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归纳
校考色彩知识点总结

校考色彩知识点总结一、色彩基础知识1. 色彩的基本属性色彩是由可见光波长的不同来决定的,主要包括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三个基本属性。
色相是通过光的波长决定的,包括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种基本颜色;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有浅色和深色之分;饱和度表示色彩的纯度,越高则色彩越纯。
2. 色彩关系色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的关系。
常见的色彩关系有对比色、互补色、类似色、冷暖色、色彩明度对比等。
3. 色彩心理学人们在接触色彩时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和联想,这种现象被称为色彩心理学。
不同的色彩能够引起人们不同的情感和心理反应,比如红色会让人产生热烈、积极的情感,蓝色则会让人感到清凉、安静。
二、色彩的应用1. 色彩搭配在视觉设计和艺术创作中,色彩的搭配是十分重要的。
良好的色彩搭配能够产生和谐的视觉效果,而不合理的搭配则会让人感到不适。
常见的色彩搭配方法有单色调搭配、对比色搭配、三角色搭配等。
2. 色彩运用色彩不仅可以用来表现物体的本来色彩,还可以利用对比、协调等手法进行调和,以达到丰富表现的目的。
同时,在设计和艺术创作中,色彩还可以用来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
三、色彩的应用实例1. 建筑与色彩在建筑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可以丰富建筑物的外观形象,在不同的环境和文化背景下,色彩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比如在热带地区,亮丽的色彩可以让建筑更具活力和欢乐感;在寒冷的地区,深沉的色彩则更符合气候环境。
2. 广告与色彩广告中的色彩设计十分重要,可以通过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增强广告的宣传效果。
比如在销售季节,使用暖色调可以让观众感到温暖,增加购买的欲望;而在清新的季节,使用冷色调则会更具清凉感。
3. 服装与色彩服装设计中色彩的搭配和应用同样重要,不同色彩的搭配可以体现不同的风格和氛围。
比如在时尚领域中,暖色调可以增加衣服的气质与个性,冷色调则更具时尚感和清新感。
四、色彩的文化意义1. 色彩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比如在中国文化中,红色代表喜庆和吉祥,黄色则代表财富和权力。
色彩归纳

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
一、明度对比的基本类型:明快、清晰、沉闷、柔和、强烈、朦胧与否的关键。
(1)高长调如10:8:1等,其中10为浅基调色,面积应大,8为浅配合色,面积也较大,1 为深对比色,面积应小。
该调明暗反差大,感觉刺激、明快、积极、活泼、强烈。
(2)高中调如10:8:5等,该调明暗反差适中,感觉明亮、愉快、清晰、鲜明、安定。
(3)高短调如10:8:7等,该调明暗反差微弱,形象不分辩,感觉优雅、少淡、柔和、高贵、软弱、朦胧、女性化。
(4)中长调如4:6:10或7:6:1等,该调以中明度色作基调、配合色,用浅色或深色进行对比,感觉强硬、稳重中显生动、男性化。
(5)中中调如4:6:8或7:6:3等,该调为中对比,感觉较丰富。
(6)中短调如4:5:6等,该调为中明度弱对比,感觉含蓄、平板、模糊。
(7)低长调如1:3:10等,该调深暗而对比强烈,感觉雄伟、深沉、警惕、有爆发力。
(8)低中调如1:3:6等,该调深暗而对比适中,感觉保守、厚重、朴实、男性化。
(9)低短调如1:3:4等,该调深暗而对比微弱,感觉沉闷、忧郁、神秘、孤寂、恐怖。
另外,还有一种最强对比的1:10最长调,感觉强烈、单纯、生硬、锐利、眩目等。
二、纯度对比的基本类型:决定色调感觉华丽、高雅、古朴、粗俗、含蓄与否的关键。
如将灰色至纯鲜色分成10个等差级数,(1)鲜强调如10:8:1 等,感觉鲜艳、生动、活泼、华丽、强烈。
(2)鲜中调如10:8:5 等,感觉较刺激,较生动。
(3)鲜弱调如10:8:7 等,由于色彩纯度都高,组合对比后互相起着抵制、碰撞的作用,故感觉刺目、俗气、幼稚、原始、火爆。
如果彼此相距离离大,这种效果将更为明显、强烈。
(4)中强调如4:6:10 或7:5:1等,感觉适当、大众化。
(5)中中调如4:6:8 或7:6:3等,感觉温和、静态、舒适。
(6)中弱调如4:5:6 等,感觉平板、含混、单调。
色彩细节归纳总结知识点

色彩细节归纳总结知识点一、色彩的起源色彩是人类视觉系统对光的反应产生的感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光源通过物体后,会激发物体表面的颜色并反射到我们的眼睛中,从而产生色彩的视觉感受。
不同的光源和物体会产生不同的颜色,这是我们所能感受到的。
