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一年级下学期科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2018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

2018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

2018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一)电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2.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

3.当用电线把这两端直接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4.导线、电池、和小灯泡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的电路。

电路连接的方法有串联和并联两种。

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一般都是并联的。

5.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控制的。

6.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导体,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绝缘体7.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8.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并联小灯泡不会太亮。

科学实验1.用1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2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组成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

一、让小灯泡亮起来实验材料:灯泡1、小灯座1、电池盒1、电池1、导线2实物连接图简单电路图并联电路SS 1S 2L 1L 2简答题说说我们在生活中应如何安全用电? 答①不使用破损电线。

②不用湿手扳开关或接触带电电器。

③不在电线上晾衣服。

④电器失火时不要用水来灭。

⑤有人触电,要先切断电源,或者用干木棍等绝缘体拨开电线。

⑥外出时,最好关闭家里所有的电源,以防雷电烧坏电器。

(二)新的生命单元1.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

3.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植物的花蕊分雄蕊和雌蕊。

4.植物的种子都有自己的传播方法,有借助果实裂开时产生的弹力传播;借助风力传播种子的,借助水力传播、借助动物传播的。

5.种子萌芽需要足够的水分和空气以与适当的温度。

6.蚕豆种子的构造分种皮、胚芽、胚根、子叶等部分。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总复习资料-知识点汇总 【重点知识汇总、习题】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总复习资料-知识点汇总 【重点知识汇总、习题】

三、 沙子与黏土
10.我们会在:沙滩上,沙坑里,建筑工地,泥土中,这些地方见 到(沙子)。 11.(黏土),是有黏性的颗粒极小的泥土。 12.干沙子与干黏土有什么不同? 答:干沙子颗粒大,干黏土颗粒小,干沙子不沾手,干黏土沾手, 干沙子粗糙,干黏土细腻,干沙子硬,干黏土软。。 13.沙子颗粒大,颗粒间的空隙也大,水容易渗透。黏土的颗粒小 ,颗粒间的空隙也小,水不容易渗透。 14.瓷器是用(黏土)做的,泥人是用(黏土)做的,沙雕是用( 沙子)做的,沙画是用(沙子)做的。
十二 、动物,人
36.机器人是没有生命的机器人, 一般分类操作机器人成空型机器人视角在 现行机器人数控型机器人,感觉控制型机 器人,适应控制型机器人学习控制型机器 人智能机器人。 专项学习 像科学家那样…… 37.法布尔是昆虫学家,他的代表作是( 《昆虫记》)。
一下科学全册试题精选一
一、选(xuǎn)择(zé)题(tí)。(每(měi)空(kōng)5分(fēn),共 (gòng)计(jì)40分(fēn)。) 1、石(shí)头(tóu)不(bù)可(kě)以(yǐ)用(yòng)来(lái)( )。
二、玩泥巴
5.大网眼的筛子筛出来的泥土(粗),小网眼的筛子筛 出来的泥土(细)。 6.我们从挖出来的泥土中,可以找到小石子,(小树枝 ,枯树枝,小虫子,沙子,小砖块,碎玻璃),小纸屑 ,蚯蚓等。 7.做泥塑,我们要先(铲土),然后检出不是泥土的东 西,把大土块(碾碎),用筛子把细土筛出来,加水和 成(泥巴),捏成各种造型。 8.(石头)可以用来造房子,建桥梁,铺路,做雕塑还 可以加工成,项链,手镯等工艺品。 9.原始人将(石头)加工成各种工具,有石斧,石刀, 石锤。
七 找空气
25.在操场上,树林里,教室里,桌肚里, 都能找到(空气)。 26.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所以不要 长时间呆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如棉被 里,门窗紧锁的汽车里等。

2017-2018学年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全册单元测试卷考试题

2017-2018学年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全册单元测试卷考试题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单元自测题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班级姓名等级一、按要求涂一涂。

