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干事关键在于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想干事、会干事、敢干事、干成事

想干事、会干事、敢干事、干成事一位领导同志曾经说过:要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
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看似简单的九个字,却有着深远的意义,它既是对干部能力素质提出的基本要求,又是关系到我们事业能否顺利向前发展的关键因素。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想干事是一种态度,会干事是一种能力,干成事是一种结果,三者有机组成,缺一不可。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只有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成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人民的利益,我们的工作才算是做到了位、做到了家。
”想干事。
这是一个人所必须具备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体现,是会干事、干成事的前提。
它意味着胸怀壮志,表明一种干事业的激情。
这种激情,就是要有一种面对机遇敢于争先、面对艰险敢于探索、面对落后敢于奋起、面对竞争敢于创新的勇气,正所谓“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工作中,一些同志满足于“领导交给啥就干好啥”,甘于当那种“来了文件上送,有了批示下传”的收发员和传令兵,以致该抓的工作没有抓,该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该实现的目标没有实现,工作毫无生气。
从这个角度上看,干不干事,能否干成事不单纯是能力和水平问题,而首先是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问题。
遇到难题,激情的勇者想的是如何设法化解;畏难者则想的是如何一停二看三回避。
一样的难题一样的挑战,却有不同的态度,不仅表现出不同的思想境界,而且必然带来不同的发展局面。
因此,只有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思考,少一些应酬多一些实干,少琢磨些私事多琢磨些公事,才能突破难点,干出实绩,不断提高本领。
会干事。
想干事不一定能干成事,一个重要因素是要会干事。
毛泽东曾把会干事比作过河的“桥”或“船”,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
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可见,会干事是一项基本的素质,是“能力强、办法多”的代名词。
领导干部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心得体会

领导干部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心得体会领导干部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心得体会干部干部,就是要“干事”,就是要以身作则带头干,就是要带领群众干成事。
我们党的宗旨是执政为民,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内在地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把干事创业放在第一位。
从那些先进地区、单位、部门的经验中可以发现,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中,无论面临的是挑战还是困难,我们的干部队伍都始终保持着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于是就干成了事、干好了事。
近年来,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项事业突飞猛进。
如果没有广大干部群众焕发出不甘落后、拼搏进取,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没有一个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我们就不可能在基础比较薄弱、条件比较艰苦的情况下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精神振奋则百事俱兴,形神怠弛则百事俱废。
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
大量的事实表明:无论是个人,还是一个集体,成就一项事业,精神状态往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能形成攻坚破难、成就事业的强大意志力量和精神动力,这是做好一切工作不可或缺的内在因素。
一些单位和部门之所以发展缓慢,长期打不开工作局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干部队伍没有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缺乏创业干事的浓厚氛围。
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精神萎靡,只当官、不做事,只要权、不负责,只求守摊、不思进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些党员干部,他们“啥都不干,难找缺陷;不做事情,不担风险”,还对兢兢业业工作的人冷嘲热讽。
长此以往,这个单位、部门往往变得了无生气、人心涣散,“你混、我混、大家一起混”的风气盛行。
当前,全区上下正在奋力开创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
任务光荣而艰巨,责任崇高而重大。
那么,我们拿什么去应对来自国际、国内的各种各样的挑战?靠什么去与发达地区竞争?用什么去实现的跨越式发展?答案只有一个,就要靠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形成更加浓厚的想干事能干事的氛围,带领广大群众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难万险,去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组工干部如何想干事 能干事 干成事

组工干部要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典范为政之要,重在履职,贵在成事。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是中央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干部是干事的关键之所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才名至实归。
组工干部担负着管干部、管党员、管人才的重要职责,更应该从服务发展、服务大局出发,率先成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典范。
