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云计算发展白皮书
中国信通院发布《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19年)》

中国信通院发布《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19年)》来源:中国信通院;由“重庆市物联网产业协会”整理发布为了进一步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建立云计算信任体系,规范云计算行业,促进市场发展,提升产业技术和服务水平。
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主办,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云计算标准与开源推进委员会、混合云产业推进联盟、云原生产业联盟、云服务经营自律委员会、网络风险与保险创新实验室支持的“2019可信云大会”于2019年7月2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会上,中国信通院发布了《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19)》。
这是继《云计算白皮书(2012年)》之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第5次发布云计算白皮书,内容涵盖云计算的产业特点、技术热点、开源现状、安全发展、行业应用、发展建议等方面。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云计算部主任栗蔚在白皮书发布现场为大家带来深度解读。
白皮书前言当前,云计算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技术产业创新不断涌现。
产业方面,企业上云成为趋势,云管理服务、智能云、边缘云等市场开始兴起;技术方面,云原生概念不断普及,云边、云网技术体系逐渐完善;开源方面,开源项目发展迅猛,云服务商借助开源打造全栈能力;安全方面,云安全产品生态形成,智能安全成为新方向;行业方面,政务云为数字城市提供关键基础设施,电信云助力运营商网络升级转型。
本白皮书是继《云计算白皮书(2012年)》之后,中国信通信研院第5次发布云计算白皮书。
本白皮书在前几版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当前云计算发展现状与趋势。
白皮书首先梳理了国内外云计算产业的发展状况及热点,总结了当前云计算技术发展特点,然后从开源和安全两个角度分别对云计算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同时阐述了云计算在典型行业的应用情况,最后结合当前现状给出了我国云计算发展建议。
白皮书目录一、云计算产业发展状况及分析(一)全球及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二)全球及我国云计算政策情况(三)我国云计算发展热点分析二、云计算技术发展特点(一)云原生技术快速发展,将重构IT运维和开发模式(二)智能云技术体系架构初步建立,从资源到机器学习使能平台(三)DevOps进入实践阶段,行业开始探索智能化运维(四)云边协同技术架构体系不断完善,协同管理是关键(五)云网融合服务能力体系逐渐形成,并向行业应用延伸三、云计算开源发展现状(一)开源技术成为云计算领域主流,国内企业初露头角(二)国际云计算巨头通过收购强化开源布局(三)云计算与开源互相影响,推动商业模式变革四、云计算安全发展分析(一)厂商积极布局,不断发展云安全产品生态(二)智能安全为保障云计算平台安全提供新方向五、我国云计算行业应用情况(一)政务云:为“数字城市”转型提供关键基础设施保障(二)金融云:传统金融企业与云计算厂商共同发力金融云市场(三)交通云:交通行业各领域上云全面开花(四)能源云:能源领域信息系统较复杂,上云进度慢(五)电信云:助力通信运营商网络升级转型六、我国云计算发展建议(一)持续创造良好的云计算发展环境(二)着力发展云原生技术能力及应用实践(三)稳步构建开源风险管理和治理体系(四)不断加强云计算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五)持续增强传统行业供需双方信任度关注公众号,并在首页输入关键词“云计算2019”,下载白皮书。
云原生发展白皮书(2020年)

2
谐机制,可实现应用故障的自动摘除与重构,具有极强的自愈能力及 随意处置性;大规模可复制能力,可实现跨区域、跨平台甚至跨服务 商的规模化复制部署能力。
1
一、 新机遇下的云原生
(一) 重新认识云原生
云原生成为近几年云计算领域炙手可热的话题,但业界普遍存在 对云原生概念理解不清晰、内涵认知不统一的问题,为了更好的推广 云原生理念,信通院针对云原生概念进行重新梳理,重点从产业效用、 技术特征和应用价值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以帮助不同领域的受众 群体更好的理解云原生,进一步推进国内的云原生产业发展和落地实 践。
云原生发展白皮书
(2020 年)
云原生产业联盟 Cloud Native Industry Alliance,CNIA
2020 年 7 月
版权声明
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云原生产业联盟,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
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云原
生产业联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0
5452..30 5.2
75.1 7.6 87.4
11.6 148.7
2015
2016
2017
145.2 21.8 270.4
2018
194.8 41.9
452.6
SaaS市场规模 PaaS市场规模 IaaS市场规模