二、把有关系的两个图形连起来。

三、仔细数,认真填。

()个长方形()个正方形()个三角形()个圆( )个平行四边形四、我来选一选。

是长方形, 是正方形, 是平行四边形 是圆, 是三角形。

五、右面的图形是长方体的哪个面?连一连。

左面上面后面六、 猜一猜,下面的图形折成正方体后,数字的对面是谁?6的对面是( );4的对面是( )。

⑥ ⑦ ⑧ ⑨ ⑩ ① ② ③ ④ ⑤七、拼成的图形中没有用到哪种图形?请在下面的括号里画“√”。

(1)()()()()(2)()()()()八、仔细数一数,填一填。

(1)右图是由()个小三角形拼成的。

(2)右图有()个三角形。

(3)右图共有()个正方形。

九、填一填。

1.一个正方形可以折成2个完全一样的()或()。

2.两个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

3.七巧板有7种颜色,由()种图形组成,其中有5块(),()块正方形,()块平行四边形。

4.拼成一个正方形最少需要()根小棒。

拼成一个三角形最少需要()根小棒。

拼成一个长方形最少需要()根小棒。

十、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把它圈起来。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单元自测题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班级姓名等级一、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8= 11-4= 14-9= 13-7= 11-2=13-9=12-3= 11-7= 16-9= 12-6=8+4-9= 9+9-8= 19-10+8=16-8-6= 3+8-7=12-4+5=二、填一填。

1. 在○里填上“+”或“-”。

8○5=13 17○8=9 18○8=10 14○6=814○8=6 7○8=15 13○6=19 5○10=152. 在○里填上“>”“<”或“=”。

8+9○18 17-8○10 16○9+8 16-6○1012-7○6 15-9○14-7 17-9○16-83.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整理新课标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下册完整教案(2017年课标版)全册精写

整理新课标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下册完整教案(2017年课标版)全册精写

整理新课标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下册完整教案(2017年课标版)全册精写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17——2018学年度上期)一、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环境、老师、同学、课堂、学习、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

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一年级上册科学在小学六年科学学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如果说他们在幼儿阶段主要是通过“玩”来认识和了解科学的话,从现在起,他们进入的将是一门“课程”。

课程的含义是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系统的设计,但绝不是说不再“有意思”,不再令人“感兴趣”,不再有孩子们的“个人看法”和“探索空间”。

恰恰相反,好的科学课应该是属于“儿童的科学”。

二、教材解读“什么是科学”“怎样做科学”诸如此类的问题,无法也不应该教给孩子们,而是让他们在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之交融的探究活动逐渐体验和理解。

因此,一年级上册科学的主要功能是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基础。

(一)内容分析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植物”和“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组成。

其中“植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比较与测量”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1.“植物”单元:这是小学一年级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它将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大门,掀开科学学习的第一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

选择植物作为科学学习的起点,是因为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

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

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丰收的季节,生命也在这个季节里展现出丰硕的一面。

让学生关注植物、关注一个个生命体的特点,是这个单元的重要导向。

中国科学院大学 本科生2017-2018学年秋季学期教材统计表

中国科学院大学 本科生2017-2018学年秋季学期教材统计表

分析化学实验
武汉大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基础有机化学(第4版)上册 基础有 机化学(第4版)下册
邢其毅,徐瑞秋,裴坚
北京大学出版社
物理化学(下册教材+学习指导)第 五版
傅献彩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下册)
邢其毅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机化学实验》(第三版)
王清廉(兰州大学)等修订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版,2012印 刷)
Circuits
Fawwaz T. Ulaby and Michael M. Maharbiz,
NTS Press
Circuits
Fawwaz T. Ulaby and Michael M. Maharbiz,
NTS Press
信号与系统
刘树棠译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第三版
寇戈,蒋立平
自编讲义,暂未出版
《力学》
舒幼生
北京大学出版社
《光学》
钟锡华、陈熙谋
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光学基础》(第二版)
钟锡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朗道理论物理学教程-第1卷:力学(第 五版)
朗道
栗弗席兹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量子力学教程》(第二版)
周世勋,陈灏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量子力学教程 程檀生 北京大学出版社
量子力学(卷I)第五版
力学(01~06班)
公共必修
光学(01~05班)
公共必修
21
光学(06~07班) 公共必修
二年级
22
基础物理实验
公共必修
23
理论力学(01~03班)

