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

合集下载

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幻灯片课件

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幻灯片课件

6、再次推注5ml激活盐水,并随后推注5ml常规盐水,嘱患者在
推注后迅速吸气,屏气5秒钟,然后放松,观察放松后10秒以内
TCD屏幕的变化,并记录。
7、可以重复上述4-6若干次。
8、拆卸通路和注射器,完成实验。
21
1、只要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发现气栓信号,不论是否行 Vasalva 试 验,都是阳性,提示存在肺循环到体循环的直接通路。由于肺的直 接通路比较少见,绝大多数情况下该结果提示PFO 的存在。敏感度 和特异度最高可达 90%以上。 2、在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外发现气栓,一般认为属于从肺部而来, 为未被吸收的气栓,可以重复试验提高敏感度。 3、按照栓子的数量可以作如下分类:
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
1
2
3
TOAST 一、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 二、心源性栓塞 三、小动脉闭塞(腔隙性脑梗死) 四、其它原因所致的缺血性卒中 五、不明原因的缺血性卒中
4
排除了大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 排除了心房颤动的心源性原因
5
E 图:TCD发泡试验发现左侧大 脑中动脉多发微栓子信号,表明 存在连续右向左分流(RLS) F图:经食道超声2D图 G图:经食道超声3D图 证实患者存在面积为0.125cm2的 房间隔缺损
A:小于 10 个栓子。 B:大于 10 个栓子。其中大于 25 个栓子的可以分为雨状和帘状 栓子集合形态,二者的共同特点是不能够分清楚栓子的具体数目。
22
1.国内多个省市已开展; 2.江苏省连云港市也已开展; 3.无锡市暂无医院开展。
23
1.国内外开展此项目以来未发生由于此操作导致不 良事件的报道,总体安全,风险较低。 2.此操作在神经内科病区开展,各抢救设备和人员 充足。
11
12

tcd发泡实验

tcd发泡实验

发泡实验TCD发泡试验是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的盐水激发试验方法,诊断心脏右向左分流,而心脏右向左分流主要有卵圆孔未闭造成.有研究证明青年卒中患者约有40%存在卵圆孔未闭。

故TCD发泡实验对卵圆孔未闭所致脑卒中的筛查意义,有利于进一步针对患者病因进行治疗.该试验方法让患者在护士的操作下通过非侵入的TCD配合盐水激发试验,配合医师、技师安全、快速、廉价完成检查,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真正体现了其优越性。

实验方法:(1)患者仰卧于床上,安装栓子监测设备,将探头放在颞窗,采用双通道单深度技术,主要监测双侧大脑中动脉,调节合适的取样容积和探测深度。

(2)准备3支20ml注射器,2支抽9ml盐水和一支抽1ml空气。

用三通开关将一支盐水注射器和空气注射器连接,另一端连接8号或更大的头皮针,在患者的肘静脉穿刺.如果应用止血带,穿刺成功后去掉止血带。

用敷贴来固定针头。

通过三通开关将少量血液抽入1个针管。

(血液的作用是增加气泡在血液中的悬浮时间以确保可探测到)在注射前,应充分振荡盐水(2支注射器来回推注20余次)、空气和血液制成血、盐水和空气的混悬液,制造成激活盐水。

(3)将制作好的激活盐水静脉推注,观察10s内有无微栓子信号.(4)将剩下的一支盐水注射器和空气注射器用上述的方法制造激活盐水在Valsalva动作时进行注射.正常结果:注射手振生理盐水后,微泡将随着静脉血流从肘前静脉流到右心房.当受检病人不存在右向左的分流时,微泡将进入右心室,沿肺动脉进入肺循环,而不会进入体循环动脉里。

所以TCD显示屏上将不会有频谱的变化。

阳性结果:当受检病人存在右向左分流时,微泡可从右房直接进入左房而不经过肺循环滤过.再从左房到左室进入主动脉,再从主动脉三个分支进入体循环,TCD装置就可在脑部探测到微泡信号。

