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搅拌澄清池

合集下载

机械加速澄清池设计说明

机械加速澄清池设计说明

机械加速澄清池机械搅拌澄清池属于泥渣循环型澄清池。

其池体主要由第一絮凝室、第二絮凝室及分离室三部分组成。

这种澄清池的工作过程 (见图3-14)为:加过混凝剂的原水由进水管1,通过环形配水三角槽2的缝隙流入第一絮凝室,与数倍于原水的回流活性泥渣在叶片的搅动下,进行充分地混合和初步絮凝。

然后经叶轮5提升至第二絮凝室继续絮凝,结成良好的矾花。

再经导流室III进入分离室IV,由于过水断面突然扩大,流速急速降低,泥渣依靠重力下沉与清水分离。

清水经集水槽7引出。

下沉泥渣大部分回流到第一絮凝室,循环流动形成回流泥渣,另一小部分泥渣进入泥渣浓缩室V排出。

机械搅拌澄清池的设计要点与参数汇列于下。

♦池数一般不少于两个。

♦回流量与设计水量的比为(3:1)-(5:1),即第二絮凝室提升水量为进水流量的3-5倍。

♦水在池中的总停留时间为1.2-1.5h。

第二絮凝室停留时间为0.5-1.Omin,导流室停留时间为2.5-5.Omin(均按第二絮凝室提升水量计)。

♦第二絮凝室、第一絮凝室、分离室的容积比=1:2:7。

为使进水分配均匀,现多采用配水三角槽(缝隙或孔眼出流)。

配水三角槽上应设排气管,以排除槽中积气。

♦加药点一般设于原水进水管处或三角配水槽中。

♦清水区高度为1.5-2.0m。

池下部圆台坡角一般为45°。

池底以大于5%的坡度坡向池中心。

♦集水方式宜用可调整的淹没孔环形集水槽,孔径20-3Omm。

当单池出水量大于400m3/h 时,应另加辐射槽,其条数可按:池径小于6m时用4-6条;直径为6~1Om时用6-8条。

♦根据池子大小设泥渣浓缩斗1-3个,小型池子可直接经池底放空管排泥。

浓缩室总容积约为池子容积的1%~4%。

排泥周期一般为0.5-1.Oh,排泥历时为5-60s。

排泥管流速按不淤流速计算,其直径不小于1OOmm。

♦机械搅拌的叶轮直径,一般按第二絮凝室径的70%-80%设计。

其提升水头约为0.05-0.lOm.♦搅拌叶片总面积,一般为第一絮凝室平均纵剖面积的10%-15%。

机械搅拌澄清池

机械搅拌澄清池

机械搅拌澄清池(1)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要点1)宜用于浊度长期低于5000度的原水,短时间内允许达到5000~10000mg/L;2)清水区高度为1.5~2.0m;3)清水区上升流速一般采用0.8~1.1mm/s,当处理低温低浊水时可采用0.7~0.9mm/s;4)水在池中的总停留时间为1.2~1.5h,第一絮凝室和第二絮凝室的停留时间一般控制在20~30min;5)底部锥体坡角一般在45°左右,当设有刮泥装置时也可做成平底;6)第二絮凝室内应设导流板,其宽度一般为直径的0.1左右;7)第二絮凝室计算流量(考虑回流因素在内)一般为出水量的3~5倍;8)搅拌叶轮提升流量可为进水流量的3~5倍,叶轮直径可为第二絮凝室内径的70%~80%。

(2)机械搅拌澄清池集水方式机械搅拌澄清池集水方式可选用淹没孔集水槽或三角堰集水槽,设计数据如一:1)过孔流速为0.6m/s;2)订水槽中流速为0.4~0.6m/s;3)出水管流速为1.0m/s左右。

(3)机械搅拌澄清池排泥方式1)进水悬浮物含量经常小于1000mg/L,且池径小于24m时可用采污泥浓缩斗排泥和底部排泥相结合的形式,一般设置1~3个排泥斗,泥斗容积一般为池容各的1%~4%;2)进水悬浮物含量经常超过1000mg/L 或池径≥24m时应采用机械排泥。