2019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0 年 5 月
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企业IT运维发展白皮书(2019年)-2019.12-91页

企业IT运维发展白皮书(2019年)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2019年12月版权声明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并受法律保护。
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
违反上述声明者,编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编写说明牵头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参与单位: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软件研究院、苏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普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华佑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银行数据中心、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云思畅想科技有限公司、杰蛙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华云数据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电科信科技有限公司编写成员:栗蔚、牛晓玲、刘凯铃、车昕、曲显平、范伦挺、刘栖铜、管鹤鸣、杨军、涂彦、朱世翔、张兆雄、杜礼、薛莹莹、蒋家伟、李明亮、曹立龙、顾黄亮、李卜、顾伟、伍申孝、孔凡生、刘贺、肖长庆、孙南平、陆由、叶锋、费红辉、王晓君、刘鹏、张凯、琚鹏飞、王亮、曹正一、蔡国瑜、蒋震宇、赵昕、林正东、王青、高欣、李威、陆璜、吴涛、王明杰、万晓兰、刘远利、栗竹冉前言当前,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IT技术迅猛发展,国家信息化建设逐渐深入,信息系统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
因此,IT运维作为信息系统稳定、安全、高效运行的保障,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微服务、容器等新型IT技术实践逐渐成熟,以及业务需求的快速变化,IT运维也在不断探索着新模式、新实践。
本白皮书重点关注企业IT运维的发展情况及实践应用。
首先,白皮书给出了IT运维的定义及价值,并对IT运维的不同阶段进行梳理。
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企业IT运维发展白皮书(2019年)-2019.12-91页

企业IT运维发展白皮书(2019年)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2019年12月版权声明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并受法律保护。
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
违反上述声明者,编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编写说明牵头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参与单位: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软件研究院、苏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普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华佑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银行数据中心、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云思畅想科技有限公司、杰蛙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华云数据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电科信科技有限公司编写成员:栗蔚、牛晓玲、刘凯铃、车昕、曲显平、范伦挺、刘栖铜、管鹤鸣、杨军、涂彦、朱世翔、张兆雄、杜礼、薛莹莹、蒋家伟、李明亮、曹立龙、顾黄亮、李卜、顾伟、伍申孝、孔凡生、刘贺、肖长庆、孙南平、陆由、叶锋、费红辉、王晓君、刘鹏、张凯、琚鹏飞、王亮、曹正一、蔡国瑜、蒋震宇、赵昕、林正东、王青、高欣、李威、陆璜、吴涛、王明杰、万晓兰、刘远利、栗竹冉前言当前,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IT技术迅猛发展,国家信息化建设逐渐深入,信息系统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
因此,IT运维作为信息系统稳定、安全、高效运行的保障,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微服务、容器等新型IT技术实践逐渐成熟,以及业务需求的快速变化,IT运维也在不断探索着新模式、新实践。
本白皮书重点关注企业IT运维的发展情况及实践应用。
首先,白皮书给出了IT运维的定义及价值,并对IT运维的不同阶段进行梳理。
2019年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