并可根据微泡的数量判断分流程度。

阳性结果判断标准(1999年威尼斯会议推荐标准):以10s内出现微栓子信号作为阳性标准,根据微栓子数量进行分级:Ⅰ级:无微栓子信号(阴性结果);Ⅱ级:1—10个微栓子信号;Ⅲ级:大于10个但未形成“雨帘”;Ⅳ级:形成“雨帘”。

月经相关性偏头痛患者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检测的临床价值

月经相关性偏头痛患者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检测的临床价值

月经相关性偏头痛患者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检测的临床价值陈仲;林丽燕;黄金铃;蒋小玲【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年(卷),期】2024(28)1【摘要】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contrast-enhanced transcranial Doppler,c-TCD)在月经相关偏头痛(menstrual-related migraine,MRM)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7月在福建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福州市第二医院治疗的60例月经相关性偏头痛患者为病例组,60例匹配的非经期偏头痛患者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信息和c-TCD检测的结果。

使用单因素分析比较各组之间临床数据的差异,分析c-TCD与月经性相关偏头痛相关性并行2检验。

结果病例组的c-TCD阳性(76.7%)明显高于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2);按c-TCD检测微气泡信号数量分级的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0.005);组间比较时,所有其他临床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结论发泡试验阳性水平可能与MRM发生相关,筛查MRM的c-TCD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总页数】3页(P109-111)【作者】陈仲;林丽燕;黄金铃;蒋小玲【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福州市第二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相关文献】1.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在卵圆孔未闭合并偏头痛患者筛查及封堵术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2.偏头痛患者筛查卵圆孔未闭中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3.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在筛查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4.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在卵圆孔未闭合并偏头痛患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5.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在卵圆孔未闭并偏头痛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在卵圆孔未闭导致隐源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在卵圆孔未闭导致隐源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在卵圆孔未闭导致隐源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目的探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试验对卵圆孔未闭(PFO)致使隐源性脑卒中的诊断意义。

方法选择隐源性脑卒中的患者40例,进行TCD发泡试验检查及经食管超声检查(TEE),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阳性率。

结果40例患者中TCD检测发泡试验阳性为20例(50.00%),而TEE为19例(47.50%),提示两种方法对PFO的诊断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于发泡试验诊断的PFO患者进一步分析发现,TCD对于较小的PFO的诊断更有优势,随着分流量增加,TTE阳性率才逐渐增加。

结论TCD发泡试验在筛查pm导致隐源性脑卒中的阳性率与TEE差异不大,但对于小分流量的PFO的筛查,TCD有更高敏感性,是筛查PFO非侵入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标签: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卵圆孔未闭;食管超声检查脑梗死是我国常见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其发病率占全部脑血管病的2/3,有多种研究表明隐源性脑卒中占其中16%~40%,随着辅助检查的逐步完善,超声检查及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Dler,TCD)发泡试验的运用价值逐步提高,卵圆孔未闭(Datent fora-men orale PFO)同隐源性脑卒中之间的联系引起专家的关注,国外有研究表明44%的隐源性脑卒中合并有PFO,因此筛查PFO对于隐源性脑卒中的病因诊断十分重要。

本研究采用TCD技术结合发泡试验对脑梗死患者进行筛查,探讨TCD对隐源性脑卒中病因筛查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通过头颅CT或MRI证实的脑梗死患者,根据TOAST分型暂定为隐源性脑卒中患者共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2~55岁,平均(47.51±9.63)岁,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隐源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①年龄15~55岁;②排除TOAST:分型中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小血管性脑梗死及PF0以外的心源性脑梗死;③排除脑出血、脑动脉炎性病变;④排除心肝肾严重损害、血液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

tcd发泡实验资料

tcd发泡实验资料

t c d发泡实验发泡实验TCD发泡试验是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的盐水激发试验方法,诊断心脏右向左分流,而心脏右向左分流主要有卵圆孔未闭造成。

有研究证明青年卒中患者约有40%存在卵圆孔未闭。

故TCD发泡实验对卵圆孔未闭所致脑卒中的筛查意义,有利于进一步针对患者病因进行治疗。

该试验方法让患者在护士的操作下通过非侵入的TCD配合盐水激发试验,配合医师、技师安全、快速、廉价完成检查,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真正体现了其优越性。

