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一 组构与特征变质矿物(2)

合集下载

变质岩的一般特征

变质岩的一般特征

受原岩结构影响:粒度愈粗、矿物成分愈稳定,愈易 形成 变余结构。
变质岩总论部分——变质岩的一般特征
二、变质岩的结构特征——变余结构
原岩为岩浆岩的变 余结构
变余斑状结构:斑晶与基 质均已发生变质,但仍然 保留斑状结构外形
变质岩总论部分——变质岩的一般特征
变 余 斑 状 及 溶 蚀 结 构。钠 长 石 呈 变 斑晶,边 缘 有 变 余 溶蚀现象
na2o石英酸性斜长石云母绿泥石以及富铝变质矿物长英质系列石英长石系列砂岩中酸性岩浆岩及火山碎屑岩sio2高al2o3较低石英长石碳酸盐系列灰岩及白云岩富camgfeal贫si方解石白云石滑石透闪石等富camg变质矿物铁镁质系列基性岩浆岩铁质白云质泥灰岩富camgfe含al贫kna长石绿泥石阳起石等变质矿物超铁镁质系列超基性岩浆岩白云岩富mg贫caalsi滑石透闪石镁铝榴石等变质岩总论部分变质岩的一般特征一变质岩的物质成分矿物成分特征1出现一些岩浆岩沉积岩中都不出现的特征变质矿物如红柱石堇青石十字石矽线石蓝晶石硅灰石等它们分别产出于不同的pt条件
堇青石(cordierite):富镁的铝硅酸岩。 常与白云母共生,属中级变质矿物
变质岩总论部分——变质岩的一般特征
滑石(Talc ) :常由富Mg矿物经低级变质形成
变质岩总论部分——变质岩的一般特征
滑石(Talc ) :常由富Mg矿物经低级变质形成
变质岩总论部分——变质岩的一般特征
一、变质岩的物质成分——矿物成分特征 (二)几个概念:
变质岩总论部分——变质岩的一般特征
二、变质岩的结构特征——变晶结构
外貌上与岩浆岩的结晶结构相似,但是有区别:
全部由晶体矿物组成,没有火山玻璃 各个矿物颗粒几乎是同时生长,矿物自形程度较差。 矿物自形程度不表示结晶的先后顺序,而是代表矿物结 晶能力的大小。 变斑晶同时或晚于基质的形成,常含有较多的基质 柱状、片状及放射状矿物发育,常定向排列

矿物岩石课件:变质岩的鉴定

矿物岩石课件:变质岩的鉴定
变质岩的构造可继承保留原岩的构造特征,也可在不同的变质作用 中形成新的构造。
其构造可分为二类:变余构造和变成构造。
二、变质岩的鉴定(描述)内容
(三)变质岩的构造特征
变余构造:指变质作用后所保留下来的原岩构造.如:变余层理构 造、变余气孔(杏仁)构造、变余流纹构造等。
变成构造:指变质过程中所形成的构造,是变质岩中常见的、最具 特征性的构造,常见的有: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 构造、块状构造。
三、鉴定案例
十字石暗褐色,厢柱状,横断面有时呈六边形和尖菱形,有时可见 呈十字形贯穿双晶,晶体可达1-4cm,含量为3%-5%。
石榴子石暗红褐色,粒状,粒径为0.3-1mm,含量5%左右。 黑云母暗褐色,片状,一组解理完全,粒径为1-3mm,含量5%左右.
结构 : 斑状变晶结构,基质结构,细粒粒状片状变品结构(也可写 成 斑状细粒粒状片状变晶结构)。
石英 碱性长石 斜长石类 白云母,黑云母 角闪石,辉石 橄榄石 磁铁矿 钛铁矿 磷灰石
锆石 金红石 榍石 碳酸盐矿物
二、变质岩的鉴定(描述)内容
(二)变质岩的结构
1.变余结构:由于变质作用不彻底,原来岩石的部分结构特征被保 留下来,称为变余结构。
2.变晶结构:在变质过程中经重结晶作用所形成的结构。
主要在变质岩 中出现的矿物
石墨,红柱石,蓝晶石,硅线石,叶腊石, 十字石,堇青石,硬绿泥石,硬玉,浊 沸石,方柱石,钠云母,绢云母,帘石类, 葡萄石,硬柱石,绿纤石,钙铝榴石,符 山石,绿泥石,阳起石,蓝闪石,滑石, 蛇纹石,直闪石,硅镁石,透闪石,钙镁 橄榄石,钙铁辉石,蔷薇辉石,硅灰石
三大类岩石 均有的矿物
三、鉴定案例
岩石的颜色:银白色,风化面为黄色 矿物成分 : 主要矿物成分为白云母、石英, 特征变质矿物为十字石、石榴子石,次要矿物为 黑云母,后三种矿物在岩石中呈变斑晶产出。 白云母呈银白色、片状,一组解理完全,在 岩石中连续定向分布,粒径小于1mm,含量为55 %。 石英无色、粒状,粒径细小.含量在30%