古代人类对色彩的认识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当时的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颜料来绘画,并且对颜色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当时,他们主要使用土、矿石和植物来制作颜料,这些颜料主要分为红、黄、蓝三种颜色。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于色彩的认知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多种颜料,开发了更为丰富的色彩体系,并开始系统地研究和应用色彩。
现在,色彩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艺术创作、设计还是生活装饰,色彩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二、色彩的分类1.按照光的三原色理论,色彩可以分为三原色和三补色。
三原色是红、绿、蓝,当这三种色彩混合在一起时,可以产生出任何其他的颜色。
而三补色是通过三原色的混合产生出的颜色,分别是青、品红、黄。
2.按照色彩的明度来划分,可以分为明色、暗色和中间色。
明色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比较高,暗色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比较低,而中间色则是介于明色和暗色之间的色彩。
3.按照色彩的饱和度来划分,可以分为饱和色和淡色。
饱和色是指色彩的纯度比较高,而淡色则是指色彩的纯度比较低。
4.按照色彩的冷暖程度来划分,可以分为冷色和暖色。
冷色是指色彩让人感到凉爽、清新的颜色,而暖色则是指色彩让人感到温暖、舒适的颜色。
5.按照色彩的色相可以分为红、橙、黄、绿、蓝、紫六种颜色,它们组成了色彩的基本体系。
三、色彩的应用色彩在艺术创作、设计和生活装饰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艺术创作中,色彩可以用来表达作品所要传达的情感和主题,比如暗色调可以营造出悲伤和沉重的氛围,而明亮的色彩则可以表达活泼和愉快的情感。
在设计领域中,色彩可以用来引导人们的视线和激发他们的兴趣,比如在广告设计中,亮眼的色彩可以吸引人们的目光,增加广告的吸引力。
色彩概论归纳总结

色彩概论归纳总结色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不同的光谱频率和波长传达着视觉信息,给予我们丰富的感受和情感。
色彩的运用不仅在艺术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在设计、心理学、营销等众多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色彩概论进行归纳总结,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色彩的基本性质色彩具有以下的基本性质: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指的是观察者感知的色彩种类,如红、蓝、绿等。
明度是指色彩的亮度或黑暗程度,即色彩的明暗程度。
饱和度表示色彩的纯度,越高饱和度越高,越接近于纯色。
这三个性质的综合运用使得我们能够感知和区分不同的色彩。
二、色彩的调和与对比调和和对比是色彩运用的两个重要原则。
调和主要通过选择相近或相邻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来达到柔和、和谐的效果。
对比则是通过使用明确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的差异,使色彩产生鲜明、强烈的对比效果,用以吸引视觉的注意力。
三、色彩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1. 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色彩在平面设计中是非常关键的元素之一。
正确运用色彩可以提高视觉效果、增加吸引力,传达出目标感和情感。
在选择色彩时,需要充分了解色彩的意义和文化背景,如红色代表激情、力量,蓝色代表冷静、专业等。
同时,要遵循色彩搭配的原则,如类似色搭配、互补色搭配、对比色搭配等。
2. 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色彩在室内设计中能够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感。
冷色调如蓝色和绿色可使空间显得冷静、舒适,适合用于卧室或休闲区域。
而暖色调如红色和黄色则能够带来温暖和活力,适合用于餐厅或办公室等环境。
此外,还可以通过色彩的运用来调整空间的比例和形态,使得室内设计更加丰富多样。
四、色彩在心理学中的应用色彩与心理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不同的色彩能够引发人们不同的情感和心理反应,进而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为。
