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苏州古典园林的解读

合集下载

苏州古典园林的文化价值在哪里

苏州古典园林的文化价值在哪里

苏州古典园林的文化价值在哪里苏州古典园林,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江南水乡的土地上。

它们不仅仅是美丽的景观,更是承载着深厚文化价值的艺术瑰宝。

那么,苏州古典园林的文化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呢?首先,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动载体。

在园林的布局和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例如,“天人合一”的理念贯穿始终,园林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巧妙地将山水、植物、建筑等元素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自然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

园林中的假山、池塘、花草树木,并非随意堆砌,而是遵循着阴阳平衡、动静相宜的原则,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对世界的理解和把握。

再者,苏州古典园林展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

园林的美,不是直白的、张扬的,而是含蓄的、内敛的。

通过曲折的小径、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半遮半掩的漏窗,营造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让游客在移步换景中不断感受到惊喜和新奇。

这种含蓄的美,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中国人对于美的独特追求和理解。

从建筑艺术的角度来看,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独具特色。

亭、台、楼、阁、榭、廊等建筑形式多样,且工艺精湛。

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工匠的高超技艺。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它们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如诗如画的园林景观。

苏州古典园林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学内涵。

许多园林的名字、景点的题字都富有诗意和典故。

比如,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取自苏轼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让人在游览之时,不禁联想到古人的诗意情怀。

园林中的对联、诗词,更是为园林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

在历史文化方面,苏州古典园林见证了苏州地区的发展变迁。

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不同时期的文化记忆。

通过研究园林的建筑风格、布局特点以及相关的历史文献,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园林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后人能够触摸到历史的脉搏。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现状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现状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现状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建筑工艺而闻名于世。

这些园林不仅是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杰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本文将从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现状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历史背景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14年的春秋时期,当时苏州是吴国的首都。

吴国的统治者们喜欢在城市周围建造园林,以享受自然的美景和休闲时光。

因此,苏州古典园林的建造可以说是受到了吴国统治者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州古典园林逐渐发展壮大。

在南宋时期,苏州成为中国东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吸引了大量商人和文化精英。

这些富有和有教养的人士纷纷在苏州建造私人园林,以追求艺术和美的境界。

这些私人园林以其精心设计的布局和精致的建筑而著称,成为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基本现状苏州古典园林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并成为苏州的重要旅游景点。

苏州古典园林的数量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有拙政园、留园、狮子林和网师园等。

这些园林以其精巧的设计和独特的韵味吸引着大量游客。

拙政园是苏州古典园林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座。

它以其精美的建筑和精心布置的园景而闻名,被誉为“园中之园”。

拙政园以其独特的湖石景观和精致的建筑工艺而吸引了无数游客。

留园是苏州古典园林中另一个著名的代表作,它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留园以其精致的建筑和精心布置的园景而闻名,被誉为“园中之园”。

留园的设计理念强调“景中有景”,通过巧妙地设置景点和景观,使游客在园中流连忘返。

狮子林是苏州古典园林中最古老的一座,它以其独特的石雕和奇妙的迷宫而著名。

狮子林的设计理念强调“石中有园”,通过将石头雕刻成各种动物和植物的形状,再配以精心布置的园景,使游客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石头世界中。

网师园是苏州古典园林中最小的一座,它以其精巧的建筑和精心布置的园景而著名。

网师园的设计理念强调“小中有大”,通过将有限的空间利用到极致,创造出一种错觉,使游客感觉到园林的无限延伸。

苏州古典园林的特点

苏州古典园林的特点

让知识带有温度。

苏州古典园林的特点苏州古典园林的特点一、苏州园林占地面积小,采纳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支配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拙政园享有“江南名园精华”的盛誉。

宋、元、明、清历代园林各具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特色。

二、普通说来,江南园林常是住所的延长部分,基地范围较小,因而必需在有限空间内制造出较多的景色,于是“小中见大”“一以当十,因而留下了不少巧妙精美的佳作。

如苏州小园网师园殿春簃北侧的小院落,非常狭窄地嵌在书斋建造和界墙之间,而造园家别具匠意地在此栽植了青竹、芭蕉、腊梅和南天竹,还点缀了几株松皮石笋,这些植物和石峰姿势既佳,又不占地,十分耐看。

三、岭南园林主要指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古园。

现存闻名园林有顺德清辉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房及佛山梁园,人称“岭南四大名园”。