2017-2018一年级科学(下)复习资料教学文案

2017-2018一年级科学(下)复习资料教学文案
用(肺)呼吸。 4、在(小溪)、(池塘)、(大河)和(大海)中都生
活着鱼。 5、鱼有什么特点? 答:鱼有鳞片、鳍、鳃等特点。 6、鱼在水中靠什么运动的? 答:鱼在水中靠鳍运动。
第六课《给动物分类》
1、(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之一
2、大自然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物。为了便于研究,科学家对动物进行了 (分类)。3、(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 (动物)。
4、给动物分类的方法有: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也可 分
为(水生)和(陆生)的;(有脚)和(没脚)的;(有毛)和(没毛)的; (会
飞)和(不会飞)的;(有壳)和(没壳)的。
5、脊椎动物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 等。
6、为什么说:动物是我们的朋友?
答:导盲犬可以帮助盲人安全的走路、乘车和传递物品;蚯蚓可以使土壤疏
2、蜗牛对外界的触碰会产生(反应),如(身体缩 进壳里)。
3、蜗牛运动(缓慢),能利用(腹足)在不同的物 体表面爬行。
4、蜗牛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答:蜗牛的身体有(触角)、有(腹足)、有 (壳)、有(口)、有(眼睛)。
5、蜗牛的爬行本领这么、蜗牛生活需要什么?
松,利于植物的生长;蜜蜂可以传粉,利于果实的形成;蜣螂以粪便为食, 它是大自然的“清洁工”。所以,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
判断: 1、空气轻,木头重。() 2、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3、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4、我们人类的生活可以离开植物和动物。() 5、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6、空气是没有质量的。() 7、小狗是植物,小草是动物。() 8、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和植物。() 9、动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植物也是有生命的,是生物。() 10、动物会运动、呼吸、生长、繁殖和死亡。() 11、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器官感知环境。() 12、我们去观察动物,要做到不惊动、不伤害动物,不损坏它们的“家”。

一年级科学集体备课记录(张硕)

一年级科学集体备课记录(张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描述来了解学生对物体的观察、比较和描述能力,为教师后面的教学调整提供借鉴。
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而且还能把它准确地描述出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发现物体的特征)
设计意图:明确本节课的研究主题。
二.围绕概念,实践探究
用不同的方法比较5个物体的轻重并排序。
1.预测物体的重量。
合作分类,感知物体。
三.初步感知物体。
(1)发现礼物
师:开米送给每个小组一些礼物i,赶快来看看吧。
2.小组分类,操作感知。
(1)小组活动分类:在盒子里放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形状的物体。
师:在这么多礼物中,你们能分一分吗?小组合作分一分,并汇报分类结果。
(2)回报分类结果。
师?哪个小组愿意说一说是怎么分的?
3.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
4.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
5.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发展初步的实践能力,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单元各教学内容备课要点(含各教学内容的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突破重点难点的主要策略、教学组织形式和方式方法等)
一.每个物体都有它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征,我们要学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它的特征,再让别人猜猜它是什么吗?
(1)出示橡皮和大橡皮。在预测轻重之前,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这几个物体的形状及大小。(其中,木块和塑料块的大小一样,两个橡皮的材质和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乒乓球是空心的且比木块大)
(2)安排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预测排序结果并记录下来。排序方法采用先提问“我们怎样记录排列的顺序呢”,引导学生讨论记录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将学生讨论的方法统一为一种,比如用数字表示轻重,数字越小,表示越轻,即学生认为最轻的物体,就用1表示,认为第二轻的,用2表示,最重的,用5表示。准备一张记录单发给每个小组,填好预测结果后贴在黑板上(这样便于对比较的结果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说说预测的理由。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复习计划【完整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复习计划【完整版】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一、填空1、石头的样子是(椭圆形),比(鸡蛋)大,有(黑色斑点),不太(光滑)。