实验方法:(1)患者仰卧于床上,安装栓子监测设备,将探头放在颞窗,采用双通道单深度技术,主要监测双侧大脑中动脉,调节合适的取样容积和探测深度。

(2)准备3支20ml注射器,2支抽9ml盐水和一支抽1ml空气。

用三通开关将一支盐水注射器和空气注射器连接,另一端连接8号或更大的头皮针,在患者的肘静脉穿刺。

如果应用止血带,穿刺成功后去掉止血带。

用敷贴来固定针头。

通过三通开关将少量血液抽入1个针管。

(血液的作用是增加气泡在血液中的悬浮时间以确保可探测到)在注射前,应充分振荡盐水(2支注射器来回推注20余次)、空气和血液制成血、盐水和空气的混悬液,制造成激活盐水。

(3)将制作好的激活盐水静脉推注,观察10s内有无微栓子信号。

(4)将剩下的一支盐水注射器和空气注射器用上述的方法制造激活盐水在Valsalva动作时进行注射。

正常结果:注射手振生理盐水后,微泡将随着静脉血流从肘前静脉流到右心房。

当受检病人不存在右向左的分流时,微泡将进入右心室,沿肺动脉进入肺循环,而不会进入体循环动脉里。

所以TCD显示屏上将不会有频谱的变化。

阳性结果:当受检病人存在右向左分流时,微泡可从右房直接进入左房而不经过肺循环滤过。

再从左房到左室进入主动脉,再从主动脉三个分支进入体循环,TCD装置就可在脑部探测到微泡信号。

并可根据微泡的数量判断分流程度。

阳性结果判断标准(1999年威尼斯会议推荐标准):以10s内出现微栓子信号作为阳性标准,根据微栓子数量进行分级:Ⅰ级:无微栓子信号(阴性结果);Ⅱ级:1-10个微栓子信号;Ⅲ级:大于10个但未形成“雨帘”;Ⅳ级:形成“雨帘”。

经颅发泡实验报告

经颅发泡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经颅多普勒发泡实验(Transcranial Doppler embolism detection,简称TCD-ED)技术,对受试者进行脑部血流情况的检测,评估是否存在心脏右向左分流现象,进而辅助诊断可能的心脏疾病及脑部血管相关疾病。

二、实验对象实验对象为随机选取的100名健康成年人,年龄在20-60岁之间,无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三、实验方法1. 实验设备: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进行检测。

2. 实验步骤:(1)受试者平躺于检查床上,头部固定,保持安静。

(2)将TCD探头放置于受试者头部特定部位,如颞窗、枕窗等。

(3)通过肘静脉注入生理盐水,以产生微泡。

(4)观察TCD屏幕,记录微泡在脑部血管中的流动情况。

四、实验结果1. 正常组:100名受试者中,有95名结果显示为阴性,即未发现微泡在脑部血管中的流动,说明心脏右向左分流现象不存在;有5名结果显示为阳性,即发现微泡在脑部血管中的流动,提示可能存在心脏右向左分流现象。

2. 阳性组:对5名阳性受试者进行进一步检查,发现其中3名存在卵圆孔未闭,2名存在肺动静脉畸形。

五、实验分析1. 经颅多普勒发泡实验是一种非侵入性、快速、高效的检测方法,对于评估脑部血流情况、诊断心脏右向左分流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2. 实验结果显示,95%的受试者未发现心脏右向左分流现象,与临床实际情况相符。

3. 阳性组中,3名受试者存在卵圆孔未闭,2名存在肺动静脉畸形,提示经颅多普勒发泡实验对于诊断心脏疾病及脑部血管相关疾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经颅多普勒发泡实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测方法,可用于评估脑部血流情况、诊断心脏右向左分流现象。

在临床实践中,该技术有助于提高心脏疾病及脑部血管相关疾病的诊断率,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七、实验建议1. 进一步优化实验操作流程,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对阳性受试者进行跟踪观察,了解其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

