颗粒物是北京市主要的大气污染物,试列出它的主要来源。
6.简要分析SO2排入大气环境后的迁移转化和沉降过程。
7.简要分析风速如何影响高架点源对地面污染物浓度的贡献。
10.钙质吸收剂量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烟气脱硫剂,试分析可能影响吸收洗涤塔操作的主要因素。
二、计算题(每题10分)1.粉尘由d p=5μm和d p=10μm的粒子等质量组成。
除尘器A 的处理气量为Q,对应的分级效率分别为70%和85%;除尘器B的处理气量为2Q,其分级效率分别为76%和88%。
试求:(1)并联处理总气量为3Q时,总除尘效率(2)总处理气量为2Q,除尘器B在前,2台除尘器A并联在后串联的总效率。
2.用Orsat烟气分析仪测得烟气成分如下:CO2和SO2总计为10.7%,O2为8.2%,不含CO,求过剩空气系数。
若实测烟尘浓度为4200㎎/m3,校正至过剩空气系数α=1.8时,烟尘浓度是多少?3.某三通道电除尘器,气流均匀分布时总效率为99%,若其它条件不变,气流在三个通道中分配比例改变为1:2:3时,总效率变为多少?4.试验测得固定床吸附器的保护作用随床长的变化如下:床长(m):10 40 70 100保护作用时间(min):20 320 650 980求:(1)吸附区前进的线速度;(2)吸附区的不饱和度为0.6时,吸附区的形成时间。
一个电厂烟气中含有1000ppm没有和发射在573K和1个大气压1000m3s-1率。
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是用来实现75%的计算需要的最小kgh-1氨氮去除。
大气试题库 有答案分解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一、选择题(每小题4 个选项中,只有1 项符合答案要求,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1. 以下对地球大气层结构的论述中,错误的是(D )。
A. 对流层的厚度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降低。
B. 暖层空气处于高度的电离状态,故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和电子。
C. 平流层的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
D. 中间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该层空气不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
2. 目前,我国排放大气污染物最多的是(B)。
A. 工业生产。
B.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交通运输。
D. 生态环境破坏。
3. 烟囱上部大气是不稳定的大气、而下部是稳定的大气时,烟羽的形状呈(D)。
A. 平展型。
B. 波浪型(翻卷型)。
C. 漫烟型(熏蒸型)。
D. 爬升型(屋脊型)。
4. 尘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与(D )的成反比。
A. 尘粒的密度。
B. 气体的密度。
C. 尘粒的粒径。
D. 气体的粘度。
5. 处理一定流量的气体,采用(A )净化时,耗用的能量为最小。
A. 重力除尘装置。
B. 惯性除尘装置。
C. 离心力除尘装置。
D. 洗涤式除尘装置。
6. 电除尘装置发生电晕闭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D )。
A. 烟尘的电阻率小于104 1• cm。
11B. 烟尘的电阻率大于10 1• cm oC. 烟气温度太高或者太低。
D. 烟气含尘浓度太高。
7. 在以下关于德易希方程式的论述中,错误的是(B )oA. 德易希方程式概括了分级除尘效率与集尘板面积、气体流量和粉尘驱进速度之间的关系。
B.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也相同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式。
C.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不超过气流速度的10〜20%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式。
D. 德易希方程式说明100 %的分级除尘效率是不可能的。
8. 直接应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含尘气流阻力的前提是( A )oA. 颗粒雷诺数三1,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B. 1 v Re p V 500,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大气污染系: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态环境。
大气稳定度: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
气压梯度力:单位质量的空气在气压场中受到的作用力。
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
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
二、填空题1、大气污染物侵入人体主要的途径:表明接触、食入含污染物的物质和水、吸收被污染的空气。
2、湿法脱硫技术包括: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海水烟气脱硫技术、湿式氨法烟气脱硫。