变质岩的基本特征描述

变质岩的基本特征描述

(一)变质岩的基本特征1、变质岩的矿物变质岩既然是由火成岩或沉积岩等岩石变化而来的,那么其矿物成分一方面保留有原岩成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矿物。

如火成岩中的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闪石及辉石等,由于本身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所以在变质作用下依然保存。

在常温常压下形成于沉积岩中的特有矿物,特别是岩盐类矿物,除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外,一般很难保存在变质岩中。

变质岩除了保存着上述火成岩和沉积岩中的共有继承矿物外,变质岩中还有它特有的矿物,如石榴石、红柱石、兰晶石、矽线石、硅灰石、石墨、金云母、透闪石、阳起石、透辉石、蛇纹石、绿泥石、绿帘石、滑石等。

2、变质岩的常见结构变质岩的结构是指组成矿物的粒度、形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常见类型如下:变余结构指变质岩中保留了原岩结构的一种结构。

如变余砾状结构、变余砂状结构、变余斑状结构等。

常见于变质较浅的岩石中,可借此了解原岩性质。

变晶结构是指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由重结晶作用所形成的结构。

是变质岩中最重要的一种结构类型。

按矿物颗粒大小可划分为:粗粒变晶结构粒径>3中粒变晶结构粒径3~1细粒变晶结构粒径<1如果按矿物的形态和颗粒的相对大小可分为:粒状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粒状矿物(如石英、方解石等)组成,无明显的定向排列,如大理岩、石英岩等。

纤状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针状、柱状矿物组成,有些呈放射状、束状,常具定向排列,如角闪片岩、阳起石片岩。

鳞片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片状矿物(云母、绿泥石)组成,而且呈平行排列,如云母片岩。

斑状变晶结构岩石中主要由于矿物结晶能力的差异和颗粒大小的不同而形成的结构,其中结晶能力强的矿物形成了较大的变斑晶,如兰晶石片岩或石榴石片岩中的兰晶石、石榴石。

3、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变质岩的构造系指各种矿物的空间分布和排列特点。

按其成因可分为三类:变成构造主要是指变质作用过程中已形成的构造。

这类构造是变质岩中最重要的。

常见者有:板状构造是页岩或泥岩(粘土岩)在经微变质中所形成的一种构造。

常见变质岩的描述实例

常见变质岩的描述实例

常见变质岩的描述实例01黑色板岩黑灰色,隐晶质结构,矿物成分不易辨认,有时见有少量炭质斑点,板状构造,板理面平直光滑,土状光泽。

定名为炭质板岩02硬绿泥石绢云母千枚岩手标本特征:土黄色,斑状变晶结构,基质具鳞片变晶结构,不明显的千枚状构造,丝绢光泽,柔皱不发育。

基质矿物成分主要为绢云母,变斑晶为棕色呈放射状的球粒,该球粒硬度小于指甲,可能为硬绿泥石。

镜下特征:矿物成分:绢云母;细小鳞片状,干涉色一级黄,含量占70%-85%。

硬绿泥石:突起高,有聚片双晶,多色性显著,负延性。

含量约10%-25%。

石英:干涉色一级灰白,含量极少。

锆石、褐铁矿、磁铁矿等微量。

结构为斑状变晶结构,基质为显微鳞片花岗变晶结构,变斑晶为硬绿泥石,呈放射状、挂状、束状,较均匀地分布于基质中。

基质以绢云母为主,呈细小鳞片状,略显定向排列,其它矿物呈零星分布。

03绢云母石英片岩手标本特征:岩石呈灰白色,主要矿物为石英、绢云母。

其中石英粒状、灰白色、断口油脂光泽,硬度>小刀,无解理,含量在40%左右,微具定向排列;长石粒状、白色、玻璃光泽,有解理,硬度>小刀,含量在10%左右,风化后多呈小白点;绢云母主要为集合体,丝绢光泽,呈薄片状,沿片理平行排列。