2019年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风起云涌: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相得益彰:人工智能赋能产业与应用场景百川归海: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逐步建立各领风骚:全球人工智能公司一览目 录01020304前言人工智能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概括而言是对人的意识和思维过程的模拟,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方法赋予机器类人的能力。
人工智能将提升社会劳动生产率,特别是在有效降低劳动成本、优化产品和服务、创造新市场和就业等方面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革命性的转变。
据Sage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的出现将为全球GDP带来额外14%的提升,相当于15.7万亿美元的增长。
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企业组织逐渐认识到人工智能在经济和战略上的重要性,并从国家战略和商业活动上涉足人工智能。
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将在未来几年经历现象级的增长。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世界人工智能市场将在2020年达到6800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达26.2%,而中国人工智能市场也将在2020年达到710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达44.5%。
我国发展人工智能具有多个方面的优势,比如开放的市场环境、海量的数据资源、强有力的战略引领和政策支持、丰富的应用场景等,但仍存在基础研究和原创算法薄弱、高端元器件缺乏、没有具备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等短板。
此份报告不但对人工智能关键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跨媒体分析推理技术、智适应学习技术、群体智能技术、自主无人系统技术、智能芯片技术、脑机接口技术等)、人工智能典型应用产业与场景(安防、金融、零售、交通、教育、医疗、制造、健康等)做出了梳理,而且同时强调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的重要性,并列举百度Apollo开放平台、阿里云城市大脑、腾讯觅影AI辅诊开放平台、科大讯飞智能语音开放创新平台、商汤智能视觉开放创新平台、松鼠AI智适应教育开放平台、京东人工智能开放平台NeuHub、搜狗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等典型案例呈现给读者。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前言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
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不断提高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数字技术日新月异,应用潜能全面迸发,数字经济正在经历高速增长、快速创新,并广泛渗透到其他经济领域,深刻改变世界经济的发展动力、发展方式,重塑社会治理格局。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2016 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2.6 万亿,同比增长18.9%,占GDP 比重达到30.3%,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数字经济基础部分增势稳定,结构优化,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快,融合部分成为增长主要引擎,面向数字经济的社会治理模式在摸索中不断创新。
数字经济在各行业中的发展出现较大差异,数字经济占本行业增加值比重呈现出三产高于二产、二产高于一产的典型特征。
2016 年,服务业中数字经济占行业比重平均值为 29.6%,工业中数字经济占行业比重平均值为17.0%,农业中数字经济占行业比重平均值为 6.2%。
报告编制了中国数字经济指数(Digital EconomyIndex,简称 DEI 指数)。
DEI 指数表明,数字经济增速显著高于我国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DEI 预警指数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冷热适中”,处于正常运行区间。
预计未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将在“正常”区间上部和“趋热”区间下部波动调整。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发展数字经济还面临很多问题与瓶颈,主要是新型生产力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核心技术和设备受制于人,人才和投融资体制还无法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经济主要领域数字化转型仍存在较多障碍,国际化拓展刚刚起步,数字经济市场体系尚不健全,经济治理面临全新挑战,全球竞争和话语权争夺日益激烈。
未来几十年,是数字化改造提升旧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的发展关键期,是全面繁荣数字经济的战略机遇期。