(4)标准机械搅拌澄清池序号1 2 3 4 5 6 7 8水量(m3/h) 200 320 430 600 800 1000 1330 1800池径(m) 9.80 12.4 14.3 16.9 19.5 21.8 25.0 29.0池深(m) 5.30 5.50 6.00 6.35 6.85 7.20 7.50 8.00总容积(m3)315 504 677 945 1260 1575 2095 2835。

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计算

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计算

第一节 机械搅拌澄清池计算其特点是利用机械搅拌澄清池的提升作用来完成泥渣回流核接触反应,加药混合后进入第一反应室,与几倍于原水的循环泥渣在叶片的搅动下进行接触反应.然后经叶轮提升到第二反应室继续反应以结成大的颗粒,再经导流室进入分离室沉淀分离. 一、二反应室净产水能力为Q=700 m3/h=0.194 m3/s采用2个池来计算则每池的流量s m Q 3097.0=,二反应室计算流量一般为出水流量的3-5倍.s m Q Q 3/485.05==.设第二反应室内导流板截面积A 1=0.02m 2,u 1=0.05s m 则第二反应区截面积为:21/17.905.0485.0m u Q w ===第二反应区内径:()()m A w D 52.314.302.07.944111=+=+=π取第二反应室直径1D =3.6m,反应室壁厚m 25.01=δ()s t m w t Q H mD D 5038.27.950485.01.45.06.32111/1111/==⨯===+=+=δ H 1—第二反应区高度,m考虑构造布置选用m H 47.21=,设导流板4块. 二、导流室导流室中导流板截面积:21202.0m A A == 导流室面积:2127.9m w w ==导流室直径:m D A w D 4.547.902.044421/222=⎪⎭⎫ ⎝⎛++=⎪⎪⎭⎫ ⎝⎛++=ππππ取导流室,4.52m D =导流室壁厚m 1.02=δ.m D D H m D D65.02,6.521/22/22/=-==+=δ导流室出口流速:s m u 05.06=,出口面积:26/37.905.0485.0m U Q A ===则出口截面宽:()()m D D A H 65.01.44.514.37.9221/233=+⨯=+⨯=π出口垂直高度:m H H 92.0233/=三、分离室分离区上升流速取s m u 0009.02=,分离室面积:2238.1070009.0097.0m u Q w ===。

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

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

2800m3/h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1、机械搅拌澄清池工作原理原水由进水管通过环形三角配水槽的缝隙均匀流入第一絮凝室。

因原水中可能含有的气体会聚积在三角配水槽顶部,故应安装透气管。

加凝聚剂的地点,按实际情况和运转经验确定,可由投药管加于澄清池进水管、三角形配水槽或水泵吸水管内等处,也可数处同时投加药剂。

由于叶轮的提升作用,将水从第一絮凝室提升到第二絮凝室,并形成了活性泥渣的回流:又由于叶片的搅拌作用,使来自三角配水槽的原水与回流的活性泥渣充分混合。

混合后的水进入第二絮凝室继续絮凝,在第二絮凝室中设有导流板。

用以消除因叶轮提升引起的旋流,使水平稳地经导流室进入分离室。

在分离室泥水分离后,清水向上经集水槽流至出水管送至下道工序,向下沉的泥渣沿锥底的回流缝回到第一絮凝室,重新参加絮凝。

一部分过剩的泥渣进入浓缩脱水,至适当浓度后经排泥管排除。

在澄清池底部设放空管,以备放空检修之用,当泥渣浓度缩室排泥量不够时,也可兼作排泥用。

在机械加速澄清池内,叶轮的提升流量通常为进水量的3—5倍,因此,所形成的循环泥渣量为进水量的2—4倍。

大量的活性泥渣由于叶片的搅拌作用而与原水充分混合,使接触凝聚更加彻底,形成的矾花出更易沉降分离。

2、设计参数根据标准图集可设计1台1800m3/h的和1台1000m3/h的澄清池,并联运行;或者设计3台1000m3/h的澄清池,并联运行。

主要设计参数:3、对澄清池监控澄清池设计8个取样点,对不同部位取样监督:1号取样点距反应池底300mm,2号距导流室顶部150mm,3号距导流室顶部1m,4号在导流室内与1号标高相同,5号在泥渣沉淀区距池底300mm,6号距底座1524mm,7号距导流室顶部797mm,8号在集水槽内。