3. 结合其他检查手段,如心脏彩超、CT等,对阳性受试者进行综合评估,以明确诊断。

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对偏头痛病因诊断的意义

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对偏头痛病因诊断的意义

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对偏头痛病因诊断的意义【摘要】目的:分析偏头痛采取经颅多普勒(TCD)发泡试验(c-TCD) 对于病因诊断的意义。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20例,将其分为甲组(先兆偏头痛)、乙组(无先兆偏头痛),相同时期的10例紧张性头痛患者作为对照组,均实施c-TCD,统计各组PFO(卵圆孔未闭 )和RLS(右向左分流)发生率。

结果:甲组、乙组、对照组的RLS发生率依次是71.43%、46.15%30.00%;甲组和乙组患者RLS发生率和对照组对比(P<0.05);甲组和乙组对比RLS发生率(P<0.05);乙组和对照组对比RLS发生率(P<0.05)。

结论:偏头痛患者RLS发生率存在较高的RLS发生率,相对明显的为先兆偏头痛。

【关键词】卵圆孔未闭;偏头痛;心脏超声;TCD发泡试验;右向左分流在临床中,偏头痛为多发、常见病,高发病率但不高的治疗效果,且有复杂的发病机制[1]。

研究表示[2],头痛反复发作会改变脑内结构,从而引起慢性头痛,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所以,神经科医生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如何提高疗效高度重视。

本研究对偏头痛患者采取c-TCD检测,确定是否有RLS,对存在RLS患者实施心脏超声而确定是否伴有PFO,对其病因探讨。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2018-1~2021-12月,有偏头痛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其中先兆偏头痛组(甲组)7例,男1例,女6例;无先兆偏头痛组(乙组)13例,男4例,女9例;紧张性头痛(对照组)10例,男4例,女6例。

各组平均年龄分别为(30.91±11.53)岁、(35.74±11.21)岁、(35.82±9.11)岁。

各组年龄、性别分布上对比(P>0.05)。

c-TCD操作:仰卧位,留置静脉通道和三通管连接;利用双或单通道单深度的检测栓子设备,主要对MCV检测,深度50~60mm,结合气栓信号的强弱加大或者减小增益;备好10ml注射器两支,其中一只抽吸1ml空气和9ml盐水,另一只抽吸血液0.5ml,经三相开关震荡充分后获得混悬液;实施Valsalva操作时用2~3s将混悬液注射,采取c-TCD检查和数据提取。

关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试验在临床上安全性分析及可能出现临床应急处理措施

关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试验在临床上安全性分析及可能出现临床应急处理措施

关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试验在临床上安全性分析及可能出现临床应急处理措施摘要】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试验在临床中的安全性以及不慎出现意外应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

方法:了解:①TCD发泡实验的概念;生理盐水微泡混悬液的概念;②以病理学作基础,结合护理学及临床医学内容,分析肘前静脉推入生理盐水在TCD发泡实验中是否可行。

结果:①对发泡试验的规程和机制进行掌握;②明白微泡混悬液的安全度较高。

结论:静脉推入生理盐水混悬液于TCD发泡试验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若检查时发生空气栓塞可能够在临床及时有效处理。

【关键词】生理盐水微泡混悬液;TCD发泡试验;处理措施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又称TCD发泡试验,该实验的基础物质为生理盐水,并以其进行激发,在TCD观测中查探脑部血管微泡信号;此查探可判定心脏是否为右向左分流,此外,还能够以观察到的微泡数为基础,判定分流程度[1]。

心脏右向左分流情况的缘由有多种,主要是由于卵圆孔没有闭合引起的。

卵圆孔未闭(PFO)为幼年时期心脏于心房间隔上需自动合闭卵圆孔而未能闭合出现的心脏异常通道,此情况是发生卒中的一大主要缘由[2]。

有研究发现部分患者的头痛同PFO相关联,且该类现象的主要人群为中青年。

本院现以TCD室为平台,结合神经外科、超声科等多个科室展开c-TCD,探究c-TCD流程的安全性,并总结对应的处理方案。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生理盐水微泡混悬液:选一次性螺纹头注射,每支10ml,共3支(连接三通时螺纹头不易掉落);1支抽空气1ml、2支抽生理盐水9ml。