岩石片理面上可见细晶白云母,珍珠光泽,解理镜面反光明显。

具粒状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

镜下特征:灰白色,具有片状构造、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片状矿物成分为白云母、绢云母,分别不均匀,局部以白云母为主,含量达40%以上,粒状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含量50%以上,偶见长石。

其中白云母无色,极完全解理发育,干涉色二级蓝;绢云母鳞片状,干涉色最高一级黄,定向片理,旋转物台石同时消光;石英呈不规则粒状,呈带状与云母交替分别,干涉色一级黄白。

斜长石偶见,无色,可见完全解理,负低突起,干涉色一级灰。

岩石中还可以见到黄铁矿、磁铁矿等不透明矿物,含量甚微。

04黑云母斜长片麻岩手标本特征:灰白色,粗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

变质岩的形成和分类特征

变质岩的形成和分类特征

变质岩的形成和分类特征变质岩简介变质岩,英文名称为metamorphic rock,是一种转化的岩石。

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和矿物质的混合作用下由一种岩石自然变质成的另一种岩石。

质变可能是重结晶、纹理改变或颜色改变。

变质岩是在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构造的变化和改造产生的新型岩石。

这些力量包括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

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

如普通石灰石由于重结晶变成大理石。

变质岩是组成地壳的主要成分,一般变质岩是在地下深处的高温(要大于150℃)高压下产生的,后来由于地壳运动而出露地表。

一般变质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变质作用作用于岩浆岩(即:火成岩),形成的变质岩成为正变质岩;另一类是作用于沉积岩,生成的变质岩为副变质岩。

大面积变质的岩石为区域性的,但也有局部性的,局部性的如果是因为岩浆涌出造成周围岩石的变质称为接触变质岩;如果是因为地壳构造错动造成的岩石变质为动力变质岩。

原岩受变质作用的程度不同,变质情况也不同,一般分为低级变质、中级和高级变质。

变质级别越高,变质程度越深。

如沉积岩粘土质岩石在低级作用下,形成板岩;在中级变质时形成云母片岩;在高级变质作用下形成片麻岩。

岩石在变质过程中形成新的矿物,所以变质过程也是一种重要的成矿过程,中国鞍山的铁矿就是一种前寒武纪火成岩形成的一种变质岩,这种铁矿占全世界铁矿储量的70%。

此外如锰钴铀共生矿、金铀共生矿、云母矿、石墨矿、石棉矿都是变质作用造成的。

变质岩是组成地壳的主要岩石类型之一。

在变质作用中,由于温度、压力、应力和具有化学活动性流体的影响,在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原岩的化学成分、成分和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变质岩的主要特征是这类岩石大多数具有结晶结构、定向构造(如片理、片麻理等)和由变质作用形成的特征变质矿物如蓝晶石、红柱石、矽线石、石榴石、硬绿泥石、绿帘石、蓝闪石等变质岩的命名变质岩的命名目前不是非常统一,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以构造划分:如如板块构造的岩石叫板岩,具千枚状构造的岩石叫千枚岩,具片状构造的岩石叫片岩,具片麻状构造的岩石叫片麻岩等。

变质岩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型

变质岩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型
7.块状构造:矿物成分、结构均匀分布。
8.褶劈构造:在千枚岩和片岩中早期的面状构造被后期面理切穿, 面理内有后期矿物充填为褶劈理,无充填为板状劈理。
第四节 变质岩的分类
先根据变质作用类型,可将变质岩分为五类,再据等化学系列和等 物理系列进一步划分。
动力变质岩类 区域变质岩类 混合岩类 接触变质岩类 交代变质岩类
镶嵌粒状变晶结构:矿物界面平直或弯弧形,紧密接触。 缝合粒状变晶结构:界面不平整规则,锯齿状。
镶嵌 粒状
变晶 结构
缝合粒状变晶结构
b. 鳞片变晶结构:矿物一向延长,鳞片状,可定向排列。
c. 纤状变晶结构:矿物一向延长,长柱状,纤维状,可作向心状、束状,向 心结构,蒿束结构。
粒状纤状变晶结构
构结晶变状粒片鳞
变质岩的结构、构造可以继承原岩的结构构造,也可以在变质过程中 产生新的结构构造。
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变质岩的形成过程、作用类型和程度。提供恢复原 岩的依据,提供分类命名的依据。
一、变质岩的结构
据成因可分为四类:碎裂结构、变晶结构、变余结构及交代结构。
(一)变余结构:
变质作用不彻底,原岩的结构被部分残留下来,称变余结构。可在原 岩结构前加上“变余”二字,可有各类原岩的变余结构。如岩浆岩:变 余斑状结构,变余花岗结构等。沉积岩:变余砂状,泥状,粉砂状结构 等。
2.变晶结构的类型 (1)变晶矿物的粒度: a.相对大小:
等粒变晶结构:大部分主要变晶矿物粒度相等。 不等粒变晶结构:同种主要矿物粒度大小不等,连续变化。 斑状变晶结构(变斑状结构) :粒度变化截然,大者称 “变斑晶”,细者为“变基 质“,变斑晶中可包含基质矿物,一般为结晶能力大的矿物,与基质形成期相当或 晚。
正变质岩(%)