率先垂范,坚定想干事的心。
想干事是党员干部所必须具备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能干事、干成事的前提。
组工干部要坚定想干事的心,为人处事讲‚谦和‛,部门内部讲‚融合‛,服务基层讲‚亲和‛。
要强化党性。
组工干部要始终作出表率,有全局观念,有全局思想,有全局意识。
懂得全局、融入全局、促进全局。
要勤于服务。
组织部门是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组工干部要始终以一种服务的意识凝聚思想高度,搭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才发展的舞台。
要爱岗敬业。
组工干部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思想道德是其他党员干部的模范和表率,要有敬业精神,要有进取意识,要有拼搏思想,把工作当作一种职业来对待,当作一份人生事业来经营。
本色长存,培育能干事的脑。
能干事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组工干部要能干事,必须练强本领,培育能干事的脑。
一要更新理念。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人的思想不能停滞不前。
做到解放思想,开放心灵,开阔胸襟,始终保持一种健康心理和阳光心态。
要不断地强化工作本领,加强业务学习、综合知识学习。
要主动工作,做思考的脑,不做等令的手。
二要刷新知识。
当今时代是知识信息大爆炸时代,组工干部要带头勤于学习,掌握政策,不断刷新知识。
要做组织业务的‚活字典‛,干部人才的‚活档案‛,为党员干部服务的‚活雷锋‛。
三要要创新效果。
随风润物细无声,春华秋实听惊雷。
要以工作创新推动效果创新,把创新成果作为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
坚持创新,需要力量;坚持创新,才有力量。
创新效果,要常照镜子多谋事,打破思维禁锢;常照镜子多干事,力求点面结合;常照镜子多总结,推动效果示范。
想事谋事干事成事[领导干部在干成事之我见]
![想事谋事干事成事[领导干部在干成事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0c54a72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7.png)
想事谋事干事成事[领导干部在干成事之我见]领导干部在干成事之我见领导干部的威信高不高,不在于他的位有多高、权有多重,而在于他干成了多少让群众满意的实事。
要干成事,必须想干事。
想干事,是一种觉悟、一种责任,就是脑中想着事业、心里装着工作,时时刻刻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
人生在世,事业为重,领导干部尤其要立志干大事、成大业,以事业为生命的寄托,以事业为无上的乐趣,以事业为神圣的责任。
党和人民把你放在领导岗位上,给了你为党分忧、为国竭力、为民尽职的机会,你就应该以此为重、以事业为重、以民生为重。
想干事,就是时时处处善于寻找干事的动力: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一如既往地干事;在与别人发展的差距面前,紧追快赶地干事;在党和人民的信任中,义无反顾地干事。
当前,江西发展正处在一个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放在促发展上,一心一意干事业。
要干成事,必须会干事。
会干事,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就是在干中学、学中干,时时刻刻把水平和能耐用在干事创业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讲求突破,贵在创新。
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变化,发展的任务在拓展,执政能力的要求在提高,领导干部尤其要把学习作为成长、成才、成熟、成功的不竭动力。
当前全省上下正在学习浙江经验,最根本的就要学习“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与大力弘扬江西本土优秀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促进和谐发展、加快崛起的强大精神支撑。
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同浙江等发达地区相比,我们面临的民生问题可能更为突出。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总结自身经验与借鉴外地经验相结合,善于从大局出发思考问题,切实做到当我们的决策与群众意愿出现分歧时,要始终坚持以群众利益为先;当我们的工作力度与群众承受能力发生碰撞时,要始终坚持以群众承受能力为先;当我们的干部与群众产生矛盾时,要始终坚持以教育干部为先,真正用群众是否满意来衡量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和素质。
要干成事,必须多干事。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 • • • •
善于凝聚智慧,贵在用人的长处; 要借取他人智慧,学习、否定、创新; 要借用现代化信息工具; 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要更新思想观念、升级思维,让思想有非 凡的高度。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 不干,半点意义也没有,只有把嘴 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 成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公司 的利益,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 做到了家。
对一个干部来说,想干事的 愿望,来自于“在其位、尽其责” 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来自于进步、 发展的紧迫感,来自于心系公司、 员工的情怀。
总有一些话语发人深省,总有一些警句被人牢记:
• 想干事 • 能干事 • 干成事 • 不出事
“想干事”是一种态度; “能干事”是一种能 力; “干成事”是一种结 果, “不出事”是一种艺 术。
一、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事
干事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前 提。“实践出真知”,一个人只 有通过干事,才能增长才干,增 长智慧;一个干部只有多干事、 干成事,才能为员工所认可,为 工作所需要,才能在更宽广的舞 台上展现自己。
四、不出事
不出事才是硬道理,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工作行为上不出差错,二是自我约束 中不犯错误。 工作行为上不出差错是事业心、责任 感、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综合作用的结果。 态度认真、作风严谨、细致周全,工作就 不会出差错;在自我约束中不犯错误是一 个遵纪守法、严于律己的问题。
如何做到不出事? 如何做到不出事?