例如,红色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刺激性的颜色,能够增加人们的注意力和兴奋感;蓝色被认为是一种冷静和放松的颜色,有助于缓解焦虑和压力。
因此,在心理学中,可以利用色彩来研究人们的情感、行为和认知过程,并应用于情绪疗法和行为矫治等方面。
色彩默写知识点归纳总结

色彩默写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色彩基本知识1. 色彩的定义色彩是光的视觉感觉的一种,是由物体的颜色和光的照射条件共同决定的。
2. 色彩的基本属性色相、明度、纯度是色彩的基本属性。
- 色相:指色彩的基本色彩名称,如红、黄、蓝等。
-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即颜色的明度级别。
- 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即颜色的纯净度。
3.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是色彩的三要素,它们共同决定了一种颜色。
4. 色彩的色温色温是指色彩的冷暖属性,冷色调是指偏向蓝色的色彩,暖色调是指偏向红色的色彩。
5. 色彩的配合颜色之间具有相互作用,通过对色彩的配合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如红色与绿色互补,黄色与紫色互补等。
二、色彩默写的方法与技巧1. 色彩的排列色彩的排列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色彩。
常用的排列方法有光谱排列法、圆环排列法等。
2. 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默写时间和默写内容,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3. 多重复记忆通过多次重复记忆,可以加深对色彩的印象,提高对色彩的认知。
4. 注重练习多进行色彩的练习,可以加深对色彩的理解,提高对色彩的掌握。
5. 关注实际应用色彩默写不仅需要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还要关注色彩在实际创作中的应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色彩。
三、色彩理论知识1. 色彩的三原色红、黄、蓝是色彩的三原色,它们可以组合成所有其他颜色。
2. 色彩的对比色彩之间存在对比关系,如冷暖对比、明暗对比、纯净度对比等。
3. 色彩的心理作用不同颜色具有不同的心理作用,如红色代表热情、黄色代表活力、蓝色代表沉静等。
4. 色彩的意义色彩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不同的颜色在不同文化中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四、色彩搭配技巧1. 类似色彩搭配类似色彩搭配是指选取相邻的色相进行搭配,可以产生温和、柔和的效果。
2. 互补色彩搭配互补色彩搭配是指选取对立的色相进行搭配,可以产生强烈、对比明显的效果。
3. 主次色彩搭配主次色彩搭配是指选取一个主色与一个或多个辅助色进行搭配,在色彩的运用上主次分明。
色彩归纳知识点

色彩归纳知识点色彩归纳是指通过观察和分类,将不同的颜色归纳为特定的类别。
这是一种常见的认知过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
色彩归纳知识点是指人们在进行色彩归纳时需要了解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色彩归纳的步骤和相关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色彩归纳。
步骤一:观察进行色彩归纳的第一步是观察。
观察可以是直接观察现实中的物体和场景,也可以是观察图像、照片或绘画作品。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物体或图像中的颜色分布和特征。
步骤二:分类观察后,我们需要将观察到的颜色进行分类。
分类是将相似的颜色归为一类的过程。
在分类时,我们可以根据颜色的亮度、饱和度、色相等特征进行划分。
例如,可以将颜色分为红、绿、蓝等基本色彩,也可以将颜色分为暖色调和冷色调。
步骤三:归纳在分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归纳颜色的特点和规律。
通过对不同类别颜色的比较和总结,我们可以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和共同点。
这些关联性和共同点可以是颜色的情感表达、文化意义、使用场景等方面。
知识点一:色彩的三要素在进行色彩归纳时,我们需要了解色彩的三要素,即色相、亮度和饱和度。
色相是指颜色在色谱中的位置,如红、绿、蓝等。
亮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如明亮、暗淡等。