岭南气候炎热,日照充足,降雨丰盛,植物种类繁多。

岭南花园的水池普通较为规正,临池向南每每建有长楼,出宽廊;其余各面又绕有游廊,跨水建廊桥,尽量削减游赏时的日晒时光。

其余部分的建造也相对照较集中,经常是庭园套庭园,以留出足够的地方种植花树。

受当地绘画及工艺美术的影响,岭南园林建造颜色较为浓丽,建造雕刻图案丰盛多样四、四川虽地处西南,但历史悠久、文化发达,那里的园林亦源远流长,富有自己的特色。

蜀中园林较注意文化内涵的积淀,一些名园往往与历史上的名人轶事联系在一起。

如邛崃县城内的文君井,相传是在西汉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所开酒肆的遗址上修建的,井园占地10余亩,以琴台、月池、假山等为主景。

再如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眉州三苏祠、江油太白故里等园林,均是以纪念历史名人为主题的。

第二,蜀中园林往往显现出古朴淳厚的风貌,经常将田园之景组第1页/共2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入到园内。

另外,园中的建造也较多地吸取了四川民居的雅朴风格,山墙纹饰、屋面起翘以及井台、灯座等小品,亦是古风犹存。

对苏州园林的评价

对苏州园林的评价

对苏州园林的评价
对苏州园林的评价
苏州园林,也称苏州古典园林,是江苏省苏州市的一种古典园林,其历史有600多年的悠久远古。

苏州园林不仅有着绚烂多彩的景观,还有超凡脱俗的艺术美感,特别是来自“四大园林”的精华,为古典园林文化的研究和弘扬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苏州园林以精致细腻的树木和水景而闻名,其中以春、夏、秋、冬四季组成的四大园林“置身古宅,真如仙境”。

其中,夏园最胜石
渠葳蕤,秋园以如诗如画的鱼梁池为其精髓;冬园以宁静的凉亭、琳琅满目的花园林木令人印象深刻;春园则以古典精湛的雅致而著称,令人惊叹不已,苏州园林的四季景色关联性强,充分展示了古代传统园林地貌的精髓。

苏州园林的另一个重要特色是,它的建筑是一种完美的融合,它既展示了古代建筑的特点,又体现了当代建筑艺术的特色,使得苏州园林的建筑更加精致典雅,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苏州园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不仅代表了古代的园林文化,也包含了一定的理念和主旨,至今仍有着沉淀、涵养的价值。

总之,苏州园林是一个集自然美感、古典文化和艺术美学于一体的独特园林,其古典雅致的景观和古朴洒脱的艺术美学令人叹为观止,值得一游。

- 1 -。

游览苏州园林感受江南古典园林的雅致

游览苏州园林感受江南古典园林的雅致

游览苏州园林感受江南古典园林的雅致苏州园林,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以其精致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文化内涵,享誉中外。

作为江南传统园林的典范,苏州园林精华集中在苏州市内的古典园林区域,是闻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蕴含了中国园林文化的精华,增添了江南水乡的艺术魅力,独树一帜,无与伦比。

一、苏州园林概述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一个缩影。

苏州园林的建筑和园艺设计,兼有士大夫文化和商业文化的特点,展现出南方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园林文化。

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园林建筑的瑰宝,被誉为“园林之邦”。

二、苏州园林的发展历史苏州园林始建于春秋、战国,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时期。

明朝时期,苏州商人家族较为繁荣,他们长期从事园林的兴建和经营,形成独有的“园林文化”。

清代是苏州园林的黄金时期,拥有了一大批著名的园林,例如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网师园等。

三、苏州园林的设计特点苏州园林设计以水为主,注重山石、树木、小品、建筑、水池等元素的相互配合,形成了青绿、枯干、山、水、建筑、艺术等六重景致。

苏州园林的设计趋向于虚实结合,给人以“有所思,无所得”的感觉。

四、苏州园林的游览建议苏州园林的游览需要一定的规划,否则容易错失其中的精华。

苏州园林区域主要包括虎丘区、拙政园区、留园区、狮子林区和网师园区等。

建议游览时,可先选择其中一两个园林进行深入游览,再根据时间和个人爱好选择其他园林进行游览。

同时,建议从早晨开始游览,以避免人多拥堵的情况。

五、苏州园林的未来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苏州园林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为了保护和传承苏州园林的文化、技术和美学,苏州不断加强保护和修缮工作,将其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园林文化中心,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和欣赏中国园林的独特魅力。