电信云白皮书

电信云白皮书(2019年)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OpenSource Cloud Alliance for industry,OSCAR2019年7月版权声明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并受法律保护。
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调查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联盟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前言经过多年的发展,云计算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生态体系,并逐渐切入到重点行业领域。
在电信行业,传统的运营商网络大多是以专用形态来呈现的,如软硬一体的通信网元和转发控制一体的通信设备,这种紧耦合的形式必然导致网络系统的业务竖井和功能绑定,因此业界需要一种通用的硬件架构,配合灵活的软件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在此背景下,电信云应运而生。
本白皮书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电信云的发展状况,给出了电信云的概念和特性。
然后归纳了电信云的主要应用场景和关键技术,并结合当前现状总结出电信云的发展趋势。
最后介绍了典型的电信云应用案例及主流厂商的电信云产品体系。
参与编写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云计算分公司、中国移动苏州研发中心、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云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撰稿人李哲、马飞、陈凯、苏越、冀煜康、金鹏程、王峰、吕航、杨洋、王彦丹、王光杰、邹素雯、刘丽萍、李响、孙闯、黄江、刘佳、郭晓凡、方昭江、张磊、袁刚、周绍梁、何晓珊、张洪、王燕、周峰、陈春秀、胡志凌、曹伟森、李雨、许鹏,韩凤伦目录1.概述 (1)1.1背景介绍 (1)1.2电信云概念 (2)1.3电信云特征 (4)1.4电信云发展历程 (7)1.5运营商电信云进展 (7)2.电信云主要应用场景 (9)2.1核心网 (9)2.2边缘节点 (11)2.3业务运营支撑系统 (13)3.电信云关键技术 (14)3.1电信云基础架构 (14)3.2网络功能虚拟化 (17)3.3软件定义网络 (19)3.4NFV与SDN的联动 (21)4.电信云典型案例 (25)4.1中国移动云资源池三层解耦案例 (25)4.2中国电信PaaS云平台承载IT系统案例 (27)4.3华为CloudIMS在中国某运营商大区集中制部署云化VoLTE大网案例 (28)4.4华为CloudEPC浙江移动建设高效可靠云化核心网案例314.5中兴奥地利H3A核心网云化案例 (33)4.6烽火下一代网络智慧工场案例 (34)4.7中通服浙江电信网络运营支撑平台云化案例 (36)5.电信云发展趋势 (37)5.1CT云与IT云将融合发展 (37)5.2边缘电信云建设成为关键 (38)5.3AI使能电信云实现网络自治 (40)附录:主流厂商电信云解决方案 (42)1、华为电信云解决方案 (42)2、烽火通信电信云解决方案 (45)3、中兴通讯电信云解决方案 (47)1.概述1.1背景介绍当前,不断涌现的新型IT技术正逐渐渗入到电信行业。
云计算发展白皮书

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19 年)
一、云计算产业发展状况及分析
(一)全球及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总体呈稳定增长态势。2018 年,以 IaaS、
PaaS 和 SaaS 为代表的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 1363 亿美元,增速
23.01%。未来几年市场平均增长率在 20%左右,预计到 2022 年市场
规模将超过 2700 亿美元。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26.7
136
195
253
2016
2017
IAAS(亿美元)
1035 871
167
204
325
414
2018
2019E
PAAS(亿美元)
30.0%
25.0%
19.60% 18.41%
1208
1388
1578 20.0% 16.74% 15.0%
246 523 2020E
294 659 2021E
340
10.0%
815 2022E
5.0% 0.0%
SAAS(亿美元)
增长率
数据来源:Gartner,2019 年 1 月
图 1 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及增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19年)当前,云计算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技术产业创新不断涌现。
产业方面,企业上云成为趋势,云管理服务、智能云、边缘云等市场开始兴起;技术方面,云原生概念不断普及,云边、云网技术体系逐渐完善;开源方面,开源项目发展迅猛,云服务商借助开源打造全栈能力;安全方面,云安全产品生态形成,智能安全成为新方向;行业方面,政务云为数字城市提供关键基础设施,电信云助力运营商网络升级转型。
本白皮书是继《云计算白皮书(2012年)》之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第5次发布云计算白皮书。
本白皮书在前几版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当前云计算发展现状与趋势。