3、目前,常用的除尘器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四种。
4、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是气体扩散、气体吸收、气体吸附、气体催化转化5、影响燃烧过程的因素是:空气条件、温度条件、时间条件、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
三、简答题1、简述双模理论模型的基本要点?答:(1)当气液两相接触时,两相之间有一个相界面在相界面两侧分别存在着呈层流流动的气膜和液膜。
溶质必须以分子扩散形式从气流主体连续通过这两个膜层而进入液相主体。
(2)在相界面上,气液两相的浓度总是相互平衡,即界面上不存在吸收阻力。
(3)在层膜以外的气相和液相主体内,由于流体的充分湍动,溶质的浓度基本上是均匀的,即认为主体内没有浓度梯度存在,也就是说,浓度梯度全部集中在两层膜内。
2、大气分为哪几层?分别有么特点?答:(1)对流层:a虽然薄,但却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蒸气,主要的大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中,天气变化最复杂。
b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c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主要是由于下垫面受热不均匀及其本身特性不同造成的。
D温度和湿度的水平分布不均匀。
(2)平流层:气温虽高度增高而增高,集中了大部分臭氧,吸收紫外光,保护地球。
(3)中间层:气温虽高度的升高而迅速降低(4)暖层:分子被高度电离,存在大量的粒子和电子。
(5)散逸层:气温很高,空气很稀薄,空气离子的运动速度很高。
3.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时,吸附剂应具有哪些条件?答:a.要有巨大的内边面积。
b.对不同其体具有选择性的吸附作用。
c.较高的机械强度,化学与热稳定性。
d.吸附容量大。
e.来源广泛,造价低廉。
f.良好的再生性能。
4.请简述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答:电除尘器的原理审计悬浮粒子荷电,带电粒子在电场内迁移和捕集,以及将捕集物从集尘表面上清除三个基本过程。
高压直流电晕是使粒子荷电的最有效办法。
电晕过程发生于活化的高压电极和接地极之间,电极之间的空间内形成高浓度的气体离子,含尘气流通过这个空间时,尘粒在百分之几秒的时间内因碰撞俘获气体离子而导致荷电。
荷电粒子的捕集是使其通过延续的电晕电场或光滑的不放电的电极之间的纯静电场而实现。
通过振打除去接地电极上的灰层并使其落入灰斗,当粒子为液态时,被捕集粒子会发生凝集并滴入下不容器内。
为保证电除尘器在高效率下运行,必须使粒子荷电,并有效地完成粒子捕集和清灰等过程。
5、高斯扩散模式四点假设答:①污染物在Y,Z轴上的分布符合高斯分布;②在全部空间中风速是均匀的,稳定的;③源强是连续均匀的;④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的质量是守恒的。
四、计算题1、已知重油元素分析结果如下:(质量分数)C:84.0% H:10% O:2..4%N:0.21%S:0.096%,空气中α=1.1,求燃烧1千克重油所需要的实际空气量。
解:1千克重油中含有C:840g所需O2的量为:70mol÷;840=12H:100g所需O2的量为:25mol÷;100=4O:24g, 转化成O2为:0.75mol÷;3224=N:2.1g所需O2的量为:0.15mol÷;142.1=S:0.96g所需O2的量为:0.03mol÷;320.96=所以理论需氧量为:94.43mol70=+25+;+-0.150.030.75设O:N=1:3.78则理论空气量为:451.38mol⨯+;(1=3.78)94.43所需的实际空气量为:496.52mol⨯。
1.1451.38=2、某冶炼厂的烟囱高62米,烟云抬升高度为13米,SO2排放速率为51030⨯mg/h 。
假定烟气在烟道口采用脱硫技术,脱硫效率为85%:(1)试估算排放后下风向1km 处的SO 2地面浓度。
(2)计算出地面最大浓度以及其出现距离。
解:(1)SO 2源强为:s mg Q /125)85.01(360010305=-⨯⨯=; 32222/00015.0)2.26275ex p(2.2626.55314.3125)ex p()75,0,1000(m mg z z H z y Q =⨯-⨯⨯⨯⨯=∆-⨯∆∆=πμρ(2)m H x x z m mg e y z e H Q 03.532752/000823.026.5520.2675314.312522max 322max ====∆=⨯⨯⨯⨯=∆∆⨯=ρπμρ名称解释空气过剩系数: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
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
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过一系列化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
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块(包括未饱和的湿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通常取100m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
大气稳定度: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即是否易于发生对流。