六、结语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园林文化的最高水平,是江南水乡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

游览苏州园林,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园林文化的魅力,还可以感受到江南山水和文化的独特风情。

苏州的古典园林资料

苏州的古典园林资料

苏州的古典园林资料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精湛的工艺和卓越的美学价值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关于苏州古典园林的一些资料:1. 园林历史:苏州古典园林始于宋代,成熟于明清时期。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苏州形成了园林密集、品种繁多、格调高雅的独特风格。

2. 园林特点:苏州古典园林以小巧精致、精心构思的设计而著称。

其设计理念注重自然景观的还原和艺术构图的完美结合,常运用水池、假山、廊桥、亭台等元素,创造出山水园林的意境。

3. 主要园林:苏州共有九大经典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包括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师园、狮子林、环秀山庄、扬帆起舞——太湖新天地、苏州博物馆——南门遗址、金鸡湖度假村。

4. 园林价值:苏州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文化意义,被誉为"人间仙境"和"东方花园",对于研究中国园林艺术、风水学、古代建筑和园林技艺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5. 典型建筑: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精美绝伦,如拙政园中的特坐亭、留园中的照墙亭、沧浪亭中的风荷亭等,它们的设计和工艺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6. 文化影响:苏州古典园林对于东亚园林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日本的京都庭园和韩国的汉阳园就直接受到了苏州古典园林的启发和影响。

7. 参观信息:苏州的古典园林现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游客在参观园林时需要购买门票,同时需要遵守相关的参观规定,以保护园林的环境和文化遗产。

以上是关于苏州古典园林的一些资料。

苏州的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外游客探访的重要景点之一。

苏州古典园林的文化底蕴体现在哪些方面

苏州古典园林的文化底蕴体现在哪些方面

苏州古典园林的文化底蕴体现在哪些方面苏州古典园林,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江南水乡的大地上。

它不仅是美丽的景观,更是深厚文化底蕴的承载者。

那么,其文化底蕴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苏州古典园林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尊崇与敬畏。

在园林的布局中,常常巧妙地引入自然元素,如山石、水流、花草树木等。

这些自然元素并非随意堆砌,而是经过精心设计与安排,力求营造出一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

园林中的假山,模仿了自然界中山峰的形态,或雄伟险峻,或秀丽婉约,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水流则或潺潺流淌,或汇聚成池,与假山相互映衬,增添了灵动之美。

花草树木更是四季有景,春天的繁花似锦,夏天的绿树成荫,秋天的金桂飘香,冬天的腊梅傲雪,展现了大自然的生生不息。

这种对自然的尊崇与敬畏,反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其次,苏州古典园林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道家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思想在园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园林的设计追求自然天成,不刻意雕琢,让一切看起来自然而然,仿佛是顺应着天地的规律而生成。

儒家的“中庸之道”也有所体现,园林的布局注重平衡与和谐,各个元素之间相互呼应,既不过分张扬,也不显得拘谨,恰到好处地展现了一种内敛而含蓄的美。

此外,佛教的禅意也融入其中,一些园林中的静谧角落,让人能够静下心来,思考人生的真谛,感悟生命的无常。

再者,苏州古典园林是诗词歌赋与书画艺术的生动写照。

园林中的亭台楼阁、曲径通幽之处,常常刻有诗词楹联,这些诗词不仅增添了园林的文化氛围,更通过文字的力量,将人们带入一个个美妙的意境之中。

比如,“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寥寥数语,便将园林中的美景与情感融为一体。

园林中的书画作品更是数不胜数,墙壁上的山水画、书法作品,展现了主人的高雅情趣和艺术修养。

这些诗词歌赋与书画艺术,与园林的景观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文化韵味的画卷。

苏州古典园林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苏州的古典园林建筑有何特点

苏州的古典园林建筑有何特点

苏州的古典园林建筑有何特点苏州,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古典园林建筑闻名于世。

苏州园林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园林艺术的杰作。

那么,苏州的古典园林建筑究竟有何特点呢?首先,苏州古典园林建筑在布局上讲究自然与人工的完美融合。

园林的布局并非规整对称,而是顺应自然地形,巧妙地利用山水、植物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曲折幽深、富有变化的空间效果。

比如拙政园,以水为中心,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水边,与周围的假山、树木相互映衬,仿佛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

这种布局方式让人在游览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和惊喜,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师法自然”的理念。