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如鲜艳、柔和等。
了解这些要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分类颜色。
知识点二:色彩的情感表达不同颜色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例如,红色通常与热情、活力和力量相关,蓝色通常与冷静、安宁和信任相关。
了解颜色的情感表达有助于我们在设计和表达中选择合适的颜色。
知识点三:文化意义和象征性颜色在不同文化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和象征。
例如,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喜庆和吉祥,而在西方文化中常与爱情和激情联系在一起。
了解不同文化中颜色的意义和象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色彩。
知识点四:颜色的运用在设计、艺术和视觉传达中,对颜色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颜色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和感受。
例如,互补色(如红色和绿色)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而类似色(如蓝色和紫色)则可以产生柔和的效果。
色彩归纳与总结

色彩归纳与总结在美学和设计领域中,色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元素。
不同的颜色可以给人们不同的视觉和情感体验。
在色彩的使用上,归纳和总结各种色彩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对于设计师和艺术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色彩进行归纳和总结,为读者提供有关色彩运用的参考。
1. 基本色彩的归纳与总结在色彩学中,基本色彩指的是红、黄、蓝三种颜色。
它们被认为是所有色彩的基础,可以通过它们的混合和调配来得到其他的色彩。
红色代表着激情和力量,黄色象征着活力和快乐,蓝色则传达出冷静和平静的感觉。
这三种基本色彩在设计中常被用于引起观众的情绪共鸣,同时也可以作为鲜明的对比色来实现视觉冲击效果。
2. 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除了基本色彩之外,明度和饱和度也是决定色彩效果的重要因素。
明度指的是色彩的明暗程度,而饱和度则与色彩的纯度有关。
明度和饱和度的调整能够使色彩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明度较高的色彩常常给人以明亮、轻快的感觉,适合用于表达活跃、欢快的主题;而明度较低的色彩则能够传递出沉稳、庄重的氛围,适用于严肃、正式的场合。
饱和度高的色彩通常会给人以强烈、鲜明的感觉,而饱和度低的色彩则带来一种柔和、温和的视觉效果。
3. 色彩的组合和对比在设计中,色彩的组合和对比是十分重要的。
不同色彩之间的组合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效果。
例如,冷色调和暖色调的组合可以营造出一种对比鲜明、生动活泼的效果。
而相邻的色彩在组合时则可以创造出一种柔和、平衡的感觉。
此外,色彩的对比也可以通过明度和饱和度的差异来实现。
高对比度的色彩组合能够产生强烈的冲击力,而低对比度则营造出一种温和、和谐的环境。
4. 不同领域中的色彩运用色彩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运用。
在平面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可以使设计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并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在建筑设计中,色彩可以用来烘托建筑的氛围和风格,营造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空间氛围。
在服装设计中,色彩能够表达服装的风格和品味,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在艺术创作中,色彩则是表达画家情感和思想的一种重要方式。
色彩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色彩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色彩是视觉艺术中的重要元素,它不仅能够影响人们的情感,还能传达不同的信息和意义。
以下是一些色彩必考的知识点归纳总结:1. 色彩的基本概念:- 色彩分为原色、二次色和三次色。
原色是红、蓝、黄,它们不能通过混合其他颜色得到;二次色是橙、绿、紫,通过混合两种原色得到;三次色则是通过混合原色和二次色得到。
- 色彩的三属性包括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是色彩的基本特征,明度表示色彩的明暗程度,饱和度表示色彩的纯度。