正常运行中,在5min之内通过1号、2号、3号、4号点的沉降比监督泥渣循环情况,其中4号的沉降比监督泥渣回流量,通过4个点的pH监督入口水加碱和反应室加药量。

通过5号的沉降比监督排泥量及确定排泥周期。

机械搅拌澄清池

机械搅拌澄清池


3)运行
机械搅拌澄清池运行中应控制好以下项目: a)加药量:根据预先实验室模拟试验或 调整试验求得的各种药剂的最优加药量进 行加药,并随负荷的变动及时调整加药量。 b)排泥量:为了维持池中泥渣量的平衡, 必须定期或连续的自池中排除一部分泥渣。 排泥量应掌握适当,保持池中合适的泥渣 层高度和泥渣浓度。
e)空气:当水中夹带有空气时,会形成 气泡上浮,搅动泥渣层,使泥渣随出水带 出,从而影响了出水水质。运行中应注意 消除进水带气现象。 f)定期维护:运行中的机械搅拌澄清池要 进行定期 维护,如冲洗出水装置、加药管 路和采样管等。
g)间歇运行:机械搅拌澄清池短期停运 时,应经常充水搅动一下,以免泥渣被压 实。停运时间较长时,特别是在夏季,泥 渣容易腐败,故在停运后应将池内泥渣排 空。
如果品质不良的水进 入水汽循环系统,就会造成以下几方面的危害: 1)热力设备的结垢:结垢不仅危害到锅炉 的安全运行,而且会影响发电厂的经济效益 。 2)热力设备的腐蚀:腐蚀不仅会缩短金属 的使用寿命,而且会导致爆管事故的发生 。 3)过热器和汽轮机的积盐:过热器管内积 盐会引起金属管壁过热,甚至爆管;汽轮机内 积盐会大大 降低 汽轮机的出力和效率,严重 时,还会使推力轴承负荷增大,隔板弯曲,造 成事故停机。
机械搅拌澄清池的工作过程
机械搅拌澄清池的运行操作


1)运行前的准备 机械搅拌澄清池运行前应将池内清理干 净,并检查本体、阀门、管道和机电部等 是否良好。同时对加药设备进行检查,配 制好各种药液,如混凝剂、助凝剂等。

2)启动
向机械搅拌澄清池灌水时,应缓慢进行, 并考虑到是否因浮力或应力等原因造 成了设备的损坏,且采取适当的措施。在 灌水时,应适当加大混凝剂的投加量。当 泥渣层形成后,再逐步增大进水速度。为 了加速泥渣的形成,应从运行或者备用的 池中压入泥渣,也可将预先配好的泥渣或 粘土投入池中,以帮助泥渣的形成。

机械加速搅拌澄清池工艺设计说明书

机械加速搅拌澄清池工艺设计说明书

1设计任务1.1设计题目机械加速搅拌澄清池工艺设计1.2设计要求设计规模为1600m³/h, 水厂自用水量为5 %,净产水能力为1600m³/d×1.05= 1680m³/d =0.4667m³/s1.3设计内容完成机械加速搅拌澄清池工艺设计说明书一份,手绘1号图纸一张2设计说明2.1机械搅拌澄清池的工作原理机械搅拌澄清池是利用转动的叶轮使泥渣在池内循环流动,完成接触絮凝和澄清的过程。