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三个环节上下功夫

在三个环节上下功夫让人民得实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目的和归宿,就是要实现“富民强县”,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本人认为,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只有立足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三环节,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大无畏的勇气真抓实干,让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成果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解放思想要立足“想干事”“想干事”是工作心态问题,是首要问题。
如果不立足“想干事”,谈解放思想就是一句空话。
我们必须奏好“宗旨”曲,营造“想干事”的浓厚氛围。
第一,宗旨意识是“想干事”的前提。
增强宗旨意识,是“想干事”的前提和基础。
要想有想干事的浓厚氛围,必须要树立“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
宗旨意识是个老生常谈的根本性问题。
有的同志对此不以为然,这其实就是宗旨观念淡化的表现。
有的人对于老百姓的要求,一听而过,懈怠推诿;有的人不是当人民的勤务员,而是当人民的“老爷”;有的单位或部门门不难进、脸不难看,但就是事难办;有的人奉行“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等等。
这些对群众漠不关心的现象,严重地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到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要到群众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最多的地方去,竭尽所能,努力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在群众“最急”上见真情,在群众“最怨”上看作风,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落实到思想与具体工作中,才能让群众真正满意。
第二,速度意识是“想干事”的激励力量。
新的历史时期,没有加速发展,“想干事”就缺少激励力量,所以,速度意识是宗旨意识的重要体现。
事实雄辩地证明,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事业发展的速度,慢发展也是不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要牢固树立速度意识,保持“想干事”的昂扬斗志,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才能实现赶超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承接沿海地区产业大转移,使我们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有利时机,拥有着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
座谈发言:做新时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年轻干部

座谈发言:做新时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年轻干部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年轻干部: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年轻干部的一些想法。
首先,请允许我简要介绍一下自己。
我是一名基层干部,自从事工作以来,一直致力于为群众服务,并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素质。
在座的很多年轻干部都拥有高学历、高素质,有的还曾在企业等社会组织中担任过重要职务。
但要成为优秀的年轻干部,光有这些是不够的。
我们还需要具备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能力和素质。
首先,我认为想干事是成为优秀年轻干部的先决条件。
作为一名年轻干部,我们应该怀有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感。
只有真心想为人民群众做些实事,才会在工作中不断追求进步,不断优化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思路。
同时,能干事也是成为优秀年轻干部的重要素质。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像我所在的基层工作岗位,需要我在群众工作中善于沟通、善于观察,以及善于总结经验。
最后,干成事是成为优秀年轻干部的关键要素。
我们的工作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要真正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执行力,要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同时也要勇于承担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误。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还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才能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中不断进步。
同时,我们还要敢于尝试新方法、新思路,以创新的方式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总之,我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年轻干部,需要具备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能力和素质。
同时,我们也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始终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和使命感,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年轻干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大家!。
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党员干部

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党员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是党中央和各级组织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
同是一个“事”字,其含义也有不同。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之“事”是事业之“事”、职责之“事”。
不出事之“事”,是党的纪律、法纪法规所不容、所禁止之“事”,是以权谋私之“事”。
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而不出事,是党和人民群众的期盼,也是党员干部健康成长之必然。
一、想干事想干事,是一种状态,一种激情。
有了这种状态,干事创业就有了基础,有了这种激情,推进干事创业就有了动力。
凡事想干了,才会有希望;不想,则一事无成。
想是愿望所致,想是职责使然,想是事业心责任感的表现。
心态决定状态,有些人对干事总是缺乏激情,根本原因在于不在状态。
有的得过且过不想干事,有的心态失衡不愿干事,有的怕承担风险规避干事,有的对事情挑肥拣瘦,因利择之。
因此,想干事,就须有好的状态,有对学校、学院和自己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
该同志在工作中具有积极的心态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
该同志在工作中以提供高效的平台系统和优质的课程资源为己任,以提高继续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的能力,提升继续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开展各项工作。
在平台系统方面,为提升软硬件系统的指标深入了解各个平台系统的功能,主动关注新技术、新手段的发展,开展各类平台系统的优化和升级。
时刻关注平台系统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保障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在资源建设方面中,组织建设专业的课程建设录制室,制订《西南科技大学继续教育课程资源实施方案》,推动继续教育课程资源建设。
参加多个高校联盟共建共享课程资源工作,开拓课程资源建设的多种渠道。
在认真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该同志还认真思考与学校和学院相关的各项工作,积极创新,拓宽思路,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项难题,思考学校继续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积极思考解决方案,为学院的发展出谋划策。
为充分发挥学校服务社会功能,挖掘学校学术资源,组织建设“专家讲坛”学术讲座视频资源库(现有学术讲座240余讲),为继续教育学生和社会大众服务,该项工作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并作为特色案例荣获“2018中国高校继续教育优秀成果及特色案例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部干事关键在于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一、何为干部
干部就是指机关团体的领导或管理人员。
换句话说,在党和国家机关、军人、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中,担任一定公职的人员、机关团体的领导或管理人员都称为干部。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邓小平指出:“政治路线确立了,要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
由什么样的人来执行,是由赞成党的政治路线的人,还是由不赞成的人,或者是由持中间态度的人来执行?结果不一样。
”这是因为,正确的路线和政策要靠干部去贯彻落实,人民群众要靠干部去组织和动员,党内和社会上存在的影响凝聚力、战斗力的问题要靠干部去研究和解决。
干部是制定和执行党的路线和政策的决定因素,是完成党的各项任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二、干部干事关键在于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在烟草工作和现实生活中,我们一些干部政治素质不高、能力水平不强、精神状态不好、工作实绩不佳。
主要表现在有的干部对行业深化改革缺乏应有的热情和动力,对推动工
作和狠抓落实缺乏应有的力度,对行业发展缺乏应有的隐患意识,对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缺乏应有的思考,对如何艰苦创业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对形成良好的风气缺乏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
干部不干事,就不配叫干部,不配当干部;干部不想干事,不肯干事,不会干事,就不是好干部,甚至不能当干部。
干事就是做事情。
干部干事关键在于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干部干事创业、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只有提高工作本领和水平,才能真正成为业务工作的能手、善解难题的高手、促进发展的强手;判断干部是不是干成事,最终要体现到群众满意程度上。
为此,要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干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干部不仅要有想干事的意识和敢干事、会干事的本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干成事的行动。
要把事情干成,关键要干事。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
只有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成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人民的利益,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
”所以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是最重要的。
只有在干事中,才能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干成事,才能有效推动发展,为员工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三、怎样干事才能干成事
想干事是德的体现,会干事是能的体现,多干事是勤的体现,干好事是绩的体现。
要干成事,关键得干。
怎么干?