其次,在建筑形式上,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丰富多样。

有亭、台、楼、阁、轩、榭、廊等多种类型。

亭通常建于园林中的高处或水边,供人休憩观景;台则多建于空旷之地,可登高远望;楼一般高大宏伟,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之一;阁造型轻巧,常作为藏书或观赏之用;轩多为敞开式建筑,通风良好;榭依水而建,与水景相得益彰;廊则起到连接各个建筑和景点的作用,同时也增加了游览的趣味性。

这些建筑形式各具特色,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再者,苏州古典园林建筑注重细节和装饰。

从建筑的门窗、栏杆到屋顶的脊饰,都精雕细琢,充满了艺术气息。

门窗的图案多种多样,有几何图形、花卉、人物等,既美观又能起到通风采光的作用。

栏杆的造型也十分丰富,有的简洁大方,有的则雕刻着精美的花纹。

屋顶的脊饰通常采用龙、凤、麒麟等传统吉祥图案,寓意着吉祥如意。

此外,建筑的色彩也很有讲究,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显得素雅宁静,与园林的整体氛围相契合。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苏州古典园林建筑多采用木材、砖石、瓦片等传统材料。

木材具有温暖、自然的质感,常用于建造梁柱、门窗等;砖石则坚固耐用,用于砌墙、铺地等;瓦片则用于屋顶的覆盖,不仅能防雨,还能增加建筑的美观度。

这些材料的运用,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又与园林的自然环境相协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苏州古典园林的解读
空间,某种程度上作为建筑的第一要义,在我们平时的设计与思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抛去建筑表面那些浮华的装饰,一个好的建筑真正打动人心的地方,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空间。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为使用者、游览者创造出丰富有趣又便于使用的空间,是我们平日设计课的研究思考方向之一。

那若将苏州古典园林的草、木、水、石等全部暂且抛开,唯余其空间构成与序列,那么,它们吸引我们的地方又究竟在哪里呢?
园林空间是指在人们的视线范围内由地形、植物、山石、建筑等造景要素所构成的景观区域。

园林设计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创造空间。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园林艺术就是一门空间艺。

庭院作为园林空间的基本空间单元,将庭院以一定的秩序组织、再利用天然或人工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植,构成供人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园林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创造空间,因而通过对传统经典的园林空间的基本构成、空间特点、序列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剖析,有助于突破旧制与常规,为园林发展制定新的规则与秩序,为构建生态、艺术、实用的城市大园林模式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在中国古代传统空间观中,没有一座建筑单体是孤立存在的,它既是建筑组群中的一员,也是天地宇宙中特定位置的一员,受“礼制”中整体秩序的严格制约。

因此,在任何中国古代传统空间中,都包容了一个统一的具有宇宙意义的空间秩序,使其具有强烈的适应性,包容性和韵律感,即中国古代传统空间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孕育而生。

园林空间的片段性是园林最本质最基本的空间特点,从古典园林整体空间布局到脚下的铺地装饰,无不体现出化简为繁的空间处理手法,而这一切都是由“小中见大”,“壶中天地”这样的哲学思想所决定的。

古典园林的空间特点有很多,但所有的特点都是基于片段性而来,且与之有很强的派生关系,本
章节试从古典园林最本质的特点——片段性开始探讨古典园林的空间构成,并由此递近的推测空间片段之间的联系和其生长的“脉络”。

苏州古典园林的空间丰富多样,常以小中见大、错落有致、流动多变而著称。

通过揭示苏州古典园林空间变化规律,可为空间配置与序列提供理论依据。

从苏州古典园林庭园及构成要素的多项统计分析中发现:开敞性庭园多配以水面和山体,封闭性庭园多配以平地和植物,以水面为主的园林由于水面自身会流动需要较强的围合才能汇集。

所以各庭园沿纵向排列构成园林,形成线状的布局。

但规模较大的园林还会沿横、纵两向排列构成园林,形成面状的布局。

具有容积空间围合、容纳的特点。

以山体为主的园林中,由于山体需要堆叠才能形成,所以各庭园沿竖向排列构成园林。

但规模较大的园林还会以水面、山体为主。

各庭园沿纵、横、竖三向排列构成园林,形成立体布局,具有立体空间填充、堆积的特点。

空间序列,是指空间的先后顺序,关系到园林的整体结构和布局。

合理组织空间的顺序、流线和方向,强调空间的连续性关系。

有机的秩序感,及有序安排园林空间的流线、主题、结构是创造丰富景观及赋有喻意的空间序列的关键。

因此把古典园林比喻为山水画长卷,就是指其具有多空间、多视点和连续性变化等特点。

通过分隔空间、划分区域、围合院落,可以产生若干空间,从而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及多个主要景物。