白皮书首先梳理了国内外云计算产业的发展状况及热点,总结了当前云计算技术发展特点,然后从开源和安全两个角度分别对云计算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同时阐述了云计算在典型行业的应用情况,最后结合当前现状给出了我国云计算发展建议。
一、云计算产业发展状况及分析 (1)(一)全球及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1)(二)全球及我国云计算政策情况 (5)(三)我国云计算发展热点分析 (9)二、云计算技术发展特点 (15)(一)云原生技术快速发展,将重构IT运维和开发模式 (15)(二)智能云技术体系架构初步建立,从资源到机器学习使能平台 (17)(三)DevOps进入实践阶段,行业开始探索智能化运维 (20)(四)云边协同技术架构体系不断完善,协同管理是关键 (23)(五)云网融合服务能力体系逐渐形成,并向行业应用延伸 (24)三、云计算开源发展现状 (26)(一)开源技术成为云计算领域主流,国内企业初露头角 (27)(二)国际云计算巨头通过收购强化开源布局 (29)(三)云计算与开源互相影响,推动商业模式变革 (31)四、云计算安全发展分析 (32)(一)厂商积极布局,不断发展云安全产品生态 (32)(二)智能安全为保障云计算平台安全提供新方向 (34)五、我国云计算行业应用情况 (36)(一)政务云:为“数字城市”转型提供关键基础设施保障 (36)(二)金融云:传统金融企业与云计算厂商共同发力金融云市场 (37)(三)交通云:交通行业各领域上云全面开花 (39)(四)能源云:能源领域信息系统较复杂,上云进度慢 (40)(五)电信云:助力通信运营商网络升级转型 (42)六、我国云计算发展建议 (44)(一)持续创造良好的云计算发展环境 (44)(二)着力发展云原生技术能力及应用实践 (44)(三)稳步构建开源风险管理和治理体系 (45)(四)不断加强云计算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46)(五)持续增强传统行业供需双方信任度 (47)一、云计算产业发展状况及分析(一)全球及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总体呈稳定增长态势。
2018年,以IaaS、PaaS和SaaS为代表的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1363亿美元,增速23.01%。
未来几年市场平均增长率在20%左右,预计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700亿美元。
数据来源:Gartner,2019年1月图1 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及增速IaaS市场保持快速增长。
2018年全球IaaS市场规模达325亿美元,增速为28.46%,预计未来几年市场平均增长率将超过26%,到2022年市场份额将增长到815亿美元。
PaaS市场增长稳定,但数据库管理系统需求增长较快。
2018年全球PaaS市场规模达167亿美元,增速为22.79%,预计未来几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0%以上。
其中,数据库管理系统虽然市场占比较低,但随着大数据应用的发展,用户需求明显增加,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6亿美元。
SaaS 市场增长减缓,各服务类型占比趋于稳定。
2018年全球SaaS 市场规模达871亿美元,增速为21.14%,预计2022年增速将降低至13%左右。
其中,CRM 、ERP 、办公套件仍是主要SaaS 服务类型,占据了3/4的市场份额,商务智能应用、项目组合管理等服务增速较快,但整体规模较小,预计未来几年SaaS 服务的市场格局变化不大。
数据来源:Gartner ,2019年1月图2全球SaaS 细分服务市场占比我国公有云市场保持高速增长。
2018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962.8亿元,增速39.2%。
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437亿元,相比2017年增长65.2%,预计2019-2022年仍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31亿元;私有云市场规模达525亿元,较2017年增长23.1%,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72亿元。
ERP 44%CRM 17%办公套件 通信协作服务项目组合管理1%其他应用软件6%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19年5月图3 我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及增速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19年5月图4 我国私有云市场规模及增速IaaS依然占据公有云市场的主要份额。
2018年,IaaS市场规模达到270亿元,比2017年增长了81.8%;PaaS市场规模为22亿元,与去年相比上升了87.9%。
未来几年企业对大数据、游戏和微服务等PaaS产品的需求量将持续增长,PaaS市场规模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速;SaaS市场规模达到145亿元,比2017年增长了38.9%,增速较稳定。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19年5月图5中国公有云细分市场规模(亿元)私有云市场中软件和服务占比稳步提升。