2、给石头分类,可以按(颜色、斑纹、大小)分,3、土越细越适合做(泥塑)。

4、泥土可以做(乌龟)。

(茶杯),(茶壶)等许多物品。

5、干沙子(不沾手),(颗粒大),(粗糙),干黏土(沾手),(颗粒小),(细腻).6、沙子渗水(快),黏土渗水(慢)。

7、我们在山脚下,小河边,草地上,都能见到石头。

8、石头的用途有:可以用来打水漂,跳房子,拼有趣的图案,在石头上画美丽的图案,用来做盆栽等。

石头还可以用来造房子,建桥梁,铺路,做雕塑,还可以加工成项链,手镯等工艺品。

9、我们从以下方面观察描述石头的样子:形状,斑纹,大小,颜色,表面是否光滑,轻重等。

10、石头的每一个特征都可以作为分类的标准,用它来给石头分类,但是每次只能按石头的一个特征来分类。

11、原始人将石头加工成各种工具,有石斧,石刀,石锤。

12、筛泥土时,先用筛孔最大的筛子,再用筛孔中等的,最后用筛孔最小的,大网眼的筛子筛出来的泥土粗,小网眼的筛子筛出来的泥土细。

13、我们从挖出来的泥土中,可以找到小石子,小树枝,枯树枝,小虫子,沙子,小砖块,碎玻璃,小纸屑,蚯蚓等。

二、简答1、石头有哪些用途?答:石头可以修房子,修桥,修路,做装饰,做石像。

2、古代人把石头做成哪些工具?答:古代人把石头做成石锤,石斧,石刀。

3、怎样筛泥土?答:1、捡出不是泥土的东西。

2、把大的土块捻捻碎,3、选择筛子。

4筛泥土。

第二单元水一、填空1、生活中,洗菜做饭,洗衣服,浇花,刷牙洗脸等都需要水。

2、我们要判断玻璃瓶中的液体时,要充分的运用各种感官:用眼睛看颜色,用鼻子闻气味,用舌头尝味道。

3、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倒入什么形状的容器就呈现什么形状。

4、大自然界中的水,都是从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

5、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摸得着,会(流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一年级科学(下)复习资料
第一章我们周围的物体
第一课《发现物体的特征》
1、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2、(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的三种形态。

3、我们是怎样观察物体的?
答:我们是利用感官“看”、“摸”、“闻”、“掂”等来观察物体的。

4、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物体的特征?
答:我们可以从颜色、形状、轻重、气味、粗糙程度、是否透明、是否流动、是否可见等方面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5、描述物体的特征。

物体
木块水空气
特征
颜色有颜色无色无色
气味有气味无味无味
粗糙程度粗糙————
轻重较重较重较轻
形状方形无固定形状无固定形状
是否透明不透明透明透明
是否流动×√√
是否可见√√×
第二课《谁轻谁重》
1、判断物体轻重的方法有三种:一是(预测),二是(掂一掂),三是(称一称)。

(称一称)的方法更准确。

2、将下列物体按轻重排序(填序号)。

①乒乓球②塑料③木块④大橡皮⑤小橡皮
第三课《认识物体的形状》
1、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

2、物体的(形状)不同,就会影响到摆放在同一个盒子里的(数量)。

3、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

4、物体是(立体)的,是有很多(面)的,每个(面)的形状可能是不太一样的。

第四课《给物体分类》
1、(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2、给物体分类的方法有:按(轻重)分,按(形状)分,按(颜色)分,按(大小)分等等。

3、分类的步骤是:①(编号)、②(分类)、③(记录)。

第五课《观察一瓶水》
1、水是(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2、水有什么特征?
答:水是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3、(流动)、(透明)是液体物质的典型特征。

4、水会(流动),是(液体);木块不会(流动),是(固体)。

第六课《它们去哪里了》
1、红糖和盐在水中(溶解)了,小石子在水中不能(溶解)。

把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现
象?象?答:盐和红糖在水中溶解了,小石子在水中没有溶解。

3、盐和红糖真的“消失”了吗?
答:盐放入水中后,盐水是咸的,说明盐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了。

红糖放入水中,水是有颜色的、甜的,说明糖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了。

4、将红糖、盐和小石子放入水中,(红糖)、(盐)可以溶解,(小石子)不能溶解。

第七课《认识一袋空气》
1、(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一定量的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

