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

引言

引言部分要探讨的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中国哲学的功能是什么?第二中国哲学的精神是什么?

关于第一个问题,冯友兰先生在书中讲,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如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我们中国人不那么关切宗教,是因为我们太关切哲学了。这种关切深入到我们的基因和血液里,以至于大多时候我们并不自知。只有在一些特殊的境况中,才会发现,我们总是能从哲学中找到指引和安慰。所以,冯友兰先生讲,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韩国前总统朴槿惠曾说《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是在她困难时期找回内心平静的生命灯塔,当然,也但愿她在目前的境遇下仍然能从这本书中找到指引和安慰。

那么关于第二问题,中国哲学的精神是什么?冯友兰先生把它总结为四个字:内圣外王!内圣,是说人的内在致力于心性道德的修养。外王,并不是说一定要成为领袖,他讲的其实是人的社会功用,在读书中,我自己理解,外王其实讲的是一种掌控力,往大了说,就是在各种境况中,可以掌控局势,左右事务的走向;往小了说,可以掌控自己,做出最优的选择,在这种掌控中,无论大小,体现的是王者的风范和精神。所以,中国哲学既是出世的,也是入世的,不仅强调实现道德价值,而且要求承担社会责任。冯友兰先生讲

“在中国哲学中,无论哪一派哪一家,都自以为是讲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内圣外王是中国哲学的精神。

《在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里,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各派各家的观点进行了精要论述。北大前校长傅斯年先生曾讲:“道家修身,儒家做事,法家治国”,这也正是我在读书时感受比较深刻的一些地方,所以,主要选择这三家的一些观点来讨论。

一、道家修身——“知常曰明”

为什么把道家作为修身之道,因为道家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全生?如何避祸?冯友兰先生在书中把道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代表人物是杨朱,他的主要思想是“轻物重生”,孟子对他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评价就是“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就是说,只要拔他身上的一根毛就可以救助世道,那他也是不干的,为什么呢?因为毛也是身体的一部分,凡是有损自身的事他都不能干。因此道家早期的思想是从私,就是首先要保全自身。

道家第二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是老子,老子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知常曰明”,常指得是事务变化的常理,也就是规律和法则,它强调的是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反者道之动”,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物极必反”。他有很多论述,比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比如“少则得,多则惑”,再比如“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说道这个物极必反,我就想起昨天看的一篇文章,说最

近股市非常低迷,大盘跌了将近8%,那么要提高股票的收益和风险比,大概有两条途径,第一条就是聪明办法,提升专业能力,变得很会炒股;第二条是相对笨一点的办法,就是拿时间耗。那么第二条办法的哲学原理就是老子所说的物极必反。因为所有的投资类产品,都存在周期效应。如果改变自己可以接受的投资周期,把他从一周、一个月、一季,一年,拉长为三年、五年,那么一周、一个月、一年股票可能是下跌的,但三五七年一个周期下来,它们的价格还是要比前一个周期普遍要高。所以我们说“道不远人”,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再回到“知常曰明”这个话题上,物极必反的道理我们都懂,那么怎么来实践呢?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讲:“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在老子看来,一个谨慎的人应当温和、谦虚、知足。温和就能保持自己的力量强大。谦虚就能使人不断进步。凡事知足,使人处理任何事情,不致过分。这是老子的为人处世之道。

道家第三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是庄子,他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齐万物,一死生”,就是从一个更高的观点来看自己与外界、来看生与死。庄子在《田子方》篇讲:“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则四肢百体将为尘垢,而死生终始将为昼夜而莫之能滑,而况得丧祸福之所介乎。”就是说宇宙中万物本是一体。如果人达到与万物一体,

这时,人的肢体无非是尘埃;生老病死,不过是日夜的交替,不足以干扰人内心的宁静;至于世俗的得失、时运好坏,更不足挂齿。这样,在如何全生?如何避祸这个问题上,庄子的办法就是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他把这个问题一笔勾销了,这也正是在哲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庄子《人间世》篇末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哲学对现实问题并不试图去具体解决,从功用观点来看,哲学无用;但哲学可以给我们一种有用的观点,来看待和理解自身及世界,这就是所谓的“无用之用”。

二、儒家做人——“为而无所求”

冯友兰先生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儒家学说在中国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时间关系,我只选择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中的一点来和大家讨论。

冯友兰先生把孔子的思想总结为四个词“正名”、“仁义”、“忠恕”、“知命”。前三个词,我们平时接触的可能比较多。

比如关于“正名”,孔子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说君臣父子,有其名,就应当履行其对应的社会责任,做到名副其实。

关于“仁义”,孔子对“仁”的解释是爱人,就是说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关于“义”,孔子认为是一种道德责任,就是说社会的每个成员必须要做某些事情,这些事情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儒家常常强调义利之辨,打个比方,比如做慈善,单纯的做慈善这是义,但通过做慈善来获得名利,那就是为了利,孔子说“君

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关于“忠恕”,孔子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尽己为人就是“忠”;另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恕。这两方面合起来,就是孔子所说的“忠恕之道”。

关于“知命”,这也是我在读书时,感受非常深刻的一点。孔子讲:“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这里所说的命的含义是宇宙间一切存在的条件和一切运动的力量。我们从事各种活动,其成功都有赖于各种外部条件的配合。但是外部条件是否配合,完全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因此,人所能做的只是:竭尽全力,成败在所不计。这种人生态度就是“知命”。所以,我们说道家主张“无为”,儒家则教导“为而无所求”。在儒家看来,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事都不做,因为每个人都有应当去做的事情。而他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价值就在“做”当中,而不是在于达到什么外在的结果。比如,今天我坐在这里向大家汇报和分享读书心得,那么我只要尽力做好这件事情就行了,至于说效果怎么样,大家认不认可,在儒家看来,这就不应该是我关心的问题。如果能够做到像儒家说得这样,人就不必拳拳于个人得失,也不怕失败,这就是孔子为什么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也是因为如此,他又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三、法家治国——赏罚可用

法家在诸子百家中是一个特例。为什么说他是一个特例,因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是因循惯例,表现在哲学上,就是从孔子时代起,多数哲学家都要找一个古代的权威来支持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