实习一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

实习一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

《地质学基础》室内实习指导书(地理科学专业用)编者:王景平XX学院地理系2008年3月实习一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一)目的要求1.认识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2.初步学习鉴定矿物形态和物理性质的方法并掌握系统描述矿物标本的一般方法,为以后鉴定矿物打下基础。

(二)课前准备1.预习:矿物的概念。

矿物的单体形态和集合体形态。

矿物的光学性质、力学性质和其他性质。

附录一2.用具:条痕板,小刀,摩氏硬度计,放大镜,手磁铁,稀盐酸,报告纸等。

(三)实习步骤和方法先由教师讲解肉眼观察与描述矿物形态和物理性质的方法。

然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观察矿物标本,矿物形态、颜色、光泽和透明度以眼睛观察为主,其他矿物性质除详细观察外,按指定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

最后由学生独立观察和描述4块矿物标本并写出实习报告。

(四)实习内容1.矿物的单体形态和集合形态单体形态:根据单个晶体三度空间相对发育的比例不同,可将晶体形态特征分为一向延长、二向延长和三向等长三种。

(1)一向延长晶体柱状——石英(水晶)、角闪石;毛发状——石棉。

(2)二向延长晶体片状——云母、绿泥石;厚板状——重晶石。

(3)三向等长晶体粒状——石榴子石、黄铁矿、橄榄石、方铅矿。

集合体形态(1)显晶集合体柱状集合体——普通角闪石、电气石、红柱石;纤维状集合体——石膏、石棉;片状集合体——云母、镜铁矿;粒状集合体——橄榄石、石榴子石;晶簇——石英、方解石。

(2)隐晶及胶态集合体结核状——钙质结核、黄铁矿结核;鲕状及豆状——赤铁矿;实例:钟乳状——方解石;土状——高岭土。

柱状、针状:石英(具柱状横纹)、电气石、绿柱石、辉锑矿(具晶面纵纹)纤维状、放射状:石棉、纤维石膏、红柱石。

板状、片状、鳞片状:石膏、黑钨矿、云母、辉钼矿、鳞片状石墨。

立方体、粒状:黄铁矿(具三组直交的晶面条纹)、橄榄石、石榴子石。

双晶:石膏(接触双晶)、氟石(穿插双晶)、钠长石(聚片双晶)。

晶簇:石英晶簇、方解石晶簇、氟石晶簇。

有关地质实习报告汇总8篇_2

有关地质实习报告汇总8篇_2

有关地质实习报告汇总8篇地质实习报告篇1实习一、矿物(一)认识矿物的形态及主要物理性质,学习肉眼识别矿物物理性质的方法。

实习二、矿物(二)观察认识常见矿物的特征,初步掌握矿物的鉴定描述方法。

实习三、风化作用在校园后山观察、认识风化作用产生的地质现象,观察风化壳剖面特征并画素描图;初步掌握野外观察分析地质现象及地质素描的方法。

实习四、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通过教师提供的图片、录像,观察认识地面流水的种类及产生的地质现象;初步掌握冲沟、河谷的特征及河床、河漫滩的沉积物特征;观察分析河流阶地的形成和类型。

实习五、常见的沉积岩观察认识常见沉积岩的矿物成分、颜色、结构和构造,初步掌握岩石的鉴定描述方法,基本能够识别几种常见的沉积岩。

实习六、地质构造与阅读地质图1.通过构造模块认识褶皱、断层的类型,以及在平面上、剖面上的表现特征;2.通过阅读一幅地质图,掌握地质图读图步骤与方法。

实习七、常见的岩浆岩观察认识常见岩浆岩的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初步掌握岩浆岩的鉴定描述方法,基本能够识别几种常见的岩浆岩。

实习八、常见的变质岩观察认识常见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等鉴别特征,初步掌握变质岩的鉴定描述方法,基本能够识别几种常见的变质岩。