2018年私有云硬件市场规模为371亿元,占比70.6%,较2017年有所下降;软件市场规模为83亿元,占比为15.8%,与2017年相比上升了0.2%;服务市场规模为71亿元,占比13.6%,提高了0.3%。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19年5月图6中国私有云细分市场构成市场份额方面。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调查统计1,阿里云、天翼云、腾讯云占据公有云IaaS 市场份额前三,光环新网、UCloud 、金山云(排名不分先后)处于第二集团2;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位于公有云PaaS 市场前三;用友、金蝶、畅捷通位居公有云综合SaaS1市场规模为2018年的统计,主要依据企业财报、人员访谈、可信云评估、历史公开数据等得出。
对于市场数据不明确的领域,只发布头部企业整体情况,不做具体排名。
2因为IaaS 和CDN 是两种业态,需要分别获得互联网资源协作牌照和CDN 牌照,所以IaaS 市场统计中不包括CDN (云分发)收入,只统计计算、存储、网络(不包括CDN )、数据库等纯基础资源服务的收入。
100 200 300 400 500 20142015201620172018 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能力第一梯队;中国电信、浪潮、华为、曙光则处于政务云市场前列。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19年5月图7 2018年国内公有云IaaS 市场份额占比(二)全球及我国云计算政策情况1.国际云计算政策从推动“云优先”向关注“云效能”转变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云计算服务正日益演变成为新型的信息基础设施,全球各国政府近年来纷纷制定国家战略和行动计划,鼓励政府部门在进行IT 基础设施建设时优先采用云服务,意图通过政府的先导示范作用,培育和拉动国内市场。
2018年,加拿大政府发布了更新后的《云优先采用》策略,其中提到政府部门应优先选择公有云服务,在公有云无法满足某些特定需求时可考虑私有云模式部署。
同年2月,智利政府发布《云优先》行政命令,其中明确了政府机构使用云服务所带来的降本增效、灵活易扩展等主要优势,要求各州政府在保证技术中立、安全、合法等原则的前提下优先考虑使用云服务。
我国在8月发布《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指导和促进企业运用云计算加快数字化、阿里云36.0%天翼云 11.6%腾讯云 10.9%光环新网、、金山其他29.1%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此外,巴林、阿根廷、新西兰、菲律宾等国家也纷纷发布相关政策,要求政府机构在进行ICT基础设施采购预算时,应优先评估使用云服务的可能性。
2018年10月,新一届美国政府重新制定“云敏捷”战略。
“云敏捷”是一种新的战略,该战略专注于为联邦政府机构提供必要的工具,使其能够根据自身需求更好地做出信息化决策,让各政府机构采用具有更多先进技术的云解决方案,简化从传统IT基础设施迁移上云的难度。
可见,各国不仅注重云资源的使用,随着云计算软件和服务的发展,更加重视上云的效率,以及运用云计算是否能达到更好IT信息化决策的需求,是否能赋予传统IT更好的能力。
所以,“云效能”是未来国际关注的重点。
2.国内政策利好推动企业上云,信用管理成为监管优化“抓手”(1)企业上云政策陆续出台,保障上云效果是关键2018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以下简称《实施指南》)。
《实施指南》从总体要求、科学制定部署模式、按需合理选择云服务、稳妥有序实施上云、提升支撑服务能力、强化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推动企业上云的工作要求和实施建议。
《实施指南》提出了企业上云的工作目标,到2020年,云计算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广泛普及,全国新增上云企业100万家。
在《实施指南》带动引导下,截至2018年12月,全国已有上海、浙江、江苏、湖北等20多个省市出台了企业上云政策文件,明确了工作目标和重点。
图8 典型行业“十佳上云”名单同时,《实施指南》中指出,要制定出台企业上云的效果评价标准,逐步构建企业上云的效果评价体系。
在此背景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撰写《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评估方法》,主要从企业用云量、上云程度、上云效益、上云典型性与可推广性四个维度考察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衡量上云企业的用云规模和程度、计算上云企业的成本节约和效益提升、研究上云企业的典型性与可推广性,作为地方标杆企业评选重要参考,希望能够充分发挥优秀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引导企业深度上云。
同时,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组织开展了行业“十佳上云”案例评选活动,对金融、交通、工业+能源、服务业等四个重点行业中优秀典型进行评选,评选结果如图所示。
(2)工信部持续推进“两单”工作,加强信用管理2018年3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做好电信业务经营不良名单和失信名单管理工作的通知》(工信部信管〔2018〕54号,以下简称“两单”),着力于加强以信用管理为基础的事中事后管理,在现有行业信用管理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信用机制的约束作用,形成了全流程信用管理机制。
截至2019年4月,已公布六批次累计8139家电信业务经营不良企业。
“两单”的实行有效规范了相关企业的经营行为,也为进行行业信用评价建立了基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