再借用设置大量完全通透的门洞、窗口而使被分隔的空间相互连通、渗透。

在单个空间围合构件上开洞,就可把相互独立的空间连接起来,通过空间的延伸与渗透使相邻空间相互连接,再利用远借、近借、邻借、俯借、仰借,使有限的园林空间获得更为丰富的层次,空间突破了场地的物质边界,有效地融合场地及周边环境形成流动空间。

所谓以建筑分合空间,是指园林建筑对园林空间起着划分和组合的作用。

园林建筑不是一种纯粹的物质构建,作为生活方式的物质依托,园林建筑本身凭借人的想象而具有人的内在灵魂。

在园居中,人
的意蕴通过建筑而展开,精神与物质,虚远与具体,在园林中密切地交融着。

因此,园林建筑有着划分和重新组合园林空间的作用。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鲜明特点是亲和、皈依自然。

由于这样的内在意蕴,苏州古典园林建筑在空间的划分上,特别注重和宇宙的交融。

概括而论,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空间意识是“从有限中见到无限,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

苏州古典园林中以建筑分合空间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一是用主体建筑划分或组合空间;二是用院墙和廊屋分割独立空间;三是用敞轩、洞门、门窗等来透视空间。

这三种空间分合,都是为了使空间变幻多端,达到空间无限延伸之感。

用主体建筑划分或组合空间,较为严整,交叉使用各种手法,使景面有开有合,有虚有实,空间相互穿插通透,增加景观层次和深度。

其基本布局是:以厅堂为中心,方位一般为居中朝南,面对厅堂设置水池和山石,周围辅以亭台轩榭,缀以花木竹树,并用曲径和回廊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可居、可观、可游的整体。

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主体建筑本身的空间也多与园景不完全隔绝,空灵通透,气韵生动。

用院墙和廊屋分割空间,是苏州古典园林中常见的,以院墙和廊屋的设置,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园中园”。

这种建筑的空间分割特色,正如金学智所说:“既着意造成殊相的意境单元之美,又着意造成总体的意境系统之美;既可拆开供单独品赏,又可合拢作整体评价;独立多样而不分裂散乱,协调统一而不雷同板滞;变化多致,联络有情。


苏州古典园林中有机分割成的大大小小的景区,大多可以自成单元,作为单独的审美意境来欣赏,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立的艺术价值和独特的审美意味;而作为整体艺术的园林,每个层次的景区、景观和意境单元之间又都是息息相关,一气贯注地形成一个完满而有意义的艺术整体,所以苏州古典园林既可“拆开供单独品赏,又可合拢作整体评价”,整个园林显得“变化多致,联络有情”。

用敞轩、洞门、门窗等来透视空间,是为了使空间开合收放,疏密相间,明暗交替,达到封而不闭的效果。

透过门窗,似隔非隔,使人产生空间无限延伸之感;通过敞轩、曲廊,使小院一折一妙,一曲一景,意境无穷。

在单个空间围合物上设置洞口,从而获得空间之间的联系与贯通。

通过一定的秩序加以组织空间。

可形成某种形式的关系。

通过对景、框景、漏景、借景相互串联,可形成直线、曲线、环状等串联型组织。

把直线、曲线、环状等形式两两组合形成并列、交叉、放射、连接等组合型组织。

再而把串联型与组合进行更为复杂的结合,就可形成多样化的复合型组织。

空间序列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涉及到单个空间的构成、多个空间的流线、布局、结构的组织,还关系到以场景变换来实现情景交融、寄情于景、以景衬情等艺术的表现。

通过一系列空间大小、虚实、明暗、开合等对比,使空间产生变化,从而获得小中见大、欲扬先抑、豁然开朗等游赏感受。

再通过合理地安排场景变化,最终实现以有限的面积创造无限的空间,从而扩大空间、丰富景观,产生深远的艺术意境,提升园林的艺术质量。

综上所述,单个空间的构成到多个空间的流线、结构、布局等组织,视线变化到场景交替的转换,局部处理到整体结构的把握,为现代园林设计构建了清晰的框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