二、填空1、燃烧过程的“3T”是指:温度、时间、湍流。
2、按照湍流形成原因可分为两种湍流:一是由于垂直方向温度分布不均匀引起的热力湍流,其强度主要取决于大气稳定度;二是由于垂直方向风速分布不均匀及地面粗糙度引起的机械湍流,其强度主要取决于风速梯度和地面粗糙度。
实际的湍流是上述两种湍流的叠加3、常用的除尘器可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4、烟囱有效高度为烟囱有效高度与烟气抬升高度之和5、粉尘物理性指标:粉尘的密度、安息角与滑动角、比表面积、含水率、润湿性、荷电性与导电性、粘附性及自然性和爆炸性三、简答1、高斯扩散模式立足于哪种湍流扩散理论?它的主要假设是什么?答:湍流统计理论。
主要假设有四点:(1)污染物浓度在y、z轴向上的分布符合高斯分布(正态分布)。
(2)在全部空间中风速是均匀的,稳定的。
(3)源强是连续均匀地。
(4)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2、目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日趋严重,主要化石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交通运输造成的,控制大气污染应采取哪些措施?答:1、化石燃料燃烧,对于煤炭来说,一是煤炭的固态加工;二是煤炭的转化(包括煤气化、煤的液化)。
对于石油来说,可采用直接脱硫和间接脱硫。
2、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分别采用除尘设备除尘,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方法消除二氧化硫,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消除氮氧化物。
3、3、交通运输污染可采用三效催化转化器净化汽油机排气中的CO、 CH 、NO X采用过滤捕集法和催化转化法净化柴油机排气中的NO X和碳烟.3、烟气脱硝技术有哪些方面?答: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吸收法净化烟气中的NO X、吸附法净化烟气中的NO X 4、简述吸附再生的方法。
答:(1)加热解析再生(2)降压或真空解析再生(3)置换再生(4)溶剂萃取再生(5)化学转化再生5、分析旋风除尘器结构对其除尘效率的影响。
1、排放管直径越小,dc越小,除尘效率越高;2、筒体直径D越小,粒子所受的离心力越大,其效率越高,但D过小,粒子容易出现二次逃逸,效率反而下降;3、锥体适当加长,可以提高效率;4、除尘器下部的严密性不好,会引起除尘效率的下降。
四、计算1.某电厂排放出的烟气温度为453K,压力为95Kpa,每分钟排出的湿烟气体积为10000立方米,其中除去水的部分的体积分数为92.63%,利用奥萨特仪测得烟气中各组份的体积分数分别为:CO2为10.6%,02为7.9%,没有测出CO,该厂污染物排放浓度为21.9kg/m^3.求在该测定条件下污染物的排放浓度(修正为全球监测系统网的标准状况)。
解:该条件下干烟气的流量为10000x0.9263=9263m^3/min该测定条件下在干烟其中的污染物浓度为:21.9x10^6/9263mg/m^3=2364.2mg/m^3全球监测系统网的标准状况为298k和101325pa,所以修正后的浓度为:2364.2x101.325x453/(95x298)=3833.2mg/m^32.计算庚烷(C7H16)在理论空气条件量下燃烧室的燃料/空气质量比,并确定燃烧产物气体的组成。
解:庚烷在理论空气量条件下燃烧,可表示为:C7H16 +11(O2+3.78N2)→ 7CO2 + 8H2O + 41.58 N2 燃料每摩尔燃料燃烧需要11mol的空气,庚烷的摩尔质量为100 g/mol,因此,理论空气量下燃烧时燃料/空气的质量比为:( mf/ma)s=100/11(32+3.78×28)=100/1164.24=0.0859 燃烧产物总物质的量为(7+8+41.58)mol=56.58mol。
因此,庚烷燃烧产生的烟气组成为:yCO2 = 7/56.58=0.1237=12.37%yH2O = 8/56.58=0.1414=14.14%yN2=41.58/56.58=0.7348=73.48%大气试题一.填空题1.燃烧烟气主要由悬浮的少量颗粒物,燃烧产物,未燃烧和部分燃烧的燃料,氧化剂及惰性气体等组成。
2.典型的烟流形状有波浪形,锥形,扇形,漫烟形,,其中扇形烟流发生在烟囱出口处逆温层中。
3.工业上广泛应用的吸附剂主要有:活性炭,活性氧化铝,硅胶,白土和沸石分子筛。
4.从废气中去除气态污染物,控制气态污染物向大气的排放,常常涉及气体吸收,气体吸附,气体催化转化等单元操作。
5.粉尘的安息角和滑动角是评价粉尘流动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名词解释1.空气过剩系数: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
2.相对湿度:空气的绝对湿度占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之百分比。
3.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4.分级除尘效率:除尘装置对某一粒径或粒径间隔内粉尘的除尘效率。
5.煤炭气化: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通过加入气化剂使煤转化为煤气的过程。
三.简答题1.空气/燃料比对燃烧过程形成的污染物种类和总量有什么影响?答:低空燃比时,燃料燃烧不完全,易形成CO和HC,NOx 排放很少;高空燃比时,燃料燃烧充分,火焰温度高,CO和HC排放很少,NOx生成量较高;存在一个最佳点,CO、HC和NOx的排放总量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