该型澄清池由第一絮凝室、第二絮凝室和分离室组成。

在第一和第二絮凝室内,原水中胶体和回流泥渣进行接触絮凝,结成大的絮体后,在分离室中分离。

清水向上集水槽排出。

下沉的泥渣一部分进入泥渣浓缩室经排泥管排除,另一部分沿回流缝在进入第一絮凝室进行絮凝。

2.2机械搅拌澄清池的工作特点机械搅拌(原称机械加速)澄清池属泥渣循环型澄清池,其特点是利用机械搅拌的提升作用来完成泥渣回流和接触反应。

加药混合后的原水进水进入第一反应室,与几倍于原水的循环泥渣在叶片的搅动下进行接触反应。

然后经叶轮提升至第一反应室继续反应,以结成较大的絮粒。

再通过导流室进入分离室进行沉淀分离。

这种水池不仅适用于一般的澄清也适用于石灰软化的澄清。

2.3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要点及数据(1)二反应室计算流量(考虑回流因素在内)一般为出水量的3~5倍;(2)清水区上升流速一般采用0.8~1.1mm/s,当处理低温低浊水时可采用0.7~0.9mm/s;(3)水在池中的总停留时间为 1.2~1.5h,第一絮凝室和第二絮凝室的停留时间一般控制在20~30min,第二反应室按计算流量计的停留时间为0.5~1min(4)为使进水分配均匀,可采用三角配水槽缝隙或孔口出流以及穿孔管配水等;为防止堵塞,也可采用底部进水方式。

(5)加药点一般设于池外,在池外完成快速混合。

一反应室可设辅助加药管以备投加助凝剂。

软化时应将石灰投加在以反应室内,以防止堵塞进水管道。

机械搅拌澄清池

机械搅拌澄清池
机械搅拌澄清池是电厂化学水预处理的关键设备,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为后续处理打好基础。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机械搅拌实现泥渣回流和接触絮凝。该设备由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和分离室构成,通过电动搅拌机和刮泥机以及进水、排泥等系统的协同作用,完成பைடு நூலகம்的净化处理。在运行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加药量、排泥量、泥渣循环量、水温及空气含量等参数,以确保出水质量。当出水浊度超标时,应迅速分析原因,可能是加药量不当、泥渣层过高或过低、水温变化导致对流现象等,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如调整加药量、开大或关小排污阀、稳定水温等,以保证机械搅拌澄清池的稳定高效运行。

机械搅拌澄清池

机械搅拌澄清池

机械搅拌澄清池(1)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要点1)宜用于浊度长期低于5000度的原水,短时间内允许达到5000~10000mg/L;2)清水区高度为1.5~2.0m;3)清水区上升流速一般采用0.8~1.1mm/s,当处理低温低浊水时可采用0.7~0.9mm/s;4)水在池中的总停留时间为1.2~1.5h,第一絮凝室和第二絮凝室的停留时间一般控制在20~30min;5)底部锥体坡角一般在45°左右,当设有刮泥装置时也可做成平底;6)第二絮凝室内应设导流板,其宽度一般为直径的0.1左右;7)第二絮凝室计算流量(考虑回流因素在内)一般为出水量的3~5倍;8)搅拌叶轮提升流量可为进水流量的3~5倍,叶轮直径可为第二絮凝室内径的70%~80%。

(2)机械搅拌澄清池集水方式机械搅拌澄清池集水方式可选用淹没孔集水槽或三角堰集水槽,设计数据如一:1)过孔流速为0.6m/s;2)订水槽中流速为0.4~0.6m/s;3)出水管流速为1.0m/s左右。

(3)机械搅拌澄清池排泥方式1)进水悬浮物含量经常小于1000mg/L,且池径小于24m时可用采污泥浓缩斗排泥和底部排泥相结合的形式,一般设置1~3个排泥斗,泥斗容积一般为池容各的1%~4%;2)进水悬浮物含量经常超过1000mg/L 或池径≥24m时应采用机械排泥。

(4)标准机械搅拌澄清池序号1 2 3 4 5 6 7 8水量(m3/h) 200 320 430 600 800 1000 1330 1800池径(m) 9.80 12.4 14.3 16.9 19.5 21.8 25.0 29.0池深(m) 5.30 5.50 6.00 6.35 6.85 7.20 7.50 8.00总容积(m3)315 504 677 945 1260 1575 2095 28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搅拌澄清池是水预处理的关键设备,主要通过机械搅拌的提升作用完成泥渣回流和接触絮凝,除去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和分离室的结构设计,通过加药混合、反应、整流和分离等步骤,实现水的净化。在运行操作中,需做好启动前的准备工作,检查设备完成泥渣层后逐步增大进水速度。运行中,要控制好加药量、进水流量和泥渣回流量等关键参数,以保证出水质量。如遇出水浊度超标,需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如调整加药量、降低进水流量或加强泥渣回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