一是要重视做小事。
只有把大事当作一个个的小事来做,才能最终做成大事。
对小事不能看小了,小事见人品、见精神、见能力、见作风。
只有把小事办好了,员工才会从小事中看到希望,树立信心,产生信任,社会才会形成干群团结、和衷共济的局面。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
工作中有时对一个细节没注意,一人思想问题没解决,一种相关利益没考虑,便会导致前功尽弃,甚至满盘皆输。
大事都是由小事组成的,做事的总体思路、目标一旦确定,下面的关键就是过细地做好每一件小事,一步一步去推进,一项一项去完成。
二是把小事办实。
小事做不好,大事往往也做不成。
实践告诉我们,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实、办好。
只有把小事办实、办好,才能积沙成塔,成就大事。
不能因小失大,因小失足。
一个电话没接好,一个通知没下好,一个文件没写好,看似不是什么大事,但可能影响领导某项决策的落实。
要看到小事对大局的影响,把
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到不简单,扎扎实实地做好手头的每一件小事。
三是把急事办妥。
处理突发事件、紧急任务的水平能折射出干部的应变能力。
要学会“弹钢琴”,把所有的事都列出来,分分类,排排队,分清轻重缓急,逐项突破。
尤其是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慌不乱,不急不躁,妥善处理。
四是把难事办好。
抓工作,丁是丁,卯是卯,有布置,有检查,一环扣一环;办事情,一是一,二是二,不马虎,不敷衍,严谨细致;解决问题,动真格,下苦功,找准症结,抓住关键,不达目的不罢休。
要有钻劲,把事情搞全、吃透,把情况核实、弄准,把关系理顺、摆正,综合分析,理清思路;要有韧劲,咬定青山不放松,把难事盯住、盯紧,抓住不放,一抓到底;要有干劲,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不因暂时的困难而灰心丧气,把具体措施扎扎实实地落实好。
五是把大事办成。
要增强把握大势、驾驭全局的能力,集中精力抓大事、谋大事、成大事,抓住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拉动作用、示范效应的重要工作寻求突破。
什么事该办,什么事不该办,什么事先办,什么事后办,什么事急办,什
么事重点办等秩序,都要搞清楚、弄明白。
只有一步一个脚印,事情才能一桩一件干出来,业绩才能一点一滴聚起来。
六是要用心做事。
俗话说,认真做事才能把事情做成,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用心做事是对工作高度负责,就是工作中要多一些理性思考、多一些身心投入、多一些创新举措。
用心做事,体现了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的态度,体现了一种思想境界,体现了一种能力。
用心做事,才能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得不简单,把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做得不平凡。
用心做事,才能做得好。
要吃透上头,把握正确的办事方向;摸清下头,使办事有的放矢;借鉴外头,让外地办事的经验本地化。
七是要“不出事”。
所谓“不出事”,就是政治上不糊涂,经济上不贪占,生活作风上不犯错,工作上不失职渎职。
干事之前,不仅要衡量此事要不要干,还要看此时能不能干;不仅要看能干之事对不对,还要看将干之事条件是否具备。
能干事、干成事是基本职责。
干净地干事,干事而不出事,也是起码的要求。
要做到既干事又“干净”,必须在思想上筑牢廉洁自律、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要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份之想。
既要以贤人的高风亮节,怡情养性,又要以贪官身败名裂的教训自警。
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大凡干事的人,都有一种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使命感,这种人终日辛勤工作,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总有干不完的事。
他们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干些份外之事,力争多干事,干好事。
因此,干成事是一种本领,是一种内涵,是一种素养,是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