2、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

3、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4、空气有什么特征?
答: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5、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认识物体的特征?
答:我们可以从颜色、形状、气味、轻重、是否透明、是否会流动等方面去认识物体的特征。

6、我们离不开(水)和(空气)。

(水)本是透明的,没有(颜色)、没有(气味)。

但是,由于污染,我们有时会见到(浑浊)的水,散发着不好闻的(气味)。

7、(空气)本是(无色)、(无味)的,但是,由于污染,我们吸入的空气有时候有些(刺鼻)。

8、关心(空气)和(水)的“健康”,就是关注地球和我们的健康。

第二章动物
第一课《我们知道的动物》
1、动物是有(生命)的,动物是(生物)。

2、动物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答:动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有嘴有眼、会运动、会生长发育、会排泄、
会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会繁殖后代、需要食物和空气等。

3、玩具熊是动物吗?说说理由。

答:玩具熊不是动物。

因为它没有生命,不会运动,不会生长发育,不会繁殖
后代,不需要食物和空气。

第二课《校园里的动物》
1、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是(多种多样)的。

2、我们的周围生活着许多(动物)。

3、校园里生活着哪些动物?
答:校园里的动物有(麻雀)、(蜗牛)、(蚯蚓)、(蚂蚁)、(蝴蝶)、(蜜蜂)等。

4、可以在哪些地方找到动物?
答:在天空、大树、草丛、花朵、树下、泥土里、小河里等都可以找到动物。

5、蚂蚁生活在(洞里);蚯蚓生活在(泥土里);蝴蝶生活在(花丛里);
麻雀生活在(树林里);蜗牛生活在(叶片上)。

第三课《观察一种动物》
1、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眼睛)、(口)等。

2、蜗牛对外界的触碰会产生(反应),如(身体缩进壳里)。

3、蜗牛运动(缓慢),能利用(腹足)在不同的物体表面爬行。

4、蜗牛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答:蜗牛的身体有(触角)、有(腹足)、有(壳)、有(口)、有(眼睛)。

5、蜗牛的爬行本领这么大,与什么有关?
答:蜗牛的爬行本领这么大,与它的腹足有关。

第四课《给动物建个家》
1、蜗牛生活需要什么?
答:蜗牛生活需要有吃的东西,能四处爬,要保持潮湿,住在背阴的地方等。

2、动物需要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它们需要(空气)、(食物)、(水)、(阳光)等。

3、蜗牛是(软体)动物。

第五课《观察鱼》
1、鱼有(鳞片)、(鳍)、(鳃)等身体特征。

2、鱼生活在(水中),它的身体适应(水生)环境。

3、鱼用(鳍)运动,用(鳃)呼吸。

人用(脚)走路,用(肺)呼吸。

4、在(小溪)、(池塘)、(大河)和(大海)中都生活着鱼。

5、鱼有什么特点?
答:鱼有鳞片、鳍、鳃等特点。

6、鱼在水中靠什么运动的?
答:鱼在水中靠鳍运动。

第六课《给动物分类》
1、(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之一
2、大自然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物。

为了便于研究,科学家对动物进行了
(分类)。

3、(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动物)。

4、给动物分类的方法有: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也可

为(水生)和(陆生)的;(有脚)和(没脚)的;(有毛)和(没毛)的;(会
飞)和(不会飞)的;(有壳)和(没壳)的。

5、脊椎动物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等。

6、为什么说:动物是我们的朋友?
答:导盲犬可以帮助盲人安全的走路、乘车和传递物品;蚯蚓可以使土壤疏
松,利于植物的生长;蜜蜂可以传粉,利于果实的形成;蜣螂以粪便为食,它是大自然的“清洁工”。

所以,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

判断:
1、空气轻,木头重。

()
2、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
3、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
4、我们人类的生活可以离开植物和动物。

()
5、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
6、空气是没有质量的。

()
7、小狗是植物,小草是动物。

()
8、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和植物。

()
9、动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植物也是有生命的,是生物。

()
10、动物会运动、呼吸、生长、繁殖和死亡。

()
11、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器官感知环境。

()
12、我们去观察动物,要做到不惊动、不伤害动物,不损坏它们的“家”。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