2. 色彩的分类:- 暖色和冷色:暖色给人以温暖、活跃的感觉,如红、橙、黄;冷色则给人以冷静、沉稳的感觉,如蓝、绿、紫。
- 互补色:在色轮上相对位置的颜色,如红和绿、蓝和橙,它们相互混合会产生灰色或黑色。
3. 色彩的心理效应:- 色彩能够影响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例如,红色通常与激情和危险相关联,蓝色则与平静和稳定相关联。
4. 色彩的对比和调和:- 对比色的应用可以增强视觉效果,但过度使用可能会造成视觉疲劳。
调和色则能够创造平衡和和谐的感觉。
5. 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 在平面设计中,色彩的选择需要考虑品牌识别、信息传递和视觉吸引力。
- 在室内设计中,色彩可以改变空间的感知大小和氛围。
6. 色彩理论:- 色彩理论是研究色彩如何影响视觉感知的科学。
它包括色彩的物理属性、心理效应和文化意义。
7. 色彩的混合:- 色彩混合分为加色混合和减色混合。
加色混合是光线的混合,常用于电视和计算机屏幕;减色混合是颜料的混合,常用于绘画和印刷。
8. 色彩的数字化表示:- 数字色彩通常使用RGB(红绿蓝)或CMYK(青色、品红、黄色、黑色)模式表示。
9. 色彩的调色技巧:- 调色是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技能,需要掌握色彩的属性和混合规律,以达到预期的色彩效果。
10. 色彩的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对色彩的理解和使用存在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跨文化交流和设计。
色彩的学习和应用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过程,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色彩,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还是日常生活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奋
嘈杂
6、色彩的联想:当人们看到某一色彩时,就产生某种特殊的情感和联想。 例如中国人生活习俗中,红色让人联系到喜庆、节日;在西方白色让人感 到神圣和纯洁等等。同时色彩还能给人冷暖感、兴奋和安静感、华丽和质 朴感、活泼和抑郁感、柔软和坚硬感。再一个色彩还能与味觉、听觉、心 情相联系并产生联想
华丽
酸
纯艺术表现
归纳训练
+
从造型基础训练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 色彩写生分为两大块:
+
一是为获取写实造型能力的一般性色彩 写生;
+
二是为获取装饰性色彩造型能力而进行
的色彩归纳写生。
+
两者都是视觉艺术造型的基础,但从更 微观的角度看,前都侧重于绘画基本造 型规律的认识,后者则更侧重于对装饰 色彩造型规律的研究
六、静物色彩归纳的基本原理: 色彩归纳写生的基本原理是在画每件物品时,用三——五套色概括表现 每个对象。
七、静物色彩归纳写生构图: 运用构图的一般规律进行有主次、虚实、整体和完美的构图。
八、静物色彩归纳的表现技法 : 推晕法、色块法、色块勾边法 。
推晕法
色块法
色勾边法
九、静物色彩归纳的步骤: 1、步骤:在绘画之前,首先要观察、分析、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关 系以及独特性,选取有一定色调气氛倾向的景物来画,要求所表现的事物 特点规律有深刻理解,以做到胸有成竹,这样才能有所自由发挥,高度概 括。 2、根据画面效果需要,可先涂底色,再由远及近的画出来;也可先画 主体,再画中间部分,最后补底色
+ 写实性绘画要求科学、 + 装饰色彩写生却着重
客观地认识物象的形 体结构特征,认真观 察和分析光源色、环 境色、物体色的相互 关系和变化规律
研究客观物象在画面 中的形、色的主观处 理和形式构成方法, 研究自然色调中各种 色相、明度、纯度之 间的对比调和规律
+ 写实性绘画为纯艺术的观
+ 装饰色彩造型是受限制的,
+ 这是概括提炼最常用的方法。即对每一个单体的物象确定
亮、灰、暗等区阶的明暗或色彩。每一区阶的色彩纯度、 明度不突破此阶区的界限,并把此阶区丰富的色彩层次, 概括为一个整色。例如对象中色彩的明度差若为九级的话 (其中1为最暗,9为最亮),九级中包括着1到9个丰富的 多差别的层次。而在画面中,我们只须用1—5—9三个级 数的关系来表现1—9个级数的关系,这1—5—9的关系就是 从九级数中提炼出来的。这种“以少胜多”、“以一当十” 的提炼方法,可使形象主体突出,更集中,从而增强色彩 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写实性绘画必须严格以客
+ 装饰色彩造型在形态上强
观物象的形体和色彩作为 描绘依据。要求用较“逼 真”的色彩去表现对象的 形体、结构、空间、位置、 质感等关系,画面着重表 现空间虚实关系和形体的 立体空间状态。色彩受光 色关系的制约,基本上是 自然色彩的记录。