实习九、参观认识古生物(化石)通过参观地质陈列室,初步认识地壳历史中各代主要古生物(化石),理解生物演化规律及在地质学中的研究价值。

普通地质野外认识实习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完成普通地质室内教学之后,将进行为期三周的野外认识实习。

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的目的。

提高学生的地质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实际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初步的野外地质调查能力。

(一)实习任务1.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常见的地质现象,分析其相关的地质作用和形成机制,这是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

2.认识实习区内常见的矿物、岩石、古生物、地层、构造及矿产,分析它们形成的作用。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矗3.掌握地质罗盘和手持gps的使用以及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初步掌握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记录方法;编写地质实习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夕线石
Al2SiO5
斜方晶系
(1) 主要特征 手标本多为无色,短柱状、针状、纤维状; 横截面近菱形,在近菱形的横截面上解理为 对角线方向, 纵切面上{001}裂开发育, 造成 竹节状. (2 ) 原岩及形成条件: 富铝系列; 高级变质.
三. 特征变质矿物
6. 堇青石
二. 变质岩的结构
1. 结构分类 变余结构; 变晶结构; 变形结构; 交代结构. 2. 命名原则
斑状结构 基质结构 局部交生结构.
3. 观察内容 斑状变晶结构;粒状变晶结构;柱状变晶结构; 片状变晶结构及其过度类型.
三. 特征变质矿物
1. 硬绿泥石 单斜晶系
Fe2Al2[AlSi2O10] [OH]4
实习一. 变质岩的结构构和 特征变质矿物
• 实习目的与要求
1. 认识和掌握变质岩中常见的结构构造类型及 其鉴定特征. 2. 学会变质岩结构构造的命名依据和命名方法.
3. 认识和掌握几种特征变质矿物的鉴定特征及 形成条件.
一. 变质岩的构造
1. 构造分类: 变余构造;变成构造(定向构造,非定向构造) 2. 观察内容: 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 条带状构造,糜棱组构,碎裂构造. 3. 注意相似构造的区别.
7. 铁铝榴石 等轴晶系
Fe3Al2[SiO4] 3
(1) 主要特征: 略
(2) 原岩及形成条件: 压力一般较高; 温度范围较宽.
图14. 石榴石
四. 观察内容
手标本: 特征变质矿物/结构/构造的观察
矿物: 硬绿泥石, 石榴石, 红柱石, 蓝晶石, 夕线石 十字石
构造: 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 片麻状构造, 条带状构造,糜棱组构,碎裂构造.
.
三. 特征变质矿物
三斜晶系
4. 蓝晶石
Al2SiO5
(1) 主要特征 手标本多为蓝- 淡蓝色,柱状、 板状或放射状集合 体。 {100} 解理完全, {010} 解理清楚,{001}解理不 清楚; {010} ∧{001}=850; 常见简单双晶。具有硬度 异向性.。
(2) 原岩及形成条件:
富铝系列;
(1) 主要特征 手标本暗绿色,晶体呈假六方形,横截面为 六边形,,纵切面板条状,{001}解理完全, {110}解理不完全。 (2) 原岩及形成条件: 富铝系列; 低级变质.
三. 特征变质矿物
2. 十字石 单斜晶系
(Fe,Mg) 2(Al,Fe3+)9 O6[SiO4]4(O,OH)2
(1) 主要特征
结构: 变余结构;
变晶结构;
变形结构;
五. 总结报告
1. 下列构造特点及区别
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 糜棱组构,碎裂构造. 2. 常见变晶结构的特点/区别及命名原则 命名原则
斑状结构 基质结构 局部交生结构.
3.特征变质矿物的鉴定特征及标定的变质条件
手标本呈褐—绿褐—黄褐色,短柱状或粒状, 横截面为菱 形或六边形,常见十字形晶, {010}解理完全,{110}解理不完全。
(2) 原岩及形成条件: 富铝系列; 中级变质.
三. 特征变质矿物
3. 红柱石
Al2SiO5
斜方晶系
(1) 主要特征 手标本常为淡红色或白色,也见有紫、褐等颜色.
柱状,横截面为正方形,可见两组近正交解理, 纵切面可见一组中等--完全解理。 (2) 原岩及形成条件: 富铝系列; 低压中低温.
(1) 主要特征
斜方晶系
(Mg,Fe)2Al3[AlSi5O16]
多呈不规则粒状,边缘不整齐有时呈梅花状;柱状 者少见. 具有特征的三连晶和六连晶, 双晶面为 {110}.聚片双晶也常见.{010}解理不完全,有{001} 裂开. (2 ) 原岩及形成条件: 富铝系列; 低压中高温.
三. 特征变质矿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