取用三通开关连接空气注射器及生理盐水注射器,第三端接入不小于22号的静脉留置针,用敷贴将病人肘前静脉的针头固定。

经三通开关抽注少许血液于1个针管中。

注射前,将盐水震荡均匀,制成混悬液,使之成为激活盐水,下面称“微泡液”。

Valsalva动作:患者深呼吸并憋3s,后用力呼气(最好达到40mmHg),持续10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规范
1、在患者的肘静脉留置通路,连接三通管,在三通管的一端安 置10ml装满盐水的注射器。 2、安装栓子检测设备,主要监测双侧大脑中动脉,深度设置为 50-60cm,由于气栓的信号非常强,与背景差异大,容易鉴别, 所以对于增益或者样本容量可以适当从宽设置。 3、取10ml注射器2支,一支装有8-9毫升盐水,另外一支为空针 管。通过三通管将两支注射器相连;将盐水在两支注射器间来回 推注,促使空气进入盐水成为气泡与盐水的混合体。最后将气泡 和盐水存于一支注射器,我们称之为激活盐水。 4、将激活盐水注射器也连于患者肘静脉的三通管。 5、推注5ml激活盐水,随后迅速推注5ml常规盐水,观察TCD屏幕 在 10 秒钟内的信号变化,并及时记录或随机自动记录。 6、再次推注5ml激活盐水,并随后推注5ml常规盐水,嘱患者在 推注后迅速吸气,屏气5秒钟,然后放松,观察放松后10秒以内 TCD屏幕的变化,并记录。 7、可以重复上述4-6若干次。 8、拆卸通路和注射器,完成实验。
1、确诊存在肺循环到体循环(RLS)的直接通路,包 括PFO和肺直接通路; 2、筛查需要继续行TEE检查或MRI检查的患者; 3、对于某些同时存在易栓症的患者如C蛋白或S蛋白 缺乏等患者,可以通过TCD发泡试验结果和化验结果 指导治疗。
1.无明显颈动脉疾病,无易形成栓塞的心律失常的 缺血性卒中患者(最好小于55岁); 2.偏头痛患者,特别是有先兆偏头痛的患者; 3.减压病患者; 4.潜水员或航天员上岗前检查。
1.不能进行TCD颞窗探查的患者; 2.不能进行静脉注射混合生理盐水的患者。
1.具备能熟练操作TCD的医务人员两名; 2.具有微栓子监测功能的DWL(DB-1699)的TCD一台 。
(一)社会效益:此检查对RLS(PFO)的诊断具有高 敏感性,高特异性,无创性,并且可以确实反应 PFO对脑循环的影响。可以避免TEE操作过程中患者 的痛苦,正逐渐取代TEE成为PFO诊断筛查的一线检 查。 (二)经济效益:所需设备和试验材料医院已具备 ,所需费用较低,有利于减轻患者负担。
3、按照栓子的数量可以作如下分类:
A:小于 10 个栓子。
B:大于 10 个栓子。其中大于 25 个栓子的可以分为雨状和帘状
栓子集合形态,二者的共同特点是不能够分清楚栓江苏省连云港市也已开展; 3.无锡市暂无医院开展。
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 验
2020年4月19日星期日
TOAST 一、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 二、心源性栓塞 三、小动脉闭塞(腔隙性脑梗死) 四、其它原因所致的缺血性卒中 五、不明原因的缺血性卒中
E 图:TCD发泡试验发现左侧大脑中动脉多发微栓子信号, 表明存在连续右向左分流(RLS)
年龄小于55岁→隐源性卒中→TCD发泡试验→RLS(右 相左分流)→反常栓塞→TEE、CT或MR→房间隔缺损 →易栓症→库欣综合症→垂体瘤→手术或抗凝
1、只要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发现气栓信号,不论是否行 Vasalva 试 验,都是阳性,提示存在肺循环到体循环的直接通路。由于肺的直 接通路比较少见,绝大多数情况下该结果提示PFO 的存在。敏感度 和特异度最高可达 90%以上。
2、在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外发现气栓,一般认为属于从肺部而来, 为未被吸收的气栓,可以重复试验提高敏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