化物象的平面化或夸张变 形,设色上虽也源于自然, 但它并不受自然色彩的严 格限制和束缚,可以在自 然色彩的基础上进行概括 提炼,也可根据装饰美的 需要,大胆进行主观想象 和创造。
色调:
红暖色 调
兰冷色 调
灰色 调
色彩协调: 兰橙色彩
协调
黄兰对比色协 调
红绿补色 协调
5、色彩的感觉与心理:色彩是视觉传达的一个重要因素,它能有力的表 达人与人的情感、友谊。能在不知不觉中左右我们的情绪、精神、以及行 动,导致人们不光停留在对于色彩的一种主观感受中,更扩展到人们需要 去了解和研究色,以及它与人的行动、心理之间的关系这一科学方面来了。
色相对比
明度对比
纯度对比
冷暖对比
4、色调与色彩的协调: (1)色调:即色彩的基调,也就是色彩的一种基本倾向。 (2)色彩的协调:色彩的协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按比例、有次序 地组织在一起,给人感觉美、愉快、喜欢和舒适的色彩组合搭配。色彩的 协调并不是唯一的色彩组合,有时不协调色也会产生富有表现力的效果。
念表现。虽然多以写实的 手法表现对象的客观存在 状态,但在创作机制上相 对自由,不必考虑欣赏对 象和特定环境的要求,可 毫无限制地表现自己的主 观意识和个人情感。
虽然也能充分表现自己的 意图和主张,但其思想观 念、情感个性在通过造型 形式媒体的转换上,要受 到欣赏对象和环境条件的 制约。并由于装饰的内涵 多呈现出悦目性、怡情性 和某种形式意味。
+ 限色也是概括提炼的有效方法。限色可用
多套色过渡到少套色,甚至是黑白两极色。 多套色可相对自由地表现物象色彩的客观 存在状态,只是对物象丰富繁杂的明暗和 色彩关系加以归纳梳理。即将客观自然的 色彩关系,通过色的概括或限制浓缩于画 面上。少套色的设色在一定程序上有主观 意象,表现中要明确、概括,以达到最为 整齐极至的效果。
写生
归纳
构成
三、色彩归纳的特点:
色彩归纳的特点就是概括、提炼、主观、理性,其训练之中带有较 强的创新和主观意识。
毕加索
四、色彩归纳与纯绘画艺术的不同: 观察方法不同、表现的内容不同、艺术风格不同、艺术功能不同。总之, 纯艺术品具有观赏性和收藏性,它给人以美的、心灵的滋润和精神上的享受。 色彩归纳是设计艺术的基础训练课程,它属装饰实用艺术范畴,它装点着人 们的生活环境,给人以舒适和美的享受。现在由于艺术的多元化,以及现代 艺术时尚越来越趋于装饰化,纯艺术品也越来越简洁归纳化,其界限也越来 越模糊了。
+ 写实性绘画具有形体
+ 装饰色彩一般具有简
准确、色彩表现丰富 细腻、变化微妙,给 人一种客观真实的感 受。
洁、纯朴、含蓄、浪 漫、夸张的特点。如 果说,写实性绘画色 彩具有直观的感情表 现,装饰色彩则偏重 于感知基点上的理性 表现
五、色彩的基本原理: 1、色彩的基本原理: 2、 色彩的四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冷暖。 3、色彩的对比:当两个色块并置在一起时,它们就会产生对比。根据对比的 种类可分为: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
+ (3)、构色 + 在色彩描绘时,不是机械地照抄,模拟自然色彩,
而是在准确把握其色彩关系的前提下,用有限的 颜色去表达丰富的色彩变化。最有效的方法是对 物象丰富微妙的色彩层次关系进行归纳或限定, 如采用“分阶法”和“限色法”。在色彩层次上 以一当十,以少胜多,使形象主体更突出、更集 中,从而增强色彩整体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十、静物色彩归纳的要点: 色彩归纳的要点在于造型的图案化、构图的完整性和色彩气氛的夸张营造。
十一、静物色彩归纳优秀作品欣赏:
+ (1)、构图 + 采取焦点透视构图形式,视点相对固定。在尊重 自然的秩序和透视效果的前提下,必须对客观物 象进行提炼、概括。在写生时,应注意选择描绘 位置和角度。可通过平视、俯视、或抑视,来进 行形象的组合和构成,使画面构图呈现出不同的 视觉效果。 + 要求对纷乱无章的物象进行秩序化、条理化的处 理。
一、关于色彩归纳的概念: 静物色彩归纳是较理性运用色彩理论对客观物象的色彩进行夸张、 概括、简化和条理的训练。它有别于写生基础训练,具有较主观、 理性的特点。
二、色彩归纳学习的重要性:
艺术设计教学当中,有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两大基础训练以及专业设 计训练。两大基础训练是基础写生与构成艺术之间的中间环节。因而色彩 归纳是艺术设计教学系统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训练的不仅是我们的 色彩感觉,同时训练我们的理性思维方式,以及训练我们处理色调的能力。 所以说学习色彩归纳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训练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 (2)、构形 + 在形态表现上,可充分表现形象的立体感、空间
感和质感,但并非是对客观原形的忠实描摹,而 是在遵照客观物象基础上,采取减法,对形态予 以细节和层次上的剪裁、取舍、修饰,通过简化、 集中本质、删除多余,使冗繁的自然得到修饰、 理顺和艺术加工,在形象上产生一种净化、单纯、 整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